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的病因及表现
- 格式:docx
- 大小:16.55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 言语的形成和言语障碍言语形成的过程极为复杂。
要经过眼、耳等感觉器官、大脑言语中枢、神经系统和唇、舌、腭、牙等言语器官的配合和协调,才能最终形成言语。
形成正常言语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1.听觉、视觉功能良好。
感觉器官不但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而且产生最初的表述动机也往往从感受外部环境刺激开始。
2.完善的言语中枢。
习惯用右手者,言语中枢在左侧大脑颞叶,惯用左手者,在右侧颞叶。
言语中枢将表述动机转换为经过表述的语义初迹和内部言语。
3.其他与形成言语有关的各神经“通路”畅通。
以每秒发14个音素计算,每个音素约需 100 个肌肉动作,每个肌肉动作约需100个神经运动单位参与,保守地估计,说话时产生言语的运动每秒钟约有140000个神经活动。
正是通过这些神经活动,言语器官才能“不假思索”地做出各种动作,发出声音,从而把内部言语变成外部言语。
4.小脑的协调功能良好。
小脑的作用是协调肌肉的运动。
如果说神经运动是发出让肌肉动作的指令,小脑则决定了这些肌肉动作能被正确执行。
5.声带、唇、舌、腭、牙等言语器官正常。
言语器官又称发声器官。
言语器官在肌肉动作的牵引下,做出各种运动,如声带的振动等,最终形成声音信号将语言表达并传播出去。
形成言语的各环节有病变时,就会引起不同的言语障碍,如:1. 听力障碍是儿童言语障碍,如学语迟缓的常见原因之一。
2. 言语中枢疾病:如脑血拴、脑脓肿等病变累及大脑颞叶言语中枢时,可引起失语症。
3. 小脑疾病:使与形成言语有关的肌肉功能不协调,讲话费力,含糊不清。
4. 言语器官结构异常:如腭裂、唇裂等先天性畸形,可致构语困难,语音不清。
咬合不佳.切牙缺失.舌系带过短,舌体肥大,软腭运动障碍等,也是构成言语障碍的原因。
这里没有讨论与形成言语有关的各神经通路的病变。
这个环节的病变与口吃有极大关系,下一章将专门讨论。
第二章 口吃与狭义口吃口吃被医学界认为是世界上最奇怪、最复杂的疾病之一。
口吃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各是什么呢?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幼儿园新近的小朋友中会有口吃的,当小朋友有口吃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往往会嘲笑他,也有的人会模仿他,这样往往就会导致患有口吃的小朋友非常的自卑,甚至都有厌学的情绪出现。
所以当小朋友有口吃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为小朋友治疗。
那么,小朋友出现口吃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各是什么呢?小儿口吃的原因比较复杂。
在日常生活中,看电视或电影场面里出现口吃的搞笑情节,小孩儿会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模仿,时间长了就容易变成口吃。
还有,孩子长期处于恐惧、焦虑、愤怒、紧张情绪之中,导致缺乏自信,也是造成口吃的重要原因。
另外,有些孩子由于性格内向、害羞,不愿与人交往,神经过度紧张,在与人交流时便会出现口吃。
这些原因导致的口吃占到口吃患儿的三分之二,基本都能通过心理干预得到矫正。
一般而言,三岁前是孩子学说话的敏感期,这时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
口吃治疗有其时间性,最佳治疗期应在六岁之前。
一旦孩子持续出现三个月的口吃,那么家长就要警惕,及早带孩子就医。
医生根据不同病因采取对症治疗,对于严重的心理紧张,说话时冒汗并且口吃的患儿,可以给孩子服用一些安定类、抗焦虑类,以及抗抑郁类等药物配合治疗。
还要注意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进行行为训练,在孩子出现口吃时,不要打断,而应该及时正确引导。
对口吃进行治疗,应倡导综合性治疗,单一的治疗效果并不很理想。
小朋友如果模仿别人,可能会导致自己也出现口吃的;还有的小朋友是因为紧张等原因导致口吃。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口吃,最好是在孩子六岁前进行治疗,这时候积极的配合医生,而且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爱,让孩子可以更加大胆的进行口吃的矫正。
口吃会遗传吗口吃会遗传吗目前的科学研究证实口吃部分会遗传,但只是统计学意义,并不决定口吃患者后代一定会遗传,因为后天环境家庭因素以及教育方式对孩子会更有影响。
