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概论 05 工程测量学
- 格式:ppt
- 大小:65.03 MB
- 文档页数:156
测绘学概论目录一、总论二、大地测量学三、摄影测量学四、地图制图学五、工程测量学六、海洋测绘学七、全球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八、遥感九、地理信息系统十、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十一、地球空间信息学与数字地球总论1.测绘学的基本概念:从广义上讲:测绘学研究的对象是实体,是一门研究实体中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各种几何、物理、人文、属性等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更新与运用的科学。
针对地球而言:测绘学是一门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及其外层空间点的几何位置、确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获取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属性等信息,编制全球或局部地区的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同时建立各种地理信息系统,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研究服务的科学。
2.测绘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地球重力场理论,确定地球椭球的参数,建立统一的测绘基准和坐标系统以及测定点的坐标的技术和方法。
2)研究地图制作的理论、技术和工艺。
3)研究如何处理带有误差的观测值,设法消除或削弱误差,即误差理论和平差。
3.测绘学的分支:1)大地测量学2)遥感与摄影测量学3)地图制图学4)海洋测量学5)工程测量学4.测绘学中的3S新技术:1)GPS:全球定位系统2)GIS:地理信息系统3)RS:遥感5.地球空间信息学和数字地球的概念:1)当今信息的重要性: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人类走过了资源经济、资本经济和知识经济三个阶段,其社会运作方式如下:资源经济:物质流↓资本经济:资本流→物质流↓知识经济:信息流→资本流→物质流我们可以看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流拉动资本流,进而拉动物质流,使得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
可见,信息技术在当代的重要性。
2)数字地球的概念:所谓数字地球,就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进行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
通俗的讲,就是用数字的方法将地球、地球上的活动及环境的时空变化装入计算机中,运用海量地球信息对地球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的三维描述,为人类生活服务,其本质是一个信息系统。
2024年《测绘学概论》学习心得模版2023年,我在大学的测绘学概论课程中学到了许多有关测绘学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如何使用现代测绘工具进行测量和制图,在实践中获得了实际的经验。
我还学习了测绘学的历史和发展,并了解了当前测绘学领域的最新发展。
首先,通过《测绘学概论》这门课程,我对测绘学的定义和范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了解到测绘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和其他天体空间位置、形状和大小的学科,它使用测量和制图来确定地球表面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和地图。
测绘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土地管理、城市规划、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测绘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全站仪和GPS等现代测绘工具进行地面测量,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如何设置仪器、进行观测、处理数据和制作测绘图件。
这些实践经验对我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我还学习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测绘学中的应用。
GIS 是一种将地理数据捕捉、存储、查询、分析和展示的技术。
在课程中,我学会了使用ArcGIS软件进行数字地图的绘制和分析。
通过实际操作,我能够将测绘数据导入软件中,并进行空间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展示。
我相信这些GIS技能将为我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很大的机会。
此外,在《测绘学概论》这门课程中,我还学习了测绘学的历史和发展。
我了解到测绘学从古代的几何学发展而来,并在工业革命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现代测绘学依赖于先进的仪器和技术,如全站仪、卫星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测绘学在实践中更加高效和精确。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了解了测绘学领域的最新发展。
例如,我了解到激光测距仪在测量和制图中的广泛应用。
激光测距仪能够快速地测量距离和高度,并能够生成高精度的三维模型。
这种技术不仅在土地测量和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应用,还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规划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通过学习《测绘学概论》这门课程,我对测绘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获得了实际操作的经验。
测绘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学》复习内容及范围(带计算器)名词解释1.线路定测2.广义可靠性3.液体静力水准测量4.自由设站法5.IBIS6.基准线法测量7.倾斜测量8.挠度9.投点10.工程控制网的基准11.深度基准面12.竣工总图13.建筑限差14.归化法放样15.曲线测设16.变形监测17.三维控制网18. 工程测量学二、简答题1.工程测量控制网包括哪些精度准则。
2.工程测量中的测量、测设和放样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3.工程监理在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试简述工程监理测量的作用和权力及其与业主、施工方之间的关系。
