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糖尿病肾病护理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01 KB
- 文档页数:5
主垦匡苎担壶2Q Q8生2旦签§鲞差12塑鱼g世£Q££b iⅡ§丛s4适i g§,§£Q!£堕b塑2Q Q8,№!§,H Q:12观察组给药后I O分钟产妇主诉疼痛缓解,20分钟时镇痛效果可达I级,有效率100%,其中17例出现轻度嗜睡,22例出现下肢轻度麻木,不影响行走(见表1)表1两组分娩镇痛效果2.2产程比较观察组第一产程明显缩短,二、三产程组间无差异,总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见表2)。
表2两组产程比较(m i n,x±s)组别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观察组471.2±101.851.68+6.875.16±3.26528.494-132.14对照组587.6±154.751.16±27.095.86±1.73644.00±183.62P<0.01>O.05>0.05<O.012.3两组产妇失血量及新生儿情况比较(见表3)。
2.6副反应观察组出现尿潴留l例,予24小时间断丌放导尿后拔出尿管,自行排尿,余无不适。
3讨论本研究通过30例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及对照,证明应用A ubcx泵硬膜外联合用药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对母婴无影响。
用微量泵持续硬膜夕i--'J,卉U量联合用药,既满足了产程时间长的要求,又避免了单次、单药的缺点,发挥了三种药物各自药理作用及协同作用,增强了镇痛效果,最人限度的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
表3两组失血量及A pgar评分(m i n,x±s)2.4分娩方式283观察组剖宫产及阴道助产为3例和5例,占该组的10%和17%;对照组剖宫产及助产各为l O例和5例,各占该组的33%和17%,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O.05)。
2.5母体及新生儿血药浓度芬太尼在母体及新生儿血浆中均末检出,乳汁中未测到任何~种药物(见表4)。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作者:刘树芬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64-01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M)全身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M患者一旦出现肾功能损害,如未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其进展非常迅速,往往在几年后演变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存率[1]。
据统计,30-40%的1型糖尿病、20%的2型糖尿病将发生DN[2]。
我国DM患病率超过总人口的2.5%,因此,如何有效防治DN的发生、发展,在DM和肾病护理中尤为重要。
因此做好对DN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积极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白蛋白尿,进一步阻止或延缓病程的进展。
本文就糖尿病肾病近年来的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1合理控制饮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热量应根据理想体重和活动情况来调整。
各种营养成分的搭配比例为: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5%-65%,脂肪占总热量20%-25%,以植物油为主;蛋白质摄入应根据患者情况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一般0.8g/kg/d,对有低蛋白血症水肿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须限制钠的摄入,蛋白质摄入宜采用!少而精。
即0.6g/ kg/d,以高生物价值的优质蛋白质为主[3]。
指导患者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以减少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同时还要摄入一定量的果胶、瓜胶、纤维素等膳食纤维。
1天至少3餐,或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以降低血糖的峰值。
当患者出现水钠潴留时,可对其进行适当限制盐分和水分的摄入,并根据患者的尿量调整饮水量,保证患者的电解质平衡。
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高血压时,合理饮食也很重要,患者应采用低盐饮食,少食腌制品、香菇等盐分较高食物。
2降低血糖,控制血压研究证实,有效控制血糖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决定作用[4],而合理饮食、口服药物以及注射胰岛素是目前控制血糖的主要手段。
肾病综合症患者护理方案模版一、患者背景肾病综合症,也被称为肾炎综合症,是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包括多种病因和不同类型的病理变化,会导致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损害。
对于这类患者的护理,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病程进展和治疗情况,并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二、评估与监测1. 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病情,对其体重、尿量、血压、血常规、生化检查等指标进行定期监测,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和进展。
2. 体格检查:定期检查患者的水肿、胸腔积液等症状,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肾功能。
三、营养与饮食1. 营养评估:通过定期测量和评估患者的体重、身高、BMI等指标,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根据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
2. 饮食建议:(1) 控制蛋白质摄入: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合理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2) 控制钠盐摄入:限制高盐食物,以控制水肿和高血压。
(3) 控制液体摄入:根据患者的尿量和肾功能情况,合理控制液体的摄入量,以避免水肿和负担肾脏。
(4)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补充缺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
(5) 避免刺激性食物:限制辛辣食物、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以减少对肾脏的刺激。
四、药物治疗1. 服药指导:对于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对药物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指导。
2. 监测药物疗效与副作用:定期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副作用,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定期药物复查:定期对患者进行药物复查,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及时跟进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五、心理支持1. 教育与心理疏导: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肾病知识和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病因和发展,以及护理的重要性。
