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肺经各穴讲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3
手太阴肺经--十二经络讲稿3经络学说天地人一体,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比如说刚才讲到喉咙痛,跟按了这个列缺穴,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呢?就是通过经脉来联系的。
经脉呢,《黄帝内经》里讲,“内属于腑藏,外络于支节”,把脏腑跟四肢都联系起来。
经络的作用,老祖宗也讲得非常清楚了,“决死生,除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真的是千交代万交代,不可不通啊!经络既然这么重要,我们要怎么通啊?首先要按通,或者用艾灸给它给他灸通,或者刮痧给它刮通,等等。
那另外还有一个什么通啊?想通!因为想通,我们心肝脾胃肾之气就理顺了,经络当然也就通了。
比如肝经有问题,他爱生气,气得肝疼,给他按了半天按通了,回去他不改变性格,碰到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他又生气起来。
那你按了没用。
所以关键还是要改变他的一些观念,我是觉得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按通还要想通!那在这里呢,有两句话,能真正理解这两句话,就能认识到按导究竟是怎么回事,究竟有多好!《黄帝内经·灵枢》“刺之要,气至则有效”。
这个“刺之要”,开始我理解是不是要拿个针来才叫做刺。
但刺,刺激,以手指代针,只要力度到了,对身上穴位也有刺激,穴位的作用就启动了,就有效!还有,我按的穴位在哪里呢?我这么重复的讲这个课件的时候,发现老祖宗的大智慧,往往都是藏在这一两句话里面。
比如说这个穴位,其实也叫节,“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就是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
“所言节者”,《黄帝内经》就解释啊,这个节是什么呢,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这两句话,我一直在想着为什么会这样子说呢?首先这个穴位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就是说我们的精气神与天地、与身边人的交流,就是从穴位进出的。
其实我们的五官就是最大的穴位,我们眼睛在看别人的时候也是在有一种神的交流,或者说我们嘴巴在讲话,“言为心声”,表达我们的情绪想法。
其实都是神的交流。
同时经络上这些穴位,也是看不见的神气在与外界交流。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你到一个环境里,不用眼睛看,也可以觉得舒服或不舒服,为什么呢?这是每个人的神气通过经络穴位的出入,来传递对外界的感受。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说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我叫xxx,今天我要进行的说课内容为《经络腧穴学》中第三章手太阴经络与腧穴,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思路:一、说教材;二、说教学目标;三、说教法和学法;四、说课程设计。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部分教材内容,我要讲的教材属于《十一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核心内容,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基础课,本章作为上篇经络腧穴总论和下篇经络腧穴现代研究的桥梁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教好和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本节主要内容为学习手太阴肺经的经络循行以及本经11个腧穴的定位取穴、针刺方法及主治作用,教学共安排4个学时。
第二,教学目标,根据本章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掌握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原文;本经11个腧穴的定位、功效、主治、特定穴类别及操作方法。
熟悉经脉病候、络脉名称及循行部位。
了解经别循行、经筋循行。
因此,教学的重点是手太阴肺经经脉的循行、本经的病候和主治概要,教学的难点在于本经腧穴的定位取穴、针刺方法、主治作用,关键点在取穴要点和针刺操作规范,这部分内容仅书上的文字描述较为抽象和局限,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取穴要点,尤其是在掌握针刺和行针的方法后,针刺安全性问题需更加注意。
所以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才能使授课更为生动和易于理解,这一点后面会详细说明。
