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普通话的语音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297.23 KB
- 文档页数:5
山西省方言分区简述山西省的方言,比较复杂,同时也比较单一。
说复杂,是因为山西一百多个县,基本任意两个相邻县之间都有明显的差异,有的地区甚至通话有困难。
说单一,是因为山西全境的方言(方言岛除外),基本都属于「晋语」或目前是否属于「晋语」仍存在争议的「中原官话汾河片」。
注:广灵县的方言,体现出一定的晋语与河北平原过渡的特征,通常划分为「冀鲁官话保唐片涞阜小片」,但是广灵话及相邻的涞阜小片口音的「晋语」色彩依旧很重。
「晋语」,指「山西及邻近地区,有入声的汉语方言」,晋语的分布区域主要在除西南部分县市及广灵县以外的山西省,以及与这一区域邻近的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省的共194个县市(旗)。
「中原官话汾河片」,是「中原官话的」十四个片之一。
汾河片和晋语最显著的区别是「没有入声」,但是因为与晋语存在诸多共同的「白读」规律,语言学专家对汾河片是否应当划为晋语,尚存在争议。
山西省自古称为「表里山河」,与周边的各相邻省份均有明显的天然分界线,因此山西省的方言虽分作很多不同的片区,甚至分属于官话和晋语,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很多深层次的共性特征,本篇主要是分区的简述,暂不对各项特征作列举和对比,今后的文章再详述。
按照目前的划分,晋语共被分作8个「片」:并州片、吕梁片、上党片、五台片、张呼片、大包片、邯新片、志延片,山西省包括其中的5片:并州片、吕梁片、上党片、五台片、大包片。
并州片并州片分布于:太原市:市区、古交、清徐、娄烦晋中市:榆次、寿阳、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榆社阳泉市:盂县吕梁市:交城、文水、孝义并州片划分的主要条件是:平声不分阴阳:通俗讲,就是「衣」和「姨」声调相同入声区分阴阳:通俗讲,就是「十」和「湿」声调不同而在并州片中,灵石、盂县平声区分阴阳,不符合1。
吕梁片吕梁片与并州片主要的区别在于,吕梁片「平声区分阴阳」通常有6个声调。
吕梁片又分为2个小片:汾州小片和隰县小片。
汾州小片分布于:吕梁市:离石、汾阳、方山、柳林、临县、中阳、兴县、岚县、交口、石楼忻州市:静乐隰县小片分布于:临汾市:隰县、大宁、永和、汾西、蒲县汾州小片和隰县小片主要的区别是,隰县小片的阴平与上声两个声调合并为一个。
山西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嘿,你知道吗?在语言的奇妙世界里,就像歌手要有精准的音准一样,说普通话也有它的“独家标准”,要是不了解,小心在交流的“大舞台”上出糗哟!**“声韵魔法:准确发音是关键”**在普通话的世界里,声韵的准确就像是魔法师手中的魔法棒,一挥就能展现语言的魅力。
“啊,o,e”这些韵母就像是美丽的音符,要是发音不准,那可就成了跑调的“小曲儿”啦!声母“b,p,m,f”也不能马虎,不然“爸爸”说成“怕怕”,那可就闹笑话了。
比如说“zh,ch,sh”和“z,c,s”,这两组可是很多人的“拦路虎”。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要是没分清,读起来就像舌头在嘴里打了结。
再比如“n”和“l”,“牛奶”说成“流奶”,是不是感觉怪怪的?所以啊,想要说好普通话,就得把这些声韵母的发音琢磨透,像对待宝贝一样精心呵护。
**“声调之歌:抑扬顿挫有韵味”**声调就像是一首歌的旋律,高低起伏才有韵味。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这可不能乱了套。
想象一下,把“好”字读成了别的声调,“好(hǎo)事”变成“好(hào)事”,意思可就全变啦!就像唱歌跑调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一样,声调读错也会让你的普通话听起来怪怪的。
比如“妈(mā)妈”读成“麻(má)麻”,“我(wǒ)们”读成“我(wò)们”,这交流起来不得让人一头雾水?所以,把握好声调,让你的普通话像动听的歌曲一样吸引人。
**“词汇宝库:规范用词展文采”**词汇就如同一个神奇的宝库,规范用词才能展现出你的语言文采。
可别把一些方言词或者网络用语随意用到普通话里,不然就像在华丽的舞会上穿错了衣服。
比如说“圪蹴”“谝闲传”这些山西方言词,在特定的地域交流没问题,但在普通话的舞台上可就不太合适啦。
还有那些不规范的网络词汇,像“绝绝子”“yyds”,偶尔用用增添趣味还行,要是通篇都是,可就显得不那么正式了。
咱们要多积累那些规范、准确的词汇,比如“风和日丽”“山清水秀”,用起来让你的表达更加清晰、优美。
第三章普通话的声调一、调值和调类声调指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汉语的声调可以区分意义。
普通话里“山西”(shānxī)和“陕西”(shǎnxī)的不同,“主人”(zhǔrén)和“主任”(zhǔrèn)的不同,就是由于声调的不同。
声调包括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
