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计算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10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2H2(g)+O2(g)= 2H2O(l)ΔH=-569.6 kJ·mol-1, 2H2O(g)= 2H2(g)+O2(g)ΔH=+482.1 kJ·mol-1。
现有1 g液态H2O,蒸发时吸收的热量是A.2.43 kJ B.4.86 kJ C.43.8 kJ D.87.5 kJ 【答案】A【解析】由2H2O(g)= 2H2(g)+O2(g)ΔH=+482.1 kJ·mol-1可知2H2(g)+O2(g)=2H2O(g)ΔH=--482.1 kJ·mol-1。
结合第一个式子可知每2mol的气态水变为液态水会放出热量569.6 kJ-482.1 kJ=87. 5KJ,2mol水的质量是36g,所以每产生1 g液态H2O时放出热量87. 5KJ÷36=2.43KJ。
则1 g液态H2O,蒸发时吸收的热量是2.43 kJ。
故选项是A。
【考点】考查水的汽化热的知识。
2.(16分)工业上可用煤制天然气,生产过程中有多种途径生成CH4。
(1)写出CO2与H2反应生成CH4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① CO(g)+H2O(g)H2(g)+CO2(g) ΔH=-41kJ·mol-1② C(s)+2H2(g)CH4(g) ΔH=-73kJ·mol-1③ 2CO(g)C(s)+CO2(g) ΔH=-171kJ·mol-1(2)另一生成CH4的途径是CO(g)+3H2(g)CH4(g)+H2O(g)。
其他条件相同时,H2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H 0(填“<”、“=”或“>”)。
②实际生产中采用图中M点而不是N点对应的反应条件,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知识,同时考虑生产实际,说明选择该反应条件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温度下,将0.1 mol CO和0.3 mol H2充入10L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CO(g)+3H2(g)CH4(g)+H2O(g),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80%,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试题1.在298 K、100 kPa时,已知:2H2O(g)2H2(g)+O2(g)ΔH1Cl2(g)+H2(g)2HCl(g)ΔH22Cl2+2H2O(g)4HCl(g)+O2(g)ΔH3则ΔH3与ΔH2和ΔH1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ΔH3=ΔH1+2ΔH2B.ΔH3=ΔH1+ΔH2C.ΔH3=ΔH1-2ΔH2D.ΔH3=ΔH1-ΔH2【答案】A【解析】第三个方程式可由第二个方程式乘以2再与第一个方程式相加得到,由盖斯定律可知ΔH3=ΔH1+2ΔH2,选A。
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 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H=-241.8 kJ· mol—1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1.9kJ·mol-1,可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C.已知NaOH(ag)+HCl(aq)=NaCl(aq)+H2O(l);△H=-57.4 kJ· mol—1可知:含1mo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等于57.4 kJD.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答案】B【解析】A、氢气的燃烧热指的是1摩尔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错误;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说明石墨的能量低,因此石墨稳定,正确;C、醋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醋酸电离过程要吸热,因此放出热量小于57.4 kJ,错误;D、碳不完全燃烧生成CO放出热量少,因此△H2大,错误。
【考点】考查反应热3.工业上制备 BaC12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
查表得:(1)反应C(s) + CO2(g)2CO(g)的△H = kJ/mol(2)过滤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高二化学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的计算试题1.乙二酸可以被强氧化剂氧化为CO2,现有0.10mol/L乙二酸溶液20mL,恰好被4×10-3molVO2+所氧化,则此反应的还原产物VO n+中n的值为()A.5B.4C.3D.2【答案】D【解析】VO n+中V的化合价为+(n+2),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所以0.10mol/L×0.02L×(4-3)×2=4×10-3mol×[5-(n+2)],5-(n+2)=1,所以n=2,故选D。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2.已知常温下可用Co2O3制备Cl2,反应前后存在六种微粒:Co2O3﹑H2O﹑Cl2、H+、Cl-和Co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化产物为Cl2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若有3mol H2O生成,则反应中有2mol电子转移D.