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错构瘤影像表现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33
支气管、肺错构瘤p肺错构瘤的发病率在肺部良性肿瘤中占第一位。
肺错构瘤一般为单发,多发者极为罕见p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发病率2~4倍,多见于40岁左右,由于肿块位于肺脏周围,患者多无症状,极少咯血p单发错构瘤绝大多数为肺实质内型,支气管腔内型极少见。
右肺的较左肺多,下叶的较上叶多,部分发生在右中叶和左上叶舌段支气管、肺错构瘤p约90%发生于肺实质内,10%发生于支气管,发生于气管的错构瘤国内少见报道p根据部位分中央型和周围型u发生于气管、叶支气管粘膜下称中央型u发生于肺内的称周围型,周围型多位于胸膜下l女性,51岁。
错构瘤。
查体发现左肺上叶结节,正侧位胸片显示边缘清楚锐利的类圆形结节,内部密度不均,后缘可见钙化。
CT扫描显示,病变内大面积钙化,呈爆米花样支气管、肺错构瘤l女性,27岁。
错构瘤。
左肺下叶胸膜下结节,边缘光滑,纵隔窗在病灶中央可见脂肪密度l 男性,71岁。
因肝病行CT 扫描发现右肺底10mm 大小的类圆形结节影,表面光滑,边界清晰。
纵隔窗见脂肪密度,未见钙化。
平片上因与膈肌影重叠而未能发现支气管、肺错构瘤支气管、肺错构瘤l女性,6岁。
右肺上叶后段错构瘤。
胸片示右上肺结节,边缘锐利,其内密度欠均,钙化显示不满意。
CT平扫肺窗显示病变位于胸膜下,轮廓光滑,边缘清楚,周围纹理走行自然,纵隔窗显示病变呈弥漫性钙化支气管、肺错构瘤l男性,45岁。
错构瘤。
病变密度均匀,可见小分叶,此类错构瘤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术前较难确诊支气管、肺错构瘤l女性,52岁。
左肺门旁错构瘤,平扫显示病变轻度分叶,中心有点状钙化,增强的动静脉期均显示病灶呈轻度均质性强化,病变周边可见血管影支气管、肺错构瘤l 错构瘤。
右肺下叶类椭圆形均质密度结节,边缘光滑,注射造影剂后病灶呈均质轻强化硬化性血管瘤p肺硬化性血管瘤女性较多,多发于40~60岁。
其生长缓慢,多为咳嗽最突出,胸痛、胸背痛、发热,部分表现为咯血,也可无任何症状p肺硬化性血管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肺错构瘤的CT诊断(附33例分析)作者:黄梅萍陈自谦王洁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肺错构瘤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3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错构瘤CT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肺内型者27例,支气管内型者6例,表现为肺内或大支气管腔内结节或肿块,病灶边缘均光滑,有钙化者11例,其中爆米花样钙化2例,有脂肪密度者10例,既有钙化又有脂肪密度者2例,行增强者19例,其中未强化者6例, 10例轻度强化, 3例中度强化。
结论肺错构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边缘光整,内含钙化和脂肪有助于诊断,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诊断。
【关键词】肺错构瘤;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肺错构瘤(Palmonary hamartoma)是肺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占肺部孤立性病变的第3位[1]。
临床上表现不典型,但是CT上部分错构瘤可检出钙化和脂肪密度,有一定特征性。
本文收集并分析2008~2013年本院病理确诊的肺错构瘤33例,探讨其CT表现特点,加强认识。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 2008~2013年病理组织确诊肺错构瘤33例。
男15例,女18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3.45岁。
临床表现:体检发现10例;咳嗽、咳痰23例,伴胸闷痛8例,伴咳血丝痰5例,伴气促2例。
1. 2 CT技术使用Presto HITACHI 4排常规层厚10 mm扫描,结节区域1.5 mm扫描或SIEMENS SOMATO Sensation 64排螺旋CT常规层厚7 mm扫描,薄层重建2 mm。
19例行增强扫描,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依据体型和体重用量在80~100 ml,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给予,流率为3~4 ml/s。
2 结果2. 1 CT表现为肺内或支气管腔内结节或肿块,肺内型27例,右肺上叶8例,中叶2例,下叶3例,左肺上叶6例,下叶8例。
支气管内型6例,位于右主及叶支气管者4例,左叶支气管2例。
肺错构瘤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肺错构瘤症状,尤其是肺错构瘤的早期症状,肺错构瘤有什么表现?得了肺错构瘤会怎样?以及肺错构瘤有哪些并发病症,肺错构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肺错构瘤常见症状:
气短、钙化影、胸痛、哮鸣音、支气管狭窄
*一、症状
错构瘤一般为实质致密的球形,卵圆形,也可以是分叶状或结节状,大多数直径在3cm对下。