调值指声调的实际读法,也就是高低升降变化的具体形式。
调值是由音高决定的,音乐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但是调值和音阶不同。
音阶的高低是绝对的,调值的高低是相对的。
在音乐里,如C调的1,不管谁来唱,也不管用什么乐器来演奏,音高都是一样的;调值则不同,用普通话读“天”字,成年男人的调值比女人和小孩儿的低,同一个人情绪平静时的调值比情绪激动时低。
描写调值常用五度制声调表示法。
把一条竖线四等分,得到五个点,自下而上定为五度:1度是低音,2度是半低音,3度是中音,4度是半高音,5度是高音。
一个人所能发出的最低音是1度,最高音是5度,中间的音分别是2度、3度和4度。
一个音如果又高又平,就是由5度到5度,简称为55,是个高平调;如果从最低升到最高,就是由1度到5度,简称为15,是个低升调;如果由最高降到最低,就是由5度降到1度,简称为51,是个全降调。
五度制声调表示法图示如下:调类指声调的类别,就是把调值相同的音归纳在一起建立起来的声调的类别。
例如普通话的“去、替、废、动、恨”调值相同,都是由5度到1度,就属于同一个调类。
古代汉语的声调有四个调类,古人叫做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合起来叫做四声。
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各方言的调类都是从古代的四声演变来的。
在演变的过程中有分有合,形成非常复杂的局面。
二、普通话的声调(一)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
普通话有四种基本调值,可以归并为四个调类。
根据古今调类演变的对应关系,定名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具体描写如下:1.阴平。
高而平,叫高平调。
发音时由5度到5度,简称55。
例字:妈、督、加、先、通。
2.阳平。
太原南北郊区方言声母的特点
郝小明
【期刊名称】《太原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4(005)003
【摘要】太原南北郊区方言的声母有五个特点:①生书禅母字读为齿唇清擦音f;②日母字读为齿唇浊擦音v;③精清心邪母读为舌面音t(),t()h,()(限于止摄合口三等,蟹摄合口三等);④见溪群晓母读为舌尖前音ts,tsh,s(限于止摄开口三等以及蟹摄开口四等);⑤精清从心母读为舌尖前音ts,tsh,s(限于蟹摄开口三等、四等及梗摄开口三等、四等).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郝小明
【作者单位】太原大学,山西,太原,0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7
【相关文献】
1.太原方言与清徐方言声母今读比较 [J], 崔洋
2.太原(含南北郊区)方言古蟹摄字的演变模式 [J], 张楚;王为民
3.贺胜桥镇方言声母特点探究
——基于老中青三代方言的调查 [J], 但锐;刘海波
4.永嘉之乱引起的南北朝语音变迁——以晋代吴方言中舌音声母为例 [J], 王素敏;钟健
5.永嘉之乱引起的南北朝语音变迁
——以晋代吴方言中舌音声母为例 [J], 王素敏;钟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韵母可以分为韵头和韵尾两个部分B :普通话单韵母有10个C :复韵母根据韵腹在韵母中的位置可以分为前响和后响复韵母D :汉语语音学根据舌位特点把韵母分开为四呼正确答案:C2.在普通话中既能充当声母,又能充当韵尾的辅音是?A:mB :nC :ngD :g正确答案:B3.语音里最小的自然单位是?A :音节B :音素正确答案:A4.12 、下列哪项不属于按照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进行划分的?A :双唇音B :唇齿音C :舌面音D :鼻音正确答案:D5.下列选项中对音节描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BA :语音的最小单位B :用听觉可以自然区分的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C :由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D :音素的一类6.从声母的发音部位考虑,下列汉字音节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正确答案:AA :老B :绕C :张D :容7.在人们发音过程所利用的共鸣腔体中,音波形成后的第一个腔体是?正确答案:DA :鼻腔B :口腔C :咽腔D :喉腔8.下列哪个选项中的“一”的读音声调与其他三个不同?正确答案:BA :一届B :一家C :一次D :一会儿9.肚子饱了”这四个字中的肚和饱,在发音时??正确答案:BA :送气B :不送气10.明亮”、“宽厚”是形容声音的?正确答案:DA :音色B :音强C :音长D :音质11.属于回味性内在语的是?正确答案:A①寓意式内在语②反问式内在语③意境回味④线索式回味?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12.