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华南理工生活中的经济学在线考试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24.53 KB
- 文档页数:8
2020年华南理工《经济学原理》课后练习题及答案2020年华南理工经济学原理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财富: 财富是指超越金钱之上幸福的生活,包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这三者又构成生命资本 )、人造资本和金融资本。
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个人和团体如何最佳利用稀缺经济资源,从事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以满足人们无限消费欲望的社会科学。
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主要分析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活动,以及个别消费者、个别厂商、个别资源拥有者的经济行为。
包括供求理论、厂商理论及一般均衡分析理论。
宏观经济学: 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政府、社会( 如非政府组织NGO )等国民经济整体对资源的利用、经济总量及其变化,分析其经济活动的现象及规律。
包括经济结构和国民收入变动理论、福利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
实证分析方法: 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解释、分析与预测,它的判断正确与否可以通过对事实的检查来判定,并且不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
闻述“是什么”的问题属于实证命题范围。
规范分析方法: 是在社会一定的哲学、文化、道德、宗教前提下,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对什么是应该、什么是不应该提出行为的标准,主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1.西方经济学认为,所有社会都要解决( D )的问题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何时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答案都对2.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做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 )。
A.互相对立的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D.完全相同的3.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正武开始的标志是( B )。
A.《国富论》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经济学原理》D.《经济学: 原理、问题和政策》4.微观经济学理论是根据( A )假设提出来的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5.( B )主要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1. 观看纪录片《大自然在说话》,影片中有哪些话触动你?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人类要进行生产活动,需要哪些经济资源?答:触动我的话:“大自然不需要人类而人类却需要大自然。
”“都将回到我的怀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将离开我”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依赖于自然,又能动地作用于自然,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演化发展的新因素、新力量。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一步步由被动变为主动,如今成为改造自然的主体。
但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行为越来越多的违背自然规律,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经超过自然的承载能力。
人类在利用自然获取生存的同时,也在破坏自然的美好,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断地伤害着大自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大自然就像妈妈一样无私而慷慨地哺育我们。
我们习惯了索取,但是我们忘了大自然是有限的,总有一天她会无法承担给我们满足人类最基本需求的资源。
我们对大自然的无止境的贪婪已经激怒了她,她要给我们颜色瞧瞧。
那我们的下场只有是灭亡。
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需要的经济资源:物质资源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用以依托的客观存在物。
物质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万千形态、特征和用途,源自何方与去向何处,用于生产或用于消费都不改变这一根本属性,因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而“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能力”,只能立足于最初由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资源。
