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入路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的应用解剖
- 格式:pdf
- 大小:275.68 KB
- 文档页数:3
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常敬民;梁冬毅【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01(021)003【摘要】@@ 视神经管骨折后可致视神经间接损伤,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挽救病人的视力。
1997年8月~2000年10月我们对10例视神经管骨折伴视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了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现报告如下。
rn1 资料与方法rn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2~50岁,平均36岁。
受伤原因:车祸伤4例,坠落伤3例,砸伤2例,锐器伤1例。
受伤部位:右额颞部5例,左颞部2例,右额部2例,左额颞部1例。
受伤后来院时间:2h~2d。
手术时间:伤后24h内4例,3d内4例,5d内2例。
临床表现:伤后轻度昏迷3例,均在伤后24h内清醒。
脑脊液鼻漏2例。
伤后失明3例,仅有光感4例,眼前手动1例,眼前数指2例。
影像学检查:10例均行头颅CT平扫加骨窗像,行水平位及冠状位扫描。
视神经管外壁粉碎骨折3例,线状骨折4例,眶上裂及视神经管骨折3例。
【总页数】1页(P206)【作者】常敬民;梁冬毅【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471002;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47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4.6【相关文献】1.经额颞开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13例临床分析 [J], 冯才政;袁艳辉2.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 [J], 李旭;付继东;王永照;王义善;赵晓建3.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附10例报告) [J], 江伟;司宪平;陈覃;王富元4.经颅早期视神经管减压治疗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 [J], 刘宗霖;程新富;张志强5.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J], 于明琨;卢亦成;王玉海;楼美清;薛亚军;张在金;陶英群;陈怀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庖丁解牛番外篇:视柱的面面观今天整理的内容,将围绕视柱(optic strut)这一细小结构展开,从经颅和经鼻两个视角,分别简述与其毗邻的三个结构——视神经管、眶上裂和床突段颈内动脉(C3)与视柱之间的解剖关系;将对之前《庖丁解牛》里未曾理清的概念作进一步理解,因此自诩为“番外篇”。
这一灵感来自于9月份青岛颅底学习班上,宣武医院颅底组和解剖实验室的李茗初老师的授课。
短暂的数十分钟解剖授课,已经完全让我领略到了宣武颅底解剖研究的功力和教学的真诚无保留,再次表示钦佩和感激!一、视柱的拓扑学解剖对于视柱解剖的理解,可有不同的方法。
经典文献和教科书类似于“正史”,均将其描述为蝶骨小翼的后根,连于蝶骨体,同时构成视神经管的底壁。
在《庖丁解牛(上篇)》中,我则进行了“思维假想实验”,假想没有视神经的情况,蝶骨小翼内侧整块连接于蝶骨体;而现实中的视神经从中穿行,形成了视神经管及其上下方的两段短骨片,视柱即为下方的短骨片,这一类似于“野史”的理解,可以解释视神经表面三层膜性结构完全保留的现象。
然而,直到9月份聆听李茗初老师的讲课后,才发现上述对于视柱的理解都过于肤浅了。
视柱具有不同的面,与不同的结构毗邻,面与面之间的交界缘具有不同意义。
神奇的是,通过一个几何图形(图1),又能由繁入简地将其阐明,鲍遇海教授笑称其为“拓扑学解剖”。
图1、视柱的三面、三缘和三棱柱“拓扑学”(右侧大图来自宣武医院李茗初老师团队授课照片)右侧大图可知,视柱可简单地看成一个三棱柱立体结构。
其具有三个面:后表面AA'B'B、上表面AA'C'C、下表面BB'C'C。
三个面两两相交形成三条缘:上缘AA'、下缘BB'、前缘CC'。
两端分别为两个三角形:内侧端ABC、外侧端A'B'C'。
需注意的是,这个三棱柱是简化后方便理解而来,实际的解剖并非如此规整。
视神经管减压术视神经管减压术,目前常用的有三种径路,可根据医师熟知的业务范围进行选择。
鼻外眶缘一筛窦径路为眼科医师所首选,经颅径路则需有神经外科医师的协作,经鼻腔内窥镜径路则多由耳鼻喉科医师协作完成。
无论什么途径,Sofferman认为应达到如下三条标准:(1)除去至少50%圆周的骨性视神经管。
(2)除去整个视神经管全长的骨质。
(3)纵向切开包括Zinn环在内的硬脑膜鞘。
1.鼻外眶缘一筛窦径路视神经管减压术:(1)在内眦和鼻中线的中点稍外侧l~2mm,自眉弓起,沿内眦部眶缘弧形向下直达眶内下缘相当于鼻泪管如口部画线。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2)分离创口达骨壁,切开骨膜,沿眶内侧骨壁分离骨膜。
将滑车、内眦韧带、泪囊和骨膜一起推向眼球侧,用钝性拉钩予以保护。
剥离中,可能先后与筛前、筛后血管相遇,可以予以结扎、剪断。
(3)视神经与筛窦、蝶窦共有中壁,大多数病人的视神经管位于筛窦气室之后。
可以行筛窦、蝶窦开放术:凿开泪囊窝处纸板,进入筛窦。
为了便于暴露,可用咬骨钳将额骨鼻突部分咬除。
清除筛窦气层间骨隔以后,蝶窦前壁即被暴露,咬除前壁。
为引流方便,可咬除中鼻甲。
(4)沿筛后血管向后,距内眦4.5~5cm处找到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
咬除视神经管内下壁3~4mm长。
(5)如果做了筛窦、蝶窦开放术,应安放橡皮引流管,其前端自鼻前孔引出,24~48h以内拔除。
(6)缝合骨膜,将滑车、内眦韧带和泪囊复位。
分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
用绷带加压包扎创口,术后第7天拆除皮肤缝线。
2.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1)冠状切口,单侧额部开颅。
(2)眶顶硬膜十字形剪开,沿视神经走向,向前切开颅底硬脑膜2~2.5cm长。
(3)寻找硬脑膜在视神经管颅口向管内段的反折处,此处有2mm 宽游离缘,内无骨组织。
确认视神经管顶壁后,用3mm直径左右高速电钻或咬骨钳,自视神经管颅口处开始,向前除去lmm左右厚,全长3~4mm宽,10mm左右长的顶壁。
(4)顶壁除去后,一般情况下可见到肿胀的视神经向视神经管外膨出。
