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评审结果(中小学系列)
- 格式:pdf
- 大小:755.79 KB
- 文档页数:12
永教体字〔2019〕3号
关于2018年省、市、县级课题立项(结项)
评审结果的通报
各中小学、幼儿园:
2018年各校申报的省、市、县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经过省、市、县专家组评审并报经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与省、市、县实验基地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永修县共有3项省级课题准予立项,1项准予结项;市级课题共有7项准予立项,4项准予结项;县级课题共有19项准予立项,5项准予结项。
现将各校的课题立项及结项情况予以通报(详情见附件)。
希望各校加强对课题的有效指导及组织管理,切实有效地发挥课题研究在促进教学和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附件:1.2018年度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
2.2018年度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结项课题
3.2018年度九江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
4.2018年度九江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结项课题
5.2018年度永修县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
6.2018年度永修县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结项课题
永修县教育体育局
2018年2月21日
抄送:市教育局,县政府,县委宣传部。
永修县教育体育局办公室2019年2月21日印发
感谢你的阅读
附件1 2018年度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赣研室字〔2018〕27号)(3项)
附件2 2018年度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结项课题(赣研室字〔2019〕2号)(1
项)
附件3 2018年度九江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7项)
附件5 2018年度永修县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19项)
感谢你的阅读
附件6 2018年度永修县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结项课题(5项)
感谢你的阅读。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基础教育课业改革与小研究生创新学习实验》课题指南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2017修订版《基础教育课业改革与小研究生创新学习实验》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FHB160516,主持人:张延华,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其核心理念与终极目标在于:通过课题实验的精准引领和系统研究,深度深化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传教式教学向学生研修性学习的根本转变,进而实现学科教学质量以至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课题是研究的开端,是研究的方向所指;成果是研究的终端,是研究的质量所在。
课题的确立必须高度关注实践过程和成果目标双重考量。
立项选题,也是对课题本身加以研究的过程。
(1)课题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现状如何?自己有什么理论依据、经验基础和研究条件?(2)准备从什么角度入手开始研究?具体研究问题的哪些方面?重点在什么地方寻求突破?(3)在怎样的范围内以哪些人为对象进行这些研究?采取怎样的方式和方法、通过什么途径展开研究?(4)研究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数据资料?通过什么方式和采用什么工具加以取得?数据资料进行怎样的统计分析和技术处理?(5)研究结果和结论通过什么方式来呈现?获得的理性认识和提取的新鲜经验以怎样的载体加以宣示?等等。
通过对课题本身的研判和设想,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盲目选题和草率申报,而且有助于立项后的论证开题和实施方案乃至研究成果的前期设计,在一定的程度上为后续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质量保证。
限于题量,“指南”所列课题,除个别特色题目外,均未对学科领域进行细化。
申报者可根据自身岗位工作实际,选择相应的课题层次,根据需要进行技术处理和适当变通。
组织实验区的区域专项课题应侧重遵循区域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立足于对区域共性问题的研究,形成主攻和主导课题,不宜降落在单一学科领域;学科系列的区域专项课题应注重从学科课程与教学以及学生作业改革的角度,对域内的课改深化和教学实践形成强势引领;学科组、工作室等团队专项课题,应该集中团队骨干集体的教育智慧,致力于学科整体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定型;教师个人专项课题,应该基于自身的学科教学专长,着眼于相对微观的策略创新和方法集成,形成特定的运行模式或操作模块,用以支持学科体系建构和理念建树。
公共教育类国家社会科学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面向全国进行公开招标,并于近日公示了本年度中标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
1. 01 教育学一般课题(377项)
2. 02 教育学重点课题(20项)
3. 03 教育学青年课题(40项)
其中,教育学一般课题是本次公示的重点,涵盖了诸多教育领域的问题,如“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我国中小学教师惩戒权实施现状调查与完善对策研究等等。
这些项目将深入研究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可以访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官网或相关新闻媒体。
T each m g Research 教"探研/课程与教学87如\ 亨当"互联网+ &遇上"研学& :<2=^—食——小学科学(线上)研:学实践课程设计策略% IU <◎方婧徐晨来护“互联网+”教育特指运用云计算、学习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技术,跨越学校和班 级的界限,面向学习者个体,提供优质、灵活、个性化教育的新型服务模式。
由此可见,“互联网+”教育 强调的是虚拟空间的教育方式,冲破现实空间的束缚,利用各项信息技术手段在线上进行教与学的互动。
而“研学”实践模式强调的是学生进入不同的场 馆或户外亲身体验$通过一系列的参观、游戏、探究$ 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提升独立学习的能力。
这两种教育模式,在以往的教学融合中鲜有交集。
笔者尝试运用互联网上场馆资源,将两个看似不相关 的教育模式相融合,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
一、研学融合“互联网+”的可行性(—)线上场景提供研学内容研学实践模式和“互联网+”教育都是学生走出课 堂教学,在不同空间下获取新知的学习方式。
研学实践模式倡导亲身体验,"互联网+”提出以大数据为基 础在虚拟空间中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在本质理念上具有冲突性。
但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大场馆相继在网络上推出了自己的线上场馆$运用VR 、AR 技 术,创造了一个虚拟空间,将真实场景投射其中,让 学生运用移动设备也可以身临其境进行探究。
(二) 专业素材提升研学品质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涵盖了学生能感知的物质、生 命、地球与宇宙、技术与工程四大方面的内容$涉及维度宽泛。
除了课本上的内容$更多的知识需要学生通过课外自主探究获得。
运用“互联网+ ”中的大数据资 源,能获得比课本上、教材上更丰富更有趣的素材。
各大场馆的线上资源是由相关领域专业的场馆研 究员收集、编写的,具有科学性、前沿性、权威性。
以研学实践模式为学习支架$运用线上场馆资源提供的学习素材,结合科学课程目标设计学科课程,能让 学生体验一场具有趣味性、学术性的“云研学”课程。
