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3.65 KB
- 文档页数:8
中药制剂分析范文中药制剂是指由中草药经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和方法处理后,制成适合人体吸收、利用和药效稳定的剂型。
中药制剂的研究和分析对于保证其质量、药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药制剂的分析方法和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中药制剂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理化性质分析、成分分析、质量控制等方面。
其中,理化性质分析是中药制剂研究的基础,它通过测定中药制剂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如外观、溶解性、熔点、燃烧特性等,来判断药物的性质和纯度。
成分分析是中药制剂研究的核心,它主要通过对中药制剂的化学组成和内容物进行分析,如提取物中各成分的含量、酸碱度、氨基酸组成、微量元素含量等。
质量控制是中药制剂研究的关键环节,它通过制定一系列标准和指标,对中药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和控制。
在中药制剂的分析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药效不稳定、含量测定困难、成分相互干扰等。
药效不稳定是指中药制剂在长时间储存或外界环境变化下,其有效成分可能发生降解、转化或丧失,从而导致药效降低或丧失。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中药制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药效参比等方法,对药物进行有效保护和稳定。
含量测定困难是指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较低,且样品的复杂性使得分析方法的选择和操作更加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以提高对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成分相互干扰是指中药制剂中的多种成分可能相互干扰,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中药制剂样品进行提取、纯化和分离等处理,以分别获得各个成分,并通过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准确测定其中的含量和纯度。
总之,中药制剂是中草药经过加工工艺制成的药物剂型,其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理化性质分析、成分分析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在中药制剂的分析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药效不稳定、含量测定困难和成分相互干扰等问题,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调整分析方法、加强质量控制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剂分析供试品的制备中药制剂是中药材经过加工、提取和制备而成的药物产品,其成分复杂多样,不同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也不尽相同。
以下以几种常见的中药制剂为例,介绍其制剂分析供试品的制备过程。
1.汤剂制剂:汤剂制剂是将中药材用水煎煮,提取其中有效成分后制成的制剂形式,如葛根汤等。
供试品的制备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取足够数量的中药材,根据配方比例准备好各个药材的重量。
(2)将中药材加入适量的水中,按照煎煮的方法和时间进行煎煮。
(3)煎煮完成后,将煎煮液过滤,去除杂质。
(4)将过滤后的液体进行浓缩,直到得到一定浓度的汤剂。
(5)将浓缩后的汤剂冷却、净化,得到最终的供试品。
2.膏剂制剂:膏剂制剂是将中药材用水提取,再加入胶类、油类等辅料制成的软膏剂,如牛黄清心丸等。
供试品的制备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取足够数量的中药材,根据配方准备好各个药材的重量。
(2)将中药材粉碎,并加入足量的水进行浸泡。
(3)经过浸泡的中药材放入煮沸的水中煮沸,然后慢慢熬煮。
(4)将煮沸的液体通过过滤器过滤掉杂质。
(5)将过滤后的液体加入适量的糖类、油类等辅料,混合搅拌,直到形成均匀的膏剂。
(6)将膏剂进行冷却、净化,得到最终的供试品。
3.胶囊制剂:胶囊制剂是将中药材粉碎、提取等处理后,填充到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如当归片等。
供试品的制备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取足够数量的中药材,根据配方准备好各个药材的重量。
(2)将中药材粉碎至适当的粒度,并通过筛网筛除杂质。
(3)将筛选后的细粉进行提取,通常采用醇、水等溶剂。
(4)获得提取液后,对提取液进行浓缩,直至得到适合胶囊制剂的浓缩液。
(5)将浓缩液进行填充到胶囊中,通常使用胶囊填充机进行操作。
(6)将填充好的胶囊进行包装密封,得到最终的供试品。
以上是几种常见中药制剂的制剂分析供试品的制备过程。
在具体操作中,要根据制剂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具体的制备方法选取,并在制备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时间、提取液量等参数,以确保制备的供试品质量和成分的稳定性。
中药制剂分析---------------------------------------------------------------最新资料推荐------------------------------------------------------ 中药制剂分析名词解释 1. 中药制剂分析: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中药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2. 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3. 纸层析法:系以纸为载体,以纸上所含水或其他物质为固定相,用展开剂进行展开的分配色谱。
4. 薄层色谱法:系指将适宜的吸附剂或载体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均匀薄层。
5. 阴性对照液:从制剂处方中减去要鉴别的该味药材,剩其他各味药,安制剂方法处理后,以制剂相同比例,条件,方法提取,所得的提取液,为该味药的阴性对照液。
6. 杂质:是指能危害人类健康或影响药物质量的物质。
7. 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材的采集,收购,加工1/ 16以及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8. 特殊杂质:是指在该制剂的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根据其来源,生产工艺及药品的性质有可能引入的杂质。
