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1_2 物质的检验(测)(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553.01 KB
- 文档页数:11
课时规范练11《课时规范练》P358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FeCl3溶液呈酸性,可用于刻蚀铜制电路板B.硫酸铁易溶于水,可用硫酸铁作净水剂C.丙三醇与水形成氢键,有很强的保湿性,可用于制化妆品D.Na有导电性,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FeCl3溶液与铜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故FeCl3 3具有氧化性溶液可用于刻蚀铜制电路板,与溶液呈酸性无关,A错误;硫酸铁能水解生成Fe(OH)3胶体,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净水,与其易溶于水无关,B错误;丙三醇即甘油中含有三个羟基,能与水形成氢键,有很强的保湿性,可用于制化妆品,C正确;Na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是利用了其导热性,D错误。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验菠菜中是否含有铁元素,进行如下步骤:①将菠菜研磨成汁,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滤液;②加入稀硝酸进行氧化;③滴加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 ),需要在研钵中进行,加水溶解,需要烧杯和玻璃棒,过滤时需要漏斗和玻璃棒,滴加稀硝酸、KSCN溶液时需要胶头滴管,故不需要的仪器为容量瓶。
3.(山东淄博模拟)中药材铁华粉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亚铁,检测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体nO4溶液,可用于证明Fe2+具有还原性D.产生蓝色沉淀的反应为K++Fe2++[Fe(CN)6]3-KFe[Fe(CN)6]↓,则X中含有醋酸蒸气,A正确;向铁华粉中加入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铁华粉中可能含有铁单质,B正确;滤液中含有Cl-,向滤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酸性条件下Cl-能将Mn O4-还原为Mn2+而使溶液褪色,故不能证明Fe2+具有还原性,C错误;向滤液中加入K3[Fe(CN)6]溶液,溶液中Fe2+与K3[Fe(CN)6]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K++Fe2++[Fe(CN)6]3-KFe[Fe(CN)6]↓,D正确。
第36讲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与鉴别复习目标1.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掌握过滤、分液、蒸馏等操作的步骤及要求;2.正确选用检验、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实验装置;3.根据化学实验目的,设计、评价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的实验方案。
考点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必备知识整理1.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装置(1)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方法。
(2)蒸发:分离溶于溶剂的固体溶质。
(3)蒸馏:分离相互溶解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4)萃取和分液(如图1)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________;②两种溶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溶质和萃取剂________________;④分液时下层液体从________放出,上层液体从________倒出。
(5)升华(如图2):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6)洗气(如图3)适用条件: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
说明:______管进气,______管出气。
微点拨创新实验装置(1)过滤装置的创新——抽滤特点:由于水流的作用,使装置a、b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故使过滤速率加快。
(2)蒸馏、冷凝装置a.蒸馏、冷凝装置的创新特点:图1、图2、图3由于冷凝管竖立,使液体混合物能冷凝回流,若以此容器作反应装置,可使反应物循环利用,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
b.减压蒸馏特点:减压蒸馏(又称真空蒸馏)是分离和提纯化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尤其适用于高沸点物质和那些在常压蒸馏时未达到沸点就已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2.物质分离与提纯的物理方法3.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化学方法方法原理杂质成分沉淀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________Cl-、SO42−、CO32−及能形成弱碱的金属阳离子气化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________CO32−、HCO3−、SO32−、HSO3−、S2-、NH4+等杂转纯法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的物质杂质中含不同价态的相同元素(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同一种酸的正盐与酸式盐(用对应的酸或碱)氧化还原法用氧化剂(还原剂)除去具有还原性(氧化性)的杂质如用________溶液除去CO2中的SO2,用____________除去N2中的O2热分解法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分解除去如除去NaCl中的NH4Cl等酸碱溶解法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反应的差异进行分离如用过量的________溶液可除去Fe2O3中的Al2O3调pH法加入试剂调节溶液pH,使溶液中某种成分生成沉淀而分离如向含有Cu2+和Fe3+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或Cu2(OH)2CO3等,调节pH使Fe3+转化为________沉淀而除去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可根据被提纯气体中所含杂质气体的性质,选择适当固体或溶液作吸收剂,常用的实验装置是洗气瓶或干燥管CO2中混有HCl气体可通过饱和________溶液除去微点拨分步沉淀又称选择性沉淀,指选择适当沉淀剂或控制溶液的pH,使溶液中两种或多种离子分步沉淀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中考化学】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及成分确定(基础篇)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B .