第三、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接下来说教法和学法。
基于本章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2、活动探究法3、错误演示法4、归纳比较法5、病案讨论法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手太阴肺经讲稿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大肠胃口肺肺系上臂内侧(位置)肘中前臂内侧大鱼际大指食指挠侧(交大肠)主治:主肺所生病,胸肺疾患,咳嗽喘。
尺泽:1、定位2、功能:肃降肺气,滋阴润肺。
3、主治:咳嗽,气喘,咯血,潮热舌干,咽喉肿痛,心痛,胸满,呕吐,小儿惊风,小便频数。
(尺泽穴治胃肠炎,乃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也;治咽喉者,行肺系也,急惊慢惊者,合水穴孔,水气通于肾、滋肾水以涵肝木,使肝风不动也。
)(介绍如何放血治疗急性胃肠炎)(穴义:尺,指肘部。
泽,水聚处也,本穴合穴属水,喻手太阴脉气至此象水之归聚处。
《黄帝内经明堂》:水出井泉,流注行已便入于海,泽谓陂泽水钟处也。
尺谓从此向口有尺也,一尺之中脉注此处,留动而下,与水义同,故名尺泽。
)孔最:1、定位2、功能:肃降肺气,凉血止血。
(为郗穴,急症血症常用)3、孔指孔穴。
最指最好,该穴是气血深聚所在,故称孔最,第一,古人认为该穴治疗“热病汗不出”效果最好,能宣通肺气,开泻腠理,发汗解肌。
4、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肿痛等。
列缺:1、定位:传统取法,简便取法。
2、功能:列缺为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故可治肺、大肠、任脉三经的疾病,主以清头目、解表热、利咽喉。
(“列缺照海膈喉咙”二穴相配对慢性咽喉炎效好。
慢性咽喉炎表现是指:咽干(夜间尤重)微痛。
说话时间稍长即音哑、干痛,常以列缺清利咽喉。
照海养阴降火,往往获效。
注:肺为声音之门。
肾为声音之根,.列缺是肺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血,通于任脉而上咽,照海是肾经穴位是阳脉所生之,也是八脉交会穴两脉合于肺系咽喉,针刺之,相辅为功,能疏泄肺热,滋肾养阳,利咽喉之效。
)列缺主外感咳嗽、吐痰、头痛,乃一络通二经,大肠经上头,故古人有“头项寻列缺”之说。
3、穴义:古人称雷电之神为列缺,雷电在大气中有通上彻下之功,—人之巅顶如有阴沉郁痛之疾,则头重目眩,刺本穴可使清爽,犹霹雳行空,阴霾消散,天朗气晴。
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定位】腕横纹上,桡动脉搏动处【功效】宣肺止咳,活血通脉【主治】1、近治作用:腕臂痛、手指挛痛2、远治作用:胸肺疾患(胸痛、胸闷、咽痛、咳嗽……);经脉所过处:肩痛、手臂痛、手腕疼痛无力、掌中热。
第一讲手太阴肺经篇第一讲手太阴肺经篇…列缺 *•••*经杀•太渊 鱼际 卜少裔肺与五行方位关系先把肺与五行方位等关系列出来,肺主宣降(宣发和肃降), 藏魄(道家谓人有七魄,各有名目。
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 矢,第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 秽,第七魄名臭肺),五行中属金,五方为西,充于皮(肺主皮毛)其华在毛,开窍在鼻,与大肠相表里,其色为白,其味辛,其 嗅腥,另外四季主秋,其志在悲或也在忧,其变动(即病变)为 咳。
这里面的一些应用主要是在临床里的主要,一、肺主皮毛,就 是皮肤毛孔开合是肺在管。
比如说一个人自汗,自汗是白天动不动 就出汗的症状,白天阳气外越于表,作为人体防御外邪的第一到屏 障(卫气),如果阳气虚弱使得卫气守卫不力,不能使皮肤腠理开 合有度,汗就容易溢出。
因为心主汗,但同时肺主皮毛的开合,所 以这样可以从心脏上去治,也可以从肺上云门—•中府寅时3-5天府侠白 • ■■尺泽• ••治,肺经上的鱼际穴,鱼际穴五行属火,所以补鱼际既可以补肺气,也可以补心气,临床上这就是一个治疗自汗的非常有效的一个穴位,一般用针灸的话,一针起效。
当我们充盈肺气,让皮毛开合有度,汗就不容易溢出,这个在临床上用鱼际补法(下针的时候针尖向手指方向)或用灸法,效果很好。
肺经经过的是大鱼际穴。
鼻炎和肺的关系肺开口在鼻也是我们临床时的一个重要治疗原,就是鼻病除了在鼻部治疗,更重要的是治肺。
象我们治疗鼻炎症状,我们除在在鼻局部治疗,如取迎香,鼻通,合谷配攒竹(攒竹是上鼻窦的地方,当鼻窦炎的时候常取此穴)取上星和通天取鼻通天之意,另外就取肺俞和云门(取云门和通天有异曲同工之意,均为通天气)鼻炎不全是里寒所致,目前认为过敏性鼻炎为肺脾肾寒共同所引发人体免疫系统缺陷对外界某些刺激不可免疫的一种,其它鼻窦或副鼻窦炎也可以是热或燥或湿和其它原因所。
西医不知道鼻与肺的关系,只知道症状在鼻就治,所以西医治不好过敏性鼻炎,可是中医来治,就知道表里标本兼治,效果举手可得,有几位群友来治过,都知道这个效果了,多数一次见效,症状轻的几次就控制住症状了,病程长的调理一段时间把免疫能力提上去也就能断根了。
手太阴肺经--十二经络讲稿6-3(少商穴)
文/慧文
手太阴肺经穴位
少商穴
第六就是少商穴,金庸《天龙八部》六脉神剑的少商剑,在这里重出江湖了!