9. 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来表示。
10. 重金属:是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11. 药品的干燥失重: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主要指水分,结晶水,但也包括其他挥发物质。
12. 恒重:系指供试品连续 2 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 0. 3mg 以下。
13. 总灰分:中药经粉碎后加热,高温炽灼至灰化,则其细胞组织及其内含物成为灰烬而残留,由此所的灰分为生理灰分,即总灰分。
14. 酸不溶灰分: 中药经高温炽灼得到的总灰分经加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盐酸的灰分,称为酸不溶灰分。
中药制剂分析总结中药制剂是指将中草药或其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研磨、提取、浓缩、炮制等工艺制成的中药产品。
中药制剂的分析是为了确定中药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可控性,以便用于临床和科学研究。
本文将对中药制剂的分析方法、分析内容以及分析技术的发展进行总结和讨论。
一、分析方法中药制剂的分析主要包括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多种方法。
化学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可用于分离、鉴定和定量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
生物学方法主要包括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可用于评估中药制剂中的生物活性和毒性。
物理学方法主要包括颗粒度测定、比表面积测定、溶解度测定等,可用于了解中药制剂的物理特性和药效特点。
二、分析内容中药制剂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药材鉴别、质量控制、有效成分分析、毒性评价等。
药材鉴别是通过外观、显微特征、化学特性等方法来确定药材的真伪和种类。
质量控制是通过检测中药制剂中的不同指标,如含量、溶解度、颗粒度等来确定其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有效成分分析是用化学、光谱等方法来确定中药制剂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并进行定量分析。
毒性评价是通过细胞毒性实验、动物实验等方法来评估中药制剂的毒副作用。
三、分析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制剂的分析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展。
首先,现代化学分析技术的应用使得中药制剂的化学成分可以得到更精确的鉴定和定量。
例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技术可以分离和定量中药制剂中的多种成分;质谱技术可以对中药制剂中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和定性分析。
其次,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中药制剂的有效成分分析和毒性评价更加准确和可靠。
例如,PCR技术可以迅速鉴定中药制剂中的基因序列;细胞毒性实验可以评估中药制剂对人体细胞的毒副作用。
此外,仪器分析技术的进步也使得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更加方便和快速。
例如,颗粒度测定仪和比表面积测定仪可以快速测定中药制剂的颗粒大小和表面特征。
综上所述,中药制剂的分析是为了保证中药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可控性,为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中药制剂分析阴性样品对照液:从制剂处方中减去要鉴别的该味药材,剩下其他各味药,按制剂方法处理后,以制剂相同比例,条件,方法提取,所得的提取液,为该味药的阴性对照液。
阳性样品对照液:从制剂处方中要鉴别的该味药材,按制剂方法处理后,以制剂相同比例,条件,方法提取,所得的提取液,为该味药的阳性对照液。
对照品:指用于检测时,除另有规定外,均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的标准物质,用于药品含量测定,纯度检查和鉴别试验。
空白试验:是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照试样的分析步骤和条件而进行分析的试验。
是消除测定过程中系统误差的一个重要手段。
中药制剂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
是中药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杂质:是指能危害人体健康,或影响药物质量的物质。
一般杂质:是在自然界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材的采集,收购,加工以及制剂的生产或储存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如酸、碱、水分、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等。
特殊杂质:是指在该制剂的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根据其来源,生产工艺及药品的性质可能引入的杂质。
杂质限量:是指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来表示。
相对密度:在共同特定的条件下,某药物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测定时的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均为20℃。
恒重:连续两次加热冷却称重,重量差异小于0.3mg重金属:是指在实验条件(弱酸或弱碱)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生成硫化氢和有色不溶硫化物的金属杂质。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套科学管理规范。
索氏提取法:又叫连续回流提取法,其操作简便,节省溶剂。
提取效率高,遇热易破坏的成份不宜用此法。
挥发性成分:是指中药中一类具有芳香气味,并易挥发的成分,其化学组成复杂,主要包括挥发油类和其他分子量较小,易挥发的化合物。
片剂的均匀度:指单剂量含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
《中药制剂分析》
作业
(供“专升本”中药学专业学生使用)
学号:
班级:
姓名:
成人教育学院
二○一三年六月
《中药制剂分析》作业题
(供中药学专业专升本函授用)
思考题:
1、中药制剂分析的目的意义,特点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
2、中药制剂分析中样品前处理常用的方法与技术。
3、中药制剂鉴别的主要内容。
目前中药制剂理化鉴别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4、中药制剂中杂质的主要来源,分类。
