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三体及18三体综合征的产前超声筛查
- 格式:pdf
- 大小:252.76 KB
- 文档页数:2
超声软指标在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价值【摘要】目的:于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中超声软指标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的100例孕妇进行研究,均进行超声检查,总结检查结果和随访结果。
结果:在本课题的100例孕妇中,有16例出现超声孤立软指标异常,有1例合并染色体异常;有1例出现超声两项及以上软指标异常,且合并染色体异常。
共有17例孕妇的超声软指标异常,有2例合并染色体异常。
给予17例超声软指标异常的孕妇随访,染色体异常的2例胎儿引产,经染色体核型分析证实:1例是18三体综合征、1例是21三体综合征。
其余15例孕妇中,14例孕妇顺利分娩,有1例流产,均未发现存在染色体异常。
结论: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产前诊断中,超声软指标异常更早提示染色体异常可能性,尤其是两项及以上软指标异常时,从而可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减少侵入性检查的风险。
【关键词】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超声软指标;应用价值对于胎儿染色体异常来说,是指胎儿细胞内的遗传物质载体(染色体)数目、结构等出现异常,是出生缺陷主要的一个原因[1]。
胎儿染色体异常确诊方法以往主要是绒毛穿刺活检、脐血穿刺、羊膜腔穿刺以及胎儿活检等得到细胞做染色体核型分析,这些检查手段都是侵入性的手段,存在一定并发症,甚至会导致胎儿丧失,人们接受度比较低,应用受限[2]。
所以要寻找到简便、有效、无创的一种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查方法,目前,利用超声生物指标对染色体异常进行筛查、诊断已经成为了一种热点和趋势。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的100例孕妇进行研究,19-39岁,均值30.25岁。
孕周20-26周,均值22.58周。
1.2 方法所有孕妇均进行超声检查,GE VolusonE8 彩色超声诊断仪,选用探头频率是3.5-5.0MHz。
对胎儿的躯干、四肢进行常规扫查,测量胎心率、羊水深度和胎儿的股骨、双顶径、腹围、头围、肱骨等生长发育指标。
简述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唐氏综合症(简称DS)又称21三体综合征,每年我国都有上万的DS患儿出生,患儿主要表现为先天愚型,精神体格发育迟滞,且常伴发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胃肠道发育异常等生理缺陷。
任何孕妇均有出生DS患儿的可能,而且目前国内外对此病尚无任何治疗措施,从而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
因此,如何做到产前诊断普通孕妇中的DS胎儿,是防止和降低DS胎儿出生率的关键所在。
产前筛查是通过经济、简便和较少创伤的检测方法,从孕妇群体中发现怀有DS或其他先天缺陷胎儿的高危孕妇,进而行产前诊断,最大限度减少异常胎儿的出生。
目前的唐氏筛查方案主要是针对发病率较高的三项遗传缺陷:唐氏综合症(1:700)、18-三体综合症(1:6000~8000)、开放性神经管缺损(1:1000~2000)。
而产前血清学筛查因其对孕妇和胎儿是无创性的,方便快捷,筛查准确性高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
母血产前筛查只需从母亲身上抽取3ml静脉血,通过测定血清中的某些特定标记物,间接地判断胎儿患遗传缺陷疾病危险性。
唐氏综合征筛查一般可分为早期及中期筛查。
早期筛查是指9~13+6周时进行的筛查,是一种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筛查方法,主要是检测胎儿颈部半透明膜-NT,母血PAPP-A,及游离β-hCG浓度。
中期筛查是指第14~20+6周进行的筛查,这种筛查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了比较多的组合方法,主要包括二联筛查(使用母血中AFP、游离β-hCG作为标记物)和三联筛查(使用母血中游离β-hCG,游离E3,AFP作为标记物)。
因孕妇AFP一般在15周后才稳定下来,故妊娠第14-14+6周不提供NTD的风险评估,通常建议孕妇15周后再进行孕中期筛查。
筛查方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系统,采用多种血清标记物联合筛查方法。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动态测量范围宽、重复性好、无放射性污染、试剂及标记化合物的有效期长等优点。
唐氏筛查: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相关知识唐氏筛查唐氏筛查是一种通过抽取孕妇血清,检测母体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和绒毛促性腺激素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预产期、年龄、体重和采血时的孕周等,计算生出唐氏儿的危险系数的检测方法。
什么是唐氏检查?进行筛查的最佳时间是怀孕的第15~20周。
一般抽血后一周内孕妇即可拿到筛查结果,如结果为高危也不必惊慌,因为还要进一步做羊水穿刺和胎儿染色体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为什么要进行唐氏综合症筛查?唐氏患儿具有严重的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复杂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家人的长期照顾,会给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
谁会生出“唐氏儿”?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偶发性疾病,所以每一个怀孕的妇女都有可能生出“唐氏儿”。
生唐氏儿的几率会随着孕妇年龄的递增而升高。
如何筛查?抽取孕妇血清,检测母体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AFP)和绒毛促性腺激素(HCG)的浓度,结合孕妇预产期、年龄和采血时的孕周,计算出“唐氏儿”的危险系数,这样可以查出80%的唐氏儿。
什么是唐氏综合症?唐氏综合症又叫做21三体,是说患者的第21对染色体比正常人多出一条(正常人为一对)唐氏筛查是通过孕妇血清中AFP和HCG的含量,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计算的风险值。
临界值为1/275。
大于为高危,小于则为低危。
普通人群(37岁以下)患有唐氏(DS)的概率为1/750。
唐筛检查,是唐氏综合症产前筛选检查的简称。