用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C .用灼烧方法区分棉纤维和合成纤维D .用硬水洗涤衣服有利于节约肥皂2.向溶液X 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则溶液X 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A. Cl - B.C. Ca 2+D.23CO -4NH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及方法A KCl MnO 2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 H 2HCl 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C Cu CuO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D CO 2CO将气体点燃A. AB. BC. CD. D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二氧化锰和木炭粉观察颜色B鉴别尿素[CO(NH2)2]和硝酸钾加碱混合研磨闻气味C除去硝酸钠溶液中的硫酸钠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D除去氯化钾中的氯酸钾加适量的二氧化锰,加热A. AB. BC. CD. D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试剂或方法A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蒸发B验证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稀盐酸C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灼烧闻气味D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过量铁粉、过滤A. AB. BC. CD. D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B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K2SO4滴加适量Ba(OH)2溶液后过滤C鉴别CH4、H2两种无色气体点燃气体,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D鉴别稀盐酸和蒸馏水取样,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A. AB. BC. CD. D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A KCl MnO ₂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O 2H 2O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C Cu Fe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DNaCl 溶液BaCl 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A. AB. BC. CD. D8.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猪肝中的铁元素”,进行了以下实验:选用新鲜猪肝,如图操作I 将猪肝中的铁转化为铁离子,再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硫氰化钾溶液遇铁离子变红色)。
课时规范练5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与推断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常温下,pH=12的溶液中:C O32-、Na+、Al O2-、S O42-B.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 H4+、Cl-、N O3-C.常温下,pH=2的溶液中:Na+、K+、S O32-、HC O3-D.常温下,pH=1的溶液中:Fe3+、K+、I-、S2-2.某溶液中含有K+、Fe3+、S O42-、C O32-、I-中的几种。
取样,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K+B.I-C.S O42-D.C O32-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10-12的溶液中:N H4+、Cu2+、N O3-、S O42-A.c(OH-)c(H+)B.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 H4+、K+、Cl-、I-C.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Fe3+、K+、Cl-、S O42-D.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mol·L-1的溶液中:Na+、Al3+、Cl-、N O3-4.(四川遂宁模拟)下列有关物质鉴别与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BaCl2溶液析出白色沉淀,说明样品溶液中含有S O42-B.向试管内经浓缩的样品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并加热,在试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说明原样品溶液中含有N H4+C.向试管内的样品溶液中加入铜片和体积比为1∶1的硫酸溶液并加热,试管内溶液变蓝色,试管口有遇空气变红棕色的气体生成,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 O3-D.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样品溶液中含有C O32-5.(全国乙卷,9)某白色粉末样品,可能含有Na2SO4、Na2SO3、Na2S2O3和Na2CO3。
