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无碳复写纸常见纸病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55.72 KB
- 文档页数:5
常见纸病及防治常见纸病及防治外观纸病及其形成原因1、纸病名称及其对使用的影响1。
1 名称外观纸病的名称多依据其形象、颜色、产生部位、对光的反射、等情况命名,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习惯,名称较为复杂,叫法也不尽相同。
常见的有:尘埃、云彩花、透光点、透帘、匀度不良、褶子、皱纹、斑点、汽车斑、湿斑、浆疙瘩、孔洞、针眼、色调不一致、卷边、翘曲、泡泡沙、网痕、毛毯痕、压花、玻璃花、砂子、硬质块、条痕、掉毛掉粉、切边不齐。
1。
2 产生纸病的原因:1)原材料质量有问题;2 )设备及器械、网毯等维护不当;3)操造中操作不当;4)环境卫生及操作条件不良等。
1。
3 对使用的影响:1)可造成废品,发如孔洞、硬质块等;2)影响印刷机操作,如褶子、皱纹等;3)影响印刷质量,如匀度、透光点、尘埃等。
2、外观纸病的一般检查方法2。
1迎光检查2。
2利用散射光检查2。
3利用反射光斜视检查2。
4利用手摸检查第二节查找方法及解决措施1、查找方法1。
1 周期性规律查:如果纸病出现呈现一定的周期,可分析与产生周期对应的长度上是否与辊筒的周长、网子的长度、毛毯的长度等吻合,再根据纸病的具体特征,便可找出原因。
如孔洞、压光点、半透明点、压花等;1。
2 季节规律:如滴水造成的孔洞、半透明点、玻璃花等,多在雨季或空气中含水量高的气候下发生的;1。
3 工艺变动的因素中查:这些因素有1)换备品;2)换设备部件;3)改变原料和配比;4)改变工艺参数或操作规程;1。
4 查找纸现产生的地点:如尘埃一般发生在制浆或纸机的净化;褶纹只能产生于复卷、切纸、或纸机的压榨、干燥、压光等环节;孔洞则多在纸机上表现出来;1。
5 应用化学分析法查;1。
6 应用对比试验查;1。
7 建立外观纸病籍档案;2、解决外观纸病的措施2。
1 加强原材料、辅料的检验2。
2 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网毯等器材的正确使用:如润滑条件要良好、纸机各部的负荷要稳定、刮刀与辊筒的接触必须严密;成形网、湿毯要洗涤良好,不可有糊网、粘毯的现象;干毯透气性要均匀,一烘的干毯表面要细腻等。
无碳复写纸的生产及其常见问题2011-08-23 04:19无碳复写纸是一种化学型压敏记录纸,是不用有色色素的复写纸。
无碳复写纸分上页纸(CB 纸)、中页纸(CFB纸)、下页纸(CF纸)3层。
其主要原材料有原纸、微胶囊和显色剂等。
微胶囊由囊壳和溶有无色染料(发色剂)的染料油组成。
无碳复写纸的发色原理是:在写字或打印机的压力下,微胶囊受力破裂,染料油迁移到显色剂层与酸性显色剂接触,使无色染料显色。
本文介绍了无碳复写纸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无碳复写纸的生产及影响因素1.1原纸性能对无破复写纸质量的影响1.1.1原纸的定量和均一性无碳复写纸原纸定量范围为35-80g/m2,厚度为45-100um,目前用得最多的原纸定量是40g/m2。
原纸定量与厚度对多联显色效果有直接影响,相同定量不同厚度的原纸,相同联数的显色效果就不同。
如40g/m2国产低档原纸厚度普遍比日本进口的40g/m2原纸厚10%-15%,这样在相同涂布量的情况下,国产低档原纸比相同定量的进口原纸生产的无碳复写纸多联显色效果差。
原纸的均一性是指纵横向的定量、厚度、水分、纤维组织等的均一程度。
均一性差的原纸,会造成涂布后涂布量不均,干燥不均,变形不一致,最终影响产品的使用。
匀度好、水分均一的原纸,涂布后涂布量均一,涂布纸的性能均一性也好。
1.1.2原纸的透气度原纸的透气度是影响涂布质量的重要因素。
原纸经涂布后,涂料中的水分先渗人原纸中,干燥时,水分首先从涂料表层开始蒸发,干燥过程中,进人原纸中的水分,再通过涂层逸出。
透气度高的原纸中的水分较容易逸出,涂布后水分的均一性较好。
经实践证明,原纸的透气度在200-400 mL/s较适合。
1.1,3原纸的表面强度原纸表面强度会影响涂布纸的表面强度,表面强度高的原纸涂布后掉粉掉毛现象少。
进口(日本)原纸的表面强度在2.08-2.61 m/s范围,灰分5%左右,国产低档原纸的表面强度在1.06-1.20 m/s范围;国产低档CF纸表面强度分别为1.29-1.61m/s和0.61-0.84 m/s。
