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猪场日常管理操作手册-20120424版
- 格式:pdf
- 大小:4.67 MB
- 文档页数:91
养猪场日常管理方法
养猪场日常管理方法如下:
1.环境卫生:要保持猪舍内外的环境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猪圈、喂食器等
设施。
2.通风:保持猪舍良好的通风,确保空气新鲜,并且要防止大风天气对猪舍
造成影响。
3.饮水管理:保持饮用水的清洁和新鲜,避免猪喝到脏水或饮水不足。
4.饲料管理:控制好饲料的配比和供应量,避免过度饲喂导致猪只生长过快
或发生消化系统问题。
5.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防止猪只感染疾病,并且要及时隔离和治
疗生病的猪只。
6.生产记录:建立科学的生产记录系统,及时记录和分析猪只的生长情况、
疾病情况、饲料和药品使用情况等。
7.员工管理:对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养殖知识和技能,提高工
作效率,避免因员工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发生。
一、总则为了规范猪场日常经营活动,提高猪场管理水平,确保猪场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猪场设立场长、副场长、生产线主管、饲养员等岗位。
2. 场长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副场长协助场长工作。
3. 生产线主管负责生产线日常工作,饲养员负责猪只饲养。
三、工作职责1. 场长:(1)负责猪场的技术指导及日常工作安排;(2)职工请假的批准,饲料、兽药、易耗品的采购计划制定;(3)每月整理好猪场月报,在每月5日前上报公司;迟报每次罚款10元;(4)场长请假要以请假条的形式向公司董事长或经理批准;未经批准离场的,每次罚20元。
2. 副场长:(1)协助场长工作,在场长离场情况下代理行使场职权;(2)负责产房的技术工作;(3)管理制度按猪场职工执行。
3. 生产线主管:(1)负责生产线日常工作;(2)执行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卫生防疫制度和有关生产线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3)负责生产线报表工作,随时做好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4)负责猪病防治及免疫注射工作;(5)负责生产线饲料、药物等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6)负责落实和完成场长下达的各项任务。
4. 饲养员:(1)猪场员工要服从公司、猪场领导的工作安排及指挥;(2)除做好本岗位工作外,猪场遇到临时工作安排,要服从调配;(3)对不服从公司猪场领导安排、指挥,每次罚款10元;(4)职工请假,须经场长批准安排人顶班后方可离场,并以请假条为准;如未经批准,擅自离岗的,除扣发离岗天数工资外,每次还罚款50元;(5)未经批准,猪场不得留宿外来人员,须留宿的要经场长批准,违者罚款20元;(6)饲养员请假需要安排人员顶班,顶班人员补贴费从请假饲养员工资中扣出(即该季度结算出的平均每天所得工资,按请假天数扣)。
四、管理制度1. 饲料、兽药、易耗品、生产工具的领取:各饲养岗位所需的饲料、兽药、易耗品及生产工具的领取一律到保管员处领取,由保管员开出库单,领用人及保管员签字入帐。
猪场标准化管理操作手册猪场标准化管理操作手册1. 猪场概述1.1 介绍猪场的历史和发展背景1.2 描述猪场的规模和产能1.3 说明猪场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分工1.4 提供猪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的概述2. 猪舍管理2.1 猪舍建设和设计2.2 猪舍的消毒和清洁2.3 猪舍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控制2.4 猪舍的照明和噪音管理2.5 猪舍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3. 猪群管理3.1 猪种选择和引进3.2 猪群的饲养管理和营养需求3.3 猪的生长监测和体重控制 3.4 猪群的疾病预防和免疫3.5 猪群的育种和繁殖管理4. 饲料管理4.1 饲料配方和营养要求4.2 饲料的采购和质量检验 4.3 饲料的存储和搬运4.4 饲料的喂养和定量控制4.5 饲料的浪费和剩余处理5. 疾病控制5.1 疾病防控计划和策略5.2 疾病监测和报告要求5.3 疫苗接种和药物使用规范 5.4 疫情处理和隔离措施5.5 疾病爆发的紧急处理措施6. 兽医保健6.1 兽医定期检查和诊断6.2 兽医保健措施和药物使用6.3 兽医疾病处理和手术规范6.4 兽医记录和健康档案管理7. 废弃物处理7.1 废弃物采集和分类处理7.2 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7.3 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防控措施7.4 废弃物处理设施和设备的维护8. 安全生产8.1 生产安全教育和培训8.2 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要求8.3 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8.4 安全事故的应急预防和处理8.5 安全巡检和隐患排查9. 附件9.1 猪舍建设图纸9.2 饲料配方表格9.3 疫苗和药品采购清单9.4 安全设备清单9.5 废弃物处理许可证法律名词及注释:1. 疫苗接种:使用疫苗注射,激活动物体内的免疫系统,为动物建立免疫保护屏障。
