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改装培训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13.39 MB
- 文档页数:47
汽修专业实训教案教案标题:汽修专业实训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汽车维修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
2. 掌握汽车维修实训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实践的兴趣和动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在导入环节,引起学生对汽修专业实训的兴趣,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汽车维修的图片或视频,介绍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机会。
二、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2.1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介绍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各个零部件的功能,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
2.2 维修工具和设备:介绍常用的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如扳手、千斤顶、诊断仪等,并讲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3 安全知识:强调汽车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包括穿戴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工具、遵守操作规程等。
三、实训操作演示(30分钟)3.1 演示维修流程:以一个常见的汽车故障为例,演示汽车维修的基本流程,包括故障诊断、零部件拆装、维修调试等。
3.2 操作技巧示范:演示一些常见的汽车维修操作技巧,如更换机油、更换刹车片、更换轮胎等,注重操作的规范和技巧。
四、学生实践操作(60分钟)4.1 分组实训: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辆汽车的维修实践操作。
4.2 实训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实时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
4.3 实训总结:学生在实训结束后,进行实训总结和反思,分享实践中的心得和体会。
五、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训情况,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汽车维修技能。
教案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训操作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汽车维修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实训过程中安全操作规范的遵守情况。
4. 学生对实训总结和反思的质量和深度。
教案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行业的企业或实训基地,了解现实工作环境和实际操作。
2. 组织学生参加汽车维修技能竞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竞争力。
一、课程名称:汽车维修实训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流程。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认识和兴趣。
三、课程内容:1.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2. 汽车发动机维修3. 汽车底盘维修4. 汽车电气系统维修5. 汽车制动系统维修6. 汽车保养与维护四、课时安排:1.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2课时)2. 汽车发动机维修(4课时)3. 汽车底盘维修(4课时)4. 汽车电气系统维修(4课时)5. 汽车制动系统维修(4课时)6. 汽车保养与维护(4课时)总计:26课时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汽车维修操作,使学生直观了解维修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汽车维修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汽车维修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课程内容,让学生了解汽车维修实训的目的和意义。
2. 强调实训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基础知识讲解1. 讲解汽车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介绍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三)操作演示1. 教师现场演示汽车维修操作,如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等。
2. 学生观察并记录操作步骤。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汽车维修操作,如发动机拆装、底盘维修等。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案例分析1. 分析典型汽车维修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六)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实训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2. 学生反馈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七、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50%):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
2. 期末考核(50%):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实践操作考核等。