口吃有以下影响因素,你可以了解下:1、遗传因素,有大约60%的口吃者都有一个家族成员同样患有口吃,最近,在《自然》杂志刊登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表示:现在科学家已经确定了特殊基因在语言表达失调症中的重要性。
2、童年发育,那些患有其它语言言语问题或发育迟缓的小孩,更有可能说话口吃;3、神经生理学因素,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和那些说话不口吃的人相比,口吃者使用大脑中的不同区域处理语音和语言。
Pool等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成像(SPECT) 技术发现,口吃者皮质绝对血流量下降,在数个区域血流不对称,其中包括涉及言语的区域。
Fox等的研究显示口吃性言语与右侧大脑广泛的过度激活有关:口吃性朗读时缺乏左侧半球的正常激活,相反地表现为额颞系统的选择性去激活状态;当给予流利诱导后产生流利性言语时,部分性地逆转了颞叶听觉系统的低激活状态和额叶言语产生系统的抑制状态。
口吃者可能是缺乏与言语运动相对应的两半球之间的协调活动的结果。
4、家庭动力,高度的期望和节奏紧张的生活方式同样会促进口吃的发生发展。
口吃有什么病因口吃是由哪些病因导致的呢:1、遗传因素已有学者提出某些基因和口吃有关5。
但是基因导致口吃这一假说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口吃是一些家族的家族病,但是目前还没有探明这类家族发病到底是源自遗传因素还是源自社会因素。
2、语言神经中枢发育不良或神经生理异常即与发音、对语言理解甚至读书写字有密切关系的神经系统发生障碍。
在学龄前儿童当中,男童口吃的比例是女童的2倍。
且女童口吃康复的比例高于男童。
在五年级(大约11~12周岁)以后,男女口吃比例增大到4:1。
家长在发现儿童有口吃症状后,应当立即带孩子找言语治疗医师就诊,不应拖延,更不应坐视不管、祈望口吃自动康复。
有研究显示,由孩提时代出现的持续性口吃,可能是因为左脑不正常,造成大脑皮层与说话能力有关的地带出现不衔接的状况。
口吃症的名词解释口吃症,又被称为口吃或言语流利障碍,是一种影响语言流畅性的发展性障碍。
它表现为说话过程中重复、延长、阻塞或中断特定音节或单词的能力。
虽然口吃症并不影响智力,但它在日常交流中对个体造成了困扰和障碍。
口吃症往往在儿童时期开始出现,大多数情况下会在成年前得到改善或缓解。
然而,口吃症也可能持续到成年,对患者的社交生活、职业发展和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口吃症涉及了复杂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其病因并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口吃症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社交交流中,语言流畅性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口吃患者来说,他们的口吃症可能导致不安、自卑和压力。
这些负面情绪可能在患者面对他人时加重,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口吃症被他人发现,或者导致尴尬和误解。
这种心理负担可能持续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尽管口吃症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缓解和管理。
语言矫正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这包括通过训练改善呼吸控制、声音产生和口语动作协调等技巧来提高口吃患者的语言流畅性。
心理辅导也可以帮助患者解决由于口吃症引发的焦虑和心理压力。
同时,支持性的社交环境和理解的家庭和朋友也对患者的康复和自信心产生积极的影响。
虽然口吃症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对它的认知和接纳程度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并不一致。
在一些社会中,人们对口吃患者持有偏见或歧视,从而导致他们更加封闭和自卑。
因此,推动对口吃症的宣传和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提高公众对口吃症的了解和认识,可以减少对患者的歧视,创造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和支持患者的平等权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来帮助口吃患者感到更加舒适和支持。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耐心和尊重,不要急于打断或纠正他们的说话。