2. 饲料配方:根据动物的品种、年龄和营养需求,合理调配不同成份的饲料,满足动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
3. 废弃物处理许可证:由相关部门颁发的证书,允许猪场进行废弃物的采集、运输、处理和利用活动。
养猪生产手册★北京正大、北京畜牧有限公司★石家庄正大饲料有限公司★天津正大农牧有限公司★唐山正大饲料有限公司★邯郸正大饲料有限公司★内蒙古正大有限公司★山西正大有限公司★香河正大有限公司★南京正大畜牧有限公司★正大樱桃谷(香河)有限公司前言饲料成本占养猪生产总成本的60-80%,如果减去从分娩到上市这一段的饲料费用,肉猪生产其他费用约占饲料费用的78%,如果生产肥猪,饲料费约占总成本的54%,其他开支占46%,为经营好猪场并获得相当利润,就必须全面而深入地了解猪的营养。
但是许多猪场经营者未能成功,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进行猪场管理,也不懂得保持猪群健康的方法,本手册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饲料用户进行高效饲养管理。
获得高效益的关键在于猪将饲料转化为猪肉的能力,以及获得单位增重所用最低成本。
有些饲料价格虽然很低,但猪耗料多,增重慢,理想的饲料应是猪耗料少,生长速度快,而单位增重的饲料成本最低。
下面的公式能够帮助经营者理解养猪生产的生产性能问题,以及养猪生产中所应考虑的因素。
生产性能=(遗传因素+环境+营养)×管理以上所述,遗传、环境、营养等因素非常重要,猪群的性能与这三个因素密切相关,这三项内容当然可花钱买到,前提是饲养者有足够的资金实力。
但如果不对每一个因素进行正确而完善的管理,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生产性能。
因素之间都互相关联与管理密切相关。
一猪的营养基础(一)影响营养需要的因素如下:1.品种,性别和遗传背景2.环境温度与猪舍条件3.猪群的健康状况4.饲料质量5.日粮中霉菌,毒素或其他影响营养吸收的物质6.日粮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率7.日粮中能量浓度8.饲喂水平—例如进行限饲(二)猪的营养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水分,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
1.水:水最为常见,因而很少认为它是一种营养成分,但它或许是最基本最便宜的营养物质。
水是猪体中比例最大的组成部份。
猪一旦断水,会降低采食量,从而严重影响生长;并会影响到许多生理功能,例如热调节;对哺乳母猪则迅速影响到泌乳量。
猪场日常管理操作手册(正大)章节一:猪场日常管理操作手册1.猪场概述1.1 猪场背景1.2 经营目标1.3 组织结构2.生产管理2.1 种猪管理2.1.1 种猪选种2.1.2 种猪的饲养与管理2.1.3 种猪配种2.2 妊娠母猪管理2.2.1 妊娠母猪饲养与管理2.2.2 孕检与分娩3.幼猪管理3.1 仔猪管理3.1.1 产仔前准备3.1.2 仔猪产后饲养与管理3.1.3 仔猪断奶与转舍3.2 育肥猪管理3.2.1 育肥猪的饲养与管理3.2.2 育肥期间的疾病预防与控制4.饲料与营养管理4.1 饲料配方与采购4.2 饲料储存与保管4.3 日常饲喂管理4.4 补充营养与添加剂管理5.疾病与卫生管理5.1 疫病预防和控制5.2 兽医护理管理5.3 环境卫生管理5.4 消毒与防疫措施6.安全管理6.1 设备维护与检修6.2 用电安全管理6.3 防火安全管理6.4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7.工作记录与报告7.1 日常工作记录7.2 产出数据统计与报告7.3 定期检查与评估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 饲养:指对猪进行科学饲养,包括饲料配给、饲喂管理、环境控制等方面。
- 分娩:指母猪产下仔猪的过程。
- 断奶:指仔猪从母猪身上断开乳源,开始转用其他饲料的过程。
- 育肥猪:指用于肉猪养殖的猪只。
- 饲料配方:指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按一定比例和配方制作饲料的过程。
- 疫病预防和控制:指通过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等手段,预防和控制猪场中的疾病传播。
