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媒体时代警媒协作机制的建设和深化_以无锡公安机关的探索实践为例

全媒体时代警媒协作机制的建设和深化_以无锡公安机关的探索实践为例

第31卷第2期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Vol.31 No.2 2016年3月JOURNAL OF JIANGS U POLICE INS TITUTE Mar.2016 ·公安创新论坛·

全媒体时代警媒协作机制的建设和深化

——以无锡公安机关的探索实践为例

周爱明陈宙

摘要: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警媒互动更加频繁密切,警媒关系呈现既互利合作又时有矛盾冲突的特点。通过建立完善的全媒体时代警媒协作机制,进一步推动警媒协作的制度化、实效化,可以使公安机关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平台,把握舆情引导主动权,更好地担负起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

关键词:全媒体警媒协作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20(2016)02-0005-08

在全媒体时代,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信息传播打破了时空、地域的局限,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公安工作作为媒体重要的信息来源和新闻“富矿”,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加强警媒协作,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为公安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成为各级公安机关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无锡市公安机关高度重视警媒关系建设,在加强警媒协作方面开展了不少有益探索,为建设全面系统的警媒协作机制、构建“开放和谐、互利双赢”的新型警媒关系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公安机关在全媒体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全媒体时代的舆论环境

收稿日期:2016-01-12

作者简介:周爱明(1966- ),男,江苏宜兴人,汉族,无锡市公安局副局长、政治部主任,无锡,214000;陈宙(1972-),

男,江苏无锡人,汉族,无锡市公安局新闻中心主任。

- 5 -

全媒体时代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自媒体共生的时代,信息传播打破了时间、地域、形式和受众等诸多限制,从根本上改变了舆论生态,公安机关所处的舆论环境也发生了巨变,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媒介融合使传播平台从单一走向多元。在技术进步和人的需求双重推动下,传统媒体不再单打天下,而是与新媒体和自媒体高度融合,信息传播平台呈现多元化。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影响、互相融合,公安信息的传播平台选择面更广,呈现多层次、多元化格局。

二是渠道多元使传播环境从封闭走向开放。新兴媒体的虚拟性和传播主体的隐匿性,使得传统媒体中一批为了不被孤立而不表达自己想法的人群打破“沉默的螺旋”,突破“从众心理”的制约,自由地发表意见、看法和主张,进行开放式的争论、指责和批判。警媒互动更加频繁紧密,公安机关开始在互联网、论坛、Q Q、微信、微博等平台中开辟阵地,以实时信息发布和积极互动的形式展现开放姿态。

三是开放环境使传播速度从滞后走向迅捷。传统媒体的运作模式,决定了公安信息从审批、发布到扩散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而在全媒体传播的环境中,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发布者,重大突发事件半小时内网上即有反应。各类公共事件尤其是涉警事件尤被青睐,经由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几秒钟便可以传出现场,利用网络以“一传十、十传百”的几何速度传播、扩散。

四是无界传播使信息控制从理性走向无序。新兴媒体出现之前,传统媒体对公安信息的传播是经过甄别和过滤的,公安机关对涉警信息掌握一定程度的控制权。全媒体时代,各种主流、非主流甚至极端的声音都得以碎片化表达和传播,仇官仇富甚至仇警情绪膨胀,负面言论常以压倒性优势得到人们关注,很多信息被夸张、歪曲或者片面强调。这种“事实不决定是非,是非不决定立场”的“网络暴力”为信息的非理性、情绪化传播提供了土壤。

五是互动方式使舆论力场从线性走向聚变。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单向传播,舆论力场分散、线性的格局,实现了信息传播者、接受者之间的实时互动和高度共享。通过信息聚合,迅速形成舆论力场,并且扩散快、转移快。食品安全、反腐等一些局部敏感事件经过网络传播,一夜间成为热点事件并影响事件本来的发展态势。

