浅谈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31.83 KB
- 文档页数:4
《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7期铁路信号SAM集中控制系统改造姚 魁(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对铁路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大,近年来铁路在加快新建铁路的同时,对营业线铁路的技术改造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特别对车站编组及通过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既有综合自动化改造(SAM)系统改造施工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减轻了现场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了各种安全卡控保障功能,保证了车站的运输安全。
讲述自动化扩能改造工程中对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的作用,系统的结构、运行职能,SAM系统对实现自动化编组的作用,对我国建设区域自动化铁路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TDCS系统;SMIS系统;集中控制系统;计算机联锁系统;调车中和安全监控系统引言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单点、单站间的联系作业方式已不能完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编组站自动化SAM系统将在越来越多的编组站、区域联锁站建设和改造中应用。
编组站的核心设备是驼峰调车场,SAM系统整合现有单方面的执行系统(联锁系统、减速系统、监测系统)在综合自动化环境下优化计划编制、集中控制、提高了运输作业能力;缩短了作业时间,提高了调车效率;为铁路自动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1 系统的结构、功能、运行职能1.1 SAM系统功能:系统功能包括以下2点:1.SAM系统自动接收路局日班计划,自动编制阶段、解体、编组、取送车等计划,计划自动下达到控制系统,自动接收TDCS的邻站通知,为到达和出发列车、本务机、调机预排进路,实现进路自动控制和推峰速度、溜放速度自动控制。
2.自动控制系统分为3个等级,分别是自动控制、集中控制和站控模式。
其中自动控制指在编组站调度楼统一指挥、自动排列进路,在信息系统和接口故障情况下,进入集中控制的模式;站控模式指在各场信号楼分散控制,如果控制网络或集中控制系统故障,则进入站控模式。
信息系统分3个等级,分别是自动计划、人工计划、人工反馈。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系统层次结构图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由综合管理信息子系统、集中控制子系统、计算机联锁子系统、驼峰控制子系统、调机综合安全控制子系统、停车器控制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微机监测子系统、外勤移动子系统、电源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等构成,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与控制平台,利用计算机辅助运营决策,优化既有作业流程,完成调度指挥集中管理、计划自动编制与调整、计划自动执行与集中控制、作业过程自动控制、车辆实时跟踪、调度信息集中表示、设备集中监测、现车管理、本务机调度管理、货运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局站一体化、管控一体化、信息共享无缝化、运输管理与决策支持智能化。
SAM系统的应用,实现车站调度指挥、现车、货运、统计过程全面的信息化,实现作业过程自动化控制和调机安全控制,提高车站计划的兑现率,提高编组站改编能力,压缩货车中停时间,提高编组站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铁路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调车作业安全保障,提高编组站管理水平。
技术作业图表计划自动编制与智能调整实时现车运输指标实时统计与分析系统特点:局站融合,协同编制----计划更精准管控结合,闭环作业----信息共享,作业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集中分布,高效结合----安全、稳定、灵活,适应编组站作业的复杂性系统层次、界面清晰----易于管理和维护智能决策,自动编制----降低劳动强度,减员增效人机联控,人控优先----保障作业安全,提高作业效率功能丰富,操作便捷----运用自如,高效运行结构开放,接口标准----易于实施和扩展,适于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服务优质,业绩良好----有繁忙站场施工经验主要业绩:新丰镇编组站SAM系统兰州北编组站SAM系统柳州南编组站SAM系统昆明东编组站SAM系统丰台西编组站SAM系统作业过程管理与自动执行新丰镇编组站调度大厅实景。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系统层次结构图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由综合管理信息子系统、集中控制子系统、计算机联锁子系统、驼峰控制子系统、调机综合安全控制子系统、停车器控制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微机监测子系统、外勤移动子系统、电源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等构成,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与控制平台,利用计算机辅助运营决策,优化既有作业流程,完成调度指挥集中管理、计划自动编制与调整、计划自动执行与集中控制、作业过程自动控制、车辆实时跟踪、调度信息集中表示、设备集中监测、现车管理、本务机调度管理、货运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局站一体化、管控一体化、信息共享无缝化、运输管理与决策支持智能化。
