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1例慢性职业性铅中毒死亡分析关于职业性铅中毒死亡案例的报道极其少见,本科室于2012年4月25日接受云南省××县公安局的委托,对一疑似职业性铅中毒的死者进行书面材料和尸体解剖的全面勘验。
报告如下。
1 案例介绍患者,男,41岁,生前从事重金属废渣处理工作近8年。
2012年4月18日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于2012年4月23日到××县人民医院检测出“血液异常 (血片检查检见未成熟细胞)”。
医生建议到上级医院诊治,当晚被送往上级医院诊治的途中死亡。
尸表检验:全身皮肤黄染,尸斑呈暗紫红色,分布于颈项部、腰部、背部及四肢背侧等未受压处,指压不褪色。
全身大范围腐败尸绿形成,腹部、腰部及背部有多个暗褐色腐败水泡形成。
翻动尸体,口鼻腔内见暗红色腐败液体溢出。
上、下牙龈与牙齿交接处各检见一个暗褐色条形带状的粘膜色泽改变(铅线样改变)。
双手十指甲床青紫,双足十趾甲床青紫,余均未见异常。
尸体解剖:双侧胸腔均可见大量暗红色液体,左侧胸腔为800ml,右侧胸腔为1000ml。
双肺表面及切面淤血、水肿。
心左缘、心右缘及心脏背侧检见多处散在点状出血。
左侧腹腔检见暗红色液体,量约800ml;右侧腹腔检见暗红色液体,量约600ml,余均未见异常。
病理组织学检查:大脑、小脑及脑干检见弥漫性脑水肿的形态学改变,嗜神经现象出现,垂体血管空虚;肺内支气管壁增厚,管壁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扩张、淤血,管壁及其周围结缔组织中可见多数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肺泡腔有多量尘细胞聚集和小灶性陈旧性出血;心肌层心肌细胞部分肥大,心肌间质见小灶性分布的陈旧性出血及小灶性心肌纤维化,冠状动脉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肝血窦普遍狭窄、空虚;胰腺实质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呈蟹爪样深入胰腺实质内对胰腺组织进行包裹、分割;余均未见异常。
病理诊断:(1)弥漫性脑水肿(中毒性脑病);(2)体腔积液(胸腔、腹腔、心包腔积液);(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动脉管腔Ⅰ-Ⅱ度狭窄;(4)慢性支气管炎;(5)肺、心、胰间质小灶性出血。
急性铅中毒病12例临床分析铅作为一种重金属广泛应用于工业及生活中,被人体吸收并蓄积在体内达到有害剂量后则会出现中毒症状,其中以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甚至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最为常见[1]。
以往文献多关注慢性铅中毒,而急性铅中毒因发病急,危害重,误诊率高,如何及时诊治急性铅中毒更值得临床医师重视,我科自2008年至今收治有12例急性铅中毒患者,现将其主要临床特征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12例患者,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35.*4岁,其中男11例,女1例,均有明确的铅接触史。
2 临床特征急性起病,一般在有铅作业1星期左右发病,最长未超过10 d。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以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主要表现为记忆力、理解力、定向力、计算力减退,痴呆、意识模糊、谵妄、甚至昏迷等脑病及人格改变、易怒、胡言乱语等精神症状。
电解质紊乱:多有不同程度的低钾血症,其中两例患者以低钾性麻痹为首发症状,最低血钾低至 1.7 mmol/L,且低钾血症程度与临床症状呈正相关,即血钾越低,病情越重。
脑电波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脑电波异常,主要以各导联散在慢波为主,且在病情恢复后多有残留。
血铅水平:在驱铅治疗前血铅水平多在100~300ummol/L,血铅越早降至正常,预后越好。
病情转归:经及时积极驱铅及对症支持治疗,大多数预后良好,偶留有轻度记忆力障碍,其中两例因延误治疗致一例死亡,一例昏迷10 d后清醒。
3 讨论铅中毒一般与所从事作业或周围环境有高浓度铅致铅经吸收后在体内蓄积有关。
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最为明显和严重。
与慢性铅中毒相比,本16例急性铅中毒患者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①所从事作业相同或类似,在某一时间段内呈爆发性起病,均在短期内接触铅后发病,本文病例均在夏季发病,提示作业环境铅浓度高,且可能和高温所致铅易吸收有关;②血铅水平在轻至中度水平,提示在急性起病患者,血铅水平仅能判断有无血铅超标,而不能判定病前严重程度及估计预后,患者出现症状考虑可能与短期内铅在体内快速蓄积及机体对铅的高敏感性有关;③多有不同程度的低钾血症,且低血钾出现越早,病情越重,低钾血症越难以纠正,提示铅在体内可能干扰钾离子代谢;④诊治是否及时直接影响病情转归及预后,本文病例发病初期多表现为兴奋性精神行为异常,一旦转为抑制性症状,则预后不良。
重金属中毒案例
