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Q-P-T超高强度钢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27
2019 CREATION BEYOND VISION01宝钢先进高强钢家族1.1 概述1.2 产品种类1.3 高强钢应用性能及试验方法1.3.1 力学性能与硬化曲线1.3.2 成形极限1.3.3 扩孔率1.3.4 动态力学性能1.3.5 疲劳性能1.3.6 延迟开裂性能1.4 宝钢汽车板材料数据服务0101020703淬火延性钢3.1 概述3.2 常用牌号和命名规则3.3 微观组织3.4 力学性能3.5 成形性能3.5.1 成形极限3.5.2 扩孔率3.6 点焊性能3.7 服役性能3.7.1 动态力学性能3.7.2 疲劳特性3.7.3 延迟开裂特性3.8 应用案例3.9 可供规格28282829303135373704马氏体钢4.1 概述4.2 常用牌号和命名规则4.3 牌号对照 4.4 微观组织 4.5 力学性能 4.6 成形性能 4.6.1 成形极限 4.6.2 扩孔率 4.7 点焊性能 4.8 服役性能 4.8.1 动态力学性能 4.8.2 疲劳特性 4.8.3 延迟开裂特性 4.9 应用案例4.10 可供规格3838393940414144454502双相钢2.1 概述2.2 常用牌号和命名规则2.3 牌号对照2.4 微观组织2.5 力学性能2.6 成形性能2.6.1 成形极限2.6.2 扩孔率2.7 点焊性能2.8 服役性能2.8.1 动态力学性能2.8.2 疲劳特性2.8.3 延迟开裂特性2.9 应用案例2.10 可供规格0909********1623252607孪晶诱发塑性钢7.1 概述7.2 常用牌号和命名规则7.3 微观组织7.4 力学性能7.5 成形性能7.5.1 成形极限7.5.2 扩孔率7.6 点焊性能7.7 服役性能7.7.1 动态力学性能7.7.2 延迟开裂特性7.8 应用案例7.9 可供规格61616162626364646406相变诱导塑性钢6.1 概述6.2 常用牌号和命名规则6.3 牌号对照6.4 微观组织6.5 力学性能6.6 成形性能6.6.1 成形极限6.6.2 扩孔率6.7 点焊性能6.8 服役性能6.8.1 动态力学性能6.8.2 疲劳特性6.8.3 延迟开裂特性6.9 应用案例6.10 可供规格535353545455 5658596008热冲压成形钢8.1 概述8.2 常用牌号和命名规则8.3 牌号对照8.4 微观组织8.5 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8.6 力学性能8.7 点焊性能8.8 服役性能8.8.1 动态力学性能 8.9 应用案例8.10 可供规格6565656666676769707009高强钢零件产品与工艺设计建议9.1 产品形状的设计9.2 冲压工艺设计9.3 冲压模具设计9.4 模具加工、调试和验收7172737405复相钢5.1 概述5.2 常用牌号和命名规则5.3 牌号对照5.4 微观组织5.5 力学性能5.6 成形性能5.6.1 成形极限5.6.2 扩孔率5.7 点焊性能5.8 应用案例5.9 可供规格464646474849 49525210宝钢试验设备75宝钢超轻型白车身(BCB)的高强钢应用1.2 产品种类先进高强度钢板主要指以相变强化为主要强化方式的一类钢板,包括双相钢(Dual Phase Steel,DP)、相变诱发塑性钢(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 Steel,TRIP)、孪晶诱发塑性钢(Twinning Induced Plasticity Steel,TWIP)、复相钢(Complex Phase Steel,CP)和马氏体钢(Martensitic Steel,MS)等,如下图所示。
DP钢与TRIP钢的组织性能介绍姓名:亓博丽学号:1104240579一、DP钢:双相钢(Dual Phase Steel)1、简介双相钢是指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经过临界区热处理或控制轧制工艺而得到的主要由铁素体(F)+少量(体积分数<20%)马氏体(M)组成的高强度钢。
一般将铁素体与奥氏体相组织组成的钢称为双相不锈钢,将铁素体与马氏体相组织组成的钢称为双相钢。
2、化学成分双相钢在化学成分上的主要特点是低碳低合金。
主要合金元素以Si、Mn为主,另外根据生产工艺及使用要求不同,有的还加入适量的Cr、Mo、V元素,组成了以Si-Mn 系、Mn-Mo系、Mn-Si-Cr-Mo系、Si-Mn-Cr-V系为主的双相钢系列。
(1)硅在双相钢中主要起净化铁素体,增加奥氏体稳定性以及固溶强化的作用。
硅对马氏体形成的形态和分布也有明显影响,高硅双相钢容易得到呈纤维状分布的马氏体,这有利于双相钢力学性能的改善。
(2)锰为扩大γ相区元素,起到稳定奥氏体的作用。
由于Mn的添加将降低Ac1,和Ac3,因此含锰钢在同样的处理条件下将比低碳钢得到更高的马氏体体积分数。
(3)合金元素铬可增加奥氏体淬透性,降低铁素体的屈服强度,有利于获得低屈服强度的双相钢。
(4)元素铝可以使铁素体从奥氏体中析出并增加奥氏体的稳定性,对珠光体的形成具有强烈的阻碍作用,有利于在实际生产中控制工艺参数。
(5)铌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合金元素之一,双相钢中铌的添加可在热轧和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的过程中延迟静态和动态再结晶,进而细化铁素体和淬火后的马氏体晶粒,提高双相钢的强度同时改善其塑韧性。
(6)V和Ti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由于其容易和C, N原子结合生成二次相,故可以起到细化晶粒,强化基体的作用。
3、性能指标由于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具有细化晶粒、晶界强化、第二相弥散强化、亚晶结构及残留奥氏体利用等强韧化手段,而使得双相钢综合性能优良,表现在其既具有高的强度又具有良好的韧塑性。
Q&P 钢残余奥氏体定量分析及分布规律研究赵松山1,唐荻1,赵才1,2,江海涛1,李辉1(1.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3;2.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摘 要:在Gleeble 3800热模拟机上进行低碳S-i M n 系Q&P 钢的热处理模拟,采用X 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热处理后试样中残余奥氏体的量及其分布规律。
XRD 研究表明:Q &P 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存在提高了钢的塑性;Q &P 工艺中较高的配分温度和较长的配分时间可以得到较多的残余奥氏体。
透射电镜观察表明Q &P 钢中残余奥氏体形态有马氏体板条间条状奥氏体和晶界处块状奥氏体两种。