⽆碳复写纸的常见问题分析1.⽆碳复写纸的发⾊与泛蓝从⽆碳复写纸的发⾊原理可知,其背涂CB⾯含有微胶囊,在受⼒的情况下微胶囊破裂,造成中纸显⾊⽽失去使⽤价值。
据了解,由于搬运和使⽤不当造成的发⾊和泛蓝占⼚商投诉的50%以上。
未包装好的⽆碳复写纸不得在粗糙表⾯翻滚,有关操作应在海绵垫上进⾏,以免压破微胶囊⽽造成上纸显⾊不良、中纸泛蓝不能使⽤;平版CB纸和CFB纸的堆放不能超过1.5m,以免压破微胶囊;卷筒纸在运输和存放时,应端⾯朝下,避免径向放置引起纸卷变形和显⾊;运输装卸中避免受压和碰撞引起显⾊和变形;分切平版纸时,要求切⼑锋利,分切CB纸和CFB纸要在纸⾯垫5~10mm的橡胶或纸张,每次切纸厚度以30~50mm为宜。
另外,印刷中也存在着中纸印刷完成放置⼀段时间后CF⾯泛蓝或出现⿇点显⾊的现象,实地部分显⾊更加严重,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于印刷压⼒太⼤,将胶囊压破,⾊油渗在CF⾯与显⾊剂接触造成发⾊和泛蓝,因此在印刷中应尽量调⼩印刷压⼒,避免印刷后CF⾯显⾊。
2.印刷起皱纸张受潮和⼲燥过程中,纸张中间部分含⽔量变化慢,四周部分含⽔量变化快,纸张两边和中间湿度不⼀样,从⽽造成荷叶边、紧边。
⽤这样的纸张印刷时,由于纸边不平,造成印刷起皱。
所以不要过早地打开纸张外包装.没有印完的纸张即时包好,以免引起印刷起皱。
低定量的纸张轻薄、柔软,因此纸张在前规处定位时易“⼸”起或卷起.可通过敲勒的⽅法未提⾼纸张平整性.提⾼纸张的印刷适性。
敲纸时纸张的反⾯或正⾯⼀般敲成扇形交叉的形状。
另外,⽆碳复写纸的厚度不⼀、匀度不好、涂层厚度不⼀、纸卷变形以及印刷压⼒太⼤等,都容易造成印刷起皱。
3.CF⾯掉⽑、掉粉在⽆碳复写纸的印刷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掉⽑、掉粉的现象,主要出现在CF⾯印刷中。
在单⾊印刷中,⽆碳复写纸的掉⽑、掉粉是由于涂料和纸张的结合⼒⼩于油墨的附着⼒⽽引起的。
在多⾊印刷中.纸张的掉⽑、掉粉是在单⾊印刷的基础上.加上润版液的作⽤.使⽆碳复写纸的表⾯强度降低的结果,因此⽆碳复写纸在印刷时套⾊次数不宜过多。
纸张的主要纸病、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时间:2011-08-31 来源:中纸在线作者:枫叶点击: 177次凡不包括在纸张质量技术要求内的纸张缺陷可称为纸病。
纸病既包括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通过实验或印刷才可知道的某些性能缺陷,如发脆、透印、掉毛、掉粉等,也包括可直接看到或感受到的、处在纸页表面的各种疵点和缺陷,如尘埃、脏点等。
这里把后者称为纸张的外观纸病。
纸张的外观病很多,有尘埃、斑点、网痕、毛布痕、“云彩花”、泡泡纱、皱纹、折子、脏点、草皮、透明点、温斑、洞眼、压花、疤痕、浆疙瘩、硬质块、及定量不均、匀度不良等。
这些外观纸病,有的是由抄纸前的纸料中带入的,有的是抄纸过程中技术操作不良或技术不佳造成的,还有的则是厂内环境卫生不善引起的有的外观纸病一旦出现就相对具有连续性,如毛布痕和“云彩花”等,一旦出现如不采取措施就一直存在;有的外观纸病则具有某种偶然性或间隔较长时间才出现一次,如脏点、窟窿等。
有的纸病存在,将使纸张的品质变劣,如尘埃、毛布痕等;有的纸病则使该纸张成为废品,如带有硬质块的胶印书刊纸或带有大脏点的铜版纸,就只能作为废品处理。
按不同的类型常见纸病可分为:纸张定量的波动与纸幅定量的不匀第一种波动一般是由于纸料去流浆箱的流送系统受到周期性的震动,流浆箱前旋翼筛的摇震或浆泵的震动影响所造成的,有时也因流浆箱内匀浆辊弯曲或开孔不合理造成的。
第二种波动一般由于生产流程不合理或操作管理不当等原因而引起。
匀度不良。
其现象有:1)团状组织:指纤维互相絮杂在一起成为一团团的状态。
2)“云彩花”:又叫云状组织,指纸张中的纤维像云彩一样分布在纸页中。
3)纤维组织脱节:指在纸机运行方向纤维交织不良。
4)波浪状的纤维组织:指在纸的横向沿幅宽出现一道道弯弯曲曲的波浪状加厚层。
5)浆道子:指纸幅上的一些迎光可见的纵向条状浆痕。
尘埃、斑点、沙子和硬质块1)尘埃:可分为“纤维性质的尘埃”、“非金属性质的尘埃”、“金属性质的尘埃”三种。