错构瘤的发开门见山年龄多数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绝大多数错构瘤(约80%以上)生长在肺的周边部,紧贴于肺的脏层胸膜之下,有时突出于肺表面,因此临床上一般没有症状,查体也没有阳性体征,只有当错构瘤发展到一定大小,足以刺激支气管或压迫支气管造成支气管狭窄或阻塞时,才出现咳嗽,胸痛,发热,气短,血痰,甚至咯血等临床症状,这时也可以出现相应临床体征,如哮鸣音或管性呼吸音。
*以上是对于肺错构瘤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肺错构瘤并发症,肺错构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肺错构瘤常见并发症:
支气管扩张
*一、并发病症
关于本病的并发症极少见报导,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病人,在慎重的选择手术方式,尽量保存正常肺组织,防止切除过度的原则下也可以很好地防止术中及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但若瘤体较大,对心脏大血管、肺组织产生了压迫症状,造成胸廓畸形的,也可能引起肺炎、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而使病情加重或复杂化。
故当临床和X线不能排除恶性肿瘤时应尽早手术。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肺错构瘤症状,肺错构瘤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肺错构瘤”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肺错构瘤X线诊断作者:李密田程佳秋宋雅志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02期1 临床资料男29例,女16例,男女比例 1.8:1,年龄最小18岁,最大61岁, 平均40岁,其中40岁以上者24例(53%)。
1.1 临床表现咳嗽,咯痰11例,胸痛10例,咯血者5例,气短,胸闷4例。
17例无症状,系体检胸透发现。
2 手术病理结果手术证实肿瘤位于肺段以上支气是管者3例,3 例中有2例瘤体居管腔之内,带短蒂,可移动。
42例肺错构瘤位于肺段及肺段以下。
病理组织学检查,分类结果如下,软骨型35例;结缔组织型号8例,分型不清除2例。
3 X线表现3.1 中央型3例(6.7%) 分别起源于左主支气管,左上叶支气管和右中叶支气管,前者见左主支气管根部有一大小为2.0 cm×2.5 cm椭圆形肿块影,带短蒂,密度均匀,伴左下叶阻塞性肺炎.第2例胸部平片见左上肺野内带片状密度增高阴影,外缘模糊,内缘与纵隔影重叠.支气管碘油造影:左上叶支气管前支,尖后支未充盈,近端呈杯口状,舌支充盈良好。
第3例表现为右肺中叶不张。
3.2 周围型 42例(93.3%),位置,分布:右肺25例(上叶9例,中叶6例,下叶10例),左肺17例(上叶9例,下叶8 例);瘤体大小:直径最大20 cm,最小1.0 cm,直径瘤体密度:均匀一致者25例。
密度不均者17例,其中可见钙化者13例。
13例中,呈“爆玉米花”样钙化5例,“梅花瓣”状钙化1例,不规则状钙化7例。
其它:7例肺内可见结核钙化灶。
4 讨论4.1 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以往文献及传统的教科书中记载,本病属于先天发育障碍性疾病,认为是肺内多种正常组织发生异常的错误的排列而形成肿块称错构瘤。
也有人认为本病系真正的良性肿瘤,起源于支气管的结缔组织或上皮组织。
肺错构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界限清楚。
切面呈灰白色,褐色,半透明软骨状,部分可为纤维组织,质地坚韧。
肿瘤有时突入,支气管腔,表面有黏膜被覆。
肺软骨瘤样错构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摘要】目的:通过自2011~2014年统计我院肺软骨瘤样错构瘤病例,分析其 CT表现及鉴别诊断。
方法:对108例行 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软骨瘤样错构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中央型 6 例,周围型102例,平均直径 1.3cm,形态均较规则,仅12例内部可见明确钙化灶和脂肪成分。
结论:肺软骨瘤样错构瘤的 CT 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多位于胸膜下,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密度较同样大小的肺癌和炎性结节要高,并且均匀多见,增强后无强化或轻度强化。
【关键词】肺:软骨瘤样错构瘤:X 线计算机。
软骨瘤样错构瘤是肺错构瘤最常见的临床组织类型,主要依赖于CT检查,在肺内孤立性结节中,是继肺癌、炎性结节之后的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 [1]。
患者一般无临床症状,常于体检或其他疾病而被发现,常因术前定性困难,较多病例选择手术切除。
通过本组病例分析,以提高肺软骨瘤样错构瘤的认识和诊断,并协助临床医师制定适宜的检查及治疗方案,可减少患者不恰当的手术方式及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搜集我院2011年1月~2014 年12 月资料完整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软骨瘤样错构瘤患者108 例。
其中女性48例,男性60例,96例患者年龄在40-65 岁之间,12例患者20-40 岁。