(二)公安机关在全媒体时代面临的发展机遇

全媒体时代,社会舆论对公共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媒体时代公安机关信息传播的藩篱被打破,为公安机关在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展示形象、推促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有利于强化全警舆情意识。当传播方式日新月异,内容瞬息万变,在处置各类社会稳定和治安问题一线的公安机关,滋生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源大量增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各级领导和全体民警越来越重视社会舆论的力量和媒体的作用,舆情意识显著增强,对媒体的态度从怕、躲、防到懂得以开放心态加强沟通协作,为进一步加强警媒协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有利于掌握更多话语权。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发散性,媒介的多元化使公安信息的传播速度、覆盖范围、实际效果都实现了跨越发展,为公安机关掌握更多舆论资源、开展正面宣传、树立良好形象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新兴媒体打破了传播壁垒,提升了将传播内容直接送达个体受众的能力,从而为公安机关与群众的点对点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是有利于巩固警媒互需关系。全媒体时代众声喧哗、意识形态领域杂音噪音充斥,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了宣传工作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号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公众知情权、拓宽监督渠道、树立良好形象成为警媒双方共同的社会责任和任务需求,构成了双方互需合作的基础。同时,由于媒体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媒体在竞争压力下需要更多的信息源支撑,而公安工作是信息富矿,成为媒体竞相关注的对象,公安机关有条件更好地影响媒体、利用媒体,实现合作共赢。

四是有利于促进基层执法规范。信息化的推进使社会每个成员都有可能拥有话筒,成为“发言人”和“记者”。公安机关是与社会公众联系最为密切、广泛的政府部门,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各项工作被全方位

- 6 -

置于“聚光灯”下,不断被监督、放大。在全社会的密切关注下,公安机关可以不断改革自身的工作方式和质量,打造群众满意的“阳光警务”,促进基层的执法规范。

五是有利于更全面地掌握社情民意。媒体是一张网,公安机关可以通过这张网将信息掌握渠道延伸到四面八方。同时,开放性的民意环境方便了信息的表达和传播,通过媒体信息的整合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发现和掌握社情民意,进一步拓宽社情管控渠道,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三)公安机关在全媒体时代面对的现实挑战

要在众声喧哗中传播正能量,加强警媒协作是必然途径。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目前公安机关在与媒体的沟通中,还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不适应问题。

具体而言,这突出地表现在六个“不适应”上:第一,思路理念不适应。公安机关的领导和民警在思想上还没有完成官方主导型信息传播方式向信息互动传播方式的转变,对舆论力场的冲击缺乏思想准备,工作中的敏感性、主动性不强。第二,应对方法不适应。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在源头管控、危机预警、跟进引导和沟通技巧等具体操作层面还存在方法单一、措施失当的问题,存在“被动应付多,主动引导少”、“捂盖子”、“说错话”等现象。第三,体制机制不适应。一方面,公安机关的舆情研判、共享、应用制度还不够健全,整体联动和区域协作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另一方面,与新型媒体的互动协作还存在局限,新老媒体联动作用发挥不够,立体化舆情导控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第四,能力素质不适应。民警普遍缺乏全员公关意识,语言能力、沟通技巧、应对策略和信息终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与全媒体时代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第五,人才储备不适应。目前,公安宣传以基层政工干部兼职为主,同时,人才引进机制不畅导致专业人才匮乏,亟需建立一支掌握信息化技能,具备信息采集、编发和与媒体沟通能力的专业力量。第六,反应速度不适应。由于对自媒体监管难度大,等公安机关发现问题时,往往是舆情正在发酵扩张的阶段,从而对公安机关的反应速度和应对技巧是重大考验。

二、全媒体时代加强警媒协作的实践和启示

全媒体时代,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要实现新跨越新发展,需要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新闻媒体要争取更大的话语权,也离不开公安机关的有效配合和鼎力支持。善于利用新的理念、新的形式、新的内容,警媒双方才能实现合作、共建、双赢。近年来,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无锡”的背景下,无锡公安机关把警媒协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无锡、树立公安形象的重要途径,不断增进与媒体的联系、沟通、配合,调动一切有利积极因素,群众对公安机关满意度连续5年名列全市第一。警方依托媒体赢得了声誉、展示了形象,媒体通过协作,也提升了公信力、影响力和关注度。