其次,避免对口吃症引发的不流畅做出过多的关注或评价,这可能会让患者感到尴尬或紧张。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用友善和平等的态度对待口吃患者,以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建立自信和自尊。
534 环球中医药2023年3月第16卷第3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rch 2023,Vol.16,No.3㊃医案析评㊃作者单位:518000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齐世强(硕士研究生)㊁张瑞(硕士研究生)㊁许国博(硕士研究生];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徐卫方)作者简介:齐世强(1995-),201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㊂E⁃mail:2538938572@通信作者:徐卫方(1966-),博士,主任医师㊂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㊂E⁃mail:2487317006@经方合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口吃、久咳验案赏析齐世强 张瑞 许国博 徐卫方【摘要】 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常用于脏躁等精神类疾病㊂文章详述经方合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口吃和咳嗽两则医案,其中口吃案以每逢紧张㊁生气或工作压力大时便见口吃为主要表现,伴身热㊁口苦㊁咽痛㊁口干㊁容易紧张等症,舌红苔薄,脉弦细,属于肝气郁滞,郁久化热之证,故用四逆散合用甘麦大枣汤加味疏肝解郁,柔肝缓急,兼泻肝火;干咳案以讲话或进食时干咳为主要表现,伴精神疲倦㊁怕冷㊁打喷嚏㊁咽痒㊁纳差腹胀㊁时有紧张等症,舌淡红㊁苔薄白腻,脉细滑,尺脉沉弱,属于阳虚外感夹饮,兼肝郁脾虚之证,故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苓甘五味姜辛汤合甘麦大枣汤温阳解表,化饮止咳,柔肝缓急,兼补脾气㊂结合文献分析,明确甘麦大枣汤的主要功效为养心血㊁补脾气和缓肝急,凡此三者异常所致疾病,均可单用或合用甘麦大枣汤治疗㊂谨守病机㊁合方治病思想对活用经方㊁发展经方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㊂【关键词】 经方; 甘麦大枣汤; 金匮要略; 口吃; 干咳; 异病同治; 合方【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23.03.030 甘麦大枣汤,首见于‘金匮要略“,张仲景用于治疗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㊂现代学者多用其治疗抑郁症㊁围绝经期综合征㊁失眠㊁神经官能症㊁梅尼埃病及小儿抽动症等疾病[1]㊂笔者临床谨守病机,辨证施治,运用甘麦大枣汤合四逆散加味合方治疗口吃㊁甘麦大枣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合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合方治疗咳嗽取得良好疗效㊂现报道如下,以期扩展甘麦大枣汤的临床运用范围㊂1 病案摘要1.1 口吃患者,男,20岁,2021年4月15日初诊㊂主诉:口吃间作10余年,加重伴咳嗽2天㊂现病史:患者诉从小出现口吃,至今间断发作10余年,平时无明显口吃,每逢紧张㊁着急或生气时口吃明显,甚者一个字也说不出口,如果第一个字可以顺利说出口,后面的语句便如常人一样流利表达,曾就诊于外院(具体不详),完善颅脑CT 及咽喉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未见报告),予口服补中益气汤㊁逍遥丸等中药治疗后症状较前缓解㊂2天前患者因工作压力大㊁神情紧张,口吃较前加重,影响语言交流,伴有咳嗽,咯痰,遂来就诊㊂刻下症见:神清,精神可,口吃,一紧张便说不出话,唯有第一个字吐出后,后面的语句方能顺利说出口,伴有咳嗽,偶尔咯少量黄痰,无恶寒,偶觉身热,容易紧张,紧张时汗出,无头晕头痛,偶有口干㊁口苦㊁咽痛,饮水正常,无明显增多或减少,以饮温水为主,无胸闷痛,无气短乏力,纳寐正常,无恶心呕吐,无腰酸腹痛,偶有大便烂,小便可,运动后较前容易出现下肢酸困,无四肢厥冷,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异常㊂既往史㊁个人史㊁过敏史均无特殊㊂查体:心肺及腹部查体未见异常㊂舌质稍红,苔薄,脉弦细㊂诊断:中医诊断:謇吃(肝郁化火证);西医诊断:口吃㊂治法:疏肝解郁,柔肝缓急,兼泻肝火㊂处方:四逆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味,具体拟方如下:柴胡6g㊁白芍6g㊁枳实6g㊁黄芩6g㊁当归6g㊁大枣6g㊁淮小麦48g㊁生甘草9g,10剂免煎颗粒剂,日1剂,每次1包,早晚饭后温服㊂服药3周后随访,患者诉现可正常讲话,偶有轻微口吃,对语言交流已无影响,紧张较前明显好转,口苦㊁咽痛㊁咳嗽等症状已消失,嘱患者平时注意调畅情志,放松心情,避免紧张劳累,多按揉太冲穴㊁三阴交等腧穴疏肝解郁㊂按 