金庸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也是研究得很深,所以才能够写出这些符合医理的盖世武功。
其中六脉神剑,这就是我们手指尖的六个穴位,今天讲的是第一剑少商剑。
位置对照这个图在指甲边缘,按的时候呢,就用另外一只手的指甲掐住这个点。
一般掐住就好了,慢慢的会越来越痛。
如果不会痛,稍微挪一下掐按的位置,调整一下角度,找到最痛点。
如果太痛了受不了,那你就把手放开,稍微揉揉就可以了。
少商穴的按导手法
当然我们这里的少商剑,和段誉的六脉神剑,作用是不一样的。
段誉的六脉神剑,是用来伤人杀人的,我们的六脉神剑,是用来救死扶伤的,不在同一层面。
如果说咳嗽啊,喉咙痛啊,这个穴位都可以治。
特别是昏迷中风紧急情况,那要强刺激。
喉咙痛
昏迷中风
在针灸上是可以放血,拿针扎一下放血。
那没带针怎么办?回家拿针吗?时间等不及了!我们就直接用手指甲掐就可以了,更方便。
刚好前两天有一个学员发了一段分享过来,他说在家里觉得胸部不舒服,然后呢赶紧掐这个少商穴,心脏胸部就舒服了。
因为十指连心!这个是少商穴。
那讲到这里,第一条经络课程就结束了。
在这里祝大家身心健康,因为健康是身心两个方面都要健康!
好,谢谢大家!
看看大家有什么疑问有什么困惑,我们也可以互动一下。
手太阴肺经各穴手太阴肺经各穴中府Zhōngfǔ肺之募穴穴位名称检索请直接输入名称,如中府。
中府-体表示意图中府-体表图中府-体表示意图(点击放大)中府-体表图(点击放大)以下信息来自于《针灸学》七版教材【定位】在胸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见图3-2)。
【解剖】当胸大肌、胸小肌处,内侧深层为第1肋间内、外肌;上外侧有腋动、静脉,胸肩峰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胸前神经分支及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①咳嗽,气喘,胸满痛;②肩背痛。
【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引起气胸。
以下信息来自于互联网取穴方法:中府穴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云门穴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中府穴(膺中府,膺俞,府中俞)解析:1)中府。
中,与外相对,内部也。
府,脏腑也。
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脏腑。
本穴为肺经首穴,气血物质来自由胸腹包膜包裹的各个脏器,故名。
2)膺中府、膺俞、府中俞。
膺,胸也。
俞,输送之意。
府,脏腑也。
穴名之意皆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源于胸腹内部。
3)肺募。
肺经经脉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募集并传输肺经。
(中府何以是肺之募穴?肺经经脉的起始点何以在前胸上部而不在其它之处?这是因为:其一,肺所主的物质为人体中比重最小的气态物,气态物在人体系统中通过运动后它总是向人体系统重力场中的最高位置聚集;其二,从不同的系统角度考察,人体中有多个不同系统层次的重力场对人体中的气态物起着制约作用,有局部的三焦腑重力场,有整体的脊骨重力场,而除人体系统自身的重力场之外还有地球重力场。
在以二肾为重力场坐标中心的三焦腑重力场中,离肾最远的胸上外部为最高,在以脊骨中心为人体整体重力场坐标中心的脊骨重力场中,离脊骨最远的胸上外部也是最高,而从地球重力场来看,人体无论是平趟还是直立,胸上外部都是处于三焦腑系统的高位之处。
由于上述的原因,胸上外部的中府就成了在人体系统及地球系统两个重力场合作用下的最高位置,因此三焦腑中的气态物在中府处聚集并向肺经传输,中府也就成为了肺经募穴。
)4)手足太阴之会。
中府为手足太阴之会,非指本穴的气血物质由手太阴和足太阴二经物质交会而成,而是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同时具有此二经气血物质的特性,以“手足太阴”名之是为了和其它的交会穴统一说法。
(中府的气血物质来源于三焦腑中各个脏器的气化之气,它不光包括肺的气化之气,也包括心的气化之气、脾的气化之气和肾的气化之气。
由于肺的气化之气比重最小,因此在三焦腑包膜的最高位置处所聚集的肺之气最多。
由于脾脏的燥热之故,脾脏气化的气态物中比重较小的部分它也在三焦腑包膜的最高位置处聚集并占有一定的比例。
因此,中府中的气血物质分布是肺气最多,脾气其次,其它脏器的气化之气很少,肾的气化之气最少,它主要体现了肺与脾二脏的气血特性,故称手足太阴之会。
)附注:肺的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
中府穴意义:收募三焦腑中的气态物输供手太阴肺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气态物,以肺气和脾气为主,分布为少气多血,即是气压低、温度高。
运行规律:体内的温热水湿气态物由三焦腑系统跃迁到体表系统的皮部层次。
