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巧
- 格式:pdf
- 大小:187.81 KB
- 文档页数:3
plc定时器工作原理PLC定时器工作原理。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线和设备中。
其中,定时器作为PLC中的重要功能模块之一,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PLC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入手,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PLC定时器的基本概念。
PLC定时器是一种用于实现时间控制功能的模块,它可以根据预设的时间参数来控制输出信号的开启和关闭。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定时器常常被用来控制各种周期性的动作,比如设定设备的运行时间、延时启动和停止等。
PLC定时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和定时器的参数设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定时器的工作模式。
PLC 定时器通常有两种工作模式,即定时器触点和定时器脉冲。
定时器触点模式是指在设定的时间到达后,定时器的触点状态发生改变,从闭合到断开,或者从断开到闭合。
而定时器脉冲模式则是在设定的时间到达后,定时器输出一个脉冲信号。
这两种工作模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控制需求进行选择。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定时器的参数设置。
PLC定时器的参数设置包括时间基准、时间范围、触点状态和触点类型等。
时间基准是指定时器的时间计数单位,通常有毫秒、秒、分、时等选项。
时间范围是指定时器的最大时间计数范围,根据具体的PLC型号和型号不同,时间范围也会有所不同。
触点状态是指定时器在计时过程中触点的状态,可以是常开触点或者常闭触点。
触点类型则是指定时器的触点在计时结束后的状态,可以是保持触点或者非保持触点。
在实际的应用中,PLC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首先,根据具体的控制需求选择合适的定时器工作模式;其次,设置定时器的参数,包括时间基准、时间范围、触点状态和触点类型;最后,将定时器与其他控制元件进行联动,实现对设备或生产线的精准控制。
总的来说,PLC定时器作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plc定时器的工作原理PLC定时器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输入信号和运算逻辑来实现定时功能。
本文将从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定时器的基本原理PLC定时器是一种基于时序控制的装置,它的主要功能是按照预设的时间参数进行计时,并在满足条件时输出控制信号。
定时器一般由计数器和比较器组成,其中计数器用于计时,比较器用于比较计数器的值与预设的时间参数。
定时器的计数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计时单位,常见的有毫秒、秒、分钟等。
比较器通常与计数器相连,当计数器的值与预设的时间参数相等时,比较器会输出一个信号,触发相应的操作。
二、定时器的工作方式PLC定时器可以分为两种工作方式:基于触发和基于间隔。
1. 基于触发的定时器基于触发的定时器是指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开始计时,当计时器的值达到预设的时间参数时,触发器会输出一个控制信号。
这种定时器常用于需要根据外部事件触发的应用场景,如按下按钮后延时启动某个设备。
2. 基于间隔的定时器基于间隔的定时器是指定时器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计时,当计时器的值达到预设的时间参数时,触发器会输出一个控制信号。
这种定时器常用于需要定时执行某些任务的应用场景,如定时检测设备状态、定时采集数据等。
三、定时器的应用领域PLC定时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其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线控制在生产线控制中,定时器常用于控制机械设备的启停时间,以及产品在各个工位的停留时间。
通过合理设置定时器的参数,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2. 温度控制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定时器常用于控制加热设备的工作时间。
通过定时器的计时功能,可以实现定时开启或关闭加热设备,从而控制温度在设定范围内波动,保持恒温效果。
3. 照明控制在照明控制系统中,定时器常用于控制灯光的开关时间。
通过定时器的计时功能,可以按照预设的时间参数自动开启或关闭灯光,实现节能环保的效果。
PLC中的定时器、输入输出点及继电器等部件详解导语:plc中的定时器(T)相当于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通电型时间继电器。
一、定时器plc中的定时器(T)相当于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通电型时间继电器。
它可以提供无限对常开常闭延时触点。
定时器中有一个设定值寄存器(一个字长),一个当前值寄存器(一个字长)和一个用来存储其输出触点的映象寄存器(一个二进制位),这三个量使用同一地址编号。
但使用场合不一样,意义也不同。
FX2N系列中定时器时可分为通用定时器、积算定时器二种。
它们是通过对一定周期的时钟脉冲的进行累计而实现定时的,时钟脉冲有周期为1ms、10ms、100ms三种,当所计数达到设定值时触点动作。
设定值可用常数K或数据寄存器D的内容来设置。
1.通用定时器通用定时器的特点是不具备断电的保持功能,即当输入电路断开或停电时定时器复位。
通用定时器有100ms和10ms通用定时器两种。
(1)100ms通用定时器(T0~T199)共200点,其中T192~T199为子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专用定时器。
这类定时器是对100ms时钟累积计数,设定值为1~32767,所以其定时范围为0.1~3276.7s。
(2)10ms通用定时器(T200~T245)共46点。
这类定时器是对10ms时钟累积计数,设定值为1~32767,所以其定时范围为0.01~327.67s。
下面举例说明通用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当输入X0接通时,定时器T200从0开始对10ms时钟脉冲进行累积计数,当计数值与设定值K123相等时,定时器的常开接通Y0,经过的时间为123×0.01s=1.23s。
当X0断开后定时器复位,计数值变为0,其常开触点断开,Y0也随之OFF。
若外部电源断电,定时器也将复位。
图1通用定时器工作原理2.积算定时器积算定时器具有计数累积的功能。
在定时过程中如果断电或定时器线圈OFF,积算定时器将保持当前的计数值(当前值),通电或定时器线圈ON后继续累积,即其当前值具有保持功能,只有将积算定时器复位,当前值才变为0。
