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二卷 详细讲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二卷 详细讲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二卷 详细讲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二卷 详细讲义

自考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王禹偁:考点 1.白体:白体是宋初出现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李昉、 徐铉、王禹偁;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 2.简述王禹偁的诗歌创作成就:(1)促进宋初诗风变革。 (2)早年学习白居易的诗歌,侧重学习白居易的闲适 唱和诗。(3)贬官商周以后,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 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4)兼擅各体,五、七言古诗有 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清远 的格调。 3.在宋代顾问运动中,柳开是先驱者。(柳开、穆修等人的 倡导复古和坚持写古文,为后来宋代的古文运动开了头)4.王禹偁的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 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文在宋初重现,成为欧 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5.宋初诗派: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学白居易,诗风

平易晓畅,主要诗人李昉、徐铉、王禹偁。 6.柳开:河北大名县,《河东先生集》。自觉地以恢复韩愈、 柳宗元古文的传统为己任。(1)反对五代浮艳文风(2)主张文道合一。(3)鼓吹复古(4)倡导质朴文风 黄庭坚:考点 1.黄庭坚的词无论豪放、旷达还是婉丽之作,都带有他的个性色彩,即:兀傲俊洁。(都带有的个性色彩) 2.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称黄庭坚诗为‘山谷诗体’,严羽《沧浪诗话》将其列为‘山谷体’。 3.诗论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山谷体诗的基本特征(求生避熟,求雅脱俗)其艺术特点有三: (1)喜欢用拗句。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拗句、拗律的体制。(2)‘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造,富有思致和机趣。(3)风格生新瘦硬,兼有自然晓畅的一面。好奇尚硬,造语洗尽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拔,同时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古代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卷_袁行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卷笔记整编 第二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概况 1、时代基本特点:政治的动荡、黑暗、民族矛盾尖锐 2、士族门阀制度的产生 士族,又称世族、高门大族,其对立的称呼就是庶族、寒门,基于宗族的血统 士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以致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3、社会思想的自由、活跃 玄学兴起:形上思辨、清谈析理;任性率真,寄情山水——人的觉醒、个体意识的觉醒。 佛学的兴起道教的兴盛对中国小说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特点 1、文学的自觉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四个标志: 一就是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二就是文学理论的繁荣与文学批评的兴起。 三就是文体的区分。 四就是自觉追求文学的审美特性:诗赋欲丽、缘情而绮靡 2、文学主题与题材的变化 (1)文学风尚与主题。典型的乱世文学,形成了三大主题:生死主题、游仙主题与隐逸主题。 (2)文学题材的新变玄言诗:谈玄析理山水田园文学:陶谢为代表 此外,咏怀诗、咏史诗、边塞诗、游仙诗、宫体诗等诗歌题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文人集团与文学的家族化 文学家族主要有:三曹、阮瑀与阮藉、嵇康与其子嵇绍、三张(张载及其弟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两潘(潘岳及其从子潘尼)、傅玄及其从子傅咸、谢氏家族(谢安、谢混、谢灵运、谢瞻、谢晦、谢曜、谢惠连、谢眺)、萧衍及其子萧纲、萧绎。 4、文学样式的丰富多样 (1)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也进一步丰富发展起来。五言古诗得到长足的发展并达到鼎盛;七言古诗在这时也确立起来;齐梁“永明体”的出现又为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 (2)文:骈文在这一时期开始兴盛。 (3)赋:在汉代盛极一时的大赋,演变而为抒情小赋。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袁行霈版)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 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就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就是 :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 ,它保存在《淮南子》中。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就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五.论述 根据您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 一.背诵与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 2、赋比兴 3、四家诗 三.填空 1。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 年间的 305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 ,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就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就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与 ,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与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就是与。现在流传下来的就是 ,这就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就是《毛诗正义》与《诗集传》。《毛诗正义》就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诗集传》就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就是与。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与、、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就是“” ,“” ,“”。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与 5篇。 四.简答 1、《诗经》就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作品的年代与作者情况如何? 2、您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不?为什么? 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就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4、《诗经》反映周民族发祥、发展的史诗有哪几篇作品?请简述它们的内容。 5、《七月》一就是诗怎样描写奴隶的痛苦生活的?

