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及国外多种WLAN发展思路
- 格式:docx
- 大小:21.73 KB
- 文档页数:7
无线网络的演进与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轻松地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连接到无线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和获取。
那么,无线网络是如何发展的呢?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无线网络的演进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无线网络的演进1. 第一代无线网络(1G)第一代无线网络,即1G网络,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
1G网络使用模拟信号进行通信,通信质量较差,数据传输速度缓慢。
此时的无线网络主要用于手机通话,无法满足人们对数据传输的需求。
2. 第二代无线网络(2G)第二代无线网络,即2G网络,于20世纪90年代初问世。
2G网络采用了数字信号传输技术,通信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此时的无线网络不仅可以进行语音通话,还可以进行短信发送和基本的数据传输。
这是无线网络向多功能发展的重要一步。
3. 第三代无线网络(3G)第三代无线网络,即3G网络,于21世纪初开始商用。
3G网络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使得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大幅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多媒体传输的能力。
这一时期,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上网,观看视频等。
4. 第四代无线网络(4G)第四代无线网络,即4G网络,于2010年开始商用。
4G网络采用了更高速的传输技术,使得无线网络的速度更快,同时也提升了通信质量和多媒体传输的能力。
此时,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第五代无线网络(5G)第五代无线网络,即5G网络,正是当前和未来无线网络发展的热点。
5G网络将无线通信进行了全方位升级,使得无线传输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除了更快的速度,5G网络还拥有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密度,能够更好地支持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的发展。
二、无线网络未来发展趋势1. 5G网络的普及与成熟目前,5G网络已经在一些大城市开始部署,并逐渐向全国范围普及。
在未来几年,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和设备的普及,5G网络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生产、医疗保健、智慧城市等。
浅谈无线局域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 WLAN)作为一种便捷的网络接入方式,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和普及。
它让我们摆脱了网线的束缚,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地连接网络,享受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便利。
一、无线局域网的现状(一)广泛的应用领域无线局域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家庭中,我们通过WLAN 可以轻松地让多个设备同时上网,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实现家庭成员随时随地的娱乐和信息获取。
在学校和企业,无线网络为教学和办公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学生和员工可以在校园或办公室内的任何角落连接网络,进行学习和工作。
此外,公共场所如商场、酒店、机场等也都广泛部署了无线局域网,为人们提供免费或付费的网络服务,方便人们出行和消费。
(二)技术标准的不断演进目前,主流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标准包括IEEE 80211a/b/g/n/ac/ax 等。
这些标准在传输速率、频段、覆盖范围和安全性等方面不断改进和提升。
例如,IEEE 80211ac 标准支持更高的频段和更宽的信道带宽,使得无线传输速率大幅提高;而 IEEE 80211ax 标准则进一步优化了网络效率和容量,能够更好地应对大量设备同时连接的场景。
(三)安全性问题随着无线局域网的普及,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凸显。
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窃取、网络攻击等安全威胁给用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目前采用了多种安全技术,如 WPA/WPA2 加密、MAC 地址过滤、访问控制列表等。
然而,这些安全措施并非绝对可靠,黑客和不法分子仍有可能通过各种手段突破防线。
(四)信号覆盖和干扰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无线局域网的信号覆盖范围和稳定性往往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建筑物的结构、障碍物、电磁干扰等都可能导致信号衰减和中断。
此外,多个无线局域网之间的信号干扰也会影响网络性能,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区域,如写字楼、公寓楼等。
5G业务及建设思路分析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一种高速、低延迟、大容量、广覆盖的无线通信技术。
