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产面积计算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766.00 KB
- 文档页数:35
深圳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深圳,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不过,说到建筑面积的计算,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一头雾水。
别担心,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捋一捋这个复杂的事儿,让你听了之后瞬间变成建筑面积计算小达人。
1. 建筑面积的概念1.1 什么是建筑面积?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建筑面积。
简单来说,建筑面积就是建筑物的“身高”加“体重”,它包含了所有能用的空间,比如卧室、客厅、厨房,还有阳台,简直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包罗万象。
不过,这里可不包括那些没用的地方,比如墙壁的厚度和公共走道哦,这些都是算外的。
1.2 建筑面积怎么算?好了,接下来就是重点了。
建筑面积的计算可不是随便一算就完事儿的哦。
通常,建筑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建筑物的外墙面到外墙面的距离乘以建筑物的高度。
就像你用尺子量自己家里的墙一样,越仔细,算得越准。
其实啊,这个过程就像一场数学游戏,大家可以试试自己来测量一下,看看最后能不能算出一个“正确”的面积。
2. 深圳建筑面积的特殊规定2.1 公摊面积深圳的建筑面积可不是光算你自己家的,公摊面积也是个大头哦。
公摊面积,就是小区里面那些大家共同用的地方,比如电梯间、楼道、绿化带等。
虽然大家都不想为这些地方买单,但没办法,这就像大家一起上学,老师布置的作业,逃不掉的。
大家一起分摊,这样才能让小区看起来更美观。
2.2 赠送面积说到赠送面积,这可是一个让人开心的点。
很多开发商为了吸引买家,会在售楼时把一些面积“赠送”给你。
比如,阳台面积、露台面积等,这些都会在你买房时“悄悄”算进来。
你看,买房就像是在超市买东西,有时候还会碰到打折促销,真是让人心情愉悦。
3. 实际应用3.1 买房时注意事项当你在深圳买房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搞清楚建筑面积的具体情况。
有些开发商可能会把公摊面积算得很大,甚至把赠送的面积也偷偷加进去,等你买了房,才发现面积和你想象的不一样,简直是个“大坑”。
所以,买房前一定要多问几句,千万别怕麻烦。
深圳市房屋建筑面积计算细则[失效]发文单位:深圳市规划国土局文号:深规土[1994]421号发布日期:1994-9-15执行日期:1994-9-15生效日期:2001-9-18一、一般规定(一)基底面积:指建筑物底层勒脚外围水平面积。
(二)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外墙(或外柱)外围以内水平投影面积之和。
每户(或单位)拥有的建筑面积叫分户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包括使用面积和公共面积两个部分:1.使用面积:指包括墙体结构面积在内的直接为办公、生产、经营或生活使用的面积和辅助用房的厨房、厕所或卫生间以及壁柜、户内过道、户内楼梯、阳台、地下室、附层(夹层)、2.2米以上(指建筑层高,含2.2米,以下同)的阁(暗)楼等的面积。
在计算分户建筑面积时,如墙体属两户共有(即共墙),其所属面积由两户平均分摊。
2.公共面积:指建筑物主体内、户门以外可使用的面积,包括层高超过2.2米的单车库、设备层或技术层、室内外楼梯、楼梯悬挑平台、内外廊、门厅、电梯及机房、门斗、有柱雨蓬、突出屋面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
公共面积分为应分摊的公共面积和不能分摊的公共面积两部分。
(1)应分摊的公共面积包括室内外楼梯、楼梯悬挑平台、内外廊、门厅、电梯房、多层建筑中突出屋面结构的楼梯间等。
(2)不能分摊的公共面积是前款所列之外,建筑报建时未计入容积率的公共面积和有关文件规定不进行分摊的公共面积,包括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消防避难层、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用房、梁底标高不高于2米的架空结构转换层和架空作为社会公众休憩或交通的场所等。
(三)每户(或单位)应分摊的公共面积按如下原则进行计算:1.有面积分割文件或协议的,应按其文件或协议进行分摊计算。
2.如无面积分割文件或协议的,按其使用面积的比例进行分摊,即:该户应分摊的公共面积=应分摊公共面积————————×该户使用面积各户使用面积之和对有多种不同功能的房屋(如综合楼、商住楼等),公共面积应参照其服务功能进行分摊,即服务于整个建筑物所有使用功能房屋的公共面积应共同分摊,否则按其所服务的建筑功能分别进行分摊。
深圳房产面积计算规范1. 引言深圳作为中国经济特区之一,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
为了保证房产交易的公平和规范,深圳市政府制定了房产面积计算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深圳房产面积计算规范的要求和方法。
