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重点创新项目申报表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6
基层党建重点创新项目申报表
注:该表申报项目,主要是针对基层党建工作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拟从点上进行创新探索的党建工作项目;项目类别分为重点创新类和硬件达标类
基层党建重点创新项目申报表
注:该表申报项目,主要是针对基层党建工作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拟从点上进行创新探索的党建工作项目;项目类别分为重点创新类和硬件达标类
基层党建重点创新项目申报表
申报单位(盖章):中共桃坪乡委员会时间:年月日
进行创新探索的党建工作项目;项目类别分为重点创新类和硬件达标类。
党建工作创新创优项目申报表“党建工作创新创优”项目申报表申报单位:计算机学院党委(盖章)项目名称红旗飘飘长征路类别□制度□√机制□√方式□方法□其他创新工作情况概述计算机学院党委以党建90周年为契机,组织实施了“建立一个以党建带团建的长效机制,开展二项红色足迹追寻的主题活动,开辟三条红色文化传承的融入渠道”的“红旗飘飘长征路”党建创新活动。
一、结对共建,建立一个以党建带团建的长效机制在校内,与离退休老干部第七支部“结对共建”,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在院内,开展师生支部、研本支部“结对共建”,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研究生对本科生的标杆楷模作用;在校外,与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将先进的校园文化带向社会,把先进的社会文化引入校园。
二、红旗飘飘长征路,开展二项红色足迹追寻的主题教育活动1、中国革命党史足迹追寻。
通过红色报告会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座谈会,做到历史文化与时代文化相交融。
2、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足迹追寻。
来到结对共建单位与社区老党员们举行了学走、试拼长征行军线路图,追寻红军长征历史事件足迹。
三、红旗飘飘长征路,开辟三条红色文化传承的融入渠道1、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文艺、体育、学术、科研和竞赛活动充实和丰富学生组织内涵,努力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和科技含量。
2、将红色文化融入服务育人的全过程组织红色电影播放、红色之旅走访、红色歌谣传唱等系列红色文化传播活动;开展“党员干部寝室挂牌”、“社区先锋服务中心”等活动;设立“大学生公寓社区党支部”建设,创新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模式。
3、将红色文化融入社区,共建和谐社会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左键携右键,大手牵小手”活动,策划“党员先进性承诺网上签名”,组织“传承红色文化实践团”等社会实践。
为“外来娃”们开展“绿色上网行,欢乐度暑假”,为校老同志修理电脑。
通过网络视频等高科技手段,在主题活动的载体和形式上大胆探索创新,积极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红旗飘飘长征路”系列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功能,努力提升主题活动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参与度。
“党建工作创新创优”项目申报表——化工学院化学专业、化工专业、应化专业学生党支部加强对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培养,是提高党员素质、保证新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
只有高素质,党才有战斗力。
大学生预备党员是大学生中一个相对优秀的群体,从总体上看,他们通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进过党组织较为系统的培养、考察、教育,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并能较好的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自律意识较强,学习成绩优秀,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思想敏锐,易于接受新观念和新事物,富有创新精神,大多数预备党员表现优秀,在学生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近年来,高校党组织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党员发展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同时也应看到,对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做好大学生党员预备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党组织发展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党员全程教育的关键,关系到新党员今后的发展方向,对确保党员质量,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三个本科学生党支部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就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几年来取得了一些新思路、新方法。
现将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关于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培养工作的几点做法和尝试汇报如下:一、培养思路通过在预备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中贯彻实施“双四”工程,有针对性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预备党员提升素质、增长才干的活动,全面提高我院大学生预备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水平。
第一个“四”即坚持大学生预备党员的“自我成长”与“支部培养”、“教师帮带”、“党委考核”四者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
第二个“四”即大学生预备党员实际培养管理工作中的“三加强”、“三建立”、“三发挥”、“三创设”四点措施。
二、培养措施1、妥善运用“三加强”,不断增进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及思想水平面对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统一思想认识,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政治理论学习为重点,以党性、党纪和党风教育为基础,通过开展宣誓仪式、座谈会、小组学习讨论以及观看党纪党风廉政影视作品、全面加强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思想水平,以确保大学生党员不但在组织上入党,还要在思想上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