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份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情况
- 格式:pdf
- 大小:71.35 KB
- 文档页数:1
2024年供电所月度工作总结2024年是我供电所发展的关键一年,在全国能源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供电所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计划,以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推动我供电所的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12个月里,我供电所全体员工团结一心,努力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下面是我供电所2024年度月度工作总结。
1月份工作总结在1月份,我供电所主要集中在冬季用电高峰期工作中。
在该期间,我们密切关注用电负荷变动,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针对可能出现的供电紧张情况,我们提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增加了电网投运能力,并进行了用电负荷预测,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2月份工作总结在2月份,我供电所主要围绕着春节假期的电力安全进行工作。
我们加强了对全区各个供电点的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醒用户注意用电安全,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
3月份工作总结在3月份,我们开展了供电系统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通过对输配电设施的全面检查,我们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一些潜在的问题,确保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用电设备的巡检和维修工作,及时处理了一些用户反映的问题,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4月份工作总结在4月份,我供电所聚焦于携档供电服务的推广工作。
我们开展了携档供电服务的宣传活动,向用户普及了携档供电的优势和便利性。
同时,我们组织了一些示范项目,成功实施了携档供电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月份工作总结在5月份,我供电所推行了节能减排工作。
我们通过对供电设备的优化和改造,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用户节能宣传和教育,提醒用户注意节约用电。
6月份工作总结在6月份,我供电所重点关注了供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我们组织了供电设备的全面巡检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一些设备存在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培训和教育,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7月份工作总结在7月份,我供电所加强了对电力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
我们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安全检查,确保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2013安全生产事故
2013年是中国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一年,不仅发生了许多较
大规模的事故,而且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中最严重的一起事故是2013年7月发生在甘肃省白银市的
准噶尔有色金属公司。
因厂区内堆放的矿渣滑坡,导致工人被埋。
事故共造成25人死亡。
而此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企业
在矿渣的储存和处理方面存在不规范操作和管理不力。
此外,2013年还发生了许多其他类型的安全生产事故。
比如,山东省滨州市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导致12人丧生;江
苏省淮安市发生了一起厂房火灾,造成15人死亡;四川省成
都市发生了一起建筑坍塌事故,致使8人遇难等。
这些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管理不规范,员工不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另外,监管部门的监督不力,存在监管失职现象,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培训和指导,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同时,企业也要增加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加强安全设备的购置和维护,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此外,广大员工也要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和处理,不以生产效益为重而忽视安全。
通过对2013年安全生产事故的总结和教训,我国在未来的安
全生产工作中应更加重视,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企业形成安全生产和谐稳定的环境,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和生产资产的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频发问题找到根本解决的办法。
2012年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情况通报2012年,电力行业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扎实深入开展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年”活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工作,在全国电力建设依然保持较大规模、电力系统结构更加复杂、电网控制难度日益增大、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情况下,广大电力职工团结协作,扎实工作,保持了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现将2012年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情况通报如下。
一、2012年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总体情况2012年,全国没有发生重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责任事故,没有发生重大以上电力安全事故,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电力设备事故,没有发生电力系统水电站大坝垮坝、漫坝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
2012年,全国发生电力人身伤亡责任事故49起,死亡86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5起,死亡人数增加18人。
其中,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33起,死亡39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3起,死亡人数增加1人;电力建设人身伤亡事故16起,死亡47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2起,死亡人数增加17人。
2012年,全国发生较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事故10起,死亡42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5起,死亡人数增加20人。
2012年,自然灾害引发电力人身伤亡事故5起,死亡(失踪)65人,同比起数增加4起,死亡(失踪)增加50人。
发生境外较大以上人身伤亡事故1起,死亡6人。
2012年,发生电力安全事故1起、自然灾害导致的电力安全事故1起,两起事故均为较大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一般设备事故6起;发生电力安全事件33起。
二、电力事故简况(一)较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责任事故2012年,全国共发生较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责任事故10起,分别为:1、1月6日,湖北兴龙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在浙江广厦北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所属四川省阿坝州干松水电站进行坝顶交通桥浇筑过程中,发生垮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
事故直接原因是支撑架基础施工处理不当,支撑架搭设和浇筑工艺不规范,导致支撑架垮塌。
2014年1月份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情况2014年1月份,全国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事故,没有发生电力安全事故,没有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电力设备事故,没有发生电力系统水电站大坝垮坝、漫坝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
1月份,全国发生一般电力人身伤亡责任事故2起,死亡3人,均为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同比事故起数减少2起,死亡减少2人。
其中: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同比减少1起,死亡人数相同;电力建设人身伤亡事故同比减少1起,死亡人数减少2人。
1月份,未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电力设备事故,同比减少1起。
发生电力安全事件1起,同比相同。
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为:1、1月3日,国电山东菏泽发电厂燃料运行人员在燃料装卸过程中,被运输燃料车辆挤压,造成1人死亡。
2、1月17日,天津滨电电力工程公司的分包单位天津海能电建有限公司在天津滨海电力公司220千伏滨中一线升高改造工程施工中,新塔组立完毕后准备拆除老塔时,新塔突然倒塌,造成塔下作业人员2人死亡。
线路因跨越高速路进行升高改造,项目出资方为天津滨海新区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电力安全事件为:1月5日7时54分,徐州华润电厂(装机容量4×30万千瓦和2×100万千瓦)5、6号机组(2台100万千瓦机组)跳闸,损失出力160万千瓦。
