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已填
- 格式:docx
- 大小:39.76 KB
- 文档页数:9
第一单元沉和浮实验名称:1、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展示他们对沉浮判断的初始概念。
2、观察不同物体的沉浮情况,并与预测进行对照,发现问题。
3、引发思维,初步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实验器材: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苹果、橡皮、水槽实验步骤:1、预测七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并说明理由。
2、依次把七种物体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3、把实验结果和预测情况进行对比,讨论影响沉浮的因素。
实验结果现象和结论:沉的物体有小石块、回形针、橡皮,浮的物体有泡沫块、蜡烛、带盖空瓶、苹果。
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同。
实验名称:2、观察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1、知道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实验器材:橡皮、苹果、回形针、小木块、小刀、胶带、水槽实验步骤:1、把橡皮和苹果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2、把橡皮和苹果分别按1/2、1/4、1/8、更小的要求切小,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3、把回形针和小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态。
4、把几个回形针串在一起,把2个小木块粘在一起,预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5、观察记录,讨论实验发现。
现象和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1、建议不要使用教材里安排的萝卜,因为萝卜各部分的密度不均匀,切割之后沉浮状态容易发生变化。
2、概括结论最好分三步,先从“橡皮和苹果的切割实验”得出减少同种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再从“回形针串联和小木块粘贴实验”中得出增加同种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再进行综合。
3、注意小刀的使用安全。
实验名称: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实验目的:1、学习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2、知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水的沸腾点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的沸腾点,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实验材料:酒精灯、水、温度计、玻璃杯、火柴。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酒精灯放在安全的位置,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
将温度计插入玻璃杯中,确保温度计的底部不接触杯底。
2. 加热水:将适量的水倒入玻璃杯中,放在酒精灯上方,点燃酒精灯。
3. 观察变化:当水开始加热时,观察水的表面是否出现气泡。
随着温度的升高,气泡会越来越多,水开始沸腾。
4. 测量沸腾点:当水开始沸腾时,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记录下水的沸腾点。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水的沸腾点是100摄氏度。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2. 水的沸腾点是一个固定值,不受水的数量和容器的大小影响。
无论是少量的水还是大量的水,在相同的条件下,水的沸腾点都是100摄氏度。
3. 水的沸腾点可以受海拔高度的影响。
在高海拔地区,由于大气压力较低,水的沸腾点会降低。
实验分析:水的沸腾点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所需要的温度。
水的沸腾点是一个物质的固有性质,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质。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水的物理性质。
实验应用:1. 煮沸水:通过了解水的沸腾点,我们可以控制水的温度,煮沸水用于烹饪、消毒等。
2. 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是通过测量物体的温度来判断其状态的工具。
了解水的沸腾点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使用温度计。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时要注意安全,确保酒精灯的使用正确,并远离易燃物。
2. 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烫伤。
3. 实验完成后,及时熄灭酒精灯,注意清理实验场地。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水的沸腾点是100摄氏度,并且不受水的数量和容器大小的影响。
水的沸腾点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烹饪和温度测量等方面。
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安全,合理操作,保持实验场地的整洁。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植物的生长条件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实验材料:1. 小花盆 x 32. 盆土3. 三种不同的植物(如向日葵、仙人掌、绿萝)4. 水壶5. 阳光6. 水7. 尺子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盆土倒入三个小花盆中,每个盆土的量相同。
将三种不同的植物分别种植在三个小花盆中。
2. 生长条件1:将第一个小花盆放在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
每天给植物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3. 生长条件2:将第二个小花盆放在室内,阳光较少的地方。
每天给植物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4. 生长条件3:将第三个小花盆放在室内,完全没有阳光的地方。
每天给植物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5. 每天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植物的高度、叶片的颜色和形态等。
实验结果:在生长条件1下,植物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得更加茂盛。
它们的茎长得更高,叶片更加绿色,形态也更加健壮。
这说明植物对阳光的需求非常重要,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
在生长条件2下,植物在阳光较少的环境中,生长速度较慢。
它们的茎长得相对较短,叶片颜色较浅。
这表明植物对阳光的需求虽然不如生长条件1下那么迫切,但阳光仍然对植物的生长起到重要作用。
在生长条件3下,植物在完全没有阳光的环境中,几乎无法生长。
它们的茎矮小且弱,叶片颜色苍白。
这说明阳光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缺乏阳光会导致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无法获取足够的能量来维持生长。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阳光。
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能量。
2. 植物的生长也需要适量的水分。
水分是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植物进行物质运输和养分吸收。
3. 不同植物对生长条件的要求有所不同。
有些植物对阳光的需求更高,有些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更高。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实验材料:小苗、土壤、花盆、水、太阳灯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土壤放入花盆中,用水浇湿土壤,然后将小苗种植在花盆中。
2. 分组实验:将小苗分成三组,每组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
- 第一组:放置在自然光照下,即室外阳光直射的地方。
- 第二组:放置在室内,使用太阳灯提供光照。
- 第三组:放置在室内,不提供任何光照。
3.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并记录每组小苗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颜色和数量等。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第一组小苗在自然光照下生长得最好,株高较高,叶片呈深绿色,叶片数量也较多。
这是因为自然光照中含有丰富的阳光和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能够为植物提供足够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
第二组小苗在太阳灯的光照下也有一定的生长,但与第一组相比,生长速度较慢,叶片颜色较浅,叶片数量也较少。
这是因为太阳灯无法提供与自然光照相同的光能,植物无法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了植物的生长。
第三组小苗在没有光照的条件下几乎没有生长,株高极低,叶片颜色呈黄色,叶片数量几乎为零。
