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闺怨诗
- 格式:ppt
- 大小:330.50 KB
- 文档页数:34
中国古代闺怨古诗中国古代闺怨古诗篇11南乡子·细雨湿流光冯延巳〔五代〕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
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
负你残春泪几行。
这是一首闺情词,上片咏草起兴,以芳草喻离恨,进而写出女子凤楼独居的苦楚,下片先写梦境,后写女子所居的环境,进一步表现抒情主人公念远的愁情。
全词语言明自雅丽,笔法离合自然。
这首词摆脱花间词人对妇女容貌与服饰的描绘,而转向人物内心感情的刻画,在词史上有一定影响。
2菩萨蛮·回文秋闺怨苏轼〔宋代〕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
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
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全词运用象征、双关的手法,在苏轼笔下,爱情所具有的神秘而微妙的内蕴,少女羞涩而多愁的心态,被反复描绘。
从极为普通且能反映秋色衰临的景物“桐”、“井”、“花”、“楼”,寄寓了少妇“永夜”孤影的梦幻感、寂寞感和愁苦感。
3怨冯小青〔明代〕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画像上的小青光鲜依旧,可生活中的小青却日渐衰弱。
无缘再会心上的夫君,画像又怎能解她心上的忧愁。
此生万般无奈,她只好祈祷来世的幸福。
中国古代闺怨古诗篇21阮郎归·初夏苏轼〔宋代〕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
棋声惊昼眠。
(水沉一作水沈)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这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
整首词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
2伯兮佚名〔先秦〕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战争会破坏很多东西,而它首先破坏的是军人自身的家庭生活。
军人尚未走到战场,他们的妻子已经被抛置在孤独与恐惧中了。
唐诗三百首爱情闺怨诗《长恨歌》——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春宫怨》——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水,添进几行红。
《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闺怨》——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寄人》——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日西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爱情闺怨诗代表作1、《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说起闺怨诗,不得不提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古诗中历来有“伤春悲秋”一说,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都要伤感几回,排解一下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的少妇本来心情挺好,可是在春天的时候看到屋子外面的春色,一不小心就想起远方的丈夫了,后悔当初让他去建功立业。
2、《节妇吟》——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节妇吟》也是闺怨诗中的一大经典。
其中“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两句也成了千古名句。
读这首诗时,小编不禁想起陈奕迅唱的那首《无人之境》里的一句歌词:如若早三五年相见,何来内心交战。
黄伟文的写的这歌词和张籍的那句诗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3、《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如果前面两首有人忘了,那么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怕是没几个会忘掉的吧。
那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算铁石心肠之人读起来也得为之动容吧。
独守空房之时,最是容易想起故人,尤其是在古代,不像现在很多人一部手机就能在家没心没肺的宅好几天。
各位可以在周末试试,不动手机,一个人躺在沙发上,保准你会胡思乱想起来,如果外面在下点小雨的话,就更妙了。
再附上一首李的词:4、《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闺怨的诗句闺怨诗是一种女性诗歌,由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所创。
主题多为女性内心的情感体验,包括爱情、婚姻、家庭、日常生活等,表现出女性柔软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
以下是几首经典的闺怨诗句:1. 《浣溪沙·燕子来时新社》李清照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这首词写的是离别时的心情,比喻自己如同荒凉的新社般落寞,纤细的转折也非常优美。
2.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首词描述的是失恋后的悲伤,而海棠的鲜花却依旧在绽放,象征着时间不停的流逝,人可望而不可及。
3.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这首词写的是想要寻找心灵寄托的心情,深刻地表现了女性的内心纠结和无助感。
4.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宋祁庭院深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烟波江上使人愁,愁思飞天独自愁。
更那堪、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这首词写的是明月心情,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自己寻找柔情却无处寄托的心情。
5. 《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杜秋娘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阴杏花寒。
这首词写的是无助的歎息,明白的表述出了现实世界的残酷和人际关系的脆弱,令人动容。
6. 《点绛唇·世味年来薄似纱》李清照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写的是对于岁月的感慨和想象,用流水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唤起人们对青春和时光的思考。
从这些经典的闺怨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闺怨诗重视情感表达,特别是女性的情感。
而女性文学的出现正是对男性文学的一种补充和对抗,通过女性独特的语言,探索女性内心世界的具体内容。
爱情闺怨诗
1. 《闺怨》作者:王昌龄(唐代)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 《春怨》作者:金昌绪(唐代)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3. 《玉阶怨》作者:李白(唐代)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4.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作者:李清照(宋代)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 《瑶瑟怨》作者:温庭筠(唐代)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6. 《长信怨》作者:王昌龄(唐代)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7. 《空闺怨》作者:白居易(唐代)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8. 《阮郎归·初夏》作者:晏几道(宋代)
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古代诗歌闺怨诗内容情感
古代诗歌中的闺怨诗一般描写了女子在家庭和婚姻中的苦闷、无奈和无助之情。
以下为一个典型的闺怨诗例子:
《浣溪沙·翠减却云栖》(宋代·李清照)
翠减却云栖
雁声时见处
花径不曾随柳絮
到溪头更无踪迹
落日尚能照画阁
断肠寸寸无寻处
许多事
关关万般婆娑
莫举世
唯恐珍重错过
这首词描写了女子的内心痛苦和无奈。
首先,诗中的“翠减却
云栖”表达了女子心情的低落和消沉,比喻她的美貌凋零,无
处栖息。
其次,诗中的“花径不曾随柳絮,到溪头更无踪迹”揭示了女子在婚姻中的孤立和无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无助感。