口吃指不是由神经问题引起的3个月以上不流畅的言语,如重复㊁延长和停顿[2],中国大概有1300万口吃的患者[3],当患者出现口吃时常伴有紧张㊁焦虑㊁羞耻感㊁无助感等情绪,对生活有较大的影响[4],目前主要通过心理治疗㊁言语治疗及针灸治疗等手段治疗口吃[5]㊂而实践表明,根据口吃患者伴随的症状,运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口吃,也有比较好的疗效㊂口吃,属于中医 謇吃”的范畴,病因有先后天之分,先天禀赋不足,阴阳失和,脏腑之气不足而致謇吃者,常难以治疗;后天脏腑虚损,经络受邪而致謇吃者,则可以诊治㊂如‘诸病源候论㊃謇吃候“所云: 若阴阳和平,气血调适,则言语无滞,吐纳应机㊂若阴阳之气不和,脏腑之气环球中医药2023年3月第16卷第3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rch2023,Vol.16,No.3535不足,则生謇吃㊂此则禀性有阙,非针药所疗治也㊂若脏腑虚损,经络受邪,亦令语言謇吃㊂所以然者,心气通于舌,脾气通于口,脾脉连舌本,邪乘其脏,而搏于气 邪气与正气相交,搏于口舌之间,脉则痞涩,气则壅滞,亦令言謇吃,此则可治㊂”口吃的病位在舌,与心㊁脾㊁肝三脏密切相关,病机有虚实两端,虚者责之于心脾气虚,或心血不足,或气血亏虚,舌失荣养,如‘验方新编㊃产后不语“云 又有言语不清,含糊謇涩者,盖心主血,血去太多,心血虚弱,舌乃心之苗,其血不能上荣于舌,帮语之不出也”,说明气血亏虚,舌失荣养也可出现语言謇吃之候;又‘诸病源候论㊃謇吃候“ 愤满伤神,神通于舌,损心则謇吃”,说明愤满之情绪损伤心神也可以出现謇吃㊂而愤满㊁紧张㊁焦虑等不良情绪皆与肝脏相关,因此,笔者认为口吃的病机实者责之于肝气郁滞,或肝郁化火,甚者心肝火旺㊂高金虎从肝郁㊁肝火㊁心火三端辨证论治口吃取得确切疗效[6],即是口吃实者责之于肝的明证㊂又肝主疏泄,如因气机不畅,水饮内停,经脉阻滞而致謇吃者,则当疏利少阳,温阳化饮,日本古方派代表吉益南涯依此法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口吃亦获确切疗效[7]㊂综上可知,謇吃的病因有先后天之分,病机有虚实两端,病位在舌,与心㊁脾㊁肝密切相关,治疗时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或予扶正,或予攻邪,或攻补兼施㊂值得注意的是,除謇吃之外,语言謇涩也可见于中风㊁脑风热闷㊁急惊风变证㊁肾疟㊁风湿痹等疾病,临证需结合病史㊁临床表现㊁体格检查及颅脑CT等现代检查手段与謇吃相鉴别㊂本例患者口吃间作10余年,每逢紧张㊁生气或着急时口吃加重,颅脑CT等检查未见异常,中医謇吃诊断明确,结合患者容易紧张㊁偶有口干口苦㊁咽痛㊁咯黄痰㊁脉弦辨证为肝郁化火证,当以龙胆泻肝汤清泻肝火㊂然患者饮水正常,且饮温水,偶觉身热,无汗出(紧张时方见汗出),舌质稍红,苔薄而不黄,脉弦而不数,故笔者认为患者以肝气郁滞为主,虽有热象但不盛,故予四逆散行气疏肝解郁㊂研究表明[8]中等剂量柴胡(3~6g)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而大剂量柴胡(15g以上)则以退热为主,故予中等剂量柴胡,重在疏肝解郁,同时予少量黄芩,与柴胡相配,微清肝胆之火㊂‘本草经集注“谓黄芩能 治痰热”,与生甘草相伍,共奏清热化痰止咳之功㊂‘素问㊃脏气法时论篇“有云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素问㊃六节脏象论篇“云 肝者,罢极之本 其充在筋,以生血气”,‘素问㊃五脏生成篇“言 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该患者容易紧张,以至于紧张汗出,语言謇涩难出,此所谓肝急也㊂又运动后容易出现下肢酸困,脉弦细,考虑为肝血不足,故予甘麦大枣汤缓肝急,加当归养肝血,当归㊁白芍㊁大枣滋养肝血,与柴胡㊁黄芩相配,共奏疏肝泻热,柔肝缓急之功,恢复肝脏体阴而用阳的生理功能㊂‘金匮要略“谓甘麦大枣汤 亦补脾气”,而该患者偶有大便烂,结合患者容易紧张㊁纳食正常,无腹痛腹泻等症,考虑脾气稍有虚弱,此为肝郁犯脾之先兆,故用四逆散合甘麦大枣汤疏肝健脾,实有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㊂辨证用药环环相扣,谨守病机,量少药精,直击主要矛盾,故能获此良效㊂1.2 