重金属中毒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健康问题,它可以对人体的各个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含有重金属的物质,比如铅、汞、镉等,而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可能会导致中毒。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一个重金属中毒的真实案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
这个案例发生在一个小工厂中,一位工人长期接触到含有铅的化学品,导致了铅中毒。
铅中毒是一种慢性中毒,最初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会逐渐加重。
这位工人最初出现了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但他并没有及时就医,导致病情恶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工人的症状变得越来越严重,出现了神经系统的损害,表现为手脚麻木、肌肉无力等症状。
最终,经过医生的诊断,确认他患有铅中毒。
由于病情已经相当严重,治疗起来也相当困难,最终这位工人不幸离世。
这个案例让我们深刻意识到重金属中毒的严重性。
长期接触含有重金属的物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减少接触这些物质的机会,比如避免长时间接触含铅的化学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含有重金属的食物等。
另外,一旦出现可能与重金属中毒相关的症状,比如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神经系统损害等,一定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及时发现并处理重金属中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减少不必要的损害。
总之,重金属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尽量避免接触含有重金属的物质,并且要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可能与重金属中毒相关的症状。
通过这个案例的介绍,希望大家能更加了解重金属中毒的危害,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铅中毒案例分析铅中毒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也可能是因为环境中铅元素的过度暴露而引起的。
铅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包括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通过一个铅中毒案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铅中毒的危害和应对措施。
案例背景。
某工厂生产铅制品,工人小王长期在铅制品生产车间工作,接触铅的时间长,工作环境中铅的浓度较高。
近期,小王出现了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就医后被诊断为铅中毒。
分析过程。
1. 铅中毒原因分析。
小王长期在铅制品生产车间工作,接触铅的时间长,工作环境中铅的浓度较高,导致铅进入体内超标,引起了铅中毒。
铅中毒的主要途径包括吸入、摄入和皮肤接触,而小王在工作中可能通过呼吸道吸入了大量的铅粉尘,导致铅中毒的发生。
2. 铅中毒症状分析。
铅中毒的症状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
小王出现了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都是铅中毒的典型症状。
此外,铅中毒还可能导致贫血、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
3. 铅中毒对健康的危害分析。
铅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长期接触铅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铅还会对血液系统产生影响,引起贫血等症状;此外,铅还可能对生殖系统、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4. 应对措施分析。
针对铅中毒的危害,工厂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包括改善生产环境,降低铅粉尘浓度;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人对铅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铅中毒病例。
对于已经发生铅中毒的工人,应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结论。
铅中毒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工厂应当重视职业健康防护工作,加强对铅中毒的防范和治疗,保障工人的健康权益。
同时,工人个人也应当提高对铅中毒的认识,加强自我防护意识,避免铅中毒的发生。
题目:某蓄电池厂工人从事铅作业3年,2年前开始出现间断头晕、口腔内经常有甜味,偶有腹部不适、便秘、便秘时伴有腹痛,去医院职业病科就诊。
经检查,诊断结果为慢性轻度铅中毒。
问题:
1.慢性铅中毒的诊断主要需要那些依据?