(一)第一时间发布官方消息,实现“先声夺人”

事实证明,重大突发事件或重大案件发生后,官方权威信息发布得越快、越细、越准,就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威信,流言和谣言就会不攻自破。2003年,无锡市公安局建立公共事件发布机制;2006年设立由3名局领导担任的新闻发言人;2008年在政治部宣传处成立新闻发言人办公室;2015年成立新闻中心负责新闻宣传和舆情引导工作,制订出台《公安机关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规范》。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为无锡警方第一时间信息公开、抢占舆论高地先机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合理把握发布节奏,正面引导舆论,使重大案事件带来的严峻挑战成为无锡警方赢得民心、取得理解、展示战力的良好机遇。在“5·29”事故中,“最美司机”吴斌的感人事迹迅速传遍全国,无锡警方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邀请各类媒体记者随警作战开展调查甄别工作。随后,无锡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5·29”事故调查结果,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来自各省市的50余家新闻媒体现场采访报道,全国近200家媒体、网站刊发稿件,正面报道事故调查结果和新闻发布会情况。

(二)开诚布公紧密配合,形成警媒“良性互动”

- 7 -

公安工作中蕴藏着大量的新闻线索和新闻资源,是新闻宣传工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和“富矿”。同时,公安工作也需要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才能使先进事迹得以传播、良好治安得以彰显、警察精神得以弘扬。双方必须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密切配合。无锡公安坚持探索警媒互动、定期沟通、随警作战等行之有效的长期协作机制,先后组织开展警媒研讨会、“记者进警营”、“走基层、听民声、求良策”全市新闻战线“走转改”体验实践等活动,通过邀请中央、省级媒体定期采访报道,成立新闻宣传专家顾问团策划主题宣传,真正形成了“警媒联系协作,共筑平安和谐”的合力。

(三)开放心态接受监督,打造“阳光警务”

公安民警执法执勤活动历来是各类媒体特别是网民等自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社会瞩目的“热点”,涉警舆情尤其是负面舆情往往能聚集大量人气,成为各类媒体的“谈资”,严重损害公安机关执法形象,引发公众信任危机。无锡公安对队伍中出现的问题,不护短,不回避,主动向媒体通报相关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同时,聘请媒体记者作为“警风警纪监督员”,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优势,及时发现、督促整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没有发生有影响的涉警负面报道和形象危机事件。

(四)联手选树典型,“警营开花内外皆香”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安机关和新闻媒体的共同价值追求。无锡警方与新闻媒体紧密协作,发挥新闻报道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的积极作用,发出好声音、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精神层面上的共鸣”。2009年以来,无锡公安联合市广电集团、报业集团、新传媒等新闻媒体联合举办无锡“十大爱民标兵民警”、“十大杰出民警”评选表彰活动,宣传民警中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向社会各界展示公安机关良好形象。

(五)开辟全时空传播阵地,善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无锡公安借助新媒体平台,积极构建行业宣传阵地与大众传媒交相辉映、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相得益彰的多元化、立体型、全时空公安新闻传播网络。无锡市公安局与本地报纸、电视、电台多年合作共建的《无锡日报》警方周刊,《无锡警方》、《平安在线》电视栏目以及“交巡警在线”、“治安视点”、“梁溪之声”等已成为警种、部门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同时,无锡公安坚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在公安宣传工作中强化互联网思维,发好公安声音,讲好民警故事,树好警察形象,赢得百姓口碑。在新华网江苏频道首页开辟无锡公安频道,并携手人民日报开办电子阅报栏“无锡公安频道”,方便政务信息公开和群众网上办事。于此同时,开设“网上公安”、“平安无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聚合成31家单位形成无锡公安微博群入驻腾讯微博,滚动发布最新信息,方便网民一键收听,实时掌握最新警务动态。

