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年秋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达标测试卷沪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419.00 KB
- 文档页数:7
第三章声的世界一、填空题1、“鼓不敲不响”,说明鼓被敲以后产生了才发出了声音,月球上宇航员之间只能用无线电通话是因为。
2、用手去触摸正在发声的锣面,手有“麻麻”的感觉,这是因为,手触摸一会后,锣声停止,这说明。
3、正在游泳的人引起水的而发声,这时鱼会被吓跑,主要是因为能传播声音。
4、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的缘故。
5、在物理学中,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频率”、“振幅”、“音色”这些词,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这些词。
二、选择题7、一些人对声现象有下列认识,这其中正确的是()A、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不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空气是一种传播声音的介质D、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8、如图所示,一只电铃放在玻璃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去时,将会发生()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B、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一声音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9、下列现象中说明固体能传声的是()A、我们能听到自己讲话的声音B、击鼓时可以听见鼓声C、古代战争中,侦察兵伏在地上能听见较远处敌军来犯的脚步声D、打电话时可听见远方亲人的问候10、在下列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A、用光将鱼吸引到网内B、鱼被岸上人的说话声吓走C、在岸上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D、在岸听到波浪拍击海岸岩石发出的轰鸣声11、钢琴与小提琴分别有“乐器之王”和“乐器皇后”的美称,当它们合奏同一旋律的乐曲时,我们仍能分辨出它们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12、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的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的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传播速度1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和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2019-2020 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复习练习题沪科版一、填空题(共28 分,每空 1 分)1.“鼓不敲不响”,说明鼓被敲今后产生了才发出了声音,月球上宇航员之间只能用无线电通话是由于。
2.用手去触摸正在发声的锣面,手有“麻麻”的感觉,这是由于,手触摸一会后,锣声停止,这说明。
3.正在游泳的人引起水的而发声,这时鱼会被吓跑,主若是由于能流传声音。
4.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这是由于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的缘故。
5.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松涛、鸟语、流水潺潺、琴声委婉,让人心旷神怡,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
我们能分辨出鸟语和琴声是依照声音的不相同。
6.在物理学中,对声音特色的描述有“频率”、“振幅”、“音色”这些词,请在以下各小题中选填这些词。
( 1)“响彻云霄”说明声音的大;( 2)“悦耳悦耳”说明声音的好;(3)“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高7. 30~ 40dB 是较理想的环境;高出50dB 就会影响和。
8.蝙蝠平时在夜间活动,并且能正确地判断方向,是由于它们在翱翔时会发出,这些声波碰到阻挡物会回来,依照到来的方向和时间,蝙蝠就可以确定目标的地址和方向了。
人们把这种定位的方法叫做,科学家根据这种原理发明了,用来等。
叫做9.我们把声波的频率在至之间的声音称之为可听声,频率高于,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叫做。
10.中国传统的中医学中诊断的四个路子“望、闻、问、切”,其中20000 Hz 的声波是最早利用声音诊断病的例子。
现代医学中,医生们利用来诊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B”超。
二、选择题(共51 分,每题 3 分)11.一些人对声现象有以下认识,这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不变B、声音在真空中的流传速度最大C、空气是一种流传声音的介质 D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12.以下列图,一只电铃放在玻璃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去时,将会发生()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B、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一声音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13.以下现象中说明固体能传声的是()A、我们能听到自己讲话的声音B、击鼓时能够听见鼓声C、古代战争中,侦探兵伏在地上能听见较远处敌军来犯的脚步声D、打电话时可听见远方亲人的问候14.、在以下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能够在水中流传的是()A、用光将鱼吸引到网内B、鱼被岸上人的说话声吓走C、在岸上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D、在岸听到波浪拍击海岸岩石发出的轰鸣声15.钢琴与小提琴分别有“乐器之王”和“乐器皇后”的美称,当它们合奏同一旋律的乐曲时,我们仍能分辨出它们的声音,这是由于它们有不相同的()A、音调 B 、响度C、音色D、频率16.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治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的主若是改变乐器发出的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流传速度17.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相同量和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相同频率的声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
如图1所示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
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并发出“啊”的声音,这是利用了 ()图1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2.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 m/s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消失C.利用回声测距原理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D.只要物体振动发声,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高B.“引吭高歌”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大D.“闻其声知其人”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不同4.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D.晚八点半以后禁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5.同学们在操场上用嘹亮的歌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