(1)了解该患者的职业史;
(2)调查该厂生产作业环境,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铅浓度;
(3)同作业场所工人健康检查结果;
(4)症状与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慢性轻度铅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慢性轻度中毒诊断标准:
常有轻度类神经征,可伴有腹胀、便秘等症状,化验检查血铅或尿铅量增高(血铅≥2.9μmol/L 或尿铅≥0.58μmol/L),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即可诊断轻度中毒:
(1)尿中δ-ALA≥30.5μmol/L.
(2)粪卟啉半定量≥(++).
(3)血红细胞FEP≥2.31μmol/L或红细胞ZPP≥2.08μmol/L.诊断性驱铅试验后尿铅≥3.86μmol/L者,也可作为诊断轻度中毒的单独依据。
(2)慢性轻度铅中毒的处理原则:
使用金属络和剂进行驱铅治疗,驱铅首选药物为依地酸二钠钙;观察对象:可继续工作,3-6月复查。
对生产环境提出密闭、通风的改进建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降低铅烟尘浓度,对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教育,使用有效的劳保用品,改善卫生习惯,定期健康查体等一系列改进措施。
铅中毒案例案例一:甘肃徽县铅锭冶炼厂致300多名儿童铅中毒事件:2006年8月末,甘肃省徽县水阳乡有近千人远道来西安进行血铅检测,其中373人为儿童。
这些儿童中,90%以上血铅超标,最高者血铅含量超标数倍,被诊断为重度铅中毒,而成人中血铅超标也很普遍。
当地村民认为,位于水阳乡新寺村旁的一家铅锭冶炼厂是“罪魁祸首”。
据了解,至9月6日,甘肃徽县水阳乡有八九百人到西安西京医院进行血铅检测其中373人为儿童。
这些儿童中,90%以上血铅超标,最高者血铅含量619微克/升,超标数倍(铅中毒即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200微克/升),被诊断为重度铅中毒,而成人中血铅超标也很普遍。
分析:为什么会群体性出现这种现象?据村民们反映,新寺村旁边几百米处就有一家生产铅锭的冶炼厂,学校就在附近,存在十来年了,之所以出现这种多人铅中毒的现象,主要与该厂污染有关徽县水阳乡党委书记。
胥福元说,冶炼厂距新寺村最远不过千米,而此次病情最严重、患者最多的就是新寺村6个组,还有牟坝村一个组,涉及到2000多人。
“第一次知道这个事情,是今年8月18日。
”胥福元告诉记者,当天村民到县上,出示了10个人铅超标的化验单。
从那时起,“铅中毒事件”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并多次召开县委扩大会议、县长办公会,环保、卫生等多部门参加,最后作出决定:由环保部门牵头对该厂进行调查,并于8月22日已下发文件通知该厂停产搬迁;由卫生局牵头,请疾控专家进行调查。
标也很普遍。
目前,由该县组织以及自发来西安检测的村民还在陆续到来。
案例二:甘肃天水市50名孩子集体铅中毒事件:2006年1月11日,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吴家河村的村民联名向本报反映问题时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件:2005年7月的一天,该村14岁的王正龙到村边小河游泳,日子不长,王正龙的全身陆续出现了红疱,到后来耳朵开始流浓,嘴周围开始发青发黑,肚子坠痛,脸色发黄,厌食,看见油腻的食物就想呕吐。
于是他父亲王泉娃就带着儿子四处求医,直到当地一位大夫给王正龙服用了排铅的药物后,病症才开始消减。
某金属加工厂疑似职业性铅中毒案例[目的]调查某金属加工厂铅污染引起的疑似职业性铅中毒案。
[方法]2003年3月12日,对我县某厂工人进行疑似职业性铅中毒检查。
[结果]该厂厂房简易,生产设施落后,通风除尘设施简陋,属开放式生产工序,土法提炼铅锭,大量铅蒸汽逸出污染空气,引起人体中毒,某工人血铅2?72μmol/L,血锌原卟啉6?90μmol/L,疑似职业性铅中毒。
[结论]该厂生产条件落后,铅严重污染空气环境,对工人健康造成危害,按法律规定对该厂进行行政处罚,限期整改。
铅是一种灰白色质软的重金属,熔点327℃,沸点1620℃,铅及其化合物在常温下不易氧化,耐腐蚀,加热到400~500℃可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为氧化亚铅(Pb2O),凝集为烟尘,污染空气,铅及其化合物通常以烟尘及粉尘两种形态进入人体呼吸道→肺胞腔→血循环→症状(中毒),也可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急慢性铅中毒。