八、教学资源:1. 汽车维修教材2. 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3. 汽车维修案例库九、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实践操作和期末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汽车智能化改装(120课时)一、教学进度表120课时智能汽车改装教学大纲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改装概述第一节、智能网联汽车改装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智能的定义2、智能汽车改装发展【教学重难点】1、智能汽车改装发展趋势【教学内容】智能汽车改装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作业】例举几项智能汽车改装项目【本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智能汽车改装基本概念,使学生产生兴趣第二节、汽车智能改装法律法规【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改装国家法律法规【教学重难点】1、法律知识认知【教学内容】国家机动车改装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作业】例举几项汽车相关发法律法规并讨论第二章智能汽车电器类改装第一节、自适应大灯照改装【教学目标】1、了解自适应大灯工作原理2、自适应大灯加装【教学重难点】自适应大灯加装【教学内容】1、普通大灯与自适应大灯区别2、自适应大灯工作原理3、自适应大灯加装流程【作业】1、了解市面上自适应大灯的品牌有哪些【本节小结】本节重点掌握智自适应大灯加装流程第二节、车载智能语音控制系统【教学目标】1、车载智能语音控制系统认知2、车载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加装【教学重难点】车载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加装【教学内容】车载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功能介绍,部件认知,加装流程,车载智能语音控制系统与智能手机语音功能区别【本节小结】本节重点掌握智车载智能语音控制系统作用、部件认知,加装流程第三节、HUD抬头显示加装【教学目标】1、了解HUD抬头显示作用2、HUD抬头显示加装【教学重难点】HUD抬头显示加装【教学内容】1、GPS模块安装2、HUD主机安装3、ADAS摄像头安装【作业】HUD抬头显示安装在4S店大概需要多少钱【本节小结】本节重点掌握HUD抬头显示按装方法与HUD传输原理第四节、智能防夹车窗【教学目标】1、智能车窗防夹介绍2、智能防夹车窗加装【教学重难点】智能防夹车窗加装【教学内容】内门碗螺丝、主驾内三角、门板拆卸自动防夹关窗器更换防夹车窗测试【作业】智能防夹车窗除了防夹功能之外还具备什么功能【本节小结】本节重点智能防夹车窗工作原理及检测安装流程。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汽车改装与美容》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汽车改装与美容二、课程代码:02010173三、适用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方向)四、课程性质:职业技能课五、计划学时:48总学时.其中48(纯理论)六、教学条件:课件、模型;多媒体教室;汽车拆装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等。
七、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专业技能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内容根据汽车维修职业岗位(汽车钣金、汽车喷漆、汽车美容)的需求而设置。
前导课程为《汽车构造》及各专业课程。
汽车构造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及电器四部分。
为了让学生学会对车身的维护和修理,而设置这门课。
本课程主要应用于我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整形与美容、汽车运用及汽车相关专业,该课程属于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该课程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常见汽车表面处理与美容的概念、意义及行业发展概况;熟悉汽车常规护理、深度护理、内饰护理、底盘护理及其他外部装饰和车内装饰等工作的基本内容;能掌握常用汽车表面处理与美容的基本工艺步骤和基本方法,并能在实际中操作应用。
八、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我校专业的设置情况,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七个学习项目进行展开教学。
即:车身矫正、车身修复、车身部件更换、车身涂装前期处理、车身涂装、涂装后期处理、车身日常维护。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本课程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实际零件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门课程建议学时为86学时。
九、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汽车车身整形与汽车表面喷漆的基本工艺与方法,使学生能掌握钣金工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车身校正仪和烤漆房的使用方法,掌握冷作、整型、电、氧焊、喷漆等工艺流程与操作方法。
车辆美容装潢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车辆美容装潢服务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各种车辆美容装潢服务正逐渐成为汽车后市场的主流业务之一。
因此,为了提高车辆美容装潢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本培训计划将针对该领域进行全面的培训,旨在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和服务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二、培训目标1. 提高车辆美容装潢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准。
2. 帮助从业人员了解汽车美容装潢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提高其对市场行情的敏感性和判断能力。
3. 增强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提升其职业素养和服务态度,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培训内容1. 汽车美容装潢基础知识(1)汽车表面清洁与保养:汽车清洁、打蜡、抛光等技术要点。
(2)车辆内部清洁:汽车内饰清洁、皮革保养、玻璃清洁等技术要点。
(3)汽车美容装潢用品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技巧。
2. 汽车美容装潢工艺与技术(1)汽车表面修复与瑕疵修复技术:去污、去刮擦、喷漆、车身瑕疵修复等。
(2)车辆内饰装饰技术:车顶布、真皮包覆、木纹装饰等。
(3)汽车改色技术:汽车喷漆、覆膜、贴膜等技术要点。
3. 汽车美容装潢经营管理(1)汽车美容装潢市场分析与经营模式:市场前景、发展趋势,运营模式与策略。
(2)客户管理与服务质量:客户需求分析,服务质量管理,客户满意度调查与管理。
(3)业务拓展与市场营销:销售技巧,客户关系管理,市场宣传与推广。
