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包壳材料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8.43 MB
- 文档页数:90
热工复习第二章堆的热源及其分布1. 裂变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燃料内,发生的裂变次数。
2. 释热率:堆内热源的分布函数和中子通量的分布函数相同3. 热功率:整个堆芯的热功率4. 热功率:计入位于堆芯之外的反射层、热屏蔽等的释热量5. 均匀裸堆:富集度相同的燃料均匀分布在整个活性区内;活性区外面没有反射层6. 堆芯功率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燃料布置、控制棒、水隙及空泡。
7. 控制棒的热源:吸收堆芯的γ辐射:用屏蔽设计的方法计算;控制棒本身吸收中子的(n, α)或(n, γ)反应。
8. 慢化剂的热源:裂变中子的慢化;吸收裂变产物放出的β粒子的一部分能量;吸收各种γ射线的能量。
热源的分布取决于快中子的自由程10. 9.结构材料的热源:几乎完全是由于吸收来自堆芯的各种射线11. 停堆后的功率:燃料棒内储存的显热、剩余中子引起的裂变、裂变产物和中子俘获产物的衰变12. 导热:依靠热传导把燃料元件中由于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从温度较高的燃料芯块内部传递到温度较低的包壳外表面的过程13. 自然对流换热:由流体内部密度梯度引起的流体的运动14. 大容积沸腾:由浸没在具有自由表面原来静止的大容积液体内的受热面所产生的沸腾 15. 流动沸腾:指流体流经加热通道时发生的沸腾16. 沸腾临界:由于沸腾机理的变化引起的换热系数的陡降,导致受热面的温度骤升 17. 临界热流密度:达到沸腾临界时的热流密度18. 快速烧毁:由于受热面上逸出的气泡数量太多,以至阻碍了液体的补充,于是在加热面上形成一个蒸汽隔热层,从而使传热性能恶化,加热面的温度骤 升;19.慢速烧毁:高含汽量下,当冷却剂的流型为环状流时,如果由于沸腾而产生 过分强烈的汽化,液体层就会被破坏,从而导致沸腾临界。
20. 过渡沸腾:是加热表面上任意位置随机存在的一种不稳定膜态沸腾和不稳定 核态沸腾的结合,是一种中间传热方式,壁面温度高到不能维持稳定的核态 沸腾,而又低得不足以维持稳定的膜态沸腾,传热率随温度而变化,其大小 取决于该位置每种沸腾型式存在的时间份额。
包装材料的运用和分析——浅谈软包装的印刷特性及适应性摘要:我们的商品包装分为软包装和硬包装两大类。
用之于的包装材料也各不相同。
软包装由于诸多的优越性能而广泛用于商品的外包装,本文着重分析了软包装材料的印刷特性及印刷适性处理,指出各种软包装材料的印刷技巧。
关键字:包装材料印刷特性适应性品牌包装设计应从商标、图案、色彩、造型、材料等构成要素入手,在考虑商品特性的基础上,遵循品牌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如:保护商品、美化商品、方便使用等,使各项设计要素协调搭配,相得益彰,以取得最佳的包装设计方案。
如果从营销的角度出发,品牌包装图案和色彩设计是突出商品个性的重要因素,个性化的品牌形象是最有效的促销手段。
在此,我主要分析下包装材料的运用和分析。
我们的商品包装分为软包装和硬包装两大类。
用之于的包装材料也各不相同。
包装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包装容器、包装装潢、包装印刷、包装运输等满足产品包装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它即包括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纸、竹本、野生蘑类、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复合材料等主要包装材料,又包括涂料、粘合剂、捆扎带、装潢、印刷材料等辅助材料。
1、一定的机械性能包装材料应能有效地保护产品.因此应具有一定的强度、韧性和弹性等,以适应压力、冲击.振动等静力和动力因素的影响.2、隔性能根据对产品包装的不同要求,包装材料应对水分、水蒸气、气体、光线、芳香气、异味、热量等具有一定的阻挡3、良好的安全性能包装材料本身的毒性要小,以免污染产品和影响人体健康;包装材料应无腐蚀性,并具有防虫、防蛀、防鼠、抑制微生物等性能,以保护产品安全.4、合适的加工性能包装材料应宜于加工,易于制成各种包装容器应易于包装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以适应大规模工业生产应适于印刷,便于印刷包装标志.5、较好的经济性能包装材料应来源广泛、取材方便、成本低廉,使用后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应易于处理,不污染环境、以免造成公害。
软包装由于诸多的优越性能而广泛用于商品的外包装,本文着重分析了软包装材料的印刷特性及印刷适性处理,指出各种软包装材料的印刷技巧。
第一章反应堆简介1. 反应堆概念核反应堆是利用易裂变物质使之发生可控自持链式裂变反应的一种装置。
