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7.00 KB
- 文档页数:2
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期放化疗效果比较蔡鹏【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capecitabine or capecitabine combined with oxaliplatin for Ⅱ+Ⅲrectal cancer after radical resection.Methods 180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90 cases in each.The group A received capecitabine chemoradiotherapy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of Ⅱ+Ⅲ rectal carcinoma,the group B re-ceived capecitabine combined with oxaliplatin chemoradiotherapy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of Ⅱ+Ⅲrectal cancer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2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Compared with group A ,the group B had advantage in total effective rate , median survival and overall survival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In the Ⅰ~Ⅳ adverse react ions of chemoradiotherapy,compared with groupA,nausea,vomiting,diarrhea,hand foot syndrome,thrombocytopenia and nervous system toxic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erformance of group B were poo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IntheⅢ~Ⅳadverse reactions of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compared with group A ,the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worse in diarrhea ,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Capecitabine or capecitabine combined with oxaliplatin for Ⅱ+Ⅲrect al cancer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is effective ,although capecitabine plus oxaliplatin has slightlybetter effects than that of capecitabine monotherapy ,the adverse reactions is also more obvious.%目的研究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期放化疗的效果. 方法将直肠癌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90例. A组为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卡培他滨单药同期放化疗,B组为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同期放化疗. 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相对A组,B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期以及总生存率方面略有优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同期放化疗不良反应Ⅰ~Ⅳ级内,相对A组,B组患者在恶心、呕吐、腹泻、血小板减少、手足综合征以及神经系统毒性等方面表现明显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同期放化疗不良反应Ⅲ~Ⅳ级内,相对A组,B组患者在腹泻方面表现明显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卡培他滨单药与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进行同期放化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虽然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进行同期放化疗效果略优于卡培他滨单药,但是,其不良反应也较为明显.【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5(030)005【总页数】3页(P714-716)【关键词】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放化疗【作者】蔡鹏【作者单位】448000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7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与卡培他滨单药口服方案是目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重要的辅助化疗方法[1]。
序贯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对比摘要】目的:对比序贯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直肠癌的疗效。
方法:基线数据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放化疗的66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分组采用计算机随机抽取方式,按照n=33平均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序贯放化疗,观察组则采用同步放化疗,对比两组患者存活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1年、3年以上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直肠癌同步放化疗治疗,与序贯放化疗进行比较,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存活率,临床推广价值优势明显。
【关键词】序贯放化疗;同步放化疗;直肠癌;疗效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上升显著,该病发复发率较高,同时死亡率也较高,病程时间长,治疗中一些问题较为突出,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需要辅助进行相应的放化疗,对手术的质量进行巩固,降低后期复发的可能,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全面巩固,进而提升整体的治疗质量,防止病情的复发。
在进行放化疗治疗的过程中,序贯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均为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这两种方法操作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需要将两种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进而掌握更加科学的放化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1]。
本文对序贯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直肠癌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详细分析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基线数据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放化疗的66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分组采用计算机随机抽取方式,按照n=33平均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52-87岁,平均年龄为(68.59±5.69)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23±2.13)年;观察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53-86岁,平均年龄为(68.89±5.44)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31±2.15)年。
对两组患者各指标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比较卡培他滨或替吉奥辅助放疗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布时间:2021-05-07T14:45:52.39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作者:陈素娟林武华黄前堂周琦[导读] 回顾本院Ⅱ~Ⅲ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并采用替吉奥辅助放疗及卡培他滨辅助放疗两种治疗方式。
陈素娟林武华黄前堂周琦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摘要】目的:回顾本院Ⅱ~Ⅲ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并采用替吉奥辅助放疗及卡培他滨辅助放疗两种治疗方式。
对比过程中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神经毒性、呕吐恶心、骨髓抑制等)以及近、远期疗效。