能量资源“能源是一个包括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能量”,能量是以物质为载体,因而能量资源可被理解为用以驱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载能物质。
信息资源“信息本身不是物质,不具有能量,但信息的传输却依靠物质、能量……信息蕴涵于信号之中,信息依靠信号而传输”,信息是以信号为载体,因而信息资源可被理解为用以指引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信物质或载信能量。
2017年秋《经济数学》平时作业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1.某产品每日的产量是x 件,产品的总售价是217011002x x ++元,每一件的成本为1(30)3x +元,则每天的利润为多少?( A )A .214011006x x ++元B .213011006x x ++元C .254011006x x ++元D .253011006x x ++元2.已知()f x 的定义域是[0,1],求()f x a ++ ()f x a -,102a <<的定义域是?(C )A .[,1]a a --B .[,1]a a +C .[,1]a a -D .[,1]a a -+3.计算0sin limx kxx→=?( B )A .0B .kC .1kD .∞4.计算2lim(1)x x x→∞+=?( C )A .eB .1eC .2eD .21e5.求,a b 的取值,使得函数2,2()1,23,2ax b x f x x bx x ⎧+ <⎪= =⎨⎪+ >⎩在2x =处连续。
( A )A .1,12a b ==- B .3,12a b == C .1,22a b == D .3,22a b ==6.试求32y x =+x 在1x =的导数值为( B ) A .32 B .52 C .12 D .12-7.设某产品的总成本函数为:21()40032C x x x =++,需求函数P =,其中x 为产量(假定等于需求量),P 为价格,则边际成本为?( B )A .3B .3x +C .23x +D .132x +8.试计算2(24)?x x x e dx -+=⎰( D )A .2(48)x x x e --B .2(48)x x x e c --+C .2(48)x x x e -+D .2(48)x x x e c -++ 9.计算10x =⎰( D )A .2π B .4π C .8πD .16π10.计算11221212x x x x ++=++( A )A .12x x -B .12x x +C .21x x -D .212x x -11.计算行列式1214012110130131D -==?( B )A .-8B .-7C .-6D .-512.行列式yx x y x x y y x yyx+++=?( B )A .332()x y +B .332()x y -+C .332()x y -D .332()x y --13.齐次线性方程组123123123000x x x x x x x x x λλ++=⎧⎪++=⎨⎪++=⎩有非零解,则λ=?( C )A .-1B .0C .1D .214.设⎪⎪⎭⎫ ⎝⎛=50906791A ,⎪⎪⎪⎪⎪⎭⎫⎝⎛=67356300B ,求AB =?( D ) A .1041106084⎛⎫⎪⎝⎭B .1041116280⎛⎫ ⎪⎝⎭C .1041116084⎛⎫ ⎪⎝⎭D .1041116284⎛⎫ ⎪⎝⎭15.设⎪⎪⎪⎭⎫⎝⎛=343122321A ,求1-A =?( D ) A .13235322111⎛⎫ ⎪ ⎪-- ⎪⎪-⎝⎭ B .132********-⎛⎫ ⎪⎪- ⎪ ⎪-⎝⎭ C .13235322111-⎛⎫ ⎪⎪- ⎪ ⎪-⎝⎭ D .13235322111-⎛⎫⎪ ⎪-- ⎪ ⎪-⎝⎭ 16.向指定的目标连续射击四枪,用i A 表示“第i 次射中目标”,试用i A 表示前两枪都射中目标,后两枪都没有射中目标。
一、单选题 (共50.00分)1.一般来说,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公共物品()。
A.道路、桥梁B.国家安全C.义务教育D.房地产满分:2.00 分得分: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D教师评语:暂无2.关于本讲提到的“投机者们巧妙地踏着供求波动的鼓点”,理解错误的是()。
A.在秋季低价时买进谷物或玉米,并将其储存起来;当价格上涨时把它卖掉,从中赚取利润。
B.投机者的行为增加了秋季的需求量,从而提高了秋季的价格。
C.增加了春季的供给量,从而降低了春季的价格。
D.稳定物价是投机者最原始的推动力。
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D正确答案:D教师评语:暂无3.下面有关需求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拥有替代品的比没有替代品的更缺乏弹性。
B.消费者有较长时间调整其行为的物品更缺乏弹性。
C.生活必需品缺乏弹性。
D.奢侈品更缺乏弹性。
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暂无4.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工人的技术、工种、年龄、性别、居住区不同,雇主招工条件与所其在地区的劳动力结构有差异,供需双方不能达成满足,或者供给双方不能碰面,因而一方面存在着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失业的情况。
我们称之为()。
A.结构性失业B.季节性失业C.自然失业D.充分失业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5.下列不属于实现价格歧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卖者是一个垄断者,或者它至少拥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力,因而他可以控制价格。
B.卖者能够了解不同层次的买者购买商品的意愿或能力。
也就是说,他知道不同的买者对商品所具有的不同的需求弹性。
C.各个市场是相互分离的。
D.卖者必须确切地知道每一个消费者的意愿,对每个消费者所索取的价格高到使他几乎要拒绝购买,但又不会拒绝购买的程度。
