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预防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138.26 KB
- 文档页数:2
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及护理干预的观察【摘要】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面临低血糖的风险,本文旨在探讨低血糖的发生率、影响因素、临床表现以及护理干预措施和策略。
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其中影响因素包括饮食、药物使用等。
低血糖发生后表现为头晕、恶心、出汗等症状,需要及时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调整药物剂量、密切监测血糖水平等。
未来研究应该重点关注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低血糖的护理重要性,并寻找更有效的护理策略来预防和管理低血糖的发生。
该研究对于提高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透析、低血糖、护理干预、发生率、影响因素、临床表现、护理策略、护理重要性、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逐年增加。
据统计,全球约有4亿人患有糖尿病,而其中大约3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肾脏病变。
糖尿病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导致大量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需要接受透析治疗。
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可以帮助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生命,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并发症和风险,其中低血糖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低血糖在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中尤为突出,其发生率高,且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对于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及护理干预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低血糖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
也可以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护理策略和措施。
部分对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的研究内容铺路。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的情况及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低血糖发生后的临床表现,探讨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并总结低血糖护理策略对患者的重要性。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低血糖的特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他们的生存时间。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预防作用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低血糖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经诊断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与B组(采取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护理不同透析时间低血糖发生的情况与依从性进行观察记录。
结果①低血糖发生率:B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护理依从性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运用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中可有效预防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并使患者护理依从性得到提高,值得推荐。
标签:血液透析;低血糖;糖尿病肾病;护理干预血液透析是终末期的糖尿病肾病[1]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因透析液中的葡萄糖可为细菌构建滋生条件,因此可导致医院感染,为使院内感染的机率降低,当下臨床常采取无糖透析液,这便进一步增加了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现就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依次采取常规护理与强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探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组50例患者全部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A组中,女14例,男11例;年龄在45~79岁,年龄中位值(56.36±7.15)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17年,病程中位值(6.29±2.84)年。
B组有13例女,12例男;年龄在46~80岁,年龄中位值(55.98±7.11)岁;最短病程4年,最长16年,病程中位值(6.38±2.57)年。
两组性别、年龄与病程等临床常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纳入标准与研究标准: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经诊断糖尿病均符合WHO有关2型糖尿病[2]的临床诊断标准,肾病均符合中华医药学会肾病分会[3]制定的相关标准;②透析依从性良好;③患者每周透析2~4次,4~5 h/次,并且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④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预见性护理指引预防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低血糖的作用分析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糖尿病肾病也成为了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而对于一些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最终可能需要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对于已经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来说,低血糖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甚至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预见性护理指引预防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低血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预见性护理指引预防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低血糖的作用。
预见性护理指引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和患者提前感知低血糖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于已经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来说,由于肾脏功能受损,排除胰岛素的能力受到影响,使得血糖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预见性护理指引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血糖情况、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出现低血糖的风险,并提前进行干预和指导,从而降低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可能性。
预见性护理指引可以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低血糖的风险。
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家属的合作至关重要。
而预见性护理指引可以通过定期的健康教育活动,向患者和家属传授关于血糖管理、低血糖预防、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对低血糖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使得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预防低血糖的过程中来。
从而提高低血糖的预见性和防范能力。
预见性护理指引可以促进医护团队的协同合作,提高低血糖的防控水平。
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医生和营养师等多个专业人员需要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而预见性护理指引可以作为医护团队沟通协作的桥梁,促进各个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交流和融合,从而提高低血糖的防控水平。
预见性护理指引也可以帮助医护团队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因低血糖等并发症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预防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低血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低血糖的预防效果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是糖尿病患者中较为严重的一类,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以维持生命。
血液透析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可能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低血糖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和出汗等症状,严重情况下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低血糖事件,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一、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原因和危害1. 原因:糖尿病肾病患者本身就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再加上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会使得患者的血糖水平更加不稳定。
而血液透析会导致患者体内的代谢失衡,容易引起低血糖。
2. 危害:低血糖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可能会引起头晕、恶心、出汗、心慌等症状,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昏迷和抽搐,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长期反复出现低血糖事件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焦虑情绪,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1. 严密监测血糖水平: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严密监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通过临床观察和血糖仪监测,及时发现患者血糖偏低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2. 调整透析方案: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特殊情况,护理人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调整患者的透析方案。
包括透析频率、透析时间、透析速度等参数的调整,以减少透析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3. 合理控制饮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饮食也需要得到合理控制。
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控制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给患者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4. 增加营养支持: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由于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的影响,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护理人员应当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包括提供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5. 心理护理:低血糖事件不仅会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预防作用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预防作用。