浅析⽆碳复写纸在染⾊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浅析⽆碳复写纸在染⾊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碳复写纸的耐晒牢度问题:
⽆碳复写纸染⾊要求有较⾼的耐晒牢度,以改变部分分⼦结构,增强染⾊剂的耐晒牢度,也就是说⽆碳复写纸暴露在⽇光下⼀段时间不能产⽣褪⾊现象。
要提⾼⽆碳复写纸颜⾊的耐晒牢度,就需要在染⾊加⼯过程中加⼊⼀些化⼯助剂。
加⼊化⼯助剂的⽬的是与染⾊剂对⽇光紫外线较敏感的分⼦基团发⽣反应,以改变部分分⼦结构,增强染⾊剂的耐晒度,所以要根据⾃已使⽤的染⾊剂选择相应的化⼯助剂,加⼊适量的量,以达到提⾼耐晒牢度的最佳效果。
另外,有选择地加⼊⼀些对紫外线有分解吸收作⽤的化⼯助剂,也可在⼀定程度上提⾼耐晒牢度。
⼆、⽆碳复写纸染⾊的均匀度问题:
鹤壁市⽆碳纸⼚在实际⽣产过程中归纳影响染⾊均匀主要有两⽅⾯原因:
1、原纸⽅⾯的影响:由于原纸⼀般都不是单⼀的⼀种浆料抄成,如果纸张在抄造过程中不同的浆料纤维混合不均匀,由于不同的纤维对染⾊剂的亲和⼒不同,在染⾊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均匀现象。
另外,纸张本⾝的匀度及施胶匀度等也会影响染⾊的匀度。
2、染⾊剂的影响:
如果染⾊剂对所染纸张纤维的亲和⼒太强,那么先接触染⾊剂的纤维或接触染⾊剂多的纤维就会被染成较深的颜⾊,造成染⾊不均匀,但染⾊剂对纸张纤维的亲和⼒太差⼜会造成掉⾊现象,故染⾊剂与所染纸张纤维的亲和⼒应适中才能染出均匀的染⾊纸。
常见涂布加工纸纸病及解决方法袁瑞红 赵传山((山东轻工业学院制浆造纸工程省部共建重点学科,山东济南市,250353))摘 要 本文主要就涂布加工纸常见的纸病如涂布不均、涂布翘曲、皱纹、刮痕、两面差、胡须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且针对这些纸病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涂布加工纸 涂布不均 涂布翘曲 皱纹 刮痕 两面差近年来,造纸工业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尚供不应求的产业之一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飞速发展。
在这方面,纸张和纸板的整饰加工技术和装备之一的涂布方法和技术装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纸张进行涂布处理,可以提高纸张的质量和附加值。
涂布加工纸属于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在生产中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原因产生的纸病也不尽相同,所以应在搞清涂布加工纸产生纸病的原因的基础之上,如何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具体的措施是造纸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纸的质量,使自己的产品立于不败之地。
下面就涂布加工纸常见的纸病及具体的解决办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1 涂布不均涂布不均匀是指纸张在涂布过程中,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1],造成纸页涂布面局部涂料稀少,严重的接近漏涂(所谓漏涂是指纸页涂布由于受到非正常因素的影响没有涂覆涂料),而且这种纸病在日光下或普通灯光下难以看到,必须要借助紫外灯才可以看到,这又增加了查找涂布不均匀的难度;涂布不均会造成成纸定量和厚度的变化,从而对最终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
尤其是高质量的涂布加工纸,如无碳复写纸如果有部分没有涂覆涂料,就会使这部分无碳复写纸丧失复写功能,几乎不能显色或显色很淡,从而使无碳复写纸丧失或基木丧失复写功能,这是一种严重的纸病,尤其是比较重要的文件使用存在上述纸病的无碳复写纸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还有传真纸,如果涂布不均造成显像不成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1 1 涂布不均的原因分析涂布不均匀这种纸病,诱发因素多,有的可能是若干个因素在起作用,则解决难度大。