杂质限量检查的意义和计算公式。
5、中国药典规定砷盐检查方法、原理及应用。
6、重金属检查中为什么常以铅作为代表。
中国药典附录中有关重金属检查的方法,分别阐述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7、HPLC、GC定量分析的依据、常用方法及其应用注意点。
8、薄层扫描定量分析法中为什么要采用随行标准,其做标准曲线的目的。
9、选择中药制剂中生物碱类成分、黄酮类成分、蒽醌类成分、挥发性成分分析特点,以及分别以各类成分为指标成分定量测定时,常用的预处理方法。
10、试说明制定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前提条件、目的和意义。
《中药制剂分析》模拟试卷(Ⅰ)
(供中药学专业专升本函授用)
一、填空题
1、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是()、()、()、()、()。
2、中药制剂定性鉴别主要包括()、()和()等三个方面。
3、中药制剂中杂质的主要来源()、()和()。
4、中药制剂定量分析中,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和()等。
5、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制剂定量分析中,最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6、现行的中国药典全称(),主要包括内容()、()、()和()。
二、单选题
1、中药制剂分析的取样原则()。
A、宜少不宜多
B、宜多不宜少
C、均匀合理
D、随机
2、GC和HPLC定性鉴别的依据是()。
A、峰高
B、峰面积
C、保留时间
D、峰特征
3、在氯化物检查中,加入HNO3的目的是()。
A、消除Br—、I—的影响
B、消除SCN—的影响
C、消除SO32—,CO32—等离子的影响
D、以上都不是
4、薄层扫描定量分析中,采用内标法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薄层板厚薄不均匀的影响
B、消除点样量不准确的影响
C、消除展开剂挥发的影响
D、线性关系优于外标法
5、《中药注射剂研制技术要求》中规定,中药注射剂中重金属的限量需控制在哪一限量下()。
A、百万分之五
B、百万分之十
C、百万分之十五
D、百万分之二十
三、多选题
1、中药制剂分析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A、定性鉴别
B、定量分析
C、杂质检查
D、水分测定
2、中药制剂性状鉴别项下还包含了一些理化常数,例如下列规定测定的项目()。
A、升华法
B、折光率
C、比旋光度
D、色差
3、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中规定的砷盐检查法有()。
A、古蔡氏法
B、甲苯法
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D、酸行染料比色法
4、HPLC法在中药制剂分析中,可用于()。
A、制备分离
B、定性鉴别
C、样品预处理
D、定量分析
5、黄酮类化学成分由于具有下列哪一结构特点,故可与金属盐类试剂反应呈色()。
A、C3-OH
B、C5-OH
C、邻二酚OH
D、α-苯基色原酮
四、问答题
1、重金属检查中为什么常以铅作为代表。
中国药典附录中有关重金属检查的方法,分别阐述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五、计算题
1、取磷酸可待因0.10克,加盐酸溶液(9→1000)使溶解成5ml,加亚硝酸钠试液2ml,放置15分钟,加氨试液3ml,所显颜色与吗啡溶液 [ 取无水吗啡2.0mg,加盐酸溶液(9→1000)使溶解成100ml ] 5.0ml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
溶液比较,不得更深。
问其限量为多少?
《中药制剂分析》模拟试卷(Ⅱ)
(供中药学专业专升本函授用)
一、填空题
1、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
2、()是目前中药制剂理化鉴别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3、中国药典附录重金属检查法中规定,若介质环境呈碱性,则应用()作显色剂,反应方程式为()。
若介质呈酸性则用()为显色剂。
4、薄层扫描法中,三种常用的测光方式为()、()和()。
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法。
5、生物碱的一般定性鉴别反应包括()和()。
6、我国现行的国家药品标准有()和()。
二、单选题
1、下列溶剂中溶解谱最广的溶剂是()。
A、水
B、乙醇
C、甲醇
D、氯仿
2、薄层板活化的温度和时间应该是()。
A、80~105℃1h
B、105~110℃30min
C、110℃15min
D、根据需要确定
3、在砷盐检查中,H2S气体是由于一些硫化物在酸性介质中反应后产生的,这些硫化物常常来源于()。
A、氯化亚锡
B、碘化钾
C、锌粒
D、醋酸铅
4、回归分析主要用于()。
A、消除系统误差
B、减小偶然误差
C、提高分析方法的专属性
D、提高分析方法的重现性
5、在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制剂定量分析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是()。
A、容量法
B、分光光度法
C、气相色谱法
D、高效液相色谱法
6、《中药注射剂研制技术要求》中规定,中药注射剂中砷盐的限量为下列哪一限量下()。
A、百万分之二
B、百万分之五
C、百万分之十
D、百万分之十五
三、多选题
1、中国药典主要内容包括()。
A、凡例
B、正文
C、附录
D、索引
2、中药制剂薄层色谱鉴别选择对照品的方法()。
A、对照品对照
B、阳性对照
C、阴性对照
D、比移值对照
3、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作中药制剂中的水分检查()。
A、常压干燥法
B、甲苯法
C、减压干燥法
D、Karl-Fischer法
4、目前,薄层色谱法用于中药制剂定量分析主要的方法包括()。
A、目测法
B、薄层斑点洗脱测定法
C、薄层扫描法
D、峰面积法
5、在含皂苷类成分的中药制剂定性鉴别中,最简便的方法是()。
A、泡沫试验
B、溶血试验
C、颜色反应
D、薄层色谱鉴别
四、问答题
1、中国药典规定砷盐检查方法、原理及应用。
五、计算题
1、柱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左金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精密称取左金丸粉末4.1002g,置索氏提取器,加盐酸-甲醇(1:100)适量,回流提取至无色,定量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盐酸-甲醇(1:100)至刻度。
精密吸取5ml,置氧化铝柱,用25ml乙醇分次洗脱至50ml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
再吸取2ml,置50ml量瓶中,加0.05mol/L H2SO4稀释至刻度。
在345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为0.692,盐酸小檗碱(C20H18ClNO4)的吸收系数E1%1cm为728,要求计算本品中总生物碱(以盐酸小檗碱计)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