- 消毒与防疫措施:指对猪栏、设备和环境进行消毒,以防止疾病传播。
针对猪场管理、日常运作,猪场硬件环境以及猪群发病的现状,现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案与措施:对猪群的营养(基础日粮)作了针对性的调整,按新的标准执行管理并每月定期实行保健,预防以及对发病猪只进行对症治疗。
方案措施如下:一.小猪方案1.小猪药物保健方:1吨饲料中添加70%的阿莫西林300-400克,80%的支原净(泰妙菌素)100---125克,95%---98%的金霉素150---200克,电解多维1000---2000克,复合酶制剂2000---4000克,复合酸制剂1000---3000克,连喂5---7天后,停喂2天,然后继续投喂1---2周,在此基础上加入中药鱼醒草、穿心莲、板兰根3.饲料配方:(1)较瘦的保育猪配方玉米52 麸皮6 膨化豆粕14 进口鱼粉6 蚕蛹5 通威410预混料45%阿莫西林0.1 小苏打0.4 电解多维0.1 饲用复合酶0.2 酸化剂0.2 葡萄糖5 低蛋白乳清粉5 大豆油2 (2)较肥的保育猪配方玉米60 膨化豆粕14 进口鱼粉6 蚕蛹5 通威410预混料45%阿莫西林0.1 小苏打0.4 电解多维0.1 饲用复合酶0.2 酸化剂0.2 葡萄糖5低蛋白乳清粉54.小猪的管理:仔猪的管理:(1)初乳要及时吃初乳是仔猪开始生活的第一需要,也是生理上的实际需要。
要及时吃上初乳,仔猪才能获得机体免疫力和对外界的抵抗力。
如吃初乳不及时,就不能获得终身的完全免疫力、抵抗力。
(2)要及早补料仔猪出生后第7天就可以进行诱导补料。
补料可以刺激仔猪胃液提早分泌,促进胃肠发育,加快仔猪生长、防止仔猪下痢。
补料过晚,就无法满足仔猪日益增长的实际需要,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3)断奶要合理一般在50日龄断奶,造成断奶拖后、哺乳期过长,严重影响母猪发情配种,减少产仔窝数,降低经济收入。
正常断奶应在30-35日龄,逐步断奶:第一天哺乳5次,第二天哺乳3次,第三天哺乳1次,第4天或第5天即可完全断奶。
2024年养猪场的管理制度兽医管理体系一、防疫与卫生管理1、与场长协作监督猪场的防疫消毒工作,确保场内消毒液的浓度由兽医监督配制,并对消毒过程提供指导。
2、器械用具需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3、必须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并确保免疫记录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4、未经批准,不得对外提供技术服务。
二、临床操作1、定期巡查猪栏,密切观察猪只健康状况,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
2、每日的诊疗情况需有病历记录,要求记录完整、准确、及时。
3、对猪只进行定期驱虫,并保持完整记录。
4、加强医疗器械的管理,妥善保存,如有损坏应及时补充,保持设备随时可用状态。
5、常规药品应妥善保管,每月按要求准确完成药品消耗报告,并及时上报给场领导。
6、对症治疗,进行鉴别诊断,合理、经济使用药物,对复杂疾病及时提出会诊方案,并向上级汇报。
消毒规定1、猪舍周边环境每____周用____%火碱消毒____次;场区周边及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口,每月使用消毒氯消毒____次。
2、进出车辆和人员需严格遵守消毒程序。
3、大门口、猪舍入口的消毒池需定期更换消毒液,以保持消毒效果。
4、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前需经过洗澡、更衣和紫外线消毒。
5、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
如需进入,需经过洗澡、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规定,按指定路线行走。
6、每批猪只出栏后,需彻底清洁,使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7、定期对保温箱、补料槽、饲料车、料箱、针管等进行消毒,可使用____%新洁尔灭或____%-____%过氧乙酸消毒,随后在封闭室内进行熏蒸。
8、运输车辆在运输前后需进行全面消毒。
9、每周进行一次带猪消毒,有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可选用的带猪消毒药包括____%新洁尔灭、____%过氧乙酸和____%次氯酸钠等。
生产管理规定1、场区工作人员需定期接受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猪工作。
