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支气管解剖
- 格式:ppt
- 大小:8.87 MB
- 文档页数:12
人体解剖学知识:气管与支气管的解剖学机制及其对人体的影响气管与支气管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解剖学机制对于保持呼吸功能正常发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气管与支气管的解剖学机制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一、气管的解剖学机制气管位于颈部,是连接喉部和支气管的管道。
气管的长度约为10-12厘米,直径约为2.5厘米,由软骨环和纤维组成。
气管软骨环完全环绕气管,具有耐压、支撑和保护气管的作用。
气管还拥有一层黏膜,有利于保持气道内的湿度和清洁度,在气道黏膜上还有纤毛能够将粘附的异物排出。
另外,气管其上有甲状腺,甲状腺包绕在气管前方,两侧各有一叶。
甲状腺对于人体的代谢和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当甲状腺发生问题时,会导致身体的很多机能失调。
二、支气管的解剖学机制支气管是气管将氧气输送到肺部的延伸,是肺的主要气道,主要负责将氧气送入肺泡,再将二氧化碳排出。
支气管分为两个主要类型,分别是主支气管(主要分支为左右主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且在肺部进一步分为数千个小支气管。
支气管的结构相对较为简单,由脆弱的软骨、防止粘液上涌的黏膜、并有复合的黏液-纤毛-胶质层组成。
黏液-纤毛-胶质层是由上皮细胞和细胞表面的纤毛组成的三层复合结构,起到了保持呼吸道清洁和阻止外来物质进入肺部的作用。
三、气管与支气管对健康的影响气管与支气管对健康产生的影响相当显著。
首先,如果气管和支气管出现问题,例如感染、狭窄、扭曲等,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导致呼吸衰竭。
其次,长期吸入污染物和有害气体会使气管和支气管受损,导致支气管炎、气管炎等疾病的发生,进一步导致呼吸道的功能障碍。
最后,如果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例如频繁的大声说话、吸烟等,亦会增加气管和支气管的负荷,进一步加重其工作和压力。
总之,气管与支气管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解剖学机制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维护呼吸系统的正常工作,我们应该关注呼吸质量,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避免吸入污染物和有害气体,禁止吸烟等不良习惯,从而保障气管与支气管健康。
系统解剖学—呼吸系统之气管和主支气管一、气管
气管是一富有弹性、后壁略平的圆筒形管道。
气管位于食管前方,成人平均长10.15cm,上端起自环状软骨下缘(约平第6颈椎椎体下缘);向下至胸骨角平面(约平第4胸椎椎体下缘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杈处称为气管杈。
在气管杈的内面,有一矢状位的向上的半月状隆起称气管隆嵴,常略偏向左侧,是支气管镜检查时判断气管分叉的定位标志。
气管软骨由14~17个缺口向后、呈C形的透明软骨环、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
气管软骨后壁缺口由结缔组织膜封闭。
甲状腺峡多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气管切开术常在第3 ~5气管软骨环处施行。
二、支气管
支气管是气管分出的各级分支,其中一级分支为左、右主支气管。
(一)右主支气管
右主支气管粗而短,平均长2~3cm。
走形较陡直,通常有3 ~4个软骨环,气管隆嵴稍偏左侧,故经气管坠入的异物易进入右主支气管。
(二)左主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细而长,平均长4~5cm,走行较倾斜,通常有7 ~ 8个软骨环。
气管的解剖学概述:气管(trachea)是由透明软骨、结缔组织、平滑肌及粘膜构成的扁圆形管腔。
始于:第6颈椎平面,上借环状韧带与喉的环状软骨相连下达:第5胸椎上缘平面,分为左右两主支气管。
软骨环呈马蹄形,约12-20个相邻的软骨环彼此借韧带相连接形成气管前、侧壁,约占气管周径的2/3,软骨环缺口向后,有平滑肌及横行、纵行纤维组织封闭形成膜性后壁,约占气管周径的1/3,并与食管前壁紧密附着。
气管依所在解剖位置分为:颈部气管、胸部气管。
1、颈部气管:胸骨上窝以上7-8个气管环位于颈前正中部特点:①位置较浅②第1-2气管环常连在一起,后部分叉③第2-4气管环间前面有甲状腺峡越过④幼儿在第5-6气管环前可见胸腺⑤颈部气管长度及位置深浅与头位有关。
2、胸部气管:最下一个气管环呈三角形突起,位于左右两侧主支气管交角处,组成气管杈,其内形成一边缘光滑锐利矢状嵴突称气管隆嵴,为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标志。
气管的长度和管径依年龄、性别而异。
气管的血供:主要来自甲状腺下动脉,分布在颈部气管前面,静脉血回流到甲状腺下静脉。
临床:因在胸骨上窝平面,气管前面与无名动脉及左无名静脉邻近,故如气管切开位置过低,套管弯度不合适,累及上述血管可并发严重出血。
气管的淋巴:气管的淋巴引流至气管前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气管周围淋巴结。
气管的生理(与支气管协同才能完成):1、通气及呼吸调节功能2、清洁功能3、免疫功能4、特异性免疫(体液、细胞免疫)5、防御性咳嗽和屏气反射支气管的解剖支气管(bronchus)结构与气管相似。
随着分支愈细,软骨环数目逐渐减少,软骨环也不完整,从气管叉分为左右支气管→进入肺门→继续分支如树枝状。
分支顺序为:1、主支气管(principal bronchus)入左右肺,称一级支气管2、肺叶支气管(lobar bronchus)入肺叶,右侧3支,左侧2支,称二级支气管3、肺段支气管(segmental bronchus)入肺段,称三级支气管,左右肺各有10个肺段→继续分支→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
支气管解剖要点支气管是呼吸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它起着将空气从气管输送到肺部的作用。
了解支气管的解剖要点对于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支气管位于气管的下方,是一对管状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将气体从气管输送到肺部的终末细支气管。
支气管可以分为主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两部分。
主支气管是指左右两侧的支气管,它们分别与左右肺相连。
主支气管在进入肺部后,进一步分为一次支气管、二次支气管、三次支气管和末梢细支气管。
一次支气管是主支气管在进入肺部后的第一个分支,分别进入左右肺。
二次支气管是指一次支气管分支后的结构,进一步分为三次支气管。
三次支气管进一步分为末梢细支气管,最终输送气体到肺泡。
细支气管是指末梢细支气管,它是支气管的最末端,也是呼吸系统中最小的分支结构。
细支气管的直径相对较小,但数量众多,可以覆盖整个肺部。
在细支气管的末端是肺泡,它是气体交换的关键部位,通过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支气管的解剖结构还包括支气管壁,它由多层组织构成。
支气管壁由外向内分别是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纤维结缔组织层。
黏膜层主要由上皮细胞和黏液腺组成,它们分泌黏液起到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黏膜下层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含有平滑肌细胞,可以调节支气管的直径。
肌层主要由平滑肌组成,它的收缩和松弛可以影响支气管的直径和气流的通畅。
纤维结缔组织层则为支气管提供了结构支撑和保护。
支气管的解剖要点还包括支气管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
支气管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其中肺动脉提供了支气管壁的血液供应,而支气管动脉则供应黏膜和肌层。
支气管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迷走神经主要通过副神经节向支气管传递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
支气管是呼吸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器官,通过将气体从气管输送到肺部。
了解支气管的解剖要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呼吸系统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