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03
- 格式:ppt
- 大小:9.54 MB
- 文档页数:10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城市总体规划评估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25•【字号】市政办发[2009]275号•【施行日期】2009.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城市总体规划评估工作的通知(市政办发〔2009〕275号)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市规划局: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于2008年5月6日经国务院批复。
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为顺利开展此项工作,经市政府研究,特委托你单位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规〔2009〕59号文件要求,对我市本次总体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附件: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六、四十七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应当依据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人民政府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的组织机关。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相应的评估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定期评估工作。
第三条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委托规划编制单位或者组织专家组承担具体评估工作。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对其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前款规定的评估的具体组织方式,由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决定。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为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信息支持。
各相关部门应当结合本行业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情况,提出评估意见。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原则上应当每2年进行一次。
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评估工作的具体时间,并上报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
西安市九区远景规划方案向社会公示2008-12-2214:58:51 来源:古城热线远景方案(2008年一2020年)将于2月中旬最终确定日前,西安市城市分区规划方案(2008年一2020年)已全面编制完成。
该远景方案是市规划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严格依据西安市城市第四轮总体规划编制的。
在规划编制中,充分落实和深化了总体规划的战略目标和空间布局,细化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将为西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本次方案加大了分区规划编制力度,未央区、新城区、临潼区、阎良区、莲湖区、雁塔区、碑林区、灞桥区、长安区9个区在功能定位、土地利用、交通布局、绿化体系等方面各有鲜明特色,为西安提供了明确和详尽的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方案已经通过了西安市规划委员会的专家评审,与会专家认为该方案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必将有力地推动西安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规划保障,同时给广大市民带来实惠。
即日起至2009年1月12日,方案在西安市规划局展厅(劳动南路178号)和各规划分局进行公示,市民可前往观看并提出意见或建议。
预计约2月中旬此次规划方案将最终确认。
未央区■区域定位:西安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居住、教育、工业、物流、文物和生态保护功能为主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功能分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浐灞河生态区、大明宫新区、草滩文教区、铁路北客站门户区、西咸共建区、六村堡空港区、行政商务区、未央湖度假区、汉城古遗址保护区、阿房宫古遗址保护区。
■文保规划:划定汉城遗址、大明宫遗址、阿房宫遗址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确定保护要求;保护钟楼张家堡广场的视线通廊,大明宫遗址——汉城遗址的视线通廊。
■近期建设重点区域:行政中心,北客站新区,大明宫新区,大明宫建材市场新区,浐灞生态区,草滩大学城及未央路以东大学城。
重点项目:铁路北客站,地铁二号线,污水处理厂三处,城北供热中心,变电站9 处及立交桥6 处。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3.28•【字号】市政办发[2008]70号•【施行日期】2008.03.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办发〔2008〕70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家有关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要求,经市政府研究决定,从即日起全面推开我市市、区县、乡镇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市国土局拟定的《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
现印发你们,请认真依照实施。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对于严格依法管理土地,科学处理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与建设生态的关系,统筹安排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发展用地和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整治,不断提高土地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能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本次土地规划修编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质量要求高,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各级政府必须将此项工作列入今年的重要工作,立即成立修编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精心组织、严密计划,及时协调解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重大问题。
要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主,组织充实修编队伍。
修编经费由各级财政列支,并重点予以保证。
与土地规划修编相关的发展和改革、规划、城建、农业、林业、环保、交通、工业、旅游、统计等部门及“四区两基地”,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土地规划修编工作,积极提供相关资料、信息,积极参加修编工作的协调和论证。
要遵循政府主导、专家领衔、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按照《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和进度安排,扎实推进,保证在今年年底以前完成修编任务,达到报批条件。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八年三月二十八日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实施方案(市国土资源局)为了搞好我市市、区县、乡镇(街办)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以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222号)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概要(doc 9页)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概要一、基本情况(一)城市概况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
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
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4.修编是保护好世界文化古都的需要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我国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西安市拥有包括汉长安城、唐长安城等著名大遗址在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6处,登记在册文物点2944处,其中秦始皇陵和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此外,西安还拥有丰富的河湖水系、台塬、秦岭山脉等独特的历史地形地貌及国家级风景名胜保护区等。