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3-04-10T16:32:33.6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熊志强沈铁英[导读] 指骨骨折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位居四肢骨折的首位,占全身骨折总量的8%左右。
熊志强沈铁英(乌海市人民医院内蒙古乌海 016000)【摘要】目的:观察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20例视神经损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在术前3d采用甲泼尼松龙进行治疗3d。
然后选择翼点入路,进行硬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70%(14/20),所有患者均存活且无出现并发症。
而视神经管骨折与否和受伤后至手术时间对手术有效率的影响发现,视神经管骨折与否和治疗有效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受伤后至手术时间却显著地影响了治疗有效率(P<0.05)。
结论:我们认为对于大部分的患者,视神经管减压术能有效改善视神经损伤患者,且安全性高,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因此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视神经管减压术视神经损伤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173-02 视神经损伤指当眉额部遭到外力打击后,经由颅骨传递到视神经管,引起视神经管的变形或者骨折从而受损,主要表现为同侧视力下降或者失明。
其在颅脑损伤中约占0.5%~8%。
若不及时接收治疗,往往会造成患者的视力障碍并难以恢复,影响患者今后的生活。
我院从2009年6月~2012年6月对20例视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经颅硬膜外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以观察手术疗效。
现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从2009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20例视神经损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5~54岁,平均35.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5例,坠落4例,殴打伤1例;损伤类型:单额部损伤16例,双额部损伤3例,颞部损伤1例;意识障碍7例;受伤后至手术时间<1周15例,>1周5例。
经颅入路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的应用解剖
作者:鞠学红, 李若葆, 鞠晓华, 王金平, 王道奎
作者单位:鞠学红,李若葆,鞠晓华,王金平(261042,山东,潍坊,潍坊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王道奎(261041,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刊名:
眼科新进展
英文刊名:RECENT ADVANCES IN OPHTHALMOLOGY
年,卷(期):2004,24(4)
被引用次数:9次
1.张天明;付继第;邱谔经颅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期刊论文]-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9(02)
2.Mauriello JA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a study of 23 patients[外文期刊] 1992
3.史剑波;徐锦堂;许庚视神经外伤的治疗进展 1996(04)
4.Sofferman RA Spheroethmoid approach to the optic nerve 1981
5.鞠学红;曹焕军;王学华;王新明,王金平,马建民视神经鞘减压术有关动脉的应用解剖 1998(03)
6.朱世杰;赵恒珂;李光宗;王新明视神经减压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1990(04)
7.赵恒柯;李光宗;鞠学红视神经管显微解剖学研究[期刊论文]-解剖科学进展 2002(03)
1.鞠晓华.赵恒珂.王岱君.鞠学红.曹焕军.李光宗.朱世杰经筛窦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应用解剖[期刊论文]-眼科新进展 2006(2)
2.徐金山.马景鑑.于璐.洪国良.韩晓勇.唐乐剑经翼点入路与经筛蝶窦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的解剖对比研究[期刊论文]-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8(9)
3.徐勤伟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应用解剖与临床[期刊论文]-创伤外科杂志 2008(2)
4.于树娜.鞠学红.王箐视神经管减压术的解剖与临床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解剖与临床 2007(5)
5.刘光义.鞠学红.李晓双.李若葆.王金平管内段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的形态学改变[期刊论文]-潍坊医学院学报2007(6)
6.鞠学红.刘光义.李晓双.李若葆.王金平管内段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的形态学改变及GAP-43的表达[期刊论文]-解剖学杂志 2007(3)
7.薛刚.董海明.姚文刚.赵黎明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12例分析[期刊论文]-陕西医学杂志2013(10)
8.鞠晓华.鞠学红.王岱君.王金平.刘洪国视交叉前间隙有关结构的解剖观察及其临床意义[期刊论文]-解剖学研究 2005(2)
9.郝友娟.王君婷.孙金凤视神经管周围结构解剖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中华眼科杂志 2009(5)
引用本文格式:鞠学红.李若葆.鞠晓华.王金平.王道奎经颅入路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的应用解剖[期刊论文]-眼科新进展 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