相对于4G技术,5G在传输速度、连接密度、时延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将极大地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在5G业务及建设方面,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5G业务发展方向:1. 增强移动宽带业务:5G将带来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可以支持高清视频传输、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高带宽应用。
2. 物联网:5G将连接更多的设备,支持大规模物联网部署,实现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工厂等应用场景。
3. 车联网:5G能够实现低时延、高可靠的车联网通信,在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4. 工业互联网:5G可以支持工业控制系统的高可靠性和低时延要求,促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二、5G基础设施建设思路:1. 高密度覆盖:5G基站的密度较4G更高,需要增加基站的数量和分布密度,以便在人口密集地区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 虚拟化网络:5G的网络架构将更加灵活,可以根据不同业务需求进行灵活的资源分配,可以采用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 光纤网络建设:5G技术需要大量的传输带宽和低延迟的传输环境,因此需要大规模的光纤网络覆盖,以满足5G网络的需求。
4. 网络安全保障:5G时代,网络安全问题将变得更加重要。
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保护5G网络的安全稳定。
三、5G业务发展策略:1. 行业应用推广: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5G应用方案,推广5G技术在工业、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2. 协同创新: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同探索5G技术应用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方向,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3. 政府支持:政府在5G领域应加大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支持5G技术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运营商等相关企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环境。
无线WiFi技术应用及发展介绍【摘要】无线WiFi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WiFi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然后探讨了其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WiFi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影响。
本文总结了无线WiFi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结论。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无线WiFi 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线WiFi技术、应用、发展、原理、领域、历程、未来、影响、挑战、现代社会、作用、展望、地位、结论。
1. 引言1.1 无线WiFi技术的重要性无线WiFi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对网络连接需求的增加,无线WiFi技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上网方式,也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与创新。
在如今数字化时代,无线WiFi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家庭、办公室、商场、学校还是公共场所,人们都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实时通讯、在线学习、远程办公等各种功能。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无线WiFi技术还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无线WiFi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2 研究背景在过去,人们使用有线网络连接方式,需要通过网线连接到固定的网络接入点,限制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和使用范围。
而无线WiFi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种限制,使得人们可以在不受束缚的情况下随时随地接入网络,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虽然无线WiFi技术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信号覆盖范围有限、网络安全性不足等。
研究如何进一步提升无线WiFi技术的性能和安全性,已成为当前网络技术领域中的热门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无线WiFi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发展趋势,为未来的网络建设和创新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用于实现计算机与网络连接之间的标准,网络如果没有统一的通信协议,电脑之间的信息传递就无法识别。