自考古代文学史二讲义

古代文学史二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 识记:①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②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理解:“白体”。 应用: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二)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 识记:①《西昆酬唱集》;②杨亿的生平;③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理解:①西昆体;②晚唐体。 应用:①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②林逋诗歌的特点。 (三)晏殊的令词 识记:①晏殊的生平;②《珠玉词》。 应用: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一节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 识记: 刘开、穆修:倡导复古和坚持写作古文,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宋初“三体诗”:白体、昆体、晚唐体 理解: 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主要诗人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 应用: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的贡献 1.王禹偁在诗、文两个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1)在诗的方面,他的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2)在文的方面,他既能写古文,又是四六文的高手,但他尤其致力于倡导古文,改变五代以来的雕绘习气,始为古雅简淡之作。 2.王禹偁的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文在宋初重现,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第二节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 识记: 《西昆酬唱集》★ 杨亿等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共收诗人17位,其中杨亿、钱惟演、刘钧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杨艺生平:宋初著名文臣。作诗宗主李商隐、讲究辞采、风格典丽。以表现才学和功力,但亦不乏清峭感怆的讽刺之作。 西昆体: 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西昆的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西昆体讲究修辞,诗中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

自考:汉语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

自考:汉语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 1.宋初诗坛最早流行应答酬唱、浅切以晓的“白乐天体”,代表人物有徐铉、李昉,李昉编纂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诗徐铉文总集《文苑英华》。 2.晚唐体有寇准、林逋、魏野、潘阆等人,尊崇对象为贾岛、姚合,多写山野闲逸情趣,以锤炼字句为能。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以梅、鹤为伴,称梅妻鹤子,以咏梅诗诗著称,传世佳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 3.宋代最早提倡复古和文体复古的代表人物是柳开,著有《柳河东集》。王禹偁著有《小畜集》,其诗取法白居易,是宋初创作实绩最为丰厚的诗人,是宋代文学创作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代表作诗《对雪》、《山行》,散文《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4.王禹偁著有《小畜集》、《小畜外集》,其诗取法白居易,是宋初创作实绩最为丰厚的诗人,是宋代文学创作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代表作诗《对雪》、《山行》,散文《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5.西昆诗派(西昆体):北宋诗人杨亿将在皇家藏书秘阁参预编纂《册府元龟》诸人“更迭唱和”的诗作编为《西昆酬唱集》(西昆,指秘阁藏书之所,因《山海经》言昆仑山之西有群玉山,为先王藏书册府),西昆诗体和诗派便由此而得名。《西昆酬唱集》共收录杨亿等十七人的诗作二百五十首,全部为近体律诗。西昆派作家均是身居清要的馆阁之士,代表作家为杨亿、刘筠、钱惟演。诗的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创作追求用典丰缛,属对工整,下字丽艳,音节铿锵;诗文标榜学习李商隐,其中杨亿、刘筠以骈体文著称。西昆派多数作品缺乏真情实感,堆砌过甚,不免剽窃之讥。西昆派作家惟美风格固然是对宋初浅俗的白体诗风和缺乏文采的复古文风有所矫正,但其创作脱离现实,偏离传统的文学标准,馆阁气十足、仅重外表精美的艺术趣味,注定了主导文坛的时间不会长久,但在北宋文坛仍有一定影响。 6.石介片面强调复古,鼓励了古文中险怪奇涩的“太学体”的形成。 7.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是宋诗革新的开拓者,梅尧臣,有《宛陵先生文集》。 8.宋初词坛仍承续五代花间词派余绪,袭用艳情、别情的旧有题材,采纳令词小曲的传统形式,促使词进一步雅化、文人化。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晏殊、欧阳修等人。 9.晏殊,字同叔,词集名《珠玉词》(全部为小令),词风“温润雅洁”、“明朗清峻”。名句:《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诗人之忧生”,又以之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一境”。

