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火箭发动机测试与试验技术第三章
- 格式:ppt
- 大小:7.61 MB
- 文档页数:53
再入大气环境下材料性能的实验模拟方法研究学习报告SY1616666XX这篇学习报告的资料来源西北工业大学2006届材料学院毕业生赵东林同学。
我对他的题目为《再入大气环境下材料性能的实验模拟方法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进行了学习和思考,得到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碳/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SIC)是一种新型放热结构一体化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抗氧化性能、摩擦性能以及低密度等特点,是第二代空天飞行器防热结构一体化的关键材料。
根据跨大气层飞行器再入大气层的气动加热环境和C/SIC复合材料构件的应用特点,要求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应具有优异的应力氧化烧蚀性能,以满足防热结构一体化构件重复使用的要求;优异的高温连接性能,以满足制造大型复杂防热结构一体化构件的需要;优异的高温高载低速摩擦磨损性能,以满足方向舵、襟翼等活动防热结构一体化构件的使用要求。
作者根据材料再入环境的应力氧化烧蚀、高温连接以及高温高载低速摩擦磨损性能模拟的要求。
研制了用于材料环境性能研究的再入大气环境实验模拟设备。
该设备由常压亚音速燃气流风洞、材料力学试验机与伺服传动装置等部分组成。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设计并制造常压亚音速燃气流风洞,实现了再入大气热物理化学环境的模拟。
该风洞加热效率高,几分钟内就可加热到最高温度1800℃;燃气成分与大气成分相近,可长时间(约30min)持续运行。
2、设计并制造伺服传动装置,实现了方向舵、襟翼等活动控制构件铰链链接的机械传动模拟。
该装置能够对高温高载条件下的试验件进行转速控制(0~180r/min)和转矩控制(0~50Nm)。
3、设计并制造应力氧化烧蚀、高温链接以及高温高载低速摩擦磨损性能试验模拟的试验件和夹具。
4、进行了C/SIC材料的应力氧化烧蚀、高温链接以及高温高载低速摩擦磨损性能试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材料再入大气环境性能试验模拟设备达到了设计要求。
1、环境模拟因素空天飞行器在此以美国的太空返回舱X-38为例进行说明。
火箭行业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与评估方案第1章火箭发动机概述 (3)1.1 火箭发动机的定义及分类 (3)1.1.1 火箭发动机的定义 (3)1.1.2 火箭发动机的分类 (3)1.2 火箭发动机功能参数 (4)第2章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方法 (4)2.1 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概述 (4)2.2 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的主要参数 (4)2.3 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的技术要求 (4)第3章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设备 (5)3.1 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设备的类型 (5)3.1.1 推力测试设备 (5)3.1.2 燃烧室压力测试设备 (5)3.1.3 燃烧效率测试设备 (5)3.1.4 涡轮泵功能测试设备 (6)3.1.5 控制系统功能测试设备 (6)3.2 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设备的选择 (6)3.2.1 测试需求 (6)3.2.2 测试精度 (6)3.2.3 测试范围 (6)3.2.4 设备可靠性 (6)3.2.5 设备兼容性 (6)3.3 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6)3.3.1 操作规范 (6)3.3.2 维护保养 (7)第四章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流程 (7)4.1 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7)4.1.1 测试计划的制定 (7)4.1.2 测试设备的准备 (7)4.1.3 测试场地的准备 (7)4.1.4 测试人员的培训与分工 (7)4.2 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的实施 (7)4.2.1 测试前的设备检查 (7)4.2.2 测试数据的采集 (7)4.2.3 测试过程的监控与调整 (7)4.2.4 测试数据的保存与备份 (8)4.3 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8)4.3.1 数据预处理 (8)4.3.2 数据分析 (8)4.3.3 结果评估 (8)4.3.4 问题诊断与改进建议 (8)第五章火箭发动机功能评估方法 (8)5.1 火箭发动机功能评估概述 (8)5.2 火箭发动机功能评估指标体系 (8)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8)5.2.2 指标体系内容 (9)5.3 火箭发动机功能评估模型与方法 (9)5.3.1 评估模型 (9)5.3.2 评估方法 (9)第6章火箭发动机功能评估流程 (10)6.1 火箭发动机功能评估前的准备工作 (10)6.1.1 确定评估目标与指标 (10)6.1.2 收集与整理相关数据 (10)6.1.3 制定评估方案 (10)6.1.4 准备评估工具与设备 (10)6.2 火箭发动机功能评估的实施 (10)6.2.1 功能测试 (10)6.