81例为体检发现,另27例分别以胸痛及咳嗽、咳痰就诊,其中8例分别合并肺炎、肺癌及胸腺瘤等。
1.2检查方法全部病例均行16排飞利浦螺旋CT进行肺部CT 平扫及增强扫描。
扫描条件130KV 70-100MA,层厚8mm,螺距2.0,肺窗行高分辨率骨算法重建。
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肺底,增强扫描前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碘浓度为300mg/L 的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100ml,注射速率为3ml/s。
所有患者均于25s 后启动扫描,45s后追加延迟扫描。
3、结果3、1 部位:本组 108例中,均为单发,中央型 6例,周围型102例,左肺上叶15 例,左肺下叶21例,右肺上叶18 例,右肺中叶21例,右肺下叶33例。
放射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胸部)-试卷1(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肺内错构瘤的典型X线征象是(分数:2.00)A.孤立圆形阴影B.肿块边界清楚C.肿块边缘可分叶D.肿块内可见爆米花样钙化√E.肿块内可形成空洞解析:解析:肺内错构瘤X线征象:周围型者表现为肺内孤立结节影,边缘清楚,无明显分叶,部分可见钙化,典型钙化为爆米花样;中央型者引起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等表现。
2.诊断纵隔畸胎瘤特征性的CT征象是(分数:2.00)A.肿块位于前上纵隔B.肿块有分叶C.肿块内有齿样骨化√D.肺内转移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畸胎瘤病理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囊性畸胎瘤,含外胚层与中胚层组织,其内可有鳞状上皮、脂肪、汗腺、毛发、钙化、牙齿及骨骼等;另一类为实性畸胎瘤,含有三个胚层,结构更加复杂。
肿瘤多位于前纵隔的中部偏下。
3.肿块合并肺不张时,增强扫描的目的是为了(分数:2.00)A.明确肿块血供来源B.显示肿块大小和边界√C.观察纵隔淋巴结肿大D.了解支气管浸润程度E.更清楚地显示肺不张边缘解析:解析:肺癌的生长方式有管内型、管壁型、管外型,肿瘤生长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时可引起肺不张,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肿块大小和边界。
4.胸腔积液需要在多少以上才有X线表现(分数:2.00)A.50~100mlB.100~150mlC.200~250ml √D.300~350mlE.400~450ml解析:解析:胸腔积液需要在200~250ml以上才有X线表现,于站立后前位检查也仅见肋膈角变钝、变浅或填平。
5.干酪性肺炎的典型CT表现(分数:2.00)A.大叶性实变,见多发小空洞,多有播散√B.大叶性实变,无空洞C.大叶性实变,无播散D.大叶性实变,肺体积缩小E.大叶性实变,合并胸腔积液解析:解析:干酪性肺炎表现为在一个肺段以至一肺叶的大部分显示致密的实变,轮廓较模糊。
因为无甚纤维增生所以病灶区面积稍为肿大,在大片状的高密度阴影中,通常可见到较为透亮的液化区,以至透亮空洞。
常见肺部疾病的CT影像李悦晴 (天津医科大学,天津 300204)肺部感染或炎性病变的CT影像特征(1)肺结核。
肺结核引起的肺结节常侵犯多个肺叶和肺段,四处散布,结节较多,一般常见条索状、斑片状阴影等。
肺结核病主要特征表现包括:1.钙化,即肺结核常出现钙化灶,尤其是已无结核菌活动的陈旧性病灶;2.空洞,即结核中的空洞壁薄且光滑。
(2)肺脓肿。
典型特征是含有脓液的空腔,主要因病灶常与支气管相通,坏死液化后的物质随支气管排出,肺部CT影像可见结节中明显的空洞和气-液平面。
(3)肺部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早期,结节常具有“晕征”,即围绕在实性结节周围的磨玻璃影;病程进展,结节内可以出现空洞,内可见悬浮结节或絮状物(菌丝)等内容物。
(4)肺结节病。
肺结节病最典型的特征为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随着病情的发展,肺组织可出现弥漫性病变,甚至广泛纤维化。
而肺癌病灶出现转移后才累及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
(5)机化性肺炎。
CT影像可见病灶中心密度低,呈磨玻璃状,周围为新月形或环形高密度。
肺部良性肿瘤的CT影像特征(1)肺错构瘤。
肺错构瘤多为密度不均匀的单发实性结节,边界清晰,常出现以下特征: 1.有时边缘可见浅分叶,多是其中支气管上皮成分形成的分支状裂隙;2.结节内多见钙化,以“爆米花样”钙化最为典型,主要是因肺错构瘤内以软骨和纤维组织为主。
(2)硬化性肺细胞瘤。
硬化性肺细胞瘤常表现为孤立圆形或类圆形结节,且边缘较清晰。
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1.因硬化性肺细胞瘤中的各种成分生长速度不一,常表现出浅分叶状;2.部分硬化性肺细胞瘤病灶内或边缘,可见点状、细砂粒状或小斑片状钙化;3.围绕在实性因病灶周围的炎症组织形成大量渗出物或出血,可出现晕征;4.可观察到紧贴病灶边缘的肺部血管;5.富血供。
增强CT 扫描后直径小于3.0 cm 的结节常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直径大于3.0 cm的肿块强化常不均匀。
肺部血管性病变的CT影像特征(1)肺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