1案情经过2003年3月12日,我所接韶关市职业病防治院报告,龙归镇某金属加工厂一名工人,因身体不适到该院检查,该工人血铅2?72μmol/L(参考值该厂厂房简易,面积约200m2,有拆件、溶解和成品(铅锭)3个车间,生产设施落后,通风除尘设施简陋,属开放式生产工序,生产区和生活区距离只有10m左右,厂内的空气混浊,气味刺鼻,厂方不能提供生产车间的环境卫生监测报告,大部分作业人员没有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该厂没有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生产流程以废蓄电池为原料,土炼方法提炼铅锭,生产过程大量铅蒸气逸出,在空气中形成铅烟(尘)污染环境,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铅中毒。
全厂有工人48名,均未进行岗前知识培训,对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知道甚少,个人防护意识差。
厂方也未组织工人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
此次疑似铅中毒的职工黄义荣,男,40岁,以前从没接触过类似的工种,入厂工作5个月后,出现腹痛,纳差,手足麻木等不适感,经医疗部门对症治疗后,症状反复,逐到韶关市职业病防治院检查,发现血铅2?72μmol/L、血锌原卟啉6?90μmol/L。
铅中毒案例分析及答案近年来,铅中毒事件频繁发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尤其是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儿童、工人等群体因摄入或接触含有高铅污染物的环境中而患上铅中毒的案例。
铅中毒对人的健康危害十分严重,早期出现的症状包括头痛、失眠、乏力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中毒持续加重,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死亡。
那么,引起铅中毒的原因是什么呢?一、铅中毒的原因除了工业废水、废气、污染土壤等环境污染因素,食品、水源、空气也可能成为铅的输入渠道。
其中,食品是最常见的铅污染源之一。
铅污染的食品主要包括饲料、婴幼儿配方奶粉、糖果、饮用水等。
此外,吸入铅粉尘、接触铅制品也可能导致铅中毒。
二、铅中毒案例分析1.儿童因玩具吸入铅粉尘引起中毒近年来,国内外发生过多起因玩具吸入铅粉尘而导致儿童铅中毒的案例。
在中国,2019年7月,台州市被检测出多款儿童玩具存在铅超标问题。
其中一款迪士尼智力拼图中,铅超标量是国家标准的几十倍。
2.婴幼儿配方奶粉含铅致儿童铅中毒近年来,国内外多起由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铅含量过多导致铅中毒的案例。
例如2008年中国的三聚氰胺事件中,很多奶粉中都查出超标的铅含量。
3.污染土壤中农作物含铅高致中毒污染土壤中含有高浓度的铅,将会随着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被吸收,污染农产品。
当人们摄入了含有铅的农产品,就会发生中毒。
例如,2019年5月份,中山出现了两个铅中毒病人,病情都与日常膳食有关联。
三、如何避免铅中毒铅中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十分严重,因此,如何避免铅中毒也成为了现代人很关心的话题。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范方法:1.食品尽量选择有机食品和绿色膳食,避免进食不明来源的街边小吃;2.保持房间的通风良好,尤其是室内装修、装饰、油漆后更应进行通风;3.高铅含量的食品与玩具要远离孩子,防止孩子误食或吸入铅粉尘。
总之,铅中毒是一种有害身体健康的疾病,危害极大。
为了避免铅中毒,我们需要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注意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同时,政府与企业也应该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健康保障。
铅职业中毒案例讨论[目的要求]1、掌握职业病的诊断原则;2、掌握职业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
患者肖**,男性,35岁,于1988年以来常感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全身乏力、关节酸痛、食欲不振,近二年来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经常性脐周、下腹部无固定的绞痛,用手压腹部可使其缓解,于1993年入院。
体查: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尚可,体温37.2℃,脉搏7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mmHg,心肺(-),肝脾不大,腹软,脐周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四肢痛触觉未见异常,未引出病理反射,血、尿常规正常;肝功能、心电图正常。
胸部X线照片未见异常改变。
[问题讨论1]1.简述职业病的诊断原则。
