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 格式:docx
- 大小:150.05 KB
- 文档页数:7
姓名座位号(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Ai27 S32 Cl35.5 Ce140 Pb2077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中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CO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C.HCHO分子中既含α键又含π键D.没生成1.8gH2O消耗2.24L O2C解析:以除甲醛气体为新的情境,考查了化学反应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涉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分子结构、化学键以及气体的体积等相关知识。
<opt>A</opt>该反应在室温下可以进行,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opt>B</opt>二氧化==,为极性键,错误;<opt>C</opt>甲醛中,含有碳氧双键,故期中既含有σ碳结构为O C O键又含有π键,正确;<opt>D</opt>氧气的体积,并没有标明状况,故不一定为2.24L,错误。
2014-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Cl 35.5 K 39 Cr 52 Fe 56 Cu 64 I 1277.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6N3O3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C.属于共价化合物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8.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2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Fe(OH)3↓+BaSO4↓D.1L0.1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Fe9.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学科网选项实验目的主要仪器试剂A 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B 鉴别葡萄糖和蔗糖试管、烧杯、酒精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C 实验室制取H2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锌粒、稀HNO3D 测定NaOH溶液浓度滴定管、锥形瓶、烧杯NaOH溶液、0.1000mol/L盐酸1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11.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Na2S溶液:c(Na+)>c(HS-)>c(OH-)>c(H2S)B.Na2C2O4溶液:c(OH-)=c(H+)+c(HC2O4)+2c(H2C2O4)C.Na2CO3溶液:c(Na+)+c(H+)=2c(CO32-)+c(OH-)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12.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规律结论A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B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CNH3沸点低于PH3量增大而升高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D 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沉淀13.室温下,在0.2mol/LAl2(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B.a-b段,溶液pH增大,A13+浓度不变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I(OH)3沉淀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25.(14分)Na、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2023年安徽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1.化学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 B.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机物C.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Ca(OH)2D.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 2O 32.光学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聚碳酸异山梨醇酯可由如下反应制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高分子材料可降解B.异山梨醇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C.反应式中化合物X 为甲醇D.该聚合反应为缩聚反应3.一种可吸附甲醇的材料,其化学式为()()233434C NH B OCH Cl ⎡⎤⎡⎤⎣⎦⎣⎦,部分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23C NH ⎡⎤⎣⎦为平面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晶体中存在N-H…O 氢键B.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C<N<OC.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B<C<O<ND.晶体中B、N 和O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相同4.一种以25V O 和Zn 为电极、()332Zn CF SO 水溶液为电解质的电池,其示意图如下所示。
放电时,2+Zn 可插入25V O 层间形成x 252Zn V O nH O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25V O 为正极B.放电时2+Zn 由负极向正极迁移C .充电总反应:252x 252xZn+V O +nH O=Zn V O nH O⋅D.充电阳极反应:-2+x 252252Zn V O nH O-2xe =xZn +V O +nH O ⋅5.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常温下将铁片分别插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前者产生无色气体,后者无明显现象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B取一定量23Na SO 样品,溶解后加入2BaC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加入浓3HNO ,仍有沉淀此样品中含有2-4SO C将银和3AgNO 溶液与铜和24Na SO 溶液组成原电池。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7.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下图。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答案】A考点:物质结构物质的量8.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配制0.10mol/L NaOH溶液B.除去CO中的CO2 C.