(六)建设务实清廉队伍,积极“赢得媒体”

打铁还需自身硬。公安机关作风优良,民警队伍素质过硬是警媒协作相互信任的基础,人民利益至高无上已成为无锡警队的主流信仰、价值取向和行动准则,无锡公安服务民生、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信任,高度契合新闻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责任。

无锡公安多年的实践,对全媒体时代的警媒关系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其一,加强全媒体时代的警媒协作,必须牢固树立“新闻宣传出战斗力、舆情引导也是战斗力”的观念;其二,加强全媒体时代的警媒协作,必须找准警方与媒体的共同点和结合点,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形成长期合作共赢,共筑平安的生动局面;其三,加强全媒体时代的警媒协作,必须尊重媒体、以诚相待,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坦然的心态,善待善用媒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和自家人;其四,加强全媒体时代的警媒协作,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新闻发布机制,第一时间发出正面和权威声音,抢占话语权,取得人民群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从源头上防范涉警舆情危机;其五,加强全媒体时代的警媒协作,必须紧紧依靠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力量,管好自媒体,最大限度实现警方与媒体合拍共鸣,网上网下良性互动;其六,加强全媒体时代的警媒

- 8 -

协作,必须立足公安自身,规范执法执勤行为,真心诚意接受各方监督,以过硬的纪律作风,规范的执法行为,精湛的业务素质,一流的工作业绩赢得人民群众和媒体的信任。

三、全媒体时代深化警媒协作的主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全媒体时代,警媒双方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公众知情权、拓宽监督渠道等方面承担着共同的政治责任和社会义务,互利双赢、和谐共生是主流。但受思路理念、任务目标等方面的影响,在应对突发事件等具体协作中也存在一些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视角差异。警方关注事件本身,关注其社会影响;媒体往往更注重猎新猎奇,关注“幕后新闻”等夺人眼球的内容;二是舆论取向差异。警方求稳怕乱,希望尽快解决问题、平息事态;媒体则唯求“有料”,事态越复杂、社会关注度越高越有料;三是追求的效益差异。警方注重社会效益,而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出于生存考虑,往往更追求经济效益。这些差异在警方与新媒体的协作中更加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方对待媒体的态度和决策,导致出现“三多三少”现象,即当“消防员”多,有序协调少;与传统媒体协作多、借助新媒体、自媒体少;应对传统媒体手段多、应对新媒体手段少。

美国科学家马古利斯指出,合作共生、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是事物演化的根本动力,即所谓的“共生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全媒体时代的警媒关系,应当是一种建立在平衡、协调、互动、整合基础上的生态型伙伴关系。①对警方来说,就是要按照互信互利、和谐共生的原则,深化警媒联动协作,形成内外结合、全面系统的协作机制,真正实现合作双赢。

在外部,要重点围绕密切警媒联系、增进警媒感情、实现互帮互助的要求,完善深化五项机制。

第一,完善沟通开放机制。实践证明,警媒之间因沟通协作而更密切,因相互依靠而更和谐,沟通开放是警媒协作的基础和保障。一是要建立记者随警体验制度。在不涉密的前提下,根据媒体特点,分级组织记者随警作战,零距离感受公安工作,努力培养一批懂公安、“挺”公安、写公安的媒体人。二是要设立媒体服务热线。设立媒体服务热线,向社会公布,随时回应媒体咨询求助、采访申请,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打造全天候的警媒“绿色通道”和服务体系。同时,建立动态供稿制度,每天实时收集公安内部新闻素材,及时提供给媒体,打造快捷高效的“信息直通车”。三是要完善双向交流机制。依托社交媒体,搭建警媒互动交流平台,吸收媒体记者、公安宣传、通讯员参加,开展动态交流,增进感情认同,促进信息共享。如建立公安新闻“云工场”,通过QQ群、微信群、网络空间等,搭建警媒互动交流平台,将公安机关打击破案、服务民生的好新闻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向新闻媒体记者进行集中推送,形成警媒互利共赢的格局。