每个声音片段中都包括?①音高②音强③音质④音长?正确答案:D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3. 普通话中区分“山西”和“陕西”意义的语音要素是?正确答案:AA :音高B :音强C :音长D :音质14. 情—气—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答案:AA :感情运动-气随情动-声随情变B :气随情动-感情运动-声随情变C :声随情变-感情运动-气随情动D :声随情变-气随情动-感情运动15. 人支配自己的音调发生的高低变化的能力范围,在艺术发声中称为?正确答案:CA :音质B :音源C :音域D :音感16. 下列不是普通话语音特点的有?正确答案:CA :音系比较简单,音节结构形式较少B :四个声调抑扬分明,高音成分较多C :音节中辅音占优势D :音节间间隔清晰17. 时无声的吸气是哪种补气?正确答案:AA :偷气B :抢气C :就气D :通气18.语音的本质属性是它的?正确答案:CA :物理属性B :生理属性C :社会属性D :心理属性19.(判断题)语音是用听觉可以自然区分的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正确答案:错误20.(判断题)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内涵. ?正确答案:错误21. (判断题)普通话是以北方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正确答案:错误22. 强调重音总的要求是?正确答案:BA :加强对比,协调适当,讲究变化,切忌呆板B :准确体现语句目的C :符合语流变化需要D :依据思想感情变化23. 语音的本质属性是它的?正确答案:CA :物理属性B :生理属性C :社会属性D :心理属性24. (判断题)语气的感情分量可以用高、中、低着三级标准来衡量?正确答案:错误25. (判断题)语音是用听觉可以自然区分的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正确答案:错误26. (判断题)对象感的含义:就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受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从而更好地表情达意,传达稿件节目?正确答案:正确27.(判断题)情景再现属于一种联想,想象活动,是播音员,主持人再造想象特点的概括?正确答案:正确28. 下列 ( ) 中没有轻声音节。
山西语言学概论一、引言山西语是汉语的一个方言,属于晋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山西省及周边地区。
本文将从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介绍山西语的特点和研究现状。
二、山西语的音系特点1.声母:山西语的声母系统较为丰富,包括普通话中没有的一些声母,如/z/、/ts/等。
2.韵母:山西语的韵母数量较普通话较少,只有/i/、/u/、/a/等几个简单的韵母。
3.声调:山西语的声调系统比较复杂,有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个声调。
三、山西语的语法特点1.词序:山西语的词序比较灵活,一般采用主谓宾的基本词序,但也经常调整词序以表达不同的语义关系。
2.名词:山西语的名词没有性、数、格的变化,但有一些专有名词会加上后缀来表示复数。
3.动词:山西语的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但有时态和语气的变化,如过去时、将来时和虚拟语气等。
四、山西语的词汇特点1.山西方言词:山西语中有许多普通话中没有的方言词汇,如“扯淡”(胡说八道)、“撮合”(牵线搭桥)等。
2.俚语和谚语:山西语中流传着许多俚语和谚语,如“猪八戒照镜子”(对号入座)、“狗咬吕洞宾”(自找麻烦)等。
五、山西语言学研究现状1.历史发展:山西语言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清代,但长期以来受到普通话的影响较大。
近年来,随着方言研究的兴起,山西语言学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2.语音研究:山西语的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分析,对于山西语的音变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
3.语法研究:山西语的语法研究主要关注词序、名词和动词的特点,以及山西方言词的收集和整理。
4.词汇研究:山西语的词汇研究主要通过调查和采集方言词汇,对山西方言的词汇特点进行分类和整理。