2. 房产面积计算规范要求根据深圳市政府的规定,房产面积计算规范必须符合以下要求:2.1. 依据法律法规房产面积计算必须依据国家和深圳市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深圳市房地产管理条例》等。
2.2. 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计算房产面积计算必须按照国家和深圳市的标准进行,标准涵盖了房屋的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等概念和计算方法。
2.3. 公示透明房产开发商必须在售楼处公示房屋的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等详细信息,确保购房者能够清楚了解房屋的实际面积。
3. 房产面积计算方法深圳房产面积计算规范中规定了以下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3.1. 建筑面积计算方法建筑面积是指房屋所有楼层上各个空间的外部尺寸之和。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建筑面积 = 各楼层空间外部尺寸之和3.2. 套内使用面积计算方法套内使用面积是指房屋内部实际可供居住和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体厚度和公共设施等。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套内使用面积 = 建筑面积 - 公共设施面积 - 管道井面积 - 墙体厚度 × 房屋各个墙体的长度3.3. 其他面积计算方法根据具体的房屋类型和用途,还可以按照深圳市政府的规定采用其他面积计算方法,例如商业面积、公共设施面积等。
4. 面积误差和监督在房产交易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面积误差。
为了保证购房者的权益,深圳市政府规定了面积误差和监督的要求:4.1. 面积误差要求深圳市政府规定房屋的建筑面积和套内使用面积的误差范围不能超过规定的百分比,具体误差范围根据不同房屋类型和用途而定。
4.2. 监督机制深圳市政府建立了房地产交易监督机制,负责监督房产开发商和中介机构的面积计算行为。
购房者可以通过投诉渠道进行维权,监督机制将进行调查和处理。
深圳房产面积计算细则(总3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深圳市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技术规程》(转)续一4.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定计算通则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1) 永久性结构的单层房屋,其层高等于或大于米时,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多层房屋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建筑面积。
(2) 坡屋顶房屋,其室内净高等于或大于米的部分均计算建筑面积。
(3) 房屋自然层内设有局部楼层(如夹层、插层等),局部楼层及其楼(电)梯间的层高等于或大于米的部分均计算建筑面积。
(4) 多层房屋中设置的技术层、结构转换层、避难层、设备层、架空层等,其层高等于或大于米的部分均计算建筑面积。
(5) 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停车库,无结构层的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有结构层的按其层高等于或大于米结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建筑面积。
(6) 穿过房屋的通道,房屋内的门厅、大厅,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内的回廊部分,层高等于或大于米的,按其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7) 房屋内的楼梯间、电梯(观光梯)井、管道井、提物井、垃圾道等,均按房屋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8) 房屋天面上,属永久性建筑,层高等于或大于米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均按其外围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9) 挑楼、全封闭的阳台、房屋间封闭的架空通廊,均按其外围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10) 属永久性结构有上盖的室外楼梯,按其在各楼层水平投影面积之和计算建筑面积。
(11) 有永久性上盖,有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层高大于米的,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2) 与房屋相连的有柱走廊,两房屋间有上盖和柱的走廊,属永久性建筑的有柱(非独立柱、单排柱)的车棚、货棚等,均按其柱的外围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13) 有柱或有围护结构的门廊、门斗,按其柱或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深圳市房屋建筑面积计算细则当前房屋价值日益提高,分户房屋建筑面积的准确性尤其重要,因为它是房屋所有权人拥有的房地产权益的量化指标,是商品房销售活动中作为结算的重要依据之一。