目的是通过化验孕妇的血液,来判断胎儿患有唐氏症的危险程度,如果唐筛检查结果显示胎儿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危险性比较高,就应进一步进行确诊性的检查--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
怎样查看化验结果?目前唐筛检查是化验孕妇血液中的甲型胎儿蛋白(AFP)、人类绒毛膜性腺激素(β-hCG)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年龄,运用计算机精密计算出每一位孕妇怀有唐氏症胎儿的危险性。
甲胎蛋白的正常值应大于2.5MoM,化验值越低,胎儿患唐氏症的机会越高。
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越高,胎儿患唐氏症的机会越高。
胎儿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无创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胎儿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无创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7 年1月至2020 年12月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检测的401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征得孕妇同意后行 NIPS,对检测阳性孕妇建议羊膜腔穿刺或脐带血穿刺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NV-seq检测,对比分析 NIPS与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NV-seq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结果:本组4010例孕妇经 NIPS检测共筛查出82例阳性,其中21-三体19例, 18-三体11例,13-三体2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30例,染色体致病性微缺失微重复20例,以核型分析结果为金标准,NIPS检测 18-三体高风险、21-三体高风险及 13-三体高风险的复合阳性预测值为80%,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复合阳性预测值为44.82%,致病性微缺失/微重复的阳性预测值为26.32%。
4010例孕妇通过NIPS检测得出阴性结果人数为3928人,在后续随访中发现12例流产,4例新生儿染色体异常,其余3912例新生儿未发现明显异常。
结论:无创基因测序技术在胎儿出生缺陷产前筛查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但是无创基因测序技术检测中对常见非整倍体疾病的阳性预测值较高,而在微缺失/微重复、性染色体异常等的检测中阳性预测值尚有待提高,临床中应根据孕妇风险情况合理选择【关键字】胎儿出生缺陷;无创产前筛查技术(NIPS);微缺失/微重复疾病;CNV-seq检测;临床应用前言出生缺陷由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因素引起,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
目前用于评估胎儿患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综合征风险的无创产前筛查技术(NIPS,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随着NIPS检测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的日趋完善,已有研究报道,利用NIPS技术也可以检测胎儿基因组疾病即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1-2]。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产前筛查原理与操作规程一、产前筛查定义及其原理产前筛查(Prenatal Screening)是指通过经济、简便和较少创伤的检测方法,从孕妇群体中发现怀有某些先天缺陷胎儿的高危孕妇,以便进而进行诊断,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异常儿的出生。
血清学标志物产前筛查已成为非侵入性产前诊断的重要方法。
目前产前筛查的两种主要疾病是唐氏综合征(Down’s Sydrome,DS;又称21三体综合征)和胎儿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s),也包括一部分18三体综合征。
产前筛查可以在妊娠早期(7~13周)或中期(14~21周)进行。
目前用于产前筛查的血清学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游离β-)、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游离雌三醇(uE3抑制素A(inhibin A)等。
产前筛查实验测量通用评价指标为中位值倍数(MOM),正常妊娠特定的MOM=标本检测浓度/相应孕周中位值浓度。
产前筛查系统由体外诊断试剂、检测仪器和筛查分析软件组成。
检测仪器配合体外诊断试剂检测出孕妇血清中标记物(AFP、F-β-hCG、PAPP-A等)的浓度,将检测数据及孕妇相关因素输入筛查分析软件中,即可得出唐氏综合征(DS)和神经管缺陷(NTD)筛查的结果。
由于目前的技术水平的限制,产前筛查技术都不能做到筛查100%正确。
假阴性病例因此会误诊,假阳性病例一般在产前诊断实验时被纠正。
二、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病,发病率约1/800~1/600,男性多于女性。
1866年英国医生Langdom Down 首次对此病进行临床描述,因此命名称为Down,s Syndrome,简称DS。
1959年Lejeune首先发现本病的病因是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故又将其命名为21三体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智力低下、愚型面容,约50%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小头畸形等发育异常。
21三体综合征的机制和筛查2019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二提到了21三体综合征(又叫唐氏综合征):唐氏综合征是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在婴儿发病率大约是1/800,正因为其发病率与孕妇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大,患病的几率就越高,所以受社会的关注也就越来越大,并且在每年的3月21日被誉为世界唐氏综合征日,今年已是第七个年头了。
唐氏综合征,又称Down’s syndrome,是最常见的染色体病之一,患者的细胞核比正常人多出一条第21号染色体,共47条染色体,导致多种器官结构和功能异常,包括弱智、先天性心脏病等。
唐氏综合征患者一般可活到成年,但由于智力的障碍,他们需要长期接受看顾。