第2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核心素养分析】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物质的宏观特征入手对物质及其反应进行分类和表征,能从物质的微观结构说明同类物质的共性和不同类物质性质差异及其原因,能描述或预测物质的性质和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对简单化学问题的解决提出可能的假设,依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有将化学成果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能依据实际条件并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物质分离和提纯以及物质分离提纯的物理方法(一)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区别与联系1.混合物的分离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一定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将混合物分成各组分的纯净物。
2.混合物的提纯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一定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
分离和提纯的要求不同,设计操作步骤时一定要加以区别。
3.提纯的“四个原则”及“四个必须”(1)“四个原则”一是不增加新的杂质;二是不减少被提纯物质;三是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离;四是被提纯物质易复原。
(2)“四个必须”一是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是过量试剂必须除尽;三是除杂途径必须最佳;四是除去多种杂质时必须考虑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
(二)物理法分离提纯物质所用装置1.常用装置(1)过滤适用范围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上缘低于漏斗口二低液面低于滤纸上缘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蒸发适用范围分离易溶性固体的溶质和溶剂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注意事项停止加热的标准: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3)萃取和分液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适用范围分液: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易分层的液体注意事项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不相溶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④常用的萃取剂是苯或CCl4,一般不用酒精作萃取剂(4)蒸馏适用范围分离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蒸馏烧瓶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注意事项冷凝管水流方向为口进,口出下上(5)升华适用范围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分离的方法注意事项如NaCl固体中的I2可用该方法,但NH4Cl固体中的I2不能用升华的方法分离2.创新装置(1)过滤装置的创新——抽滤由于水流的作用,使装置a、b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故使过滤速率加快(2)蒸馏装置的创新由于冷凝管竖立,使液体混合物能冷凝回流,若以此容器作反应容器,可使反应物能循环利用,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三)物质分离提纯的物理方法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知识点二物质分离、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1.常见气体的除杂方法气体(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化学方程式或原理C 2H 2(H 2S)CuSO 4溶液H 2S +CuSO 4===CuS↓+H 2SO 4H 2(NH 3)浓硫酸NH 3+H 2SO 4===NH 4HSO 4Cl 2(HCl)饱和NaCl 溶液HCl 极易溶于水,Cl 2在饱和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小CO 2(HCl)饱和NaHCO 3溶液HCl +NaHCO 3===NaCl +H 2O +CO 2SO 2(HCl)饱和NaHSO 3溶液HCl +NaHSO 3===NaCl +H 2O +SO 2CO 2(SO 2)饱和NaHCO 3溶液SO 2+2NaHCO 3===Na 2SO 3+H 2O +2C O 2CO 2(CO)灼热CuO CO +CuO Cu +CO 2=====△ CO(CO 2)NaOH 浓溶液CO 2+2NaOH===Na 2CO 3+H 2O N 2(O 2)灼热铜网2Cu +O 22CuO =====△ CH 4(CH 2===CH 2、CHCH)溴水CH 2===CH 2+Br 2―→CH 2BrCH 2Br HCCH +2Br 2―→CHBr 2—CHBr 22.常见固体或溶液的除杂方法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或方法化学方程式或原理分离方法Na 2CO 3固体(NaHCO 3)加热2NaHCO 3Na=====△2CO 3+H 2O +CO 2↑—NaCl 溶液(Na 2SO 4)加适量BaCl 2溶液Na 2SO 4+BaCl 2===BaSO 4↓+2NaCl 过滤NaCl 固体(NH 4Cl)加热NH 4Cl NH 3↑+HC =====△l↑—FeCl 2溶液(FeCl 3)加过量铁粉2FeCl 3+Fe===3FeCl 2过滤FeCl 3溶液(FeCl 2)通Cl 22FeCl 2+Cl 2===2FeCl 3—NaHCO 3溶液(Na 2CO 3)通CO 2Na 2CO 3+CO 2+H 2O ===2NaHCO 3—Cu(NO3)2溶液(AgNO3)加过量铜粉2AgNO3+Cu===Cu(NO3)2+2Ag过滤I2(SiO2)加热I2升华、冷却、凝华,得I2—Fe2O3 (Al2O3)加过量NaOH溶液Al2O3+2NaOH===2NaAlO2+H2O过滤NH4Cl溶液(FeCl3)加适量氨水FeCl3+3NH3·H2O===Fe(OH)3↓+3NH4Cl过滤KNO3固体(NaCl)水根据二者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同降温结晶NaCl溶液(MgCl2)加适量NaOH溶液MgCl2+2NaOH===Mg(OH)2↓+2NaCl过滤C(CuO)加过量稀盐酸CuO+2HCl===CuCl2+H2O过滤CuO(Fe)磁铁Fe能被磁铁吸引—CuS(FeS)加过量稀盐酸FeS+2HCl===FeCl2+H2S↑过滤镁粉(铝粉)加过量NaOH溶液2Al+2NaOH+2H2O===2NaAlO2+3H2↑过滤3.