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病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替吉奥辅助三维适形放疗法,实验组采用卡培他滨辅助三维适形放疗法,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对照组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5.56%和61.72%,远处转移率为32.60%,局部复发率为22.22%,实验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44%和69.57%,远处转移率为31.11%,局部复发率为17.78%,实验组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率及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较,实验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及泌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卡培他滨辅助放疗可以提高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率提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手足综合征毒副作用发生率,但不会明显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卡培他滨;辅助放疗;治疗效果;不良反应[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in our hospital, and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egafur and capecitabine. Adverse reactions (hand foot syndrome, neurotoxicity, vomiting and nausea,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etc.) and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ects were compared. Methods: from June 2014 to January 2017, 90 patients with stage II ~ III rectal cancer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egafur assisted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apecitabine assisted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compared.The incidence of hand foot syndrom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digestive system symptoms (nausea, vomiting, diarrhea) and neurotoxicity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capecitabine adjuvant radiotherapy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survival rate) of rectal cancer patients . Although it can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toxic and side effects of hand foot syndrome to a certain extent, it will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 Key words: capecitabine ;adjuvant radiotherapy;treatment effect ;adverse reactions 近年来,随着公众的健康意识普及,直肠癌检出愈发增加[1]。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XELOX方案、FOLFOX方案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对比摘要:目的比?^辅助化疗XELOX方案、FOLFOX 方案对Ⅱ、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月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171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数字随机分为两组,90例患者术后接受XELOX化疗方案,81例接受FOLFOX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5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及生存质量的差异。
结果XELOX组34例(37.78%)出现病情进展,FOLFOX组28例(34.57%)出现病情进展。
XELOX组、FOLFOX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XELOX组死亡21例(23。
33%)。
FOLFOX组死亡19例(23。
46%).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恶性呕吐、高胆红血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神经毒性、腹泻、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FOLFOX组高于XELO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而言,XELOX方案与FOLFOX方案在提高术后无病生存期、5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异。
但XELOX方案不良反应更少,患者的依从性与耐受性更好。
关键词:结肠癌;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j.issn.1006—1959.2018。
13.020文章编号:1006-1959(2018)13-0068—05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adverse reac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stage II and III colon cancer by XELOX and FOLFOX。
-190-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年4月第23卷第2期Chin J Health Care Med,April2021,Vol23,No.2•经验交流•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T3期不同亚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糜英华,高登鹏,李荣,王相,张霄程,樊巧芝,刘振勇[摘要]目的分析新辅助放化疗对T3期不同亚期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治疗疗经MRI评估为T3期的中低位直直癌患者79例。
根据术前是否行辅助放化疗分为新辅助放化疗组47例和未行新辅助放化疗组32例。
比较T3a期、T3b期、T3c期新辅助放化疗组与未行新辅助放化疗疗的3年无病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
结果新辅助化化疗疗与未行新辅助化化疗疗患者年龄、CEA、肿瘤分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期间新辅助化化疗疗死亡7例,其中T3a疗1例因意外事故死亡,无病生存率84.78%;未行新辅助化化疗疗死亡9例,T3b疗1例因脑血管疾病死亡,无病生存率72.72%,两组整体3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各亚疗中T3b疗无病生存率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3b+c组间3年死亡率、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远处处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a组复发率和远处处移率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T3期中低位直直癌患者应分层评估制订个体化化疗方案,T3a期可不行新辅助化化疗,直接手术术除,T3b和T3c期患者推荐新辅助化化疗改善其预后。
[关键词]直直癌;T3期;新辅助治疗;预后[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B中国已成为全球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最多的国家,直肠癌应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方式,进行多学科评估制订治疗方案[110目前,II、III期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经典的治疗方式是新辅助放化疗-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术后辅助化疗叫术前的新辅助放化疗可以提高保肛率、降低复发率、改善远期生存质量叫目前,临床比较公认的是新辅助治疗对于I期直肠癌价值并不大叫对于T3期直肠癌,有学者认为T3a期患者接受单纯手术后局部复发率并不高,考虑到新辅助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和支出,患者可能并未整体获益叫国内对T3期直肠癌患者进一步分期,观察新辅助治疗对各期效果的文献较少。
直肠癌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对策关键词直肠癌化疗不良反应护理对策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137例,病理检查确诊为直肠癌,其中男86例,女51例,年龄33~74岁,平均51.1岁,所有病人均行直肠癌根治术,并辅以化疗。
其中36例带有永久性人工肛门,101例保留正常肛门。
所有病人化疗前均行各相相关辅助检查,心、肝、肾及血常规检查正常。
治疗方法:亚叶酸钙20mg/m2,静滴2小时,氟尿嘧啶425mg/m2,静脉缓慢滴注,必要时可用输液泵维持22小时,5天为1个周期[1]。
本组患者接受4~8个化疗周期,平均6个周期。
用药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均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焦虑与恐惧的护理:本组病人均为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病程长病情逐步加重,大多数病人心情忧郁,有的还没有完全接受身患恶性肿瘤的事实,有的则长期接受化疗,对化疗存在恐惧,或者对化疗失去信心。
因此,要做好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勇敢面对现实。
配合医生完成化疗。
对于初次化疗的患者,我们重点讲解化疗的目的、方法、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化疗中的注意事项。
对于多次化疗的患者,由于患者对化疗已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做好自我保护,我们重点要创建一个安全、亲切的护理环境。
静脉炎的护理:从注射部位的静脉开始,沿静脉走行,受累静脉发红,或色素沉着、疼痛、血管变硬,呈条索状以至血流受阻。