附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年度体育专项课题拟立项名单序号课题名称申报人申报单位拟立项类别1民国学校体育史研究李凤梅郑州大学重大2我国大学生运动伤害及风险防控现状研究闫振龙西安交通大学重点3有氧体能影响大学生认知神经功能的脑机制研究蒋长好首都体育学院重点4“一带一路”战略下西南地区高校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机制研究刁国炎西南林业大学重点5粤港澳大湾区学生体质测试分析报告与对策研究钮力书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重点6“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戴俊盐城师范学院重点7体育礼仪文化透析与教育对策的研究吴东方武汉体育学院重点8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赫忠慧北京大学重点9高校退休教师骨骼肌脂肪含量增龄性变化与体力活动调查李婷华南师范大学重点10供给侧改革目标下高校体育场馆信息化管理研究张育存山西大同大学重点11校园足球精准扶贫的帮扶路径研究冯爱民大连大学一般12体育解说中的伦理失范与治理研究王东林武汉体育学院一般13体育锻炼对少数民族预科生拖延行为的干预——多重中介效应的实验研究杜少武南昌工学院一般14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教学论》改革与创新研究张庭华海南师范大学一般15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研究马德浩华东师范大学一般16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教师健康生活方式驱动机制研究李洪波临沂大学一般17《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高校体能健康训练风险管理研究闫炳才青岛理工大学一般18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曹娟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一般19基于大数据的高校体育管理云信息系统研究左海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一般20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模式研究冯春梅潍坊科技学院一般21我国高校在校本科生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的研究周强河海大学一般22精准化运动处方促进高校教师体质健康模式探究陈建明集美大学一般23体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研究高恒贵州师范学院一般24“大健康”战略下体医融合新业态模式构建及实证的研究陈强南昌工学院一般25体育科学素养与终身体育的价值对接及实现路径研究李海鹏浙江工业大学一般26美国大学体育文化对中国大学生品格教育的启示研究金喜添哈尔滨理工大学一般27新时代中国学生体育协会改革发展研究殷俊海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一般28全纳教育理念下高校弱病残学生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王守力中山大学一般29基础教育阶段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技能内容体系研究王淑英河北师范大学一般30“幼儿体育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李杉成都大学一般31新时代体育精神研究张晟西安交通大学一般32健康中国视域下静坐少动高校教师剂量化运动干预的时效性研究马良中华女子学院一般33大数据背景下的地方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吴珠才韶关学院一般。
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评审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西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5.02.02
•【字号】赣教规办字〔2015〕1号
•【施行日期】2015.02.0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
正文
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
年度课题评审结果的通知
赣教规办字〔2015〕1号各设区市教育局、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高等院校: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依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组织有关专家对“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的申报项目进行了评审,确立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一类)空缺,重点课题(二类)5项,重点课题(三类)49项,一般课题217项(名单见附
件)。
现予公告。
附件: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评审结果.xls
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2015年2月2日。
中学教育2019 年 9 月190新修订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程结构的设计突破了传统的“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的简单结合模式,而是通过“活动”把“内容目标”与“教学提示”有机整合起来,通过围绕多种多样议题展开的活动,使“知识内容依托活动”“活动过程提升素养”。
笔者意图以《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为例对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进行实践应用探究。
一、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精神,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笔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辩证否定观的内涵;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学会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现实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事例来分析探究展开教学,在过程中使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归纳知识,自主生成“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如何创新”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感悟创新无处不在,创新就在身边,自己能成为创新的主体。
二、教学策略与学法指导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坚持学生为本的理念,整堂课采用"情境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热情参与,动手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第二步:引导探究,小组讨论;第三步,知识生成,建构知识。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细心观察、合作交流、探究实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三、理顺教学过程以一个盆栽的故事展开教学,紧紧围绕盆栽“蔫”了、盆栽“活”了、盆栽“美”了三环节,让学生动手设计新型花盆解决蓄水和美化问题。
1.盆栽“蔫”了播放动画:小主刚刚才帮我浇了水,怎么就渴了?渴死了!!受不了啦!!救救我吧!!!提出问题:盆栽为什么发出求救呢?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花盆都是从底部排水,水分渗透得过快,不利于蓄水,难挨“高温的夏天”。
那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花盆的设计来解决此问题,让盆栽“活”过来呢?2.盆栽“活”了任务卡A:1.活动内容:动手设计新型花盆解决储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