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D正确答案:D教师评语:暂无6.工人由于工资水平及劳动条件等原因而主动放弃工作职位或就业机会而出现的失业,我们称之为:()。
经济学原理模式试卷参考答案模拟题 1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是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答卷纸上。
本大题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A )假设。
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2.人们权衡所面对的各种可能性的利弊,所基于的假设是(D )A. 机会成本B. 稀缺性C. 生产可能性D. 理性选择3.总效用达到最大时:(C )A. 边际效用为正B. 边际效用为负C. 边际效用为零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4. 如果总产量从5单位上升到8单位,总成本从60增加到90.那么边际成本等于(C )。
A. 30B. 15C. 10D. 55. 在供求力量自由作用的情况下,一次谷物欠收的效果通过(B )显示在市场上。
A. 政府规定的个人谷物购买量限制B. 谷物价格上涨C. 报纸上劝告人们减少谷物消费量的广告D. 谷物价格下降6. 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B )A.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B. 需求曲线右移C. 个人减少他所消;的所有商品的数量D. 需求曲线左移7. 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D )A.公共物品B.消极的外部性C.交易成本D.积极的外部性8. 在经济衰退时期,经济活动水平下降,(D )将上升。
A 过渡性的失业B 摩擦性失业C 季节性失业D 结构性失业9. 当联邦储备委员会买卖政府债券时,它是在(D )A.操纵贴现率B.改变法定准备金率规定C.对贴现窗口业务进行配额限制D.进行公开市场操作10. 在均衡价格下(D )A. 价格趋于下降B.供给量超过需求量C. 价格趋于上升D.价格不应变动11. 如果在现有价格水平,需求量超过供给量( C )A. 需求量增加,供给量不变B. 供给量增加,需求量不变C. 该种商品价格趋于上升D. 该种商品价格趋于下降12. 一种商品需要交税,那么如果这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B )A. 消费者和销售商平均分担税收的机会也越大B. 生产者承担税收的比例也越大C. 税收带来的收入越大D. 消费者承担税收的比例也越大13. 在垄断竞争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途径是( D )。
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一、考试目的:《经济学》作为全日制经济学学术型硕士学位入学考试课目,主要考察考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水平,注重考查考生应用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现实经济现象与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达到甄别优秀考生以进一步深入学习经济学的目的。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一种测试考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三、考试基本要求经济学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能:1. 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有关知识。
2. 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 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 准确、恰当地使用经济学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与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㈠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㈡答题时间:180分钟。
㈢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试卷满分为150分。
微观经济学80分,宏观经济学70分。
㈣题型比例:主要采用四个题型:概念解释30%;简答题70%;计算题20%;论述题30%。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目录第一章引论 (3)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3)第三章效用论 (12)第四章生产论 (16)第五章成本论 (18)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24)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32)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45)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47)第十章博弈论初步 (47)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48)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53)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56)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62)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67)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75)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77)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83)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87)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94)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96)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96)第一章 引论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一、考试目的:《经济学》作为全日制经济学学术型硕士学位入学考试课目,主要考察考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水平,注重考查考生应用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现实经济现象与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达到甄别优秀考生以进一步深入学习经济学的目的。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一种测试考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三、考试基本要求经济学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能:1. 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有关知识。
2. 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 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 准确、恰当地使用经济学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与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㈠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㈡答题时间:180分钟。
㈢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试卷满分为150分。
微观经济学80分,宏观经济学70分。
㈣题型比例:主要采用四个题型:概念解释30%;简答题70%;计算题20%;论述题30%。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目录第一章引论 (3)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3)第三章效用论 (12)第四章生产论 (16)第五章成本论 (18)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24)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32)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45)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47)第十章博弈论初步 (47)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48)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53)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56)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62)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67)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75)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77)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83)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87)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94)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96)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96)第一章 引论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华⼯⽹络经济学原理复习题1答案单项选择题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是()假设。
A.经济⼈B.社会⼈C.⾃我实现⼈D.复杂⼈2.⼈们权衡所⾯对的各种可能性的利弊,所基于的假设是()A. 机会成本B. 稀缺性C. ⽣产可能性D. 理性选择3. 报酬递减规律指以下哪⼀种现象()A. 资源是稀缺的,但某些资源⽐其它资源更稀缺B. ⼀国居民拥有的某种东西越多,他们获得更多这种东西的愿望就越低C. 当两种资源中的⼀种投⼊不断增加,⽽另⼀种资源数量固定时,产出增加,但是增加量越来越少D. 当两种资源中的⼀种投⼊不断增加,⽽另⼀种资源数量固定时,产出最终减。
4. 在供求⼒量⾃由作⽤的情况下,⼀次⾕物⽋收的效果通过()显⽰在市场上。
