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文言阅读必备:唐传奇并译文30篇doc

高考文言阅读必备:唐传奇并译文30篇doc

2010高考文言阅读必备:唐传奇并译文30篇

目录

1 车中女子(皇甫氏)

2 陈鸾凤(裴铏)

3 崔护(孟棨)

4 崔玄微(段成式)

5 东城老父传(陈鸿)

6 杜牧(高彦休)

7 冯俊(佚名)

8 郭纯(张鷟)

9 樊夫人(裴铏)

10 三梦记(白行简)

11 李卫公靖(李复言)

12 柳氏传(许尧佐)

13 骆宾王(孟棨)

14 南柯太守传(李公佐)

15 王维(薛用弱)

16 王之涣(薛用弱)

17 谢小娥传(李公佐)

18 韦皋(范摅)

19 枕中记(沈既济)

20 虬髯客传(杜光庭)

21 长恨歌传(陈鸿)

22 楚儿(孙棨)

23 崔书生(牛僧孺)

24 崔张自称侠(冯翊子)

25 邓甲(裴铏)

26 红线(袁郊)

27 昆仑奴(裴铏)

28 兰亭始未记(何延之)

29 离魂记(陈玄祐)

30 骆宾王(孟棨)

正文

1 车中女子(皇甫氏)

【原文】

唐开元中,吴郡人入京应明经举。至京,因闲步坊曲。忽逢二少年,著大麻布衫,揖

此人而过,色甚卑敬,然非旧识,举人谓误识也。

后数日,又逢之。二人曰:“公到此境,未为主领,今日方欲奉迓,邂逅相遇,实慰我心。”

揖举人便行,虽甚疑怪,然强随之。抵数坊,于东市一小曲内,有临路店数间,相与直入。舍宇甚整肃,二人携引升堂,列筵甚盛。二人与客据绳床清坐定,于席前更有数少年,各二十余,礼颇谨,数出门,若伫贵客。至午后,方云:“来矣。”

闻一车直门来,数少年随后。直至堂前,乃一钿车,卷帘,见一女子从车中出,年可十七八,容色甚佳,花梳满髻,衣则纨素。二人罗拜,此女亦不答。此人亦拜之,女乃答。遂揖客入,女乃升床当局而坐,揖二人及客,乃拜而坐。又有十余后生,皆衣服轻新,各设拜,列坐于客之下。陈以品味,馔至精洁。饮酒数巡,至女子,执杯顾谓客:“闻二君奉谈,今喜展见,承有妙技,可得观乎?”

此人卑逊辞让,云:“自幼至长,唯习儒经,弦管歌声,辄未曾学。”

女曰:“所习非此事也,君熟思之,先所能者何事。”

客又沈思良久,曰:“某为学堂中,著靴于壁上行得数步。自余戏剧,则未曾为之。”

女曰:“所请只然,请客为之。”

遂于壁上行得数步。女曰:“亦大难事。”

乃回顾坐中诸后生,各令呈技。俱起设拜,有于壁上行者,亦有手撮椽子行者,轻捷之戏,各呈数般,状如飞鸟。此人拱手惊惧,不知所措。少顷,女子起辞出。举人惊叹,恍恍然不乐。经数日,途中复见二人,曰:“欲假盛驷可乎?”

举人曰:“唯。”

至明日,闻宫宛中失物,掩捕失贼,唯收得马,是将驮物者。验问马主,遂收此人,入内侍省勘问,驱入小门。吏自后推之,倒落深坑数丈,仰望屋顶七八丈,唯见一孔,才开尺余。自旦入,至食时,见一绳缒一器食下。此人饥急,取食之。

食毕,绳又引去。深夜,此人忿甚,悲惋何诉,仰望忽见一物,如鸟飞下,觉至身边,乃人也。以手抚生,谓曰:“计甚惊怕,然某在,无虑也。”

听其声,则向所遇女子也,云:“共君出矣。”

以绢重系此人胸膊讫。绢一头系女人身。女人耸身腾上,飞出宫城。去门数十里,乃下,云:“君且便归江淮,求仕之计,望俟他日。”

此人大喜,徒步潜窜,乞食寄宿,得达吴地,后竟不敢求名西上矣。

【译文】

唐开元年间,有吴郡人进京参加明经考试。到京后,在妓女居住的地方闲逛,忽然遇到两个少年,穿着大麻布衫,和他打招呼就过去了,对他很尊重,但原来并不认识,举人认为是认错人了。

几天后,又见面了,那两人说:“您到这里,没接您,今天才来迎接您,虽是偶然相遇,我们感到很荣幸。”

鞠躬便请举人和他们同行,他虽然非常诧异,还是勉强地跟着。穿过几条街,在东面街市的一个小胡同内,有几间临街店铺,一起走进去,房舍整洁肃静。二人领他到堂上,已摆好了丰盛的酒席,那二人与他挨着安闲静坐在胡床上,席前有几个少年,都是二十来岁,懂礼貌、谨慎,出门好几次,像等贵客似的。到了午后,有人说:“来啦。”

只听到有一车来到门口,几个少年跟在后边,直到堂前,是用金子宝物嵌饰的车子,车帘一卷,见一女子从车中出来,才十七八岁,容貌漂亮,发髻上插了很多花,衣服是洁白的绸子做的,二少年围绕着她下拜,这女子也不答理。举人拜见,女子才回礼,请客人入坐,女子上床在当中坐好,再请二少年和客人坐下,他们谢过而坐,又有十多个年轻人,都穿着清新的衣服,分别行礼后,坐在客人的下首,摆上了各种美味,食物精致洁净。酒过数巡,女子端杯对客人说:“听二位谈起您,今日相见很高兴,听说你有绝妙的技艺,可以让我们看看吗?”

举人谦逊地推辞道:“从小到大,只学习儒经,乐器、唱歌,从未学过别的技艺。”

女子说:“我说的不是这事,您好好想想,你以前最擅长什么?”

客人又深思良久,说:“我在学校中,曾穿着靴子在墙壁上走过几步,其它的游戏,不曾做过。”

女子说:“我讲的就是这事,请您表演一下。”

他便在墙壁上走了几步。女子说:“这也是很难的事。”

于是回头看着在座的年轻人,让他们各自表演技艺。年轻人起来拜过之后,有的在墙壁上行走,有的用手抓着屋顶的椽子行走,动作轻快敏捷如同游戏,各自表演几种技能,状如飞鸟,举人拱手惊慌恐惧,不知所措。一会儿,女子起身告辞而出。举人惊叹不已,心神不定没有笑容。几天后,在途中又遇见了二少年说:“想借你的好马可以吗?”

举人说:“好。”

第二天,听说宫中失窃,乘其不备偷盗,贼跑了没抓到,只抓到一匹马,是盗贼驮东西用的。一追查马的主人,就把举人抓住了,带到内侍省审问,把他驱赶进小门,官吏又从后边推他,跌进数丈深的坑中。抬头看屋顶高七八丈,只见一小孔,一尺见方。从早晨进来,到吃饭时,见一条绳拴着器具和食物落下来,他饿极了,拿起便吃,吃完,绳又上去了。深夜,他更加怨恨,悲愤怨恨无处诉说,抬头看忽然见一东西,象鸟一样落下,感觉到了身边,原来是人,用手抚摸他,对他说:“估计你很害怕,但我在这,就不必忧虑了。”

听其声,是所遇到的那个女子,说,“我们一起出去。”

用绢带绑好他的胸、胳膊,另一头绑在女人身上。女人纵身跳起,飞过了宫城,离开城门几十里,才落下,说:“您先回江淮,当官的打算,等以后再说吧。”

他很高兴,徒步逃跑,一路上乞讨借宿,到了吴地,以后再不敢为求功名西上长安了。

2 陈鸾凤(裴铏)

【原文】

唐元和中,有陈鸾凤者,海康人也,负气义,不畏鬼神,乡党咸呼为“后来周处”。海康旧有雷公庙,邑人虔洁祭祀,祷祝既淫,妖妄亦作。邑人每岁闻新雷日,记某甲子,一旬复值斯日,百工不敢动作,犯者不信宿必震死,其应如响。时海康大旱,邑人祷而无应。鸾凤大怒曰:“吾之乡,乃雷乡也,为神不福,况受人奠酬如斯!稼穑既焦,陂池已涸,牲牢飨尽,焉用庙为!”

遂秉炬爇之。

其风俗,不得以黄鱼彘肉相和,食之亦必震死。是日,鸾凤持竹炭、刀,于野田中,以所忌物相和啖之,将有所伺。果怪云生,恶风起,迅雷急雨震之。鸾凤乃以刃上挥,果

中雷左股而断。雷堕地,状类熊猪,毛角,肉翼青色,手执短柄刚石斧,流血注然,云雨尽灭。鸾凤知雷无神,遂驰赴家,告其血属曰:“吾断雷之股矣,请观之。”

亲爱愕骇,共往视之,果见雷折股,而已又持刀欲断其颈,啮其肉。为群众共执之曰:“霆是天上灵物,尔为下界庸人,辄害雷公,必我一乡受祸,”

众捉衣袂,使鸾凤奋击不得。

逡巡,复有云雷,裹其伤者和断股而去。沛然云雨,自午及酉,涸苗皆立矣。遂被长幼共斥之,不许还舍。于是持刀行二十里,诣舅兄家。及夜,又遭霆震,天火焚其室。复持刀立于庭,雷终不能害。旋有人告其舅兄向来事,又为逐出。复往僧室,亦为霆震,焚爇如前。知无容身处,乃夜秉炬入于乳穴嵌孔之处,后雷不复能震矣。至曙,然后返舍,自后海康每有旱,邑人即醵金与鸾凤,请依前调二物食之,持刀如前,皆有云雨滂沱,终不能震。如此二十余年,俗号鸾风为雨师。

至太和中,刺史林绪知其事,召至州,诘其端倪。鸾风云:“少壮之时,心如铁石,鬼神雷电视之若无当者。愿杀一身,请苏万姓,即上玄焉能使雷鬼敢骋其凶臆也!”

遂献其刀于绪,厚酬其值。

【译文】

唐朝元和年间,有个叫陈鸾凤的,是海康人。讲义气,不怕鬼神,乡亲们都称他为“后起的周处”。海康有座雷公庙,当地人诚敬而纯洁地祭祀。祈祷祝愿的事多了,怪异荒诞的现象也时时发生。当地人每年听到第一声雷响时,就记在日历上,以后每旬的这一天,所有工作都不能干。违犯的人夜里必遭雷击毙命。这种应验就像声音那么准。当时正赶上海康地方大旱,当地人来到雷公庙祈祷降雨但毫无反应,陈鸾凤大怒,说:“我的家乡乃是雷公的故乡,雷公身为神灵不降福,况且又受到人们如此虔诚的祭奠和供奉!如今庄稼已经枯死,池塘已经干涸,牲畜都拿来做了供品,这座庙有什么用!”

