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的临床药理及联用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针对患有冠心病致心绞痛的患者行以丹参注射液以及黄芪注射液相结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做以观察及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冠心病致心绞痛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三组,每组30例患者。
其中两组分别进行丹参注射液(1组)、黄芪注射液(2组),第三组将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3组)结合在一起使用。
同时,对三组患者在临床当中的表现加以记录,并对是否有心绞痛症状的发生做以统计。
结果:通过治疗,1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3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
三组进行对比,1、2两组的治疗效果明显的不如3组的治疗效果,各项生理指标也都比3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患有冠心病致心绞痛的患者行以丹参注射液以及黄芪注射液相结合进行治疗,具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致心绞痛;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033-02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冠心病经常表现为比较明显的心绞痛,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会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比较大的影响[1]。
通常,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比较常见的药物是中药黄芪以及丹参注射液[2]。
为了充分的了解这两种药物的具体的效果,本文对我院90例患有冠心病致心绞痛的患者进行了治疗并且进行观察,效果非常明显,具体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冠心病致心绞痛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三组,每组30例患者。
各患者都与冠心病致心绞痛所具备的诊断标准相符合,并且都有比较明显的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已经得到相关的科室的确诊。
1.2治疗方法1.2.1分组首先,将全部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1、2和3组,每组30例患者。
胃癌患者化疗期应用黄芪联合丹参注射液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黄芪联合丹参注射液在胃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意义及疗效分析。
方法将130例胃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常规采用folfox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65例(folfox 方案基础上加用黄芪联合丹参注射),对照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wbc)、癌胚抗原(cea)、体重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化疗毒性反应度。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wbc)、癌胚抗原(cea)、体重比较(t=321、344、345,p>005,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白细胞(wbc)、癌胚抗原(cea)、体重水平比较(t=566、623、677,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21 药物、器械亚叶酸钙(江苏恒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300、5 mg/支)、奥沙利铂(南京制药厂有限公司50 mg/支;国药准字h20000685);替加氟(四川升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348、02 g/支);观察组黄芪注射液(成都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1677、10 ml/支);丹参注射液(四川三精升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303、10 ml/支)②血常规检测仪(德国西门子)。
③癌胚抗原(cea)试剂盒(北京博生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22 治疗方法221 对照组采用folfox 方案(第1天,奥沙利铂100 mg,静脉滴注2~3 h,(替加氟150 mg、亚叶酸150 mg,静脉滴注2 h,当天5 d);每4周重复1次,4个周期后进行对比试验,以上药物均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配制。
22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周期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20ml/d,丹参注射液20 ml/d,均以09%生理盐水配制疗程同对照组。
23 观察方法入院时静脉取血5ml送检并测体重,治疗4个周期后,静脉取血5ml,送检并测体重,癌胚抗原(cea)elasa法检测,血常规检测仪检测wbc。
痰热清黄芪注射液注射用丹参联用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痰热清黄芪注射液注射用丹参联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
通过药理作用分析,发现该联合疗法可以有效降低痰热清黄芪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作用,且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也有所改善。
临床试验设计合理,观察指标明确,治疗方法科学可靠。
结果显示,该联合治疗方案具有显著的疗效,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该治疗方案,并深入研究其机制,为老年带状疱疹的治疗提供更多可靠的方法。
本研究对于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关键词:痰热清黄芪注射液、丹参、老年带状疱疹、注射用联合治疗、药理作用、临床表现、试验设计、观察指标、治疗方法、疗效观察、临床意义、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老年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中。
该疾病以皮肤感染、疼痛和神经炎症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老年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抗病毒药物和镇痛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有限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痰热清黄芪注射液注射用丹参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抗病毒、抗感染等药理作用。
丹参作为主要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通过临床试验发现,痰热清黄芪注射液注射用丹参联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缩短疾病持续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观察痰热清黄芪注射液注射用丹参联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为改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痰热清黄芪注射液注射用丹参联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通过对临床试验数据的分析和观察,我们希望评估该联合治疗方法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也旨在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并为临床医生在老年带状疱疹治疗中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痰热清黄芪注射液注射用丹参联用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引言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常见于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临床特点为单侧、皮肤痛与灼热感,伴有带状分布的丘疹、疱疹,严重时可合并神经痛,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困扰。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抗病毒药物、镇痛药物和外用药物等,但对于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或并发症明显,需要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痰热清黄芪注射液是一种传统中药注射剂,主要成分为石膏、黄芪、茯苓等,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固表的功效,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丹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可以减轻神经痛症状,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讨痰热清黄芪注射液注射用丹参联用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开展了一项疗效观察,希望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60例,均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年龄范围为60~80岁,男女比例接近1:1。
1.2 分组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采用痰热清黄芪注射液注射用(每次10ml,每日1次)联合丹参注射液(每次20ml,每日1次)治疗。
对照组:采用口服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外用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乳膏)和镇痛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缓解情况、疱疹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临床疗效指标。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2.1 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23/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复方丹参滴注液配伍黄芪治疗羊水过少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注液配伍黄芪对羊水过少治疗效果。