苯萃取碘水中的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故A 错误;B 、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可以用洗气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故B 正确;C 、分液时,下层溶液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应该从上口倒出,苯溶液密度小,应该从上口倒出,故C 错误;D 、酸式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故读数为:11.80mL ,故D 错误,此题选B 。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 2CO 3、NaHCO 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 .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 .H 2、SO 2、CO 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D .SiO 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答案】C考点:元素及化合物10.下列有关NaClO 和NaCl 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溶液中,H +、NH 4+、SO 42-、Br -可以大量共存B .该溶液中,Ag +、K +、NO 3-、CH 3CHO 可以大量共存C .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 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 2++ClO -+2H +=== Cl -+2Fe 3++H 2OD .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 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ClO-在酸性条件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Br-,故A错误;B、混合溶液中存在Cl-,所以Ag+不能大量存在,故B错误;C、该溶液呈碱性,不应该有H+,故C错误;D、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H2O+Cl2↑,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D正确;此题选D考点:离子反应11.汽车尾气中,产生NO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最后一卷新高考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4 g Mg 与足量硝酸反应生成NO 和2NO 的混合气体,失去的电子数为A 0.25NB .1 mol 甲苯分子中所含单键数目为A 12NC .1L pH 1=的4NaHSO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数目一定是-13A 10ND .244g CO ⋅、2N O 和38C H 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为A 0.1N2、室温下,向20.00 mL 0.1000 mol·L −1盐酸中滴加0.1000 mol·L −1 NaOH 溶液,溶液的pH 随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已知lg3=0.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选择变色范围在pH 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可减小实验误差B .用移液管量取20.00 mL 0.1000 mol·L −1盐酸时,移液管水洗后需用待取液润洗C .NaOH 标准溶液浓度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因此需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标定时采用甲基橙为指示剂D .V (NaOH)=10.00 mL 时,pH 约为1.53、X 、Y 、Z 、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两种元素可形成数目庞大的化合物“家族”,Z 、W 可形成常见的离子化合物Z 2W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Y 元素至少能形成三种单质B .简单离子半径:Z W X >>C .元素的非金属性:W X Y >>D .化合物ZX 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4、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2015年(安徽)高考化学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碳酸亚乙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下图。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 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 LCO2【答案】A【解析】解析:A项正确;一个碳酸亚乙烯酯分子中含有8个σ键,B项不正确;碳酸亚乙烯酯分子中有碳碳非极性键,C项不正确;没有说明是在标准状况下,D项不正确。
2、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配制0.10mol·L-1NaOH溶液B、除去CO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 mL【答案】B【解析】解析: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NaOH固体,A项不正确;CO2与NaOH溶液反应,CO不与NaOH溶液反应,B 项正确;苯的密度比水小,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C项不正确;酸式滴定管零刻度在最上方,读数应为11.80 mL ,D 项不正确。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 2CO 3、NaHCO 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 、Fe (OH )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 、H 2、SO 2、CO 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 2SO 4干燥D 、SiO 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答案】C【解析】解析: Na 2CO 3固体受热不分解,A 项不正确;Fe (OH )3胶体呈红褐色,B 项不正确;C 项正确;SiO 2与HF 反应生成SiF 4和H 2O ,SiF 4不属于盐类,SiO 2不是两性氧化物,D 项不正确。
评析:本题D 项考查了两性氧化物的定义。
4、下列有关NaClO 和NaCl 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溶液中,H +、4NH +、24so -、Br -可以大量共存 B 、该溶液中,Ag +、K +、3NO -、CH 3CHO 可以大量共存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 2O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 mol 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答案】D【解析】解析:酸性条件下ClO-和Cl-反应生成Cl2和H2O,ClO-也能氧化Br-,A项不正确;Ag+与Cl-可生成AgCl沉淀,ClO-可氧化CH3CHO,B项不正确;该混合溶液中没有大量H+,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中有H+,C项不正确;Cl-+ClO-+2H+0Cl↑+H2O生成1 mol Cl2转2移1 mol电子,D项正确。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7、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中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HCHO+O2催化剂CO2+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CO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C.HCHO分子中既含α键又含π键D.没生成1.8gH2O消耗2.24L O2【答案】C【解析】A、本质上为甲醛的燃烧反应,所以为放热反应;B、二氧化碳结构式为O C O==,为极性键;C、甲醛中,含有碳氧双键,故期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正确;D、未说明标准状况下,故不一定为2.24L,错误。