说完他举起火把烧寺庙。

当地的风俗是不允许人们将黄鱼和猪肉掺到一起吃,吃了也是必定被雷击死。这天,陈鸾凤拿着燃料和刀,站立在田野里,将当地风俗所忌讳的这两样东西掺在一起吃了下去,站在那里观察。果然有怪云出现,妖风顿起,迅雷挟着暴雨向他袭来。陈鸾凤便将手中的刀在空中挥舞起来,果然砍中了雷公的左腿,将它砍断了。雷公跌落在地上,形状象熊和猪,身上有毛有角,还有青色的肉翅膀,手里握着短把的宝石斧子,伤处血流如注。此时云开雨停。陈鸾凤知道雷公并没有什么神威,便跑到家里告诉亲人道:“我把雷公的腿砍断了,快去看!”

亲人听了又惊又怕,一起前去观看,果然看到雷公的腿已被砍断。陈鸾凤又举起刀来要把雷公的脖子砍断,还要吃它的肉。众人一起将他拉住说:“疾雷是天上的神灵,你是下界的凡人,再要加害雷公,必定使我们全体乡民遭受灾祸。”

众人扯住他的衣襟,致使陈鸾凤不能奋力举刀去砍雷公。

一会儿,又有乌云雷电笼罩,挟带起受伤的雷公和它的断腿离去了。接着便下起了大雨,从中午一直下到傍晚,干枯的禾苗都复苏挺立了起来。由此,陈鸾凤遭到老幼乡人的一致训斥,不许他回家。陈鸾凤只好带着刀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妻子的哥哥家。到了夜晚,他又遭到雷霆的袭击,住的房子也被天火烧光了。他又持刀站在院子里,雷公终于未能伤害他。立即就有人将他先前的事告诉了妻兄,他又被赶了出来。陈鸾凤又到僧人居住的房

子里落脚,又遭到雷霆的袭击,房子象原来一样被烧毁。陈鸾凤知道已经没有容纳自己的地方,他便趁夜举着火把走进山洞里,插好火把,雷电火再也不能来袭击他了。天晴后他回到了自己家。从此,海康一带每当遭逢旱灾,当地人便凑钱给陈鸾凤,求他按照从前的办法将黄鱼和猪肉掺在一起吃下去,持刀站在田野里,每次都有滂沱大雨,而陈鸾凤本人一直遭不到雷击。这样过了二十多年,民间称陈鸾凤为求雨大师。

到了太和年间,刺史林绪得知此事,便把陈鸾凤召到州府衙门,询问此事的前因后果,陈鸾凤说:“在我年轻力壮的时候,气威胆壮,心如铁石,鬼神雷电全不放在眼里,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拯救万民百姓。天帝怎能敢放纵雷鬼逞凶呢!”

说完便将自己那把刀呈献给林绪。林绪送给他很多钱。

3 崔护(孟棨)

【原文】

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

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

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盼而归。尔后绝不复至。

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邪?”

曰:“是也。”

又哭曰:“君杀吾女!”

崔惊怛,莫知所答。老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此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

又持崔大哭。

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

须臾开目,半日复活矣。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译文】

博陵人崔护,天资完美,性情孤傲不合群,应举进士没考中。清明节这天,他独自一人到都城南门外游玩,看到一户庄园,一亩见方,园内花木丛生,寂静似无人。敲门良久,有位女子从门缝里看他,问:“谁呀?”

他自报家门,说:“我一人春游,酒后口渴讨点水喝。”

女子进去端来一杯水,打开门,摆凳让坐。她一人靠着小桃树斜身久立,两眼脉脉含情。妖艳妩媚,体态娇美。崔护用话挑逗她,不语。两人对视良久,崔护告辞。她送到门口,似有承受不了之情地进了屋,崔护也依恋地回头看着走了,以后没再来。

到了第二年清明,忽然想起她,情不自禁,直奔城南寻找。旧景依旧,而大门已锁。崔护在左边的门上题诗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几天后,他偶然来到城南,又去寻找那位女子。听到门内有哭声,敲门询问,有位老父出来说:“你不是崔护吗?”

答:“正是。”

老父哭着说:“是您杀了我的女儿。”

崔护惊恐,不知如何作答。老父说:“我女儿已经成年知书达理,尚未嫁人。自去年以来,整天精神恍惚若有所失。近日陪她出去,回家时,见左边门上有题字,读完,进门就病了,绝食数日便死了。我老了,她迟迟不嫁,就是想找个君子,使我的终身有托付。如今她不幸去世。这不是您害死她的吗?”

说完又扶着崔护大哭。

崔护也感伤哀痛,请求进去哭亡灵。她仍庄重严肃地躺在床上,崔护抬起她的头枕着自己的腿,哭着祷告:“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一会儿,她睁开眼睛。过了半天又活了。老父大为惊喜,将儿女嫁给了崔护。

4 崔玄微(段成式)

【原文】

唐天宝中,处士崔玄微洛东有宅。耽道,饵术及茯苓三十载。因药尽,领僮仆辈入嵩山采芝,一年方回。宅中无人,蒿莱满院。时春季夜间,风清月朗。不睡,独处一院,家人无故辄不到。

三更后,有一青衣云:“君在院中也。今欲与一两女伴过,至上东门表姨处,暂借此歇,可乎?”

玄微许之。须臾,乃有十余人,青衣引入。有绿裳者前曰:“某姓杨。”

指一人,曰:“李氏。”

又一人,曰:“陶氏。”

又指一绯小女,曰:“姓石,名阿措。”

各有侍女辈。玄微相见毕,乃坐于月下,问行出之由。对曰:“欲到封十八姨数日,云欲来相看,不得。今夕众往看之。”

坐未定,门外报:“封家姨来也。”

坐皆惊喜出迎。杨氏云:“主人甚贤,只此从容不恶,诸亦未胜于此也。”

玄微又出见封氏,言词泠泠,有林下风气,遂揖入坐。色皆殊绝。满座芳香,馥馥袭人。诸人命酒,各歌以送之,玄微志其二焉。有红裳人与白衣送酒,歌曰:“皎洁玉颜胜白雪,况乃当年对芳月。沈吟不敢怨春风,自叹容华暗消歇。”

又白衣人送酒,歌曰:“绛衣披拂露盈盈,淡染胭脂一朵轻。自恨红颜留不住,莫怨春风道薄情。”

至十八姨持盏,性颇轻佻,翻酒污阿措衣。阿措作色曰:“诸人即奉求,余即不知奉求耳。”

拂衣而起。十八姨曰:“小女弄酒!”

皆起,至门外别;十八姨南去,诸人西入苑中而别。玄微亦不知异。

明夜又来,云:“欲往十八姨处。”

阿措怒曰:“何用更去封妪舍,有事只求处士,不知可乎?”

阿措又言曰:“诸侣皆住苑中,每岁多被恶风所挠,居止不安,常求十八姨相庇;昨阿措不能依回,应难取力。处士倘不阻见庇,亦有微报耳。”

玄微曰:“某有何力,得及诸女?”

阿措曰:“但处士每岁岁日,与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于苑东立之,则免难矣。今岁已过;但请至此月二十一日平旦,微有东风,即立之,庶夫免患也。”

玄微许之。乃齐声谢曰:“不敢忘德。”

拜而去。玄微于月中随而送之,逾苑墙,乃入苑中,各失所在。依其言,至此日立幡。是日东风振地,自洛南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不动。玄微乃悟:诸女曰姓杨、李、陶,及衣服颜色之异,皆众花之精也。绯衣名阿措,即安石榴也;封十八姨,乃风神也。

后数夜,杨氏辈复至愧谢。各裹桃李花数斗,劝崔生:“服之可延年却老。愿长如此住,卫护某等,亦可致长生。”

至元和初,玄微犹在,可称年三十许人。

又,尊贤坊田弘正宅,中门外有紫牡丹成树,发花千余朵;花盛时,每月夜,有小人五、六,长尺余,游于花上。如此七、八年。人将掩之,辄失所在。

【译文】

唐朝天宝年间,处士崔玄微在洛东有一处宅院。他沉溺于道教,服用饵术和茯苓三十年。因为药已用尽,他就领着僮仆们深入嵩山采灵芝。一年之后才回来。宅中没人居住,杂草满院。当时正是春天的夜晚,风清月朗,他没睡觉,单独住在一个院里。家人没事是不到这院里来的。

三更后,有一婢女来说:“您在院里!我现在想要和一两个女伴过去,到东门表姨那里去,想暂借此地歇一歇,可以吗?”

崔玄微答应了。一会儿,就有十多个人由那婢女领进来。有一个穿绿衣裳的上前说:“我姓杨。”

她指着一人说:“她姓李。”

又指一人,说:“她姓陶。”

又指一穿红衣小女子说:“她姓石叫阿措。”

她们各有自己的侍女。崔玄微与她们相见完毕,就坐到月下,问她们出来的原因。回答说:“想到封十八姨那里几天,她说想要来看我们,没成行,今晚我们去看她。”

还没全坐稳,门外报告说:“封家姨来了。”

在坐的都惊喜地出去迎接。杨氏说:“这家的主人很好,仅此举动不令人厌恶,其它地方就比不上这。”

崔玄微又出来见过封氏。封氏的言辞严肃,她态度娴雅、举止大方。于是大家相互请座。众女子都是姿色超绝,满座芳香,浓香袭人。叫人摆酒,大家唱歌以互赠。崔玄微记住其中的两首。一首是有一个红衣裳的给一个白衣裳的送酒,唱道:“皎洁玉颜胜白雪,况乃当年对芳月。沉吟不敢怨春风,自叹容华暗消歇。”

另一首是白衣人给红衣人送酒,唱道:“绛衣披拂露盈盈,淡染胭脂一朵轻。自恨红颜留不住,莫怨春风道薄情。”

到十八姨端起酒杯,她很轻佻,把酒弄到了阿措身上。阿措生气地说:“每人都是恳求人家喝酒,你怎么就不知恳求我!”

说完,她拂衣而起。十八姨说:“这孩子耍酒疯了!”

大家都起来,到门外相互告别。十八姨往南去。其他人往西进到园中而各自别去。崔玄微也不知有什么异常。

第二天晚上她们又来了,说:“要到十八姨那去。”

阿措生气道:“何必还要到封老婆子家,有事只求这位处士,不知可不可以?”

阿措又说道:“各位伙伴都住在园中,每年都多次被恶风扰乱,起居行动很不安宁,常常求十八姨庇护。昨天我没能顺从地答复她,应该很难借上她的力量了。处士假使阻止恶风庇护我们,我们会有所报答的。”

崔玄微说:“我有什么能力,能保护各位女子?”