A. 政府规定的个⼈⾕物购买量限制B. ⾕物价格上C. 报纸上劝告⼈们减少⾕物消费量的⼴告D. ⾕物价格下降5. 替代品价格上升⼀般会导致()A.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B. 需求曲线右移C. 个⼈减少他所消;的所有商品的数量D. 需求曲线左移6. 当⼈们⽆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A.公共物品B.消极的外部性C.交易成本D.积极的外部性7. 在下列项⽬中,()不属于政府购买。
A. 地⽅政府办三所中学 B.政府给低收⼊者提供-笔住房补贴C. 政府订购⼀批军⽕ D.政府给公务⼈员增加薪⽔8. 在经济衰退时期,经济活动⽔平下降,()将上升。
A 过渡性的失业B 摩擦性失业C 季节性失业D 结构性失业9. 当联邦储备委员会买卖政府债券时,它是在()A.操纵贴现率B.改变法定准备⾦率规定C.对贴现窗⼝业务进⾏配额限制D.进⾏公开市场操作10. 在均衡价格下()A. 价格趋于下降B.供给量超过需求量C. 价格趋于上升D.价格不应变动11. 如果在现有价格⽔平,需求量超过供给量()A. 需求量增加,供给量不变B. 供给量增加,需求量不变C. 该种商品价格趋于上升D. 该种商品价格趋于下降12. 如果⼀个企业提⾼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收⼊下降,这意味着()A. 商品需求缺乏价格弹性B. 商品需求具有单位价格弹性C. 商品需求曲线向下倾斜D. 商品需求富于价格弹性13. ⼀种商品需要交税,那么如果这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越⼤()A. 消费者和销售商平均分担税收的机会也越⼤B. ⽣产者承担税收的⽐例也越⼤C. 税收带来的收⼊越⼤D. 消费者承担税收的⽐例也越⼤14. 如果存在过剩,那么()A. 消费者愿意按照现⾏价格购买的商品量多于可以销售的商品量B. 按照现⾏价格交易的实际数量由供给曲线确定C. 现⾏价格低于均衡价格D. 按照现⾏价格交易的实际数量由需求曲线确定15. ⾼于均衡价格的价格限制将会是()A. 产⽣短缺B. 使价格上升C. 产⽣过剩D. 没有影响16.价格上涨的收⼊效应之所以会引起消费者对该种商品消费的减少是因为()A. 价格的变化引起购买⼒的下降B. 这种商品相对于其它商品变得便宜了C. 价格的变化引起购买⼒的上升D. 这种商品相对于其它商品变得贵了17.如果某⼈的单位美元的边际效⽤为1,他愿意⽤20美元买第⼀件衬衫,愿意⽤35美元买头两件衬衫,第⼆件衬衫的边际效⽤是()A.55B.35C.20D.1518. ⼀种⾏为的机会成本是指()A. 为这种⾏为所花费的钱B. 为这种⾏为所花费的时间的价值C. 当你不必为这种⾏为付钱时就等于零D. 投⼊这种⾏为的全部资源的其它可能的⽤途19. ⼀种投⼊⽣产的要素价格上升,⼀般会导致()A. 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减少B. 供给曲线左移C. ⼀个⼚商增加提供的数量D. 供给曲线右移20. 下列哪种情况使总收益下降()。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第一节函数1.(单选题)参考答案:B2.(单选题)参考答案:C3.(单选题)下面那一句话是错误的?()A.两个奇函数的和是奇函数;B.两个偶函数的和是偶函数;C.两个奇函数的积是奇函数;D.两个偶函数的积是偶函数.参考答案:C4.(单题)参考答案:C第一章函数与极限·第二节初等函数和常见的经济函数1.(单选题)参考答案:C2.(单选题)参考答案:A3.(单选题)下面那一句话是错误的?()A.两个奇函数的和是奇函数;B.两个偶函数的和是偶函数;C.两个奇函数的积是奇函数;D.两个偶函数的积是偶函数.参考答案:C4.(单选题)参考答案:B5.(单选题)参考答案:C6.(单选题)参考答案:B7.(单选题)参考答案:C8.(单选题)某厂为了生产某种产品,需一次性投入1000元生产准备费,另外每生产一件产品需要支付3元,共生产了100件产品,则每一件产品的成本是?()A.11元;B.12元;C.13元;D.14元.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C11.参考答案:C第一章函数与极限·第三节极限概念与性质1.(单选题)参考答案:D2.(单选题)参考答案:D第一章函数与极限·第四节无穷小与无穷大1.(单选题)参考答案:A2.(单选题)参考答案:A3.(单选题)参考答案:B第一章函数与极限·第五节极限的运算1.(单选题)参考答案:C2.(单选题)参考答案:A3.(单选题)参考答案:D4.(单选题)参考答案:B5.(单选题)参考答案:A6.(单选题)参考答案:B7.(单选题)参考答案:B8.(单选题)参考答案:B9.(单选题)参考答案:C第一章函数与极限·第六节无穷小的比较1.(单选题)参考答案:A2.(单选题)参考答案:B3.(单选题)参考答案:C第一章函数与极限·第七节函数的连续性1.(单选题)参考答案:B2.(单选题)参考答案:A第二章导数与微分·第一节导数的概念1.(单选题)参考答案:B2.(单选题)参考答案:A3.(单选题)关于连续和可导的关系,下面哪个命题是对的?()A.可导的函数是连续的,连续的函数不一定可导。
1.根据本课程,有关经济与文化的描述,错误的是:2. A. 文化是浪漫的经济,经济是实在的文化;3. B. 没有无文化的经济,也没有无经济的文化;4. C. 经济的人和文化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统一,存在着严格的界限;5. D. 人类在创造财富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已经把文化融入经济活动之中。
6.答案: C7.8. 2.下面与“生产者主权”的观点不一致的是:9. A. 生产者根据消费者的意愿偏好进行生产;10. B. 不仅设计和生产产品,而且控制者产品的销售价格;11. C. 通过庞大的广告、通讯网络和推销机构对消费者进行劝说;12. D. 对政府进行游说,左右政府采购。
13.答案 :A14.15. 3.本课程所讲的生活中的经济学,是教你:16. A. 成为研究生活中的经济学的经济学家;17. B. 如何在生活中理财;18. C. 学会如何管理经济运行;19. D. 像经济学家一样去思考,运用经济学的理念进行人生抉择。