2.上述资料中,你认为病史还应补充什么内容?3.当你遇到腹绞痛患者时,应考虑哪些病症?4.引起腹绞痛常见的毒物是什么?哪些工种的工人可接触该毒物?进一步追问患者的职业史,发现该人于1985年起从事印刷厂的浇板工作,即将一大锅熔铅锅触熔的铅水浇进字模当中,当浇板时有大量的铅蒸汽逸散到空气中。
工人每天工作8h,疑为慢性铅中毒。
[问题讨论2]5.慢性铅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6.要证实患者是铅中毒,还应作何临床检验?7.对患者的工作场所应进行哪些职业病危害调查?对患者工作场所进行调查,发现空气中铅烟浓度为0.3mg/m3~0.8mg/m3,根据患者的职业接触史和临床表现,随即转至职业病院进行诊治。
入院时检查:尿铅12.5µmol/L,尿ALA80.5µmol/L,红细胞游离原卟啉3.5µmol/L,诊断为慢性中毒铅中毒。
[问题讨论3]8.常用的慢性铅中毒的解毒剂是什么?其作用机制是什么?用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9.经驱铅治疗,出院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职业病院组织了一个调查组到该印刷厂浇班车间进行调查,发现工人浇板时有一股蓝灰色的烟,熔铅锅上方有一个排毒罩,但经常不开。
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很少用,调查同车间其他工人,大多数反应有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四肢无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少数人有腹痛。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铅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加大了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本文将以一起铅污染案例为例,探讨触犯法律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工业园区内,一家铅蓄电池生产企业(以下简称“蓄电池厂”)在生产过程中,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铅污染,导致周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严重污染。
受污染影响,周边居民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部分居民甚至患上铅中毒。
经调查,蓄电池厂存在以下违法行为:1. 违规排放含铅废水,污染周边水体;2. 违规堆放废铅蓄电池,导致土壤铅污染;3. 违规排放含铅废气,污染周边空气;4. 未按规定设置污染物处理设施,导致污染物排放超标。
二、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蓄电池厂的行为触犯了以下法律条款: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环境污染。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二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水污染。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三十八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大气污染。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十六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三、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等规定,蓄电池厂应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 被责令改正,消除污染;2. 处以罚款,罚款金额根据污染程度和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3.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案例分析蓄电池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未能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导致严重环境污染,给周边居民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脱离铅作业19年后急性铅中毒发作1例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患者男,49岁,汽车修理工,司机。
因家中变故,连续大量饮酒十余天,末次饮白酒1300 ml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乏力、面色苍白,继而出现脐周和上腹部持续性腹痛,阵发加剧,伴腹泻深褐色便,应用消炎药无缓解。