阿措说:“只要处士每年春节,给我们做一面红色旗幡,旗上画上日头月亮和五星,送到园子东面立起来,就能免除我们的灾难。今年已经过去了,只请你到了这个月的二十一日清晨,微有东风,就立上,但愿能免除祸患。”

崔玄微答应了。众女子一齐致谢说:“不敢忘记你的恩德。”

说完便行礼而去。崔玄微在月光里跟随相送,见她们越过园墙,走进园中,各不知去向。崔玄微按照她们的说法,在这天便把旗立了起来。这天东风大作,在洛南折树飞沙,但园子里的繁花不摇不动。崔玄微这才恍然大悟。众女子说姓杨,姓李,姓陶,以及她们的衣服颜色不同,都是各种花精。穿红衣叫阿措的,就是安石榴;封十八姨,就是风神。

几天后的夜里杨氏等人又来了,是来致谢的。她们各拿桃花李花数斗,劝崔玄微服用,说:“吃了可以延年避免衰老。希望你长住下去,保护我们,也可以长生不老。

到元和初,崔玄微还健在,看上去是三十来岁的人。

另外,尊贤坊田弘正的宅院里,中门外一株紫牡丹长成树,开花一千多朵,花盛时,每到有月色的夜晚,就能看见有五六个矮人,身高一尺多,在花上游玩。如此七八年的光景,人们要是突然逮住他们,便各失所在,不知哪儿去了。

5 东城老父传(陈鸿)

【原文】

老父,姓贾名昌,长安宣阳里人。开元元年癸丑生。元和庚寅岁,九十八年矣。视听不衰,言甚安徐,心力不耗,语太平事历历可听。

父忠,长九尺,力能倒曳牛,以材宫为中宫幕士。

景龙四年,持幕竿随玄宗入大明宫,诛韦氏,奉睿宗朝群后,遂为景云功臣。以长刀备亲卫。诏徒家东云龙门。

昌生七岁,蹻捷过人,能抟柱乘梁,善应对,解鸟语音。玄宗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索长安雄鸡,金毫铁钜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驯扰教饲。上之好之,民风尤甚。诸王世家,外戚家,贵主家,侯家,倾帑破产市鸡,以偿鸡直。都中男女,以弄鸡为事,贫者弄假鸡。

帝出游,见昌弄木鸡于云龙门道旁,召入,为鸡坊小儿,衣食右龙武军。三尺童子,入鸡群,如狎群小,壮者,弱者,勇者,怯者,水谷之时,疾病之候,悉能知之。举二鸡,鸡畏而驯,使令如人。护鸡坊中谒者王承恩言于玄宗。召试殿庭,皆中玄宗意。即日为五

百小儿长。加之以忠厚谨密,天子甚爱幸之。金帛之赐,日至其家。

开元十三年,笼鸡三百,从封东岳。父忠死太山下,得子礼奉,尸归葬雍州。县官为葬器丧车,乘传洛阳道。

十四年三月,衣斗鸡服,会玄宗于温泉。当时天下号为“神鸡童”。时人为之语曰:“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能令金钜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丧车。”

昭成皇后之在相王府,诞圣于八月五日。中兴之后,制为千秋节。赐天下民牛酒乐三日,命之曰酺,以为常也。大合乐于宫中,岁或酺于洛。元会与情明节,率皆在骊山。每至是日,万乐具举,六宫毕从。昌冠雕翠金华冠,锦袖绣襦袴,执锋拂道。群鸡叙立于广场,顾眄如神,指挥风生。树毛振翼,砺吻磨距,抑怒待胜,进退有朝,随鞭指低昂,不失昌度。胜负既决,强者前,弱者后,随昌雁行,归于鸡坊。角牴万夫,跳剑寻橦,蹴球踏绳,舞于竿颠者,索气沮色,逡巡不敢入。岂教猱扰龙之徒欤?

二十三年,玄宗为娶梨园弟子潘大同女,男服佩玉,女服绣懦,皆出御府。昌男至信、至德。

天宝中,妻潘氏以歌舞重幸于杨贵妃。夫妇席宠四十年,恩泽不渝,岂不敏于伎,谨于心乎?

上生于乙酉鸡辰,使人朝服斗鸡,兆乱于太平矣。上心不悟。

十四载,胡羯陷洛,潼关不守。大驾幸成都,奔卫乘舆。夜出便门,马路道阱。伤足,不能进,杖入南山。每进鸡之日,则向西南大哭。禄山往年朝于京师,识昌于横门外。及乱二京,以千金购昌长安、洛阳市。昌变姓名,依于佛舍,除地击钟,施力于佛。洎太上皇归兴庆宫,肃宗受命于别殿,昌还旧里。居室为兵掠,家无遗物。布衣憔悴,不复得入禁门矣。明日,复出长安南门,道见妻儿于招国里,菜色黯焉。儿荷薪,妻负故絮。昌聚哭,决于道。

遂长逝息长安佛寺,学大师佛旨,大历元年,依资圣寺大德僧运平住东市海池,立陁罗尼石幢。书能纪姓名、读释氏经,亦能了其深义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建僧房佛舍,植美草甘木。昼把土拥根,汲水灌竹,夜正观于禅室。

建中三年,僧运平人寿尽。服礼毕,奉舍利塔于长安东门外镇国寺东偏,手植松柏百株。构小舍,居于塔下,朝夕焚香洒扫,事师如生。

顺宗在东宫,舍钱三十万,为昌立大师影堂及斋舍。又立外层,居游民,取佣给。昌因日食粥一杯,浆水一升,卧草席,絮衣。过是,悉归于佛。妻潘氏后亦不知所往。

贞元中,长子至信衣并州甲,随大司徒燧矣入觐,省昌于长寿里。昌如己不生,绝之使去。次子至德归,贩缯洛阳市,来往长安间,岁以金帛奉昌,皆绝之。遂俱去,不复来。

元和中,颍川陈鸿祖携友人出春明门,见竹柏森然,香烟闻于道,下马觐昌于塔下。听其言,忘日之暮。宿鸿祖于斋舍,话身之出处,皆有条贯。遂及王制。鸿祖问开元之理乱。昌曰:“老人少时,以斗鸡求媚于上。上倡优畜之,家于外宫,安以知朝廷之事?然有以为吾子言者。老人见黄门侍郎杜暹出为碛西节度,摄御史大夫,始假风宪以威远。见哥舒翰之镇凉州也,下石堡,戍青海城,出白龙,逾葱岭,界铁关,总管河左道,七命始摄御史大夫。见张说之领幽州也,每岁入关,辄长辕挽辐车,辇河间、蓟州庸调缯布,驾连,坌入关门。输于王府,江淮绮縠、巴蜀锦绣、后宫玩好而已。河州敦煌道岁屯田,实边食,余粟转输灵州,漕下黄河,入太原仓,备关中凶年。关中粟米,藏于百姓。天子幸

五岳,从官千乘马骑,不食于民。老人岁时伏腊得归休,行都市间,见有卖白衫白叠布。行邻比廛间,有人禳病,法用皂布一匹,持重价不克致,竟以幞头罗代之。近者,专人扶仗出门,阅街衢中,东西南北视之,见白衫者不满百。岂天下之人皆执兵乎?开元十二年,诏三省侍郎有缺,先求曾任刺史者。郎官缺,先求曾任县令者。及老人见四十,三省郎吏,有理刑才名,大者出刺郡,小者镇县。自老人居大道旁,往往有郡太守休马于此,皆惨然,不乐朝廷沙汰使治郡。开元取士,孝弟理人而已。不闻进士、宏词、拔萃之为其得人也。大略如此。”

因泣下。复言曰:“上皇北臣穹庐,东臣鸡林颡,南臣滇池,西臣昆夷,三岁一来会。朝觐之礼容,临照之恩泽,衣之锦絮,饲之酒食,使展事而去,都中无留外国宾。今北胡与京师杂处,娶妻生子。长安中少年,有胡心矣。吾子视首饰靴服之制,不与向同,得非物妖呼?”

鸿祖默不敢应而去。

【译文】

老人姓贾名昌,是长安宣阳里人,生于唐朝开元元年即癸丑年,到元和庚寅年已九十八岁,他的视力和听力都没衰退,言谈安详从容,思维能力也没减退,谈起太平公主时期的事情清楚又好听。

贾昌的父亲叫贾忠,身高九尺,力大能拉住向前走的牛,以此能力当官担任皇后住处的卫士。

景龙四年,贾忠拿着挑帐幕用的长竿跟随唐玄宗进入大明宫,杀了韦氏,拥戴父亲睿宗登上皇位后,就成为景云年间的功臣,被选入长刀队做了皇帝的侍卫。皇帝下令让他把家迁到东云龙门。

贾昌长到七岁时,矫健敏捷超过一般人,能顺着柱子爬上房梁,他还善于回答问话,能听懂鸟语。玄宗住在藩王府时,喜欢民间清明节斗鸡的游戏。等到做了皇帝后,修建养鸡场在两宫之间,挑选长安的公鸡。长着金黄色长而尖的羽毛,铁一般的爪子,高大的鸡冠翘起的尾巴的大公鸡共有一千多只,养在鸡场里。又从卫队中选出五百位少年,让他们饲养教练它们。皇帝喜欢这种游戏,民间就更加盛行。各位亲王皇族,帝王的母亲和后妃的亲族家、公主家、封侯之家,都倾家荡产地买鸡,或偿还买鸡的钱。京城中的男女老少,都把摆弄鸡作为营生干,贫穷的人家就玩弄假鸡。

一次,皇帝外出游玩,见贾昌在云龙门外道边玩弄木鸡,把他召入皇宫,当鸡场的驯鸡少年,待遇超过禁军士兵。三尺高的孩子,进入鸡群,就像驯养一群小孩,健壮的、瘦弱的、勇敢的、怯懦的,饮食的时间,疾病的征兆,都能知道。拿起两只鸡,都很畏怯而驯服,像指挥人那样服从。监督鸡场的太监王承恩把情况报告给了玄宗。玄宗把贾昌召来在宫殿台阶前的平地验证,非常合乎皇上的心意,当天就任命他担任五百驯鸡少年的首领。加上贾昌忠厚谨慎周到,天子更宠幸他,金帛之类的赏赐,每天都送到他家。

开元十三年,宫里用笼子装了三百只鸡,跟着玄宗到东岳泰山去封禅。贾昌的父亲在泰山脚下去世,得到儿子的礼敬,护送遗体回雍州安葬。县官备办了殡葬用品和丧车,乘坐驿车走洛阳大道。

开元十四年三月,贾昌穿上斗鸡的衣服,在温泉与玄宗相见。当时天下人把他称为“神鸡童”。当时人们为他编的话:“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

贵荣华代不如。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丧车。”

昭成皇后在相王府时,唐玄宗出生在八月五日。国家复兴后,把这天定为千秋节,赏给百姓牛和酒,娱乐三天,把这称作“酺”,以后成为习惯。在宫中举行大规模的音乐合奏,有时还到洛阳举行聚饮。元宵节和清明节,大都在骊山度过。每到这些日子,各种娱乐活动同时举行,六宫粉黛都跟随着。贾昌头戴雕翠金花的帽子,穿着锦袖绣花的衣服,手拿带刃的兵器,在前清道。雄鸡们依次序排列站在广场上,贾昌往回看眼睛炯炯有神,指挥雷厉风行。雄鸡竖毛振翅,磨嘴蹭爪,抑住怒气等待夺取胜利,进退都符合章法;随着鞭子的指挥时而低头时而昂首,不偏离贾昌的规定。胜负决出后,胜者在前,败者在后,跟随贾昌像大雁飞行一样,回到鸡场。摔跤冠军、耍剑的、爬竿的、踢球的、走绳索的、在竿顶表演的,都垂头丧气,神情沮丧,因顾虑而徘徊不敢上场。难道他是教练猕猴、驯养飞龙的人吗?