物质分离、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方法原理杂质成分沉淀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Cl-、SO、CO及能形成2-42-3弱碱的阳离子气化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气体CO、HCO、SO、HS 2-3-32-3O、S2-、NH-3+4杂转纯法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的物质杂质中含不同价态的相同元素(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同一种酸的正盐与酸式盐(用对应的酸或碱)氧化还原法用氧化剂(还原剂)除去具有还原性(氧化性)的杂质如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的SO2,用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O2热分解法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分解除去如除去NaCl中的NH4Cl等酸碱溶解法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反应的差异进行分离如用过量的NaOH溶液可除去Fe2O3中的Al2O3电解法利用电解原理除去杂质含杂质的金属(M)作阳极、纯金属(M)作阴极,含M的盐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调pH法加入试剂调节溶液pH使溶液中某种成分生成沉淀而分离如向含有Cu2+和Fe3+的溶液中加入CuO、Cu(OH)2或Cu2(OH) 2CO3等,调节pH使Fe3+转化为Fe(OH)3而除去知识点三物质的检验(一)物质检验的原理和方法1.物质检验的原理(1)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进行检验。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限时训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1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硫化亚铁和过量硝酸混合:FeS +2H +=Fe 2++H 2S ↑B. 向FeBr 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 2:2Br -+Cl 2=Br 2+2Cl -C. NaHCO 3溶液中通入足量SO 2:CO 2-3+2SO 2+H 2O =2HSO -3+CO 2D.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和NH 4HSO 4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Ba 2++2OH -+2H ++SO 2-4=BaSO 4↓+2H 2O2.含共价键的强电解质的是A. MgCl 2B. NaHSO 4C. NH 3D. CH 3COOH3.关于反应:FeS 2+7Fe 2(SO 4)3+8H 2O =15FeSO 4+8H 2SO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e 2(SO 4)3中Fe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 .H 2O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C .消耗0.2molFeS 2,转移2.8mol 电子 D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8∶15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Na 2S 2O 3溶液中滴加稀硝酸:S 2O 2-3+2H +=S ↓+SO 2↑+H 2OB .NaAlO 2溶液中加入足量Ca(HCO 3)2溶液:AlO -2+HCO -3+H 2O =Al(OH)3↓+CO 2-3C. 向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D.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至沉淀质量最大:Al 3++2SO 2-4+2Ba 2++4OH -=2BaSO 4↓+AlO -2+2H 2O5.一种陨磷钠镁钙石的化学式为Ca 9NaMg(PO 4)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a 9NaMg(PO 4)7属于混合物B .Ca 9NaMg(PO 4)7属于共价化合物C .CaO 2、MgO 均为碱性氧化物D .Ca 9NaMg(PO 4)7属于正盐6.关于反应2KMnO 4+2KF +10HF +3H 2O 2=2 K 2MnF 6+8H 2O +3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F 和HF 均发生氧化反应B. H 2O 2是还原剂C. 转移3mol 电子,1mol KMnO 4被氧化D. K 2MnF 6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铜与浓硫酸(98.3%)加热下反应:Cu +2H 2SO 4(浓)===△Cu 2++SO 2-4+SO 2↑+2H 2O B.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ZnCl 2溶液:Zn 2++2Cl -+2H 2O=====通电Zn(OH)2↓+Cl 2↑+H 2↑C. 向含0.1mol[Co(NH 3)Cl]Cl 2的溶液中加入含0.3mol AgNO 3的溶液:[Co(NH 3)5Cl]2++2Cl -+3Ag +=[Co(NH 3)5Cl]3++3AgCl ↓D. 向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加少量乙醇溶液:2Cr 2O 2-7+3C 2H 5OH +16H +=4Cr 3++3CH 3COOH +11H 2O8. 古文献《余冬录》中对胡粉[主要成分为2PbCO 3∙Pb(OH)2]制法的相关描述:“铅块悬酒缸内,封闭四十九日,开之则化为粉矣。