六、山西语言学的意义和前景1.文化保护:山西语作为一种地方方言,是山西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山西语可以促进山西地区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2.方言研究:山西语作为晋语支的一种方言,对于晋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方言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范例。
3.语言变迁:山西语的研究可以了解语言变迁的规律和过程,对比山西语和普通话的差异,可以揭示语言演化的规律和特点。
全国各省普通话标准程度排行榜作为一个纯正的南方孩子,我从小到大都是受到广东话的耳濡目染。
似乎是从初中开始,学校等很多公共场所开始推广普通话。
学校要求使用普通话教学,“讲普通话,做文明人”。
上了大学后,寝室的小伙伴来自五湖四海。
一对比下来,北方室友的普通话字正腔圆,听到耳朵要怀孕。
而作为南方室友的我便经常被取笑分不清r和y——每天各种“我要吃肉(you)”......上到大学后,我凭借着九牛二虎之力,在普通话考试中取得了二乙的好成绩。
在普通话标准不标准的问题上,我确实没什么话语权。
前几天,我看到网络一张关于全国普通话标准程度排名:纷纷炸出了许多的朋友,东北人都说不服气,吓得在六档的我完全不敢说话。
今天,就来探讨一下全国普通话标准程度,看看你家乡所在的省份又排第几?1河北北京吉林黑龙江普通话标准程度:★★★★★★河北:标普北京:儿化音东北:无敌的东北大碴子味在普通话面前,河北人认第二,北京人不敢认第一。
最严格定义的普通话“标准口音”是承德的发音。
作为会说标普的河北人,说话hin有底气,取笑南方普通话来一点都不含糊:虽然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北京语音”和北京话不是一回事,北京话有“儿化”“省字”的习惯,与普通话有一些距离。
比如北京人会把“告诉(gàosu)”说成“gàosong”等。
至于东北话,我个人认为东北人讲普通话真的很带劲,很想跟着学!为什么会差于河北北京?大概就是因为东北话自带的大碴子味(方言太重)。
“啥玩意儿?东北那嘎达的老铁说的是普通话?”东北话三连:啥回事啊啥玩意啊那咋整啊2内蒙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天津普通话标准程度:★★★★★☆以上各个省份的普通话已经很棒棒了,或多或少略带方言,比第一档的还要差一丢丢。
其中,相比于其他南方城市,上海年轻人的普通话一般能分得清前后鼻音、平翘舌之类的,甚至很多人都认为上海是普通话最标准的南方城市。
3山东河南辽宁陕西山西宁夏新疆甘肃普通话标准程度:★★★★☆☆山东话:陕西人说普通话标准程度只排到全国第3档?陕西人表示不服:@木愣蛋:一直觉得陕西普通话很标准啊@朕0319:我们可是秦始皇的后代,在古代可是官话,为啥不是最标准的4四川湖北江西重庆云南贵州普通话标准程度:★★★☆☆☆四川:川普划一下重点讲一下川普。
i. 【以“了”代“呢”】无论你是不是山西人,仔细听一下都可以发现:山西人的句尾总是带一个“了”字,但它的实际意思是普通话的“呢”。
经典例句:-咋说话了?(怎么说话呢?)-你干嘛了?(你干嘛呢?)-是了,是了。
(是呢,是呢)-说好的幸福了?(……说好的幸福呢)ii. 【以“哇”代“吧”】“哇”的开口小于“吧”,山西普通话就有这个特点。
经典例句:-这的哇。
(这么着吧。
)-我可美了,是哇?(……我可美呢,是吧?)-太无聊了哇?(太无聊了吧)P.S. 一种很可爱的打法是“太无聊了挖”。
如果你有使用这个“挖”字的习惯请默默回复……iii. 【以“呢(去声)”代“那”】“呢”字(四声)代替“那”也是个独特的语言现象,和上一条一样,开口更小,吐气更少。
经典例句:-呢不儿?(那不是?)-呢我能比?人家呢是天才。
(那我能比?人家那是天才)-呢是个啥事了?(那算什么事)iv. 【以“的”代“么”“着”】我总觉的说“的”比“么”“着”要舒服很多,——后者太拿腔拿调了,“的”多有语言快感呀!而且也体现了山西人的坦率等诸多品质。
经典例句:-你看地图上都标的了。
(地图上都标着呢。
)这的走肯定没错。
(这么走肯定没错)-别关电视~我正看的了。
(我正看着呢)-你呢的拧肯定拧不开,因为你拧反了。
(你那么拧肯定拧不开)v. 【以“v”代“w”】我们山西人说声母“w ”总是会发出“v”的音。
区别是:前者是圆唇音,后者是咬唇音,正如“very well”中两个单词的区别。
(“乌”这个音除外,因为这是个整体认读音节,没有声母。
其他的大家可以试试读:外国;为什么;嗡嗡叫;王先生)-最最传神的山西话之一,意为“没关系、不用谢”的一句话,叫做“外还”。
但事实上这两个字不足以对一个外地人(比如北京人)表达这句话的传神之处,因为北京人一定会把“外还”这两个字念成“wai hai”,但事实上是“vai hai”。
vi. 【以“in”代“ing”】山西人发后鼻音难度不大,但“ing”除外。
晋通话小结
晋通话是指山西省汉族人民通行的语言,主要在山西各地广泛使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下面是晋通话的小结:
晋通话以山西方言为基础,融合了汉族其他方言和外来语言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体系。
晋通话的语音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晋通话的语音韵母音变较多,比如“它”读作“tee”,“书”读作“seu”,“好”读作“hao”等。