20.答案: D21.22. 4.最早提出消费者主权的是:23. A. 哈耶克24. B. 亚当斯密25. C. 奥地利学派26. D. 加尔布雷斯27.答案: B28.29. 5.最早提出生产者主权的是:30. A. 亚当斯密31. B. 加尔布雷斯32. C. 哈耶克33. D. 剑桥学派34.答案: B35.36. 6.当需求缺乏弹性时,如果降低价格,则收益:37. A. 下降38. B. 上升39. C. 不变40. D. 无法判断41.答案: A42.43.7.当需求相对于供给缺乏弹性,则税收由谁承担:44. A. 消费者45. B. 生产者46. C. 消费者承担更多,生产者承担较少;47. D. 消费者承担更少,生产者承担较多。
48.答案: C49.50.8.有关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51. A.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当价格变动时需求的变动量;52. B. 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比较微弱时,我们说这种物品缺乏弹性;53. C. 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比较强烈时,我们说这种物品富有弹性;54. D.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数值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55.答案: A56.57.9.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58. A. 拥有替代品的比没有替代品的更富有弹性;59. B. 消费者有较长时间调整其行为的物品更富有弹性;60. C. 生活必需品缺乏弹性;61. D. 奢侈品更缺乏弹性。
62.答案: D63.64.10.如果某物品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我们则认为该物品:65. A. 富有需求弹性66. B. 单位需求弹性67. C. 正常需求弹性68. D. 缺乏需求弹性69.答案: D70.71. 11.小明吃一个苹果的效用为9,吃两个苹果的效用为12,吃三个苹果的效用为10,则第三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72. A. 173. B. 274. C. 075. D. -276.答案: D77.78.12.有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解释最准确的是:79. A. 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其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80. B. 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其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81. C. 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其所带来的收入效应等于替代效应;82. D. 工资增加只有收入效应,没有替代效应。
83.答案 :B84.85.13.深圳某工厂工人小明,在工资率为为 10 元 / 小时的条件下,小明选择工作 40 小时 / 周;由于工厂订单较多,当老板决定把工资增加到15 元 / 小时,希望小明能多增加工作时间,而结果却与老板预料相反,这说明,此时,对小明来说:86. A. 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87. B. 收入效应等于替代效应88. C. 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89. D.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向一样90.答案: C91.92.14.如果人们对闲暇的需求增加,那么()。
93. A. 工资率下降,劳动的供给量增加;94. B. 工资率下降,劳动的供给量减少;95. C. 工资率上升,劳动的供给量增加;96. D. 工资率上升,劳动的供给量减少。
97.答案: D98.99.15.在向后弯曲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上,具有正斜率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表示:100. A. 工资增加则劳动者愿意减少闲暇101. B. 工资增加则劳动者愿意增加闲暇102. C. 工资增加则劳动者愿意减少工作时间103. D. 工资增加则劳动的供给减少104.答案: A105.106.16.在向后弯曲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上,具有负斜率向左上方倾斜的部分表示:107. A. 增加工资则劳动的供给会增加108. B. 增加工资则劳动者会选择更多的闲暇109. C. 增加工资则劳动者会用工作替代闲暇110. D. 工资与是否选择更多闲暇无关111.答案: B17.根据等边际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等边际法则说的是实现满足或效用的最大化的基本条件;B. 根据等边际法则我们应该这样安排自己的消费,即在每一种物品上所支出的最后1美元,都能给我带来相等的边际效用。
C.消费的每一种物品,最后一单位的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D. 如果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 1 美元能够提供更多的边际效用,那么增加该物品的消费可以是总效用增加。
答案: C18.设某消费者仅消费X、 Y 两种商品,其价格分别为8 角、 2 元,已知达到消费者均衡时消费的X 为 5 件,第 5 件提供的边际效用为28 单位,则这时消费的最后一单位Y 提供的边际效用为()A.20B.4C.70D.25答案: C19.关于本讲提到的“投机者们巧妙地踏着供求波动的鼓点”,理解错误的是:A. 在秋季低价时买进谷物或玉米,并将其储存起来;当价格上涨时把它卖掉,从中赚取利润;B.投机者的行为增加了秋季的需求量,从而提高了秋季的价格;C.增加了春季的供给量,从而降低了春季的价格;D.稳定物价是投机者最原始的推动力。