当该反应生成2.24L Cl2时,则反应中有0.1mol电子转移【答案】D【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所以Co2O3是氧化剂,Cl-是还原剂,Cl2是氧化产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O3+6HCl=Cl2+3H2O+2CoCl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有3mol H2O生成,则同时生成1mol Cl2反应中有2mol电子转移,未指明标准状况,所以氯气的体积是2.24L时,氯气的物质的量不是0.1mol,转移的电子数不是0.1mol,所以D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应用,反应的计算3.向某FeBr2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下)的Cl2,测得溶液中c(Br-)=3c(Cl-)=0.3mol/L。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溶液的浓度约为0.13mol/L B.反应后溶液中c(Fe3+)=0.1mol/LC.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D.原溶液中c(Br-)= 0.4mol/L【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氯气的物质的量是0.5mol,溶液中仍存在溴离子说明氯气不足,所以溶液中的c(Cl-)=0.1mol/L=1.12L/22.4L/mol×2/V,说明原溶液的体积是1L。
高中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已知某化合物A的摩尔质量为40g/mol,若将1.2g的化合物A溶于水中,形成溶液的体积为100mL,求该溶液的摩尔浓度。
A. 0.3 mol/LB. 0.6 mol/LC. 1.2 mol/LD. 2.4 mol/L2.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0.05 s^-1,如果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01 mol/L,求10秒后反应物的浓度。
A. 0.005 mol/LB. 0.01 mol/LB. 0.015 mol/LD. 0.025 mol/L二、计算题1. 某化学实验室需要制备0.1 mol/L的硫酸溶液100mL,已知实验室有98%的浓硫酸,其密度为1.84 g/cm³。
求需要多少毫升的浓硫酸。
2.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0.05 mol/L的硫酸,若要将废水中的硫酸中和至pH值为7,需要加入多少摩尔的氢氧化钠(NaOH),假设废水体积为1000L。
三、解答题1. 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10^-4,反应为:N2(g) + 3H2(g) ⇌2NH3(g)。
若初始时N2的浓度为0.1 mol/L,H2的浓度为0.3 mol/L,求平衡时NH3的浓度。
2. 某溶液中含有0.02 mol/L的HCl和0.02 mol/L的NaOH,求混合后溶液的pH值。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首先计算化合物A的摩尔数,n = m/M = 1.2g / 40g/mol = 0.03 mol。
然后计算摩尔浓度,c = n/V = 0.03 mol / 0.1 L = 0.3 mol/L。
2. 答案:A解析:根据一阶反应的浓度公式,c = c0 * e^(-kt),其中c0为初始浓度,c为10秒后的浓度,k为速率常数,t为时间。
代入数值,c = 0.01 * e^(-0.05*10) ≈ 0.005 mol/L。
二、计算题1. 答案:需要8.16 mL的浓硫酸。
pH 计算练习根据pH=-lg c(H+)一、单一溶液pH的计算①强酸溶液根据酸的浓度选求出强酸溶液中的c(H+)然后对其取负对数就可求得pH。
②强碱溶液根据碱的浓度先求出强碱溶液中的c(OH-)然后利用该温度下的Kw求出c(H+)然后求pH 另一方法:是先求出该溶液的pOH然后利用pH+pOH=14(常温) 求出pH③其它溶液pH计算方法是:想办法求出溶液中的c(H+)然后取负对数练习1.求25℃时,某浓度的HAc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2mol/L,求该溶液的 pH 练习2.求25℃时,某浓度的NH3·H2O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2mol/L,求该溶液的 pH练习3.某地酸雨经检验除H+和OH-外,还含有Na+、Cl-、NH4+和SO42-等离子,其浓度:c(Na+)=7.0×10-6mol/L,c(Cl-)=3.5×10-5mol/L,cNH4+)=2.3×10-5mol/L,c(SO42-)=2.5×10-6mol/L,则该酸雨的pH值为。
二、酸碱混合计算练习1.求99mL,pH=1的H2SO4与100mLpH=13的NaOH混合后,溶液的pH=练习2.求60mL 0.5mol/L NaOH溶液和40mL 0.4mol/L的H2SO4混合后的pH是多少?练习3.有下列几种选项可供选择,请将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A PH ﹥7B PH﹤7C PH≤7D PH≥7E PH=7 F无法确定⑴PH=2的HCl与PH=12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为()⑵PH=2的HCl与PH=12的NH3·H2O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为()⑶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为()⑷PH=2的酸与PH=12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为()⑸PH=2的HCl与PH=12某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为()⑹PH=2的某酸与PH=12某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为()练习4.将pH=3的H2SO4溶液和pH=12的NaOH溶液混合,当混合液的pH=10时,强酸和强碱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练习5.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接近于()A、1/2(10-8+10-10)mol/LB、 (10-8+10-10)mol/LC、 (1×10-14+5×10-5)mol/LD、 2×10-10mol/L练习6. 