4.施工平面控制网特点。
5.可靠性理论对测量设计、数据处理和成果质量评定有重要指导意义,可分为狭义可靠性和广义可靠性。
广义可靠性是对狭义可靠性的扩展,不仅是对测量系统中的观测值而言,还涉及到测量项目的诸多方面。
请简述在测量项目中,广义可靠性涉及哪些方面?6.竣工总图是工程竣工后按实际和工程需要所绘制的图,内容非常丰富和繁杂,应根据不同用途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编绘则是其中之一。
试简述在进行竣工总图的编绘时应遵循的原则。
7.内控网及其在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中的作用。
8.简述高耸建筑物施工测量中的分层投点法?9.高速铁路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及其控制网的测量基准。
10.何谓搭接测量及其主要作用。
11.悬索桥主缆架设重点垂度测量。
12.克服温度变化对长悬臂箱梁有什么危害?13.建立桥梁平面施工控制网有哪些方法,实施过程中各有什么特点?14.数字法测图中,平面点位精度和高程精度主要由哪些误差引起?三、计算题1(计算)直接放样方法:①高程放样:放样由设计所指定的高程.(1)水准仪法①地面有水准点A,高程已知为H A,待定点B的设计高程为H B,要求在实地定出与该设计高程相应的水平线或待定点顶面(如平整场地需按设计要求放样点高程)如图,a为水准点上水准尺的读数,待放样点上水准尺的读数b计算式: b=(H A+a)-H B②当放样高程H B高于仪器视线时(如放样地铁隧道管顶标高时),可以把尺子底向上,即用“倒尺”法放样。
名词解释1.测绘学:研究测定和推算地⾯点的⼏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场,据此测量地球表⾯⾃然形态和⼈⼯设施的⼏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然信息的地球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它是地球科学的⼀个分⽀学科。
2.⼤地测量学:研究和测定地球的形状、⼤⼩、重⼒场、整体与局部运动和测定地⾯点的⼏何位置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3.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研究利⽤摄影或遥感的⼿段获取⽬标物的影像数据,从中提取⼏何的或物理的信息,并⽤图形、图像和数字形式表达的学科。
4.⼯程测量学:研究⼯程建设和⾃然资源开发中各个阶段进⾏控制测量、地形测绘、施⼯放样和变形监测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5.地图制图学(地图学):研究模拟和数字地图的基础理论、设计、编绘、复制的技术⽅法及应⽤的学科。
6.空间信息可视化:运⽤计算机图形学、地图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空间信息输⼊、处理、查询、分析以及预测的数据和结果,⽤符号、图形、图像,结合图表、⽂字、表格、视频等可视化形式显⽰,并进⾏交互处理的理论、⽅法和技术。
电⼦地图是空间数据最主要的⼀种可视化形式,通常显⽰在屏幕上。
7.海洋测绘:对整个海洋空间,包括海⾯⽔体和海底进⾏全⽅位、多要素的综合测量,以获取包括⼤⽓(⽓温、风、⾬、云、雾等)、⽔⽂(海⽔温度、盐度、密度、潮汐、波浪、海流等)以及海底地形、地貌,地质、重⼒、磁⼒、海底扩张等各种信息和数据并绘制成各种使⽤⽤途的专题图件,为经济、军事和科学服务。
8.海洋测绘学:以海洋⽔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的测量和海图编制的理论和⽅法的学科。
9.地理信息系统:⼀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包括⼤⽓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信息系统。
10.测量平差:依据某种最优化准则,由⼀系列带有观测误差的观测值,求定未知量的最优估值及其精度的理论和⽅法。
11.地图投影:依据数学原理将地球椭球⾯上的经纬度线⽹描绘在平⾯上相应的经纬线⽹12.海道测量:以保证航⾏安全为⽬的对地球表⾯⽔域及毗邻陆地所进⾏的⽔深和岸线测量以及底质、障碍物的探测等⼯作。
测绘学概论目录一、总论二、大地测量学三、摄影测量学四、地图制图学五、工程测量学六、海洋测绘学七、全球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八、遥感九、地理信息系统十、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十一、地球空间信息学与数字地球总论1.测绘学的基本概念:从广义上讲:测绘学研究的对象是实体,是一门研究实体中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各种几何、物理、人文、属性等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更新与运用的科学。
针对地球而言:测绘学是一门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及其外层空间点的几何位置、确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获取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属性等信息,编制全球或局部地区的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同时建立各种地理信息系统,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研究服务的科学。
2.测绘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地球重力场理论,确定地球椭球的参数,建立统一的测绘基准和坐标系统以及测定点的坐标的技术和方法。
2)研究地图制作的理论、技术和工艺。
3)研究如何处理带有误差的观测值,设法消除或削弱误差,即误差理论和平差。
3.测绘学的分支:1)大地测量学2)遥感与摄影测量学3)地图制图学4)海洋测量学5)工程测量学4.测绘学中的3S新技术:1)GPS:全球定位系统2)GIS:地理信息系统3)RS:遥感5.地球空间信息学和数字地球的概念:1)当今信息的重要性: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人类走过了资源经济、资本经济和知识经济三个阶段,其社会运作方式如下:资源经济:物质流↓资本经济:资本流→物质流↓知识经济:信息流→资本流→物质流我们可以看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流拉动资本流,进而拉动物质流,使得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
可见,信息技术在当代的重要性。
2)数字地球的概念:所谓数字地球,就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进行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
通俗的讲,就是用数字的方法将地球、地球上的活动及环境的时空变化装入计算机中,运用海量地球信息对地球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的三维描述,为人类生活服务,其本质是一个信息系统。