演唱过程中涉及的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B.唱歌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歌声传得越远C.“歌声嘹亮”指的是音调高D.老师能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名同学在唱歌6.下列实例中,利用了次声的是 ()A.蝙蝠利用声波定位B.用声呐探测海深C.用B超做体检D.预测地震和台风7.如图2所示,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所示,经对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2A.甲的响度大于乙的响度B.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C.甲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8.关于如图3所示四个情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图3A.图甲:正在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图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响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图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图丁:8个相同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9.如图4所示,用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
第三章达标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6分)1.花样游泳表演时,场馆内音响发出的音乐声能被水中的运动员听到。
这说明除了气体,________也能传播声音。
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后,传播速度________(填“不变”“变慢”或“变快”)。
2.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表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频率。
此数值越大的音叉,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越高。
3.长时间大音量用耳机听音乐会使耳膜受损,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______。
4.小王将耳朵贴在铁轨上,在相距几百米的铁轨另一端,小李用小铁锤用力敲一下铁轨,则小王可以听到2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来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来的。
5.【新题】春天,折下嫩绿的柳枝,抽出其中的白杆儿,用圆圆的皮儿可做出一支支柳笛,如图所示,粗笛声音浑厚像牛吼,细笛声音尖厉似鸡鸣,这是因为二者的声音的________不同。
柳笛的音调发生改变时,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
如图所示的是两个不同柳笛A和B 在相同时间内振动发声的波形图,其中________波形的音调低。
6.声呐可用于测绘海底形状,是利用了________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
这种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也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__。
8.“抖音”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抖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__________,声波传播速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若以10倍速度快速播放“抖音”,人耳听到的声音相比正常播放时要少,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综合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是同学们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时的电视画面,青少年代表正在集体献词:“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朗诵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声音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朵C.依据响度能区分男声和女声D.音量调大改变了声音的音色2、琵琶演员在演奏前调节琴弦的松紧,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击鼓时,力度不同,纸屑被弹起的高度不同,说明响度与频率有关B.乙图:正在发声的音叉,使乒乓球反复弹起,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丙图: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丁图:改变钢尺伸出桌边长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说明音调与振幅有关4、擂鼓时,人们用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A.响度增大B.音调升高C.音色改变D.频率改变5、如图为艺人正在表演口技,某时刻观众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感觉好像一个瓷盆被摔碎了一样。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观众听到的口技声是通过空气传播过来的B.艺人可以模仿各种声音,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调C.观众听到一声巨响,说明声音的响度很大D.现场观众不交头接耳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6、夏季奥运会上,花式游泳运动员们跟着音乐在水下做出了整齐划一的优美动作,其中包含着许多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乐不可以通过水来传播B.播放音乐的喇叭没有振动C.播放音乐是为了传递能量D.音乐给运动员们传递信息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①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②“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③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否有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④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⑤一些城市春节期间实施“禁鞭令”,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⑥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A.2个B.3个C.4个D.5个8、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B.城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C.在城市街道两旁多种植树木花草D.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9、下列措施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A.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B.靠近居民区的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墙C.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D.汽车进入居民小区后,禁止鸣笛10、对于声音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A.百灵鸟的叫声清脆如玉,这是对响度的描写B.“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C.听不到隔壁教室的声音,这是因为固体的墙壁不能传声D.柴门闻犬吠,这是通过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是“犬吠”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如图所示,小刚家新买的城市越野车安装了倒车防撞超声波雷达。
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满分100 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30分,1-10题为单选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2.(2018•菏泽)下列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吹一细管,并将细管不断剪短,听其声音的变化B.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近面颊,感到发麻C.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接着慢慢向外抽气D.瓶口对着点燃的蜡烛,敲击瓶上的橡皮膜,火焰向左摆动3.(2019•长沙模拟)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的蜜蜂发生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生的嗡嗡声()A.响度大 B.音调低 C.音调高 D.响度小4.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