第二,完善研讨策划机制。抓好媒体宣传,策划是关键,也是体现警媒协作深度的重要标志。一是要组建专业团队。在有影响的媒体、网站择优选聘一批精通宣传策划、善于新闻运作、理解支持公安的传媒专家,成立公安专业策划团队,通过组织专题研讨、策划主题宣传、开展业务培训等形式,帮助公安机关提高整体策划水平。建立公安特聘记者制度,选聘一批长期与警方合作,职业道德高、业务能力强的记者,帮助推介公安形象,协助应对涉警舆情。二是要策划主题活动。每年围绕公安中心工作,选择1-2个主题,深度策划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全媒体联动,全方位展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成效,扩大社会影响,树立良好形象。三是要建立高层互信。积极探索建立警媒高层互信交流机制,通过组织战略研讨,开展对话磋商,建立信息快速通道、落实定期联谊等形式,强化警媒高层点对点互动,培育良好的个人互信和情感基础,更好地促进联动协作。

①欧涛、覃进标:《生态型警媒关系之构建》,《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6期。

- 9 -

第三,完善新闻发布机制。新闻发布制度是媒体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相继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建立了新闻发布机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尺度、节奏和效果的把握上,还存在不到位、不理想现象。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针对发布的决策、执行、善后三个不同节点,分别落实动态跟进措施,形成体系化的操作流程。一是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设计建立涵盖新闻发布全过程的风险评估体系,每次发布前,组织专业团队,对信息本身和发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现场应对,以及发布后的社会影响、风险概率、承受能力、控制措施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发布的口径、尺度和节奏,提高决策的适宜性和针对性。二是要建立滚动发布机制。对社会关注的重大事项,按照及时透明的原则,探索建立与处置过程协调联动的滚动发布制度,采取全媒体同步推送的形式,有节奏地发布消息,全面动态地反映事态发展,最大限度满足媒体和社会需求,更好地发挥公安机关的权威信息源作用,有效把握舆论方向。三是要建立跟踪关注机制。每一个发布事项,都根据自身特点和前期评估情况,设置一定时间的事后控制期,落实跟踪关注措施,及时发现后期变化,第一时间跟进处置,防止产生延烧效应,引发连锁反应。

第四,完善典型联推机制。联手推选公安典型是警媒双方多年深度合作的实践结晶。一是要联手发现典型。从基层抓起,在公安典型的发现、培育环节引入媒体参与。一方面,通过组织随警体验、驻点采编等方式,全方位跟踪民警工作过程,及时发现媒体眼中典型苗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媒体专业优势,深度挖掘典型身上的新闻元素,提升典型的宣传价值。二是要联手推选典型。充分发挥媒体宣传渠道多、覆盖面广的优势,建立联动推选机制,坚持面向社会,采取组织群众海选、全媒体投票等新方式,发动社会各界踊跃参与,使评选过程成为宣传和展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成果的最佳窗口,成为密切警媒协作的有效平台,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和宣传效果。三是要联手跟踪典型。与媒体合作,把后续宣传和培养提高作为典型推选工作的延伸。一方面,继续跟踪挖掘先进典型的感人细节,通过全媒体平台进行深度报道,使典型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可信可亲。另一方面,针对个人特点量身定制跟踪培养措施,媒体全程参与,帮助巩固优点、改进不足,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使典型永葆先进性。