SAM系统的应用,实现车站调度指挥、现车、货运、统计过程全面的信息化,实现作业过程自动化控制和调机安全控制,提高车站计划的兑现率,提高编组站改编能力,压缩货车中停时间,提高编组站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铁路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调车作业安全保障,提高编组站管理水平。
技术作业图表计划自动编制与智能调整实时现车运输指标实时统计与分析系统特点:局站融合,协同编制----计划更精准管控结合,闭环作业----信息共享,作业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集中分布,高效结合----安全、稳定、灵活,适应编组站作业的复杂性系统层次、界面清晰----易于管理和维护智能决策,自动编制----降低劳动强度,减员增效人机联控,人控优先----保障作业安全,提高作业效率功能丰富,操作便捷----运用自如,高效运行结构开放,接口标准----易于实施和扩展,适于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服务优质,业绩良好----有繁忙站场施工经验主要业绩:新丰镇编组站SAM系统兰州北编组站SAM系统柳州南编组站SAM系统昆明东编组站SAM系统丰台西编组站SAM系统作业过程管理与自动执行新丰镇编组站调度大厅实景。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系统的介绍摘要: 近年来我国编组站自动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编组站的建设也在稳定快速的发展着。
本文首先对编组站自动化进行了相关介绍,接着着重介绍了SAM系统的背景、目的、意义,然后阐述了SAM系统的特点与应用效果,最后作了总结。
关键词:编组站自动化系统;SAM;特点;应用0.引言编组站自动化系统(Yard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YACS),是指利用计算机控制编组站的作业过程和处理货车信息的系统。
比较全面和综合的编组站自动化系统包括各种列车从到达至出发的全部站内作业过程的自动控制和作业计划的自动编制,以及货车信息的自动处理。
整个系统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货车信息处理系统和作业过程控制系统,后者又可分为货车控制和进路控制两个子系统。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在成熟的编组站管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联锁系统、驼峰自动化系统、编尾可控停车器控制系统、调机自动化系统等控制系统基础上,通过信息集成与整合,实现编组站高度自动化。
目前,我国已有成都北、新丰镇、武汉北、贵阳南等大型编组站,实现了综合自动化,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我国编组站自动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启动了编组站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和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建设1.SAM系统的背景目的及意义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承担着铁路货运任务的编组站先后进行了一系列信息化和自动化改造,许多车站重新调整了作业岗位,将具备条件的岗位进行职能合并,从而减少作业人员。
如利用站调楼集中办公的方法,将各个信号楼的设备集中到站调楼,以减少值班员和信号员数量。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单纯岗位合并缩减作业人员的方法存在局限性,因为职能的重新调配不等于工作量的减少。
相反,一些岗位的工作强度反而会因为新内容的加入而更加繁重。
长期在这种条件下从事行车工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从维护角度上讲,岗位合并后,许多不同功能的设备混放在一起,甚至有些车站的机房设备也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将不同类型设备填塞入综合设备机械室,由综合工区负责日常维护。
2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
2.1s棚的总体结构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由信息管理系统和过程控制两大部分组成,信息管理部分包括调度系统、现车管理、货运管理、统计分析系统、车站技术作业图表信息展现,作业过程控制部分包括编组站集中控制系统与综合表示、计算机联锁、驼峰自动控制、停车器控制、调车机车综合控制、停车器自动控制、微机监测与环境监测。
编组站集中控制系统负责实现信息管理与作业过程控制之间管控信息的融合与共享,将满足执行条件的信息管理系统的作业命令,转换为作业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可执行的指令,将控制系统的执行结果反馈信息管理系统,构成控制闭环嗍。
系统通过TMIS、TDcS网络,与路局运输信息管理系统连接,实现局站间的信息共享,局站互动、实时调整。
系统技术支持为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lI)提供网络与数据库环境,确保信息安全、实时交互.运输安全综合监测为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有效地运行,提供给技术支持与保障。
系统层次结构如图2一l所示。
图2-1s删系统层次结构
F培2·1S咖ch雠of&气M
2.2编组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编组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SA^l中的调度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