plc通用定时器的工作原理PLC通用定时器是一种常见的工控设备,它可以在自动化生产中进行时间控制,常常被用于定时运行机器、设备和系统等。
那么,PLC通用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步骤阐述。
1、信号输入部分PLC通用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输入信号控制定时设备运行。
在输入信号部分,PLC通用定时器可以接收多种信号,如手动或自动输入,或者与其他系统设备相连。
这些信号被接收后,会被转化为电信号,经过处理,然后用于控制定时器的运行。
2、时间控制部分时间控制部分是PLC通用定时器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它决定了定时器的运行时长和设备的控制。
时间控制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两种:(1)基于时间常数的控制:这种方式是根据设定的时间常数进行控制,时间常数是指定时间内容器中的物质分解的比例。
比如,当时间常数为10分钟时,如果容器中的物质分解了50%,那么在下一个时间常数内,还会分解50%,直到物质完全分解。
这就是PLC通用定时器基于时间常数的控制方式。
(2)基于定时器的控制:这种方式与定时器直接相关,定时器通常有三种类型:正向定时器、倒计时器和循环定时器。
其中,正向定时器和倒计时器分别是指定时器按照时间增加和减少进行定时,循环定时器是指定时器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定时。
3、输出信号部分输出信号是指控制设备运行的信号,它是PLC通用定时器的核心输出部分。
在输出信号部分,PLC通用定时器可以产生多种类型的信号,如开启或关闭某个系统设备、控制电磁阀、发送警报或者生成自动化反应。
这些输出信号的持续时间和处理方式会根据输入的信号和时间控制部分的设置而变化。
总之,PLC通用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输入信号、时间控制和输出信号三个部分的协同作用来实现机器、设备和系统的时间控制和自动化生产控制。
对于技术人员来讲,深入理解PLC通用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是熟练掌握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前提之一,也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plc脉冲定时器的用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电子控制设备。
在PLC中,脉冲定时器是一种常用的功能模块,用于实现对脉冲信号的计数和定时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PLC脉冲定时器的用法。
一、脉冲定时器的基本原理脉冲定时器是一种基于计数器的功能模块,它可以对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和定时。
在PLC中,脉冲信号通常是由传感器、编码器等设备产生的,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脉冲定时器可以对这些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和定时,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控制。
二、脉冲定时器的使用方法1. 配置输入端口在使用脉冲定时器之前,需要先配置输入端口,将脉冲信号输入到PLC中。
在PLC编程软件中,可以选择相应的输入端口,并设置输入信号的类型和触发方式。
2. 配置计数器脉冲定时器通常是基于计数器实现的,因此需要先配置计数器。
在PLC编程软件中,可以选择相应的计数器,并设置计数器的初始值、计数方式、计数范围等参数。
3. 配置定时器脉冲定时器还可以实现定时功能。
在PLC编程软件中,可以选择相应的定时器,并设置定时器的初始值、定时方式、定时范围等参数。
4. 程序设计在程序设计中,需要编写相应的逻辑控制程序,实现对脉冲信号的计数和定时。
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计数器和定时器的输出信号来控制输出端口,实现对物体的控制。
三、脉冲定时器的应用场景脉冲定时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1. 位置控制:通过计数器对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实现对物体位置的控制。
2. 速度控制:通过计数器对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实现对物体速度的控制。
3. 计时控制:通过定时器对脉冲信号进行定时,实现对物体的计时控制。
4. 频率计数:通过计数器对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实现对频率的计数。
总之,PLC脉冲定时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功能模块,可以实现对脉冲信号的计数和定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在使用脉冲定时器时,需要注意配置输入端口、计数器和定时器,并编写相应的逻辑控制程序,才能实现对物体的精确控制。
PLC程序中定时器和计数器的配合使用实际使用中,定时器和计数器,常常有“强强联合”形式的搭配性使用。
一、定时器1、定时器是位/字复合元件,可以有三个属性:1)有线圈/触点元件,当满足线圈的驱动(时间)条件时,触点动作;2)具有时间控制条件,当线圈被驱动时,触点并不是实时做出动作反应,而是当线圈被驱动时间达到预置时间后,触点才做出动作;3)具有数值/数据处理功能,同时又是“字元件”。
2、可以用两种方法对定时时间进行设置:1)直接用数字指定。
FX编程器用10进制数据指定,如K50,对于100ms 定时器来讲,延时5秒动作。
为5秒定时器。
对LS编程器,可用10制数或16进制数设定,如50(或h32),对于100ms定时器来讲,延时5秒动作;2)以数据寄存器D设定定时时间,即定时器的动作时间为D内的寄存数值。
3、由定时器构成的时间控制程序电路:LS编程器中的定时器有多种类型,但FX编程器中的定时器只有“得电延时输出”定时器一种,可以通过编写相应程序电路来实现“另一类型”的定时功能。
图1程序电路中,利用M0和T1配合,实现了单稳态输出——断开延时定时器功能,X1接通后,Y0输出;X1断开后,Y0延时10秒才断开;T2、T3、Y2电路则构成了双延时定时器,X4接通时,Y2延时2秒输出;X4断开时,Y2延时3秒断开;Y3延时输出的定时时间,是由T4定时器决定的,T4的定时时间是同D1数据寄存器间接指定的。
当X2接通时,T4定时值被设定为10秒;当X3接通时,T4定时值则被设定为20秒。
XO提供定时值的清零/复位操作。
单个定时器的定时值由最大设定值所限定(0.1∽3276.7s),换言之,其延时动作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如欲延长定时时间,可以如常规继电控制线路一样,将多只定时器“级联”,总定时值系多只定时器的定时值相加,以扩展定时时间。
更好的办法,是常将定时器和计数器配合使用,其定时时间,即变为定时器的定时器和计数器的计数值相乘,更大大拓展了定时范围,甚至可以以月或年为单位进行定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