晋通话的声母也有一些变化,比如“知”读作“di”,“吃”读作“ci”等。
其次,晋通话的声调变化较多,有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晋通话的声调变化与词义有直接关系,不同的声调可以识别不同的词义。
比如“马”可以读作“ma1”表示马,也可以读作“ma4”表示妈。
再次,晋通话的语法结构较为简单,大部分悬殊可以按照主宾谓的顺序排列,没有严格的语序限制。
晋通话的词汇量相对较少,但是可以通过词义的区分来表达不同的语义。
最后,晋通话的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善于使用比喻和夸张的表达方式,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晋通话的语言表达富有情感色彩,常常使用一些比较直接的词语和语气来表达情感。
总之,晋通话是山西省的一种特有的语言,不仅具有独特的语音特点,还有丰富多样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晋通话在山西
省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山西省汉族人民交流的重要工具。
山西人说话的特点
1. 山西人说话那可有特点啦,比如喜欢用“咱”,咱山西人可常说“咱可不能这么干”,这多亲近呀!就像自家人一样。
2. 他们还爱说“么”,“你吃了么”“这事儿么有问题”,简单又直接,你说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3. 山西人有些词的发音也很特别呢,像“巷”说成“hang”,“这是条啥hang 子呀”,这独特的发音,多有味道呀!
4. 还有“圪”字用得可多了,“圪蹴”“圪崂”,听起来就感觉很土味十足呀,不觉得很好玩么?
5. “闹”这个字也是常用的,“闹啥闹”“快闹去”,是不是有一种干脆利落的感觉呀!
6. 山西人说话有时候可形象了,比如“红丢丢”“蓝哇哇”,这和那花花绿绿的色彩一样生动形象呢,你能想象出来不?
7. 他们说“咥”饭,“今儿个得好好咥一顿”,这表达多有力道呀,好像吃得特别香呢!
8. 再听听“恓惶”这个词,“这人真恓惶”,多能表达出那可怜的感觉呀,就像能看到人那悲惨的样子!
9. 山西人说话就是这么有特色,丰富多彩又饱含情感,充满了浓浓的地域韵味呀!
我的观点结论是:山西人说话的特点鲜明又有趣,这些特点让山西话独具魅力,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
晋语并州片音韵比较晋语是中国汉语族中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山西省的太原、晋中、运城等地。
其中,太原方言被认为是晋语中的代表方言,而太原方言又可细分为太原城区和晋南两个区域。
本文将对晋语并州片(太原方言)的音韵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在晋语并州片中,声母的发音较为清晰,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
普通话中的“b、d、g、j、zh”在晋语中分别读作“p、t、k、q、ch”。
例如,普通话的“北京”在晋语中读作“北jing”。
而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辅音,如晋语中的“z、c、s”等,在发音上也有所不同。
另外,晋语并州片中的鼻音较为丰富,包括“m、n、ng”等,且在发音上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在元音方面,晋语并州片的发音相对较为特殊。
普通话中的“i、u、ü”在晋语中的发音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例如,普通话的“衣”在晋语中读作“yi”,而普通话的“五”在晋语中读作“wu”。
此外,晋语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元音,如晋语中的“ê”、“uo”等,这些元音在普通话中并不存在。
在声调方面,晋语并州片的声调变化较为复杂。
一般来说,晋语并州片的声调比普通话的声调要多。
太原方言的声调有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上去声、入声等。
这些声调的变化规律与普通话有所不同,需要学习者进行较长时间的练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总的来说,晋语并州片的音韵特点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包括声母、韵母以及声调等方面。
学习晋语并州片的人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适应和学习。
同时,由于晋语并州片的发音较为清晰,因此在学习普通话时,晋语的学习者相对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在实际交流中,仍需注意晋语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以避免产生误解。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晋语并州片的音韵特点。