下文是深圳市房屋建筑面积计算细则,欢迎阅读!深圳市房屋建筑面积计算细则最新版一、一般规定(一)基底面积:指建筑物底层勒脚外围水平面积。
(二)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各层外墙(或外柱)外围以内水平投影面积之和。
每户(或单位)拥有的建筑面积叫分户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包括使用面积和公共面积两个部分:1.使用面积:指包括墙体结构面积在内的直接为办公、生产、经营或生活使用的面积和辅助用房的厨房、厕所或卫生间以及壁柜、户内过道、户内楼梯、阳台、地下室、附层(夹层)、米以上(指建筑层高,含米,以下同)的阁(暗)楼等的面积。
在计算分户建筑面积时,如墙体属两户共有(即共墙),其所属面积由两户平均分摊。
2.公共面积:指建筑物主体内、户门以外可使用的面积,包括层高超过米的单车库、设备层或技术层、室内外楼梯、楼梯悬挑平台、内外廊、门厅、电梯及机房、门斗、有柱雨蓬、突出屋面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
公共面积分为应分摊的公共面积和不能分摊的公共面积两部分。
(1)应分摊的公共面积包括室内外楼梯、楼梯悬挑平台、内外廊、门厅、电梯房、多层建筑中突出屋面结构的楼梯间等。
(2)不能分摊的公共面积是前款所列之外,建筑报建时未计入容积率的公共面积和有关文件规定不进行分摊的公共面积,包括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消防避难层、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用房、梁底标高不高于2米的架空结构转换层和架空作为社会公众休憩或交通的场所等。
(三)每户(或单位)应分摊的公共面积按如下原则进行计算:1.有面积分割文件或协议的,应按其文件或协议进行分摊计算。
2.如无面积分割文件或协议的,按其使用面积的比例进行分摊,即:该户应分摊的公共面积=应分摊公共面积--------×该户使用面积各户使用面积之和。
深圳住宅建筑面积计算公式在深圳这样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城市,住宅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而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建筑面积的计算。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的投影面积,是衡量建筑物大小的重要指标。
在深圳,住宅建筑面积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功能等。
因此,有一个准确的计算公式对于规划和设计工作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住宅建筑面积可以分为建筑总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和套内套外建筑面积。
建筑总面积是指建筑物所有层的总面积之和,包括外墙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是指住户实际使用的建筑面积,不包括公共区域和走道等。
套内套外建筑面积则是指套内建筑面积和套外建筑面积的总和,包括阳台、露台等。
在深圳,住宅建筑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来说,可以使用以下的基本公式:建筑总面积 = 建筑底层面积 + 二楼及以上层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 = 建筑总面积公共区域面积。
套内套外建筑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 + 阳台面积 + 露台面积。
在这个公式中,建筑底层面积是指建筑物地面上的投影面积,二楼及以上层面积则是指建筑物从第二层开始的所有层的总面积。
公共区域面积包括楼梯间、电梯间、走道等非居住区域的面积,需要从建筑总面积中扣除。
阳台面积和露台面积则是指建筑物上的露天区域的面积,也需要计入套内套外建筑面积中。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建筑面积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比如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功能等。
不同类型的住宅建筑可能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比如高层住宅、别墅、公寓等。
因此,在进行建筑面积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建筑面积的计算公式外,还需要考虑到深圳市相关的规定和标准。
比如,深圳市规定了住宅建筑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指标,这些指标也会影响到建筑面积的计算。
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和规划时,需要遵循相关的规定和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合法合规。