中国古代文学史 5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填空题 1、《上隋高帝革文华书》的作者是隋唐诗人李谔。 2、“吴中四士”指的是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 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诗的作者是初唐诗人刘希夷。 4、有“诗豪”之称的诗人是刘禹锡。 5、“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此诗出自秦观的《踏莎行》。 6、有“词中老杜”之称的大晟词人是周邦彦。 7、赵冀《瓯北诗话》:“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此继李杜之后一大评论家对苏轼的评论。 8、《断肠词》全集(25首),是南宋朱淑真作。 9、词在唐,五代时统称为曲子词。 10、裴铏,唐,著有《传奇》三卷,有“传奇之词”之称。 11、《莺莺传》的作者是元稹。 12、与“诗俊”陈与义并称为“洛阳八俊”的“词俊”是周敦儒。 13、《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董解元,源自于元稹的《莺莺传》,元代时王实甫发展到第三阶段。 14、“上官体”的特色是绮错婉媚。 15、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的初唐诗人是刘长卿。 16、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白居易。 1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作者是崔颢。 18、“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于林逋的《山园小梅》。 19、柳永字耆卿,周邦彦字清真。 20、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铁,眉目耸拔,人称“贺鬼头”的诗人是贺铸。 21、陆游的诗集题做《剑南诗稿》。 22、中兴四大诗人(南渡四大家)是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23、“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出自于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 24、《扬州慢》的作者是姜夔。 25、耶律倍是辽朝诗人。 26、“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出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二、阅读翻译题。(翻译,标点,繁化简) (1)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原文】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常恐逶迤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遂用,發揮幽郁。不圖正始之音復睹于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解君云:“張茂先、何敬祖,東方生與其比肩。”仆以為知言也。故感嘆雅制,作《修竹詩》一首,當有知音以傳示之。 译文:东方公足下:文章的衰弊,已经有五百年了,汉魏时期刚健苍凉精要劲健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目录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2.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3.“白体” 4.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5.《西昆酬唱集》 6.杨亿的生平 7.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8.西昆体 9.晚唐体 10.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 11.林逋诗歌的特点 12.晏殊的生平 13.《珠玉词》 14.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15.欧阳修的生平 16.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 17.《秋声赋》的艺术特点 18.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 19.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 20.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 21.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22.梅尧臣的生平 23.苏舜钦的生平 24.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 25.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6.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 27.王安石的生平 28.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 对词境的开拓 29.王令诗歌的特点 30.王安石散文的特点 31.王安石诗歌的创作成就 32.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 33.“三苏” 34.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 35.苏洵散文的特点 36.苏辙散文的特点 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 37.苏轼的生平 38.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39.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 40.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 41.“东坡体” 42.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 43.苏轼诗歌分前、后期 44.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 45.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46.苏词的超旷高远襟怀 47.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 的贡献 48.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 49.苏词的创作风格 50.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 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51.黄庭坚的生平 52.“山谷体” 53.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 54.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艺术 特色 55.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 56.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57.“后山体” 58.“简斋体” 59.陈与义诗分前、后期 60.陈师道“后山体”的艺术特征 61.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 62.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 63.“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 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 64.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及各期 代表词人 65.柳永的生平 66.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 开拓 67.柳永对词体的开拓 68.柳永词的艺术特点 69.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70.秦观的生平 71.晏几道的生平 72.贺铸的生平 73.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 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74.晏几道词作的艺术特点 75.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 76.周邦彦的生平 77.周邦彦词的集大成 78.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 79.“易安体” 80.“樵歌体” 81.李清照的生平 82.朱敦儒的生平 83.李清照词分前、后期 84.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 85.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 86.朱敦儒词作的艺术特点 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87.辛弃疾的生平 88.“稼轩体” 89.辛词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 90.辛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 91.张元幹的生平 92.张孝祥的生平 93.陈亮的生平 94.张元幹词的特点 95.张孝祥词的特点 96.陈亮词的特点 97.刘过词的特点 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98.“中兴四大诗人” 99.陆游的生平 100.陆游散文的特点 101.陆游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期 的主要特点 102.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 103.陆游词作的特色 104.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 格 105.“诚斋体” 106.杨万里的生平 107.范成大的生平 108.杨万里的“活法”诗 109.“诚斋体”的艺术特色 110.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11.朱熹的生平 112.朱熹诗歌的特点 113.朱熹散文的特点 114.南宋中叶散文之两派 115.南宋各体散文的一般特征 116.南宋“小品文”概况 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二)名词解释 1.白体: (1)指宋初诗坛流行的学白居易的诗。 (2)宋初一些作家,如王禹称等先后学习白居易平易晓畅的闲适唱和诗和关心民生疾苦的讽喻诗,由此而形成的诗风就叫“白体”。(3)其特征是“顺熟”“容易”“浅切”。 2.西昆体: (1)这是北宋初期影响极大的诗歌流派。 (2)有广狭二义,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3)西昆之名,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西昆指玉山。 3.晚唐体: (1)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的诗风的诗作。 (2)以清逸隐幽为旨趣,以锤炼字句为能事。 (3)代表作家林逋。 4.东坡体: (1)即指苏轼的诗在宋代的一种风格范式, (2)其诗各体兼备,风格多样。他的七绝清丽精美,七古雄健豪放。(3)其基本风格有二:一是刚健中含婀娜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中加平淡的清旷闲逸。 (4)他的诗体对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起了关键性作用。 5.王荆公体: (1)这是王安石的诗歌风格特征。 (2)他在表现形式上尽力打破常规,语意求新,诗句求工。 (3)“廋劲刚健”是其显著特征。 6.半山诗: (1)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 (2)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订为《半山集》,亦称为“半山诗”。(3)主要体裁是绝句。 7.山谷体: (1)这是黄庭坚的诗歌风格特征。 (2)提倡学韩杜,要以学问为诗。落实于诗歌创作,就是以故为新,变俗为雅。 (3)他作诗造语好奇尚硬,洗净铅华,风格生新瘦硬峭拔。

