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课件第一讲
- 格式:ppt
- 大小:649.61 KB
- 文档页数:126
土壤地理学(Soil Geography)摘要:土壤是一个独立的自然历史体,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土壤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Natural Geography )与土壤学(Agrology)的边缘科学,是以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特殊矛盾为对象,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分异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可为评价、改良、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绪论土壤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Natural Geography )与土壤学(Agrology)的边缘科学,是以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特殊矛盾为对象,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分异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1.土壤及其属性土壤形成开始于有有机体生长的陆地表面岩石风化物上,这些有机体在生命活动中,进一步分解了岩石,并从中吸收和集中必需的矿质养料,同时使陆地表层富集植物营养元素和含氮有机化合物(岩石中没有)。
在该过程中,土壤与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和转化。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土壤不仅具有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而且是一个从形态、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可以剖析的物质实体,因而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自然历史体。
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的综合反映。
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位置和功能土壤是地理环境统一体中的一个组成要素,大致呈连续状态分布于陆地表面,称之为土壤圈(pedosphere)或“土被”。
位置:从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看,正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交接的界面上,是连接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枢纽,是结合无机自然界和有机自然界的中心环节。
功能:对生物圈的影响——支持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生长的水分、养分与适宜的理化条件;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土壤圈中的各种限制因素对生物起不良的影响(如风沙土壤的贫瘠、干旱对植物的胁迫)。
类型及其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学说。
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柯夫达提出了土壤形成的深部因素新见解:土壤形成受到来自地壳极深部的内生地质现象(如火山作用、地震、新构造运动等)的影响1. 成土因素学说:19世纪末,俄国土壤学家B.B.道库恰耶夫土壤发生学是研究土壤形成因素一土壤发生过程一土壤对俄罗斯大草原土壤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土壤是地理景观的一面镜子,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这五大成土因素始终是同时地、不可分割地影响着土壤的发生和发展,同等重要和不可相互代替地参加了土壤的形成过程,成土因素的变化制约着土壤的形成和演化,土壤分布由于受成土因素地理分布规律的影响而具有地理规律性。
用下列方程式表示土壤与成土因素的关系:n=f(K、0、r、p)T n:土壤;K:气候;0:生物;r:岩石;P:地形;T:时间;这就是土壤地带性理论形成的基础,建立了土壤发生学。
土壤成土因素学说是现代理论土壤学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2. 五大因素影响:(一)母质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①•土壤的机械组成主要是由母质的机械组成决定的② •母质的矿物、化学成分影响着成土过程的速度、性质和方向。
③•不同成土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其养分情况有所不同。
④•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其矿物组成也有较大的差别。
3. 绿色植物是土壤有机质的初始生产者,它的作用是把分散在母质、水圈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选择性的吸收起来,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成有机质,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再以有机残体的形式,聚集在母质或土壤中。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二)生物因素:i植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①.植物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表现在土壤与植物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上。
不同植被类型有机残体的数量各不相同。
一般说来,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夏绿阔叶林〉寒带针叶林;草甸〉草甸草原〉干草原>半荒漠和荒漠。
②.不同的自然植被由于所形成的有机质的性质、数量和积累方式等不同,它们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