总的来说,深圳住宅建筑面积的计算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深圳市房屋面积计算细则相关条文说明与解析一、概况1、《房屋面积测绘技术规程》新版 06。
6月实施。
由原国土局技术规程上升为地方性技术规范。
统一以是否取得《深圳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为准。
2、修订的基本原则全面遵循国标原则充分考虑深圳实际与规划部门的建筑设计标准与准则相互补充衔接。
(一套计算成果贯穿全过程)3、与面积计算相关的国家规范《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范》: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制定,主要用于工程量及造价计算《房产测量规范》:建设部住宅与与房地产业司,主要用于产权计算。
同等效应,但相互冲突。
二、细则相关条文说明1、层高:计算面积的依据之一。
外墙内局部高度(如反梁、垫层)变化不影响层高。
2、非普遍建筑空间:●斜屋面、斜墙、斜柱等均以2.1米为准。
●封闭空间:除变形缝外,均计入不分摊公用面积。
●夹层:夹层及夹层下方均小于2.2米时,夹层下方仍计全部面积。
●结构连接板:点式建筑:宽<2米,不计建筑面积条式建筑:空调板、装饰板等宽<0.6米,不计建筑面积商业、办公、别墅等设小型中央空调的可放宽到1.2米。
(原规程:与建筑不相通的挑廊不计面积。
)3、阳台、露台● 阳台分类:凹阳台、凸阳台、凹凸复合型阳台● 有顶盖的不封闭阳台,顶盖高度小于2层时,计一半面积,顶盖高度达到或超过2层时,不计面积。
● 有柱阳台:代表结构内,从严计面积。
(借鉴柱廊)≤12㎡,按一般阳台计。
>12㎡,视为架空,不论层高,计算全面积。
制定标准时,大致按2.4M×5M考虑,超出视为由量变到质变。
注:面积计算时应包括与阳台相连的平台式花池或空调机位● 无柱凸阳台:不限定● 对无柱凹阳台或有柱但≤12㎡的凹阳台:限制进深,外侧按层高计面积,内侧视为通向阳台的走廊,不论层高,计全面积。
进深要求:开敞面≤2M,进深不应超过2M开敞面为2M~5M,进深不应超过2.4M开敞面>5M,进深不应超过2.8M● 凹凸复合型阳台(无柱):a)凸出部分>12㎡或凸出部分进深>2.4M,凹入部分计全面积b)凸出部分≤12㎡或凸出部分进深≤2.4M,总进深许可值与凹阳台相同● 法式阳台:≤0.6M,不计面积● 异形阳台:开敞面<2M,可做6㎡,开敞面>2M,可做9㎡,超出部分计全面积● 穿透型阳台:>12㎡,计全面积;≤12㎡,不论层高,计半面积。
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指在房屋建设和设计过程中,为了统一和规范计量房屋建筑面积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
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内部各个功能空间的面积总和,包括室内空间、阳台、楼梯、走廊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1.总建筑面积(GFA):总建筑面积是指房屋所有楼层的总建筑面积。
它包括地下室、地面层、阁楼、夹层、屋顶层等全部楼层的建筑面积总和。
总建筑面积是衡量整个建筑物规模和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
2.建筑主体面积(BUA):建筑主体面积是指除去一些附属建筑物(如地下室、阁楼等)后,仅计算主体结构的建筑面积。
它是用来评估建筑物的实际使用面积的一个重要指标。
3.建筑净面积(NFA):建筑净面积是指房屋内部各个功能空间的实际使用面积。
它通常去除了墙壁、柱子、梁等构件的面积,只计算有效使用空间的面积。
4.室内净面积(NA):室内净面积是指房间内部的实际使用面积。
它通常去除了墙壁、柱子、梁、门窗等构件的面积,只计算室内空间的面积。
5.阳台净面积(BA):阳台净面积是指阳台或露台的实际使用面积。
6.公共空间面积(CSA):公共空间面积是指建筑物中供公众使用的共享空间的面积,如大堂、走廊、楼梯间等。
7.总占地面积(TFA):总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地面上占据的总面积,包括建筑主体、附属建筑物、庭院、停车场等。
8.建筑深度:建筑深度是指从建筑物外墙表面到内部空间深度的距离。
建筑物的设计和布局往往会受到建筑深度的限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在实际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因素需要考虑,例如法定面积标准、地方建筑规范等。
这些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房屋建筑面积的准确计算和统一标准,以便满足人们对房屋使用和功能的需求。
某市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及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规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房地产市场也在蓬勃发展。