若a代表Ba(OH)2溶液,b代表NaOH溶液,c代表NH3·H2O溶液,完成下列问题(用a、b、c表示)(1)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的pH大小为:_____________(2)同pH的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3)同pH时,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大小为:___________(4)同pH时,三种溶液稀释不同倍数后pH仍相同,(pH>7),则三种溶液稀释的倍数大小为:.(5)同物质的量浓度同体积的三种溶液消耗同浓度的盐酸的体积大小为:_____________(6)同pH同体积的三种溶液消耗同浓度的盐酸的体积大小为:_____________三、稀释型(指单一溶质加水稀释或相当于水的稀释作用)⒈若为强酸:pH=a,稀释10n倍, pH= ;若为弱酸:pH=a,稀释10n倍, < pH<;若酸的溶液无限稀释,则无论酸的强弱,pH一律接近于。
高中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中,正确的是()A. 将100mL 2mol/L的NaOH溶液与100mL 2mol/L的HCl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B. 将100mL 2mol/L的NaOH溶液与100mL 2mol/L的HCl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C. 将100mL 2mol/L的NaOH溶液与100mL 2mol/L的HCl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mol/LD. 将100mL 2mol/L的NaOH溶液与100mL 2mol/L的HCl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L答案:B解析:100mL 2mol/L的NaOH溶液中含有NaOH的物质的量为0.2mol,100mL 2mol/L的HCl溶液中含有HCl的物质的量也为0.2mol。
两者完全反应后,生成0.2mol的NaCl,溶液总体积为200mL,即0.2L。
因此,所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0.2L=1mol/L。
2. 将一定量的Na2CO3·10H2O晶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0.1mol/LB. 1mol/LC. 2mol/LD. 5mol/L答案:C解析:Na2CO3·10H2O晶体溶于水后,Na2CO3完全离解为2Na+和CO32-。
因此,每1mol的Na2CO3·10H2O晶体可以产生2mol的Na+。
若晶体的物质的量为x,则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x mol/L。
由于题目中未给出晶体的具体质量或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出具体的浓度值,但根据选项可知,只有C选项符合2倍关系,因此答案为C。
二、填空题1. 将100mL 1mol/L的H2SO4溶液与过量的Ba(OH)2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g。
高二化学计算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温度(t ℃)时,水的离子积为Kw=1×10-13。
若将此温度下pH=11的苛性钠溶液a L与pH=1的稀硫酸b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试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种溶液的体积比。
(1)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a∶b=__________;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a∶b=_____________。
【答案】(1)10∶1(2分);c(Na+)>c(SO42-)>c(H+)=c(OH-)(1分);(2)9∶2(2分)【解析】由于该温度小水的离子积为Kw=1×10-13所以此温度下pH=11的苛性钠溶液中c=(OH-)=mol/L=0.01mol/LpH=1的稀硫酸中c(H+)=0.1mol/L(1)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这说明n(H+)=n(OH-)因此bL×0.1mol/L=aL×0.01mol/L解得a:b=10:1由于所得溶液恰好是Na2SO4溶液,因此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SO42-)>c(H+)=c(OH-)(2)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这说明硫酸是过量的因此有=0.01mol/L解得a∶b=9:2【考点】考查水的离子积常数、酸碱中和pH的计算2.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4 kJ·mol-1,当氧化生成10.8 g水时,放出多少热量?(保留4位有效数字)【答案】280.4 kJ【解析】1 mol葡萄糖完全燃烧得6 mol水,所以,Q=×2 804 kJ=280.4 kJ【考点】考查葡萄糖燃烧热的有关计算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
高二化学计算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20mL 0.0025mol·L-1 AgNO3溶液中,加入5mL 0.01mol·L-1 KCl溶液,通过计算判断是否有AgCl沉淀生成。
已知Ksp(AgCl)=1.8×10-10 (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为两者体积之和)。
【答案】c(Ag+)×c(Cl-)>1.8×10-10,有AgCl沉淀生成。
【解析】混合后溶液中的c(Ag+)==0.0020mol·L-1,混合后溶液中的c(Cl-)= =0.0020mol·L-1,Qc = c(Ag+)×c(Cl-)=0.0020×0.0020=1×10-6 >1.8×10-10,根据溶度积规则判断。
有AgCl沉淀生成。