功能作用:以水湿气态物的形式由三焦腑系统向体表系统输送高温能量、体液及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向外输送物质能量的形式来调节改变三焦腑系统和体表系统的温、压状况。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尺泽穴治咳嗽;配肩髎穴治肩痛。
〖治法〗肺虚肺寒肺湿则多灸或久留针补之;肺实肺热肺燥则急泻之或用水针,莫灸。
〖生理解剖〗当胸大肌、胸小肌处,内侧深层为第一肋间内、外肌;上外侧有腋动、静脉,胸肩峰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胸前神经分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云门Yúnmén穴位名称检索请直接输入名称,如中府。
云门-体表示意图云门-体表图云门-体表示意图(点击放大)云门-体表图(点击放大)以下信息来自于《针灸学》七版教材【定位】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窝凹陷处(见图3-2)。
【解剖】有胸大肌,皮下有头静脉通过,深部有胸肩峰动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的分支臂丛外侧束、锁骨上神经中后支。
【主治】①咳嗽,气喘,胸痛;②肩背痛。
【操作】向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引起气胸。
以下信息来自于互联网取穴方法:云门穴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云门穴解析:云,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以云的形式而存在,它是将穴内的微观物质放大到宏观状态并以类象的方式来形容本穴气血的特征。
门,出入的门户也,指本穴是肺及其经脉与外部物质交换的一个重要门户。
该穴名意指肺经气血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传输经穴之外。
本穴物质为中府穴传来的水湿气态物,因其从体内的高温区外出体表的低温区,外出至体表后它仍高于体表的环境温度,因此它会继续向云门上行。
行至云门后,此水湿气态物缩合并化为云状气态物且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向经穴外传输,故名。
云门穴意义:肺经气血由此传输四极。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中的云状气态物,比中府穴的温度压力要低,所处位置为肺经气血中的最高点,热能的吸收和扩散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运行规律:气血物质的运行分为二个部分,一部分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向肺经以外的皮部传播,一部分以冷缩后的雨状云系循肺经路线传向天府穴。
功能作用:传输肺经的气血物质;调节输入肺经及输入肺经以外部分的物质比例。
云门穴说明:当中府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温度偏低、湿度偏大时(此即气虚的状态),由于经脉内部的气血物质亦不饱满,因此云门向肺经以外传输的云状气态物就不及,回归肺经的雨状云系气态物就偏多。
反之,当中府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温度偏高、湿度偏小时(此即气实的状态),由于经脉内部的气血物质饱满有余,因此云门向肺经以外传输的云状气态物就偏多,回归肺经的雨状云系气态物就不及。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人体穴位配伍〗云门穴、中府穴、隐白穴、期门穴、肺俞穴、魂门穴、大陵穴,主治胸中痛。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生理解剖〗有胸大肌,皮下有头静脉通过,深部有胸肩峰动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的分支臂丛外侧束、锁骨上神经中后支。
天府Tianfǔ穴位名称检索请直接输入名称,如中府。
天府-体表示意图天府-体表图天府-体表示意图(点击放大)天府-体表图(点击放大)以下信息来自于《针灸学》七版教材【定位】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见图3-3)。
【解剖】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布着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主治】①咳嗽,气喘,鼻衄;②瘿气;③上臂痛。
【操作】直刺0.5~l寸。
以下信息来自于互联网取穴方法:天府穴位于人体的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天府穴解析:天,天部也。