8、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用【答案】B【解析】A、氨气的收集应使用向下排空气法,而图中为向上排空气法,错误;B、正确;C、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而题目要求收集NO,错误;D、缺少加热装置,错误。
9、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银氨溶液:Na+、K+、NO3-、NH3·H2OB.空气:C2H2、CO2、SO2、NOC.氢氧化铁胶体:H+、K+、S2-、B r-D.高锰酸钾溶液:H+、Na+、SO42-、葡萄糖分子【答案】A【解析】A、可以共存;B、NO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NO2,不能共存;C、氢氧化铁的胶体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另外Fe(OH)3胶体可氧化S2-不能共存;D、高锰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10、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
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
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 =====CaCl2+Li2SO4+Pb。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正极反应式:Ca+2Cl- - 2e- ===== CaCl2A.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没转移0.1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Pb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答案】D【解析】A、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错误;B、放电过程为原电池,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错误;C、每转移0.1mol电子,生成0.05molPb,为10.35g,错误;D依据题意”热激活“表明该电池应在加热的条件下工作,故指针不偏转,正确。
2014年安徽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7、(2014安徽)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8910(g)11、(2014安徽)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Na2S溶液:c(Na+)>c(HS-)>c(OH-)>c(H2S)B.Na2C2O4溶液:c(OH-)=c(H+)+c(HC2O4-)+2c(H2C2O4)C.Na2CO3溶液:c(Na+)+c(H+)=2c(CO32-)+c(OH-)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12、(2014安徽)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浓度不变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4)ClO2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014安徽)Hagemann酯(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1)A→B为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2)H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F的名称(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
(3)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MOB是H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吸收峰外仅有1个吸收峰;②存在甲氧基(CH3O—)。
TMO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A能和HCl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b.D和F中均含有2个π键c.1 mol G完全燃烧生成7 mol H2O d.H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27、(2014安徽)LiPF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化学能力测试本卷共20小题,第小题6分。
共12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C 12 N 14 O 16 Mn 557.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下图所示)。
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15.2g该物资含有6.02×1022个原子8.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饱和氯水中Cl-、NO-3、Na+、SO-23B.c(H+)=1.0×10-13mol· L-1溶液中C6H5O-、K+、SO-24、Br-C.Na2S溶液中SO-24、K+、Cl-、Cu2+D.pH=12的溶液中NO-3、 I、Na+、Al3+9. 电镀废液中Cr2O-27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4):Cr2O-27(aq)+2Pb2+(aq)+H2O(l )2PbCrO4(s)+2H+(aq)ΔH< 0 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稀HNO3将Fe氧化为3+FeB Agl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AgCl比Agl更难溶C A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D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11.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 的第一电离能比Mg 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C.根据溶液的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 2通入NaClO 溶液中能生成HClO12.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25105MnO +2Ag+2NaCl=Na Mn O +2AgCl下列“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 -e =AgCl --B.没生成1 mol 2510Na Mn O 转移2 mol 电子C.+Na 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AgCl 是还原产物13.室温下,将1.000mol ⋅1L -盐酸滴入20.00mL 1.000mol ⋅1L -氨水中,溶液pH 和温度随加 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安徽新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矿泉水B. 