干咳患者,女,23岁,2021年11月6日初诊㊂主诉:干咳1周㊂现病史:患者1周前进食辛辣后出现干咳,讲话或进食时咳嗽明显,一直未予重视及处理,今为求进一步中医药治疗,遂来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就诊㊂刻下症见:神清,精神疲倦,时有干咳,讲话或进食时干咳明显,怕冷,无发热,无汗出,晨起偶有打喷嚏,无鼻塞流涕,口干,饮水少,无明显口渴,无口苦,咽痒,无咽痛咽干,纳食稍差,寐安,时有紧张,偶有腹胀,无恶心欲呕,无腹痛腹泻,二便调,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变化㊂既往史㊁个人史㊁月经史㊁过敏史均无特殊㊂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及腹部查体未见异常㊂舌淡红,苔薄白腻,舌尖稍红,脉细滑,尺脉沉弱㊂诊断:中医诊断:咳嗽(阳虚外感夹饮证/太少两感夹饮证)西医诊断:急性咳嗽㊂治法:温阳解表,化饮止咳㊂处方:麻黄细辛附子汤合苓甘五味姜辛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具体拟方如下:生麻黄先煎3g㊁炮附子先煎5g㊁细辛3g㊁干姜8g㊁五味子8g㊁茯苓8g㊁浮小麦30g㊁桔梗8g㊁枳壳8g㊁大枣10g㊁生甘草6g,3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㊂1周后随访,患者诉服用中药后咳嗽次数逐渐减少,现已无咳嗽,精神良好,纳食尚可,无打喷嚏㊁咽痒咽痛,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饮食忌生冷㊁苦寒㊁油腻及难以消化食物,调畅情志,避免紧张,嘱服用中成药附子理中丸以调护㊂按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也是中医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咳嗽按照病程分为急性咳嗽㊁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三类,该患者因干咳1周前来就诊,当属于急性咳嗽的范畴㊂现代医学将急性咳嗽的病因多归于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治疗多以镇咳等对症治疗为主[9]㊂咳嗽作为独立的疾病名称,首见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记载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观点㊂张仲景创造性地提出六经辨证的方法,基于古人 六经钤百病”之说,现代学者[10⁃13]也多从六经辨治咳嗽,常获确切疗效㊂该患者干咳,怕冷,晨起打喷嚏,咽痒,无身热㊁汗出,无口苦㊁咽痛,无大便秘结,属于太阳表实证;精神疲倦,尺脉沉弱,无四肢厥冷,无腹痛腹泻,属于少阴病;干咳无痰,饮水少,纳稍差,舌淡红㊁苔薄白腻,脉滑,属于饮证;综上该患者中医辨证为太少两感夹饮证,故予麻黄细辛附子汤合苓甘五味姜辛汤温阳解表,化饮止咳㊂麻黄细辛附子汤见于‘伤寒论“301条: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及‘金匮要略㊃水气病脉证并治篇“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㊂结合上述条文,前后对比,可知麻黄细辛附子汤既可以温阳解表,也可以温阳化饮,辛散水邪㊂苓甘五味姜辛汤出自‘金匮要略㊃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㊁细辛,以治其咳满”,以方测证可知该方可用于治疗寒饮所致的咳嗽胸满,与本例患者寒饮致咳方证合拍,故予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止咳,合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增强温阳化饮的功效㊂该患者精神疲倦,偶有腹536 环球中医药2023年3月第16卷第3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rch2023,Vol.16,No.3胀,纳食稍差,脉细,考虑与脾气虚弱,脾失健运有关,时有紧张,又为肝苦急之征,故予合用甘麦大枣汤缓肝急,健脾气,助脾运㊂该患者咽痒,口干,舌尖稍红,恐寒邪化热,故予桔梗,合生甘草,取桔梗汤清利咽喉之意㊂‘雷公炮制药性解“谓枳壳 主下胸中至高之气,消心中痞塞之痰,泄腹中滞塞之气”,故加枳壳降气除腹胀,与桔梗相伍,一升一降,调畅气机,恢复肺脏之宣降功能㊂全方共奏温阳解表,化饮止咳,缓肝健脾之功,表解饮除正气复,则诸症渐愈也㊂2 讨论2.1 谨守病机是异病同治的关键两则医案,一则为口吃案,一则为咳嗽案,本为两种不同的疾病,却都合用了甘麦大枣汤,这就是所谓的 异病同治”,究其原因,不外两则病案存在部分相同的病机特点㊂口吃案患者容易紧张,一紧张便语言謇涩难出,更有紧张汗出,此为肝急之象也;另,容易紧张㊁口苦㊁咽痛,偶有大便烂,此为脾气稍虚弱,肝郁犯脾之兆也㊂而咳嗽案患者精神疲倦,纳食稍差,时有紧张,偶有腹胀,亦为肝急脾虚之兆也㊂由此可知,两则医案均有肝脏急㊁脾气虚的病机特点㊂而‘素问㊃脏气法时论篇“云: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又‘金匮要略“谓甘麦大枣汤 