购买房屋是人们一生中的大事,而了解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及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对于购房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市的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及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规则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房屋建筑面积计算的一般原则。
在市,房屋建筑面积的计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套内建筑面积、公摊建筑面积和私摊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内部实际可使用的建筑面积,包括房屋内部的各个房间、走道、厨房、卫生间等。
套内建筑面积是购房者购买房屋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公摊建筑面积是指各个业主共同共有的建筑面积,包括楼梯、电梯间、门厅、走廊等一些不属于具体住户私有的区域。
公摊建筑面积的计算通常由开发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并在购房合同中明确注明。
私摊建筑面积是指购房者独自享有的一部分共有建筑面积,包括后花园、露台等私人使用的区域。
私摊建筑面积的计算也由开发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并在购房合同中明确注明。
在市,根据相关规定,购房者购买的是不动产中的一部分,即不动产分割的一些单位。
在买房时,购房者需要支付的费用是购房者所购买单位的建筑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乘以总价。
而公摊建筑面积费用一般会根据购房者所购买单位的建筑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来分摊。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市对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和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规则的具体细则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开发商、不同的楼盘而有所不同。
购房者在购买房屋前应详细阅读相关文件,了解具体规定,确保自己的权益。
总结起来,市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及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包括套内建筑面积、公摊建筑面积和私摊建筑面积。
购房者购买房屋时需要根据自己所购买单位的建筑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来支付相应的费用,同时还需要根据比例来支付公摊建筑面积费用。
购房者在购房前应详细了解相关规定,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
《深圳市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技术规程》(转)续一4.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定4.1计算通则4.1.1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1) 永久性结构的单层房屋,其层高等于或大于2.20米时,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多层房屋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建筑面积。
(2) 坡屋顶房屋,其室内净高等于或大于2.10米的部分均计算建筑面积。
(3) 房屋自然层内设有局部楼层(如夹层、插层等),局部楼层及其楼(电)梯间的层高等于或大于2.20米的部分均计算建筑面积。
(4) 多层房屋中设置的技术层、结构转换层、避难层、设备层、架空层等,其层高等于或大于2.20米的部分均计算建筑面积。
(5) 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停车库,无结构层的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有结构层的按其层高等于或大于2.20米结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建筑面积。
(6) 穿过房屋的通道,房屋内的门厅、大厅,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内的回廊部分,层高等于或大于2.20米的,按其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7) 房屋内的楼梯间、电梯(观光梯)井、管道井、提物井、垃圾道等,均按房屋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8) 房屋天面上,属永久性建筑,层高等于或大于2.20米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均按其外围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9) 挑楼、全封闭的阳台、房屋间封闭的架空通廊,均按其外围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10) 属永久性结构有上盖的室外楼梯,按其在各楼层水平投影面积之和计算建筑面积。