空气C. 蒸馏水D. 食盐水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钠(Na)B. 镁(Mg)C. 铝(Al)D. 硅(Si)3.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光能D. 电能4.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条件中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升高温度C. 改变压强D. 改变催化剂5.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依据是:A. 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氧化剂B.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还原剂C. 反应物D. 生成物6.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原理,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B. 硫酸与碳酸钠反应C. 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反应D.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7. 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 0.1mol/L的硫酸溶液中含硫酸0.1molB. 1L 0.1mol/L的硫酸溶液中含硫酸0.2molC. 1L 0.1mol/L的硫酸溶液中含硫酸1molD. 1L 0.1mol/L的硫酸溶液中含硫酸2mol8.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不变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重量不变9. 根据化学键理论,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A. 氯化钠B. 水C. 二氧化碳D. 氮气10.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下列物质中呈碱性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硝酸答案:1. C2. A3. B4. D5. B6. A7. A8. D9. A 10.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
12. 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________。
安徽第一卷·2021年安徽高考最终一卷(B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命题统稿:合肥皖智训练争辩院理科综合争辩室本试卷分第Ⅱ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H-1 C-12 N-14 O-16 Na-23 I-1277.纤维素还原法制ClO2是一种新方法。
其原理是用纤维素水解得到的葡萄糖与NaClO3反应生成ClO2:C6H12O6 + 24NaClO3 + □H2SO4 == 24ClO2↑ + 6CO2↑ + 18H2O +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性:ClO2<C6H12O6B.纤维素、葡萄糖、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当转移4N A个电子时,肯定生成22.4 L CO2D.配平常产物方框中是12Na2SO4;若全部形成Na2SO4 · 10H2O,还需1836 g H2O8.表示下列试验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硅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泡:Si + 2OH-== SiO32-+ H2↑B.测得NaHCO3溶液的pH=8:HCO3-+ H2O == CO32-+ H3O+C.H2S气体通入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H2S + Cu2+ == CuS↓ + 2H+D.Fe(NO3)2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变为棕黄色:Fe2+ + 2H2O Fe(OH)2 + 2H+;加盐酸平衡左移9.下列有关试验操作或试验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装置①可以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B.在装置②针筒中充入NO2气体,可以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将装置③胶头滴管中的水挤进烧瓶,打开止水夹,可以产生喷泉D.利用装置④可以除去HCl气体中混有的SO2,并收集HCl气体10.下面图甲是用CO2和H2O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备HCOOH的原理示意图;图乙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电池装置。
安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1.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C. 原子核由质子和原子组成D. 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答案:A2.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A. 电子层数B. 质子数C. 原子序数D. 核外电子数答案:A3.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发生的现象是:A. 颜色变化B. 温度变化C. 能量变化D. 状态变化答案:C4.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水(H2O)B. 二氧化碳(CO2)C. 氢气(H2)D. 氧化铁(Fe2O3)答案:C5.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反应中生成物质量比正确的是: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H2OC. 2H2 + O2 → 2H2O2D. 2H2 + O2 → H2O2答案:A6.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规律,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盐酸与氢氧化钠B. 盐酸与碳酸钠C. 硫酸与氢氧化铜D. 硫酸与碳酸钙答案:A7.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A. 22.4LB. 22.4mLC. 224LD. 224mL答案:A8.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答案:D9.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BaCl2 + 2AgNO3 → 2AgCl↓ + Ba(NO3)2B. BaCl2 + 2AgNO3 → AgCl↓ + Ba(NO3)2C. BaCl2 + 2AgNO3 → 2AgCl↓ + Ba(NO3)2D. BaCl2 + 2AgNO3 → AgCl↓ + Ba(NO3)2答案:C10.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B. 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C. 离子键和共价键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D. 离子键和共价键都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答案:A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安徽省2016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安徽省2016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第I卷一。