二十三年,玄宗为贾昌娶了歌舞艺人潘大同的女儿作妻子,新郎的衣服佩着玉,新娘穿着绣袄,都出自帝王府库中。贾昌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至信,一个叫至德。

天宝年间,贾昌的妻子凭借能歌善舞深受杨贵妃的宠爱。贾昌夫妇得宠四十年,皇恩一直没改变,难道不是他们技艺高超而又谨慎行事吗?

皇上生在乙酉年属鸡,让人穿朝服斗鸡,祸乱的兆头在太平时期就显露出来了,但皇上却没有省悟。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洛阳被攻陷,潼关也失守,皇帝亲临成都。贾昌奔跑着保护皇帝,夜晚从便门出来,马跌倒在道路中的土坑里。他伤了脚,不能再走了,拄着拐杖进入南山。每到斗鸡的日子,贾昌就面向西南放声痛哭。安禄山当年到京城朝见皇帝时,在横门外认识了贾昌。等到他攻下东西二京后,就在长安洛阳用千金悬赏征求贾昌的下落。贾昌改名换姓,藏匿在佛寺。扫地敲钟,效力于佛。等到太上皇回到兴庆宫,肃宗已在别的殿中受天之命登上皇位,贾昌回归故里。他家被抢掠一空。贾昌穿着粗布衣服,面容憔悴,不能再进皇宫了。第二天,他又出了长安南门,在招国里的路上遇见了妻子和儿子,他们脸色深黑营养不良,儿子背着柴禾,妻子穿着旧棉袄。贾昌和他们抱头痛哭,与他们在路上诀别。

于是就遁居在长安佛寺,跟随高僧学习佛教教义。大历元年,贾昌随着资圣寺的高僧运平住在东市海池,建造了刻有陀罗尼经咒的石柱。他已能写自己的名字、读佛经,也能明了书中的深刻含义和高妙的道理,并以善心感化世俗之人。建造僧房佛舍,种上美丽的花草和甘甜的树木。白天用土培根,提水浇竹;晚上就在禅室中打坐。

建中三年,运平和尚仙逝,贾昌服丧礼后,就在长安东门外的镇国寺东边建了一座舍利塔,亲手栽了一百棵松柏树,在塔下建了一个小房子,住在里面,早晚烧香洒水扫地,侍奉师父如同生前。

顺宗做太子时,施舍三十万钱,替贾昌建造奉祀高僧遗像的厅堂和斋戒的房子。又在外围建了屋子,让流离失所的人居住,收取租费。贾昌每天吃一碗粥,喝一升浆水,睡在草席上,穿的是棉衣。超出这些的,都用来供佛。贾昌的妻子潘氏后来也不知道到何处去了。

贞元年间,贾昌的长子至信在并州当兵,随着大司徒燧进京朝见皇上,到长奉里探望贾昌,贾昌像不是自己生的,绝断地离他而去。次子至德回来了,在洛阳的市面上贩卖丝织品,来往于洛阳和长安之间,每年都给贾昌送上钱物,他一次也没要。于是两个儿子都

走了,再没来过。

元和年间,颖川的陈鸿祖带一个朋友从春明门,见竹柏繁密,烧香的烟味在路上都能闻到,二人下马拜见贾昌于塔下。听贾昌说话,不知不觉天色已晚,贾昌便让鸿祖二人留宿在斋戒的屋中,叙述自身的经历,讲得有条有理,还涉及到朝廷的制度。陈鸿祖询问开元年间治理整顿纷乱的情况,贾昌说:“老夫年青时,以斗鸡讨好皇上,皇上把我当戏子养着,家住在外宫,哪能知道朝廷的事情?然而还有能跟您谈的事情。老夫看见黄门侍郎杜暹出朝担任碛西节度使,并代理御使大夫,开始凭借国家的风纪法度来威名远扬;看见了哥舒翰镇守凉州时,攻下石堡,保卫青海城,从白龙城出发,越过葱岭,使铁门关成为边界,总管河左道,七次任命才代理御史大夫。看见了张说统辖幽州时,每年入关,总是用长辕拉着大车,运送河间、蓟州百姓交纳的丝绸和布匹,车辆连续不断聚集在城门口。运进王府的只有江淮的丝织品、巴蜀的锦绣、供后宫妃嫔们玩赏的奇珍异宝而已。河州敦煌道每年都开荒种地,充实戍边的粮食,多余的小米转运到灵州,再由黄河东运,存入太原的粮库,以备关中的荒年使用。关中的小米,都储藏在百姓家里。皇帝亲临五岳,跟随的官员车队庞大,都不吃百姓的东西。老人在四季时节更换之时都回家休息,走在市场上,常看见有卖便服和棉布的;走到邻居之中,有人祈祷消除疾病,方法是用黑布一匹,如果出重价还买不到,就用男子轻软的丝织头巾代替。近来派专人拄杖出门,走到十字街头,向四下细看,穿便服的不满一百人。难道天下的人都打仗去了吗?开元十二年,皇帝下令: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侍郎有缺额时,先选用曾经担任过刺史的人;郎官缺额时,先选用曾担任过县令的人。到老夫四十岁时,三省官员,都有治理刑狱的才能和声望,官职大的便到州郡去做刺史,官职小的做县令。从老夫住在大道旁边以来,时常看到有州郡长官在此歇脚,都心里悲痛,不高兴朝廷的拣选,让他们去管理州郡里的事。开元年间科举考试,只看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和治理百姓的才能而已,没听说用‘进士’、‘宏词’、‘拔萃’就可以选出人才的。大概就这些。”

他流下眼泪。又说:“太上皇在位时,北面使游牧民族称臣,东面使鸡林国向我磕头,南面使滇池国称臣,西面使少数民族称臣,三年来朝见一次。朝见时的礼制仪容很讲究,君王的恩德也很优厚,给他们穿上锦絮,供给他们酒饭,让他们办完事在回国,京都不留外国来宾长住。现在胡人和京都的人混居在一起,娶妻生子,长安的少年都有胡人的思想了。您看看首饰靴鞋服装的样式,已跟过去不一样了,这能不算怪异现象吗?”

鸿祖默然无语,不敢应声就离开了。

6 杜牧(高彦休)

【原文】

唐中书舍人杜牧,少有逸才,下笔成咏。弱冠擢进士第,复捷制科。牧少隽,性野放荡,虽为检刻,而不能自禁。会丞相牛僧孺出镇扬州,辟节度掌书记。牧供职之外,唯以宴游为事。扬州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万数,辉耀罗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牧常出没驰其间,无虚夕。复有卒三十人,易服随后,潜护之,憎孺之密教也。而牧自谓得谁人不知之,所至成欢,无不会意。如是且数年。及征拜侍御史,僧孺于中堂饯,因戒之曰:“以侍御史气概达驭固当自极夷途。然常虑风情不节,或至尊体乖和。”

牧因谬曰:“某幸常自检收,不至贻尊忧耳。”

僧孺笑而不答,即命侍儿取一小书麓,对牧发之,乃街卒之密报也。凡数十百,悉曰:“某夕杜书记过某家,无恙。某夕宴某家,亦如之。”

牧对之大惭,因泣拜致谢,而终身感焉。故僧孺之薨,牧为之志,而极言其美,报所知也。牧既为御史,久之分务洛阳。

时李司徒愿罢镇闲居,声妓豪华,为当时第一。洛中名士咸谒见之。李乃大开宴席,当时朝客高流无不臻赴,以牧持宪,不敢邀致。牧遣座客达意,愿预期会。李不得己驰书。方对酒独斟,亦己酣畅,闻命遽来。时会中已饮酒,女妓百余人,皆绝艺殊色。牧独坐南行,瞪目注视,引满三爵,问李云:“闻有紫云者孰是?”

李指示之。牧复凝睇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

李俯而笑,诸妓皆回首破颜。牧又自饮三爵,朗吟而起曰:“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

意气闲逸,旁若无人。牧又自以年渐迟暮,常追赋感旧诗曰:“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情。三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又曰:“舸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伴,茶烟轻飏落花风。”

太和末,牧复自恃御史出佐沈傅师江西宣州幕。虽所至辄游,而终无属意,咸以非其所好也。及闻湖州名郡,风物妍好,且多奇色,因甘心游之。湖州刺史某乙,牧素所厚者,颇喻其意。

及牧至,每为之曲宴周游。凡优倡女力所能致者,悉为出之。牧注目凝视曰:“美矣,未尽善也。”

乙复候其意。牧曰:“愿得张水嬉,使州人毕观,候四面云集,某当闲行寓目,冀于此际,或有阅焉。”

乙大喜,如其言。至日,两岸观者如堵。迨暮,竟无所得。将罢,舟舣岸。于丛人中,有里姥引鸦头女,年十余岁。牧熟视曰:“此真国色,向诚虚设。

因使语其母,将接致舟中。母女皆惧。牧曰:“且不即纳,当为后期。”

姥曰:“他年失信,复当何如?”

牧曰:“吾不十年,必守此郡。十年不来,乃从尔所适可也。”

母许诺,因以重市结之,为盟而别。故牧归朝,颇以湖州为念,然以官秩尚卑,殊未敢发。寻拜黄州、池州,又移睦州,皆非意也。牧素与周墀善,会墀为相,乃并以三笺干墀,乞守湖州。意以弟目疾,冀于江外疗之。

太中三年,始授湖州刺史。此至郡,则已十四年矣。所约者,已从人三载,而生三子。牧既即政,函使召之。其母惧其见夺,携幼以同往。牧诘其母曰:“曩既许我矣,何为反之?”

母曰:“向约十年,十年不来而后嫁,嫁已三年矣。”

牧因取其载词视之,俯首移晷曰:“其词也直,强之不祥。”

乃厚为礼而迫之。因赋诗以自伤曰:“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译文】

唐朝中书舍人杜牧,年轻时就有出众的才能,下笔成文,出口成章。二十岁时中进士,又很快通过了制策科目的考试。杜牧因年少就及第,所以任意妄为不受拘束,虽有克制,

也不能自控。恰巧丞相牛僧孺镇守扬州时,他应召在节度府中做书记员。杜牧在业余时间,只是把聚在一起喝酒吃饭游乐当营生。扬州是旅游圣地,城内每到夜晚,青楼之上,总有上万只大红纱灯,照耀陈列在城市上空,九里三十步的街上,女人都带着珍珠翡翠的饰物;遥远如同仙境。杜牧就常出没追逐于此,没有一晚不来的。有兵卒三十人,换成便服尾随其后,暗中保护他,这是牛僧孺的密令。而杜牧自以为没人知道,到那都男女尽情欢乐一番,没有不中意的时候。这样过了几年,到被征召授于御史助手时,牛僧孺在大堂为他饯行,劝诫他:“以你的气派驾驭到达平坦的大道很容易。但我顾虑的是在男女情事方面无节制,导致贵体有病。”

杜牧撒谎道:“所幸我能自控,不至于让您的忧虑。”

牛僧孺笑而不语,当即让侍仆拿来一只小竹书匣,在杜牧面前打开,是那些兵卒的秘报,有近千份,详细写着:“某晚杜书记到了谁家,没出事;某晚在某家宴饮,也没出事。”

杜牧看后非常惭愧,流着泪向牛僧孺叩拜谢罪。以后他终生感激牛僧孺。所以当牛僧孺去世时,杜牧为其作墓志铭,极力表彰其美德,以报知遇之恩。杜牧当了御史后,长期分管洛阳。

当时李司徒愿辞掉节度使之职在家闲居,家中的歌姬舞女众多漂亮,为当时绝无仅有,洛阳的名士都去拜访他。李司徒大摆宴席,当时的朝中官员和高门望族没有不来赴会的。杜牧因执掌法令,没敢招请他。杜牧让赴宴的人代为表达意愿:愿意赴会。李司徒只好急速送去请柬。杜牧此时正对酒独斟,已经尽意了,接到邀请后立即赶来。当时宴会已在饮酒,歌舞妓女一百余人,都是色艺双绝。杜牧独坐南排,瞪大眼睛看着。他喝了三大杯后。问李司徒:“听说有个叫紫云的是哪个?”