府,府宅、门府也。
该穴名意指本穴为肺经阳气上输天部之门府。
本穴物质由云门穴传输而来,和天府处的温度场相比,云门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温度仍处于高位,在天府处气血物质的变化仍是散热缩合冷降的变化,所散之热以阳热之气的形式上输于天,穴名之意即在于强调穴内气血物质的这一变化,故名。
天府穴意义:输供肺经的阳热之气上达于天。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中的气态物,其存在形式为雨状云系,比云门穴的温度、压力要低,所处的天部空间层次也比云门穴的要低。
运行规律:气血运行分为二个方面,一是云门穴传来的雨状云系气态物进一步散热缩合冷降,化为密度、比重更大的雨状云系并向侠白穴传输,二是随着穴内物质的热散,一部分气化的阳热之气上升于头面的天部。
功能作用:承传肺经的气血物质,通过热散的方式传递肺经的阳热之气上达天之天部。
主治疾病:气喘,鼻出血,瘿气,臂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曲池穴治疗臂痛。
〖治法〗寒则补而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生理解剖〗肱二头肌外侧沟中;有头静脉及肱动、静脉分支;分布着臂外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
侠白Xiábái穴位名称检索请直接输入名称,如中府。
侠白-体表示意图侠白-体表图侠白-解剖图侠白-体表示意图(点击放大)侠白-体表图(点击放大)侠白-解剖图(点击放大)以下信息来自于《针灸学》七版教材【定位】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见图3-3)。
【解剖】肱二头肌外侧沟中;当头静脉及桡动、静脉分支;分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当肌皮神经经过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②干呕;③上臂痛。
【操作】直刺0.5~l寸。
以下信息来自于互联网取穴方法:侠白穴位于人体的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侠白穴解析:侠,挟也,指穴位的功能作用。
白,肺之色,指气血物质在经过本穴的变化转变后所表现出的特征。
该穴名意指肺经气血在此分清降浊。
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天府穴传来的雨状云系,由于气血物质不断地远离人体的胸腹高温区,因此水湿云气在本穴处的变化乃是一个散热冷降缩合的过程。
由于不断地散热冷降缩合,因此,在本穴位置上气血物质以雨降的形式从天部降到了地部,也就是从皮层降到了肌肉层。
穴名之意即是取水被挟挤则下,天部乌云化雨而落由此变得清白之意。
侠白穴意义:肺经气血在此分清降浊。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雨状云系和地之上部的冷降经水。
运行规律:天部的雨状云系散热缩合后以雨降的形式归降地部并循肺经流行。
功能作用:清降肺浊,润脾除燥。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干呕,烦满,臑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曲池穴, 肩髎穴治肩臂痛。
〖治法〗寒则先点刺出血后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藏象〗人体肺经中的气血物运行是从中府穴循臂走手,它有如自然界由西向东运动的冷湿气流,冷湿气流的水湿浓度超过了它的临界饱和值,云团就会化作雨水从天而降,雨降之后天空会变得晴朗清白,雨水也完成了由天空向地部的位置转换。
侠白穴即是人体内的降雨点,正常情况下,肺经天部的冷湿云气由侠白从天部(皮部)降至地部(脾部),以保证肺气的清和脾部的润,体现肺气的宣降特征。
但是,侠白之雨气是否归降于地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侠白处的温度场、压力场高低,局部区域的温度场、压力场偏高可使气化成为穴位的主导运动而雨气不降,二是天府穴传来的气血物质本身水湿浓度就小就燥,到天府穴后未达到雨降的云气水湿浓度临界值而不降,因此而造成天部与地部阴性水湿分配的不均匀。
〖生理解剖〗肱二头肌外侧沟中;当头静脉及桡动、静脉分支;分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当肌皮神经经过处。
尺泽Chizé合穴穴位名称检索请直接输入名称,如中府。
尺泽-体表示意图尺泽-体表图尺泽-解剖图尺泽-体表示意图(点击放大)尺泽-体表图(点击放大)尺泽-解剖图(点击放大)以下信息来自于《针灸学》七版教材【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见图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