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B。
1 molN2与4 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C。
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D。
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2-XXX也称异丁烷。
B。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
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
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
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
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
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
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12.298K时,在20.0mL 0.10mol/L氨水中滴入0.10mol/L 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安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2014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第Ⅰ卷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NH3+CO2+H2O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6N3O3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答案】C【解析】三聚氰酸分子式为C3H3N3O3,分子中只含极性键(碳氮极性键、碳氧极性键和氧氢极性键)。
氰酸的结构为HO—C≡N,3个氰酸分子发生加成生成三聚氰酸。
本题是用NH3捕获C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聚氰酸,其过程是:NH3先与CO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产物氨基甲酸H2N—COOH,3个H2N—COOH失去3个水分子生成三聚氰酸。
8.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2I—== Fe2+ +I2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SO42—+Ba2+ +3OH—== Fe(OH)3↓+BaSO4↓D.1 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 gFe 【答案】D【解析】A选项:Fe3+与C6H5OH反应:Fe3++6C6H5OH==[Fe(OC6H5)6]3—+6H+B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2I—== 2Fe2+ +I2C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3SO42—+3Ba2+ +6OH—== 2Fe(OH)3↓+3BaSO4↓选项实验目的主要仪器试剂A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B鉴别葡萄糖和蔗糖试管、烧杯、酒精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C实验室制取H2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锌粒、稀HNO3D测定NaOH溶液浓度滴定管、锥形瓶、烧杯NaOH溶液、 mol/L盐酸【解析】A选项:Br2和CCl4是两种互溶的液体,Br2和CCl4混合物是溶液,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
安徽高三高中化学高考真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CO 2的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 3捕获CO 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反应:NH 3+CO 2→+H 2O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 3H 6N 3O 3 B .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 .属于共价化合物D .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2.下列有关Fe 2(SO 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溶液中K +、Fe 2+、C 6H 5OH 、Br -可以大量共存B .和KI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3++2I -Fe 2++I 2C .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 3++SO 42—+Ba 2++3OH-Fe(OH)3+ BaSO 4D .1 L0.1 mol·L —1该溶液和足量的Zn 充分反应,生成11.2 g Fe3.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4.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O 2(g)+O 3(g) N 2O 5(g)+O 2(g),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5.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Na 2S 溶液:c(Na +)>c(HS -)>c(OH -)>c(H 2S)B .Na 2C 2O 4溶液中:c(OH -)=c(H +)+c(HC 2O 4-)+2c(H 2C 2O 4)C .Na 2CO 3溶液:c(Na +)+c(H +)=2c(CO 32-)+c(OH -)D .CH 3COONa 和CaCl 2混合溶液:c(Na +)+c(Ca 2+)=c(CH 3COO -)+c(CH 3COOH)+2c(Cl -)6.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7.室温下,在0.2mol/LAl 2(SO 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NaOH 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 随NaOH 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 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Al 3++3OH -Al(OH)3B .a→b 段,溶液pH 增大,Al 3+浓度不变C .b→c 段,加入的OH -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D .d 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二、填空题1.(14分)Na 、Cu 、O 、Si 、S 、Cl 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2014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第Ⅰ卷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NH3+CO2 +H2O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答案C解析三聚氰酸分子式为C3H3N3O3,分子中只含极性键碳氮极性键、碳氧极性键和氧氢极性键;氰酸的结构为HO—C≡N,3个氰酸分子发生加成生成三聚氰酸;本题是用NH3捕获C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聚氰酸,其过程是:NH3先与CO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产物氨基甲酸H2N—COOH,3个H2N—COOH失去3个水分子生成三聚氰酸;8.