方法:从近两年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取护理干预模式、常规护理模式,将病情管理情况、低血糖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作为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
结果: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病情管理情况比较良好,与对照组相比形成了差异性(P<0.05);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获得高达96.67%的护理满意度,而对照组仅获得76.67%的护理满意度,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护理干预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对低血糖形成有效预防和干预,并不断提高患者病情管理水平,使得患者形成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干预;低血糖现阶段,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公众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生几率,同时再加上丰富化的物质生活的影响,诸多社会群众的饮食方式的科学性不足,很难有效控制三高食物的摄入量,从而使糖尿病越来越常见。
在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偏高的影响下,且血糖水平控制缺失,极容易引发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在糖尿病肾病治疗方面,血液透析法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方法会使患者体内糖分丢失越来越严重,引发一系列不良现象,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而患者要想维持身体状况,必须要提高对定期接受血液透析的重视程度。
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应借助护理干预模式的扶持【1】。
为此对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预防方面的价值进行探讨分析,以下是我院具体的分析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组男女性别比例分别为18:12,患者最低年龄为60岁,最高年龄为80岁,平均年龄为(70.38±1.33)岁。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低血糖的预防效果分析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长期发展而来的一种肾功能不全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受损,导致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血液透析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
血液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针对血液透析过程中糖尿病肾病患者低血糖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低血糖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危害二、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原因分析1. 营养不良: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需要限制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导致血糖浓度下降。
2. 透析过程中葡萄糖丢失: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血液会通过透析器,透析器起到一种过滤作用,除了排出废物外,有时候也会排出机体内的一些必要物质,其中就包括葡萄糖。
3. 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使用不当: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如果使用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不当,会导致血糖过低。
4. 透析后餐食摄入增加:在透析后,患者的食欲可能会增加,如果餐食摄入过多,会引起血糖浓度快速升高,随后迅速下降。
5. 自身调节功能减弱: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减弱,对血糖的自我调节功能也会减弱,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1. 严格控制饮食:护士对患者的饮食进行严格的管控,监督患者合理摄入膳食,避免营养不良。
2. 监测血糖水平:护士加强对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定时检查血糖值,发现低血糖的迹象并及时处理。
3. 合理调整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用量:护士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用量,避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4. 透析后餐食的管理:护士指导患者在透析后合理控制餐食摄入量,避免导致血糖水平快速波动。
5. 教育患者及家属: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低血糖的预防知识教育,使其了解低血糖的症状、预防方法及应急处理措施。
预见性护理指引预防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低血糖的作用分析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肾脏病变,最终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当糖尿病肾病进展至晚期,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治疗后低血糖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较大威胁。
预见性护理指引预防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低血糖的作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见性护理指引的概念、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低血糖的危害以及预见性护理指引预防低血糖的作用分析进行论述。
一、预见性护理指引的概念预见性护理指引是指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通过对疾病状态、治疗过程、护理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提前预见并预防可能出现的各类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和措施。
预见性护理指引强调的是对患者的全面了解和全面护理,避免因护理不当或疏忽而导致患者的不良后果。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血液透析治疗后低血糖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因此预见性护理指引对于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低血糖的危害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体外净化患者的血液,帮助患者去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产物的治疗方法。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肾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
血液透析治疗后低血糖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低血糖的危害包括但不限于:头晕、恶心、出汗、心悸、抽搐、昏迷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如何预见并预防血液透析治疗后低血糖成为了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 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严密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尤其是在治疗前后和治疗中的不同时间点。
通过对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低血糖的迹象,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合理控制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和频率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和频率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护理干预预防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效果【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手段来分析该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预防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到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0人,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且两组都要进行400次的血液透析,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血液透析,观察组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不同时段的血液透析呈现的低血糖状况。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在血液透析中的不同时段呈现了发生率低的低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发生的概率,保证了血液透析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护理干预;预防;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低血糖;效果前言:当个体患有糖尿病之后,因为长期高浓度血糖,肾功能受到损害,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并发症。
医院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会采用无糖透析,但是该种方法极易引发患者的低血糖。
糖尿病肾脏病后期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血液透析,为了有效防止无糖透析液加剧患者低血糖问题的发生,本文采取血液透析护理措施来应对,降低患者低血糖的风险,提升患者的透析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本院2015年5月到2016年4月间收治符合要求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39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5±3.3)。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为期两个月的透析中发生低血糖问题,延缓了患者的治愈进度,不利于提升医院科室的治疗效果。
1.2方法在进行试验之前,首先要针对30例患者进行400次的透析治疗,在研究工作开展前三个月进行。
当患者进行透析时,护理人员要按照糖尿病肾病的胰岛素常规用量来治疗,即16~24U/次。
透析液氛围A无糖桶装无菌透析液和B干粉;干预后3个月患者雷击透析400次,透析当日胰岛素用量减少 4 ~8U。
在进行透析的过程中,责任护士要告知患者血液透析会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不能随意停药或者改药。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预防作用
杨碧玉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4(000)012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效果。
方
法80例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预防低血糖的发生采用加强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
护理后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在饮食、用药、自我监测等方面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在0~1 h、1~2 h、2~3 h、3~4 h 内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增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对低血糖的认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总页数】3页(P8-10)
【作者】杨碧玉
【作者单位】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四川内江,64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预防作用 [J], 黄颖
2.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预防作用 [J], 阿米娜·赛提别克;沙吾列什·哈吉别克;萨依然古丽·木沙胡力
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预防作用 [J], 韩萍
4.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预防作用 [J], 王梦雨; 邢治玲
5.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预防作用观察 [J], 金艳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