唐氏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因此不能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
那么,唐氏综合征产生的机制是什么?如何进行产前查?几乎每一个患有唐氏综合征的人都有着近乎相同的面部特征,他们有着圆圆的脸型,宽大的眼距,一双杏仁眼忍不住地向上斜视,另外五官扁平,后脑勺、额头也比普通人更加平整,而且脑袋会更小,脖子又短又宽。
为什么长得差不多呢?“唐氏综合征”,又被称为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等等,是一种由于21号染色体出现异常所导致的染色体疾病。
这种疾病最早发现于1866年,美国医生约翰·朗顿·唐发现一些孩子拥有着类似的面部特征,且智力大多存在严重缺陷,由于唐氏综合征的患者面部特征与蒙古人有着一定的相似,所以一开始被称作“蒙古脸”,之后由于这样的说法存在一定的歧视,所以后来又被称为“国际脸”。
直到1959年时,人们才确认此病的病因在于21号染色体,由于该病最初由美国医生约翰·朗顿·唐所发现,所以被命名为Down综合征,音译后也即为“唐氏综合征”。
男性患者不可育,女性患者能生育,并可以遗传给后代。
唐氏儿跟正常的孩子一样基因都是来自于自己的父母,体内有23对染色体。
但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其中的21号染色体发生异常,多出的一条染色体的基因导致身体产生各种反应,所以孩子的五官分化受到了影响,导致最终在外貌上不呈现父母的基因特征,而是呈现了一种特定的外表形态。
附件 1:一、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控制系统(一)组织网络及职责分工质量控制系统由省级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控制中心、各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分中心、单项听力筛查机构及采血机构等组成。
省级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控制中心提供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同时负责协助省卫生厅对全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进行业务管理、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定期向省卫生厅上报全省筛查工作情况和质控情况,并向各筛查机构反馈质控结果。
新生儿疾病筛查分中心提供筛查服务,负责培训和指导本区域相关筛查人员,做好筛查信息资料的采集、汇总、分析和上报,同时做好本单位和所辖区域的质控工作。
单项听力筛查机构提供听力筛查服务,做好筛查信息资料的采集、上报以及本单位筛查质控工作。
采血机构要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宣传、咨询和筛查血片的采集工作。
(二)工作要求及相关制度各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应建立筛查质量控制小组,每月进行质控活动一次,对本筛查机构及所辖区域的筛查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和监督管理,并做好总结,以保证和提高筛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各新生儿疾病筛查机构要制定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部门的工作制度、转诊制度、跟踪追访制度、标本采集及管理制度、统计汇总及上报制度以及相关的操作规程。
二、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控制标准(一)基本要求机构设置、人员、房屋和设备符合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卫妇社发[2004]439 号) (以下简称《新筛规》)的要求。
(二)筛查对象所有活产新生儿,特别是高危新生儿。
(三)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初步筛查(初筛) :新生儿生后3~5天。
第2次筛查(复筛) :婴儿出生42天。
初筛未通过、可疑或者初筛已经通过但属于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等听力损失高危儿,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四)新生儿听力筛查环境、方法和步骤遵《新筛规》。
其中,听力筛查主要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 或者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
(五)目标1个月进行筛查。
对初筛阳性者在出生42天进行复筛, 3个月进行诊断, 6个月进行干预。
超声筛查产前21 三体征21三体征是目前为止人类已知的5000多种遗传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之一,英国医生Down(1866)首先描述了其临床表现,因此此病又称唐氏综合征。
1959年,法国细胞遗传学家Lcjeune研究发现此病的病因是患者多了一个小的G组染色体。
所以又称21-三体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严重的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特殊的面容和多部位发育异常,发病率占出生婴儿的1/800。
在2l三体综合征患者中,约占92%为单纯三体型,核型为47,XX(XY),+21,源自原发性染色体不分离;易位型占3%~4%,例如核型为46,XX(XY),一2l,+t(21;21)(罗伯逊易位)其中半数源自携带者;l%~2%为嵌合体,比如核型为46,XX(XY)/47,XX(XY),+2l,源自合子后早期卵裂时染色体的分离异常。
随着超声技术在产科的应有日趋广泛,其在监视胎儿发育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Schucter等[1]认为测量胎儿颈部皮肤透明带(NT)是21三体综合征筛查中最有价值的指标,此外21-三体综合征的其他畸形如肱骨或股骨短小,脑积水,特殊面容,颈部水囊瘤,鼻骨短小,心脏回声异常,肾盂积水等,出现畸形的越多,应进一步做染色体的检查。
1颈背皮肤透明带为胎儿颈背部颈椎以上至颈部皮肤之间的半透明软组织的最大厚度。
NT是以胚胎生理学基础为标准,21.三体综合征多有多发畸形,胎儿颈部淋巴回流异常,致使胎儿阶段出现颈项部水肿和颈蹼,医学影像学在孕11—14周时可见增厚的颈部半透明组织。
NT在10~~22周内具有可诊断性,但在妊娠早期诊断价值更高。
超声在10~~14周内可见到增厚的颈部半透明组织所以在10~~14周内测量并作为21-三体综合征的一项诊断依据[2]。
目前较为公认的正常胎儿在宫内11~~14周超声测量的NT均值为3 m m , 范围在2 ~4 m m [ 3 ],N T 孕期筛查检出率一般为70%~~80%,妊娠10~~22周NT随孕周而增加。