(4)他重视句法,发展拗句、拗律体制,工于炼字用典,讲究语意老重。 (5)他的诗于苏诗外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8.后山体: (1)这是陈师道的诗歌风格特征。 (2)作诗学黄庭坚,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 (3)他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力求简省字句。 (4)其诗均为呕心沥血之作,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 9.简斋体: (1)即指陈与义的诗歌特征。 (2)陈与义先后学习黄庭坚、陈师道及杜甫的诗歌,自创以直致、浅语入诗。 (3)其创作风格重意境、重白描,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诗风。10.诚斋体: (1)这是杨万里的诗歌特征。 (2)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材,采用白描手法写诗。 (3)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4)一改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个关键。11.易安体: (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词婉约派大家。 (2)其词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流畅,音调优美。 (3)既融入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 (4)其作词有倜傥的丈夫气,柔中有刚。 (5)她的艺术成就很高,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12.稼轩体: (1)这是辛弃疾创立的词体。 (2)他很有才情,无论是婉约词还是豪放词,都是刚柔相济。(3)喜议论好用典,是其显著特征。 (4)他的词是典型的英雄词,有报国豪情,也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13.樵歌体: (1)又叫“朱希真体”,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诗歌特征。 (2)其词语言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格飘逸自然。 (3)在当时词坛能自成一家,开南宋隐逸词派之先河。

2012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以及答案

2012年1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 课程代码:0053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色的是( C ) A.平易古淡 B.华丽典雅 C.豪犷雄放 D.清新流丽 2.“王荆公体”的主要体裁是( B ) A.古诗 B.绝句 C.律诗 D.歌行 3.陈师道的诗被称为( C ) A.半山体 B.山谷体 C.后山体 D.简斋体 4.周邦彦词的主要题材是( D ) A.登临怀古 B.山水田园 C.儿女柔情D.羁旅行役 5.陆游晚年诗风主要表现为( B ) A.雕饰藻绘 B.清淡秀逸 C.豪放悲壮 D.清新拔俗 6.姜夔词的艺术特点是( A ) A.“清空”、“骚雅” B.“如七宝楼台” C.自然飘逸 D.清新明快 7.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 D ) A.山谷体 B.易安体 C.稼轩体D.诚斋体 8.戴复古所属的诗人群体是( B ) A.江西诗派B.江湖诗派 C.中兴四大诗人 D.永嘉四灵 9.元杂剧作家白朴的著名杂剧作品《梧桐雨》属于( B ) A.爱情剧B.历史剧 C.公案剧 D.神仙道化剧

