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53.79 KB
- 文档页数:5
802.11无线网络标准详解1990年,早期的无线网络产品Wireless LAN在美国出现,1997年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颁布,对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无线网络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不同厂家的无线网络产品的互通互联。
1999年无线网络国际标准的更新及完善,进一步规范了不同频点的产品及更高网络速度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一、1997年版无线网络标准1997年版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规定了三种物理层介质性能。
其中两种物理层介质工作在2400——2483.5 GHz无线射频频段(根据各国当地法规规定),另一种光波段作为其物理层,也就是利用红外线光波传输数据流。
而直序列扩频技术(DSSS)则可提供1Mb/S及2Mb/S工作速率,而跳频扩频(FHSS)技术及红外线技术的无线网络则可提供1Mb/S传输速率(2Mb/S作为可选速率,未作必须要求),受包括这一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多数FHSS技术厂家仅能提供1Mb/S的产品,而符合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并使用DSSS直序列扩频技术厂家的产品则全部可以提供2Mb/S的速率,因此DSSS技术在无线网络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介质接入控制层功能无线网络(WLAN)可以无缝连接标准的以太网络。
标准的无线网络使用的是(CSMA/CA)介质控制信息而有线网络则使用载体监听访问/冲突检测(CSMA/CA),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均是为了避免通信信号冲突。
2.漫游功能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允许无线网络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无线网桥网段中使用相同的信道,或在不同的信道之间互相漫游,如Lucent的WavePOINT II 无线网桥每隔100 ms发射一个烽火信号,烽火信号包括同步时钟、网络传输拓扑结构图、传输速度指示及其他参数值,漫游用户利用该烽火信号来衡量网络信道信号质量,如果质量不好,该用户会自动试图连接到其他新的网络接入点。
3.自动速率选择功能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能使移动用户(Mobile Client)设置在自动速率选择(ARS)模式下,ARS功能会根据信号的质量及与网桥接入点的距离自动为每个传输路径选择最佳的传输速率,该功能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应用环境设置成不同的固定应用速率。
IEEE 802.11ac高性能算法实现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对于无线网络的速度和性能要求也不断提升。
IEEE 802.11ac是无线局域网的一个高速标准,它可以提供高速的Wi-Fi网络,能在不损失性能的情况下传输更多的数据,因此它可以满足人们对于高速无线网络的需求。
然而,为了实现这样的高性能,需要开发并实现一些高效的算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IEEE 802.11ac高性能算法的实现,分析和比较现有的算法,提出新的优化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新算法的性能。
三、研究内容1. 对IEEE 802.11ac协议的原理和特点进行分析和介绍;2. 对现有的实现IEEE 802.11ac协议的算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包括OFDMA、MU-MIMO等;3. 针对已有算法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和优化的方案;4. 设计实验验证新算法的有效性和性能,并与现有算法进行比较。
四、研究方法1. 进行文献综述和调研,对IEEE 802.11ac协议进行分析和了解;2. 分析并实现现有算法,评估其性能;3. 针对已有算法的缺点和不足,提出新算法方案并实现;4. 设计实验对新算法进行验证和性能比较。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实现和改进IEEE 802.11ac的算法,能提高Wi-Fi网络的性能和速度,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于高速无线网络的需求。
同时,研究过程中所用到的算法和优化方案,对于其他无线网络协议和技术的研究和实现也具有参考意义。
六、预期成果1. 实现和整合现有IEEE 802.11ac的算法,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估;2. 提出改进方案并实现,对新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比较;3. 编写一份完整的IEEE 802.11ac高性能算法实现研究报告。
简述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IEEE 802.11是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标准的一种,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无线局域网中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规则,如数据传输速率、信道选择、加密和身份验证等。
以下是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物理层(PHY):定义了无线通信信号的传输方式和频带。
IEEE 802.11采用了多种不同的频率带和信号调制方式,如2.4GHz和5GHz 频带、OFDM和DSSS等。
媒体访问控制层(MAC):规定了无线局域网中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和控制方法。
IEEE 802.11标准采用了CSMA/CA(带碰撞避免)协议来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以避免数据冲突。
数据传输速率: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多种不同的数据传输速率,包括1、2、5.5、6、9、11、12、18、24、36、48和54 Mbps。
其中,2.4GHz频带的速率是低于5GHz频带的速率。