辽宁省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实施细则(定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母婴健康,提高我省出生人口素质,保证产前诊断技术安全有效实施,依据《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中所称产前诊断,是指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包括相应的筛查。
产前诊断技术服务项目包括:遗传咨询、医学影像、生化免疫、细胞遗传,分子遗传。
产前筛查技术服务项目包括:21 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筛查、产前超声筛查,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 筛查与诊断。
产前诊断(产前筛查)人员执业项目包括:临床/遗传咨询、超声、实验室技术。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开展产前诊断的医疗保健机构(以下简称“产前诊断机构” )和产前筛查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以下简称“产前筛查机构”)。
第四条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的应用应当以医疗为目的,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伦理原则,由经资格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辽宁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卫生计生委”)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中进行。
第五条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服务遵循“知情同意,自愿选择”的原则。
第六条省卫生计生委审批我省行政区域内开展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对从事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的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资格认定;对产前诊断技术应用进行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
第七条设区的市级卫生计生委负责对辖区内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的应用进行监督检查、质量控制和信息管理。
第八条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产前诊断、产前筛查技术应用的日常监督与管理。
第二章管理与审批第九条申请开展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符合《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条件,申请时应当向省卫生计生委提交下列材料:(一)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申请表;(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三)开展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可行性报告;(四)符合《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的基本条件》中规定的人员配备基本要求的证明材料;(五)符合《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的基本条件》中规定的设备配备基本要求的证明材料;(六)开展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相关制度;(七)成立医学伦理委员会文件(包括组成人员名单)第十条申请开展21 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筛查、产前超声筛查等筛查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设有妇产科诊疗科目;(二)具备以下获得产前筛查资格的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妇产科医师3 名(至少有一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超声科医师2 名(至少有一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生化免疫实验室技术人员2 名(至少有一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早孕期产前超声诊断发布时间:2021-06-17T16:33:52.42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作者:曾延秀[导读] 早孕目前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孕妇都接受早孕期产前诊断曾延秀宜宾市工人医院四川宜宾 644000早孕目前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孕妇都接受早孕期产前诊断。
早孕期产前诊断的应用能帮助孕妇了解到胎儿的实际情况,了解胎儿的健康程度与发育情况,对减少畸形儿有较大的作用。
随着各种诊断仪器的不断发展,超声仪器的分辨率有较大的提升,能有效诊断出胎儿畸形、胎儿结构等。
早孕期产前超声诊断能提前诊断时间,减少胎儿畸形对孕妇的身心影响,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一、早孕期产前超声诊断在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与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当中,建议早孕期产前超声诊断最好在孕11周~孕13周6天时进行,此时按照正常胎儿的生长发育来说,胎儿的顶臀长为45~84mm,通过筛查能诊断出胎儿的生长情况。
孕早期超声筛查主要是应用于孕周的核对、确定胎儿成活性、胎儿数量等,也能对胎儿的结构进行观察,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及时筛查出胎儿严重结构异常情况以及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情况。
选择这一时间段开展早孕期产前超声诊断的原因在于这一阶段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效果最佳,能发现部分严重胎儿畸形情况,观察胎儿大体结构。
对于孕妇来说,及时诊断出异常胎儿能为孕妇早孕期终止妊娠提供良好的机会。
二、早孕期产前超声诊断的应用心脏结构异常筛查:孕10周时胎儿的心脏已经基本成型,这一阶段通过高分辨率的超声诊断仪器对胎儿心脏结构进行相关检查能让检查结果更为清晰,尤其是应用阴道超声检查这一方式。