测绘概论之工程测量摘要:在我国,测绘工程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大项目,它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各种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的测绘工程建设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作为测量工作者,一定要根据现实的发展状况,着重分析当前阶段我国测绘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整体测量技术的精度。
在测绘工程建设中,如何进行精准测量,以及利用测量设备进行数字化分析,这是目前测量工程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以下将着重介绍测绘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测绘工程;新技术;机遇与挑战引言在很多建筑工程中,精度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和施工难度,因此,测绘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有了精确的测绘,施工点的定位就会更加精确,从而降低施工的难度。
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新的测量技术也随之出现,这些高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了测绘工程中。
新技术的运用,使得测量的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对项目的质量有了很大的保障。
一、现代测绘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测绘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原有传统测绘技术的一种挑战。
特别是在当前,各种新兴技术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测绘技术在测绘应用系统中融合了多种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为测绘技术的精度提供了保障。
这对传统的制图技术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改变了传统制图方法耗时长,效率低的缺点。
其次,将 GPS的理念融入到新的测绘技术中,这样就能根据使用者的位置,做出正确的位置,这样就能保证 GIS数据的高效传递,最大限度的保证了 GIS的正确性,也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数据的损失率此外,还可以将遥感技术融入到测绘技术中,从而保证了信息数据传输的快速性,使测绘技术在几何形态上和物理形态上都能准确、清晰地表现出来,从长期来看,这对测绘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测绘新技术分析(一)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的问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于测绘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特别是最近几年,伴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测绘工程在满足工程质量的同时,还需要提高精度,这也是保证工程建设和质量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
第一章绪论内容: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任务与作用;理解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地理坐标系(大地、天文)、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和高差的概念;了解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重点:测量上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笛卡尔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异同;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
难点:大地水准面、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地面上点位的确定方法。
§ 1.1 测量学的发展、学习意义及要求一、测量学的发展概况1、我国古代测量学的成就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 由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 测量工作开始得很早,在测量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现举出以下几例。
(1)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时期长沙国地图——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军用地图。
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在古巴比伦北部的加苏古巴城(今伊拉克境内)发掘的刻在陶片上的地图。
图上绘有古巴比伦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大约是公元前 2500 年刻制的,距今大约四千余年了。
(2)北宋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磁偏角的发现。
(3)清朝康熙年间, 1718 年完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形图之一《皇与全图》。
在清朝康、雍、乾三位皇帝的先后主持下,自康熙十七年至乾隆二十五年,即 1708 年至 1760 年的五十余年间,是中国大地测量工作取得辉煌成就,绘制全国地图、省区地图和各项专门地图最多的兴盛时期,亦是世界测绘史上首创中外人士合作先例,在一千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陆上完成了大规模三角测量的宏伟业绩。
2、目前测量学发展状况及展望(1)全站仪的测量室内外一体化。
(2)全球定位系统 GPS (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的发展。
(3)遥感 RS ( Remote sense )的发展。
(4)地理信息系统 GIS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的发展。
(5) 3S 技术的结合 , 和数字地球( digital earth )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