为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减轻病人的痛苦,护理人员穿刺时操作要熟练,尽量一针见血,根据药物性质选用适宜的溶媒稀释,合理安排给药顺序,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减少对血管壁的剌激,有计划地由远端开始合理选择静脉并注意保护,有条件时可加用过滤器,可降低液体颗粒或其它杂质引起的静脉炎的发病率。
渗漏性损伤的护理:由于化疗药物的刺激可致血管通透性增大药液外渗,加之化疗药物输液时间长、病人翻身活动时易损伤穿刺部位血管。
选择静脉时,避开关节部位,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并告知患者家属注意事项。
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临床疗效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通过对患者特征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治疗方案中加入卡培他滨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疗效评价显示联合奥沙利铂的同步放化疗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不良反应方面,部分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现象。
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结论部分指出该治疗方案对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显著,并展望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本研究也指出了一些研究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晚期直肠癌、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放化疗、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存分析、治疗方案1. 引言1.1 研究背景晚期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病情严重且易复发,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带来显著威胁。
当前,放化疗是晚期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传统治疗方案存在一定局限性和不良反应。
迫切需要寻找更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卡培他滨是一种新型脱氧胸苷类抗癌药物,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有研究表明,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在晚期直肠癌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疗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但相关临床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和评估。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治疗方案和临床决策依据。
通过对患者特征分析、治疗方案、疗效评价、不良反应和生存分析的综合研究,希望为晚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实际的益处和改善。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卡培他滨单药或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方案、疗效评价、不良反应和生存分析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
法 74例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
组予以单纯性化疗,实验组施以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
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75.68%)明显优于对照组(62.16%),但并发症发生率(59.46%)显著高于对照组(27.0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Ⅲ期直肠癌;化疗;疗效;不良反应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6.115
据有关研究资料提示,直肠癌患者于就诊时多为中晚期,大部分患者术
后需予以综合治疗。
一般而言,直肠癌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尤其是Ⅲ期
患者,其术后复发率>60%[1]。
就术后复发病例而言,往往存在局部疼痛,
生存质量差。
目前,临床已有资料证实,在直肠癌治疗中,放、化综合疗法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可提高保肛手术成功率,减少局部复发率,保证其生存率。
为了深入探究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本文主要对本院收治的74例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Ⅲ期直肠
癌术后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肝肾功能均正常,且卡氏评分在70以上,其中男44例,女30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7.45±5.23)岁;64
例腺癌, 10例印戒细胞癌。
应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这74例患者随机分成
两组,各3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
有可比性。
1. 2 方法实验组患者均行三野适形放疗,确保总剂量为50 Gy/25 f。
于放疗的同时,施以化疗处理,静脉滴注85 mg/m2第三代铂制剂乐沙定(L-OHP),第1天维持2 h。
第1~2天,静脉滴注200 mg/m2 亚叶酸钙(CF),维持2 h;并静脉推注500 mg/m2 5-氟尿嘧啶(5-FU),继后持续泵入600
mg/m2,维持2 h。
重复2周,持续化疗3个周期。
对照组予以单纯性化疗,
方法同实验组一致。
于治疗期间,详细观察患者的可耐受度,并分析相关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予以系统性评价。
1.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疗效评定标准[2] 参照WHO有关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CR):病变消失,时间维持在1个月以上;部分缓解(PR):病灶缩小至50%以上,
维持4周;稳定(SD):病灶缩小在50%以下,维持时间在4周以上;进展(PD):病灶增大至25%以上。
RR(总有效)=PR+CR。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75.68%,对照组总有效
率为62.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3%,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直肠癌作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式。
但据有
关研究资料提示,于直肠癌单纯手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特别>Ⅱ(T3~
4N0M0)期患者。
目前,临床证实,术后放、化疗可确保直肠癌局部控制率,
提高患者生存率,目前已成为了Ⅲ期直肠癌治疗的一项金标准[2]。
有学者通
过对132例Ⅲ期直肠癌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结果提示,单纯性化疗组5
年生存率达29.60%,明显低于同步放化疗组(47.40%),但不良反应发生率
显著少于同步放化疗组,充分提示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可改善
其病情,降低死亡率,保证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3]。
本文
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需要注意的是,于治疗中,应采取相应措施诱导患者正常组织受照范围
下降,并择取适当体位与工具设备,促使小肠与照射野相脱离[5]。
此外,
采用整体挡铅(或多页光栅),细心勾画靶区,维护周围骨骼、肠道安全。
另外,在化疗期间,需予以支持疗法,尽可能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改善
其造血功能[6]。
一旦显现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下消化道放射损伤、血液
学毒性、腹泻等),需及时予以对症支持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在Ⅲ期直肠癌治疗中,术后同步放化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
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乔惠萍,李启民,陈鹏.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及不良
反应观察.中外医疗, 2011, 23(35):60.
[2] 王培培,王军,齐曼,等.直肠癌术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化疗
与单纯辅助化疗的疗效比较.肿瘤防治研究, 2014, 23(5): 468-473.
[3] 陈光烈.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局部控制率和生存
率的影响.当代医学, 2012, 12(2):47-48.
[4] 刘海燕.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
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 34(19):21-23.
[5] 张阿桥.Ⅱ期和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希罗达同步放化疗的研究.中国医
药指南, 2013, 12(4):42-43.
[6] 杜伟,雷勇,李爽,等. 全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口服希罗达治疗局
部晚期及术后复发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现代肿瘤医学, 2010, 18(5):969-971.
[收稿日期:201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