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对胎儿心脏结构进行检查能了解胎儿的成活情况,而检查方式主要是阴道超声检查方法,检查内容主要是胎儿心脏左右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等,在超声检查基础上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观察胎儿是否出现有异常血流情况。
非整倍体染色异常诊断:颈项透明层厚度测量也是早孕期超声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已经广泛认同对胎儿非整倍体染色异常进行诊断。
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质量控制指标指标一、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21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定义:单位时间内,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胎儿实际患21 三体综合征的孕妇中,血清学产前筛查胎儿为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的孕妇比例。
计算公式: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21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胎儿为21三体综合征真阳性的孕妇数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胎儿为21 三体综合征真阳性孕妇数+假阴性孕妇数说明:根据不同血清学产前筛查方法(二联、三联、四联筛查)分别统计该指标。
指标二、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21三体综合征假阳性率定义:单位时间内,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胎儿实际未患21三体综合征的孕妇中,血清学产前筛查胎儿为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的孕妇比例。
计算公式: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21三体综合征假阳性率=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胎儿为21三体综合征假阳性的孕妇数孕中期血清学产前筛查胎儿为21 三体综合征假阳性孕妇数+真阴性孕妇数指标三、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 产前检测高风险孕妇接受遗传学产前诊断的比例定义:单位时间内,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 产前检测(以下简称cffDNA 检测)胎儿为目标疾病高风险的孕妇中,接受遗传学产前诊断的孕妇比例。
计算公式:cffDNA检测高风险孕妇接受遗传学产前诊断的比例=cff D NA检测胎儿为目标疾病高风险且接受遗传学产前诊断的孕妇×100%数同期cffDNA 检测胎儿为目标疾病高风险的孕妇总数说明:cffDNA 检测目标疾病是指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
指标四、cffDNA 检测目标疾病复合阳性预测值定义:单位时间内,cffDNA 检测胎儿为目标疾病高风险的孕妇中,经遗传学产前诊断确诊为胎儿患目标疾病的孕妇比例。
计算公式:cffDNA检测日标疾病复合阳性预测值=——cffDNA 检测胎儿为目标疾病真阳性的孕妇数× 100% 同期cffDNA 检测胎儿为目标疾病高风险的孕妇总数说明:cffDNA 检测目标疾病是指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
产前筛查转诊制度1、由于技术或设备条件的限制,筛查中心无法实施的产前筛查技术部门,向上级产前筛查诊断中心进行转诊。
2、需上级产前筛查诊断中心进行诊断的病例,由经治医师提出转诊请求,并填写转诊单,经主管院长签字同意后方能转诊。
3、所有转诊的病例必须进行登记备案,并进行随访,随访结果记载入病历档案中。
产前咨询的目的、原则、步骤和基本策略目的:妊娠对绝大部分妇女来说,是一个生理过程,可安然度过妊娠期。
可对其中20%左右的孕妇来讲,由于怀孕加重了孕前原有存在的内科疾患,或由于妊娠引发的免疫状态不适应,使孕妇和胎儿均可出现病理变化成为高危妊娠,有的高危妊娠一旦延误诊治,甚至可危及孕妇及胎儿的生命。
原则:针对各种高危因素,评估本次妊娠发生出生缺陷风险,对父母进行解释,并根据不同的适应征,进行产前诊断;解释产前诊断的结果以及可能的妊娠的结局。
每一个孕妇都要不断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自觉遵守产前检查制度,为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创造良好条件。
步骤:1.第一次产前检查应在停经84天(12孕周)内完成。
围产保健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在早孕检查及定期检查时及时发现存在的合并症及并发症,而第一次产前检查能弄清孕妇的健康状态与基础疾病,从而起到评估可否妊娠或提出是否需要作进—步的产前诊断的处理意见。
2.如第一次早孕建卡检查未发现异常者,应于妊娠20周起每4周检查一次直至孕36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直至分娩,共需9次,凡属高危孕妇,应按医嘱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策略:通过系统的产前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并根据对高危妊娠分级管理的原则,在不具备诊治条件的基层医院,可及时按级转诊,使其在上级医院得到应有的监护与治疗。
高危妊娠管理是围产期保健的核心,其目的不但要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而且还要减少伤残儿的出生率,提高入口健康水平和素质。
常见染色体病及遗传病的临床表现、一般进程、预后、遗传方式、遗传风险及可采取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收稿日期:2017-12-15文章编号:1004-4337(2019)02-0218-02 中图分类号:R 445.1 文献标识码:A㊃临床科研分析㊃中孕期胎儿超声软指标对筛查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价值郭 启 马松雅(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平顶山467000)摘 要: 目的:探讨超声软指标在中孕期胎儿21-三体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价值㊂方法:对2013年2月~2015年3月来某院进行产前筛查的2127例孕妇进行超声检查,分析超声软指标㊁胎儿结构畸形或其他异常情况与21-三体综合征的关系㊂结果:共筛查出超声1项软指标异常率12.4%,2项软指标异常者2.1%,3项软指标异常率0.3%,比较3项软指标异常率,P <0.05㊂结论:在中孕期胎儿的结构发育检查中,21-三体综合征胎儿通常会出现软指标与结构畸形或其他异常情况,以及多个超声软指标共同出现的临床征象,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㊂关键词: 