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10)6.2.3 功能评估 (11)6.3 火箭发动机功能评估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11)6.3.1 分析评估结果 (11)6.3.2 应用评估结果 (11)6.3.3 持续改进 (11)第7章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与评估的数据处理 (11)7.1 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数据的采集与整理 (11)7.1.1 数据采集 (11)7.1.2 数据整理 (11)7.2 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12)7.2.1 数据处理 (12)7.2.2 数据分析 (12)7.3 火箭发动机功能评估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12)7.3.1 数据处理 (12)7.3.2 数据分析 (12)第8章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与评估的不确定度分析 (13)8.1 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与评估的不确定度来源 (13)8.1.1 测试设备与仪器的不确定度 (13)8.1.2 测试方法与操作过程的不确定度 (13)8.1.3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不确定度 (13)8.2 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与评估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 (13)8.2.1 不确定度的分类与表示 (13)8.2.2 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 (13)8.2.3 不确定度的合成与传递 (13)8.3 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与评估的不确定度控制 (14)8.3.1 提高测试设备与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14)8.3.2 优化测试方法与操作过程 (14)8.3.3 改进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14)8.3.4 加强不确定度评估与控制 (14)第9章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与评估的案例分析 (14)9.1 典型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与评估案例 (14)9.2 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15)9.3 案例分析的启示与建议 (15)第十章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与评估的发展趋势 (16)10.1 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与评估技术的现状 (16)10.2 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与评估技术的发展趋势 (16)10.3 火箭发动机功能测试与评估技术的应用前景 (17)第1章火箭发动机概述1.1 火箭发动机的定义及分类1.1.1 火箭发动机的定义火箭发动机是一种利用推进剂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喷管加速喷射,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的装置。
华中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柔性喷管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能量转换部件,同时又承担着推力向量调节功能,是集结构与功能为一体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关键部件之一。
但因其设计和力学基础还很不成熟,要提高柔性喷管的设计水平、增加喷管的冲质比和改进动力装置的控制性能,r便给力学提出了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罗本文基于这一要求,针对柔性喷管整体结构,完成了以下几项研究工作:首先,在喷管的热分析方面,结合喷管的实际工作特点,考虑到喷管传热中的主要因素,就含复合材料喷管整体结构与某全碳碳扩张段结构模型,用有限元法进行了轴对称情况下的瞬态温度场计算》《考虑到多种材料性能及材料物理非线性的影响,有别于众多文献中所用的“理想线性化假设”,用实测数据拟合材料的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计算获得了喉衬组件与扩张段结构的瞬态温度场结果,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a一其次,根据柔性喷管纤维缠绕扩张段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纤维缠绕变厚度板壳的复合材料单元,在充分利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柔性喷管的支撑机构柔性接头进行了合理的简化,以弹簧系统取代柔性接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柔性喷管的结构分析模型。
殆助非线性有限元理论,用带预测的弧长控制法,对锥筒式和分体式两种扩张段形式的柔性喷管进行了控制力作用下的静态刚度、强度和动态响应研究。
动态响应分析详细给出了柔性喷管与控制系统相连位置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计算结果:丫7再次,关于自由振动和模态分析研究方面,选用前面提到的特殊的纤维缠绕变厚度壳体的复合材料单元,用大型特征值问题求解的子空间迭代法,对固定支撑的锥筒式扩张段柔性喷管和柔性支撑的分体式扩张段喷管整体结构进行了自由振动和模态分析。