10.元杂剧作家康进之今仅存的作品是( B ) A.《柳毅传书》B.《李逵负荆》 C.《赵氏孤儿》 D.《双献功》 11.关汉卿性格和为人的特点是( B ) A.理想高远,志在仕途B.倜傥风流,桀骜不驯 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 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 12.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中的女主人公是( A ) A.赵盼儿B.宋引章 C.谢天香 D.杜蕊娘 13.下列属于“元诗四家”之一杨载著作的是( A ) A.《诗法家数》 B.《论诗绝句》 C.《瀛奎律髓》 D.《麓堂诗话》 14.晚明思想与文学革新的旗手是( B ) A.徐渭 B.李贽 C.李梦阳 D.王世贞 15.散曲集《江东白苧》的作者是 ( C ) A.王磐 B.陈铎 C.梁辰鱼 D.冯惟敏 16.刘基最出色的散文是( D ) A.政论文 B.传记文 C.游记体散文 D.寓言体散文 17.明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品是( A ) A.《封神演义》 B.《三遂平妖传》 C.《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D.《天妃济世出身传》 18.沈璟曲论的核心是( B ) A.推崇语言本色 B.强调“场上之曲” C.注重文采才情 D.“宁协律而不工” 19.代表清代讲唱文学最高成就的是( B ) A.鼓词 B.弹词 C.大鼓 D.子弟书 20.浙西词派朱彝尊词的风格特点是( D ) A.豪纵洒脱 B.哀感幽绝 C.雄健俊逸 D.醇雅清丽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必备)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一、名词解释 1.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2.江湖诗派: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大都是一些落弟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进退无据,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生,或游走干谒公卿权贵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当时有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刊刻《江湖诗集》,后以江湖集内诗气味相似,故称之曰江湖诗派。 3.国朝文派:金世宗大定和金章宗明昌年间,金与南宋议和,偃武修文,建学养士,于是涌现出一批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如蔡珪、党怀英、王庭筠以及王寂等,他们的创作风格不同于由宋入金的文人,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自具风格的新时期。元好问在其所编的《中州集》中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 4.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流派。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其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 5.阳羡派:清初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的豪放苍凉词风。因陈维崧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属于这一词派的还有曹贞吉、蒋士铨等。 6.浙西派:清初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之作,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的最高标准。在实际创作中,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他的词论主张和词作受到许多浙西词家的认同,许多人都以朱彝尊所标榜的姜夔和张炎为楷模,一时此风大盛,其影响波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年词坛。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嗥日、沈岸登及其本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7.桐城派:清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其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为清王朝政权服务为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散文理论。方苞是桐城派的创始人,其散文理论的核心是“义法”二字;姚鼐使桐城派理论更加完整和系统化,提出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的理论,并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作家队伍。 8.阳湖派:嘉庆年间,当桐城派极盛之际,恽敬和张惠言接受桐城派理论影响,对桐城派的理论作了一些修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他们二人及其大部分追随者都是阳湖人,故被称为“阳湖派”。 9.宋诗派:道光、咸丰之际,诗歌在题材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诗体、作诗之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方向是“宗宋”或“学宋”。故民国后论者以宋诗派或宋诗运动称之。所谓“宋”与“宋诗”,概指以苏轼、黄庭坚为主的宋人诗风,上溯开启宋代诗风的杜甫及韩愈。“学宋”大体上是提倡以学问补充性情之不足,以文法入诗,同时以宋诗的开拓精神去扩大表现范围。 10.汉魏六朝诗派:清道光咸丰时期,湘人王闿运别树一帜推尊汉魏六朝诗歌,史称汉魏六朝诗派,亦称湘湖诗派。王闿运论诗自尊八代,明言复古,其所作,亦刻意模仿,各种拟作层出不穷。但后世论者一致指认其诗墨守古法。这表明拟古之倡在时代巨变中已无出路,故随着此派另外两位作者邓辅纶、高心夔的下世,湘湖诗派亦告式微。 11.湘乡派:桐城派中兴之主曾国藩为湖南湘乡人,由于曾对桐城派的承续和改造,既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时代变迁和文风转换对散文的需求,又为桐城派所讲求的身心义理之学培土固基。曾的散文学识宏通,持论坚劲,入情切理,骈散杂厕,声采炳焕,为其弟子服膺,故形成并兴盛于同治年间的曾氏及其门生弟子被人称为湘乡派。 12.常州词派:嘉庆时期,常州人张惠言与其弟张琦及周济等崛起于词坛。张惠言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比兴寄托。为了矫正阳羡派的粗犷和浙西派的轻弱,他提倡“以国风、离骚之情趣,铸温、韦、周、辛之面目”,要求词要通过比兴手法达到“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并要求文辞之“深美闳约”的体式。由于张惠言的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在当时相当流行,张琦、周济、董士锡、周之琦等积极追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常州词派。13.茶陵诗派:成化至弘治年间,李东阳以内阁大臣的身份主持诗坛,追随者趋之若骛,形成了一个以李东阳籍贯命名的茶陵诗派。诗风仍属台阁体余波,但李不满于台阁体的无病呻吟、千篇一律的纤弱文风,主张以杜甫的诗风来加以匡正,并且注重诗歌语言的艺术,具有脱离台阁体公式形式的意义,成为从台阁体向前七子之间的过渡人物。 14.公安派:指明代后期以袁宏道为首,包括袁宗道、袁中道在内的文学派别,因他们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他们以李贽的“童心说”为指导,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的束缚,找到了以独创的精神来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主张创新,比较重视文学的时候精神,在诗歌的抒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5.竟陵派:由于仿效公安派的诗歌日益显露出“陋”、“俚”的弊病,所以有竟陵派出来加以匡救。竟陵派因其首领钟惺和谭元春都是湖广竟陵人而得名。他们继承了公安派关于抒发“性灵”的文学主张,但他们认为“性灵”不来自诗人的胸臆,而来自古人的篇什,所以他们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一种孤僻的情怀。在艺术上,他们不满于公安末流的浅易风格,力倡所谓“幽深孤峭”的风格,不惜用怪字,押险韵,有意破坏语言的自然之美。使其作品佶屈聱牙,刁钻古怪,走向了极端。 16.清雅词派:指南宋中后期词坛崛起的一个词派。此词派的开山大师是姜夔。他在题材内容方面主要承袭周邦彦词写恋情和咏物的传统,在词的格调、意境方面有新的开拓,格调高雅,词境疏朗开阔,以其“清空”、“骚雅”的风格特色,成为南宋雅词的典范。此后,自吴文英、史达祖至王沂孙、张炎、周密等均沿此路作词。在遣辞和音律上益求清丽工整,重咏物,多用典,追求人工之巧,使词由共赏变为纯粹的文人吟唱。他们的作词途径和特色虽各有不同,但追清趋雅却是共同的。17.苏辛词派:北宋词中的豪放词派。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诩,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补襟怀磊落,慷慨淋漓,将气高天下的东坡词风在南宋发扬光大,加之与当时渴望恢复的国势民情相推移磨荡,又与南渡初期的张元幹、颖孝祥诸家的词风相翕合,又有陈亮、刘过等词人追步唱和,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 18.西昆体:是北宋初期影响极大的诗歌流派。有广狭二义,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西昆之名,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共收诗人十七位,皆西昆健将,而以杨忆、钱惟演、刘筠为魁首。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讲义