超声软指标; 21-三体综合征; 临床价值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19.02.02921-三体综合征临床通常称为唐氏综合征(D S ),临床调查表明[1],常见的临床征象为胎儿染色体异常,导致胎儿先天愚型㊂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选取来我院进行产前筛查的2127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并对检查出软指标的孕妇抽取羊水样本进行核型分析,现详述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2月~2015年3月,选取来我院进行产前筛查的2127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均为单胎妊娠,孕周18~25周,平均孕周(20.5ʃ1.1)周(孕中期),孕妇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7.3ʃ3.2)岁㊂纳入和排除标准:若孕妇有家族遗传病史,且经我院产前血清检验发现存在高危因素㊁高龄产妇㊁产前超声发现胎儿结构异常,或者存在两项及以上的超声软指标㊁近亲结婚㊁夫妇染色体异常,满足任意一项上述条件均可既定为胎儿D S 高危孕妇,共确定高危孕妇349例,低危孕妇1778例㊂所有孕妇在接受超声诊断前均与我院签署‘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㊂1.2 诊断方法采用飞利浦C l e a r V u e 350超声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设为2.0~12MH z ,分辨率:1366ˑ768,成像模式为彩色多普勒和脉冲波P W 频㊂采用心脏软件对心脏结构进行观察㊂染色体制备和核型分析方法为:抽取绒毛组织10m g,并在孕16~24周时抽取20m l 羊水,取2m l 脐血,进行常规细胞培养制片,并进行G 显带㊂高倍显微镜下计数中期分裂象数量为20个,共分析核型3个,若发现标本染色体异常,则需计数分析核型30~50个㊂1.3 观察指标[2]在孕妇孕18~24周时,对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的超声软指标进行详细检查㊂超声软指标诊断标准如下:(1)对颈项软组织厚度进行测量(外缘到皮肤外缘的距离即颈项软组织厚度),若孕16~18周时,颈项软组织厚度超过5mm ,或者在孕18~24周时超过6mm 即定义为增厚;(2)对胎儿肾盂水平横切面进行测量,若肾盂内无回声区最大前后径超过4mm 可诊断为肾盂扩张;(3)肠管回声强度ȡ骨骼回声可诊断为肠管回声增强;(4)胎儿四肢长骨长径<相同孕周2个标准差为肢体短小;(5)心室存在强回声光点可判定为心室强光点;(6)胎儿侧脑室宽度为10~15mm 定义为侧脑室轻度扩张;(7)侧脑室内的强回声脉络丛内存在类圆形无回声区可诊断为脉络膜囊肿㊂在中孕期进行羊水穿刺,对胎儿染色体结果进行检查,若出现染色体异常,在孕妇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可进行终止妊娠处理㊂1.4 统计学处理以S P S S 16.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 (%)表示,当P <0.05时,提示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本次研究共筛查出共诊断出超声软指标314例,检出率为14.8%,包括羊水和脐血穿刺89例,占总检出例数的28.3%㊂共检查出D S 31例,发生率为0.9%,孕妇平均年龄为(33.4ʃ1.1)岁,其中有28例存在超声染色体异常软指标,另外3例均为胎儿出生后诊断㊂2.1 超声软指标诊断D S 的阳性L R 与阴性L R1项软指标异常率12.4%,2项软指标异常者2.1%,3项软指标异常率0.3%,比较3项软指标异常率,χ2=18.4989,P <0.05;经统计分析,D S 使用超声软指标诊断的敏感性为72.3%,特异性为92.8%,假阳性率为7.1%㊂总的阳性似然比(L R )为10.18,总的阴性似然比(L R )为0.78,见表1㊂表1 超声软指标诊断D S 的阳性L R 与阴性L R [n (%)]项目例数(%)阳性L R 阴性L R 1项软指标异常265(12.4)6.10.72项软指标异常42(2.1)63.30.73项软指标异常7(0.3)137.21.02.2 超声软指标各项目的阳性L R 与阴性L R从诊断结果中可知,颈项软组织增厚的发生率最高,见表2㊂㊃812㊃J o u r n a l o f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e d i c i n eV o l .32 N o .2 2019表2超声软指标各项目的阳性L R与阴性L R[n(%)]项目例数(%)阳性L R阴性L R单独指标L R 颈项软组织增厚113(5.3)12.10.66.1心室强光点78(3.7)11.00.83.7肠管强回声62(2.9)5.20.93.7肾盂扩张28(1.3)8.00.92.0肢体短小21(0.9)9.00.91.8脉络膜囊肿12(0.5)46.80.823.13讨论超声软指标从基础性质上分析,与结构畸形有明显区别,在不同比例的正常胎儿中也可见到,其临床应用机制是因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存在统计学关联,因此可用于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进行筛查,在D S筛查中应用较为集中㊂随着围产期保健筛查项目的逐渐精细化,越来越多的微小异常指标被发现,这些异常指标称之为超声软指标,其在胎儿结构发育检测方面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在袁红[3]等人的报道中指出,81.4%的中孕期D S胎儿可检查出超声软指标㊂本次研究中软指标诊断的敏感性为72.3%,特异性为92.8%,充分证实了上述观点,而且1项软指标异常率12.4%显著高于2㊁3项软指标异常率(P<0.05),提示1项软指标异常者更多㊂此外,在表2中的各项软指标检出率统计中表明,最为常见的软指标为颈项软组织增厚,在史佳萍[4]的研究中指出,中孕期胎儿颈项软组织增厚与胎儿早期水肿存在关联,且高危孕妇发生率要高于低危孕妇,此外,心室强光点㊁肠管强回声㊁肾盂扩张㊁肢体短小㊁脉络膜囊肿等软指标均有联合发生的可能,同时发生2个或2个以上的超声软指标,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就会成倍增加㊂因此,可根据软指标检查情况对风险率进行纠正,从而提高中孕期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诊断符合率㊂综上,在中孕期胎儿的结构发育检查中,超声软指标对筛查D S有重要意义,D S胎儿通常会出现软指标与结构畸形或其他异常情况,以及多个超声软指标共同出现的临床征象,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㊂参考文献1沈晓慧,邢伟,张晓青,等.孕中期超声软指标㊁结构畸形在产前诊断21-三体综合征中的价值.中外医疗,2016,35(3):14~16;31. 2张冰丽.