专题11.2 物质的检验(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姓名:班级: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安徽淮北一中、师大附中、马鞍山二中2016届第二次联考】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AlCl3、MgCl2、Na2SO4三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D考点:考查物质的鉴别与检验2.【内蒙古包头九中2016届上期中】固体X中可能含有MgCl2、Na2CO3、K2SO3、KAlO2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根据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1可能为NO和CO2的混合物B.沉淀3可能为Mg(OH)2和Al(OH)3的混合物C.沉淀4可能为BaCO3、BaSO3或二者混合物D.X中一定有Na2SO3,可能有KAlO2【答案】C考点:考查物质检验的有关实验操作分析3.【黑龙江哈师大附中2016届上期中】下表中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生成的CO2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不能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A错误;B、该溶液中也可能含有银离子,B错误;C、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C错误;D、发生的是银镜反应,说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4.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32-(还原性SO32-大于I-),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①肯定不含I-;②肯定不含Cu2+;③肯定含有SO32-;④可能含有I-。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顺序进行的规律应用,离子性质的分析判断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5.【江苏启动2016届第一次月考】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A.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试样溶解滴加硝酸钡溶液白色沉淀滴加稀盐酸B.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钙杂质粗盐溶解足量碳酸钠溶液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滤液中滴加盐酸蒸发结晶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 E2+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滴加氯水F E2+D.证明酸性条件H2O2的氧化性比I2强:NaI溶液30%过氧化氢、稀硝酸淀粉H2O2>I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亚硫酸钠变质是指被氧气氧化成硫酸根离子,试样溶解后加入硝酸钡再加盐酸,相当于引入硝酸,硝酸能将亚硫酸钠氧化成硫酸钠,进而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变质,错误,不选A、B、除去粗盐的硫酸钙杂质,加入足量的碳酸钠后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钡,因为钡离子新的杂质,错误,不选B;C、试样中加入硫氰化钾,不变色,说明没有铁离子,再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铁离子,原溶液中肯定有亚铁离子,正确,选C;D、过程中加入硝酸强氧化剂,不能证明是过氧化氢做氧化剂,不选D。
考点:离子的检验和物质的分离提纯6.【2016届江苏省苏中三市高三第二次调研】科学家通过探寻矿物X推测外星球上是否曾经存在水。
某兴趣小组为分析矿物X中的常见离子,将其溶于稀硝酸,并将所得溶液进行实验,下列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紫色,说明矿物X中含K+B.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试纸变蓝,说明矿物X中含NH+4C.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矿物X中含Fe3+D.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矿物X中含SO2-4【答案】AB考点:考查离子反应、离子检验。
7.【2017届浙江省温州高三上10月高考模拟】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钙、铁、铝三种金属元素。
【已知完全沉淀的pH:Ca(OH)2:pH ≥ 13;Al(OH)3:pH ≥ 5.5;Fe(OH)3:pH ≥ 4.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②加入6mol/L盐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茶叶灰分中的钙、铁、铝难溶性化合物转化为可溶性氯化物B.步骤⑤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CaCl2、NH3·H2OC.步骤⑥可以检出钙元素存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2++C2O42- = CaC2O4↓D.步骤⑧中A试剂为KSCN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3++3SCN- Fe(SCN)3【答案】B考点:考查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8.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HBr、SO2、HCl、NO2中的若干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
将此溶液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向另一份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也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肯定有SO2、HCl B.一定没有CO2、HBr、NO2C.可能有HBr、CO2 D.一定有SO2,可能有HCl、CO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气体为无色,则原气体中没有NO2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则原气体中没有HBr。
将溶液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一定有SO2,向另一份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也有白色沉淀产生,因通入氯水中,无法确定氯化氢是否存在;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确定;选择D。
考点:考查物质的检验和物质的推断。