信道选择: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多种不同的信道,如2.4GHz 频带上有11个信道,5GHz频带上有23个信道。
为避免干扰,不同的设备要选择不同的信道进行通信。
加密和身份验证:IEEE 802.11标准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安全协议,如WEP、WPA和WPA2等。
这些协议能够保证无线局域网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并且要求用户在接入无线网络时进行身份验证,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IEEE 802.11标准是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基础,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IEEE协议解析WiFi无线局域网的标准协议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无线局域网(WiFi)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种无线网络技术,WiFi通过IEEE协议的规定与实施,使得设备之间能够在无线环境下相互连接和通信。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IEEE协议对WiFi无线局域网的标准协议进行解析与探讨。
第一部分:IEEE协议概述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是一个国际性的专业技术组织,致力于电气和电子工程标准的制定。
在WiFi无线局域网中,IEEE 802.11系列标准被广泛应用,定义了无线网络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
该系列标准的制定可以追溯到1997年,目前已经发展到了IEEE 802.11ax标准,该标准被普遍应用于目前的无线路由器和移动设备中。
第二部分:IEEE 802.11系列标准解析2.1 IEEE 802.11物理层协议IEEE 802.11物理层协议定义了无线网络通信的物理特性和传输方式。
根据不同的频段和调制方式,物理层协议分为多个子标准,如IEEE 802.11a/b/g/n/ac/ax等。
这些子标准规定了无线信号的频率范围、信道带宽、编码方式等参数,以及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和速率等。
2.2 IEEE 802.11数据链路层协议IEEE 802.11数据链路层协议定义了对物理层的控制和数据的传输方式。
该层分为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LLC子层提供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之间的接口,而MAC子层负责无线信道的分配和管理,以及数据帧的传输和接收。
第三部分:IEEE 802.11工作原理与功能3.1 网络扫描和关联WiFi设备在启动时会进行网络扫描,搜索附近可用的WiFi网络。
通过发送关联请求和关联响应帧,设备可以与选定的网络进行关联,建立起通信连接。
3.2 数据传输与接收一旦设备成功关联到WiFi网络,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与接收。
IEEE802.11⽆线局域⽹标准简介IEEE802.11⽆线局域⽹标准简介⽆线局域⽹是计算机⽹络与⽆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利⽤射频(RF)技术,取代旧式的双绞铜线构成局域⽹络,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的所有功能,⽹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需再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也能够随需移动或变化。
使得⽆线局域⽹络能利⽤简单的存取构架让⽤户透过它,达到“信息随⾝化、便利⾛天下”的理想境界。
WLAN是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与⽆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使⽤⽆线信道来接⼊⽹络,为通信的移动化,个⼈化和多媒体应⽤提供了潜在的⼿段,并成为宽带接⼊的有效⼿段之⼀。
⼀、IEEE802.11⽆线局域⽹标准1997年IEEE802.11标准的制定是⽆线局域⽹发展的⾥程碑,它是由⼤量的局域⽹以及计算机专家审定通过的标准。
IEEE802.11标准定义了单⼀的MAC层和多样的物理层,其物理层标准主要有IEEE802.11b,a和g。
1.1 IEEE802.11b1999年9⽉正式通过的IEEE802.11b标准是IEEE802.11协议标准的扩展。
它可以⽀持最⾼11Mbps的数据速率,运⾏在2.4GHz的ISM频段上,采⽤的调制技术是CCK。
但是随着⽤户不断增长的对数据速率的要求,CCK调制⽅式就不再是⼀种合适的⽅法了。
因为对于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来说,为了取得较⾼的数据速率,并达到扩频的⽬的,选取的码⽚的速率就要更⾼,这对于现有的码⽚来说⽐较困难;对于接收端的RAKE接收机来说,在⾼速数据速率的情况下,为了达到良好的时间分集效果,要求RAKE接收机有更复杂的结构,在硬件上不易实现。
1.2 IEEE802.11aIEEE802.11a⼯作5GHz频段上,使⽤OFDM调制技术可⽀持54Mbps的传输速率。
802.11a与802.11b两个标准都存在着各⾃的优缺点,802.11b的优势在于价格低廉,但速率较低(最⾼11Mbps);⽽802.11a优势在于传输速率快(最⾼54Mbps)且受⼲扰少,但价格相对较⾼。
IEEE 802.11无线网络MAC层协议性能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IEEE 802.11协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之一,其MAC层协议规定了无线电信道的访问机制和服务质量保证。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距离、速度、干扰等因素,会导致无线网络性能下降,并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数据包丢失、传输时延增加、吞吐量下降等。
因此,对IEEE 802.11无线网络MAC层协议进行性能分析,对于优化网络性能、提高网络效率、改善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题内容和研究思路:本文主要研究IEEE 802.11无线网络MAC层协议的性能分析方法和指标,采用网络模拟技术进行仿真实验,并分析和比较不同场景下无线网络性能表现。
具体内容和研究思路如下: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对IEEE 802.11协议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相关研究成果、经典的MAC协议、性能指标等。
