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表面改性
- 格式:docx
- 大小:30.25 KB
- 文档页数:10
粉体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物理改性中的热处理和球磨是两大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热处理可以改变粉体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从而影响其性能。
比如通过高温热处理,可以在粉体表面形成高熵合金、氧化层等,改善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球磨作为一种粗糙化技术,可以通过改变粉体表面形貌提高其活性。
通过改变球磨参数,甚至可以将一种粉体转变为另一种具有完全不同性能的粉体。
化学改性方法中,溶剂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如环保、能源及催化剂等。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选择不同的溶剂来改变粉体表面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进而达到优化粉体性能的目的。
化学气相沉积(CVD)这种技术已成功地用于粉体表面的加工改性,能显著改善包括磁性、电性、光学性、催化性在内的多种性能。
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也是现阶段常用的化学改性方法,其中化学吸附主要通过在粉体表面吸附不同的化学物质来调整其性能,而化学反应则可以在粉体表面制备复合薄膜,提高其功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粉体表面改性不仅影响粉体的性能,也会影响到其环境适应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因此,在粉体表面改性研究中,除了追求性能优化,还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使改性后的粉体既具有良好性能,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近的研究还向生物改性方向发展,如通过酶催化,生物胶凝等方式对粉体进行改性,让粉体获得新的功能和特性。
还有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组合方式对粉体进行多重改性,使粉体在多个方面都具有优越性能。
总的来说,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粉体的复杂性,粉体表面改性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包括改性机制的解析、改性效果的稳定性及改性方法的绿色化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持续深入,不断探索更有效、更经济、更环保的粉体表面改性方法,让这种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无机粉体表面改性的目的、原理及方法及改性剂的选择
虽然无机粉体表面改性的目的因应用领域的不同而异,但总的目的是通过粉体改性剂改善或提高粉体材料的应用性能或赋予其新的功能以满足新材料、新技术发展或者新产品开发的需要。
无机粉体改性的目的是什么呢
1.使无机矿物填料由一般增量填料变为功能性填料;
2.提高涂料或油漆中颜料的分散性并改善涂料的光泽、着色力、遮盖力和耐候性、耐热性和保色性等;
3.在无机/无机复合粉料中,提高无机组分,特别是小比例无机组分在大比例无机组分中的分散性,如陶瓷颜料和多相陶瓷材料;
4.通过对层状粉体进行插层改性,制备新型的层间插层矿物材料;
5.对于吸附和催化材料,提高其吸附和催化活性以及选择性、稳定性、机械强度等性能
6.超细和纳米粉体制备中的抗团聚;
粉体表面改性的原理和方法
1.表面或界面性质与其应用性能的关系
2.表面或界面与表面改性剂或者处理剂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模型
3.各种表面改性方法的基本原理或者理论基础,包括表面改性处理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模拟和化学计算等。
《粉体材料表面改性》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50542002课程英文名称:SurfaceModificationofpowder(A2)课程总学时:24讲课:24实验:0上机:0适用专业:粉体科学与工程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3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粉体表面改性是粉体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课,为选修课。
本门课程讲授粉体表面改性的原理、方法、工艺、设备及表面改性剂的性能及应用、各行业典型粉体及纳米粉体饿表面改性方法、实践及改性产品的检测及表征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粉体表面改性的相关理论,同时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精密进行科学研究的技能。
为学生将来从事粉末材料、粉体工程领域的生产、科研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粉体材料表面改性工艺的方法和原理;2.使学生掌握目前工业表面改性典型设备;3.使学生了解表面改性剂的种类、性质、使用条件;4.掌握粉体改性前后的物性变化及相关的检测方法;5.进一步结合创新创业培养目标,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独立进行粉体表面原位修饰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粉体表面改性一般知识,包括粉体表面改性的原理、方法、工艺、设备及表面改性剂的性能及应用、改性产品的检测及表征方法等。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粉体表面的物性,粉体表面改性的基本原理、掌握粉体表面改性工艺设计和设备;了解常见工业粉体的表面改性方法及应用。
3.基本技能:掌握粉体改性工艺设计计算、独立进行设备选型的技能等。
了解特种粉体的生产工艺、制备技术及行业发展趋势。
具备制备、加工特种粉体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实施说明本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学习,共24学时,其中理论讲课24学时。
根据教学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适当增减,各部分学时数可适当调整2学时。
粉体表面改性设备介绍1. 背景粉体表面改性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材料、冶金、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它能够提高粉体的性能,并扩展其应用范围。
粉体表面改性设备作为实现粉体表面改性的关键工具,不仅需要具备高效的工作能力,还需要具备稳定的操作性能和安全性能。
