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肠结核及结核性腹膜炎
- 格式:ppt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60
《内科学》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第一节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一、病因和发病机制肠结核90%以上由人型结核杆菌引起,少数为牛型结核杆菌所致。
主要是经口感染继发于开放性肺结核或喉结核,因吞下含结核杆菌的痰液而致病。
也可由血行播散或腹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引起。
容易发生在回盲部。
发病是人体和结核杆菌相互作用的结果。
只有当入侵的结核杆菌数量多、毒力较大,并在人体免疫功能低下、肠功能紊乱引起局部抵抗力削弱时才会发病。
二、病理改变肠结核主要位于回盲部,其他依次为升结肠、空肠、横结肠、降结肠、阑尾、十二指肠和乙状结肠等处,少数见于直肠。
肠结核的病理变化随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和过敏反应的情况而定。
(1)溃疡型肠结核:当感染菌量多、毒力大,人体免疫功能相对较低时,可有干酪样坏死,形成溃疡。
病变围绕肠周径扩展,可深达肌层和浆膜层,并累及周围腹膜和邻近肠系膜淋巴结。
晚期患者常有慢性穿孔,形成腹腔内包裹性脓肿或肠瘘。
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可致肠管环形狭窄,但极少肠梗阻。
(2)增生型肠结核:当机体免疫状况良好,感染较轻,则表现为结核肉芽肿和纤维组织的大量增生,肠壁局限性增厚和变硬,肠腔狭窄,引起梗阻。
(3)混合型和溃疡增生型肠结核:病理所见是两型的综合。
医学全在.线提供三、临床表现(一)结核病情的表现。
典型症状为:1.腹痛多位于右下腹。
溃疡型肠结核进餐后因胃回肠(结肠)反射亢进而诱发腹痛,肠蠕动加强,排便后腹痛缓解。
在增生型肠结核或并发肠梗阻时,有腹绞痛,伴腹胀、肠鸣音亢进、肠型蠕动波。
2.腹泻与便秘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粪便呈糊样,一般含粘液或脓血,不伴有里急后重。
有时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此为胃肠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
增生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3.腹部肿块:主要见于增生型肠结核,多位于右下腹。
4.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的表现溃疡型肠结核常有结核毒血症,有午后低热、不规则间歇热、弛张热或稽留高热。
结核性腹膜炎的内科护理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
本病常伴有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肠结核、女性盆腔结核。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且女性为多。
1 临床表现本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原发病灶、感染途径、病理类型及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密切相关。
多数起病缓慢,症状较轻,少数起病急剧,以高热、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
现分述如下:1.1 症状1.1.1 全身结核毒血症症状:常见发热及盗汗,热型以低热或中等热为最多,也可见弛张热、稽留热。
高热伴有明显毒血症者,多见渗出型、干酪型。
后期易有消瘦、水肿、苍白等营养不良表现。
1.1.2 腹痛:早期腹痛不明显,以后逐渐出现。
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部,为持续性隐痛或钝痛,腹痛原因除腹膜炎外,常与伴有活动性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或盆腔结核有关。
若出现阵发性腹痛时,可能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
腹腔内有结核干酪坏死病灶破溃或肠结核急性穿孔可引起急性腹痛。
1.1.3 腹胀或腹泻:腹胀感多由腹膜炎伴有肠功能紊乱引起,与腹水增加也有关。
腹泻常见,其原因与腹膜炎引起肠功能紊乱、肠结核、不完全性肠梗阻等有关。
有时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
1.2 体征1.2.1 腹部压痛:局部或全腹部压痛,较轻微,少数压痛严重伴反跳痛,常见干酪型。
1.2.2 腹壁柔韧感:本体征是腹膜遭受轻度刺激或有慢性炎症引起腹壁紧张度增加的一种表现,触之似揉面团一样,故又称揉面感,可见本病各型。
1.2.3 腹部肿块:常见粘连或干酪型,多位于脐周,肿块大小不一,边缘不整,表面不平而固定。
肿块多是由增厚的大网膜、粘连成团的肠管及干酪坏死脓肿、淋巴结构成。
1.2.4 腹水:见于渗出型,以少量至中等量者为多,在腹水量超过1000ml时方可查出移动性浊音。
2 护理2.1 休息嘱患者尽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患者若有盗汗,应予以勤更换内衣裤、床单被罩,促使皮肤清洁及舒适感增加。
2.2 饮食护理向患者及其亲属解释营养对治疗结核病的重要性,只有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提高机体抵抗力,才能促进疾病的痊愈,并与其共同制定饮食计划。
肠结核患者的护理摘要:肠结核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结核病,患者常常表现出慢性腹痛、腹泻、贫血等症状。
对于肠结核患者,及时的护理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肠结核患者的护理措施、饮食调理和生活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1. 护理措施1.1 环境卫生•患者住所和病房要保持清洁整洁,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定期消毒病房及常用物品,如床单、衣物、餐具等。
•家人和护理人员要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1.2 隔离措施•对于肠结核患者,应进行隔离措施,以防止疾病传播给他人。
•患者应佩戴口罩,避免咳嗽或打喷嚏时飞沫传播。
•与患者接触后,务必洗手消毒,避免手部污染。
1.3 护理技巧•对于患者的腹泻情况,应定期观察排便情况,并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
若出现严重腹泻,应及时就医。
•避免给患者过多的灌食,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注意患者的营养摄入,饮食应均衡且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
2. 饮食调理2.1 慢性腹泻•饮食方面,应注意控制食物刺激,避免摄入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水果、蔬菜等,有助于缓解慢性腹泻情况。
•建议多餐少食,少量多餐,以减轻对肠道的刺激。
同时,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
2.2 贫血•注重补充铁元素,多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蛋黄、豆类等。
•增加维生素C摄入,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
可通过食用柑橘类水果、草莓、蔬菜等途径获取维生素C。
2.3 营养均衡•饮食宜清淡,食物以易消化为主,如米、面、面包等。
•每天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可食用鸡蛋、鱼类、乳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3. 生活建议3.1 定期复诊•肠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要定期复诊,以便及时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3.2 心理支持•对于肠结核患者来说,疾病可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家人和朋友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及时倾听他们的疑虑和困惑。
3.3 科学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