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生物膜法—BAF设计计算例题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27
污水处理工(生物膜法)试题分析一、判断题1、生物膜法的剩余污泥产量低,一般比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少1/4左右。
(√)2、在温度高的夏季,生物膜的活性受到抑制,处理效果受到影响;而在冬季水温低,生物处理效果最好。
(×)3、经生物滤池处理后的污水不需再设二次沉淀池进一步处理,可直接排放。
(×)4、当采用生物转盘脱氮时,宜于采用较小的盘片间距。
(×)5、生物膜法的挂膜阶段初期,反应器内充氧量不需提高;对于生物转盘,盘片的转速可稍慢。
(√)6、生物滤池的布水器转速较慢时生物膜不受水间隔时间亦较长,致使膜量下降;相反,高额加水会使滤池上层受纳营养过多,膜增长过快、过厚。
(√)7、生物膜法挂膜工作宣告结束的标志是,出水中亚硝酸下降,并出现大量硝酸盐。
(√)8、生物滤池处理难降解的有机废水,不需增加滤池的级数或采取出水回流等措施。
(×)9、生物转盘工艺的转盘分级越多,分级效果越好。
(×)10、污水的生物膜处理法与活性污泥法一样是一种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11、生物膜法不适用于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废水。
(×)12、生物滤池处理出水回流的目的是为了接种生物膜。
(×)13、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比,参与净化反应的微生物种类少。
(×)14、生物膜法中的食物链一般比活性污泥短。
(×)15、接触氧化法无需设置污泥回流系统,也不会出现污泥膨胀现象。
(√)16、生物接触氧化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与生物滤池两者之间的生物处理技术,兼具两者的优点。
(√)17、污水的生物膜处理法是一种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18、生物膜法处理污废水时,生物膜厚度介于1-3mm较为理想。
(×)19、生物膜法刚开始时需要有一个挂膜阶段。
(√)20、生物膜处理系统中,由于微生物数量较多,食物链较长,因此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该方法剩余污泥产量较多。
(二)有关生物膜层数的计算:双层膜=2层细胞膜;1层单层膜=1层细胞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
(三)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计算:1.实际(真正)光合速率=净(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黑暗测定):①实际光合作用CO2吸收量=实侧CO2吸收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②光合作用实际O2释放量=实侧(表观光合作用)O2释放量+呼吸作用O2吸收量;③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④净有机物(积累)量=实际有机物生产量(光合作用)—有机物消耗量(呼吸作用)。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混合计算: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完全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和释放CO2量是相等。
在绝对无氧条件下,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但若在低氧条件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吸收O2和释放CO2就不一定相等。
解题时,首先要正确书写和配平反应式,其次要分清CO2来源再行计算(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产生多少CO2)。
(四)遗传定律概率计算:遗传题分为因果题和系谱题两大类。
因果题分为以因求果和由果推因两种类型。
以因求果题解题思路:亲代基因型→双亲配子型及其概率→子代基因型及其概率→子代表现型及其概率。
由果推因题解题思路:子代表现型比例→双亲交配方式→双亲基因型。
系谱题要明确:系谱符号的含义,根据系谱判断显隐性遗传病主要依据和推知亲代基因型与预测未来后代表现型及其概率方法。
1.基因待定法:由子代表现型推导亲代基因型。
解题四步曲:a。
判定显隐性或显隐遗传病和基因位置;b。
写出表型根:aa、A_、XbXb、XBX_、XbY、XBY;IA_、IB_、ii、IAIB。
c。
视不同情形选择待定法:①性状突破法;②性别突破法;③显隐比例法;④配子比例法。
d。
综合写出:完整的基因型。
2.单独相乘法(集合交并法):求①亲代产生配子种类及概率;②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③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在后代出现概率。
解法:①先判定:必须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7、MSBR(改良型SBR)MSBR 是80 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技术,目前其中的专利技术归美国芝加哥附近的Apua AEROBIC SYSTEM .Inc 所有。
MSBR 是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反映器,其实质是A/A/O 系统后接SBR,因此具有A/A/O 的生物脱氮除磷功能和SBR 的一体化、流程简洁、控制灵活等优点。
MSBR系统原理图见图5.1.3.3-6。
现将MSBR 系统的运营原理简介如下:污水进入厌氧池,回流活性污泥在这里进行充足放磷,然后污水进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
反硝化后的污水进入好氧池,有机物在这里被好氧分解、活性污泥充足吸磷后再进入起沉淀作用的SBR 池,澄清后的污水被排放,此时另一边的SBR 在1.5Q 回流量的条件下进行反硝化、硝化,或起静置预作用。
活力污泥一方面进入浓缩区进行浓缩,上清液直接进入好氧池,而浓缩污泥则进入缺氧池,一方面可以进行反硝化,另一方面为先消耗掉回流浓缩污泥中的溶解氧和硝酸盐,为随后的厌氧释磷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在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有1.5Q 的回流量,以便进行反硝化。
图5.1.3.3-6 MSBR 工艺流程图由其工作原理可以看出,MSBR 是具有同时进行生物除磷及生物脱氮的污水解决工艺。
采用MSBR 工艺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设备的运用率较低,这是SBR 工艺的通病,MSBR 工艺虽经多次改善,设备的运用率仍仅有74%。
(2)污水厂成功业绩欠缺,特别是大型污水厂采用MSBR 工艺的更少,国内投入运营的MSBR 工艺的污水厂较少。
(3)MSBR 工艺中污泥浓缩池,工艺计算中规定在30min 内将污泥浓度提高近3 倍(例如从2.4g/L 浓缩到7g/L),由于浓缩池底部布置欠妥,污泥堆积无法避免,因此池内MLSS 浓度无法平衡。
(4)进入好氧池有4Q,其中1.5Q 回流至缺氧池,1.5Q 通过SBR 池回流至污泥浓缩池,1.0Q 通过SBR 池沉淀排出,因此好氧池内流向较紊乱,如何控制1.0Q 从沉淀段排出是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