产前诊断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447~448.3袁红,任景慧,朱琳,等.21-三体综合征产前染色体检查指征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6,31(3):539~541.4史佳萍.中孕期胎儿超声软指标对筛查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应用.山西医药杂志,2015,44(22):2665~2667.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U l t r a s o u n dS o f t I n d e x i nS c r e e n i n g21-t r i s o m y S y n d r o m e d u r i n gM i d d l eP r e g n a n c yG u oQ i,e t a l(D e p a r t m e n t o f U l t r a s o u n d,P i n g d i n g s h a nN o.1P e o p l e'sH o s p i t a l,H e n a nP r o v i n c e,P i n g d i n g s h a n467000)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u l t r a s o u n d s o f t i n d e x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21-t r i s o m y s y n d r o m e d u r i n g m i d d l e p r e g n a n c y.M e t h o d s:2127p r e g n a n tw o m e nw h ou n d e r w e n t a n t e n a t a l s c r e e n i n g i n a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F e b r u a r y2013t oM a r c h2015w e r e e x a m i n e db y u l t r a s o u n d,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u l-t r a s o u n d s o f t i n d e x,f e t a l s t r u c t u r a lm a l f o r m a t i o no r o t h e r a b n o r m a l i t i e s a n d t r i s o m y21s y n d r o m ew a s a n a-l y z e d.R e s u l t s:T h e a b n o r m a l r a t e o f1,2a n d3s o f t i n d e xo f u l t r a s o u n dw a s12.4%,2.1%a n d0.3%r e-s p e c t i v e l y,c o m p a r e d t h e a b n o r m a l r a t e s o f3s o f t i n d e x e s,P<0.05.C o n c l u s i o n:I n t h e e x a m i n a t i o no f f e t a l s t r u c t u r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d u r i n g t h em i d d l e p r e g n a n c y,21-t r i s o m y s y n d r o m e f e t u s e su s u a l l y a p p e a r s o f t i n d e x a n d s t r u c t u r a l d e f o r m i t y o r o t h e r a b n o r m a l s i t u a t i o n,a sw e l l a s a n u m b e r o f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s o fm u l t i p l e s o f t u l-t r a s o u n d i n d i c a t o r s,w h i c hc a nb eu s e da s t h eb a s i s o f c l i n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K e y w o r d s u l t r a s o u n d s o f t i n d e x;21-t r i s o m y s y n d r o m e;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㊃912㊃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年第32卷第2期。
21三体及18三体综合征的产前超声筛查
发表时间:2015-10-27T11:53:54.18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3期作者:王永娟1 李小倩2
[导读] 1山东省寿光市妇幼保健院 262700;2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262700 早中期产前超声检查对产前诊断意义重大,对特异超声异常孕妇应行羊膜腔穿刺术或脐静脉穿刺术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1山东省寿光市妇幼保健院 262700;2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262700
摘要:目的:探讨早中期妊娠胎儿超声筛查异常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已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的21三体及18三体综合征胎儿超声检查异常表现,了解异常核型出现的类型及与超声异常的关系。
结果:染色体胎儿异常38例,21三体患儿20例,超声异常比率92%;18三体患儿18例,畸形率100%。
结论:早中期产前超声检查对产前诊断意义重大,对特异超声异常孕妇应行羊膜腔穿刺术或脐静脉穿刺术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关键词:产前诊断;超声筛查;染色体异常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取2005—2010年于本院产前诊断中心确诊染色体异常胎儿38例(21三体综合征20例,18三体综合征18例),其中包括本院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经脐血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为21及18三体综合征12例,及母血清筛查高危胎儿经羊水穿刺核型诊断为21及18三体综合征26例。
孕妇年龄23~40岁,妊娠周数13~28周。
另外,抽取产前诊断中心孕妇资料可见38例胎儿11-14周均于本院超声室常规测量NT并储存结果。
1.2仪器
GE730,西门子S2000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1.3研究方法
1.3.1超声检查