7获得了多阶自振频率和模态分析计算结果了最后,为了验证前面的理论分析计算结果,进行了柔性喷管的静力刚度实验和自振频率实验,并与计算结果相比较,证明计算模型是合理的、计算结果是可倍的。
关键词:柔性喷管,柔性接头,热分析,静动力响应,非线性分析,有限元方法,窒墅坠.一华中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苎苎!!!篁IIIIIIIIII]II:ABSTRACTFlexiblenozzleiswidelyusedinsolidrocketmotorsbecauseofitsstructuralandfunctionaladvantages,whosefunctionincludesenergyconversionandthrustvectorcontrol(TVC).ButthemechanicalbasesofitsdesignRFenotverycompleteuptonow.Forimprovingthe.designlevelofflexiblenozzle,enhancingitsimpulsetOmassratioandcontrollingaccuracyofTVC.manymechanicalproblemsthatneedtobeinvestigatedurgentlyhavebeenputforward.Undertheseencouragement,thispaperhasaccomplishedthefollowingworks:Firstly,basedonaxisymmetricmodel,thetransientthermalanalysisofthewholenozzleandthecarbon/carbondivergentsectionaleconductedbyfiniteelementmethod.ThevariousmaterialcharacteristicsandtheireffectsonthethermalresponsearealSOconsideredbyusingthemeasureddatainsteadofthe“ideallinearhypothesis”presentedinexistingliteratures.Thenumericalresultsareingoodagreementwiththeexperimentalones.Next,accordingtotheactualcharacteristicsoftheflexiblenozzlewithfilamentwounddivergentsection,avariousnodenumberelementoflaminatedcompositeplatesandshellswithvariousthicknessispresentedandeffectivelyusedinstructureanalysisoftheflexiblenozzle.Inaddition,forincreasingthecomputationalaccuracyandthespeedofconvergence,animprovingarc—lengthiterativemethodforsolvingnonlinearincrementfiniteelementequations’isproposed.Basedonalargenumberoftestresults,anewcalculatingmodelofflexiblenozzleisfounded,inwhichtheflexiblejointsaresimplyUeatedbydistributedspring.Thestatic-dynamicresponsesoftheflexiblenozzlemodelsfortWOdifferentdivergentsectionsarestudiedbynonlinearfiniteelementmethod.Thedisplacements,velocitiesandaccelerationsarepresentedin‘。
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架性能试验方法摘要:本文旨在介绍用于分析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性能的方法。
首先,将介绍设计原则,并通过详细说明来描述各个工作流程。
然后,着重介绍实验步骤、示例数据和可用工具,以及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和数据来发现关于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性能的结果。
最后,提出一些结论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善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的性能。
关键词: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架,性能分析,工作流程,实验数据,可用工具正文:1. 引言本文介绍了用于分析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性能的方法。
一般来说,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RTE)是用于测试和验证发动机性能的重要工具。
由于不同的发动机设计,RTE的性能分析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详细介绍了RTE的性能分析的步骤,以及如何使用实验数据和可用工具来发现关于RTE性能的结果。
2. 设计原则要有效地测试和分析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需要考虑以下具体原则:·首先,识别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同时考虑特定应用案例,如太空探测和运载火箭等。
·其次,明确目标参数,如推力、耗能、压力、尾流等,并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三,使用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工具,以及高精度的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