2. 反应堆的用途生产堆:专门用于生产易裂变或聚变物质的反应堆实验堆:主要用于实验研究动力堆:用于动力或直接发电的反应堆3. 反应堆种类按慢化剂和冷却剂可分为:轻水堆、重水堆、石墨气冷堆和钠冷快堆等其中,动力堆的类型有压水堆(PWR)、沸水堆(BWR)、重水堆(HWR)、气冷堆(HTGR)、快中子增殖堆(LMFBR、GCFR)第二章核物理基础1. 原子与原子核92种天然元素和12种人工元素;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H除外),质子和中子通称为核子,核子数即称质量数2. 原子核的组成及属性(电、质量、尺寸)原子核带正电,半径为121310~10cm--,其中质子带正电,质量为1u,中子不带电,质量为1u3. 同位素及核素的表示符号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丰度。
例P有7种同位素,但每一种P均为一种核素。
核素的表示AZX。
4. 原子核的能级状态,激发态原子核内部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即非连续,可分为基态和激发态,激发态能级不稳定,易发生跃迁释放能量5. 原子核的稳定性,衰变与衰变规律一般而言,质子数和中子数大致相等时原子核是稳定的,而质子数与中子数差别很大时则原子核不稳定。
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α和β等粒子而发生的转变,常见的有β±衰变、α衰变、γ衰变等。
对单个原子核而言,衰变是不确定的;对大量同类原子核而言,衰变是按指数规律进行的,即0e tN Nλ-=6. Alpha 、Beta 、Gamma 衰变Alpha 衰变是指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α粒子(He 核,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组成)Beta 衰变是指衰变过程中原子核释放出电子(正/负),内部一质子变为中子Gamma 衰变是原子核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释放出γ射线7. 衰变常数、半衰期、平均寿命一个原子核在某一小段时间间隔内发生衰变的几率即为衰变常数λ,其反应的是原子核本身特性,与外界条件无关。
第一篇纸包装材料与制品(习题解答)--------------------------------------------------------------------------------第一章1. a原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b保护性能优良;c加工储运方便;d印刷装潢适性好;e安全卫生;f绿色环保,易于回收处理;g复合加工性能好。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越来越重视。
包装材料作为原料和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包装废弃物对环境保护带来的重大压力。
使人们在开发包装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同时,要将包装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绿色包装是实现包装工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即在使用包装材料制造包装制品时,要考虑到包装减量(Reduce)、重复使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和再生(Recover),尽量使用可降解材料(Degradable),减少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
3. 包装纸和纸板的种类繁多,根据加工工艺可分为包装纸、包装纸板、加工纸和纸板等大类。
作为包装材料,纸和纸板应该具备各种包装适性,以满足不同商品包装的要求,如外观性能、强度性能、抗弯曲及压缩性能、表面性能、透气与吸收性能、光学性能、适印性能、卫生和化学性能。
第二章1. 纤维是造纸原料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植物细胞,细胞壁是由原生质体所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根据细胞壁形成的先后和结构方面的差异,细胞壁可以分为胞间层(ML)、初生壁(P)和次生壁(S)三个部分。
根据形成顺序,次生壁可分为外层(S1)、中层(S2)和内层(S3)。
次生壁是细胞(纤维)的主体。
化学组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和其他化学成分。
纤维素是植物纤维原料最主要的化学成分,增加纸和纸板的强度;保留较高的半纤维素含量,对于提高纸张的裂断长、耐折度、吸收性和不透明性是有利的;保留少量木素可提高纸和纸板的挺度,过多则使纸张发脆,影响白度;其他成分为树脂、果胶质等,它们在纸和纸板中保留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