2、场内兽医人员不得对外从事猪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诊疗,猪场配种人员不得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重庆正大农牧食品有限公司猪场作业指导书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种公猪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精液生产、贮存、运输作业指导书配种舍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配种作业指导书妊娠舍饲养作业指导书分娩舍作业指导书配套场生产作业指导书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范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确保健康、合格的后备母猪顺利转入基础群。
2、范围适用于后备舍。
3、职责3.1配种妊娠组组长a)负责后备母猪引种计划的制定、后备母猪的培育工作。
b)负责后备母猪转群调整工作。
c)负责后备母猪免疫注射及后备舍卫生防疫工作。
d)充分了解后备猪群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e)负责整理和统计后备舍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
3.2后备舍饲养技术员a)负责后备舍的饲养管理工作。
b)负责后备舍的日常报表填写工作。
隔离舍饲养员负责隔离舍后备母猪的饲养,配种舍饲养员负责配种舍后备母猪的饲养。
4、工作程序4.1 工作目标4.1.1 满足后备母猪培育各阶段营养供给,确保其健康4.1.2确保膘情合理,使之正常发情、正常排卵;4.1.3保证后备母猪使用前合格率达到90%,争取达到95%。
4.2 操作步骤4.2.1引种管理4.2.1.1进猪前空栏消毒程序:1)将圈栏腾空后打扫,检查舍内设备是否完好(包括栏舍、饮水器、通风设备、降温设备、供暖设备等),如有顺坏及时报修。
用自来水将地面、栏舍(包括药架)等的灰尘冲洗干净;2)用1:400洗粉水冲洗地面、墙体、天花板,柱栏等;冲洗干净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打开通风换气设备,将舍内水汽抽干;4)用2%—3%的烧碱溶液(热烧碱水最好)对猪舍圈面、墙壁泼洒消毒,消毒后至少间隔2小时后才能进行其他处理。
5)用清水将泼洒过烧碱水的地方冲洗干净。
6)打开通风换气设备,将舍内水汽抽干;7)用农福(1:400)对圈面、墙壁喷雾消毒。
8)空栏7天。
4.2.1.2进猪前一天准备工作:a)将猪舍各类设备(主要是温控设备)调试好;b)药品准备:抗应激药物(VC、地塞米松、肾上腺素、正大多维)治疗外伤药物(碘酊、紫药水、青霉素、止血敏)防腹泻药物(庆大霉素、乙酰甲喹)抗呼吸道感染药物(阿莫西林、板蓝根)消毒药物(农福、卫可)c)用具准备:铁铲、扫把、粪刮d)饲料的准备:566/567e)常用治疗器械的准备:消毒过的注射器、止血钳、针头f)常用报表的准备:舍内温度报表、采食曲线表、消毒记录表g)用卫可(1:200)消毒剂对空舍进行喷雾消毒4.2.1.2进猪当天主要工作:当天进猪前料槽内加电解多维水;栏与栏之间隔断墙体柱栏上要挂上饲料口袋,供新进后备猪玩耍,分散其注意力避免打架;当运猪车抵达卸猪台时用卫可(1:200)对车上猪只进行带猪消毒。
配种舍饲养管理操作标准1.喂料:1.1.喂料标准:表1-1 母猪喂料(单位:KG/天)阶段饲料后备母猪经产母猪配前567 2.5 3.5左右配后-35天566 2.0 2.036-84天566 2.5 2.885-上床567 3.0 3.2表1-2 公猪喂料(单位:KG/天)阶段饲料饲喂量7-12月龄563 2.0-2.512月龄以上563 2.5-3.5以上饲喂标准是以各阶段的标准膘情(见表2)为标准制定的。
表2 各阶段母猪的标准膘情阶段标准膘情断奶 2.5~3分断奶-配种 2.5分以上(低于2.5分不宜配种)配后-35天 2.5分配后36天-84天3~3.5分85天-上床 3.5~4分膘情是通过对母猪躯体三个较重要的部位(脊柱,尾根,骨盆)进行检查而得出的母猪体况的综合性评价。
表3 膘情打分部位1分2分3分4分5分脊柱突出,明显可见突出,但不明显,易摸到看不见,可以摸到很难摸到,有脂肪层摸不到,脂肪层厚尾根有很深的凹有浅凹没有凹没有凹,有脂肪层脂肪层厚骨盆突出明显可看到突出可看到,易摸到突出看不到,可以摸到突出看不到,用大力可摸到突出看不到,摸不到图 1 膘情打分1.2.工作负责根据场长建议,由配种区主任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喂料标准;由配种区技术员根据猪只具体膘情确定每头猪的饲喂量;由各舍饲养员根据技术员所给喂料标准进行饲喂,以上工作,若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由各环节负责人对出现的问题负责,并根据配种区员工考核方案规定扣除一定比例的分数。
2.查情:2.1.发情表现食欲减退或不食,外阴红肿,有粘液溢出,压背时呆立不动,接受公猪爬跨。
2.2.发情鉴定赶公猪在母猪栏前走动,观察母猪的神情,采食量,用手摸母猪阴户看是否有粘液,压背是否静立作出母猪是否发情的判断,还可用公猪试情,看母猪是否接受公猪爬跨来判断母猪是否发情。
不同群类的母猪,查情的具体操作各不相同。
2.2.1.断奶母猪断奶后前2天,赶公猪在定位栏前走动,查情人员在母猪后面观察是否有发情表现;第3-6天,将母猪逐头赶入公猪栏进行催情,;每次每栏2头,每天两次,每次5 分钟左右,直到发情。
配种怀孕舍养管理1.01配种怀孕舍技术员职责猪场生产和其它工厂一样,目标即获得最大经济利益。