李司徒指给他看。杜牧又凝视良久才说:“名不虚传,应该谢谢你的馈赠。”

李司徒俯身而笑,妓女们都转过脸来笑了。杜牧又自饮三大杯,一边起来一边大声吟道:“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

精神安闲舒适,旁若无人。杜牧自认为已到晚年,常追思往昔写下怀旧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情。三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又写道:“舸船一棹百分空,十载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伴,茶烟轻飏落花风。”

唐朝太和末年,杜牧由侍御史出任沈傅师江西宣州府幕僚。虽然所到之处总是宴饮游乐,但始终没有倾心的人,都不是他喜欢的。后来听说湖州是个有名的地方,风光景物美好,又有许多出色的美女,于是期盼着一游。湖州刺史某乙是杜牧的好友,也知道他的心思。

杜牧到湖州后,为他参加私宴周旋,凡是女艺人尽量都召来,给杜牧看。他注目凝神道:“真美,但还不是尽善尽美。”

某乙又问他的要求,杜牧说:“让张水嬉出来,叫全州人都来看,等四面围满了人,我在漫步细观,希望此时,能有新的发现。”

某乙大喜,照他的话办理。这天,两岸的观者如潮,到了黄昏,仍然一无所得。快要结束了,船只靠岸了,人群中,有位乡下老妇人领着个小丫头,有十多岁。杜牧仔细打量后说:“这才是真正的倾国之色,以前的实在是空谈。”

于是让人告诉她的母亲,将她们接到船上。母女都很害怕。杜牧说:“先不马上娶来,以后在约定日期。”

老妇人说:“以后失约,又该如何?”

杜牧说:“不超过十年,我定成此郡太守;十年之内不来,就任你嫁谁都行。”

老妇人答应了,杜牧便以重金定下这门亲事,定约之后便分别了。杜牧回京后,始终惦念着湖州,但因授予的官职尚低,一直没敢公开此事。此后他出任过黄州、池州的刺史,又改任睦州刺史,都不合他的心意。杜牧与周墀交往深厚,等到周墀作宰相时,连续三次写信求周墀,祈求镇守湖州。以弟弟有眼病为由,希望在江南疗养。

大中三年,才任命他为湖州刺史,他到湖州时,已过了十四年。原来定约的那个姑娘,已嫁人三年了,而且还生了三个孩子。杜牧到任后,派人持信去叫她,她母亲害怕他来抢人,带着幼子一同见他。杜牧责问她母亲:“过去既然许给我了,为什么反悔?”

老妇人说:“约定的是十年期限,十年不来才嫁人的,嫁人已经三年了。”

杜牧拿过契约看看,低头过一段时间说:“她说的都是真的,强迫她是不好的。”

便给一份厚礼叫她走了。杜牧写诗寄托自己的伤感:“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7 冯俊(佚名)

【原文】

唐贞元初,广陵人冯俊,以佣工资生。多力而愚直,故易售。常遇一道士,于市买药,置一囊,重百余斤,募能独负者,当倍酬其直。俊乃请行。

至六合,约酬一千文,至彼取资。俊乃归告其妻,而后从之。道士云:“从我行,不必直至六合。今欲从水路往彼,得舟且随我舟行,亦不减汝直。”

俊从之,遂入小舟,与俊并道士共载。出江口数里,道士曰:“无风,上水不可至,吾施小术。”

令二人皆伏舟中,道士独在船上,引帆持楫。二人在舟中,闻风浪声,度其船如在空中,惧不敢动。数食顷,遂令开船,召出,至一处,平湖渺然,前对山岭重叠。舟人久之方悟,乃是南湖庐山下星子湾也。道士上岸,令俊负药。船人即付船价,舟人敬惧不受,道士曰:“知汝是浔阳人,要当时至,以此便相假,岂为辞耶?”

舟人遂拜受之而去,实江州人也。遂引俊负药,于乱石间行五六里,将至山下,有一大石方数丈。道士以小石扣之数十下,大石分为二,有一童出于石间,喜曰:“尊师归也!”

道士遂引俊入石穴。初甚峻,下十丈余,旁行渐宽平。入数十步,其中洞明,有大石堂。道士数十,弈棋戏笑。见道士,皆曰:“何晚也?”

敕俊舍药,命左右速遣来人归。前道士命左右曰:“担人甚饥,与之饭食。”

遂于瓷瓯盛胡麻饭与之食。又与一碗浆,甘滑如乳,不知何物也。道士遂送俊出,谓曰:“劳汝远来,少有遗汝。”

授与钱一千文,令系腰下。“至家解观之,自当有异耳。”

又问:“家有几口?”

云:“妻儿五口。”

授以丹药可百余粒,曰:“日食一粒,可百日不食。”

俊辞曰:“此归路远,何由可知?”

道士曰:“与汝图之。”

遂引行乱石间,见一石卧如虎状,令俊骑上。以物蒙石头,俊执其末,如执辔焉。诚令闭目,候足着地即开。俊如言骑石,道士以鞭鞭石,遂觉此石举在空中而飞。

时已向晚,如炊久,觉足蹑地,开目,已在广陵郭门矣。人家方始举烛,比至舍,妻儿犹惊其速。遂解腰下,皆金钱也。

自此不复为人佣工,广置田园,为富民焉。里人皆疑为盗也。后他处有盗发,里人意俊同之,遂絷以诣府。

时节使杜公亚重药术,好奇说,闻俊言,遂命取其金丹。丹至亚手,如坠地焉而失之。兼言郭外所乘之石犹在,遂舍之。亚由是精意于道,颇好烧银,竟无所成。

俊后寿终,子孙至富焉。

【译文】

唐朝贞元初年,广陵人冯俊,以给人做工为生。他力气大且憨厚耿直,所以很容易得到信任。他曾经遇见一位道士,在市场上买药,放着一个口袋,重一百多斤。道士要找个能独自背动这口袋的人,要成倍地给工钱。冯俊请求前往。

到六合县,约定工钱一千文,到后付钱。冯俊就回家告诉妻子,跟着道士走了。道士说:“跟我走,不一定直接到六合县。现在想从水路到那儿,雇到船就跟我坐船去,也不少给你的工钱。”

冯俊跟着他,登上小船,载着冯俊和道士。驶出江口好几里,道士说:“没风,往上游走不可能到达,我略施一技。”

让二人趴在船舱中,道士独自在船上,扯帆把桨。二人在船中,只听到风浪声,估计这船如同在空,吓得不敢动弹。几顿饭的时间,就让他们打开船舱,召唤出来。来到一个地方,微小的湖面,面对重叠的山岭。船家好久才明白,这是南湖庐山下星子湾。道士上岸,让冯俊背着药,给船家船钱,船家敬畏不敢要。道士说:“我知道你是浔阳人,要准时到达,就借助于你的辅助,怎能推辞呢?”

船家就拜谢收下离开,实际上他正是江州人。道士带着背药的冯俊,在乱石之中走了五六里。要到山下时,见一大石头有几丈见方。道士又用小石头敲了几十下,大石一分为二,有一童子从石中走出,高兴地说:“尊师回来啦!”

道士领着冯俊走进石洞。刚进去时非常高大而陡峭,向下走了十多丈远,横着走逐渐变得宽敞平坦。进去几十步,其中一洞明亮,有个大石头的殿堂,有几十个道士,正在下棋说笑。见道士进来,都说:“为什么晚了?”

让冯俊放下药,下人要打发他回去。先前那个道士对下人说:“背药的人很饿,给他弄点饭吃!”

就在瓷盆里盛了芝麻饭给冯俊吃。又给他一碗汤,甘甜滑润像乳汁,不知是什么东西。道士送冯俊出来,对他说:“有劳你远道给送来,给你的钱却不多。”

交给他一千文钱,叫他系在腰上,“到家后解下看看,自然会有奇迹出现。”

道士又问:“家里有几口人?”

冯俊说:“妻子儿女五口。”

送给他大约一百多粒丹药,说:“一天吃一粒,可以一百天不吃饭。”

冯俊告辞道:“回去路很远,怎能知道路呢?”

道士说:“我给你想办法。”

就领着他来到乱石间。见到一石头像只老虎趴在那里,道士让冯俊骑上,用物把石头蒙上,冯俊抓住那物的末端,像拽着马缰绳。真诚地叫他闭上眼睛,等脚着地再睁开。冯

俊遵命骑到石头上,道士用鞭打那石头,就觉得石头升到空中飞了起来。

时间已经临近傍晚,经过一顿饭的时间,脚就踩到地上了,睁开眼,已在广陵的城门口。各家各户刚点起灯。等到了家,妻子儿女还因他如此迅速而惊讶。于是解下腰上系着的一千文钱,都是金子。

从此不再为人做雇工,大量购置田园,成为富人。同乡都怀疑他是靠盗窃发家的。后来别的地方有盗案发生,同乡认为冯俊是同伙,就把他绑起来送到官府。

当时的节度使杜公亚,重视炼丹术,喜欢奇异的传说,听了冯俊说的之后,就让他把金丹拿来。金丹到了杜公亚手中,就像掉到地里似的消失了。还说城外所骑的石头还在。于是放了他。杜公亚从此精心钻研道术,非常喜欢炼丹,却没什么成就。

冯俊后来寿终正寝,子孙特别富有。

8 郭纯(张鷟)

【原文】

东海孝子郭纯丧母,每哭则群乌大集。使检有实,旌表门闾。

后讯,乃是孝子每哭,即撒饼于地,群乌争来食之。其后数如此,乌闻哭声以为度,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译文】

东海有孝子郭纯的母亲故去后,每当他在坟前痛哭时,就有成群结对的乌鸦聚集在周围。东海郡守核实此事,证明确有其事,于是官府立牌坊并赐匾额以表彰他的孝行。

后来打听清楚了,原来是每当孝子哭坟时,就把面饼抛撒在坟地前后,那些乌鸦就都来争抢食物。这样做了多次,乌鸦听到哭声就来吃食已习以为常,没有不飞过来的,并不是有神显灵。

9 樊夫人(裴铏)

【原文】

樊夫人者,刘纲妻也。纲仕为上虞令,有道术,能檄召鬼神;禁制变化之事,亦潜修密证,人莫能知。为理尚清静简易,而政令宣行,民受其惠,无水旱疫毒鸷暴之伤,岁岁大丰。暇日,常与夫人较其术用。俱坐堂上,纲作火烧客碓屋,从东起,夫人禁之即灭。庭中两株桃,夫妻各咒一株,使相斗击;良久,纲所咒者不如,数走出篱外。纲唾盘中,即成鲤鱼;夫人唾盘中成獭,食鱼。

纲与夫人入四明山,路阻虎,纲禁之,虎伏不敢动,适欲往,虎即灭之。夫人径前,虎即面向地,不敢仰视,夫人以绳系虎于床脚下。

纲每共试术,事事不胜。

将升天,县厅侧先有大皂荚树,纲升树数丈,方能飞举,夫人平坐,冉冉如云气之升,同升天而去。

后至唐贞元中,湘潭有一媪,不云姓氏,但称湘媪,常居止人舍,十有余载矣。尝以丹篆文字救疾于闾里,莫不响应。乡人敬之,为结构华屋数间而奉媪。媪曰:“不然,但土木其宇,是所愿也。”

温鬓翠如云,肥洁如雪,策杖曳履,日可数百里。忽遇里人女,名曰逍遥,年二八,

艳美,携筐采菊,遇媪瞪视,足不能移。媪目之曰:“汝乃爱我,可同之所止否?”