第五,完善监督反馈机制。舆论监督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也是公安机关改进工作的外部动力。当前,公安机关正在全面推行阳光警务,促进执法公开,迫切需要媒体承担起更多的监督责任,联手打造全方位、实时化的舆论监督体系。一是要建立违纪曝光机制。全媒体时代,涉警符号成为关注焦点,警方一举一动都在“聚光灯”下。因此,必须按照“及时、透明”的原则,建立主动曝光机制,在严肃查处违纪问题的同时,采取媒体通气会、吹风会等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布,真诚接受监督,表明公安机关严抓严管队伍的态度和决心,用正确的姿态转化违纪问题的影响。二是要建立线索转递机制。依托警媒热线,及时了解媒体掌握的治安热点、突发事件和涉警问题线索,第一时间转递给专业部门,落实跟进调查、整改整治措施,邀请媒体全程参与、实时记录,并采取热点通报会等形式主动向社会反馈结果。同时,建立现场沟通联动机制,打通信息共享渠道,确保警媒双方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事件全貌,防止发生相互干扰,更好地把握宣传导向。三是要建立双向监督机制。一方面,在媒体记者、网站编辑、网络意见领袖、普通网民中选择一批综合素质好、热心公益事业、公德心、正义感突出的人员担任媒体监督员,实地参与公安机关日常警务活动,对基层执法、服务、管理工作进行零距离监督,及时提出监督意见,更好地促进公安执法规范。另一方面,加强对媒体的监督引导,对以舆论监督为名,无中生有、造谣传谣的不良媒体,坚决依法查处。

在内部,要重点围绕上下联动、信息共享、高效灵敏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水平。

第一,转变思路理念。全媒体时代,无论是舆论传播环境还是警媒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公安机关从领导到民警,都要进一步转变理念,努力在警方与媒介、受众构成的三角平衡关系中审视、研究和把握警媒协作关系,做到“三个主动适应”、增强“三个意识”。“三个主动适应”是指主动适应受众视角变- 10 -

化,更多地采取公众喜闻乐见的语境、方法和途径传递信息,使公安元素更好地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主动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更多地运用论坛、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新兴信息传播途径,形成全警参与、交互式、立体化的宣传格局;主动适应公安形势任务的发展,更多地围绕中心大局策划传播议程,使公安宣传工作更好地为公安实战服务。“三个意识”是指“棋局意识”,即在遵循传播规律的前提下,针对媒体不同特点分别确定具体协作策略,努力在“博弈”中抢占先机、争取主动;“推介意识”,即借鉴企业营销理念,通过分析传播心理,找准警方、媒体和受众关注的结合点,主动设置宣传议题,主动向媒体提供新闻素材,推动宣传前置;“策划意识”,即对宣传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善于从受众的视角深度挖掘新闻素材、抓住视点细节、发现舆情人物,组织新闻运作,影响舆论走向。

第二,完善组织体系。从本质上看,警媒协作是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化警媒协作,必须借鉴境外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理念,建立完善专业高效的组织体系,做到“四个统一”。一是.统一机构。要整合指挥、宣传等部门相关职能,成立专门的警察公共关系机构,对舆情导控、对外宣传、警媒协作等工作进行归口管理,统一指导。二是统一职能。要借鉴境外做法,把警察公共关系机构的具体职能细化为采集信息、咨询建议、传播推广、协调沟通、培育受众、危机管理等六个方面,形成上下对应、权责明晰的职能管理体系。三是统一队伍。要按照定编、定岗的要求,对警察公共关系队伍进行整体规划,明确准入门槛,把“懂宣传、能写作、会策划”作为衡量标准,内外结合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充实专业队伍。四是统一运作。要围绕六大职能,建立具体完善的规范体系,通过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工作标准、规范处置流程,强化指导检查、落实全员考核,形成统一高效的日常运作流程,有效提升工作质效。