猪场生产从配种开始,如果没有母猪配种,就没有母猪分娩,也就不可能有生产效益。
配种怀孕舍的生产目标,即保证有足够的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配种和分娩,从而得到足量的健康仔猪。
配种怀孕舍生产目标标准。
1.年产仔数/头母猪不低于21.6 头2. 年产窝数不低于 2.4 窝/头/年3. 窝产活仔数/头母猪不低于9.0 头4. 分娩率不低于85.0 %5. 淘汰率/后备母猪更换不低于33.0 %6. 每周分娩头数=(全场母猪数×年产窝数)/52周7. 周母猪配种数=(周分娩母猪数×100)/分娩率配种怀孕舍技术员工作职责如下:1.做好卫生管理和严格防疫。
2.按目标落实生产任务。
3.喂料观察和监督。
4.观察、治疗病猪。
5.做报表。
6.联络分娩区,转猪进分娩舍和接收断奶母猪.监督猪的转移。
7.做饲料计划并报饲料厂。
8.培训员工,使之工作协调配合,以取得最佳工作效率。
9.设备的维护、保养和防止猪场财物的损失和丢失。
10.按标准控制猪舍内环境,使之符合猪只要求。
11.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
12.共同分析生产问题,并向上级提出工作建议。
1.02日常工作及每周工作安排人员日常工作安排7:00—8:00 检查猪舍环境控制情况和设备运行情况;喂料除粪检查猪只健康及记录8:00—10:00 查情,对发情母猪发情时间、日期进行记录.配种查返情10:00—11:30 记录及治疗病猪猪舍卫生打扫完成每周规定工作11:30—13:30 休息13:30—15:00 完成每周规定工作准备第二天的饲料15:00—17:00 查情配种查返情做日报表检查环境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周工作安排搬母猪上产床周报及总结评定母猪膘情及定饲料喂量接收断奶母猪公、母猪注射疫苗清洁、消毒猪舍按批次安排母猪1.03猪舍标准模式及栏舍安排猪舍为封闭舍,并使用水帘降温系统,以便控制空气质量和温度。
第七章保育、育成舍日常管理操作规程第一节、保育舍日常管理操作规程一、工作目标1.保育期(出生第4周至第8周)成活率96%以上。
2.7周龄转出体重18Kg以上。
3.9周龄转出体重25Kg以上。
二、日常工作程序三、日常管理操作规程(一)转猪前准备工作1、猪舍消毒,首先用水清洗猪舍(地面墙壁料槽窗子风扇),及各种饲养工具。
使用2%--5%NAOH(火碱)消毒。
隔一天后用消毒液(正清、碘等)再次消毒。
隔一天后醺蒸消毒(高锰酸钾6g+甲醛12ml) / 立方米。
消毒后,干燥空置5天。
2、猪舍生产设备检修2.1检查供水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如果有故障要在仔猪入圈前进行修理。
10-15头仔猪用一个饮水器,调节合适的水流量,水压不易过大,最好控制在每分钟0.5-1公升。
2.2检查料线、食槽,确保每个栏舍的料线能正常使用,清理食槽剩余饲料等杂物,保持食槽内无污染无积水。
2.3检查保温通风降温设施,如地暖、暖风机、水帘等控温设备。
2.4检查猪舍生产用具及照明设施。
如铁铲、电灯等,若有损坏,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
维修损坏的猪舍,如墙体、地面、门窗等。
3、人员组织,分工明确、合理搭配。
相关人员到场,如:财务、统计、饲养人员等。
4、进猪通道布置,布置合理的通道防护措施,保持通畅,有利于猪只顺利进场。
赶猪通道两边的防护材料,最好能固定,不能采用颜色鲜艳的材质,以免猪只产生惊吓。
5、进猪时间安排,按照公司生产需求和生产计划,提前通知接收方人员,落实好进猪数量。
接猪时间统一安排,避免与其他工作相冲突。
气候与时间选择,应尽量避开恶劣天气;进猪时间最好安排在中午阶段,一律不能安排上班和下班前后。
6、进猪时猪舍温度保持跟原有猪舍温度一致,一般为30℃左右。
7、保健药物的准备,抗应激药物,如多维、VC等;保健类药物,如防止拉稀、咳嗽等药物。
(二)进猪后的管理工作1、合理分群1.1必须按照“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进行饲养管理,进入同一个猪舍的猪只日龄不应该超过7天。
正大猪场管理制度一、总则正大猪场(以下简称“猪场”)遵循国家法律法规,遵循科学的猪场管理原则,保障生猪的健康与安全,保障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生猪产品和服务。
二、组织结构1. 猪场设有管理部、生产部、养殖部等职能部门,各部门应当合理划分职责,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范围。
管理部主要负责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生产部主要负责生猪的养殖管理、生产计划和生产执行等工作;养殖部主要负责猪群的健康管理、饲养管理等工作。
2. 各部门之间要积极协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协调一致,共同为猪场的发展和生产提供支持。