亦补脾气”,故两则医案均合用甘麦大枣汤缓肝急㊁健脾气㊂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㊃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 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㊂甘草小麦大枣汤方 亦补脾气㊂”结合原文及文献[14]分析可知:甘麦大枣汤的主要功效有三,即养心血㊁补脾气和缓肝急㊂已故经方大家金寿山先生将此方的方证特点总结为 紧张”二字[15],故凡心血虚或脾气虚或心脾虚等引起的疾病,或因肝脏失养而出现情绪紧张或肢体紧张㊁拘急等 肝苦急”的病证皆可单用或合用甘麦大枣汤治疗,这就是辨病机选方,也是异病同治的基础㊂但值得注意的是,甘麦大枣汤偏甘平,适合虚证,故痰浊偏盛或湿热毒邪较盛者不宜使用㊂2.2 中医临证要辨清病和症两则医案均有咳嗽的症状,不同的是,口吃案以容易紧张㊁语言謇涩难出为主要矛盾,咳嗽只是可有可无的伴随症状,所以此处当辨病为口吃,而不是咳嗽;而咳嗽案,患者则以咳嗽为主要矛盾,故当辨病为咳嗽病,而不能当作一个临床症状对待㊂同样为咳嗽,一者为症状,一者为疾病,故总体治疗方向不同,若本末倒置,以症为病,以病为症,恐难以愈疾㊂因此,临证时要抓主要矛盾,辨清孰为症孰为病尤为重要㊂2.3 干咳也有表里虚实之分咳而无痰谓之干咳,干咳常见于燥邪犯肺和阴虚肺燥,前者常伴有恶寒发热等表证,而后者常伴有潮热㊁盗汗等肺阴虚的表现;其次,风痰闭郁肺窍,肺气不能宣发,无法咳痰而出也可出现干咳[16],而咳嗽案患者太少两感夹饮证,寒邪闭阻肺窍,也是以干咳为临床表现;最后,结合文献可知,干咳还可见于气阴两虚㊁痰滞咽喉㊁胃逆侮肺㊁寒邪客肺㊁湿热郁肺㊁木火刑金㊁心火犯肺㊁下元亏虚(肾虚及肺)等证[17⁃19]㊂由此可见,干咳非独见于肺燥或阴虚,还可见于寒邪和湿热等证㊂因此,临证治疗干咳,应明辨表里虚实寒热,不可妄用滋阴润燥之品㊂2.4 经方合用是治疗疑难病的捷径张仲景不仅创造性地提出六经辨证体系,还开创了合方治病的先河,为合方治疗合病㊁疑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㊂比如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只能和解少阳,既不能发汗解表,也不能苦寒泻下,但对于太阳少阳合病,张仲景选用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合方治之,用桂枝汤解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巧妙地解决了太阳和少阳的问题;再如少阳阳明合病,张仲景用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去人参㊁甘草,合小承气汤去厚朴,加芍药)合方和解少阳,兼泄阳明㊂而本文中的两则医案也是合方治病的案例㊂因此,医者要善于学习张仲景合方治病的思想,以期用好经方,不断扩展经方使用范围,帮助患者解决更多的疑难杂症㊂3 小结仲景学说于中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发展好中医,首先应该传承好‘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运用好甘麦大枣汤等经方㊂目前经方的运用多遵循 辨方证用经方” 辨体质用经方”及 辨病机用经方”等原则,本文两则验案即是经方合用甘麦大枣汤 辨病机用经方”的实例㊂另外,笔者紧抓甘麦大枣汤 缓肝急”的功效特点,临床辨病机合用甘麦大枣汤治疗 痛经” 脚挛急”等痛症也获得比较好的疗效㊂由此可见, 辨病机用经方”对活用经方和发展经方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学习推广㊂参考文献[1] 齐玉凤.甘麦大枣汤研究进展[J].中国民间疗法.2021,29(7):110⁃112.[2] CHEN YF.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CCMD3):Towards integration i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J].Psychopathology.2002,35(2⁃3):171⁃175.[3] Hewat S,Unicomb R,Dean I,et al.Treatment of childhoodstuttering using the Lidcombe Program in mainland China:Casestudies[J].Speech,Language and Hearing,2018:55⁃65. [4] 李朝阳,郝建萍.中国口吃现状分析及案例研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20,18(2):130⁃134.