四、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专业讲师授课、视频教学等方式向学员传授相关理论知识。
2. 实操练习:安排学员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提高其工艺技能和操作技巧。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技术要点。
4. 实地考察:安排学员实地考察相关汽车美容装潢企业,了解市场实际情况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五、培训师资本次培训将邀请汽车美容装潢行业内资深专家与技术精英担任讲师,他们将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行业最新技术和前沿趋势,为学员提供专业的培训。
汽车导航系统改装教学大纲汽车导航系统改装教学大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许多汽车爱好者来说,原车自带的导航系统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因此,汽车导航系统的改装成为了一种趋势。
本文将介绍汽车导航系统改装的教学大纲,以帮助那些对此感兴趣的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导航系统基础知识1.1 导航系统的概述- 介绍导航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分析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2 导航系统的组成- 详细解释导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GPS接收器、显示屏、控制器等- 探讨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1.3 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 解释GPS定位原理和导航算法- 讨论导航系统如何通过接收卫星信号来确定位置和导航路径第二部分:导航系统改装技术2.1 导航系统选购与安装- 指导学习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车型的导航系统- 介绍导航系统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2.2 导航系统软件升级- 介绍如何通过软件升级来提升导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探讨常见导航软件的更新方式和注意事项2.3 导航系统与其他车载设备的联动- 分析导航系统与音响、倒车雷达等其他车载设备的联动原理- 提供相关改装方案和技术指导第三部分:导航系统故障排除与维护3.1 导航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列举常见的导航系统故障,如定位失败、路线偏差等- 提供相应的故障排除方法和技巧3.2 导航系统的日常维护- 介绍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导航系统- 提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维护建议第四部分:导航系统改装案例分析4.1 案例一:高清大屏导航系统改装- 介绍一种常见的导航系统改装方案,以提升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 提供改装步骤和所需材料的详细说明4.2 案例二:语音控制导航系统改装- 探讨一种通过语音控制实现导航的改装方案- 分析改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学习者将能够全面了解汽车导航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导航系统的改装技术,并能够排除常见故障和进行日常维护。
LPG/CNG燃气汽车安装与维修上海依相贸易有限公司编制液化石油气介绍1.成分液化石油气是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副产品或对油田伴生气处理过程中的轻烃产品。
LPG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另外含有少量丙烯,丁烯及其它烃类物质。
LPG大部分组分在常温下为气态,经过加压处理后,气态LPG可被液化,加压的大小取决于各组分的含量。
虽然不同的厂家生产的LPG的组成有差异,但在常温下,都能在1.6Mpa的压力下被液化,因此LPG具有储存容器压力等级低,重量轻,便于储存等优点。
LPG的主要成分为丙烷和丁烷,因此丙烷和丁烷决定了LPG的主要性质。
2.物理特性(1)比重a.液态比重:15℃时液态丙烷,丁烷的比重分别为0.508kg/L和0.584kg/L,LPG的比重约为0.55kg/L,而汽油的比重在0.66~0.75kg/L间。
b.气态比重:15℃时气态丙烷、丁烷的比重分别为1.458kg/m3和2.07/m3,均大于空气比重。
因此,当LPG从储存容器中泄漏出来后,将挥发成气态,在地表附近积聚,缓慢扩散。
(2)沸点汽油的沸点为25~232℃,常温下呈液态。
丙烷和丁烷的沸点分别为—42.7℃和—0.5℃,因此丙烷和丁烷以气态存在。
LPG有较好的挥发性,更容易和空气混合。
另外可将LPG冷却到沸点以下,转变成液体,储存在隔热的容器内,既经济又方便。
(3)蒸发潜热液体燃料蒸发成气体时,将从周围吸收热量,这就是蒸发潜热。
在沸点时,丙烷和丁烷的蒸发潜热分别约为101.8cal/kg和92.09cal/kg。
LPG汽车在工作时,LPG在蒸发器内蒸发、气化成气态,将使LPG温度急剧下降,严重时将使LPG凝固、冻结蒸发器。
为此,需要利用具有较高温度的发动机循环水为蒸发过程提供热量。
(4)蒸气压LPG被注入密闭容器内后,其中一部分液体蒸发成气体,同时,少部分气体转变成液体,随着密闭容器内压力的升高,蒸发量逐渐减少、液化量逐渐增多,最终蒸发和液化达到平衡,容器内压力稳定在固定值,此时的蒸气压力即为蒸气压。
《汽车改装》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参考学时:64学时学分:3学分课程类型:专业课程2015 年 1 月编一、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的汽车专业。
二、开课时间第2学期。
三、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汽车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汽车改装技术,并具备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安(改)装的能力,能胜任汽车机电维修技工、汽车装饰装潢人员等一线岗位工作。
2、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改装的基本知识,能正确识别及使用汽车改装常用工具,熟悉改装操作的基本技能。
本课程主要讲解汽车改装的基础和汽车改装的设备的分类以及用法,以及汽车改装的操作步骤,并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操作。
同时讲解汽车内部和汽车外部的装饰,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项目和操作流程。
四、课程培养目标1、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能够熟练使用汽车改装工具;(2)能够正确使用汽车改装设备对汽车进行改装;(3)能够对汽车的主要电子设备进行改装;(4)能够根据汽车的预实现性能来制定改装方案;(5)能够对常见型号的汽车编制改装流程。