通信协议是指通信各方事前约定的用心规则,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各计算机之间进行相互会话所使用的共同语言.两台计算机在进行通信时,必须使用的通信协议通信协议的特点是具有层次性和具有可靠性、具有有较性。
引言当今,全球无线通信产业的两个突出特点体现在:一是公众移动通信保持增长态势,一些国家和地区增势强劲,但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二是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热点不断,研究和应用十分活跃。
1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人们要通信息化开创新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商贸方式、金融方式、思想交流方式、文化教育方式、医疗保健方式以及消费与生活方式。
无线通信也从固定方式发展为移动方式,移动通信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首要用于舰船及军有,采用短波频及电子管技术,至该阶段末期才呈现150MHZ VHF单工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MTS。
第二阶段为50年代到60年代,此时频段扩展至UHF450MHZ,器件技术已向半导体过渡,大都为移动环境中的专用系统,并解决了移动电话与公用电话网的接续问题。
第三阶段为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频段扩展至800MHZ,XXX提出了蜂窝系统概念并于70年代末进行了AMPS试验。
第四阶段为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为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兴起与大发展阶段,并逐步向个人通信业务方向迈进;此时出现了D-AMPS、TACS、ETACS、GSM/DCS、cdmaOne、PDC、PHS、DECT、PACS、PCS等各类系统与业务运行。
第五阶段为90年代中至今,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其全球标准化及相应融合工作与样机研制和现场试验工作在快速推进,包括从第二代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平滑过渡问题在内。
无线网络优化发展方向探讨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手机的4G网络,还是家庭的Wi-Fi网络,无线网络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无线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和网络使用需求的不断提升,现有的无线网络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如网络拥堵、覆盖不足、安全隐患等问题。
对无线网络进行优化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无线网络优化的发展方向,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网络技术、设备硬件、软件算法等,下面将就这些方向进行详细探讨。
一、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化1.5G/6G技术的引入目前,大部分地区的无线网络主要还是由4G技术提供支持,虽然4G技术已经能够满足当前的网络需求,但是随着5G技术的逐渐成熟,未来将迎来5G时代。
5G技术以其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以及更大的连接容量,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
而未来可能还会有6G技术的出现,这将进一步提升无线网络的速度和容量。
引入5G/6G技术是无线网络优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2.网络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网络优化中,可以使得网络更加智能化,能够更好地适应用户的网络需求。
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流量进行预测和调度,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网络的利用率。
智能化的网络还可以自动识别和应对网络中的故障和安全威胁,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网络虚拟化技术网络虚拟化技术是一种将网络功能从硬件中解耦,以软件定义的方式实现网络功能的技术。
通过网络虚拟化技术,可以将网络功能部署在通用服务器上,这样可以更加灵活地部署和管理网络功能。
虚拟化技术还可以使得网络能够更好地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二、设备硬件方面的优化1.天线技术的改进天线是无线网络中最核心的部件之一,直接关系到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天线技术的改进是无线网络优化的关键方向之一。
目前,一些新型的天线技术,如波束赋形技术、多天线技术等,已经能够显著提高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能够更好地适应用户密集区域和高速移动场景的网络需求。
WLAN信道列表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WLAN信道列表是法律所规定的IEEE (或称为WiFi)无线网络应该使用的无线信道。
工作组划分了4个独立的频段: GHz、 GHz、 GHz 和 GHz[1],每个频段又划分为若干信道。
每个国家自己制定了政策订出如何使用这些频段,例如最大的发射功率和调制方式等。
目录[隐藏]GHz g/n)干扰问题信道列表GHzGHz45 GHz h/j/n/ac)[13]GHz660 GHz7900 MHz8参考文献GHz b/g/n)GHz WiFi频道与带宽示意图GHz WiFi频段示意图GHz 频段范围内有每隔 5 MHz 分隔的频道14个(除了第14信道与第13信道相隔了 12 MHz)。