山西三省交汇处方言一、山西三省交汇处方言1、太原方言太原方言位于山西省中部,汉语流行范围西至吕梁,东至晋中,南至清徐,北至阳泉,广泛受其他方言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特色。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城市,太原方言保留并融合了客家话腔、晋音、泰山语言等多种方言,且在字形、发音及短语俗语方面也大多有独特之处。
另外,这里的方言还与湖南、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省份的方言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本地也产生了特定的会话文化。
2、临汾方言临汾方言位于山西省东部,西至阳泉,南至晋中,东至尧都,北至郊山。
它的特征在于词汇丰富,方言具有东晋风格,语法上也具有浓郁的汉语性,谐音诗还改变了原有的拼音。
临汾方言和河南、河北等省份口音也比较接近,因此在这里许多汉语词语都要根据邻省来发音。
3、吕梁方言吕梁方言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中部黄河沿岸,东南边则接近内蒙古,它的语调自有特点,与内蒙古的口音较为接近。
此地的异域文化多,以及民族节日的多样性,也充分刺激了这里的民族性特征。
在地方文化中,汉语语法得到了完全改写,口头传承上留下另类語言构成,例如客家话、壮语、晋音等等,为这里的语言构成了独特的风格。
二、各省方言特征1、太原方言太原方言以晋语为基础,融合了客家话、晋音、泰山语言等多种方言,构建起一种独特的汉语方言。
音节多变,口音柔和,发音很丰富,充满生气,口头传承会有“没声”、“磕声”、“颤声”等特色;字形上保留了晋音的习惯,且在字形、发音及短语俗语方面也大多有独特之处。
2、临汾方言临汾方言以汉语为基础,保留了晋音语调及繁复音节结构,由于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衍生出一种类中文话语体系,口音圆润,发音绵软,反复音节多、分句多,词语易变形,与河南、河北等省份的话语口音也有很大差异,大量主谓宾变形词表达方式也被普遍使用。
3、吕梁方言吕梁方言以晋音为基础,在发音上也具有浓郁的汉语性,但受到法兰西语影响,语调也有略显不同,偏向于非常低音。
口音轻柔,充满生气,与内蒙古口音接近,具有明显的东晋风格;单字同理性强,多用四字口语,文字提高,句式也比较固定,使用句型模式频繁,词语易变形,表达有气势,故事性强,也有充满浓厚民族色彩的特色语言文字。
山西临汾十七县市方言声母特点作者:刘丹丹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第06期摘要:本文在田野调查所得的66个方言点材料及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古全浊声母、端组、精知章庄、日母、见晓组等的读音类型及地理分布进行描写和分析。
关键词:临汾十七县市方言声母读音类型地理分布一、引言笔者对临汾的66个方言点进行了田野调查,其中重点方言点17个,一般方言点49个。
总的来看,临汾各方言点中声母数量最少的是20个(包括零声母),如隰县下李、隰县黄土等。
多数方言点,如临汾城关、浮山寨疙瘩、蒲县山中、大宁徐家垛、安泽冀氏、临汾河底、洪洞三交河、洪洞山头、洪洞明姜、翼城隆化、翼城西阎、蒲县黑龙关、古县石壁等,声母数量均为24或25个(多[v]声母)。
声母数量较多的几个方言点,如临汾贺家庄、临汾一平垣、翼城城关、浮山响水河、乡宁光华、襄汾邓庄等,声母数量为27个,吉县柏山寺、吉县屯里、吉县城关、乡宁枣岭等方言点的声母数量为28个。
声母数量多的方言点一般是多出[pf、pfʰ、tʂ、tʂʰ、ʂ、ʐ]等声母。
下面主要讨论古全浊声母、端组、精知章庄、日母、见晓组等有特点的一些现象,与官话相近的不再讨论。
二、全浊声母总的来看,临汾方言中古全浊声母今塞音、塞擦音的字不论平仄大都与同部位的次清声母合流,读送气音。
部分仄声字白读送气,文读不送气。
邪、船、禅、崇母部分平声字白读擦音,文读塞擦音。
相应的例字如表1、表2:(“/”前为白读,后为文读,下同)。
现对中古全浊声母今塞音、塞擦音的字进行具体分析。
(一)古全浊声母塞音、塞擦音平声字的今读类型以下是《山西临汾十七县市方言研究调查条目》中的48个古全浊声母塞音、塞擦音平声字:驮~起来茄婆瘸爬茶锄抬才排豺牌柴皮池奇锤桃瓢瞧条头稠愁潭甜钱缠团全船贫存群糖墙长~短狂疼层凭棚丛虫晨纯尝承以上例字主要读送气音,只有在襄汾城关、襄汾汾城两个方言中存在部分平声字白读不送气、文读送气的现象(这两个方言点仄声字读音情况与其他方言点相同)。
山西特色方言总结汇报山西特色方言总结山西是位于中国中部、黄河西岸的省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方言资源。
山西特色方言鲜明而独特,如今已经成为山西的一大文化特色。
本文将从山西特色方言的概述、历史渊源、特点以及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展开叙述,旨在宏观全面地呈现山西特色方言的独特魅力。