最后,诗中的“许多事,关关万般婆娑,莫举世,唯恐珍重错过”表达了女子对于爱情和幸福的渴望和追求,但她面临着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和束缚,必须“许多事,关关万般婆娑”,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命运。
总体而言,古代闺怨诗表达了女子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的悲苦和
无奈之情,揭示了她们在家庭和婚姻中的困境和束缚。
这些诗歌常常表达出女子对于自由、幸福和真爱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她们与社会和权力关系的冲突和矛盾。
20首经典闺怨诗,每一首都悱恻动人,你最喜欢哪一首?闺怨诗是以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悲秋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的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伤、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宫怨诗是闺怨诗中一种特殊的分类,描写古代皇宫中宫女以及失宠的妃子的怨情。
汉代班婕妤的《怨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宫怨诗,被誉为“后世宫词之祖”。
唐代是宫怨诗的鼎盛时期,不少著名诗人,如李白、王维、王昌龄、刘禹锡等,都写过宫怨诗。
1.《怨歌行》【汉】班婕妤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怨歌行》一诗由西汉才女班婕妤所作。
此诗用扇子来比喻女子。
扇子在被人需要的时候就“出入怀袖”,不需要的时候就“弃捐箧笥”。
诗歌以团扇自喻,借团扇的遭遇比喻自己的悲惨命运,抒发了失宠妇女的痛苦心情。
全诗语言清新秀美,构思巧妙,比喻贴切,形象生动,含意隽永,耐人寻味。
南朝梁文学评论家钟嵘《诗品》:“《团扇》短章,辞旨清捷,怨深文绮,得匹妇之致。
”2.《青青河畔草》【汉】佚名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青青河畔草》是创作于汉代的一首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此诗运用了第三人称的写法,写出了少妇渴望爱情,渴望夫妻相依相偎,甚至举案齐眉的平凡生活。
此诗结构直中有婉,虚实相映;描写细腻,突出细节;运用叠词,富有情韵。
3.《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闺怨诗。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
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
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
闺怨诗84首闺怨诗11、《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春怨》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3、《十五参军征》汉乐府十五参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眺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4、《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5、《声声慢·寻寻找觅》宋·李清照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6、《长门怨》唐·刘长卿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
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宫迟。
蕙草生闲地,梨花发旧枝。
芳菲自恩幸,看着被风吹。
7、《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宋·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8、《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9、《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唐·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10、《半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1、《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爱情闺怨的古诗《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作品赏析: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变化的一首闺怨诗。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
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人们“觅封侯”的重要途径。
诗中的“闺中少妇”和她的丈夫对这一道路也同样充满了幻想。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
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从诗作主旨看,此诗深刻地描画了少妇微妙的心理变化轨迹:有愁—知愁—掩愁—解愁—触愁—悔愁。
诗也抓住天真烂漫的少妇于登楼眺览春光时,顷刻间的感情波澜,表现了世俗荣华不如朝夕相爱的思想。
全诗先抑后扬,耐人寻味。
《春闺思》【唐】张仲素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作品赏析:此诗描写征人妻子在春天里思念丈夫的心态,开头紧紧扣住一个”春“字来写,展现了一派郊野的春光;后两句从写景转为写人,刻画女主人公的特写形象。
全诗虽篇幅短小,但构思新巧,剪裁精工,场景选择典型,人物刻画生动,语约意远,堪称佳作。
《近试上张籍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作品赏析:这是一首在应进士科举前所作的呈现给张籍的行卷诗。
前两句渲染典型新婚洞房环境并写新娘一丝不苟地梳妆打扮。
后两句写新娘不知自己的打扮能否讨得公婆的欢心,担心地问丈夫她所画的眉毛是否合宜。
此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
全诗选材新颖,视角独特,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将自己能否踏上仕途与新妇紧张不安的心绪作比,寓意自明,令人惊叹。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唐】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闺怨诗唐诗
闺怨诗是唐代比较常见的一种诗词题材,描写了女子对丈夫或男子的思念,或表达离别之苦,或抒发幽怨之情。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闺怨诗: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靡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唐·鱼玄机《闺怨》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唐·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唐·王昌龄《闺怨》
闺怨诗主要集中在中晚唐时期,体现了当时社会风气和女性地位的变化。
这些诗词以女性视角描绘了她们对爱情和生活的感受,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批判。
最好的闺怨诗十首1.《钗头凤·世情薄》——唐·李清照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唐·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3.《卜算子·咏梅》——唐·陆游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钗头凤·世情薄》——唐·李清照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5.《浣溪沙·破阵子》——唐·辛弃疾乌啼隐杨花,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台,江南江北梅花开。
江南江北梅花开,疑是银河落九天。
梅花骀荡马,千里快哉风。
6.《南乡子·赤壁怀古》——唐·陆游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7.《钗头凤·世情薄》——唐·李清照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8.《钗头凤·世情薄》——唐·李清照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9.《钗头凤·世情薄》——唐·李清照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