逍遥欣然掷筐,敛衽称弟子,从媪归室。父母奔追及,以杖击之,叱而返舍;逍遥操益坚,窃索自缢。亲党敦谕其父母,请纵之,度不可制,遂舍之。复诣媪,但帚尘、易水、焚香、读道经而已。后月余,媪白乡人曰:“某暂之罗浮,扃其户,慎勿开也。”

乡人问:“逍遥何之?”

曰:“前往。”

如是三稔,人但于户外窥,见小松迸笋而丛生阶砌。及媪归,召乡人同开锁,见逍遥懵坐于室,貌若平日,唯蒲履为竹梢串于栋宇间。媪遂以杖叩地曰:“吾至,汝可觉。”

逍遥如寐醒,方起,将欲拜,忽遗左足,如刖于地。媪遽令无动,拾足勘膝,噀之以水,乃如故。乡人大骇,敬之如神,相率数百里皆归之。媪貌甚闲暇,不喜人之多相识。忽告乡人曰:“吾欲往洞庭救百余人性命,谁有心为我设船一只?一两日可同观之。”

有里人张拱,家富,将具舟楫,自驾而送之。欲至洞庭前一日,有大风涛蹙一巨舟,没于君山岛上而碎,载数十家,近百余人,然不至损,未有舟楫来救,各星居于岛上。忽有一白鼍,长丈余,游于沙上,数十人拦之挝杀,分食其肉。

明日,有城如雪,围绕岛上,人家莫能辨。其城渐窄狭,束岛上人,忙怖号叫,囊橐皆为齑粉,束其人为簇,其广不三数丈,又不可攀援,势已紧急。岳阳之人,亦遥睹雪城,莫能晓也。

时媪舟已至岸,媪遂登岛,攘剑步罡,噀水飞剑而刺之,白城一声如霹雳,城遂崩,乃一大白鼍,长十余丈,婉蜒而毙,剑立其胸,遂救百余人之性命,不然,顷刻即拘束为血肉矣。岛上之人咸号泣礼谢。命拱之舟返湘潭,拱不忍便去。

忽有道士与媪相遇,曰:“樊姑,尔许时何处来?”

甚相慰悦。拱诘之,道士曰:“刘纲真君之妻,樊夫人也。”

后人方知媪即樊夫人也。拱遂归湘潭。后媪与逍遥一时返真。

【译文】

樊夫人是刘纲的妻子。刘纲的职位是上虞县令,会道术,能征召鬼神,也能禁止制约事情的变化。还能专心修行秘密得道,没人知道。志趣爱好是清静和不拘礼节,而政令宣布和施行,百姓受到恩惠,没有水旱、瘟役、凶灾的伤害,年年大丰收。闲暇的日子,常与夫人较量他们法术的功能。一起坐在堂上,刘纲用火烧佣工干活的磨房,火从东边烧起,夫人禁止火就灭了。院子中有两株桃树,夫妻各自念咒语,让两棵树互相争斗击打。好久,刘纲控制的树败北,走出篱笆数步。后刘纲又向盘子中吐了口唾沫,立即变成了鲤鱼。夫人向盘子中吐了口唾沫,变成了水獭,去吃鱼。

刘纲与夫到四明山,路上被虎拦住,刘纲禁止它,虎趴着不敢动,刚要走,虎要吃他。夫人径直住前走,虎就面朝地,不敢仰视她,夫人用绳索把老虎拴在床脚下。

刘纲每次和夫人共同试法术,次次不胜。

要腾云驾雾,县衙大厅旁以前有棵大皂角树,刘纲升上树几丈高,才能飞起来。夫人端坐,逐渐如云气升起,一同升天而去。

后来到了唐朝贞元年间,湘潭县有个老妇人,不说姓名,只称湘媪。经常住在别人的房舍居子里,已经十多年了。常用朱砂书写的篆文在乡里治病救人,没有不灵验的。乡里人都敬重她,为她建造几间华丽的房屋奉养她。老妇人说:“不要这样,只要有个土木的

房屋,就是我的心愿。”

老妇人鬓发黑如云,肥胖整洁如雪。拄着拐杖趿拉着鞋,每天可走几百里。忽然遇见一个同乡的女孩,叫逍遥,十六岁长得美丽漂亮,拿着筐采菊花。遇到老妇人凝视良久,脚不能走动。老妇人看着她说:“你喜欢我,可以一起到我住的地方吗?”

逍遥非常愉快地把筐扔了,恭敬地给老妇人行礼口称弟子,跟着老妇人回家。她父母奔跑着追上,用棒子打她,大声呵斥着把她领回家。逍遥的志向更加坚定,偷了一根绳子上吊,亲戚乡邻劝导她的父母,请他们把逍遥放了。她父母估计不能控制了,就放了她。她又回到老妇人家,只是扫地、打水、烧香、读道经。一个月后,老妇人告诉乡亲们:“我暂时到罗浮山去,把门锁上,你们千万不要开。”

乡亲们问:“逍遥在哪?”

说:“一同前往。”

如此三年,人们从门外往里看,见小松树、竹笋长满台阶下。等到老妇人回来,她召集乡亲一同开锁,见逍遥在室内昏昏迷迷地坐着,容貌像平时一样,只有草鞋被竹梢串到房梁上。老太太就用拐杖敲地,说:“我回来了,你可以醒了。”

逍遥像睡醒了,要起身下拜,忽然左脚掉了,像脚断在地上。老妇人就让逍遥别动,她捡起脚对准膝盖安上,又对其喷一口,左腿依旧如故。乡亲们大吃一惊,敬神似的待她,相继从几百里外来朝拜她。老妇人的状态非常空闲,不喜欢多认识人。一天她忽然告诉乡亲们:“我要到洞庭洞去救一百多人的性命,谁能为我安排一条船?一两天可一同去看。”

有个乡亲叫张拱家里很富裕,准备船只,自己驾船送她。到洞庭的前一天,大风大浪威胁一只大船,使其撞碎在君山岛上。船上载着几十家一百多人,却没有损伤,也没有船只来救,他们散居在岛上。忽然有条白色的扬子鳄,有一丈多长,游到沙滩上。几十个人拦住把它敲打至死,分肉而食。

第二天,有像雪一样的城堡,围绕在岛上,人们谁也不认识。那座城逐渐狭小,把岛上的人夹住,人们急忙恐怖地哭叫,盛东西的口袋都被压成粉末了,那些人也都被捆成一簇。那里宽不到几丈,又不能攀援,形势紧急。岳阳的人也遥遥望见雪城,没人能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时,老妇人的船已到岸边,她就登上君山岛,夺剑步履蹒跚,喷水把剑抛出刺向城堡,白色城堡发出如犹如霹雳般一声响,城堡就塌了。原是一只大白扬子鳄,长十多丈,弯曲着死了,剑插在它的胸上。就这样拯救了一百多人的性命,否则,顷刻之间这些人就会被束缚成血肉。岛上的人全都哭着行礼道谢。老妇人让张拱的船返回湘潭,张拱不愿就走。

忽然有个道士与老太太相遇,道士说:“樊姑,你什么时候从那来的?”

互相都很快慰。张拱向道士询问,道士说:“她是刘纲真君的妻子樊夫人。”

后来人们才知道老妇人就是樊夫人。张拱就回到湘潭。以后老妇人与逍遥一同返回仙界。

10 三梦记(白行简)

【原文】

人之梦,异于常者有之:或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者;或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或两相通梦者。

天后时,刘幽求为朝邑丞。尝奉使,夜归。未及家十余里,适有佛堂院,路出其侧。闻寺中歌笑欢洽。寺垣短缺,尽得睹其中。刘俯身窥之,见十数人,儿女杂坐,罗列盘馔,环绕之而共食。见其妻在坐中语笑。刘初愕然,不测其故久之,且思其不当至此。复不能舍之,又熟视容止言笑,无异。将就察之,寺门闭不得入。刘掷瓦击之,中其罍洗,破迸走散,因忽不见。刘逾垣直入,与从者同视,殿序皆无人,寺扃如故,刘讶益甚,遂驰归。

比至其家,妻方寝。闻刘至,乃叙寒暄讫,妻笑曰:“向梦中与数十人游一寺,皆不相识,会食于殿庭。有人自外以瓦砾投之,杯盘狼籍,因而遂觉。”

刘亦具陈其见。盖所谓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也。

元和四年,河南元微之为监察御史,奉使剑外。去逾旬,予与仲兄乐天,陇西李杓直同游曲江。诣慈恩佛舍,遍历僧院,淹留移时。日已晚,同诣杓直修行里第,命酒对酬,甚欢畅。兄停杯久之,曰:“微之当达梁矣。”

命题一篇于屋壁。其词曰:“春来无计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实二十一日也。十许日,会梁州使适至,获微之书一函,后寄《纪梦诗》一篇,其词曰:“梦君兄弟曲江头,也入慈恩院里游。属吏唤人排马去,觉来身在古梁州。”

日月与游寺题诗日月率同,盖所谓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矣。

贞元中扶风窦质与京兆韦旬同自毫入秦,宿潼关逆旅。窦梦至华岳祠,见一女巫,黑而长。青裙素襦,迎路拜揖,请为之祝神。窦不获已,遂听之。问其姓,自称赵氏。及觉,具告于韦。

明日,至祠下,有巫迎客,容质妆服,皆所梦也。顾谓韦曰:“梦有征也。”

乃命从者视囊中,得钱二镮,与之。巫抚拿大笑,谓同辈曰:“如所梦矣!”