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什么特性来判断()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5.(2019•武冈市模拟)三国时期士兵为了能及早听到敌人夜袭的马蹄声,常常是睡在地上并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马蹄声可以沿地面传播B.马蹄踏在地面上,使土地振动C.马蹄声在空气中传播比在土地中快D.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6.(2018秋•郑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音调较高且相同的两种声音()A.甲乙 B.甲丙C.乙丁D.丙丁7.(2018•临沂模拟)下列关于噪声的理解,正确的是()A.0dB是指没有声音B.0dB的环境是人类最理想的声音环境C.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中可锻炼人的听力D.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身心和身体健康8.(2018秋•揭西县期末)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则()A.甲图声音尖利,音调高B.乙图声音尖利,音调高C.甲图塑料梳子的齿疏,振动慢,音调高D.乙图塑料梳子的齿密,振动慢,音调高9.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因为()A.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10.(2018秋•庐江期中)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必须看到发令枪的烟才开始计时,若气温为15℃,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时间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相比,一定()A.少了2.94s B.多了2.94s C.少了0.294s D.多了0.294s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2018秋•临川期末)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产生的,并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定向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有一种电动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动牙刷正确的说法是()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阳江城区“禁放烟花爆竹”,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3、声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区分C.“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音调低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4、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禁止鸣笛的标志。
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A.减小噪声传播速度B.在空气中阻断噪声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5、如图是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球形音箱和底座组成,二者均为磁体。
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歌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B.根据音调可以分辩出哪位歌手的歌声C.调节音响音量,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D.音箱发出的声音通过固体传到人耳6、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经常使用到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脏跳动发出的微弱声音。
沪科版初二物理全册《第三章声世界》质量检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8题;共36分〕1.关于声响的发生与传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声响是由于物体振动发生的B. 声响不能在固体中传达C. 声响可以在真空中传达D. 发声体只能是固体2.中国城堡室内乐团在福州于山九日台音乐厅举行音乐会.台下的听众可以区分出不同乐器收回的声响,是依据声响的〔〕A. 响度B. 音色C. 音调D. 振幅3.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收回超声波,中转牙刷棕毛刷不到的中央,这样刷牙洁净又舒适,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电动牙刷收回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达B.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C.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4.吉他手在演奏时右手不时地来回拉动琴弦,左手在琴弦上上下下滑动并用手指按压琴弦,他的左手不时在琴弦上滑动目的是为了改动〔〕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传达方向5.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响,主要依据声响的〔〕A. 响度B. 音色C. 音调D. 传达速度6.以下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只要房主自己说出暗语时才干翻开的〝声纹门锁〞,是依据声响的音调来识别的B.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达C.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发生的D.中考时期学校路段制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削弱噪声7.以下应用声响传递信息的是〔〕A. 西瓜能否成熟可以用手重敲B. 应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 用超声波加湿器湿润空气D. 用超声波来清洁牙齿8.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声响在不同介质中的传达速度相反C. 声响在真空中的传达速度为340m/sD. 公路旁装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削弱噪声9.以下研讨方法与研讨经过乒乓球跳动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反的是〔〕A. 研讨光时将它分红可见光和不可见光B. 研讨光的直线传达时引入光线C. 研讨影响声响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D. 经过蜡烛火焰的状况来判别声响能否可以传递能量10.以下描画最接近实践的是〔〕A. 声响在水中的传达速度约为340m/sB. 夏天,沈阳的气温可达30℃C. 中先生正常行走时一步的长度约为0.5dmD. 播放一遍中先生眼保健操音乐的时间约为0.5h11.在如下图的图文对应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A. 声呐探测鱼群,超声波在水中传达的速度比光波、无线电波的速度大B. 用听诊器看病,减小声响分散,可增大响度C. 男女声二重唱,声响大小不同是由于音调不同D. 用冲击钻在墙上打洞,捂住耳朵可以减小噪声的频率12.教员用异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时剪短,他在研讨声响的(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 音调与吸管资料的关系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 音色与吸管资料的关系13.发作地震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采取的自救措施中最实在可行的是:A. 大声呼救B. 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C. 用硬物敲击墙壁或水管求救D. 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14.〝神六〞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任务更为关注。