2、网络模拟技术与工具介绍。
介绍网络模拟技术及其在无线网络性能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常用的网络仿真工具,如NS2、NS3等,并对这些工具进行性能比较和评测。
3、性能指标定义和仿真场景设计。
根据IEEE 802.11协议规范,定义网络性能指标,包括传输时延、数据包丢失率、吞吐量等,设计不同场景的仿真实验,如网络拓扑结构、数据传输速率、节点密度等。
4、性能分析和对比实验。
利用网络仿真工具进行验证实验,分析不同场景下无线网络性能表现,比较不同MAC协议、调度算法和数据传输速率等对性能的影响,提高无线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
5、结论和展望。
总结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同时对未来无线网络性能研究进行展望和建议。
三、预期成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IEEE 802.11无线网络MAC层协议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掌握网络模拟技术及其应用方法,选定适合的场景设计和仿真实验。
同时,本文将得出不同场景下无线网络性能的实验结果,并比较不同MAC协议、调度算法和数据传输速率等对性能的影响,提出优化无线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的方案和建议。
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1. 引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指使用无线通信技术的局域网。
它是现代网络通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无线网络接入方式。
无线局域网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一系列的协议标准,本文将介绍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
2. 802.11系列协议标准802.11系列是无线局域网的主要协议标准,由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制定和管理。
以下是802.11系列协议标准的简要介绍:2.1 802.11a802.11a是第一个广泛应用的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之一。
它在5 GHz频段工作,提供了高速的无线传输速率,最高可达54 Mbps。
然而,由于其频段较高,穿墙能力较差。
2.2 802.11b802.11b是较为广泛应用的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之一。
它在2.4 GHz频段工作,提供了最高11 Mbps的无线传输速率。
由于其频段与其他设备(如蓝牙设备、微波炉等)冲突较多,因此会造成干扰。
2.3 802.11g802.11g是在802.11b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协议标准。
它在2.4 GHz频段工作,提供了最高54 Mbps的无线传输速率。
与802.11b相比,802.11g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兼容性。
2.4 802.11n802.11n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之一。
它在2.4 GHz和5 GHz频段都可工作,提供了更高的无线传输速率和更好的信号质量。
802.11n支持多天线技术(MIMO),可以同时传输多个数据流,进一步提高了网络性能。
2.5 802.11ac802.11ac是进一步改进的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
它主要工作在5 GHz频段,提供了更高的无线传输速率和更好的网络覆盖范围。
802.11ac采用了更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可以支持更大的带宽,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应用。
IEEE 802.11系列标准技术参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无线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IEEE 802.11系列标准则是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和完善对于推动无线网络的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技术参数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一重要的无线网络技术。
一、IEEE 802.11系列标准概述1. 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起源IEEE 802.11系列标准最早起源于1997年,当时发布了第一个版本的802.11标准,其工作频段在2.4GHz。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IEEE 802.11系列标准也不断进行了更新和完善,目前已经有多个不同版本的标准,如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 等。
2. 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作用IEEE 802.11系列标准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的通信协议和技术规范,主要用于无线网络设备的互联和通信。
它定义了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传输速率、频段选择、功耗管理等一系列技术参数,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无线设备可以相互兼容和互联。
二、IEEE 802.11系列标准技术参数介绍1. 频段选择IEEE 802.11系列标准中,不同的标准版本支持的频段有所不同。
比如802.11b/g标准工作在2.4GHz频段,而802.11a标准工作在5GHz频段。
而当前最新的802.11ac标准则支持2.4GHz和5GHz双频段,并且还支持更高频段的60GHz。
2. 传输速率不同版本的IEEE 802.11系列标准在传输速率上也有所差异。
比如802.11b标准最高可达11Mbps的传输速率,802.11a/g标准最高可达54Mbps,而802.11n和802.11ac标准更是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分别可达300Mbps和1Gbps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