韦惊问之,对曰:“昨梦二人从东来,一髯而短者祝醑,获钱二镮焉。及旦,乃遍述于同辈。今则验矣。”

窦因问巫之姓氏。同辈曰:“赵氏。”

自始及末,若合符契。盖所谓两相通梦者矣。

行简曰:“《春秋》及子史,言梦者多,然未有载此三梦者也。世人之梦亦众矣,亦未有此三梦。岂偶然也,抑亦必前定也?予不能知。今备记其事,以存录焉。”

【译文】

人的梦,不同寻常的梦有三种:一种是一人的梦在另一人的身上发生了,一种是一人身上发生的事在另一人的梦中得到了应验,第三种是两个人的梦境互通。

武则天执政时,刘幽求是京城的副手。曾奉命出使,夜里回来,离家还有十几里的地方,在路旁刚巧有座寺院。听到寺中有欢声笑语声。寺院的围墙残破,从缺口处可以看到里面的情景。刘幽求俯身窥视,见十几个男女混杂而坐,桌上杯盘罗列,围成一圈在吃饭饮酒。还见他的妻子也坐在其中谈笑风生。他开始非常吃惊,料想不到她会在这里,并且这么做。他不能原谅,又注目细看那人的仪容举止谈笑,的确是她。刘幽求想接近细观,寺院的大门却锁住了,进不去。他扔瓦片打他们,正好砸在洗手盆里,盆被水花四溅,那些人散开就忽然不见了。刘幽求翻墙进去后,与随从一起查看,却发现大殿和东西厢房都没人,寺庙的大门在外面还锁的好好的,刘幽求更惊异了,急忙赶回家中。

到家后,见妻子刚睡下。得知他回来了,就和他聊天问寒问暖。妻子笑着说:“刚才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 教案精品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过程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复习预习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一)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知识讲解 知识点1:考试文言文翻译方法十字诀例析 (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大全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劝说,说服②勉励,奖励③勤勉,努力。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周书-寇隽传》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周书|寇隽传》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周书|寇隽传》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寇隽字祖俊,上谷昌平人也。祖赞,魏南雍州刺史。父臻,安远将军、郢州刺史。 隽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兄祖训、祖礼及隽,并有志行。闺门雍睦,白首同居。父亡虽久,而犹于平生所处堂宇,备设帷帐几杖,以时节列拜,垂涕陈荐,若宗庙焉。吉凶之事,必先启告,远行往返,亦如之。性又廉恕,不以财利为心。家人曾卖物与人,而剩得绢五匹。隽于后知之,乃曰:“恶木之阴,不可暂息;盗泉①之水,无容误饮。得财失行,吾所不取。”遂访主还之。其雅志如此。 以选②为魏孝文帝挽郎,除奉朝请。大乘贼起,燕赵扰乱,隽参护军事东讨,以功授员外散骑侍郎,迁尚书左民郎中。以母忧不拜。正光三年,拜轻车将军,迁扬烈将军、司空府功曹参军,转主簿。时灵太后临朝,减食禄官十分之一,造永宁佛寺,令隽典之。资费巨万,主吏不能欺隐。寺成,又极壮丽。灵太后嘉之,除左军将军。 永安初,华州民史底与司徒杨椿讼田。长史以下,以椿势贵,皆言椿直,欲以田给椿。隽曰:“史底穷民,杨公横夺其地。若欲损不足以给有余,见使雷同,未敢闻命。”遂以地还史底。孝庄帝后知之,嘉隽守正不挠,即拜司马,赐帛百匹。其附椿者,咸谴责焉。 二年,出为左将军、梁州刺史。民俗荒犷,多为盗贼。隽乃令郡县立庠序,劝其耕桑,敦以礼让,数年之中,风俗顿革。梁遣其将曹琰之

镇魏兴,继日版筑。琰之屡扰疆场,边人患之。隽遣长史杜休道率兵攻克其城,并擒琰之。琰之即梁大将军景宗之季弟也。于是梁人惮焉。属魏室多故,州又僻远,梁人知无外援,遂遣大兵顿魏兴,志图攻取。隽抚励将士,人思效命。梁人知其得众心也,弗之敢逼。隽在州清苦,不治产业。秩满,其子等并徒步而还。吏人送隽,留连于道,久之乃得出界。 (节选自《周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九) 【注】①盗泉:在山东泗水县。县内有87处泉水,只有盗泉不流,其余皆汇入泗河。《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②选:量才授官。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性又廉恕廉:清廉 B.得财失行,吾所不取行:品行 C.嘉隽守正不挠挠:邪曲 D.于是梁人惮焉惮:害怕 9.C(挠:屈服)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寇隽守正的一组是() ①遂访主还之②隽参护军事东讨 ③资费巨万,主吏不能欺隐④见使雷同,未敢闻命 ⑤其附椿者,咸谴责焉⑥于是梁人惮焉 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⑤⑥

高考课外文言文常用词语大全

高考文言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w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全国通用版)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翻译教案

文言文翻译 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2017年新课标Ⅲ卷高考试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 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 ..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 ..,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 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答案】D 【解析】原句的大意“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察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罢免南曹。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礼阻止,故意刁难”“初”表示时间,单独断开,“选者”作后句的主语,在前面断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答案】C 【解析】C项“他们不仅职位很高”错误,他们职位一般,故选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 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 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 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答案】A 【解析】A项“是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错误,原文没有这一信息。应该是“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许将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 易错题诊断 文言翻译,高考试卷中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词等,并做准确解释,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 具体来说,应从“留”“换”“补”“删”“调”“贯”六个方面进行。“留”,凡指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方法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可记住口诀: 文言翻译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1.(湖北卷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世祖讳伍,有善行,称善人公。……好施予,岁时勤力活家,人产计口给食,余悉以贩乡里贫乏者。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高祖讳重光,字廷宣。……丁巳,肃皇新三殿,求大木,取办贵竹。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公深入其阻。冲风瘴疠,勤事以死。事闻,特加恩恤,赐祭葬。壬戌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绩诏赠太仆寺少卿。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两弟早夭,抚其遗孤,不殊己子。居乡,恂恂退让,君子也。遇事慷慨,不避艰险。及卒,无一语及家事。世庙谕祭文,有“忠勤报国”之褒,故称忠勤公焉。 【解析】 (1扶:古代的长度单位,四寸为扶。“枝叶扶疏”是说枝叶相距很近,意译为“枝叶繁茂”。“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既承前省主语(善人公,又是介宾短语(“于其下”后置。翻译时既要“补”——补出主语,又要“调”——把“于其下”放到谓语“作”前。参考译文: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叶繁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 (2所知异木:知道的奇异树木。走:跑。从文意通顺的角度应放到“争”的后面。参考译文:忠勤公到后,彝人争着跑去把他们知道的奇异树木告诉他。 (3“孝友”是两个单音节词,应“换”为双音节词。参考译文:忠勤公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颖川公的二儿子,刚换牙时母亲沈安人就去世了。 2.(福建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去齐,充虞①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 [注]①充虞:孟子弟子。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余尝再游武夷,信宿天游观中,每与静参羽士夜谈茶事。(羽衣、羽客) ?遗药数剂,不索直而去.亡是公(人名)复留兼旬而后别,唯不敢纵饮矣. ?无虑吾农事 ?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吏民皆安堵如故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既而中州板荡,戎狄交侵 ?匈奴人民每来降汉,单于亦辄拘留汉使以相报复 ?宽尝于坐被酒 ?倍道、倍日 ?比年一小聘 ?比年以来,曾无宁岁 1、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⑴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译文: ⑵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译文: 2、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002年北京卷)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⑴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译文: ⑵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文: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⑴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 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高考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高考文言文阅读之翻译 【考点解说】 2002年高考以来,沉寂多年的文言文翻译主观题重新出现,分值是5分。2009年三套全国卷为10分,江苏卷、湖北卷、四川卷、山东卷、江西卷、安徽卷、辽宁卷等也增加到10分。为此,有一点先要明确,我们应把“取法于课内,积累于课外”视为复习备考的基本原则。 我们知道,文言语句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对高中生而言,主要应达到前两条。“信”就是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达”就是译文要明白通畅,无语病。为此,翻译时应坚持“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的原则,确切地表达原文原意。 【试题解析】 例题:(2009年浙江卷第21题)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解析:第(1)句关键词为“释”(舍弃)、“胜”(尽)。第(2)句关键词为“恐”(担心)、“予”(给),同时应注意“不吾予”这一宾语前置句的翻译。答案为:(1)但是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2)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 【锦囊妙计】 将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考生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 句中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见的文言虚词、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都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二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决不能断章取义。 一、正确翻译的前提是理解 理解句子是正确翻译的基础。理解句子,既要分析语境,又要分析句子本身。具体应做到: (一)以易求难,推敲关键词语 多年来的高考试题表明,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都难以 理解,往往是有两三个词语有较大难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确切认知。一般说来,这关键词表现为多义实词或词的形态特点(单音词、双音词)、用法特点(即词类活用)。 1.(2009年湖北卷)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在这个句子中,“意”、“食人”、“以威”、“不惧之人”、“无所”、“施”等都不难理解,难的是“被之以威”的“被”。“被”带宾语“之”,首先可判定它是个动词;从意思上说,“被之以威”与“而不惧”形成转折关系,这一点也不难判断。“(老虎)先用威风将吃的人(或者说对方),但对于不惧怕它的人来说……”横线处该填入哪个动词呢?看来应当是“吓倒、压倒”之类的意思。于是全句该理解为:“推测虎(要)吃人,先用威风压倒对方,但(对于)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无处施展了吧?”这样看来,所谓“以易求难”就是根据已知求未知;“求”的过程,就是对语句作分析的过程。 (二)转换角度,辨析句式特点 有些文句,在实词、虚词方面没有太多障碍,但要真正说清其含义又遇到麻烦,这时就得转换视角,从句式方面作考虑,这样也许会寻求到正确的理解。 2.(2009年安徽卷)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此段文字中,“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两句,字词上基本没有疑难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对点专练4特殊句式译到位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拜广州都督。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1)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 解析要点:“就”“受”“卒”。 (2)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到官府诉冤的百姓,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不曾审问。 解析要点:“以”“鞫问”,定语后置句。 (3)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 解析要点:“集止”“绳”“清肃”,“首领纵暴者”定语后置。 参考译文 王方庆是雍州咸阳人。他十六岁,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王方庆官拜广州都督。他所管辖之内的各州首领,过去多贪婪放纵,有到官府诉冤的百姓,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不曾审问。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当时人们认为唐以来治理广州的官员没有谁能超出王方庆的。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李乂,字尚真,赵州房子人。第进士、茂才异等,累调万年尉。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韦氏之变,诏令严促,多乂草定。进吏部侍郎,仍知制诰。景云元年,迁吏部侍郎,与宋璟等同典选事,请谒不行,时人语曰:“李下无蹊径。”改黄门侍郎,封中山郡公。制敕不便,

高考语文冲刺复习难点突破23 翻译文言语句

高考语文冲刺复习难点突破23 翻译文言语句 从2002年开始,文言翻译采用主观题型,提高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其难点主要在对重点词语的准确理解,对文言句式或固定格式的正确处理,对语句整体语意的总体把握等。 ●难点磁场 [试题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后各语句。 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方时多虞(指国家内忧外患不断),握兵在外,然诏至,即日就道,无纤介顾望,故谗间不行。破吐蕃灵州而朝恩使人发其父墓,盗未得。子仪至泾阳来朝,中外俱有变。乃入见,号泣曰:“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人之墓,此天谴,非人患也。”朝恩又尝约子仪修具(指赴宴),元载使人告以军容将不利于公。其下衷(贴身内衣,引申为穿在里面)甲愿从,子仪不听,但以家僮十数往。朝恩曰:“何车骑之寡?”告以所闻,朝恩泣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天谴,非人患也。 译文: ②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 译文: [试题2](★★★★)(原文见难点18选文一) 翻译文中画横线语句: ①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 ②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案例探究 [案例1](★★★★★)(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题在第Ⅱ卷)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 ②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能力层级为B级。 知识依托:文言词语、句式等方面知识的积累。 参考答案:(1)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2)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与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错解分析:主要存在问题有两点,一是对第一句的固定格式翻译不准确,二是对“知与不知”后的成分未能合理补出。 方法技巧:①句主要涉及对文言固定句式的理解与翻译,原句是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一种肯定性的推断,“其”表推测,可译为“大概”;“谓”,说也。翻译时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语气特点。②句中有省略,而且省略的是中心词,“知”指“知之人”,“不知”指“不知之人”,这种情况在《出师表》中也有例句,如:“宫中(之吏)府中(之吏)俱为一体”,“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等等。这种情况在翻译时要补出来。 [案例2](★★★★★)(2002年北京高考试题) 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