浅谈无碳复写纸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碳复写纸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同时对其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以实际加工生产为基础,阐述了无碳复写纸加过程中常见问题以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无碳复写纸;加工;蓝点显色;配页1.无碳复写纸的选用1.1上、中、下页纸统一品牌加工时,最好用同一家公司生产的相同品牌的上、中、下页纸配页,并且其生产日期不要相隔太久。
因为不同厂家所涂布的发色剂和显色剂不同,其显色特性也不一样,使用不同厂家的纸张相配时,可能会出现问题。
另外,不同厂家纸张的白度、颜色、水分、收缩性、平滑度、厚度、挺度、印刷适性等也各不相同,混纸使用常出现以下问题:⑴显色不良;⑵外观不一致;⑶配页抽涨(纸张收缩性、水分不一致导致);⑷分离成套不良(纸张表面张力差异导致)。
1.2按质量要求选纸无碳复写纸的质量有高、中、低等档次,适用于不同质量要求的成品,不同档次之间的价格差异比较大。
一般来说,用作空白压感纸的无碳复写纸档次较低,质量较差;其次是社会印刷单据的用纸;对质量要求最高的是银行票据、发票用纸,不能有漏涂,否则可能会出现复写后小数点、数字缺失的问题。
另外,有些产品对无碳复写纸有特殊的要求,比如超长的保存年限,低温环境下使用等,需要按照要求选用适合的纸张。
1.3按工艺要求选纸无碳复写纸的选用还需要结合相关的生产工艺。
空白加工对无碳复写纸的性能要求较低;其次是印刷用纸,对纸张的印刷适性要求较高;性能要求最高的是条码印刷工艺,纸张除了满足印刷适性之外,还要满足喷码工艺的要求。
2.中页纸蓝点显色问题中页纸蓝点显色是无碳复写纸印刷加工中常见的问题。
无碳复写纸在加工过程中,导致中页纸预显色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卷筒中页纸上机显色卷筒无碳复写纸都是以端面向上的方式进行运输、存储。
上机使用时,需要将纸卷翻转90°,大部分纸卷翻转都是手工方式,翻转过程中,纸卷外圈的一边缘成为支点,承载整个纸卷重力,受压显色。
“加垫法”快速消除无碳纸印刷起皱故障无碳纸印刷无碳复写纸也称为压敏记录纸,是多联报表、票据、计算机终端等常用的打印材料,它具有使用方便、快捷,深受用户的欢迎,广泛应用于航空、邮政、电信、商贸和其它服务性行业。
由于无碳纸材质较轻薄,挺度相对较差,当原纸的含水率控制不当,拆包后纸边就容易出现卷曲或波浪变形,这样,采用胶印机印刷时,纸张的边缘就容易起皱,不仅产品的印刷质量不符合用户的使用要求,而且给机器正常的印刷造成一定的障碍。
1.印刷起皱故障情况的分析我们公司用J2205型对开双色胶印机印刷上联和中联无碳纸(大度四开59.5~44.3cm规格)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而当印刷到45克的黄色下联无碳纸时,纸张两边频繁出现起皱故障,造成表格版面变形、文字缺笔断划的质量缺陷问题,也影响了套联产品的精度,不符合使用的质量要求。
这一问题出现后,尽管操作者先后采取调轻印刷压力,检查橡皮布的平整度、松紧均匀度,以及反复对滚筒咬纸牙的压力进行调整,也无济于事,印刷起皱现象依然无法消除。
而裁切后的半成品原纸,又不能作退货或更换处理,客户急着催要货,情况比较棘手,不知如何是好。
对此,笔者通过现场观察和检查,发现这一联印刷后容易出现起皱的无碳纸,边缘存在卷曲和变形情况,此外,纸张左右两个边角没有对应滚筒咬牙,这样印刷过程中随着滚筒的快速转动,纸张的两边由于没有被咬牙咬住而往后坠,使纸张左右两边与中间纸边没有保持直线和同步滚动,于是,压印时通过滚筒的挤压作用,就容易使不平的纸面向拖梢两边方向产生若干褶皱痕迹,分析原因之后,笔者脑子里立刻闪现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给印张左右两边加纸板衬垫,利用橡皮布的弹性,通过衬垫纸板条勒紧纸面达到消除印刷起皱的目的。