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测量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径、羊水暗区及指数,并对胎龄进行评估。
按顺序扫查胎儿头颅、颈后软组织,颜面、胸腔、心脏及心室流出道、横膈、腹腔、胃泡、双肾、膀胱、脊柱、四肢、胎盘等,筛查胎儿解剖结构的异常。
检测脐动脉的数目;检测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 I值)及S /D比值。
1.3.2胎儿染色体检查
在超声引导下经母腹脐血管穿刺术获取脐血及羊水穿刺术获取羊水,进行胎儿细胞染色体培养,采用G显带分析法制片、染色。
染色体分析核型,核型分析后采用染色体全自动分析仪进行染色体核型排序。
2结果
在38例确诊为21及18三体综合征的胎儿中,20例为21三体综合征,18例为18三体综合征。
其中34例胎儿产前超声检查均发现二项以上的超声表现异常,其中NT和(或)NF增厚55%,严重畸形58%。
38例21及18三体综合征胎儿异常的超声表现比较。
3讨论
21三体综合征(又称Down 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畸形,35 岁以上孕妇发生率为1/ 300,35 岁以下为1/ 800,18三体综合征又称Edward 综合征,在活产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为3/ 万(90%在产前或1岁内死亡)[3],能够通过产前羊水或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明确诊断,但由于羊水或绒毛检查属于存在一定风险性的介入性方法,不可能应用于所有孕妇。
因此,首先通过其他安全有效的手段筛选出高危妊娠者进行羊水或绒毛检查,才能保证最大限度地检出21三体及18三体综合征胎儿。
超声检查能够直观显示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是目前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一种筛查手段,也是染色体异常胎儿筛查的热点研究领域。
3.1,21三体及18三体妊娠早期筛查
3.1.1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1993 年起NT经研究被证实为一项有效的筛查指标,随后被广泛地应用于胎儿染色体异常特别是212三体综合征的筛查中,使得筛查时间提前至孕早期。
通常在孕10~14 周之间进行测量,经腹壁或经阴道超声均可,笔者认为在孕11~12 周时经腹壁超声显示最清晰。
NT的厚度随妊娠天数的增加而增厚,当NT 厚度大于95%可信区间时,则为增厚,采用不同的诊断标准时检出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不同[4]。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通常采用的标准为≥215mm(孕10~11 周)或≥310mm(孕12~13 周)则提示NT 增厚,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3]。
在本研究中,NT和(或)NF增厚55%。
3.1.2其他孕早期筛查指标包括胎心率过快或过慢、鼻骨发育不良等[5],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共发现鼻骨缺失5例,占总数13%。
3.2,21三体及18三体妊娠中期超声筛查
3.2.1严重畸形本研究中20例21三体及18例18三体综合征的胎儿严重畸形的超声表现有:心脏结构异常(50%),颅内结构异常(37%),唇腭裂(26%)以及消化道梗阻(10%)等。
与文献报道[6]结果相近,因而如超声一旦发现胎儿有以上结构异常,高度提示有染色体异常的可能,特别是18三体综合征的可能性更大,需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明确诊断及对妊娠预后进行评估。
此外,胎儿生长受限也是不可忽略的指标之一,在本研究中,38例染色体异常胎儿中,其中2例21三体胎儿生长受限,占比率为10%,6例18三体胎儿生长受限,占比率为33%。
3.2.2微小畸形并非所有染色体异常胎儿都出现严重的结构畸形,特别是21三体综合征,有时候超声下微小畸形也可以提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几率增高。
目前认为,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相关的微小畸形包括:NF,股骨短或肱骨短,肠管回声增强,侧脑室轻度扩张,心内强回声光斑,小脑延髓池增宽,肾盂轻度分离等[7]。
4结论胎儿21及18染色体三体综合征特别是18三体常伴有发育异常,超声正是通过对胎儿解剖结构异常的观察,发现这部分类型染色体三体综合征的胎儿超声表现特点,有效地检出21及18三体综合征的高风险胎儿,有助于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产前诊断。
胎儿21三体严重畸形的比率不高,但也有其特异的微小畸形超声表现,如NF、股骨短或肱骨短、肠管回声增强、侧脑室轻度扩张、心内强回声光斑、小脑延髓池增宽、肾盂轻度分离等,如果产前诊断时发现两个以上超声表现应建议羊水或脐血穿刺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几乎所有的18三体综合征患儿均合并严重畸形,容易在孕中期的常规超声检查中发现[3]。
胎儿18三体在该项研究中严重畸形率为100%,而其中较为常见的畸形为心脏畸形以及胎儿生长受限,因此,在产前诊断工作中一旦发现以上异常,高度提示
有染色体异常的可能,需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明确诊断及对妊娠预后进行评估,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超声只能发现胎儿结构异常而不能肯定染色体异常,只有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才能确定染色体是否异常。
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由于学术水平,设备水平以及时间限制尚有不足,而且,尽管特异的超声声像可以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产前诊断思路,但最终确认胎儿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异常,仍须通过侵入性产前诊断技术如绒毛活检、羊膜腔穿刺和脐带穿刺等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杨家翔.染色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725-2726.
[2]洪伟,夏炎枝.妊娠中、后期胎儿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8):40-41.
[3]孟华,姜玉新.21-三体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的产前超声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9):51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