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金银花
- 格式:pptx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18
金银花2015年药典金银花JinyinhuaLONICERAE JAPONICAE FLOS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性状】本品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
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
偶见叶状苞片。
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
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
气清香,味淡、微苦。
【鉴别】 (1)本品粉末浅黄棕色或黄绿色。
腺毛较多,头部倒圆锥形、类圆形或略扁圆形,4?33细胞,排成2?4层,直径30?64?108μm,柄部1?5细胞,长可达70μm。
非腺毛有两种:一种为厚壁非腺毛,单细胞,长可达900μm,表面有微细疣状或泡状突起,有的具螺纹;另一种为薄壁非腺毛,单细晶胞,甚长,弯曲或皱缩,表面有微细疣状突起。
草酸钙簇晶直径6?45μm花粉粒类圆形或三角形,表面具细密短刺及细颗粒状雕纹,具3孔沟。
(2) 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5ml,放置12小时,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lO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2.0%(通则0832第四法)。
总灰分不得过10.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通则2302)。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0.3mg/kg;砷不得过2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不得过20mg/kg。
金银花金银花是忍冬科的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忍冬是一种中药,它的使用历史较为悠久,很早以前就被用来治病。
金银花作为38种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被广泛使用到医疗中。
金银花的主要成分有绿原酸、异绿原酸、黄酮类化合物、芳樟醇和双花醇等,对于肿瘤、病菌、病毒等有很好的抵抗作用。
忍冬半常绿藤本;幼枝暗红褐色,密被黄褐色、开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无毛。
叶纸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有时卵状披针形,稀圆卵形或倒卵形,极少有1至数个钝缺刻,长3~5(~9.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少有钝、圆或微凹缺,基部圆或近心形,有糙缘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小枝上部叶通常两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叶常平滑无毛而下面多少带青灰色;叶柄长4~8毫米,密被短柔毛。
总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与叶柄等长或稍较短,下方者则长达2~4厘米,密被短柔后,并夹杂腺毛;苞片大,叶状,卵形至椭圆形,长达2~3厘米,两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小苞片顶端圆形或截形,长约1毫米,为萼筒的1/2~4/5,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筒长约2毫米,无毛,萼齿卵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顶端尖而有长毛,外面和边缘都有密毛;花冠白色,有时基部向阳面呈微红,后变黄色,长(2~)3~4.5(~6)厘米,唇形,筒稍长于唇瓣,很少近等长,外被多少倒生的开展或半开展糙毛和长腺毛,上唇裂片顶端钝形,下唇带状而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
果实圆形,直径6~7毫米,熟时蓝黑色,有光泽;种子卵圆形或椭圆形,褐色,长约3毫米,中部有1凸起的脊,两侧有浅的横沟纹。
花期4~6月(秋季亦常开花),果熟期10~11月。
华南忍冬半常绿藤本;幼枝、叶柄、总花梗、苞片、小苞片和萼筒均密被灰黄色卷曲短柔毛,并疏生微腺毛;小枝淡红褐色或近褐色。
叶纸质,卵形至卵状矩圆形,长3~6(~7)厘米,顶端尖或稍钝而具小短尖头,基部圆形、截形或带心形,幼时两面有短糙毛,老时上面变无毛;叶柄长5~10毫米。
金银花鉴定教学设计摘要: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本文为金银花鉴定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金银花的鉴别方法和相关知识,提高鉴定金银花的能力。
本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部分。
通过本教学设计的实施,学生将能够准确鉴定金银花,并了解其药用价值和应用。
关键词:金银花,鉴定,教学设计,药用价值一、引言金银花,学名忍冬藤属,别名银光菊、金银柳。
其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和抗菌作用,广泛应用于药物和保健品等领域。
金银花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其鉴定方法和相关知识对于药材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金银花的鉴别方法和相关知识,提高鉴定金银花的能力,本文设计了一套金银花鉴定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金银花的基本特征和形态特征;2. 掌握金银花的鉴别方法,能够准确鉴定金银花;3. 了解金银花的药用价值和主要应用;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金银花的基本特征和形态特征;2. 金银花的鉴别方法;3. 金银花的药用价值和主要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金银花的基本特征和形态特征,以及鉴别方法;2.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展示金银花的鉴别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金银花的药用价值和主要应用,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4. 实践操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金银花鉴定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回答问题: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金银花的鉴定方法和药用价值的掌握情况;2. 实验报告评分: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评分,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小组讨论评分:对学生的小组讨论进行评分,检查学生对金银花的药用价值和应用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计划本教学设计计划为5个课时,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第一课时:介绍金银花的基本特征和形态特征;第二课时:讲解金银花的鉴别方法;第三课时:实验演示金银花的鉴别方法;第四课时:组织小组讨论金银花的药用价值和应用;第五课时:实践操作金银花鉴定。