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卷-沪科版(含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人们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是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太慢,发出的声音低于人的听觉范围,属于______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3.在皖北地区很流行传统儿童游戏“摸瞎”,如图所示,蒙着眼的小朋友根据声音判断是哪位小朋友以及他的位置。
蒙着眼睛的小明同学能根据声音的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判断出其他小朋友与他距离的远近。
4.进入21世纪,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汽车也悄然进入了千家万户。
我们听见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是通过________传来的。
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等单位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禁止鸣笛是在________处控制噪声的。
5.为做好新冠肺炎及其病毒变异防疫工作,某学校利用晨会时间开展了防疫知识的宣传,提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讲卫生、勤洗手、少聚集”。
同学们听到领导讲话的声音是由于人的声带发生____________产生的,且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填“能量”或“信息”)。
6.在2021年央视春晚上,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通过云传播的方式为中国观众演唱了歌曲《我的太阳》,其中“男高音”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填声音特性名称)。
7.多普勒效应指出,波在波源移向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高,而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接收频率变低。
我们日常所说的声音就是一种波。
若火车的鸣笛离我们越来越远时,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变________(填“高”或“低”)。
8.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
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__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这里声音加强的是________(填“响度”或“音调”)。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 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B.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C.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2. 站在教室里上课的老师听不到自己的回声,其主要原因是A. 老师讲话声音不够大B. 教室里有学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吸收C. 讲台离墙太近,原音和回声混在一起D. 教室窗户是打开的,没有障碍物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 航天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4. 在电影院里,为了更好地体现影片的效果,人们往往在剧场的各个方位都装有大大小小的音箱,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A. 使观众听到的声音响一些B. 使电影院里各个座位上的观众都能听到声音C. 使观众听到的声音更清楚些D. 利用双耳效应,让观众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产生立体声的效果5. “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 音色音调B. 音色响度C. 音调响度D. 音色音调响度6. 如图所描述的声音具有的共同点是A. 声音的音调是相同的B. 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C. 都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D. 都是噪音7.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B. 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C. 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 大象能听到超声波8. 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频率B. 振幅C. 节奏D. 音色9. 如图所示,把相同的几只瓶子灌入高度不同的水,拿筷子用相同的力量敲打它们时,可听到不同的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声音的响度不同B. 声音的音色不同C. 声音的音调不同D. 振幅不同10. 关于听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一定是相同的B.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C.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一定是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D.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有关11. 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
第三章声的世界达标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1.花样游泳表演时,场馆内音响发出的音乐声,能被水中的运动员听到。
这说明除了气体,________也能传播声音。
从空气到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________(填“不变”“变慢”或“变快”)。
2.如图所示,从三真殿到老君殿的台阶谓之“水鸣天梯”。
一人在上端,另一人拾级而上,上端的人便会听到叮咚悦耳的水鸣声,让人啧啧称奇,疑有神意。
其中人们辨别出叮咚悦耳的水鸣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辨别的。
3.中国最年轻的兵种是——特种兵(如图所示)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最拿手的是穿消音靴上天、入地、下海。
消音靴能够在____________环节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4.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能定向发射和接收________(填“超声”或“次声”)。
若海水的深度是6.75 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 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________s,才能接收到信号。
5.利用超声能够成像的特点,制成________,可观察母体内的胎儿;利用超声能使清洗液产生剧烈________,具有去污作用的特点,可制成超声清洗器。
6.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军在教室放声歌唱,他用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__________;教室里的同学们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__________传播;正在静心思考的芳芳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军的歌声是___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
7.“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__。
8.据5月29日《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推出和谐配乐版广场舞。
广场舞的音乐声是由音箱中的纸盆____________产生,经____________传播到人耳。
音乐声过大会形成噪声,有关人士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收信号。
关掉音箱是在____________处控制噪声。