2. 心理辅导: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通过面谈或小组交流,帮助患者和家属减轻焦虑和压力,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 社会适应: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和协助,帮助患者和家属解决住院期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糖尿病肾病病情观察及护理糖尿病是现代医院中相对常见的疾病。
该疾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综合症,其特征是慢性高血糖症,临床研究表明,它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
糖尿病通常可以同时损害人体的多个系统,尤其是组织或器官(眼睛,肾脏,血管,心脏等)。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对糖尿病患者健康和安全的重大威胁。
糖尿病肾病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如果疾病逐渐恶化,则有可能最终进入透析阶段并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
临床上,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很高。
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是透析患者的主要疾病之一。
同时,糖尿病肾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很可能合并心血管疾病,而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性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关于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观察以及护理方法:一、糖尿病肾病出现或病情加重的症状1、肾性贫血患该病者,大多有轻度到中度的贫血,这种贫血会使得患者出现疲倦、耳鸣、头晕、疲倦、呼吸急促、乏力等方面的症状。
该病所致的贫血跟骨髓造血能力下降、红细胞生成素过少、营养不良、红细胞寿命缩短等原因有关。
2、浮肿患该病者会有负重症状,这是早期该病最为明显的一个症状。
该症状跟肾脏功能受损,肾脏无法及时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有关。
早期的时候,患者仅仅只有足踝部跟眼睑处有浮肿,这种浮肿在稍作休息后会消失。
病情加重时,患者会出现持续性或全身性的浮肿,出现这类浮肿的时候,说明患者已经进入到尿毒症时期了。
3、小腿抽筋患该病者会出现小腿抽筋的症状,这种症状主要是因为肾功能下降所导致的。
一般肾脏会分泌出调节钙代谢的激素,当肾功能下降的时候,该种激素也会慢慢减少,影响到钙的吸收,容易出现小腿抽筋的症状。
严重者,可能会发生骨质疏松。
4、血压升高患该病者会有血压升高的症状,这种症状也跟肾功能出现问题有关。
当肾脏出问题的时候,肾脏中会分泌出大量的醛固酮,这种物质会收缩血管,然后使得血压升高。
患该病者会有疲倦、乏力的症状,这种症状是该病最开始的症状之一,跟代谢功能异常,肾功能下降有关。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1.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或沉细。
2.肝肾阴虚证:头晕耳鸣,口干咽燥,腰膝酸痛。
两目干涩,舌脉: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或沉细。
3.脾肾亏虚证: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腰膝酸软,口干不饮,大便不实,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兼证1.痰瘀证(贯穿于疾病始终)症状:舌色暗,舌下静脉迂曲,瘀点瘀斑,脉沉弦涩。
2.湿热证症状:兼见尿频、急迫、灼热、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水肿1.评估水肿程度,监测体重、腹围。
2.观察排尿的次数和量,使用利尿剂者观察电解质和生命体征变化。
3.阴囊水肿者可局部垫起,避免受压;严重胸、腹水时取半坐卧位。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肾、内分泌等穴,耳部水肿患者禁用。
(二)皮肤瘙痒1.着柔软棉织品,避免化纤、羽绒、羊绒等织品,沐浴或泡脚时水温40℃以下。
2.修剪指甲,指导患者勿搔抓皮肤。
3.遵医嘱给予中药涂药。
4.遵医嘱中药药浴,药液温度在40℃以下,药浴时间要短,以20分钟为宜。
5.遵医嘱中药熏洗,皮肤破溃者禁用。
(三)泡沫尿(蛋白尿)1.观察尿泡沫多少及消散时间。
2.注意观察发热、劳累等因素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
3.遵医嘱艾灸,取足三里、肾俞、脾俞、气海、三阴交等穴。
(四)恶心呕吐1.保持口腔清洁。
2.舌面上放鲜姜片,以缓解呕吐。
3.口中氨味者,予以冷开水或饮柠檬水漱口。
4.遵医嘱艾灸,取膈腧、胃腧、神阙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内关、合谷等穴。
(五)头胀肢乏1.定时血压监测,高血压危象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立即报告医师。
2.保持大便通畅,勿屏气或用力排便。
顺时针按摩腹部。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三阴交、足三里、风池、百会、太阳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脑干、神门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肾病糖尿病的护理常规1. 控制血糖水平: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或胰岛素注射等方法,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2. 控制血压和血脂:积极治疗高血压和高血脂,保持在正常水平以减轻肾脏负担。
3. 合理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适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
4. 戒烟限酒:尽量避免烟草和酒精的摄入,减少肾脏负担。
5. 保持适当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和血压,有利于肾脏健康。
6. 规律监测:定期检测血糖、血压、血脂等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 合理用药:按照医生建议正确使用降糖、降压、降脂药物,避免滥用药物造成肾脏损害。
8. 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9. 饮食注意事项:避免摄入过咸、过甜、高热量的食物,控制饮食中糖分和脂肪的摄入。
10. 心理情绪支持:与家人、朋友交流,保持轻松的心情,避免长期处于紧张压力之下。
11. 定期体检:定期到医院进行肾功能检查、眼底检查等,及时发现并处理糖尿病肾病的并发症。
12. 保持良好的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利于糖尿病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13. 注意药物副作用: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药物使用剂量,避免药物对肾脏造成不良影响。
14. 辅助治疗措施: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帮助维持肾功能。
15. 注重药物遵医嘱:严格按照医生的用药指导进行药物治疗,不可随意更改或停止药物使用。
16. 随身携带相关资料:患者应随身携带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相关资料,方便应急情况下医生了解病史。
17. 注意避免感染:避免接触病原体,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18.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病变,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眼部并发症。
19. 限制饮水量: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医生建议控制饮水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20.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定期进行病情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