秦汉文学教案 -------------------------------------------------------------------------------- 【字号:大中小】【背景色】 《中国古代文学》(一)教案(讲义) 课程性质: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专业课。 教学目标:掌握秦汉时期文学发展的规律,学习有代表性的作品。 教学方法:以讲授,作品阅读为主。 教学进程: 按总纲要求执行。 教学资源: 1.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作品选:郁贤皓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多媒体资源:自制PPT文件。 第二编秦汉文学 绪论 一、教学目的: 掌握秦汉时期的社会、思想状况;把握此时期文学的脉络;掌握此时期文学的总体特征。 1.知识目标:认识秦汉时期社会文化情况,掌握秦汉时期文学发展情况。 2.能力目标:分析文学与社会、思想等因素互动的过程。 3.人文目标:秦汉时期文学与文化现象的得失。 二、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讲授。计划课时:3课时。 三、教学重点: 掌握此时期文学的总体特征。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提要: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献纳辞赋的风气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游学游宦的兴盛[P131] 汉代对文学典籍的重视 武帝时独尊儒术与汉代经学(经学详第三节),汉人治经与整理典籍有很大功劳。 汉之君臣多好辞赋,“汉人实是楚之精神”(详第二节)。 养士的遗风与推崇文艺享受。如汉初诸侯楚元王刘交、淮南王刘安、河间献王刘德等处都形成了学术中心。门下聚士数千。 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礼乐治国的传统;上有所好和下必甚焉。 士子游学游宦之风,经过两汉积累,汉代士人进身之路多通过州郡举荐,厮身宫阙之下的愿望是很强烈的。中央政府太学聚集中大批士子,是官僚的后备梯队。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执政,士人断了正常的入仕之路,先有清议之论,又遭党锢之祸,清议转成清谈。士子之出路也只能是到各州郡“打秋风”、做幕僚,依附地方官僚或地方势力。 第二节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提要: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和圣主贤臣理想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批判与赞颂的更迭文人的独立和依附从浪漫到现实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P134] 汉代文学主要样式——汉代主要文学样式有汉赋、散文、诗歌三大类。 汉代文人的大致情况——西汉初文人多有战国纵横家脾气;西汉中期至东汉中期,文人大多