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2I—== Fe2+ +I2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SO42—+Ba2+ +3OH—== FeOH3↓+BaSO4↓D.1 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 gFe答案D解析A选项:Fe3+与C6H5OH反应:Fe3++6C6H5OH==FeOC6H563—+6H+B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2I—== 2Fe2+ +I2C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3SO42—+3Ba2+ +6OH—== 2FeOH3↓+3BaSO4↓9.为实现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主要仪器试剂A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B鉴别葡萄糖和蔗糖试管、烧杯、酒精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C实验室制取H2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锌粒、稀HNO3D测定NaOH溶液浓度滴定管、锥形瓶、烧杯NaOH溶液、 mol/L盐酸答案B解析A选项:Br2和CCl4是两种互溶的液体,Br2和CCl4混合物是溶液,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B选项: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分子中含—CHO,蔗糖是非还原性糖分子中不含—CHO;C选项:实验室制取H2的试剂通常是用锌粒和稀盐酸或稀硫酸,不是稀硝酸;锌与稀硝酸反应反应通常不能得到H2,而是低价氮的化合物或氮单质;D选项:缺少酸碱指示剂;1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反应为:2NO2g+O3g N2O5 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准确的是A B C 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0~3s内,反应速率为:v NO2= mol/L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达平衡时,仅改变x则x为c O2答案A解析A选项: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B选项:0~3s内,反应速率为:v NO2= mol/L·sC 选项: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加快,平衡不移动;D选项:NO2转化率增大的措施其它条件不变有:增大c O3、加压缩小容器容积、降温、分离出O2或N2O5;11.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Na2S溶液:c Na+>c HS—>c OH—>c H2SB.Na2C2O4溶液:c OH— ==c H++c HC2O4— + 2c H2C2O4C.Na2CO3溶液:c Na+ +c H+==2c CO32—+c OH—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 Na+ +c Ca2+==c CH3COO—+ c CH3COOH+2c Cl—答案B解析A选项:Na2S两级水解,则c Na+>c OH—>c HS—>c H2S;B选项:c OH— ==c H++c HC2O4— + 2c H2C2O4是Na2C2O4溶液的质子守恒式;C选项:Na2CO3溶液的电荷守恒式为c Na+ +c H+==2c CO32—+c OH—+c HCO3—D选项: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电荷守恒式为c Na+ +2c Ca2++ c H+==c CH3COO—+ c OH—+c Cl—;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中有c Na+ ==c CH3COO—+ c CH3COOH和2c Ca2+==c Cl—,两式相加得:c Na+ +2c Ca2+==c CH3COO —+ c CH3COOH+c Cl—;12.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规律结论A较强酸制取较弱酸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B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C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NH3沸点低于PH3D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沉淀答案D解析A 选项:HClO见光分解生成盐酸或发生如下反应也生成盐酸:2HClO+HCHO=CO2↑+2H++2Cl—+H2OB选项:常温下,Al在浓硝酸中钝化;C选项:NH3分子间存在氢键,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沸点比PH3高;D选项:因为K sp ZnS>K sp CuS,能发生如下反应:ZnSs+Cu2+aq== CuSs+ Zn2+aq;13.室温下,在 mol/L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 mol/L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 +3OH—== AlOH3↓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答案C解析A选项: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其离子方程式为:Al3+ +3H2O AlOH3+3H+;B选项:溶液pH增大,Al3+浓度减小;D选项:d点之前的“平缓线”的拐点处AlOH3就开始溶解了,d点之后AlOH3基本溶解完,此后溶液pH的增大是加入NaOH溶液所引起的;第Ⅱ卷25.14分Na、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1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第_____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用“>”或“<”填空:第一电离能离子半径熔点酸性Si_______S O2—_______Na+NaCl______Si H2SO4______HClO43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101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 mol CuCls,放热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lO2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三 IA 2 1s22s22p63s23p22<><<34CuCls+O2g==2CuCl2s+2CuOs △H=— kJ/mol4 2e—2ClO2— + Cl2==ClO2+2Cl—26.16分Hagemann酯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1A → B为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B C的反应类型是_____;2H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F的名称系统命名__________________;3E → 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TMOB是H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吸收峰外仅有1个吸收峰;②存在甲氧基CH3O—;TMO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能和HCl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和F中均含有2个π键 mol G 完全燃烧生成7 molH2O 