[2]需要注意的是,n 不可能保证OFDM调制中完全不重叠频道的数量。
[3]干扰问题实现协议需要 MHz 到 22 MHz 的频率间距(如上图所示),否则相邻的信道重叠将彼此产生干扰。
标准的建议明确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留下3个到4个信道的间距避免干扰。
[4]实际使用时确切的频率间距,取决于信道的选择以及设备所处的电磁环境以及数据速率。
当2个或更多的发射器在相同的空间操作时,其信号必须被衰减到少于 -50dBr 同时/或频率至少有 22 MHz 的间距以防干扰。
[2]而事实上,DSSS 算法传送数据时使用 20 MHz 带宽,剩下 2 MHz 的间隙被用作保护频带,让使用的频率边缘的电磁波衰减避免干扰相邻信道。
注意:上图中标有 40 MHz 的频段,在许多 WiFi 设备的管理界面中会被识别为 20 MHz 频带扩展部分,使用信道号+扩展部分显示:Channel 3 = Channel 1+Upper 或者 Channel5+Lower 和 Channel 11 = Channel 9+Upper 或者 Channel 13+Lower疑问点:上面的HT40描述中应该是 Channel 3 = Channel 1+Lower 或者 Channel 5+Upper 和 Channel 11 = Channel 9+Lower 或者 Channel 13+Upper 信道列表很多国家都有法律规管这些信道的使用,例如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最大功率电平等。
我国WLAN发展思路、我国WLAN发展现状2001年开始,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国内外厂商在WLAN方面开始动作,WLAN市场凸现了一定的竞争态势。
目前涉足我国WLAN市场的主要有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4家运营商,以及长城宽带等新兴的宽带ISP。
中国电信于2001年开展“天翼通”业务,主要在机场、会展中心、酒店等热点地区提供WLAN服务。
中国网通依托原有的IP网络基础积极扩展IP城域网,在热点地区大力发展WLAN业务。
中国联通在2001年开始写字楼接入工程的同时开展WLAN建设,目前依靠IP城域网建设其光纤已经接入了几百栋大楼,WLAN以此为依托也具备了一定规模。
中国移动也于2001年开始WLAN建设,WLAN节点传输问题随着本地传输网的建设逐渐得到了解决,已经在全国各个地市形成了热点覆盖。
2、WLAN发展面临的困惑前阶段许多市场咨询机构发布了对WLAN的乐观预测,但实际上目前还没有运营商从WLAN运营中盈利。
国外许多经营WLAN的公司纷纷破产,我国建设WLAN的运营商投资回收遥遥无期,WLAN“热装冷用”情况严重,整个WLAN产业发展陷入尴尬局面。
导致WLAN陷入目前尴尬局面的主要因素有以下3个:一是WLAN业务的用户需求量不大。
从目前WLAN热点地区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用户对WLAN业务的需求并不大。
其原因除了安全因素之外,还有使用不方便和实际需求不足等因素,例如在机场内使用WLAN服务,网关设置、用户认证,甚至驱动程序的安装,这些环节都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WLAN自身具有的方便、灵活的优势并没有真正落实到用户的使用中去。
最近,中国移动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使用中国移动WLAN网络的人员90%以上为公司内部员工,这表明真正需要随时、随地宽带无线上网的用户很少。
二是WLAN业务盈利难度大。
目前没有运营商从WLAN业务中盈利,有些企业已经因Wi-Fi而破产,如Cometa。
三是WLAN存在安全隐患。
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WLAN,虽然目前已经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安全保障,但技术还不够完善。
Jupiter Research公司最近发布的一项《了解公司WLAN体系的选择》调查报告显示,84%的公司还没有采用WLAN,将近50%的公司把安全作为没有采用WLAN的理由。
由此可见,WLAN的发展存在问题,目前WLAN发展的推动力不是来自市场和用户需求,而是基于纯技术的发展、厂商的鼓吹和运营商之间的竞争需求。
虽然WLAN描绘的前景很美好,但长期无法收回投资则是任何运营商都无法忍受的。
3、WLAN在我国的发展形势分析近年来,我国的宽带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接入方式主要以ADSL、LAN等为主,很少采用WLAN方式。
总的来说,WLAN在我国存在着发展机遇和挑战。
(1)机遇●市场广阔,用户庞大。
当前,我国是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市场,宽带市场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此时建设WLAN具备较好的盈利前景。
●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势头良好,移动用户总数位居全球第一,且3G牌照即将发放,WLAN业务可采取与GPRS/EDGE/3G无线网络融合的解决方案,这样可以依托丰富的移动网资源,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我国大部分运营商已经成功上市,资金充足。
(2)挑战●WLAN作为一种末端宽带接入手段,受到ADSL、LAN等固定宽带接入方式的挑战,由于目前国内ADSL和LAN发展较好,一般酒店、机场等热点均已经发展固定宽带接入方式;●数据通信领域盈利慢的特点将在一段时期内困扰WLAN的发展,WLAN建设初期必然面临投入大、收益甚微甚至无收益的局面。
●中国WLAN的发展还处于培育期,用户规模较小,需要进一步培育用户的使用习惯,用户的规模培育将部分限制WLAN的发展速度。
国际运营商策略对比尽管国内运营商大力WLAN发展已有不短的时间,国内运营商对于Wi-Fi如何盈利还没有形成确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营体系,还是停留在按时长收费或者套餐赠送提升用户感知的初级层次。
虽然这也是Wi-Fi经营收入的基本来源,但为了最大化利用Wi-Fi热点,发掘出WI-FI 更多商机,提升Wi-Fi价值,为企业收入作出更大贡献,为产品体系作支撑补充,如何通过Wi-Fi运营或其衍生产品盈利增收是所有运营商必须思考的问题。
英国电信BT Openzone英国电信“Wi-Fi Bt openzone”Wi-Fi网络服务充分考虑不同客户群需求和使用特点,推出个性化资费设计。
