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体位的选择 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仰靠坐位 侧伏坐位 俯伏坐位
1、仰卧位:适用于头、面、颈、胸腹部 和部分四肢的腧穴,如印堂、百会、膻中、 中脘、足三里等穴。
2、侧卧位:适用于头、侧胸、侧腹、上 肢和下肢外侧等部位的腧穴,如环跳、肩髃、 外关、风市、阳陵泉等穴。
3、俯卧位:适用于头、颈、肩、背、 腰、骶和下肢后面,外侧等部位的腧穴, 如百会、风府、风池、大椎、背俞穴、承 扶、委中、悬钟等穴。
2).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针刺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方向、角 度和深浅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 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针刺同一腧穴 , 如果方向、角度和深浅 度不同 , 则刺达的组织得到的感应和疗 效就会有显著的差异。 临床上对所取腧穴的针刺方向、角度、 深浅度,主要根据施术部位、病情需要、 患者体质强弱和形体胖瘦等具体情况 而定。
(2)夹持进针法:以左手拇、食指夹持消毒干 棉球,夹持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 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右手持针柄, 使针身垂直,在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指同 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皮肤,适用于长 针的进针。
( 3)提捏进针法:以左手拇食指将针刺入 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 入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进针。
4 、仰靠坐位:适用于头面、颈、胸、 上部和上肢的部位腧穴,如上星、印堂、 天突、肩髃 、曲池等穴。
5、侧伏坐位:适用于侧头、颈、侧部 的腧穴,如头维、太阳、风池、颊车、 听宫等穴。
6、俯伏坐位:适用于头颈、后头、颈肩、 背部的腧穴,如风池、风府、肩井、天宗、 背俞等穴。
3).消毒
1、针具器械的消毒 a.高压消毒 b.煮沸消毒 c.药物消毒 2、医者手指消毒 3、施术部位消毒
3).弯针 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 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