[5] 马建科,朱小忠,缪文捷.发展性口吃临床及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J].甘肃科技,2015,31(10):122⁃125.[6] 高金虎,高剑锋,高剑波.辨证治疗口吃验案举隅[J].山西中医,2005,21(6):33.[7] 程炳钧,秦玉龙.吉益南涯先生运用仲景方治病的经验[J].天津中医药,2010,27(3):219⁃220.[8] 李伟平,姚建兵,倪忠根,等.柴胡量效关系的探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33(3):78⁃82.[9] 王辰,迟春花,陈荣昌,等.咳嗽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环球中医药2023年3月第16卷第3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rch2023,Vol.16,No.3537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3):207⁃219.[10] 黄莹.咳嗽的六经辨治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2):20⁃21.[11] 吕艳杭,黄文宝,陈卿倩,等.‘伤寒论“咳嗽病六经辨治规律与临床应用[J].环球中医药,2021,14(4):722⁃726. [12] 李杰,王志刚,贾壮壮,等.王志刚从六经辨治咳嗽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1):11⁃12.[13] 屈杰,孔文霞,李培,等.六经理论辨治咳嗽[J].中医学报,2019,34(8):1609⁃1612.[14] 赵桂芳,何庆勇.何庆勇运用甘麦大枣汤的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1):7⁃8,12.[15] 吴敦序.金寿山教授运用甘麦大枣汤的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7(6):3.[16] 汪剑.蜀山医案:经方临证知行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133⁃135.[17] 阎晓芳,王伟.王伟教授治疗慢性干咳验案举隅[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6):29⁃31.[18] 洪广祥.慢性干咳治疗之我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6):344⁃348.[19] 庞跃星.慢性干咳证治[J].四川中医,2001,19(10):7⁃8.(收稿日期:2022⁃01⁃17)(本文编辑:邱灵慧)。
幼儿口吃行为观察分析报告一、观察背景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在这个阶段,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口吃的问题,对其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本观察旨在分析幼儿口吃行为,为了更好地了解其原因和应对措施。
二、观察对象观察对象为幼儿园中的6名3-4岁幼儿,其中3名为男孩,3名为女孩。
三、观察方法1. 观察幼儿在日常交流中是否出现口吃现象;2. 记录口吃行为的频率、时长以及所处情境;3. 观察幼儿在口吃时的情绪反应;4. 观察幼儿在口吃后是否有语言自信心下降的表现。
四、观察结果与分析1. 口吃行为频率:观察期间,6名幼儿中有4名幼儿出现过口吃行为,其中男孩比例略高于女孩。
2. 口吃行为时长:口吃行为的时长在1-5秒之间,男孩的口吃时长相对较长。
3. 口吃情境:口吃行为主要出现在幼儿与他人进行交流时,尤其是在回答问题、表达自己意愿或讲述故事时较为明显。
4. 口吃的情绪反应:所有出现口吃行为的幼儿在口吃时表现出一定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5. 语言自信心下降:部分幼儿在口吃后表现出语言自信心下降的迹象,不愿意再次尝试表达自己的意思。
五、分析与建议1. 口吃行为的原因:口吃行为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语言发展滞后、情绪紧张、发音不准确等。
进一步观察和评估可以帮助确定具体原因。
2. 个体化支持:针对每个口吃幼儿的情况,提供个体化的支持和指导,包括鼓励他们参与语言活动、提供更多练习机会以及采用适当的发音矫正方法。
3. 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创造一个宽松、鼓励表达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过多的指责或负面评价。