客户进入英国电信网站后,通过网站导航就可以一步步选择自己需求,从而得到适合自己的内容。
英国电信Wi-Fi资费设计分为Bt Openzone Voucher(开放空间Wi-Fi凭证)、Bt Openzone Choice(开放空间精选)、Bt Openzone Per Minute(开放空间按时长收费)、Bt Openzone Subscription(开放空间Wi-Fi套餐)四种。
Bt Openzone Per Minute,该资费设计主要针对旅客,无论是由其他国家漫游到英国,还是由英国漫游到其他国家,资费均为15便士/分钟,无需月费和承诺,相当于漫游时每分钟1.58元人民币。
总体来说,英国电信注重用户感知,在与客户首次接触,就精心设计网站导航,使到用户最快捷找到适合自己的套餐。
而且使用同一帐号和密码就可以使用,增强客户粘性。
也根据客户细分出不同套餐,短时、漫游都包括其中。
at&tat&t初始Wi-Fi服务客户缴纳19.99美元月费即可无限制地使用at&t Wi-Fi服务和漫游时合作伙伴提供的Wi-Fi热点,但必须签一年协议。
at&t基本Wi-Fi服务使用at&t高速互联网、at&t U-verse高速互联网、at&t快速接入DSL服务任意资费套餐、使用at&t指定手机并定制相应资费套餐的客户,都可以使用相应服务的账号和密码。
at&tWi-Fi热点服务一次性的Wi-Fi连接服务,客户可以购买一定时长的Wi-Fi卡进行接入,但需在指定Wi-Fi热点处购买。
at&t的Wi-Fi运营具有普遍性,既包含包月服务,又有套餐内Wi-Fi服务,还有指定地点Wi-Fi时长购买。
at&t的Wi-Fi运营模式体现了Wi-Fi收费的基本形式,包月、套餐自带、特定地点时长购买。
T-Mobile USAT-Mobile USA Wi-Fi预付费卡服务主要针对美国境内短期旅游用户,T-Mobile USA对其语音套餐客户推出比标准资费低75%的不限时Wi-Fi月套餐,可有效降低客户流失率,套餐内服务所有T-Mobile Wi-Fi热点区域都可使用。
如图3、图4所示。
T-Mobile USA除了基本包月套餐外,特色产品有为短期游客推出的1日、7日预付费时长卡,购买后分别有1日、7日连续使用时间。
这也给了国内运营商一种参考,比如针对出差客户推出的特定地区Wi-Fi时长卡。
日本之窗日本之窗与日本软银合作推出了便携式Wi-Fi接入租赁服务,客户前往日本前,可在日本之窗租赁C01HW型号Wi-Fi接入器,到达日本后,在日本软银服务区域可实现无限量上网。
日本之窗Wi-Fi特点在于包租形式不限流量,一台Wi-Fi接入器可以同时搭载5个终端设备。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国内外运营商Wi-Fi运营状况、资费设计等情况介绍,为国内运营商WLAN市场营销提供借鉴,探讨Wi-Fi盈利的新途径。
浅析英国电信WLAN发展经验无线互联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互联,而无线局域网WLAN正成为当前无线互联领域中的热点之一。
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对WLAN都给予了很大的建设热情,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电信运营商纷纷投巨资建设WLAN热点。
本文以英国电信为例,具体分析英国电信WLAN 发展模式,并提出其对国内运营商WLAN发展启示。
借鉴英国电信WLAN发展的经验,可以有效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建设效率、提升覆盖范围,为我国建设WLAN提供范本;但是在借鉴英国经验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我国具体的发展情况进行有机结合,突出“中国特色”无线互联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互联,而无线局域网WLAN正成为当前无线互联领域中的热点之一。
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对WLAN都给予了很大的建设热情,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电信运营商纷纷投巨资建设WLAN热点。
本文以英国电信为例,具体分析英国电信WLAN发展模式,并提出其对国内运营商WLAN发展启示。
一、英国电信WLAN热点建设模式分析英国电信于2002年开始建设无线宽带的公共热点,在热点建设过程中,英国电信主要采取了自建、合作共建、漫游合作以及带宽分享等模式。
1、以电话亭为据点的自建模式,迅速扩大公共热点英国电信2002年开始着手建设WLAN网络,英国电信基本上以咖啡厅、酒店、餐厅等作为热点建置的优先选择。
到02年年底,英国电信建设了70多个公共热点。
为了加速热点建设,快速推进热点规模,英国电信选择在所属的公用电话亭为据点,在全国确定了4000个公共电话亭来部署公共热点接入。
英国电信的自建热点中,约60%属于利用原有公话点。
这种以电话亭为据点的自建模式,进一步将公众无线网络的触角延伸至街角,利用了英国电信原有的资源,提高了建设效率。
2、多种合作模式,降低建设成本2004年与麦当劳、希尔顿酒店、Costa咖啡店等签订合作协议;2006年12月英国电信与摩托罗拉共建6城市无线宽带网络;2006年5月,英国电信与12个市区政府达成了协议,合作部署公共无线热点,与地方政府分担投资费用,共享利润和信息服务。
英国电信通过与已有的热点拥有者签订合作协议,实施投资和收入共享;通过与政府合作,获取热点建设的政策支持,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无线宽带热点的建设成本。
3、漫游合作模式,将建设成本降为零2003年英国电信与美国Airpath合作,增加了1500个热点;与法国TeliaSonera公司合作,增加了660多个热点数量;2005年,英国电信相继与日本NTT、法国Orange和瑞士移动等合作,再次增加了热点分布。
这种跨网络的漫游合作模式,使得英国电信在全球可使用的热点数目超过了3万个,进一步延伸了热点覆盖范围,并将建设成本降为零。
4、带宽分享模式,大幅提升热点数英国电信提出“分享带宽,随时随地享用无线宽带接入”的宣传理念,通过与无线网络分享厂商FON合作,推出了全球最大的Wi-Fi社区BT FON。
英国电信给宽带用户提供免费接入19万BT FON全球热点的优惠,但条件是宽带用户要保持HOME HUB 24小时在线,同时分享出512K的带宽,共享成为一个热点。
这种带宽分享模式,开创了全新理念,使得英国电信短期内迅速提高网络覆盖及业务能力,同时在不增加建置热点成本下,大幅提升了热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