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答案16分1CH2=CH—C≡CH加成2碳碳双键羰基酯基 2-丁炔酸乙酯3CH3C≡CCOOH+CH3CH2OH CH3C≡CCOOCH2CH3+H2O4 OCH—C—OCH3OCH3 5ad解析合成路线中涉及了多个加成反应:A B:2C H≡CH CH=CH—C≡CHB C:CH2=CH—C≡CH+ CH3OHD E:CH3C≡CH+O=C=O CH3C≡C—COOHE F是酯化反应;C和F生成 GCH3CH2COO CH2C C—OCH3GOCH3CH3COOCH2CH3OCH3COOCH2CH32C H≡CH CH3C≡CHOCH3CH2=CH—C=CH2CH3C≡C COOCH2CH3催化剂A BCDECH3OH催化剂CO2一定条件CH3CH2OH浓H2SO4F HOCH3CH3COOCH2CH3催化剂催化剂OCH3CH2=CH—C=CH2一定条件浓H2SO4△C CH CH 3 CH 2,烯醇重排生成H :Ω=4且核磁共振3个氧原子, OCH 3C —OCH 3OCH 3第5题b 选项:F 分子中含1个—C ≡C —和1个酯基,分子中含3个π键; c 选项:G 的分子式为C 11H 16O 3即完全燃烧生成8 mol H 2O; 27.14分LiPF 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某工厂用LiF 、PCl5为原料,低温反应制备LiPF 6,其流程如下: 沾4LiPF 6产品中通常混有少量LiF;取样品w g,测得Li 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则该样品中LiPF 6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用含w 、n 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4分1反应物 溶剂 SiO 2+4HF==SiF 4↑+2H 2O NaHCO 3 2PF 5+4H 2O==H 3PO 4+5HF 3过滤 冷凝 4w —26n /126解析题给的生产流程除了用水吸收HCl 外,其它流程均是在非水状态下进行的;因此LiHF 2的饱和溶液是LiFs 溶于无水HFl 中所得到的溶液,这里无水HFl 不仅是反应物而且是溶剂;分离LiPF 6s 和HFl 的混合物最佳方法应是蒸馏,但第④步题给分离后的“滤液”暗示分离的方法是过滤,第⑤步分离尾气中HF 、HCl 应是根据其沸点通过冷却液化分离出HF,然后用水吸收HCl;4根据质量守恒,有:152 g ·mol —1n LiPF 6+26 g ·mol —1n LiF==w g根据Li 守恒,有:n LiPF 6+n LiF==n mol解得:n LiPF 6=w —26n /126 28.14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压强变化;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① 为以下实验作参考 90 ② 醋酸浓度的影响36 ③90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t 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_______腐蚀,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小组对图2中0~t 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验收集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 2的方案;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答案1编号 实验目的 碳粉/g 铁粉/g 醋酸/% ②③碳粉含量的影响2吸氧还原 2H 2O+O 2+4e —==4OH —3反应放热,温度升高 42014年理综化学试题第Ⅱ卷答案25.14分 1 IA 2 1s 22s 22p 63s 23p 2 2< > <<34CuCls+O 2g==2CuCl 2s+2CuOs △H =— kJ/mol 4 2e —2ClO 2—+ Cl 2==ClO 2+2Cl—26.16分1CH 2=CH —C≡CH 加成2碳碳双键 羰基 酯基 2-丁炔酸乙酯3CH 3C ≡CCOOH+CH 3CH 2OH CH 3C ≡CCOOCH 2CH 3+H 2O 4 OCH—C —OCH 3OCH 35ad 27.14分1反应物 溶剂 SiO 2+4HF==SiF 4↑+2H 2O NaHCO 3 2PF 5+4H 2O==H 3PO 4+5HF 3过滤 冷凝 4w —26n /126 28.14分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浓H 2SO 4△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1.药品用量和操作同编号①实验多孔橡皮塞增加带止水夹的进、出导管;2.通入氩气排净瓶内空气;3.滴入醋酸溶液,同时测量瓶内压强变化也可测温度变化、检验Fe 2+等;若瓶内压强增大,假设一成立;否则假设一不成立;12吸氧还原 2H2O+O2+4e—==4OH—3反应放热,温度升高4。
2014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第Ⅰ卷 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
NH3+CO2 +H2O 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三聚氰酸分子式为C3H3N3O3,分子中只含极性键(碳氮极性键、碳氧极性键和氧氢极性键)。氰酸的结构为HO—C≡N,3个氰酸分子发生加成生成三聚氰酸。本题是用NH3捕获C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聚氰酸,其过程是:NH3先与CO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产物氨基甲酸H2N—COOH,3个H2N—COOH失去3个水分子生成三聚氰酸。 8.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2I—== Fe2+ +I2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SO42—+Ba2+ +3OH—== Fe(OH)3↓+BaSO4↓ D.1 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 gFe 【答案】D 【解析】A选项:Fe3+与C6H5OH反应:Fe3++6C6H5OH==[Fe(OC6H5)6]3—+6H+ B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2I—== 2Fe2+ +I2 C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3SO42—+3Ba2+ +6OH—== 2Fe(OH)3↓+3BaSO4↓ 9.为实现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仪器 试剂 A 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 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 B 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试管、烧杯、酒精灯 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 C 实验室制取H2 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锌粒、稀HNO3 D 测定NaOH溶液浓度 滴定管、锥形瓶、烧杯 NaOH溶液、 mol/L盐酸 【答案】B 【解析】A选项:Br2和CCl4是两种互溶的液体,Br2和CCl4混合物是溶液,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 B选项: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分子中含—CHO),蔗糖是非还原性糖(分子中不含—CHO)。 C选项:实验室制取H2的试剂通常是用锌粒和稀盐酸或稀硫酸,不是稀硝酸。锌与稀硝酸反应反应通常不能得到H2,而是低价氮的化合物或氮单质。 D选项:缺少酸碱指示剂。 