首先,山西特色方言的概述。
山西特色方言主要分布在山西省境内,涵盖了晋中、太原、运城、临汾、晋城等多个城市和地区。
山西方言属于汉语方言系中的晋语,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有着较大的差异。
山西方言的基础是古代晋语,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特点。
其次,山西特色方言的历史渊源。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早在古代就是北方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山西方言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晋国的方言对北方的方言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西方言与周边地区的方言产生了交流和融合,逐渐演变成为现代的山西方言。
再次,山西特色方言的特点。
山西方言的语音特点较为显著,一般以擦音为主,发音比较轻软,有时带有一定的儿化音。
在词汇方面,山西方言保存了一些古代汉语的词汇,如“吾”、“尔”等,在日常用语中较为常见。
此外,山西方言还有一些比较独特的语法结构和用法,如“撒”、“比”等。
总体来说,山西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最后,关于山西特色方言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山西方言面临着严重的衰退和消失的威胁。
因此,保护和传承山西方言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山西方言的保护与管理。
另一方面,学校、家庭和社区应该重视山西方言的教育与传承,鼓励学生、家庭和社区成员使用和传播山西方言。
综上所述,山西特色方言是山西的一大文化特色,具有独特的魅力。
通过对山西特色方言的概述、历史渊源、特点以及保护与传承的叙述,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了山西特色方言的独特价值和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好山西特色方言,将其作为山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给下一代。
2014·2视听纵横………………TELEVIS IONBROADCAS T 方式,根据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及配套场次补贴组织招投标,鼓励国有、国有控股、集体、民营院线公司、农民个体放映队积极参与,完成公共服务任务的均可享受政府补贴。
2.实行农村电影统一供片。
利用浙江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平台,统一采购农村电影片源,提高农村电影节目供给能力,改善农村电影片源质量,逐步探索统一品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3.加强农村电影放映监管。
完成全省农村数字电影GPS/GPRS 监管平台建设,实行实时动态监控,加强定位记录、警示通讯、指挥调度等综合性功能开发,确保全省1200套农村数字放映终端落实和市场监管到位。
4.推进农村电影室内固定放映。
结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根据农村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状况,科学规划室内固定放映点建设,推动农村电影放映逐步从户外向室内、流动向固定发展。
总结安吉村级影院建设试点做法,根据浙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完善建设标准和补助政策,鼓励市场化经营探索,培育开拓农村电影市场。
5.规划中心镇数字影院建设。
在2015年实现全省县级城市多厅数字影院全覆盖的同时,以小城市、中心镇为重点,推动数字影院建设向中心镇延伸,提高基层电影基础设施水平。
6.调整农村电影放映结构。
在基本实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目标基础上,不拘泥“一村一月一场电影”,根据农村地区人口集聚度和群众实际需要,合理确定放映点布局和放映场次,将城镇社区、外来务工人员集聚地等纳入农村电影服务范围,并将政府采购、补助的商业电影列入农村电影放映场次,推动镇级影院逐步承担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
7.建立自下而上的需求调查机制。
采用农村电影菜单式预约配送、农村群众观影需求调查、农村流动放映网信息收集、农村电影服务站设置、监测平台数据分析等手段,分层建立农村群众观影需求调查分析机制,提高农村电影公共服务供需对称水平,满足农村群众多样化观影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