【考点】考查难溶物的沉淀溶解平衡相关计算、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2.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盛有100ml Al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在这过程中还看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物先多后少。
反应完毕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氢气13.44L同时得到21.4g沉淀,将沉淀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发现沉淀减少了15.6g,求原混合溶液中Mg2+、Al3+及Cl-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Mg2+:1mol/L Al3+:3mol/L Cl-:11mol/L【解析】根据2Na+2H2O—→2NaOH+H2↑,n(H2)==0.6mol;n(Na)=n(NaOH)=1.2mol。
得到21.4g沉淀,将沉淀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发现沉淀减少了15.6g,说明Mg(OH)2是21.4g-15.6g=5.8g,n(Mg2+)=n[Mg(OH)2]=0.1mol,c(Mg2+)==1mol·L-1。
0.1molMg2+需要0.2molNaOH。
沉淀减少了15.6g,是Al(OH)3,为0.2mol,由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此时加入0.2mol NaOH。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试题1. 甲烷作为一种新能源在化学领域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高炉冶铁过程中,甲烷在催化反应室中产生水煤气(CO 和H 2)还原氧化铁,有关反应为: CH 4(g)+CO 2(g)=2CO(g)+2H 2(g)ΔH =+260 kJ/mol 已知:2CO(g)+O 2(g)=2CO 2(g) ΔH =-566 kJ/mol则CH 4与O 2反应生成CO 和H 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2CH 4(g)+O 2(g)=2CO(g)+4H 2(g)ΔH =-46 kJ/mol【解析】利用盖斯定律求未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将第1个反应×2+第2个反应得: 2CH 4(g)+O 2(g)=2CO(g)+4H 2(g);ΔH =-46 kJ/mol2.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
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请回答下列问题:(1)煤的气化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的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 2S 用Na 2CO 3溶液吸收,生成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①2H 2(g)+CO(g) CH 3OH(g)ΔH =-90.8 kJ·mol -1②2CH 3OH(g) CH 3OCH 3(g)+H 2O(g)ΔH =-23.5 kJ·mol -1③CO(g)+H 2O(g) CO 2(g)+H 2(g)ΔH =-41.3 kJ·mol -1 总反应3H 2(g)+3CO(g) CH 3OCH 3(g)+CO 2(g)的ΔH =________;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 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高二化学计算测试(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0分)1、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事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mol N2和3 mol H2,3min后,测得容器内的压强是开始时的0.9倍,在此时间v (H2)为A. 0.2 mol/(L·min)B. 0.6 mol/(L·min)C. 0.1 mol/(L·min)D. 0.3 mol/(L·min)2、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A和1mol 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的是A. 4 mol A+2 mol BB. 3 mol C+1 mol D+1 mol BC. 2 mol A+1 mol B+3 mol C+1 mol DD. 3 mol C+1 mol D3、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A和1molB,发生反应:3A(g)+B(g)x C,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w。
若体积、温度都不变,以0.9molA、0.3molB 和1.4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也为w,则x的值是A. 4B. 3C. 2D. 14、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一定质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 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L,其中C的气体体积占10%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 ③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 ④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5、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A.40%B.50%C.60%D.70%6、将一定量的Ag2SO4固体置于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加入催化剂后发生SO4(s) Ag2O(s)+SO3(g) 2SO3(g) 2SO2(g)+O2(g)如下反应:Ag经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SO3)=0.4 mol/L,c(SO2)=0.1mol/L。