自考资料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笔记

第七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 第一节李商隐 1.识记:李商隐的生平。 李商隐,少时艰苦清贫。中进士后卷入党争,仕途坎坷。 理解:李商隐的政治讽谕诗和咏史诗。 李商隐的政治讽谕诗直诉胸头愤慨,悲壮沉郁;更多的是通过个人的身世遭遇的歌咏,表现自己对现实重大政治问题的肯定或批判。在精深、婉丽的辞藻中,含有丰富的感情和爱憎,多忧危凄苦之词,充满着浓厚的感伤气息。李商隐的咏史诗的深刻性,在于能够从政治着眼来看待一些历史现象。许多都是借托史事,寄其吊古伤今之意,具有深刻的讽刺性。能注意构思的凝练、取材的精当,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融合在一起,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典型性。将自己的感情和议论自然地寓含在鲜明的形象中,达到审意的深刻性与形象的鲜明性,情味的隽永和谐统一,增强了咏史诗的艺术表现力。 理解:李商隐的无题诗主要分两类,寄托说和爱情说。《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 李商隐的无题诗主要分两类,寄托说和爱情说。他的无题诗,在爱情篇章中融入对社会人生的凄凉体验和若有所失的情感,可以理解为爱情诗,又不仅仅是爱情诗。如《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写青年女子与对方邂逅,渴望相见而不得见的心情,寄寓了作者仕进机缘稍纵即逝后落拓不遇的感伤。大部分无题诗属于纯粹的情诗,作者运用比兴象征手法写爱情生活中的种种感受。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伤别复伤春,明知别后会合无望,仍痴心不改、生死不渝,这种执著于苦恋的怨旷之情,已近于爱情绝唱。《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写两心相应一点通,但徒留回忆,非常失意。 简单运用:李商隐无题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①李商隐的无题诗对后代有很大影响。晚唐韩偓等人、宋初西昆派诗人,直到清黄景仁、龚自珍等,都在诗的风格上受到他的影响。唐宋婉约派词人、元明清许多爱情戏曲作家都不断向他学习。 ②李商隐表现感伤情调的诗歌,追求一种细美幽约的美,诗而词化的特征较显著,在诗与词之间搭起了一座过渡的桥梁。 综合运用: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他灵心善感,一往情深,开创了诗歌上新风格、新境界。他的诗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律、七绝。李商隐是唐代七言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 1.写景中融合比兴象征,寄寓困顿失意的身世之感。 2.爱用冷僻的典故,故诗中的意象特别美丽,而整体意旨往往隐晦。 3.语言绮丽而对仗工整,音律圆美婉转。 4.“近而不浮,远而不尽”之趣,富于象征暗示色彩,有朦胧之美。 二、他的诗歌是一种纯属主观的生命体验的表现。他的绝句反映了衰败时代的士人心态,写得深情绵邈,沉博绝丽,有的比较隐晦,但可以在精工富丽的辞章中体会到他的婉转情思,而且很伤感。如《夜雨寄北》感情细腻,意境婉约,在艺术上的明显特色便是细美幽约、朦胧含蓄,为感伤唯美文学的典型。 第二节杜牧、许浑 1.识记:杜牧的生平。 杜牧,字牧之,童年生活富裕而快乐,有《樊川文集》。 2.识记:杜牧大量以七绝写史,其咏史诗有“二十八字史论”之誉。 理解:杜牧《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诗的悼古伤今情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试卷 (课程代码00539)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的创作特色是 A.讲究气骨 B.讲究修辞 C.讲求妙语 D.讲求兴趣 2.“王荆公体”的主要体裁是 A.古诗 B.绝句 C.律诗 D.歌行 3.苏轼词的特点是 A.以文为词 B.以赋为词 C.以诗为词 D.以论为词 4.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是 A.“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 B.“儿女英雄兼而有之” C.“清空”、“骚雅” D.“如七宝楼台” 5.陆游的诗歌创作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中期诗歌的特点是 A.雕饰藻绘 B.清薪拔俗 C.豪放悲壮 D.清淡秀逸 6。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 A.山谷体 B.易安体 C.稼轩体 D.诚斋体 7.金代著名文士蔡珪等被称为 A.“中兴四家” B.“国朝文派” C.“吴中四杰” D.“一代词臣” 8.元代石君宝的著名杂剧是 A.《李逵负荆》 B.《柳毅传书》 C.《赵氏孤儿》 D.《秋胡戏妻》 9.元代讲史话本的创作特点是 A.取材世俗而富于夸张 B.说一故事而立有结局 C.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 D.虚构史实而带有悬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自考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 课程代码:0053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宋初西昆诗派作诗仿效较多的是( )。 A.白居易 B.李商隐 C.杜甫 D.贾岛 2.并称“苏梅”的“苏”是指( )。 A.苏舜钦 B.苏轼 C.苏辙 D.苏洵 3.陈与义的诗称为( )。 A.山谷体 B.后山体 C.简斋体 D.诚斋体 4.创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的是( )。 A.吕本中 B.曾几 C.黄庭坚 D.方回 5.下列词句出自贺铸的是( )。 A.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B.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C.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6.辛弃疾的农村词主要作于( )。 A.漂泊西南时期 B.隐居江西时期 C.流落越中时期 D.贬官黄州时期 7.以布衣身份流落江湖的刘过是( )。 A.辛派词人 B.“苏门四学士”之一 C.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D.江湖诗派诗人 8.南宋雅词的典范是( )。 A.清真词 B.草窗词 C.白石词 D.梦窗词 9.严羽《沧浪诗话》中提出的理论是( )。 A.词别是一家 B.活法说 C.妙悟说 D.点铁成金