(11) 有永久性上盖,有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层高大于2.20米的,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2) 与房屋相连的有柱走廊,两房屋间有上盖和柱的走廊,属永久性建筑的有柱(非独立柱、单排柱)的车棚、货棚等,均按其柱的外围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13) 有柱或有围护结构的门廊、门斗,按其柱或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14) 以幕墙作为房屋外墙的,按其外围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15) 地下室、半地下室及其相应出入口,层高等于或大于2.20米的,按其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保护墙)外围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16) 坡地建筑的吊脚架空层,设计利用的且层高等于或大于2.2米的部位,按其围护结构的外围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17) 与室内任一边相通,具备房屋的一般条件,并能正常利用的伸缩缝、沉降缝,按外围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4.1.2计算半面积的范围(1) 与房屋相连有上盖无柱的走廊、檐廊,层高等于或大于2.20米的,按其围护结构或围护物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2) 无柱的门廊按上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3) 属永久性建筑的独立柱、单排柱的门廊、雨篷、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等,层高等于或大于2.20米的,均按上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4) 有永久性上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层高等于或大于2.20米的,按其上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5) 有顶盖不封闭的阳台、挑廊,按其围护结构或围护物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6) 无顶盖的室外楼梯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7) 有顶盖不封闭的永久性架空通廊,层高等于或大于2.20米的,按其围护结构或围护物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4.1.3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1) 层高小于2.20米的夹层、插层、技术层、地下室、半地下室不计算建筑面积。
(2) 突出房屋墙面的构件、配件、装饰柱、装饰性幕墙、垛、勒脚、台阶、无柱雨篷等不计算建筑面积。
(3) 房屋间无上盖的架空通廊不计算建筑面积。
(4) 房屋的天面,天面上的花园、泳池不计算建筑面积。
(5) 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及利用建筑物的空间安置箱、罐的平台不计算建筑面积。
(6) 骑楼、过街楼的底层用作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临街楼房、挑廊下的底层用作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不论其是否有柱、是否有围护结构,均不计算建筑面积。
(7) 利用引桥、高架路、高架桥、路面作为顶盖建造的房屋不计算建筑面积。
(8) 活动房屋、临时房屋、简易房屋不计算建筑面积。
(9) 独立烟囱、亭、塔、罐、池、地下人防干、支线不计算建筑面积。
(10) 与房屋室内不相通的类似于平台、挑廊、檐廊的建筑,与室内不相通的房屋间伸缩缝,均不计算建筑面积。
(11) 用于检修、消防的室外钢梯或爬梯不计算建筑面积。
(12) 楼梯已计算建筑面积的,其下方空间无论是否利用,均不计算建筑面积。
4.2计算细则4.2.1层高(1) 层高取相邻楼层楼(地)板结构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结构面可包含厚度不大于0.02米的结构找平面(图4-1)。
(2) 一个楼层外墙以内的建筑空间中,因结构梁等形成的局部高度不足够2.20米的部分,其层高仍取所在楼层的层高值(图4-1)。
4.2.1非普遍建筑空间(1) 建筑物的墙体由内倾斜、弧形等非垂直墙体构成,按其层高等于或大于2.20米或室内净高等于或大于2.10米部分的水平投影计算全部建筑面积。
(2) 建筑墙体向外倾斜,超出底板外沿的,按底板外沿计算建筑面积。
(3) 坡屋顶、穹型顶建筑,按其层高等于或大于2.20米或室内净高等于或大于2.10米部分的水平投影计算全部建筑面积。