9.【2016届福建省闽粤联合体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答案】C考点:离子的检验10.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A.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试样溶解滴加硝酸钡溶液白色沉淀滴加稀盐酸B.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钙杂质粗盐溶解足量碳酸钠溶液足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滤液中滴加盐酸蒸发结晶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试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颜色无变化滴加氯水溶液变红色→溶液中含有Fe2+D.证明酸性条件H2O2的氧化性比I2强:NaI溶液30%过氧化氢、稀硝酸淀粉H2O2>I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亚硫酸钠变质是指被氧气氧化成硫酸根离子,试样溶解后加入硝酸钡再加盐酸,相当于引入硝酸,硝酸能将亚硫酸钠氧化成硫酸钠,进而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变质,错误,不选A、B、除去粗盐的硫酸钙杂质,加入足量的碳酸钠后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钡,因为钡离子新的杂质,错误,不选B;C、试样中加入硫氰化钾,不变色,说明没有铁离子,再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铁离子,原溶液中肯定有亚铁离子,正确,选C;D、过程中加入硝酸强氧化剂,不能证明是过氧化氢做氧化剂,不选D。
考点:离子的检验和物质的分离提纯二、非选择题(四小题,共50分)11.(12分)【2016届重庆市巫山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Ⅳ比Ⅲ复杂B.Ⅳ比Ⅲ安全C.Ⅳ比Ⅲ操作简便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Ⅱ(2分)(2)2NaHCO3(2分)Na2CO3+CO2↑+H2O(2分)、CO2+Ca(OH)2═CaCO3↓+H2O(2分);D(2分)(3)NaHCO3(2分)考点:考查了物质的鉴别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的相关知识。
12.(16分)【2016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C2O4)3]受热分解的产物,并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验证,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1)连接好装置后,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2)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氮气,过一段时间以后,加热反应管A和E ,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氮气,直到反应管冷却。
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B的连接处和E、F的连接处?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产物中有(写化学式)。
能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气体生成的实验现象是。
(4)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固体产物中不存在+3价Fe元素,而盐类物质只有K2CO3。
①验证固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现象是。
②研究小组为探究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取A中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黑色粉末,取4.4g黑色粉末溶于足量稀硝酸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NO 气体1.12L通过计算判断黑色粉末的成分为(写化学式)。
写出黑色粉末溶于足量稀硝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分)(2)不需要(1分)因为N2不断通入,B、F瓶溶液不会倒吸。
(2分)(3)CO2(1分) E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F中溶液变浑浊(2分)(4)①焰色反应(1分)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1分)② FeO 和Fe(2分) 3FeO +10H+ +NO3-=3Fe3++NO↑+5H2O(2分)Fe+4H+ +NO3-=Fe3++NO↑+2H2O (2分)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化学计算。
13.(8分)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Al、(NH4)2SO4、MgCl2、AlCl3、Fe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对该混合物做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回答下列问题:(1)混合物中是否存在FeCl2: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混合物中是否存在(NH4)2SO4: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3)写出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原固体混合物的成分为(写化学式)【答案】(1)否(2分)(2)是(2分)(3)Al(OH)3 + 3H+=Al3+ + 3H2O(2分)(4)Al、(NH4)2SO4和MgCl2(2分)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以及检验。
14.(14分)【2017届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三上第一次联考】1 000mL某待测液中除含有0.2mol,L-1的Na+外,还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现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每次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1)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2)待测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阳离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