方法:将孕周在28-34周晚期妊娠的60 例羊水过少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两组孕妇常规治疗相同,观察组加用复方丹参滴注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
所有孕妇治疗前、治疗中、治疗结束后分别以多普勒超声检测羊水指数2.2 两种治疗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见表2 。
观察组剖宫产率26%:对照组剖宫产率36% 。
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 对胎儿影响两组均无新生儿死亡,畸形或残疾发生。
3 讨论羊水过少可以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早中期羊水过少多系胎儿畸形所致,往往以流产而告终。
临床上发现羊水过少多在28周以后,是一种妊娠晚期的并发症,与高危儿,高危妊娠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有密切关系,故治疗越早越好,尽量在孕28周~34周开始。
近年来羊水过少发生较前增多,尤其是妊娠晚期单纯羊水过少较前明显增多,实际上由于B超的应用,较前检出率增加,也是现代技术发展的一个体现。
尽管原因尚不明确,但目前认为与以下原因有关:1.现代人工作忙,饮水少,普遍缺水,血容量低。
而母体血容量与羊水呈正相关,母体血容量少可出现羊水过少。
2.近年来,许多妊娠妇女工作繁忙,压力大,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疲劳状态,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血管痉挛,胎盘血管受损,供血不足,胎盘功能下降,羊水减少。
3.也可能与饮食污染、环境污染有关。
各种污染导致进入母体的有害物质增多,对孕妇的胎盘发生、发育及功能维持有负面影响,导致胎盘功能不良及胎儿慢性缺氧,羊水生成减少[1]。
目前,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的危害已经被广大产科医务工作者所认识,虽原因不明确,但辅助检查排除胎儿畸形后如何有效增加羊水量一直是临床医生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应用羊膜腔内输液、单纯饮水法,静脉输液法,中医中药等方式做了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方法时有报道,有学者认为虽然单纯或单纯静脉输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羊水量,降低脐血流阻力,改善妊娠结局,但是输液或饮水后引起羊水增多需有足够的子宫胎盘血流灌注和胎儿肾脏的良好反应,而大多数孕妇无此良好条件,且很多孕妇大量饮水后上腹饱胀不适,依从性差,单纯饮水不能产生药物所具有的生物学活性,有时无法有效干预羊水的形成和吸收环节。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观察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全球人民的健康。
针对冠心病的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作为中药注射剂被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对比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疗效,为临床科研提供参考。
一、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以丹参为主要成分,具有活血化瘀、调节血脂、抗氧化等多种保护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在临床上,复方丹参注射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研究显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等症状,减轻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疼痛程度,并能改善心脏功能指标,如心功能分级、心肌酶谱等。
此外,复方丹参注射液还具有调节血压、抗纤溶等作用,对冠心病的症状缓解和心脏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二、黄芪注射液的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黄芪注射液以黄芪为主要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衰老、抗缺血等多种药理作用。
黄芪注射液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微循环障碍,增强心肌的抗缺血能力,提高心肌供血量,从而减轻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肌供血不足的情况。
此外,黄芪注射液还具有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对于冠心病合并症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三、复方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的疗效对比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在治疗冠心病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具体差异尚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一些临床研究显示,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改善心肌缺血、调节血脂方面的疗效较突出,尤其适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
而黄芪注射液在改善微循环、增强心肌抗缺血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适用于冠心病合并微循环障碍的患者。
综上所述,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在治疗冠心病方面都具有一定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存在一定差异。
在具体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密切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黄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我院选取68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各为34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黄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8%,心功能改善情况较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经治疗后,研究组6min步行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两项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黄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相联合治疗慢性心衰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治疗效果;慢性心衰前言根据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慢性心衰的病理机制是一个本虚标实的过程,治疗应以益气养心、活血化瘀为主,而中医的黄芪是补气升阳、健脾益气的良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而丹参主要作用于心和肝,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和清心的效果[1]。
为有效治疗慢性心衰疾病,此次研究主要联合黄芪和丹参两种药物进行治疗,并分析其效果,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进行研究,总数为68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各为34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39~80岁,平均54.23±6.14岁;病程:2~6年,平均2.04±0.57年。
对照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38~79岁,平均53.41±6.08岁;病程:2~7年,平均2.28±1.07年。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西药治疗,主要对患者进行血管扩张、强心、利尿、降压等,如果患者存在严重心率不全的情况,则适当增加阿替洛尔(山西太原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2286)一日服用两次,根据患者情况用药,一日用量应低于50mg。
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中心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对照组)和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实验组),每组各4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93.2%,显著高于单纯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患者的72.7%,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且操作较为简便,临床应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219-02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心脏疾病,是指在冠状动脉在狭窄的基础上发生的急剧、短暂的血流中断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该病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或出现心源性猝死[1],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中成药因其疗效确切、使用方便、药物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我院近年来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较为理想,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中心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并排除心律失常、心肺功能不全以及更年期综合征患者。
平均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9.7±1.6)岁,病程2~13年,平均(5.2±1.3)年。