9.雅西高速公路在靠近村庄的公路两旁安装有高大的隔音板,这是在__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在城市某些街道旁安装如图所示的标志,这是在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0.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
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
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下列实验能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12.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
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13.蝙蝠是翼手目动物,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蝙蝠中的多数还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喉咙发出超声,然后再依据超声回声来辨别方向、探测目标,有一只在某校大天井里悬停的蝙蝠发出超声后0.12 s接收到了回声。
请你帮蝙蝠算算前方的障碍物到它的距离是( )A.40.8 m B.408 m C.20.4 m D.204 m14.中周“海巡31”轮船配有强声设备,可以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 dB的警示音,用于警示海盗等人员。
关于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是超声B.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接收时减弱警示音,以保护听力D.发射器外形呈喇叭状可以减少警示音的分散,从而使音调变高15.在月球的表面主要有岩石和尘埃,有人说,飞来的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会像无声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响,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的撞击不发声B.流星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空间没有空气,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D.原因不明16.物理课上,老师用力吹一根较长的塑料吸管的同时,用剪刀一小段一小段地剪短吸管,同学们听到的声音( ) A.音色变了B.音调变了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响度相同1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8.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 m,高7 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19.如图所示为某品牌超声清洁器在清洗眼镜。
使用时先向水槽加水使眼镜完全浸没在水中,通电清洁器开始工作。
此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嗞嗞”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B.超声传播不需要介质C.人听到的“嗞嗞”声是超声D.超声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能传递能量20.如图所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三、实验探究题(每题10分,共20分)21.小刚同学在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活动,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记录或归纳实验结论。
(1)小刚用手触摸发声的音叉时,感觉到音叉在______________,他用手握紧音叉时,发声就停止了,这说明_________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2)小刚轻敲桌子的一端,耳朵贴紧桌子的另一端能听到很响亮的声音,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________,最后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了,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猜想,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选用编号为A、D、E的琴弦进行实验。
那么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二,选用编号为A、B、C的琴弦进行实验。
那么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____________有关。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探究中所用的研究方法是。
四、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23.交通法规定,小汽车在高速路上时速不得超过120 km/h,若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进入超声测速区域,如图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370 m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信号,2 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超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 m/s,该车是否违规?24.有甲、乙两人利用回声测量河岸到峭壁的距离,乙站在岸边,甲站在距离峭壁较远处。
甲、乙连线与峭壁垂直,相距50 m。
如果甲放一枪,乙测出所听到的两次枪声的时间差为4 s,求河岸到峭壁的距离。
(设空气中声速为340 m/s)答案一、1.液体;变快 2.音色 3.声音的产生;响度4.超声;9 点拨:超声测位仪是利用超声频率高和穿透力强的性质工作的;超声传播的距离s =2×6.75×103m=1.35×104m ,由v =s t 可得,接收到超声所用的时间t =s v =1.35×104 m1 500 m/s=9 s 。
5.B 超;振动6.振动;空气;噪声 7.产生;传播 8.振动;空气;声源 9.传播过程中;声源 10.音调;响度 二、11.A 12.A13.C 点拨:声波到达障碍物的时间:t =12×0.12 s =0.06 s ,根据v =st 可得,蝙蝠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s =vt=340 m/s ×0.06 s =20.4 m 。
故C 正确。
14.C 点拨:A.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高达150 dB ,是人耳能够听到的,而超声人耳是听不到的,故A 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警示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 错误;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 正确;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故D 错误。
15.C 16.B 17.A 18.B 19.D 20.D 三、21.(1)振动;振动 (2)固体可以传声 (3)小;真空不能传声22.(1)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度(2)80;1.0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材料有关 (3)选取同一根琴弦,改变其松紧程度,比较音调是否变化 (4)控制变量法点拨:(1)由表格数据可知,选用编号为A 、D 、E 的琴弦进行实验,其长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故可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横截面积有关。
编号为A 、B 、C 的琴弦,横截面积、材料都相同,而长度不同,故可验证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2)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
已知猜想一和猜想二的内容,因此猜想三的内容应该是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材料有关为验证猜想三,应选择横截面积和长度都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琴弦F 、G 、H 进行研究,长度应都是80 cm ,横截面积都是1.02 mm 2;(3)要探究音调高低与松紧程度的关系,应选取同一根琴弦使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松紧程度不同,进行实验;(4)音调高低与多个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