答案: D20. 根据本课程观点,政府为什么通过税收“劫富济贫”?A.穷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小于富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B.穷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大于富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C.穷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等于富人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D.穷人的边际效用递增而富人的编辑效用递减。
答案: B21.根据本课程观点,有关消费者价格的理解错误的是:A.由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需要程度决定。
B.和消费者个人的心理感受和评估有关。
C.和消费者偏好有关。
D.现实中实实在在支付的价格。
答案: D22.有关对消费者剩余解释错误的是:A.消费者剩余是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B.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得到的大于我们支付的”C.产生消费者剩余这种额外好处的根源是边际效用递减。
D.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总是购买比他们需要的更多的商品,所以出现消费者的剩余商品。
答案: D23. 小明买了三个苹果,支付的苹果市场价格是 1 元/个,根据消费者剩余理论,则对小明来说:A. 三个苹果的平均效用是 1 元。
B. 最后一个苹果的效用是 1 元。
C. 三个苹果的总效用是 1 元。
D. 第一个苹果的效用是 1 元。
答案: B24.对价值悖论的解答正确的是:A.商品的数量越多,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它的最后一单位的相对购买价格就越低。
B.生产成本越大,价格越高。
C.商品对人类越有用,价格越高。
D.商品数量越多,边际效用越大,价格越高。
答案:A25.下面不属于价格歧视的是:A.商家对同一产品的消费者中忠实的老顾客和尚未形成忠诚感的新顾客实施不同的价格。
B.旅游景点对儿童和老人收取价格低于其他观众的票价。
C.垄断企业把同样的产品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顾客。
D.商场对不同品牌的牙膏制定不同的价格答案:D26.下列属于实现价格歧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卖者是一个垄断者,或者它至少拥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力,因而他可以控制价格B.卖者能够了解不同层次的买者购买商品的意愿或能力。
也就是说,他知道不同的买者对商品所具有的不同的需求弹性。
C.各个市场是相互分离的。
D.以上都是答案:D27.本课程所提到的经济学的双重主题是:A.效率与公平B.稀缺与效率C.金钱与道德D.资源的有限和欲望的无限。
答案:B28.人们一直信赖黄金,主要是因为:A.黄金对人类有着巨大的价值。
B.黄金代表高贵,满足虚荣心。
C.黄金具有稀缺性。
D.黄金使人类交易更方便。
答案: C29.下列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A.劳动B.利润C.资本D.土地答案:B30.工人由于工资水平及劳动条件等原因而主动放弃工作职位或就业机会而出现的失业,我们称之为:()A.非自愿失业 B. 自愿失业 C. 自然失业 D. 闲暇答案: B31.两种商品的价格不相同,但对消费者来说,这两种商品每元的边际效用有可能相同。
A.正确B.错误答案:对32.当边际效用减少时,总效用一定是减少的。
A.正确B.错误答案:错33.作为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哪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最大就应当选择哪一种商品。
A.正确B.错误答案:错34.某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数量感到足够了,这说明他对该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达到了极大A.正确B.错误答案:错35.根据本课程的观点,消费者均衡告诉我们如何使稀缺的有限资源能在我们自身理性的支配中给我们自己带最大的满足和效用。
A.正确B.错误答案:对36.根据本文,“捆绑”销售有利于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
A.正确B.错误答案:错37.根据等边际原则,作为学生,应该在每一门功课上分配相等的时间。
A.正确B.错误答案:错38.根据本课程的观点,社会福利最大化是每一个人的效用最大化之和。
A.正确B.错误答案:错39.根据本课程,投机揭示了“看不见的手”法则的作用,并通过拉平供给量和价格,提高着经济效率。
A.正确B.错误答案:对40.根据本课程的观点,投机者加大了市场的风险,使物价波动更大。
A.正确B.错误答案:错41.根据本课程的观点,消费者均衡告诉我们如何使稀缺的有限资源能在我们自身理性的支配中给我们自己带最大的满足和效用。
A.正确B.错误答案:对42.垄断厂商可以通过价格歧视把消费者剩余全部或部分转化为自己的利润。
A.正确B.错误答案:对43.二级差别定价(也叫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把买者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类别,对每类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A.正确B.错误答案:错44.垄断市场不但造成了较高的价格和较低的产量,而且会带来无谓损失。
A.正确B.错误答案:对45.孔子的“君子罕言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金钱和货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