2、知识目标(1)熟悉汽车的改装、装饰和电子设备工作原理;(2)了解汽车改装的法律法规;(3)熟悉汽车改装的标准和流程;(4)掌握汽车改装方法。
3、素质目标(1)严格遵守本岗位操作规程;(2)安全文明生产,保证工具、设备和自身安全;(3)选择和使用工具合理;(4)具有5S理念;(5)具有团队协作精神;(6)具有组织沟通能力。
五、课程衔接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该课程前述课程为《汽车概论》、《汽车构造》、《汽车电器》,已经培养了学生具有汽车发动机、底盘的拆装能力以及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后续课程有《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美容与装饰》课程。
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学时数分配见表 6.1 所示表 6.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项目、情景)理论学时实践学时习题学时合计1第一章、汽车改装技术基础知识44 2第二章、发动机改装与实例6612 3第三章、汽车底盘改装与实例6612 4第四章、汽车车身与内饰改装6612 5第五章、汽车电器改装6612 6第六章、汽车改装验收44 7第七章、典型汽车改装实例分析44 8复习44合计402464百分比63%37%100%七、教学内容和进程1、内容一表7.1 “汽车改装技术基础知识”内容汽车改装技术基础知识学时4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改装产生原因;2、了解汽车改装发展史;3、掌握汽车汽车改装法律法规;4、掌握汽车改装设备及仪器的使用方法。
一、课程名称:汽车维修工技能培训二、课程目标:1. 使学员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培养学员独立诊断和排除汽车故障的能力。
3. 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
三、培训对象:汽车维修工、汽车爱好者等四、培训课时:40课时五、培训内容:模块一:汽车维修基础知识1. 汽车概述2. 汽车构造与原理3. 汽车维修工具与设备模块二:汽车发动机维修1. 发动机维修概述2. 发动机拆装与检修3.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模块三:汽车底盘维修1. 底盘概述2. 车桥与悬挂系统检修3. 驱动系统检修模块四:汽车电气系统维修1. 电气系统概述2. 电路分析与故障诊断3. 电气元件检修与更换模块五:汽车制动系统维修1. 制动系统概述2. 制动器检修与更换3. 制动液更换与检查模块六:汽车维修安全与职业道德1. 汽车维修安全常识2.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3. 汽车维修服务规范六、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实物讲解,使学员掌握理论知识。
2. 实操训练:学员分组进行实操练习,教师现场指导,提高学员动手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维修案例,使学员掌握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汽车维修基础知识- 汽车概述- 汽车构造与原理- 汽车维修工具与设备第二周:汽车发动机维修- 发动机维修概述- 发动机拆装与检修-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第三周:汽车底盘维修- 底盘概述- 车桥与悬挂系统检修- 驱动系统检修第四周:汽车电气系统维修- 电气系统概述- 电路分析与故障诊断- 电气元件检修与更换第五周:汽车制动系统维修- 制动系统概述- 制动器检修与更换- 制动液更换与检查第六周:汽车维修安全与职业道德- 汽车维修安全常识-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汽车维修服务规范八、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笔试,占总成绩的40%。
2. 实操考核:现场操作,占总成绩的60%。
九、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维修工技能培训教材》2. 多媒体课件3. 实物教学设备4. 实操场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具备以下能力:1. 独立诊断和排除汽车故障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包括汽缸、活塞、曲轴、凸轮轴、气门等主要部件。
2. 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维修保养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安全。
教学重点:1.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
2. 发动机的维修保养步骤。
教学难点:1. 发动机各部件之间的配合与作用。
2. 发动机维修保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PPT。
2. 发动机实物或模型。
3. 维修工具及备件。
4. 实践操作场地。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汽车发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知道汽车发动机由哪些主要部件组成吗?二、讲授新课1. 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包括汽缸、活塞、曲轴、凸轮轴、气门等部件。
2. 讲解各部件的功能及相互之间的配合作用。
3. 分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发动机各部件的作用。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发动机结构的掌握情况。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发动机维修保养的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吗?2. 引导学生思考:发动机维修保养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讲解发动机的维修保养步骤,包括检查、清洗、更换、润滑等。
2. 强调维修保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使用正确工具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发动机维修保养实践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确保安全。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发动机维修保养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注重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及维修保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