10.简称“董西厢”的是( )。 A.《莺莺传》 B.《西厢记诸宫调》 C.《会真记》 D.《西厢记》 11.元曲四家中擅写神仙道化剧的是( )。 A.关汉卿 B.郑光祖 C.白朴 D.马致远 12.后期元杂剧的创作中心是( )。 A.杭州 B.平阳 C.大都 D.真定 13.张可久“小山乐府”之“乐府”是指( )。 A.诗 B.词 C.杂剧 D.散曲 14.杨维桢的诗称为( )。 A.樵歌体 B.铁崖体 C.台阁体 D.同光体 15.明末因抗清而牺牲的少年诗人是( )。 A.夏完淳 B.陈子龙 C.张煌言 D.瞿式耜 16.下列理论主张为唐宋派所提出的是( )。 A.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直据胸臆,信手写出 D.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17.《三国演义》的通行本是( )。 A.嘉靖本 B.李卓吾评本 C.李渔评本 D.毛宗岗评本 18.《封神演义》在类型上属于( )。 A.历史演义小说 B.英雄传奇小说 C.神魔小说 D.拟话本小说 19.根据魏良辅改造过的昆山腔而创作的第一个传奇是( )。 A.《浣纱记》 B.《鸣凤记》 C.《宝剑记》 D.《义侠记》 20.“荆、刘、拜、杀”这四个作品是( )。 A.传奇 B.南戏 C.杂剧 D.小说

山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要点及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文学自觉(名解、问答):文学的自觉始终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是指文学及文学创作主体意识到文学的独立性和价值性。它有三个标志: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帓尚实,诗赋欲丽);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 文学自觉的理论体系表现:由简单的文论向论著发展;由简单的批评现象的描述到理论的深化;一般、面上的描述到纵向源流的探索、历史挖掘 (刘勰的《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体系,也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2、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文学包括了建安年间和魏朝前期的文学,这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集中了王粲、刘祯等一批文学家。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构成了“建安风骨”的文学风貌。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这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集中了王粲、刘祯等一批文学家。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形成了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4、建安文学的时代风貌:建安诗歌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生活,赋予浓厚的时代气息,形成了独特的慷慨悲壮的风格; 内容: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 特点: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建安诗歌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5、正始之音/文学:正始文学是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主要代表是嵇康和阮籍。建安之后,又有“正始之音”。作品表现彷徨苦闷、对现实不满的心情,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的基本特点,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6、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三曹的出现,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曹操苍劲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7、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以王粲、刘祯成就最高,王粲的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刘祯的诗俊逸而奇丽。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8、竹林七贤: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文士“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 9、田园诗: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由陶渊明在晋宋易代之际开创。在唐朝时更是得到了繁荣发展。陶渊明的田园诗,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与农村劳动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 10、山水诗: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这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由谢灵运开创。山水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新隽永,恬淡高远。代表诗人还有王维、孟浩然等人。 1)谢灵运山水诗特点:善造画境、缘情而绮靡、鲜丽清新、自然可爱 2)山水诗的出现,扩大了诗歌题材,丰富了诗的表现技巧,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大进步。 11、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谢眺、唐代王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