初判原因为雾霾严重且空气湿度大导致厂区内500千伏出线绝缘击穿短路。
2014年2月份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情况2014年2月份,全国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事故,没有发生电力安全事故,没有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电力设备事故,没有发生电力系统水电站大坝垮坝、漫坝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
2月份,全国发生一般电力人身伤亡责任事故2起,死亡4人,均为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同比事故起数增加1起,死亡人数增加3人。
2月份,发生电力安全事件1起,同比减少4起。
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为:1、2月21日,华电所属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运行人员在进行7号机组电动给水泵电机绝缘测试时,发生触电事故,造成2人死亡。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通知(2013)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3.01.09•【文号】安监总办[2013]2号•【施行日期】2013.01.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机关工作正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通知(安监总办〔2013〕2号)各有关单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定于2013年1月18日至19日上午(会期一天半),在北京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主要内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安全生产形势,部署2013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并对春节前后、全国“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要求。
二、参加会议人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副省级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合署办公的只参加1人);部分中央企业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部分煤矿安全监察分局代表。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和国家煤矿安监局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各司局和各直属事业单位、社团组织有关负责人。
邀请国务院办公厅、中组部、财政部派员出席会议。
邀请国务院安委会联络员出席会议。
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记者到会采访。
与会单位及代表名额分配详见附件。
三、会议报到时间请与会代表于1月16日(星期三)下午至17日上午11时前报到。
国务院拟于1月17日下午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会议通知为准),届时出席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在京参加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
四、会议地点北京西郊宾馆(地址:海淀区王庄路18号;总机:************)。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事故原因及对策措施分析作者:杨传勇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年第12期摘要:为充分研究电力建设施工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以2013年~2019年全国电力安全生产事故为研究对象,对事故发生的类型和时间关系2个方面进行研究,剖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从政府监管、企业日常管理的角度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主要防范措施,以期为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控制施工安全风险,防范电力建设施工重特大事故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建设;施工事故;人身伤亡;安全风险中图分类号:TM08; ; ; ; ; 文献标志码:A0 引言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型行业,其安全稳定发展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大量电力基础设施的投资兴建也为电力的安全稳定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500 kV、1 000 kV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逐步建设投产,不同施工环境、不同电压等级以及不同产品工艺要求都给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严峻挑战。
电力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制约电力行业快速、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曹少荣等[1-2] 均对电力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应对措施,并未针对电力建设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对策措施进行研究。
为深入研究我国电力建设工程施工人身伤亡事故的特点和规律,该文对2013年~2019年发生的电力建设工程施工人身伤亡事故进行分析,剖析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为电力建设施工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1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特点分析国家能源局2013年~2019年公开的全国电力安全生产事故通报,统计了7年间电力建设施工人身伤亡事故情况,下面根据通报分析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
1.1 电力建设施工人身伤亡事故总体情况2013年~2019年全国电力建设施工人身伤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如图1所示。
发电厂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2013年,电厂在集团公司、分公司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盈利年”各项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双增双节、盈利攻坚”活动,深入实施“阳光、绿色、快乐”三大工程,在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外拓增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应有的成绩。
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先进集体、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集团公司教育培训和人才评价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市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发电量:2013年目标值为XX万千瓦时,截止12月份完成XXXXX 万千瓦时,完成计划的XX %。
2、综合厂用电率:2013年目标值为XX %,截止12月份完成XX %,比计划降低XX个百分点,。
3、上网电量:2013年目标值为XXXXX万千瓦时,截止12月份完成XXXXX万千瓦时,完成计划的XXXXX %。
4、供电煤耗;2013年目标值为XXXXX克/千瓦时,截止12月份实际完成XXXXX克/千瓦时,比计划降低XXXXX/千瓦时。
5、营业收入:2013年计划为XXXXX万元,其中电力收入XXXXX万元,热力收入XXXXX万元,截止12月份完成XXXXX万元,完成年计划的XX %,其中电力收入完成XXXXX万元,热力收入完成XXXXX万元,全年完成XXXXX 万元。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1、强化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
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按照“从零开始、向零奋斗,推进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的要求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年初,在首次安委扩大会议上,组织全体管理人员认真学习集团公司、上级公司1号文件,确定了安全奋斗目标和重点工作,对全年安全生产进行了部署,逐级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健全了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网。
以责任制落实为主线,对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不推诿、不扯皮,对违反制度造成的事故,坚决做到不手软、不姑息,落实责任严肃处理,充分调动了职工抓安全、保安全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2015年度全国电力安全生产事故一览表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命脉产业,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直接关系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加强电力安全监管、做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至关重要。
随着电老虎网小编来看下2015年度全国电力安全生产情况:
注:以上统计数据执行《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599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安全事件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国能安全〔2014〕205号文)和《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单一供电城市电力安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通知》(国能电安〔2013〕255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