内容:本品为金银花经加工制成的提取物。
[制法] 取金银花,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加入石灰乳调节PH值至10~12,静置,滤取沉淀,加水适量,用硫酸调节PH值至6~8,搅匀,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3~1.35(60℃)的稠膏,减压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棕黄色粉末,味苦,具吸湿性。
[鉴别] ⑴取本品约15mg,加水1ml使溶解,加5%硝酸钠与10%硝酸铝溶液各3~5滴,立即生成棕黄色沉淀,再加氢氧化试液2ml,沉淀立即溶解,溶液显棕红色。
⑵取本品0.1g,加甲醇10ml,湿热,振播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绿原酸对照品,用甲醇1ml含1ml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10m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纳为粘合剂的硅胶II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
[检查] ⑴水分: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水分测定法(第一法)测定,不得过6.0%。
⑵溶化性:取本品5g加热水100ml,搅拌5分钟,立即观察,应能全部溶解化,不得有残渣或焦屑等异物。
⑶粒度:取本品10g,过60目筛,应全部通过。
⑷微生物限度:取本品按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每1g中细菌数不得过300个,霉菌和酵母菌不得过30个,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4%硫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nm。
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0.02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0.1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5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论述金银花的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特征
金银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被广泛的应用于药物中。
它的性状鉴别及显微鉴
别特征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先,从金银花的外观描述来看,它的外表是一种草本植物,在茎为条带状,
表面灰褐色,它的叶柄长而细弱,有时近无毛,形状圆上狭,叶片两面均有短毛,呈披针形,顶端钝尖,基部楔形,嫩叶新叶嫩绿色,老叶稍灰,花朵小,花冠管极短,无毛,重瓣,黄褐色,花萼微被毛,有芳香气息,而果实的形状相似,为圆球状。
而从金银花的显微鉴别特征来看,它的叶片尖端有不成3.5~6.7微米的小突起,叶片的表面有凹陷形纹孔,叶片背面有明显的粗背溃疡。
叶表和背面的细胞具有大小不等及细胞壁醣化深浅等不同特征,短柄乳头状突起有7到10个,表皮同翅状,多层的形式,垂直的走向,其下层细胞有较薄的纤维表皮层。
花朵瓣片的表面同样有短柄乳头状小突起,不息6个以上,瓣片的表面的细胞面和背面具有醣化特异性,表皮有翅状,渐进性多层的形式。
综上所述,金银花的性状鉴别及显微鉴别特征可以更有效地识别它是一种有效
的植物,以便更好地利用它的药用价值。
丁香、金银花的鉴定
丁香和金银花的鉴定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以下是一些可用的方法:一、显微鉴别
丁香
(1)萼筒中部横切面:表皮细胞一列,具较厚的角质层和皮孔。
(2)皮层外侧散有众多切向延长的椭圆形油室,2到3列排列成环状。
(3)其下有20到50个小型双韧维管束,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内侧为数列薄壁细胞构成的同期组织。
(4)中央轴部薄壁组织间散有多数细小维管束,薄壁细胞较小,含众多细小草酸钙簇晶。
金银花
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是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山东及河南的金银花含量较高,符合药典标准,是首选。
而湖南的金银花则不符合药典规则,称为山银花,价格与金银花相差甚远。
二、形状鉴别
金银花: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
表面黄白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微有光泽。
上面有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
花萼绿色,萼筒顶部尖锐。
中药名称⾦银花拼⾳名 Jinyinhua英⽂名 FLOS LONICERAE来源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hlau- ca Miq.、⼭银花Lonicera confusa DC.或⽑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夏初花开放前采收,⼲燥;或⽤硫黄熏后⼲燥。
性状忍冬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 ⾯黄⽩⾊或绿⽩⾊,贮久⾊渐深,密被短柔⽑。
偶见叶状苞⽚。
花萼绿⾊,先端5 裂,裂⽚有⽑,长约 2mm。
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唇形;雄蕊5 个,附于筒壁,黄⾊;雌蕊1 个,⼦房⽆⽑。
⽓清⾹,味淡、微苦。
红腺忍冬长2.5~4.5cm,直径0.8~2mm。
表⾯黄⽩⾄黄棕⾊,⽆⽑或疏被⽑。
萼筒⽆⽑,先端5 裂,裂⽚长三⾓形,被⽑。
开放者,花冠下唇反转。
花柱⽆⽑。
⼭银花长1.6~3.5cm,直径0.5~2mm。
萼筒和花冠密被灰⽩⾊⽑,⼦房有⽑。
⽑花柱忍冬长 2.5~ 4cm,直径 1~2.5mm ⾯淡黄⾊微带紫⾊,⽆⽑。
花萼裂⽚短三⾓形。
开放者花冠上唇常不整齐,花柱下部多密被长柔⽑。
鉴别 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 5ml,放置12⼩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 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µl,对照品溶液10µl,分别点于同⼀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醋酸丁酯-甲酸-⽔ (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在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供试品⾊谱中,在与对照品⾊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的荧光斑点。
检查 总灰分不得过10.0%(附录Ⅸ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