4. 情绪管理:帮助幼儿学会管理情绪,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他们放松自己,减少焦虑感,提升自信心。
5. 家园合作:与家长沟通合作,分享观察结果和建议,共同关注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家庭支持和练习机会。
六、总结通过观察分析,我们了解到口吃行为在幼儿园阶段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针对幼儿个体情。
心理的疾病的表现以及治疗方法(1)口吃3~4岁左右,进入学校时以及青春期最简单发生口吃的现象。
紧急时无法顺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3~4岁左右的口吃大都是生理现象,不加以理睬会自然痊愈。
假如严峻加以斥责,或牵强想予以矫正反而会使孩子非常在意自己的词句与发音,使口吃现象更为严峻。
因此,幼儿期的口吃,妈妈应当实行毫不理睬的态度,千万不行实行强迫手段加以矫正。
有调查认为,宝宝的口吃与妈妈的性格好像有关系。
有人把有口吃儿的妈妈与一般的妈妈加以比较,结果前者的妈妈较为神经质。
所以,对于口吃儿,妈妈的态度应从容,不行强硬。
(2)牛奶厌恶症①缘由与(症状):这是专指(婴儿)没有身体上的病因,却极端厌恶牛奶,不饮用牛奶的情形,大部分是由于过度牵强所致。
宝宝每天的哺乳量并非肯定,很可能由于某些缘由而临时削减哺乳量。
假如因此而受到妈妈强迫,就简单引发此症。
尤其是情形一再反复,宝宝不仅会厌恶牛奶,甚至一看到牛奶就感到慌张不已。
相反,由于宝宝不吸奶,更加让妈妈感到担心。
于是在此种恶性循环之下,母子皆变得神经紧急,使得宝宝的牛奶厌恶症更为严峻。
②治疗:治疗非常简洁,只要不再强迫孩子吃奶即可。
在(婴儿)需要之时予以哺乳。
即使是极端厌恶牛奶,只要2~3天不供应,宝宝也可能会索奶。
一般约1天即可恢复正常。
不过,大部分的妈妈却常常缺乏耐性,无法等到由宝宝自己索奶,如此一来,必定延长治愈(时间)。
所以,妈妈务必忍耐,即使2~3天完全不吃奶也无关紧要,只要充分地供应水分即可。
诞生后2~3个月,当妈妈想采纳混合喂养时,有些宝宝却只吸母乳,而排斥牛奶。
这并不是神经症,而是由于母乳与牛奶的哺乳方式与味道互有差异,宝宝无法立即适应所致。
此时,假如完全停止母乳,宝宝即会吸取奶瓶中的牛奶,等宝宝4个月后可渐渐添加辅食,以饭代替牛奶。
(3)心理性呕吐一般在幼儿时期很简单消失呕吐,尤其是受到强制、精神上剧烈担心时,即使身体没有特别,也会发生呕吐。
厌恶上幼儿园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可能会呕吐。
口吃的病因及表现
*导读:口吃是语音节律障碍的一种,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字音重复或语流中断的语音节律障碍,当言语表达涩阴时常伴躯体抽搐样动作和面部异常的表情。
……
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和以下原因有关。
1、遗传因素:口吃患者家族发病率可达36%~55%,故有人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可能为单基因遗传。
也有人发现口吃患者及亲属中左利手多见,认为口吃与大脑优势侧有关。
2、躯体因素:较多儿童围产期或婴幼儿期曾受到有害因素作用,如胎儿期母体患妊娠毒血症、出血或躯体性疾病,或发育过程中患某些传染病使神经系统功能弱化,言语功能受累而致口吃。
3、精神因素:儿童口吃往往发生在急性或迁延性精神创伤之后,因而不少学说认为精神因素可能为口吃的重要发病原因。
4、其它因素:有的学龄前儿童罹患口吃是因模仿所致。
有资料则根据脑电图、发音肌肌电图和氟哌啶醇临床疗效。
推断口吃可能与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复合体活动增强、发音肌功能不协调、和基底节存在生化障碍等因素有关,但尚待临床进一步论证。
总之,口吃可能是生理与心理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主要表现为言语节律失调,语音或字句的重复、中断、阻滞而不流利,可伴有言语助动的动作,如跺脚、拍腿等。
口吃患儿常表现胆小。
退缩、自卑心理或其他情绪障碍。
须符合下列三项:
①经常出现语音或音节的重复或延长,影响说话的流畅性;
②无表达内容障碍;
③排除抽动症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因发音-呼吸器官的紧张性痉挛,导致语言节奏失调,在激动、恐惧或情绪激动时更易发生。
可表现为第一字发音时发不出,第一字重复,话语中途某字发音障碍,或无意义地重复发音等不同形式。
患儿说话时,可伴有跺脚、摆手、挤眼、歪嘴、口唇颤抖、躯干摇晃等动作。
并易因口吃影响产生孤僻、自卑、羞怯等性格,部分患儿常易兴奋或激惹,并伴有情绪不稳和睡眠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