(4) 多排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若柱为斜柱,以柱距离地面2.10米处的连线水平投影范围内的部分计算全部建筑面积。
(5) 除建筑变形缝、沉降缝以外的所有位于建筑内的封闭空间,当其层高等于或大于2.20米时,无论其是否使用,均计算全部建筑面积。
(6) 点式建筑在折转处因结构需要所设置的位于建筑外墙以外、与室内不相通的、无围护结构和围护物的结构连接板,当其宽度不大于2.0米时,该部分不计算建筑面积;当其宽度大于2.0米时,该部分应视为阳台或架空空间并相应计算建筑面积。
4.2.2阳台、露台(1) 阳台按结构形态分为凸阳台、凹阳台。
具有两个(含两个)以上连续对外开敞面的阳台视为凸阳台;只有一个对外开敞面的阳台视为凹阳台;阳台由凸凹两部分构成时视为凸凹复合型阳台(以下简称“复合型阳台”)。
图4-2。
(2) 有顶盖的不封闭阳台,当其上盖高度小于两个自然层时,均按其围护结构或围护物外围水平投影计算一半建筑面积。
当其上盖高度达到或超过两个自然层,且在阳台底板至阳台上盖的垂直空间范围内,无水平镂空楼板,无连接横梁,沿阳台开敞面或主开敞面完全开敞(即无水平横梁、挂墙等结构体)时,阳台不计算建筑面积;否则,该阳台按一层高对待,计算一半建筑面积。
图4-3。
图4-3不封闭阳台面积计算图示(3) 对面积大于12.0平方米有柱凸阳台,均视为架空,无论其上盖高度如何,均按其围护结构或围护物外围水平投影计算全部建筑面积。
(4) 对凹阳台,当其对外开敞面宽度(阳台宽度)小于2.0米时,其凹入深度(进深)不应超过2.0米;当对外开敞面宽度大于或等于2.0米且小于5.0米时,其凹入深度不应超过2.5米;当对外开敞面宽度大于或等于5.0米时,其凹入深度不应超过3.0米,否则,无论上盖高度如何,阳台进深超过允许值以内的部分均视为内廊,一律计算全部建筑面积。
图4-4(5) 对复合型阳台(图4-4),其凸出部分按凸阳台相关规定计算建筑面积,对凹入部分按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建筑面积:A. 当阳台凸出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大于12.0平方米,或凸出部分最小凸出进深大于2.5米时,其凹入部分无论上盖高度如何,均视为内廊,一律计算全部建筑面积面积。
B. 当阳台凸出部分的的水平投影面积不大于12.0平方米且凸出部分最小凸出进深不大于2.5米时,阳台凹入部分内侧超过允许凹入进深的部分均视为内廊,一律计算全部建筑面积:凹入部分的开敞宽度小于2.0米时,其凹入进深不应超过1.0米;凹入部分的开敞宽度大于或等于2.0米且小于5.0米时,其凹入进深不应超过1.5米;凹入部分的开敞宽度大于5.0米时,其凹入进深不应超过2.0米。
(6) 当柱位于阳台两边的墙体内,不专门向阳台突出时,可不视为阳台的柱。
独立的一段墙体视同为柱。
(7) 由栏杆分隔但阳台板相连的两个相邻阳台按一个阳台计算阳台指标并相应计算建筑面积。
(8) 对顶层和特殊层高(层高小于2.20米或大于4.50米)楼层的不封闭阳台,以该栋建筑标准层层高的二倍作为阳台有无上盖的认定标准;无标准层时,以6.00米作为认定标准。
当顶层或退层阳台的上盖为斜屋面时,阳台的上盖高度取阳台沿屋面倾斜方向最外沿(围护栏)处阳台板面至斜屋面上缘的垂直距离。
(9) 凹阳台和复合型阳台向结构内延伸的方向与阳台开敞面不一致时,该延伸部分计算全部建筑面积。
图4-5。
(10) 当阳台开敞宽度小于其宽度的1/3时,该阳台视为封闭阳台,计算全部建筑面积。
当阳台封闭宽度大于其宽度的1/3时,封闭部分计算全部建筑面积。
图4-5。
(11) 进深不大于0.6米的不封闭阳台不计算建筑面积。
(12) 一栋房屋的上、下层阳台水平投影线不完全重叠时(即左、右错开),当重叠部分的长度大于0.6米的,按重叠部分的一半计算阳台建筑面积;当重叠部分的长度不大于0.6米时,该阳台不计算建筑面积。
(13) 房屋最高一层或退层的阳台未设盖板或所设盖板宽度不大于0.6米的,视为露台,不计算建筑面积;盖板宽度大于0.6米时,按上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4) 上盖高度达到或超过二个层高的阳台,当其中间设置有盖板(包括由凸窗、空调位、花池等所形成的盖板)时,当所设盖板宽度大于0.6米时,按上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下方阳台建筑面积。
(15) 住宅建筑中属于一户专有的类似于阳台的空中花园、入户花园等(位于地面层、裙楼顶层的除外),均视为阳台,按阳台规定计算建筑面积。
(16) 住宅的第一层(地面层、裙楼顶层)类似于阳台、架空的建筑空间,有围护结构或围护物,第一层向其开门,且门位于上方建筑形成的上盖的下方时,如上盖为上一层的阳台,则以该阳台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为第一层阳台的建筑面积;如上盖为上方的建筑,下方视为门廊,按门廊规定计算建筑面积,见图4-6。
(18) 在建筑物中设置的与公共过道相通、具有一面以上直接对外开敞的、用于绿化、休闲的公共建筑空间,称为公共阳台。
公共阳台的计算规则与阳台相同。
4.2.4室内楼梯(1) 位于建筑外墙或主体结构以外但与建筑物主体相通的有二面以上围护墙体的楼梯,视为室内楼梯。
位于建筑外墙或主体结构以内的楼梯,无论其有几面围护墙体,该楼梯均视为室内楼梯,图4-7。
(2) 室内楼梯无论其本身如何设置梯间层,均按建筑物的自然层(不论自然层的高度)数计算建筑面积,无盖时,最上一层室内楼梯不计算建筑面积。
(3) 穿越夹层的楼梯,夹层不使用的,其位于夹层的梯间不计算建筑面积。
(4) 与建筑物不相连的独立楼(电)梯,按其各出入口所在平面计算层数,并相应计算建筑面积(图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