第三,强化内部协调。要完善内部综合协调机制,强化资源整合和联动协作,形成一个声音说话、一种标准应对、一套流程运作,上下联动、步调一致的工作格局。一是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建立联络员和专兼职通讯员队伍,完善情况报送制度,及时互通信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对分散的新闻素材、媒体信息、舆情动态进行系统整合,实现动态交换和实时共享。相互提供媒介资源,建立协作目录,通过内部协调整合,方便有需要的公安机关共用传播渠道,节省公关运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要建立分级应对机制。根据警媒协作的内容、范围、途径和潜在影响,分级建立联动应对机制,实现递进式响应。对正面宣传、经验介绍等常规协作内容,由基层公安机关自行决定具体协作方式;对涉及全局的重大事项发布或危机应对,由市级以上公安机关统一扎口,基层公安机关跟进应对;对有一定持续性的事项,根据评估结果逐步升级应对措施。三是要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参考警务协作区建设的做法,建立公安宣传区域协作机制,通过定期组织会晤磋商、制定一体化的宣传策略、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等方式,在对外宣传、舆情引导、媒体协调等方面进行广泛的跨区域合作。特别是在舆情引导上,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整体优势,推行联合引导工作模式,实现“一地有事、多地联动、一呼百应”,形成引导合力,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事发地公安机关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

第四,练好基本功。将媒体素养纳入实战培训,分级建立全员轮训机制,根据岗位特点推行阶梯式培训模式,帮助民警提升应对媒体的能力,重点练好三项基本功。一是说话功。全媒体时代,民警身处“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评论员”的舆论场中,“会说话、说好话”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要围绕“何时说、说什么、怎么说”的要求,把宣传纪律、传播心理和语言技巧等作为入门课程,采取集中授课、随岗作业、模拟演训等形式,帮助民警学会把握新闻规律,运用媒体语言,形成全员公关的良好氛围。二是疏导功。加强危机应急训练,强化全员舆情意识,提高研判舆情、发现危机、引导议题的能力。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培育一批熟悉网络世界、善用社交媒体、在圈内有一定号召力的“意见领袖”,提高网情引导能力。完善部门协作机制,组织应急演练,促进磨合联动,提高危机应对的默契度和针对性。三是互动功。邀请媒体记者、资深网民走进民警培训课堂,现身说法、互动交流,帮助民警了解媒体需求,提升互动技巧。与各类媒体、网站合作,定期组织民警现场参与传播活动,在实践中积累交流经验,增强互动能力。

- 11 -

第五,搭建全媒体宣传平台。要主动适应媒介形态和受众需求的变化,积极拓展宣传平台,创新传播方式,大力构建全媒体公安报道体系,确保公安的“声音”全形态、全时空、全覆盖传播。一是用足传统媒体。继续扩大与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深度合作,在资源配置、线索分配上予以倾斜,联手打造一批聚集公安元素、满足受众需求,体现时代特点的品牌栏目,成为发布警方权威消息的主渠道,实现规模效应,形成坚不可摧的合作共赢关系。二是用活网络媒体。始终把新媒体作为舆情引导的主战场,紧跟互联网、4G网等新媒体发展潮流,大力拓展网上发布新平台,把网上公安、网上警务室、QQ群等平台,建成密切警民互动、引导网络舆论的有效载体。尊重网络传播规律,与论坛版主、网络名人等网上“意见领袖”培育互动互信关系,及时呼应公安宣传动作。争取电信、联通等网络运营商支持,通过其网络推送平台发布公安信息。三是用巧移动媒体。进一步规范公安政务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公安微发布平台,培育一批关注公安的粉丝群,抢占自媒体宣传制高点。在严格遵守公安宣传纪律的前提下,鼓励民警通过个人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发布反映日常工作、学习、生活情况的信息,从细微处体现当代公安民警的精神风貌,树立良好形象。

On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 ement of a Cooperativ e Mechanism between Police and Media in Omni-media Era

ZHOU Ai-min CHEN Zhou

Ab 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Omni-media era, poli ce and media i nteract wi th each other more frequentl y and cl osel y, whi ch are cooperati ve as well as contradi ctory to one another sometimes. It i s hoped that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poli ce and media coul d be systemati c and effective through a cooperative mechani sm established. In thi s way, poli ce will be abl e to make full use of media propaganda to accompli sh i ts poli ti cal task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holdi ng the i nitiati ve of publi c pini on guidance, hi ghli ght the themes of ti mes and transmit positi ve energy .

Key word s: Omni-media era; cooperation between poli ce and media; mechani sm constructi on

[责任编辑:王焱] - 12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