·最后,保持良好的实验室条件,包括保护容器、安全措施和充足的空气质量等。
3. 实验步骤为确定RTE的性能,需考虑以下的准备和测试步骤:·准备步骤:此步骤包括识别所使用的发动机类型以及特定应用案例,明确目标参数,准备传感器等。
·测试步骤:此步骤包括安装传感器和测试参数,记录数据,分析结果,并准备报告等。
4. 示例数据和可用工具有多种可用的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工具可用于测试RTE性能,具体如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可用工具:数据采集和分析工具、模拟器、计算机软件等。
5. 发现使用上述实验步骤和可用工具,可以发现有关RTE性能的有价值结果。
火箭行业火箭发动机研发与生产方案第1章研发背景与目标 (3)1.1 火箭发动机行业现状分析 (3)1.1.1 技术发展 (3)1.1.2 市场竞争 (4)1.1.3 政策环境 (4)1.2 研发火箭发动机的重要性 (4)1.2.1 提高运载能力 (4)1.2.2 降低发射成本 (4)1.2.3 增强国际竞争力 (4)1.3 研发目标与战略规划 (5)1.3.1 研发目标 (5)1.3.2 战略规划 (5)第2章火箭发动机技术路线 (5)2.1 发动机类型选择 (5)2.1.1 液体火箭发动机 (5)2.1.2 固体火箭发动机 (6)2.2 关键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6)2.2.1 高压补燃循环技术 (6)2.2.2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效率与安全性 (6)2.3 技术创新与突破 (6)2.3.1 新型推进剂研究 (6)2.3.2 3D打印技术在发动机制造中的应用 (6)2.3.3 智能制造与检测技术 (7)2.3.4 轻质高强材料研究 (7)第3章研发团队与资源配置 (7)3.1 研发团队组织架构 (7)3.2 人才队伍建设 (7)3.3 资源配置与协作 (8)第4章火箭发动机设计与仿真 (8)4.1 设计原理与方案 (8)4.1.1 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 (8)4.1.2 火箭发动机设计方案 (8)4.2 计算流体力学仿真 (8)4.2.1 流体力学模型 (8)4.2.2 仿真方法与过程 (8)4.3 结构动力学分析 (9)4.3.1 结构动力学模型 (9)4.3.2 动力学分析过程 (9)第5章材料选择与加工工艺 (9)5.1 高功能材料研发 (9)5.1.1 高温合金 (9)5.1.2 陶瓷材料 (9)5.1.3 复合材料 (9)5.2 材料加工工艺创新 (9)5.2.1 精密铸造技术 (10)5.2.2 高能束焊接技术 (10)5.2.3 3D打印技术 (10)5.3 质量控制与检测 (10)5.3.1 原材料检测 (10)5.3.2 生产过程检测 (10)5.3.3 成品验收 (10)第6章火箭发动机试验与测试 (10)6.1 试验设施与设备 (10)6.1.1 试验台:用于安装、固定火箭发动机,并提供所需的试验环境。
宇航推进专业综合实验指导书固体火箭发动机直列式点火综合实验报告人:班 级:同组人:指导老师:日 期:固体火箭发动机直列式点火实验指导书1.实验目的1.考察点火管零件参数与点火条件之间的关系提供分析依据2.了解微型脉冲功率装置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会使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探头并通过示波器记录波形,掌握微型脉冲功率装置使用要点,能独立完成脉冲放电和测试实验。
3.掌握导弹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安全特性,了解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系统实验过程,了解硼/硝酸钾的钝感特性,能独立完成点火实验,有条件下测试点火延迟时间,并分析不同实验条件下延迟时间的一致性范围。
2.实验背景介绍固体火箭发动机常用点火装置由起爆器、点火器和一些辅助部件组成。
起爆器在电能和其他非电能量的激发下使起爆器起爆,继而点燃点火器,点火器所产生的炽热火焰点燃发动机主装药。
按激发能源不同,起爆器可分为电起爆器和非电起爆器。
按起爆器和点火药是否安装在一起,点火器可分为整体式和分装式。
国内目前导弹和火箭发动机点火系统安全设计思想是以结构钝感为主,对药剂以防护为主,安全要求是满足1A/1W 不发火。
固体火箭发动机直列式点火系统与目前点火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取消了电爆管,直接点燃点火药,这时,点火药成为了始发药,点火装置的安全性不再受电爆管的起爆药感度限制,极大的提高了点火装置的安全性。
从而可将结构钝感的安全设计思想和药剂钝感思想结合起来必将极大的提高点火系统的安全性能。
因此以冲击片点火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装置可以设计成直列式点火序列。
直列式点火管是直列式引爆概念的延申,是直列式火工品的一种,美国军用标准中还有用非隔断式爆炸序列(Non-interrupted explosive trains)这种说法,而直列式火工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直列式火工品的使用方式与错位式火工品不同,按照美国海军武器系统炸药安全审查局(WSESRB)的技术手册——《非隔断式爆炸序列电子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技术手册》(Technical Manual for Electronic Safety and Arming Devices With Non-Interrupted Explosive Trains)的说法:弹药引信历史上一直使用敏感的炸药元件,在解除保险之前它的输出被机械地隔断,在这些引信中解除保险过程的控制是用机械方法完成的,固态电子器件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引信安全设计带来了变化,近年来炸药爆炸元件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选择,即爆炸序列的机械隔断不再是必需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