2.应用~加垫法~快速消除印刷起皱的方法所谓~加垫法~,就是在压印滚筒对应与印张两边的适当位置上,分别垫贴两条厚度、宽度合适的纸板条。
针对该印张的规格是44.3~59.5cm,为了消除印刷起皱质量故障现象,笔者通过给印张两边(59.5cm规格的方向),分别各粘贴一条宽度、厚度适当的白板纸条,起到了勒紧压印中的纸面,从而较快、较好地避免了印张的起皱现象,不仅实现了正常的生产,而且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造纸生产过程中常见纸病的分析处理造纸生产过程中常见纸病的分析处理1 前言造纸生产的过程通俗概括地讲就是一个加水、脱水、保水的过程。
首先在打浆前要加入适量的水,使之调节到打浆的适应浓度,然后通过配料、加药、加填、调节浓度到适宜抄造的上网条件。
继而,在抄造过程中控制好网前箱(俗称头箱) 的水位,使浆流以适当的浆网速比均匀地喷上网面。
浆网速比根据成纸的匀度、纤维的定向排列的状况,成纸的形稳性等状况决定,一般文化用纸抄造时结合设备特性的差异控制在0. 9~1. 1 的范围之内。
浆料上网后经过自然脱水和机械方式脱水结合的过程,进入压榨部则是完全的机械脱水的过程;通过压榨部进入干燥部则是以热力方式进行蒸发脱水,热力干燥脱水的成本要大大高于机械方式脱水的成本,一般认为在进入烘缸前降低1 %的水份可以节约4 %的蒸汽成本。
所以抄造中在设备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应充分发挥压榨部脱水能力,尽最大可能降低进入烘缸前的水份,一则可以尽可能节约抄造成本,同时还能提高纸页的湿强度,减少断纸机会,提高抄造率,间接可提高车速。
但对于需要保持一定松厚度的产品如纸杯原纸等,则只能在保证成品松厚度的前提下适当使用压榨压力。
脱水过程结束同时也进入保水过程,即在干燥脱水到一定程度时则须使纸幅能均匀、稳定地保持一定的水份,以使其在通过压光整饰时能获得良好的平滑性和均一性的外观质量,以及成纸后的形态稳定性。
一般文化用纸的成纸水份以控制在4 %~6 %的范围为宜。
有特定成纸水份要求的品种则应根据特定标准控制。
适当的水份控制,除了能达到上述质量控制的目的外,还能有效地节约抄造用浆,以达到降低成本之目的。
本文叙述了造纸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纸病及其分析处理方法,常见纸病有定量波动,纸页收缩,匀度不良,鼓泡、荷叶边和孔洞等。
2 常见纸病及处理2. 1 定量波动的影响及控制2. 1. 1 成浆浓度波动碎浆过程中必须保证稳定的投料及加水的数量。
若能在进入打浆前增设浓度调节器则是较理想的浓度控制流程,但必须说明的是浓度调节器也只能在一定的浓度范围以内进行调节,而且只能在高于设定浓度的条件下调节到设定的浓度,所以碎浆浓度超过调节范围或低于设定浓度时调节器都是无法正常工作的。
无碳复写纸常见纸病及解决方法
逄锦江;赵传山;韩文佳
【期刊名称】《湖南造纸》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主要介绍了无碳复写纸生产中常见纸痛,并对造成纸病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总页数】4页(P18-20,23)
【作者】逄锦江;赵传山;韩文佳
【作者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353;山东轻工业学院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
南,250353;山东轻工业学院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
南,25035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常见涂布加工纸纸病及解决方法 [J], 袁瑞红;赵传山
2.长网纸机生产中常见纸病及解决方法 [J], 杨树忠
3.浅谈薄型单面光纸常见纸病及其解决方法 [J], 南景莲
4.常见园网纸机纸病的由来及解决方法 [J], 陈广雄
5.白面牛卡纸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纸病分析及解决方法 [J], 邵校;张兴利;操海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