1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反应为:2NO2(g)+O3(g) N2O5 (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准确的是 A B C D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0~3s内,反应速率为:v(NO2)= mol/L 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 达平衡时,仅改变x则x为c(O2) 【答案】A 【解析】A选项: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B选项:0~3s内,反应速率为:v(NO2)= mol/(L·s) C 选项: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加快,平衡不移动。 D选项:NO2转化率增大的措施(其它条件不变)有:增大c(O3)、加压(缩小容器容积)、降温、分离出O2或N2O5。 11.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a2S溶液:c(Na+)>c(HS—)>c(OH—)>c(H2S) B.Na2C2O4溶液:c(OH—) ==c(H+)+c(HC2O4—) + 2c(H2C2O4) C.Na2CO3溶液:c(Na+) +c(H+)==2c(CO32—)+c(OH—) 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 +c(Ca2+)==c(CH3COO—)+ c(CH3COOH)+2c(Cl—) 【答案】B 【解析】A选项:Na2S两级水解,则c(Na+)>c(OH—)>c(HS—)>c(H2S)。 B选项:c(OH—) ==c(H+)+c(HC2O4—) + 2c(H2C2O4)是Na2C2O4溶液的质子守恒式。 C选项:Na2CO3溶液的电荷守恒式为c(Na+) +c(H+)==2c(CO32—)+c(OH—)+c(HCO3—) D选项: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电荷守恒式为c(Na+) +2c(Ca2+)+ c(H+)==c(CH3COO—)+ c(OH—)+c(Cl—);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中有c(Na+) ==c(CH3COO—)+ c(CH3COOH)和
2c(Ca2+)==c(Cl—),两式相加得:c(Na+) +2c(Ca2+)==c(CH3COO—)+ c(CH3COOH)+ c(Cl—)。 12.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规律 结论 A 较强酸制取较弱酸 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 B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C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NH3沸点低于PH3
D 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 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沉淀 【答案】D 【解析】A 选项:HClO见光分解生成盐酸或发生如下反应也生成盐酸: 2HClO+HCHO=CO2↑+2H++2Cl—+H2O B选项:常温下,Al在浓硝酸中钝化。 C选项:NH3分子间存在氢键,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沸点比PH3高。 D选项:因为Ksp(ZnS)>Ksp(CuS),能发生如下反应:ZnS(s)+Cu2+(aq)== CuS(s)+ Zn2+(aq)。 13.室温下,在 mol/L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 mol/L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 +3OH—== Al(OH)3↓ 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 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 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 【答案】C 【解析】A选项: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其离子方程式为:Al3+ +3H2O Al(OH)3+3H+。 B选项:溶液pH增大,Al3+浓度减小。 D选项:d点之前的“平缓线”的拐点处Al(OH)3就开始溶解了,d点之后Al(OH)3基本溶解完,此后溶液pH的增大是加入NaOH溶液所引起的。
第Ⅱ卷 25.(14分)Na、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第_____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或“<”填空: 第一电离能 离子半径 熔点 酸性 Si_______S O2—_______Na+ NaCl______Si H2SO4______HClO4 (3)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101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 mol CuCl(s),放热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lO2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三 IA 2 1s22s22p63s23p2 (2) < > < < (3)4CuCl(s)+O2(g)==2CuCl2(s)+2CuO(s) △H=— kJ/mol (4) 2e— 2ClO2— + Cl2==ClO2+2Cl— 26.(16分) Hagemann酯(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G OCH3
CH3 COOCH2CH3
O CH3 COOCH2CH3
2CH≡CH
CH3C≡CH
OCH3 CH2=CH—C=CH2
CH3C≡CCOOCH2CH3 催化剂
A B
C
D E
CH3OH 催化剂
CO2 一定条件 CH3CH2OH 浓H2SO4 F H (1)A → B为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B C的反应类型是_____。 (2)H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F的名称(系统命名)__________________。 (3)E → 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MOB是H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吸收峰外仅有1个吸收峰;②存在甲氧基(CH3O—)。TMO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能和HCl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 和F中均含有2个π键 mol G 完全燃烧生成7 molH2O 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 【答案】(16分)(1)CH2=CH—C≡CH 加成 (2)碳碳双键 羰基 酯基 2-丁炔酸乙酯
(3)CH3C≡CCOOH+CH3CH2OHCH3C≡CCOOCH2CH3+H2O (4) OCH3 —C—OCH3
OCH3 (5)ad
【解析】合成路线中涉及了多个加成反应: A B: 2CH≡CH CH2=CH—C≡CH B C:
CH2=CH—C≡CH+ CH3OH D E: CH3C≡CH+O=C=O CH3C≡C—COOH E F是酯化反应。C和F生成 G是烯炔加成成环(环加成): CH3CH2COO CH2 C C—OCH3 C CH CH3 CH2 G H是在HI作用下先生成烯醇,烯醇重排生成H:
第(4)题H分子中有10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不饱和度Ω=4,而TMOB分子中含有苯环(Ω=4)且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个吸收峰就是CH3O—中氢的吸收峰,除去苯环的6个碳原子,还有4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所以HMOB分子中还含有3个—OCH3。HMOB的结构: OCH3 —C—OCH3
OCH3
第(5)题b选项:F分子中含1个—C≡C—和1个酯基,分子中含3个π键。
c选项:G的分子式为C11H16O3即完全燃烧生成8 mol H2O。 27.(14分)
O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