高二化学计算测试(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0分)1、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事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mol N2和3 mol H2,3min后,测得容器内的压强是开始时的0.9倍,在此时间v (H2)为A. 0.2 mol/(L〃min)B. 0.6 mol/(L〃min)C. 0.1 mol/(L〃min)D. 0.3 mol/(L〃min)2、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A和1mol 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的是A. 4 mol A+2 mol BB. 3 mol C+1 mol D+1 mol BC. 2 mol A+1 mol B+3 mol C+1 mol DD. 3 mol C+1 mol D3、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A和1molB,发生反应:3A(g)+B(g)x C,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w。
若体积、温度都不变,以0.9molA、0.3molB 和1.4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也为w,则x的值是A. 4B. 3C. 2D. 14、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一定质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 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L,其中C的气体体积占10%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 ③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 ④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5、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A.40%B.50%C.60%D.70%6、将一定量的Ag2SO4固体置于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加入催化剂后发生SO4(s) Ag2O(s)+SO3(g) 2SO3(g) 2SO2(g)+O2(g)如下反应:Ag经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SO3)=0.4 mol/L,c(SO2)=0.1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用SO2表示的反应速率v(SO2)=0.01mol/(L〃min);②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v(O2)=0.01mol/(L〃min);③SO3的分解率为10%;④SO3的分解率为20%。
A.①④B. ①③C. ②③D. 只有④7、在100g炭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为1:2.已知:C(s)+1/2O2(g)=CO(g);△H1=-110.35kJ/molCO(g)+1/2O2=CO2(g);△H2=-282.57kJ/mol则与100g炭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A、392.93kJB、2489.42kJC、784.92kJD、3274.3kJ8、已知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当一定量的CH4(g)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所放出的热量为74kJ时,所需要空气在标况下的体积约为(空气中N2:O2体积比为4:1计)A、37.24LB、18.62LC、9.3LD、20.50L9、已知化学键能:Si—Si:M KJ/mol O=O:N KJ/mol Si—O:Q KJ/mol,则Si (s) + O2 (g) ==SiO2 (s); ΔH=A.—(4Q—2M—N)KJ/mol B.+(4Q—2M—N)KJ/molC.—(2Q—M—2N)KJ/mol D.+(2Q—M—2N)KJ/mol 10.现有常温下的四种溶液(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B.V1L④与V2L②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4,则V1:V2=9:11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③>④D.将①、④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 (NH4+)>c(SO42-)>c(OH-)>c(H+) 11、化合物K x Fe(C2O4)y〃zH2O是一种重要的光化学试剂,其中铁为+3价。
分别称取该样品0.49lg两份,其中一份在110℃干燥脱水,至质量恒定为0.437g。
另一份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 3 mol〃L-1H2SO4和适量的蒸馏水,加热至75℃,趁热加入0.0500mol〃L-1KMnO4溶液24.0mL,恰好完全反应;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还原剂,将Fe3-完全转化为Fe2+,该溶液中Fe2+刚好与4.0 mL0.0500mol〃L-1KMnO4溶液,分别求:(1)0.49lg样品中结晶水的物质的量。
完全反应。
通过计算....(2)化合物中草酸根的质量分数。
(3)化合物的化学式。
