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奥运会(统计图的选择)
- 格式:docx
- 大小:17.67 KB
- 文档页数:3
5.2《统计图的选择》(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统计图的选择》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5.2节。
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并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合,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统计图的模板、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我将以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例如:“假设我们要统计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我们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接着,我会详细讲解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并举例说明。
例如,条形图适合展示不同类别的数量对比,折线图适合展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饼图适合展示各部分在整体中的比例。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选择一种统计图,展示你所在班级同学的男女比例。
答案:可以选择饼图,将男生和女生的数量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展示出男女比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统计图的选择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例如:“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统计图,还有哪些统计图可以使用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我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
在这个环节,我需要确保情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使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统计图的应用。
例如,我可以选择一个与学生兴趣爱好相关的统计主题,如“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引发他们对统计图选择的好奇心。
二、统计图特点和适用场合的讲解在这个环节,我需要详细讲解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特点,以及它们各自适用的场合。
小学五年级数学《奥运会》教案模板三篇教材利用第25 届奥运会至第29 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的数据,绘制了三种统计图,分别表示金牌获得情况、获金牌数的变化情况、奖牌分布情况,引导学生在读图、分析、讨论中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点。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奥运会》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
3、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准备:各种统计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们前一课认识了扇形统计图,谁能说出它特点?指名回答。
那么这一节课就学习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样的统计图。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我国从第23 届奥运会开始获得金牌,第24——28 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情况统计表。
2、让学生说一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信息。
3、用投影仪出示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4、分别提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们交流。
5、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明显的看出第24 ——28 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8 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扇形统计图能看出第28 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三、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种统计图的各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
其他同学补充、评议。
教师评价。
四、练一练。
在小组内交流分别用哪种统计图合适?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实践活动。
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各种统计图,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板书设计:奥运会(统计图的选择)折线统计图:明显地看出第24 ——28 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更明显地看出第28 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扇形统计图:看出第28 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奥运会的情境中,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奥运会》教案2024年幼儿园大班《奥运会》教案1(约1747字)一、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认识了扇形统计图,谁能说出它的特点?(设计此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为新知的过度做好铺垫,让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新知联系起来,从而为新知的达标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提出了这个问题。
)指名回答。
那么这一节课就学习在什么情况下要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
【板书课题:奥运会(选择统计图)】二、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教材P86的统计表。
请大家观察统计表,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接下来让全班学生齐说统计表中的信息,然后,让学生估计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我国可能获得多少枚金牌,排列第几名?(设计此问题一是让学生感受数学是________于生活,二是从中表获取解决以下问题的有用信息,三是复习巩固已学的估算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设计的。
)2、老师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了下面三幅统计图,小黑板出示统计图,它们分别是什么统计图?(此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巩固已学习过的统计知识,回忆这几种统计图各自所具备的特点,为下一步统计图的选择打好基础。
)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听取意见,指名回答。
3、出示以下几个问题:①能清楚地反映我国第24——28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枚数的多少,应选什么统计图?②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枚数的分布情况,应选什么统计图?③能明显地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金牌的变化情况,应选什么统计图?(设计此问题是在学生已从统计表中获得了初步的信息,然后把信息进行整理,结合问题来正确选择出图表示信息数据。
)4、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统计图,思考这几个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此活动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以及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此项活动设计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叙述能力,对新知的理解程度,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及时地调整、补充。
《奥运会(统计图的选择)》教学参考教学目标1.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各有不同的特点,条形统计图便于看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便于看出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要让学生能读懂这三种统计图并合理选用。
教材先呈现了我国从第25届奥运会至第29届奥运会奖牌情况统计表。
然后,呈现了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第25—29届奥运会我国金牌获得情况、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分布情况、获金牌数的变化情况。
用三种统计图从不同角度来描述数据,让学生体会到三种统计图各有特点,我们常常需要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材提出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比较、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上能明显地看出第25—29届奥运会我国获金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上能更明显地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图上能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说一说在上面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每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结合情境用自己的话描述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不要归纳成条文让学生背诵。
练一练目的是让学生能根据数据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时,要让学生说一说选择某种统计图的理由,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
第(1)题本题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所以选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第(2)题本题反映的是喜欢各种课外活动的人数的情况,选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第(3)题本题反映的是小学生身高的变化情况,所以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实践活动教师自己可以先收集相关的资料,再引导学生自己收集,并与同伴交流,体会统计图的作用。
针对收集到的统计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分析这些统计图表示了什么信息,是否直观有效。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姓名班级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时,可以先约分在计算。
3、理解打折的含义。
例如: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九或者0.9和90%。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计算结果要求是最简分数。
5、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真分数相乘积小于任何一个乘数;真分数与假分数相乘积大于真分数小于假分数。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1、表面平平的部分为面;两面相交便形成了一条棱;而三条棱又交于一点,这个点叫作顶点。
长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中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
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4、展开与折叠:正方体展开共11种5、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指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6、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S =(长×宽+长×高+宽×高)×2;S =棱长×棱长×6。
7、露在外面的面:在观察中,通过不同的观察策略进行观察。
如:一种是看每个纸箱露在外面的面,再加到一起;另一种是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看每个角度都能看到多少个面,再加到一起。
发现并找出堆放的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倒数: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2、求倒数的方法: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3、1的倒数仍是1;0没有倒数。
0没有倒数,是因为在分数中,0不能做分母。
4、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奥运会(统计图的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策略:在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准备:各种统计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铺陈渲染激起兴趣
1、我们前一课认识了扇形统计图,谁能说出它特点?
2、指名回答。
那么这一节课就学习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样的统计图。
二、情境体验认知发现
1、出示我国从第23届奥运会开始获得金牌,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情况统计表。
2、让学生说一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信息。
三、自主抒发互动交流
1、用投影仪出示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分别提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们交流。
3、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明显的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扇形统计图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4、说一说。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种统计图的各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
其他同学补充、评议。
教师评价。
四、妙笔点睛精确整合
1、在小组内交流分别用哪种统计图合适?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实践活动。
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各种统计图,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五、诗化概括积累运用
奥运会(统计图的选择)
折线统计图:
明显地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
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
更明显地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
扇形统计图:
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教学反思: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我能感觉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能联系生活来理解,效果比较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我自己也能感觉得到,由于时间的问题,最后一个练习题没有达到我预设的效果,我没有去挖掘这个题更深层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