三、养殖管理1. 生猪的选配:猪场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科学选择优良品种的母猪和公猪,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2. 饲养管理:猪场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和投喂标准,保证生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实行定量、定时、定点的投喂制度,防止浪费和过度饲喂。
3. 疾病防控:猪场要强化生猪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猪群中的疾病隐患,保障生猪的健康。
4. 猪舍管理:猪场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猪舍布局和设计标准,确保猪舍的通风、保温、排水等设施完善,为生猪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生产管理1. 出栏管理:猪场要科学制定每批生猪的出栏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生猪成熟的情况,合理安排生猪的出栏时间和数量。
2. 屠宰管理:猪场要选择合格的屠宰厂进行生猪的屠宰工作,确保屠宰过程严格符合卫生标准,保证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
3. 包装配送:猪场要确保生猪产品的包装和运输环节严格符合卫生要求,保证产品的新鲜和安全。
五、质量管理1. 猪场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和质量标准,确保生猪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
2. 猪场要建立生产档案,做好生产记录和产品追溯工作,一旦发生质量问题,能够迅速定位和处理,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3. 猪场要定期邀请权威专家对生猪产品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改进和提升产品质量。
猪场管理制度手册模板第一章:总则1.1 为了加强猪场管理,提高猪场经济效益,保障猪只健康和生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手册。
1.2 本手册适用于猪场的各项工作,所有猪场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1.3 猪场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精细、高效的原则,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章:组织结构与职责2.1 猪场设有一个场长、若干名副场长、兽医、畜牧师、饲养员、清洁工等岗位。
2.2 场长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协调各方关系。
2.3 副场长协助场长工作,代理场长职权。
2.4 兽医负责猪场的防疫、治疗和卫生工作。
2.5 畜牧师负责猪场的饲养管理、繁殖和技术指导工作。
2.6 饲养员负责猪只的饲养、喂食、清洁和观察工作。
2.7 清洁工负责猪场的环境卫生和设施维护工作。
第三章:猪只管理3.1 猪只的引进、繁殖、饲养、淘汰等环节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
3.2 猪只的饲养密度应合理,保证猪只的生长和健康。
3.3 猪只的饲料供应应保证质量,合理配比,满足猪只的营养需求。
3.4 猪只的水源应清洁、充足,保证猪只的饮水卫生。
3.5 猪只的疫病防治工作必须按照兽医部门的要求进行,及时报告疫情。
3.6 猪只的粪便、尸体等废弃物必须按照环保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章:卫生与防疫4.1 猪场内外的环境卫生必须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
4.2 猪场大门、猪舍入口必须设置消毒池,对外来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
4.3 猪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
4.4 猪场内的猪只、饲料、用具等必须定期进行消毒。
4.5 猪场内的废弃物必须按照环保规定进行处理,防止疫病传播。
4.6 猪场内的疫病防治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兽医部门的要求,防止疫情发生。
第五章:饲养管理5.1 饲养员必须按照饲养管理规程进行工作,保证猪只的生长和健康。
5.2 饲养员必须定期观察猪只的生长状况,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5.3 饲养员必须做好饲料、水源的清洁和保护工作。
5.4 饲养员必须按照兽医的指导进行疫病预防和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