己知:2 KMnO4 + 5 H2C2O4 + 3H2SO4 = 2MnSO4 + K2SO4 + 10CO2↑+ 8H2O MnO4-+5Fe2++8H+=Mn2+ + 5Fe3+ + 4H2O12.某探究小组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提示:H2C2O4的一级电离常数为5.4×10-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条件作如下限定:所用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 mol〃L-1、0.001 mol〃L-1,催化剂的用量可选择0.5g、0g,实验温度可选择298K、323K。
每次实验KMnO4酸性溶液的用量均为4 mL、H2C2O4溶液(0.1 mol〃L-1)的用量均为2mL。
如果要探究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变换这些实验条件,至少需要完成_______个实验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结论。
(3)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某同学改变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①计算用0.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进行实验时KMnO4的平均反应速率(忽略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
②若不经过计算,直接看表中的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是否可行?____________。
若不可行(若认为可行则不填),请设计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的改进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
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2)右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14、. 溴可用于制备药物、染料、感光材料等,工业上从海水中制溴的工艺流程如下:(1)步骤Ⅰ的操作方法是,将得到的固体制成稀溶液进行电解可制备“84消毒液”,通电时氯气被溶液完全吸收,若所得消毒液仅含一种溶质,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Ⅱ中调节溶液pH为3.5的目的是________。
(3)Ⅲ中Br2转化为NaBr、NaBrO3的离子方程式为。
(4)用沉淀法处理母液, 得到的废渣中含有BaSO4,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浸泡可得到碳酸钡固体,可用于制备可溶性钡盐,BaSO4转化为Ba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母液中蕴含着丰富的镁资源,经转化后可获得MgCl2粗产品,几种氢氧化物生成沉淀的pH见表。
①粗产品的溶液中含有Na+、Fe2+、Fe3+和Mn2+,需将Fe2+、Fe3+、Mn2+转化为沉淀除去。
Fe(OH)2呈絮状,须将其转化为Fe(OH)3 而除去,可选择的试剂是(填“NaOH”、“ NaClO”或“NH3〃H2O”)。
控制溶液的pH为______。
② 在家用电热水器不锈钢内胆表面镶嵌镁棒,利用电化学原理来防止内胆腐蚀,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15.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
上述操作的顺序是(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16、海水蕴含着丰富的资源。
甲学生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从海水中提取重要的工业原料氯化钠时,设计了以下操作流程:①在容器中加入海水②在海水中加入试剂③过滤④在滤液中加入盐酸至PH为7,⑤结晶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②中所提供的试剂中选择的试剂C是①Na2CO3 ②BaCl2 ③稀盐酸④烧碱(2)操作⑤中用到的主要仪器为酒精灯、、三脚架和玻璃棒。
(3)利用所得的氯化钠制氯气和氢气,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和测定产生氢气的体积。
试按下图所给仪器,设计一套能完成以上实验目的装置,仪器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接,接;B接,接。
(4)写出通入C后,烧杯中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5)电解氯化钠溶液时的离子方程式为若装入的饱和食盐水为75mL,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停止通电后,测得氢气为8.4mL(标准状况)。
将U形管内的溶液混合均匀,其pH约为_______ 。
(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6)若想准确读取所得氢气的体积,应采取的操作有高二化学计算测试(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0分)1、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事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mol N2和3 mol H2,3min后,测得容器内的压强是开始时的0.9倍,在此时间v (H2)为A. 0.2 mol/(L〃min)B. 0.6 mol/(L〃min)C. 0.1 mol/(L〃min)D. 0.3 mol/(L〃min)2、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A和1mol 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的是A. 4 mol A+2 mol BB. 3 mol C+1 mol D+1 mol BC. 2 mol A+1 mol B+3 mol C+1 mol DD. 3 mol C+1 mol D3、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A和1molB,发生反应:3A(g)+B(g)x C,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