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60.4±1.9)岁,病程3~11年,平均(5.7±1.4)年。
黄芪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目的:探讨黄芪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
方法:11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5例,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黄芪40 ml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 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疗程3周。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生化指标、肾功指标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清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黄芪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早期DN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生化和肾功等指标,减少尿清蛋白排出,而且效果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标签:早期糖尿病肾病;黄芪;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造成终末期肾衰的最常见原因,其在临床治疗上是一大难题。
我院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早期DN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2年10月~2006年5月在我院住院早期DN患者116例,男67例,女49例;平均年龄(57.2±9.3)岁;平均病程(11±6)年;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7年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按Mogensen[1]的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诊断为糖尿病肾病Ⅲ期,同时除外急慢性肾炎、尿路结石、尿路感染、阴道炎或前列腺炎、酮症酸中毒、运动、发热、心力衰竭及应用肾毒性药等影响尿清蛋白的因素。
116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单盲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男37例、女24例,平均年龄(56.3±8.9)岁,平均病程(11.2±6.5)年;对照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58.6±11.3)岁,平均病程(10.3±5.9)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因、病情程度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分析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的临床药理及联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的临床药理及联用效果。
方法66例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接受黄芪注射液结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82%,治疗组为96.97%,治疗组的效果明显要显著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的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抗心力衰竭作用,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临床药理;联用效果
肺源性心脏病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肺器官疾病,该疾病主要是由肺部动脉血管以及支气管动脉血管病变所致的一种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具有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的特点。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肝肿大压痛、肝颈反流征阳、心力衰竭以及呼吸衰竭等。
其中,心力衰竭是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状之一。
丹参主要是一种活血的中药,有归心肝劲之效,黄芪属于一种补气中药材,药性温和,具有归脾、肺部之效。
将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1-3]。
为了研究丹参注射液结合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在本次研究中,作者以本院收治的66例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采用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本院接受治疗的66例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
对照组男12例,女21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3.54±7.4)岁;治疗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
2.32±6.2)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供氧、利尿、扩血管、化痰、强心以及维持水电解质等。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治疗,其中黄芪注射液20 ml,丹参注射液250 ml,将两者融合进行静脉滴注的治疗,滴注的速度保持在20~30滴,1次/d,10 d为1个疗程。
1. 3 疗效评价标准[4] 显效:患者的所有症状消失,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症状有明显改善,基本恢复;无效:症状无任何变化,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82%,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97%,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 1 丹参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丹参注射液属于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丹参及降香,能够起到凉血安神、活血化瘀以及理气开窍等作用。
根据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丹参能够增强心脏功能,此外还具有提高心肌收缩力度的作用,能够增加心肌的供血量,使心脏外的血管得到扩大。
丹参对血小板的聚集具有抑制作用,会延长血液凝结的时间,因此,丹参具有较好的血液流变特性,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个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
与此同时,丹参还对纤母细胞的增生有抑制作用,从而使患者的血液循环、瘀血情况得到改善。
该药物还可以降低人体的总胆固醇水平、血清三酰甘油等水平。
此外,丹参还能够有效的抑制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的繁殖,具有非常好的抑菌效果,从而可以降低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
3. 2 黄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黄芪注射液具有良好的增加心肌收缩力的效果,并且对心肌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黄芪注射液主要充分为黄芪昔,对正性肌力有显著的效果,对心肌细胞有良好的保护作用[5]。
其中该药物机制对磷酸二醋酶活性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使心肌细胞内的环磷腺昔浓度升高。
此外,黄芪能够改善人体的血流变,减轻因缺血所导致的心脏负担,该药物还可以使巨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变强,提高T细胞的转化率,促进干扰素的合成,提高白细胞介素的活性,并且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复制、抑制过敏以及抑菌功效。
与此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肾实质细胞的代谢情况加快患者肾功能的恢复[6]。
本研究主要将本院收治的66例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法,治疗组使用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均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表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82%,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97%,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通过两组患者的疗效的比较,治疗组的效果明显要显著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丹参主要是一种活血的中药,具有良好的归心肝经之效,再加上黄芪属于补气中药材中的一种,味甘性温,具有归脾之效。
综上所述,对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抗心力衰竭作用,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何红晖. 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联用效果分析.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4):54-55.
[2] 汪全斌. 丹参、黄芪注射液治疗妊娠高血压62例临床观察.亚太传统医药,2014(16):106-107.
[3] 邱维彬,张德放.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2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工程,2012(4):87,89.
[4] 朱艳华,吕秀莲,徐岩,等. 黄芪合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概况Ⅱ——治疗肝肾等疾病.黑龙江医药,2012(2):269-270.
[5] 黄媛,占美,吴逢波,等. 黄芪注射液对比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系统评价.中国药业,2013(12):61-64.
[6] 张进财. 丹参黄芪注射液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