2. 常见的粉体表面改性设备2.1 分散机分散机是常用的粉体表面改性设备之一,它主要用于将粉体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并通过机械作用使粉体颗粒得到细化。
常见的分散机包括搅拌机、振动球磨机等。
这些设备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颜料、涂料、橡胶等领域。
2.2 喷雾干燥设备喷雾干燥设备是将溶液或悬浮液喷雾到高温气流中,使液体迅速蒸发,形成粉末的设备。
喷雾干燥设备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特点,常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
2.3 粉末喷涂设备粉末喷涂设备是将粉末均匀喷涂到基材表面,并通过加热使粉末粘结到基材表面的设备。
粉末喷涂设备广泛应用于涂装、防腐等领域,具有喷涂效果好、易于自动化控制的优点。
2.4 压片机压片机是将干燥的粉末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压制成固体块的设备。
压片机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冶金等领域,具有生产效率高、工艺稳定的特点。
2.5 球磨机球磨机是一种利用金属球对粉体进行高速旋转的设备,通过球与球、球与粉体之间的撞击和摩擦来实现对粉体的细化。
球磨机广泛应用于陶瓷、建材、电子材料等领域,具有能够控制颗粒大小、提高产品的致密性等优点。
3. 粉体表面改性设备的选型和操作要点选择合适的粉体表面改性设备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粉体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所需表面改性效果等。
在操作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要点:•设备配置:根据具体的生产需求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配置,包括设备容量、设备结构等。
•操作参数:粉体表面改性设备的操作参数对于改性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安全防护:在操作粉体表面改性设备时,应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例如戴好防护眼镜、手套等。
粉体表面改性设备重要类型及特点粉体表面改性设备,重要担负3项职责:一是混合;二是分散;三是表面改性剂在设备中熔化和均匀分散到物料表面,并产生良好的结合。
我国粉体表面改性设备大多数是从化工机械中借用过来的,因而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改性任务。
而专用粉体表面改性设备的开发始于20世纪90时代后期。
目前表面改性机重要有:(1)PSC系列粉体表面改性机。
PSC系列粉体表面改性机是表面化学改性的专用设备,它具有设计先进、科学、能连续生产、产量高、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工人劳动强度低、无粉尘污染、且表面改性剂用量少、包覆率高等特点。
(2)复合式粉体连续改性系统。
复合式粉体连续改性系统是引进日本技术经消化、汲取生产的新型表面改性设备,适用于年产3000~5000t改性粉体的企业。
其重要特点:连续运行;改性均匀,节省了药剂;采纳导热油加热,可避开自摩擦升温慢和电能的挥霍;密封性好,无粉尘污染。
(3)SLG型三筒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
该改性机是引进瑞典AGMW 公司三筒高速猛烈混合表面改性机(HSTP一3/1000而研制的),定名为SGL型三筒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
该改性机连续生产、自动加料、操作简单、处理本领大,特别适合用硬脂酸类、各种偶联剂等对碳酸钙、滑石、云母、高岭土、石英、硅灰石等非金属矿物填料进行连续表面改性处理。
江阴市启泰非金属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于1997年共同研制开发了一种集粉体表面改性、混合、解聚于一体的非金属深加工设备SLG型粉体表面改性机,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完善、改进,目前已在国内500多家粉体企业得到成功应用,并出口到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4)半自动猛烈混合改性机组。
半自动猛烈混合改性机组的最大特点是利用电子秤全自动计量,使高速混合机的加料实现了远距离自动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和人工计量不准的偏差,同时设备间采纳密封的管道联接,防止粉尘污染。
超细粉体高冷搅机组改性机超细粉体新型高冷搅机组改性机已经生产出2L+6L试验室机组。
粉体表面改性方法原理、工艺技术及使用的粉体改性剂无机粉体的表面改性是根据使用行业所需求粉体具备的性能而进行的对应表面改性,以满足现代新材料、工艺和技术的发展需求,提升原有产品的性能特点,而且还可以提升对应的产能以及生产效率,在粉体加工行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无机粉体表面改性的方法主要为6大类。
1、方法一:物理涂覆方法原理:利用高聚物或树脂等对粉体表面进行处理,一般包括冷法和热法两种。
粉体改性剂:高聚物、酚醛树脂、呋喃树脂等。
影响因素:颗粒形状、比表面积、孔隙率、涂敷剂的种类及用量、涂敷处理工艺等。
适用粉体:铸造砂、石英砂等。
2、方法二:化学包覆方法原理:利用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在无机粉体表面的吸附或化学反应对颗粒表面进行包覆,一般包括干法和湿法两种。
除利用表面官能团改性外,该方法还包括利用游离基反应、鳌合反应、溶胶吸附等进行表面包覆改性。
粉体改性剂:如硅烷、钛酸酯、铝酸酯、锆铝酸盐、有机铬等各种偶联剂,高级脂肪酸及其盐,有机铵盐及其他各种类型表面活性剂,磷酸酯,不饱和有机酸,水溶性有机高聚物等。
影响因素:粉体的表面性质,粉体改性剂种类、用量和使用方法,改性工艺,改性设备等。
适用粉体:石英砂、硅微粉、碳酸钙、高岭土、滑石、膨润土、重晶石、硅灰石、云母、硅藻土、水镁石、硫酸钡、白云石、钛白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氧化铝等各类粉体。
3、沉淀反应方法原理:通过无机化合物在颗粒表面的沉淀反应,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包膜”,以达到改善粉体表面性质,如光泽、着色力、遮盖力、保色性、耐候性、电、磁、热性和体相性质等。
粉体改性剂: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及其盐类等各类无机化合物。
影响因素:原料的性质(粒度大小和形状、表面官能团),无机表面改性剂的品种,浆液的pH值、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洗涤、脱水、干燥或焙烧等后续处理工序。
适用粉体:钛白粉、珠光云母、氧化铝等无机颜料。
4、机械力化学方法原理:利用超细粉碎及其他强烈机械作用,有目的的对粉体表面进行激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颗粒表面的晶体结构、溶解性能(表面无定形化)、化学吸附和反应活性(增加表面活性点或活性基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