对西安众多的文物古迹(特别是大遗址)、风景名胜保护区、历史地形地貌等区域,都需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划定保护区范围,按照规划严格控制周边开发强度,并在更大的范围内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5.修编是适应行政区划调整的需要由于临潼、长安已经国务院批准撤县改区,按照国务院国发[2002]13号文件的明确要求,必须尽快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二、规划重点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保证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构建富有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将城市宏观的长远规划指导思想与微观的近期建设规划内容有机结合,加强规划实施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适应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城市总体布局的优化和调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城市综合交通、城市安全等方面作为修编主要内容,并对城市特色、区域统筹等加以着重研究。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概要一、基本情况(一)城市概况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
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
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
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
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概要一、基本情况(一)城市概况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
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
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 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
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
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分析2008年5月6日,国务院批复了《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为西安市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该规划公布的时代背景:1、老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2、城市结构、交通的改变3、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的增加4、临潼、长安经国务院批准撤县改区西安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悠久的历史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体现。
而在近年来的发展当中,西安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然而,在西安市发展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
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老城保护势必会阻碍城市的发展。
新城建设,城市结构、交通,还有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的扩大等问题势必会对老城产生影响。
因此必须在两者之间进行取舍。
然而撤县改区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将古城保留,而把新城建设的地址选在城市周边的区县,既不影响老城区,同时也很好的解决的用地规模等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将大片的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很好的规划,调整城市结构,完善交通,是市民更好,更快捷的生活。
除此之外,西安仍面临着其他的问题:1、经济全球化带来城市间的竞争加剧,西安与其他副省级城市比较,差距在拉大,发展水平逐渐落后。
2、区域协调发展的形势日趋紧迫,现处于全国经济发展带上的二级增长极。
西安的发展相对缓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其地域限制所致。
因为地处较为偏僻的西部,资源和招商引资机会的相对匮乏,使得西安与其他大型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我看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西安的特点入手。
众所周知,西安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地位举足轻重。
我觉的当地政府可以以此为重点,加大对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对一些遭到破坏的历史遗产进行修缮,为整个城市的加上历史符号。
着力打造历史名城,旅游名城的名号,以提高自己影响力和竞争力。
这样不仅可以是西安在毫无区别的现代城市中脱颖而出,也能吸引投资者前来投资。
2020年西安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涉及许多方面,即包括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乡关系、各类聚居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2020年西安城市规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20年西安城市规划一、城市性质和城市特色远景(2020年以后)。
规划在充分研究西安的城市特色后对城市性质做了重新定位,即: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中国重要的教育、科研、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中西部的主城区;陕西省省会。
今后,西安将建设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
二、城市规模人口规模:201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955万人;市区(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未央区、雁塔区、灞桥区、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以及户县),人口规模为69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525万人。
202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为1030万人;市区人口规模为765万人;主城区人口规模为600万人。
用地规模:201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695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为525平方公里;2020年市区用地规模为788平方公里,主城区用地规模60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三、城市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7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90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基本社会保障率达到85%,城市化水平达到80%,城市经济规模基本达到我国中等发达城市水平。
规划提出要将西安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昌盛、基础设施完备、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生态环境优美、城乡协调发展、社会有序和谐、政治民主文明的国际性旅游城市、浓郁文化特色城市、科教创新城市、产业集群城市、枢纽中心城市、山水生态城市、最佳人居城市和西部金融中心。
四、城市总体布局采取拉大城市骨架,发展外围新区;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降低中心密度,保护古城风貌;显山露水增绿,塑造城市个性;南北拓展空间,东西延伸发展的城市布局原则,城市未来主要向西南、东北方向发展;远期主要向北跨过渭河发展。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概要
佚名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08(000)007
【摘要】前言《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于2008年5月6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复。
新一轮城市总规为西安市民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未来的12年内,西安的城市面貌将会发生“质”的改变,市民的生活将更加便捷、舒适。
【总页数】9页(P9-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1
【相关文献】
1.《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概要 [J],
2.革·局——古都西安的第四次总体规划:序——西安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批复后的启迪 [J], 和红星
3.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改革的话语分析与转型——以《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文本为例 [J], 梁秋燕;丛艳国;魏立华
4.省人民政府关于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2020年修订)的批复(黔府函[2020]120号) [J],
5.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安市“铁腕治霾·保卫蓝天”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及《西安市2018年“铁腕治霾·保卫蓝天”“1+2+22”组合方案(办法)》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