综合医院钡透示:钡剂小肠内潴留,小肠节段性痉挛。
胃镜、肠镜、胸腹CT、肝脏B超均正常,化验Hb 91~72 g/L,ALT 55~90 U/L,余无异常。
骨髓象:增生活跃。
以“腹痛待查,贫血”转来我院。
1.2 诊疗经过主诉:持续腹痛伴阵发加重2周。
追问职业史,从事电池充电、电路维修和回收旧电池工作11年,用气焊切割旧电池铅板和用焊锡焊接电路,其间未行职业体检。
之后改作司机至今19年无明确铅接触。
19年间身体健康,善酒但不常饮。
查体:T37℃、P88次/分、Bp120/78 mm Hg,急性病容,贫血貌,神清语利,心肺听诊正常,腹部平坦,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压痛以脐周为主,深压疼痛加重,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略强,肝区无叩痛,肝脾肋下未及。
双手尺侧痛觉略减退,双脚趾痛觉敏感,双膝反射正常。
血常规:WBC 70×109/L RBC 2.26×1012/L Hb 74 g/L MCV 100fl PLT 340×109/L,肝功能检查:ALT 47 U/L AST 29 U/L TBIL 472 mmol/L DBIL12.1 mmol/L IBIL 351 mmol/L,尿常规:蛋白质±尿胆原+,血铅9292 μmol/L 尿铅4.372 μmol/l尿棕色素+4 ALA>200 μmol/l。
诊断:①急性铅中毒。
②贫血。
治疗予二巯基丁二酸05 g bid po连用3 d,停4 d为一疗程,同时予升血药、还原型谷胱甘肽、水溶性维生素。
用药第二天腹痛明显缓解,两次黑色稀便后大便恢复正常。
驱铅第三疗程后Hb 96 g/L。
铅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职业病的诊断原则;
2、掌握职业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
患者肖**,男性,35岁,于1988年以来常感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全身乏力、关节酸痛、食欲不振,近二年来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经常性脐周、下腹部无固定的绞痛,用手压腹部可使其缓解,于1993年入院。
体查: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尚可,体温37.2℃,脉搏7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mmHg,心肺(-),肝脾不大,腹软,脐周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四肢痛触觉未见异常,未引出病理反射,血、尿常规正常;肝功能、心电图正常。
胸部X线照片未见异常改变。
[问题讨论1]
1.简述职业病的诊断原则。
2.上述资料中,你认为病史还应补充什么内容?
3.当你遇到腹绞痛患者时,应考虑哪些病症?
4.引起腹绞痛常见的毒物是什么?哪些工种的工人可接触该毒物?
进一步追问患者的职业史,发现该人于1985年起从事印刷厂的浇板工作,即将一大锅熔铅锅触熔的铅水浇进字模当中,当浇板时有大量的铅蒸汽逸散到空气中。
工人每天工作8h,疑为慢性铅中毒。
[问题讨论2]
5.慢性铅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6.要证实患者是铅中毒,还应作何临床检验?
7.对患者的工作场所应进行哪些职业病危害调查?
对患者工作场所进行调查,发现空气中铅烟浓度为0.3mg/m3~0.8mg/m3,根据患者的职业接触史和临床表现,随即转至职业病院进行诊治。
入院时检查:尿铅12.5µmol/L,尿ALA80.5µmol/L,红细胞游离原卟啉3.5µmol/L,诊断为慢性中毒铅中毒。
[问题讨论3]
8.常用的慢性铅中毒的解毒剂是什么?其作用机制是什么?用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9.经驱铅治疗,出院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职业病院组织了一个调查组到该印刷厂浇班车间进行调查,发现工人浇板时有一股蓝灰色的烟,熔铅锅上方有一个排毒罩,但经常不开。
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很少用,调查同车间其他工人,大多数反应有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四肢无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少数人有腹痛。
组织该车间工人体检,发现9人中有6人的尿铅、尿ALA高于正常值,其中4人有肢端麻木,1人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问题讨论4]
10.该工作场所中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改进?
11.简述职业病的三级预防范畴,职业病院组织工人体检属于哪一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