【宋亚军】一道题彻悟高考文言文翻译六大原则

一道题彻悟高考文言文翻译六大原则 【视频】 文言文翻译,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难点之一。而方法失当,是考生失分的原因之一。考生如能掌握方法,即使储备的知识已经固定,仍然可能多得1至5分。 【翻译示例】 原文: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新唐书·王方翼传》) 译文:(王方翼)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水磨的赢利,来赈济饥饿困顿的百姓,修建数百座房屋让百姓们居住,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文言文翻译,注意六大原则: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单音双音,活用句式,省略补充,现汉习惯。 下面就上述翻译试题,结合六大翻译原则逐一解说。 (一)原则一:直译为主 请比较原文及译文黑色字提示的“直译为主”表现。 原文: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新唐书·王方翼传》) 译文:(王方翼)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水磨的赢利,来赈济饥饿困顿的百姓,修建数百座房屋让百姓们居住,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解说:“全活甚众”,如果译成“让很多人保全而活了下来”,或者“很多人因此保全、活下来”,从意思上是正确的,但不是“直译”。唯有译成“保全救活的人很多”,才是“直译”。只有当直译无法表达,或者直译会违情背理,甚至啼笑皆非之时,方可意译。 (二)原则二:字字落实 请比较原文词语与译文词语的“一一对应”表现。 原文: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新唐书·王方翼传》) 译文:(王方翼)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水磨的赢利,来赈济饥饿困顿的百姓,修建数百座房屋让百姓们居住,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解说:原文中的每个词,绝大多数情况下,在译文中都要有对应的词语。如上例中,译文的“自己的”对应“私”,“来”对应“以”,“百姓们”对应“之”等等。 (三)原则三:单音双音 请比较原文词语与译文词语的“单音双音”表现。 原文:乃出私钱作水磨,簿其赢,以济饥瘵,构舍数十百楹居之,全活甚众。(《新唐书·王方翼传》) 译文:(王方翼)于是拿出自己的钱建造水磨,记录水磨的赢利,来赈济饥饿困顿的百姓,修建数百座房屋让百姓们居住,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解说: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所以,一般情况下,文言文的一个字(单音词),在译文中对应的是两个字(双音词)。如上例中,原文的“乃”对应译文的“于是”,“构”对应“修建”,“全”对应“保全”。等等。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附答案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附答案译文) (时间:90分钟 满分:95分) 一、(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9分) 太平州学记 [宋]张孝祥 学,古也。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 通义,臣子之恭也. 。当涂①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 而置之屋壁。 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②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摇。侯下车.. ,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饥者饱,坏者筑。赤白囊③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贤之. 不可已也如是夫!” 客于是又有叹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诗》曰:‘无竞维人。’谓予不信,请视新学。” 夏四月既望,历阳张某记。 【注】 ①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②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侯,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坎. 而置之屋壁 坎:挖洞。 B .当涂兵之冲. 冲:突袭,冲击。 C .侯下车.. 下车:初到任。 D .力不赡.耳 赡:足,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臣子之恭也.将以有为也. B.???及冬,则.有边事欲苟顺私情,则. 告诉不许 C.???颐指而.办吾尝跂而.望矣 D.???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夫晋,何厌之. 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名为“学记”,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 功的王秬,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与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练习与答案 1.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 向利背义乎?” ①衣我以其 衣 ②食人之食者死人之 事 ③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 不知,尚矣。虽桀纣犹有可畏而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 ①假人之长以补其 短 ②无丑不能,无恶不 知

③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 矣 4.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奈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府而著之外府也,君奚患焉?” ①假道于虞以伐 虢 ②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奈 何? ③君奚患 焉? 5.其夏,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爰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谋,阴使人刺杀盎及他议臣十余人,贼末得也。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之。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事。捕公孙诡、羊胜,皆匿王后宫。使者责二千石急,梁相轩丘豹及内史安国皆泣,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

①梁王怨爰盎及议 臣 ②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 之 ③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 事 6.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口呙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己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 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①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 之。 ②太祖口貌如 故 ③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 耳

2017高考语文快速提分法:文言文翻译技巧及口诀

2017高考语文快速提分法:文言文翻译技巧及口诀导读:2017高考语文快速提分法:文言文翻译技巧及口诀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1、训练考点意识,对一些考点词不能简单组词。 如"汝欲得民,而夺之食,无道贼不为也"(《新元史·董俊传》)中的"夺",很多学生简单地翻译成"抢夺、夺取",这样的不注意语境、不认真推断而出现的错误其实是学生屡犯而不改的,其实在上文有语句"(武)仙攻之,不能下,乃纵兵蹂民禾。(董)俊呼语之曰:汝欲得民,而夺之食,无道贼不为也!"这里的"夺"是和上文的"蹂"照应的,所以应该翻译成"毁坏、践踏"。 2、要注意对省略的主语、宾语、兼语的补充翻译 人物的姓名要完整译出,这些是语意通顺的基本要求。如"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三国志·魏延传》)要译成"只有杨仪不宽容他。魏延对杨仪十分仇恨,两人关系如同水火。" 3、掌握行之有效的理解推断方法。 (1)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

的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如:"屡遣兵戍池河、浦口,援庐州,扼滁阳,有警辄发,节制精明。"(《明史·范景文传》)前三句构成排比,其中"戍、援、扼"三个动词对举,分别译成"守卫、救助、控制"。 (2)联想课文法——联想课文推断法: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语例。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由此正确理解词义。联想成语推断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联想双音词推断法: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古今汉语一脉相承,因此我们就可借助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来解古汉语的单音词。如:我与(申屠)季虽无素故,士穷相归,要当以死任之,卿为何言?(《后汉书·冯鲂传》)中"素故"联想《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译成"一向交情好","相"联想《孔雀东南飞》"嬉戏莫相忘"译成"我","穷"联想成语"穷途末路"译成"走投无路","任"联想双音词组词"担任"推断译成"担保") (3)邻字借推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高考文言高频词汇汇总 一、法律类 1.古代刑法: 笞:用竹鞭或竹板打。 仗:杖责,用棍子打。 流:流放徙:做劳役,苦役。 髠(kūn):削发,剃光头。 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刖:砍脚跟 膑:挖膝盖骨劓:割鼻子 2.法律名称: 三尺:指法律;按律:依照法律;狱:案件;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不可推翻。 3、刑具: 桎:脚镣;梏:手铐;枷:枷锁;关三木: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械:笼统之刑具;索:绳子,捆人; 钳:束颈的铁圈。 4、法官:理:秦代法官。廷尉:汉代中央法官;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功曹、议曹:办案人员;掾吏:牢头,狱卒;大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如狄仁杰;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 5、罪犯名:城旦:正在服苦役的罪犯。元谋:主犯。 从而加功:从犯 6、法律方面的词语: 拘:捉拿;购:悬赏捉拿。(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执:抓住;株:株连;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诛:杀或者批评;榜、杖:杖责;讼:告状;鞫:审问;摄:统治、治理;慑:威慑,震慑;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讦:揭发别人的隐私;勘:审查;赎:罚款。赎金:罚金;楚:痛苦;坐:因……犯罪;当、论:判决;趣:通“促”催促;“趣”小步快走;婴:缠绕或通“撄”,意触犯;末减:比死 刑降一等,死缓。 究:追查;罔加:受法律制裁;槛阱、 圜墙:牢房; 二、官职人物类: 特征:特别征召。汉代无科举,以地方官举荐,举孝廉,为“秀才”即优秀的人才。皇帝或派专人考察,然后合格者派牛车来接其做官。特,公牛。敕:皇帝命令。笏:朝板;缙绅:官员腰带,借指做官的人。治所:地方政府所在地;万斛:最高的俸禄;二千石:太守,太守的俸禄就这么多;假、理:代理;班赐:皇帝的赏赐;及第:中举;假节:手中的符节;官廨:官员家属的住处; 升官、降职了: 擢:升官。陟:升官。授、拜:第一次当官;除;除去旧职升为新官;迁:是右迁的省略,升官;左迁:降职;转:是右转的省略,升官。左转即左迁,降职;古代右比左尊贵,在车上坐围则相反,指导清朝,才是左比右尊贵。斥:被皇帝严厉斥责,降职。出:从京城调到地方。入:从地方到京城做官;黜(绌):罢免;辟:征召。 坐镇:镇守边关; 三、常用实词 1.归:官员告老还乡;女子出嫁,归宿; 隐居。 2.不谷:寡人,诸侯王的自称。 3.昆弟:非亲兄弟,关系密切。 4.息:儿子。例:晚有儿息 5.黑衣:贫民百姓,布衣。 6.古代衣服颜色有等级:黄,宫里,龙为 皇帝、太子。紫,图案为龙是诸侯,图 案为蟒是非血缘王。红,地方行政长官, 太守。绿,县令。白,读书人,白衣秀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及答案翻译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及答案翻译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及答案翻译》的内容,具体内容:高考语文中的文言文阅读是考试的难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成为高考语文复习的关键,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原文天生一不... 高考语文中的文言文阅读是考试的难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成为高考语文复习的关键,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原文 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②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使必待周、孔而后可以不朽,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 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③。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呜呼!自是而一瓢先生不传矣,朽矣! 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④,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而何必舍之以他求?文恭,相公也;子之大父,布衣也,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扶相公以自尊,则甚陋。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一瓢先生非名医乎?"虽子

之仇,无异词也。又问之曰:"一瓢先生其理学乎?"虽子之戚,有异词也,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⑤之说为斤斤乎?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也。精求之,何艺非道?貌袭之,道艺两失。医之为艺,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领之,其道通于神圣。今天下医绝矣,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何也?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过矣! 仆昔疾病,性命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⑥何益?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⑦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耕而传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而乃讳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在理学中未必增一伪席,而方伎中转失一真人矣。岂不悖哉!岂不惜哉! 【注】①此文是袁枚写给名医薛雪(号一瓢)之孙薛寿鱼的一封信,信中借如何评价薛雪,批评了当时重理学轻技艺的社会风气。②若:和,同。 ③不禄:死的委婉说法。④夭札:因病而早死。⑤艺成而下:语出《礼记乐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艺,技艺。⑥周、程、张、朱: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均为理学家。⑦刀圭:用来量取药末的器具,代指药物。 天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意:猜测 B.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执:拉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