关键词:Q&P;配分温度;板条马氏体;残余奥氏体中图分类号:T G1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47(2007)06-0014-04Stud y on the q uantity and distribution regularities of retained austenite in Q&P SteelZH AO So ng -shan 1,TANG Di 1,ZH AO Cai 1,2,JIAN G H a-i tao 1,Li H ui1(1.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Advanced Rolling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c-i 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2.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re and Eng-i neeing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China)Abstract:The heat treatment o f Q&P steel,w hich is low carbon w ith silico n and m an -ganese additio n,w as ex 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on the therm o -m echanical sim ulator (Gleeble 3800).T he XRD and TEM w ere used to study the quantity and distributio n regularities o f retained austenite on samples after heat treatm ent.T he XRD research r e -sults show that the existence o f the retained austenite in the Q&P steel increase the plasticity o f the steel,hig her par titioning temper ature and lo ng er partitioning time can obtain m ore retained austenite in the pr ocess.The investigatio n using T EM show s that retained austenite ex isted in tw o different positio ns w ith separately mor pholog y in the Q&P steel,o ne w as lath type austenite in the lath m ar tensite,and the other w as mas -sive austenite in the grain boundar y.Key w ords:Q &P;partitio ning temperature;lath m ar tensite;retained austenite作者简介:赵松山(1983-),男,山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钢种的开发和研究工作.1 Q&P 工艺简介由于汽车节能、环保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依靠减少自身重量来降低油耗、减少排放。
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是一种在现代工程材料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材料。
它以其卓越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超高强度钢的制备方法、特性和应用领域。
制备方法
超高强度钢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热处理、合金设计和工艺优化。
通过合理的热处理过程,可以调控钢材的结构和性能。
合金设计则是通过添加特定元素,调整钢材的组织结构,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工艺优化包括热压成型、热轧等工艺,在制备过程中对钢材进行加工和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特性
超高强度钢具有高强度、高硬度、优异的韧性和良好的耐磨性。
这些特性使得超高强度钢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与普通钢相比,超高强度钢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轻的重量,可以减少结构的重量,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应用领域
超高强度钢在汽车轻量化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使用超高强度钢,可以减轻汽车的质量,提高燃油效率,降低尾气排放。
此外,超高强度钢还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用于制造飞机机身、发动机等部件,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性能。
总的来说,超高强度钢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在现代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超高强度钢的应用范围将会不断扩大,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以上是关于超高强度钢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如果您对超高强度钢感兴趣,可以深入了解其相关知识,探索更多应用领域。
谢谢阅读!。
超高强度钢的发展及展望摘要:超高强度钢是一种在常规合金结构钢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超高强度高韧性合金钢。
其在航空等相关行业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基于此,文章首先对超高强度钢的分类以及相关应用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介绍,希望能够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超高强度钢;发展;前景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军工、冶金、矿山、航空航天以及航海等相关的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目光集中在超高强度钢的研制以及应用中。
在常温状态下,超高强度钢的拉伸强度高于1470MPa,屈服强度则大于1380MPa。
在我国的航空起落架、精密齿轮以及高端轴承钢中对其的应用较为广泛,可以作为高端产品的理想选择。
超高强度钢的性能和很多因素都有着较大的关系,其中主要包括了化学成分、内部组织、负载以及外部环境等,这也就意味着未来超高强度钢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要朝着低成本以及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1.超高强度钢发展和应用目前我国超强钢主要可以从合金成分的总量和冶金特性来进行分类。
按照合金元素的总量,可以分为低、中高三种,其中,总合金含量在5.0wt%~10.0wt%之间,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低于5.0wt%,超过10.0wt%的是高合金超高强度钢,中间是中高合金超高强度钢。
按照其冶金特性,可以将其划分为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以及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
下面将根据第二类来说明。
1.1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发展及应用情况低合金超高强钢是一种低合金马氏体结构钢,其合金元素含量低于5.0wt%,其主要原因是马氏体中的碳含量。
1950年,美国首先研制出AISI4340超高强钢,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于飞机的升降平台。
采用 Mo、 Ni、 Cr、 Si、 Vi等主要合金元素,经淬火-低温回火处理后,其屈服强度超过1300 MPa。
该产品的碳含量应控制在0.30wt%~0.50wt%之间,以获得高强度、高塑性、高韧性和焊接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