这是因为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没有光能供给,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制造足够的养分来支持生长。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光能是光合作用的关键。
自然光照下的植物生长最好,太阳灯提供的光照次之,没有光照的情况下植物几乎无法生长。
实验启示: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植物需要光能来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给植物提供足够的阳光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实验了解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到有价值的结论,从而提高我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了解到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记录。
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时间:2012 年 2 月 11 日实验目的:知道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实验器材:水槽、橡皮、苹果、小刀、回形针、木块、水。
探究过程: 1、把橡皮和苹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大、四分之一大、八分之一大,直到切得更小,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2、把回形针两枚或者是更多枚穿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再把同样大的小木块三个、四个甚至是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探究结果:改变橡皮、苹果、回形针和小木块的体积,它们在水中的沉浮不会改变。
我的发现: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改变的。
实验名称(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时间:2012 年 2 月 12 日实验目的:知道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实验材料:水槽、相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相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带盖小瓶子、水。
实验过程:1、把一组大小相同的球按轻重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他们在水中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2、把一组轻重相同的立方体物体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在桌上,推测他们在水中的沉浮,再放进水里观察。
探究结果: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 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我的发现: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实验名称(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时间:2012 年 2 月 13 日实验目的:知道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改变。
实验材料:水、橡皮泥、烧杯。
实验过程: 1、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入水中,观察他的沉浮;2、再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它浮在水面上。
3、比较实心形状和能浮形状橡皮泥的排开水量。
实验结果:浮的橡皮泥比沉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大。
实验结论: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改变。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
探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量、体积、形状以及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2. 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实验器材。
1. 大小不同的石块、木块、铁块若干。
2. 水槽、水、盐水、食用油。
3. 天平、量筒。
四、实验步骤。
(一)探究物体沉浮与重量的关系。
1. 选择三个大小相同但重量不同的铁块(分别标记为1号、2号、3号,1号最轻,3号最重)。
2. 将水槽中装入适量的水。
3. 依次将1号、2号、3号铁块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并记录。
(二)探究物体沉浮与体积的关系。
1. 选择三个重量相同但体积不同的木块(分别标记为A号、B号、C号,A号体积最小,C号体积最大)。
2. 把水槽中的水调整到合适的水位。
3. 逐个将A号、B号、C号木块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它们的沉浮状态。
(三)探究物体沉浮与形状的关系。
1. 取一块橡皮泥,先把它捏成实心球体,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观察其沉浮情况并记录。
2. 把橡皮泥捏成空心的船型,再次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
(四)探究物体沉浮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1. 用量筒量取相同体积的水、盐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三个相同的小烧杯中。
2. 选择一个大小适中的石块。
3. 先将石块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其沉浮状态;然后取出石块擦干,放入盐水中,观察记录;最后再将石块放入食用油中,观察记录。
五、实验现象与数据记录。
(一)物体沉浮与重量的关系。
铁块编号重量(克)沉浮情况。
1号10沉。
2号20沉。
3号30沉。
(二)物体沉浮与体积的关系。
木块编号体积(立方厘米)沉浮情况。
A号10浮。
B号20浮。
C号30浮。
(三)物体沉浮与形状的关系。
橡皮泥形状沉浮情况。
实心球体沉。
空心船型浮。
(四)物体沉浮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液体种类石块沉浮情况。
水沉。
盐水浮。
食用油沉。
六、实验结论。
1. 当物体的体积相同时,改变物体的重量,在同种液体(水)中,较重的物体和较轻的物体都下沉,说明在这种情况下物体的重量对沉浮影响不大(对于铁块这种密度大于水的物体而言)。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1: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材料:水槽、塑料、小刀、泡沫、橡皮、曲别针等实验步骤:1、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2、把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现象: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实验结论: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实验名称2 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等实验步骤: 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实验现象:如图 p6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实验名称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实验材料:橡皮泥、量杯实验步骤:1、将橡皮泥做成实心形体放入水中2、将实心校皮泥做成空心的形体放入水中。
3、比较它们的排水量。
实验现象:如图p13实验结论;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实验名称4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实验目的:探究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实验材料:弹簧秤、钩码、刻度杯、石块实验步骤 1、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记录在表格中。
2、测量钩码浸人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记录在表格中。
3、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
实验现象:如图P26实验结论: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实验名称5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实验目的;研究马铃薯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实验材料: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小铁片、浓盐水、食盐、白糖、烧杯、筷子实验步骤 1、将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一杯中的马铃薯沉,另一杯浮。
2、用胶头滴管取两杯液体少许,滴在铁片上(用夹子夹住)。
3、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马铃薯沉的液体没有晶体析出,另一杯有。
科学实验报告单一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班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实验目的:比较哪种船载物多实验材料: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实验过程: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