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慢性疼痛的药物治疗
- 格式:pptx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60
抗抑郁药物在治疗骨科慢性疼痛中的应用抗抑郁药物是一类可以调节神经递质水平的药物,常常被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和心理疾病。
然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抗抑郁药物除了可以调节心理方面的问题外,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病痛,比如骨科慢性疼痛。
骨科慢性疼痛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病痛,往往伴随着情绪问题和神经症状,疼痛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都有较大的影响。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止痛药和物理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不能够完全解决问题,且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而抗抑郁药物由于其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可以改善情绪和神经症状,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使用。
目前在治疗骨科慢性疼痛中应用较多的抗抑郁药物包括三环类药物、SSRI类药物和SNRI类药物等。
三环类药物如阿米替林可以通过增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浆血清素水平来起到镇痛作用。
SSRI类药物如舍曲林和氟西汀可以增加血浆血清素水平,从而调节疼痛传递途径。
SNRI类药物如文拉法辛可以增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浆血清素水平,从而起到抗疼痛和抗抑郁作用。
除了上述药物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其他抗抑郁药物也可以用于骨科慢性疼痛的治疗,比如新型抗抑郁药物如米氮平和奥拉克匹隆。
米氮平可以通过降低谷氨酸水平来改善疼痛,而奥拉克匹隆则可以通过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来缓解疼痛。
需要指出的是,抗抑郁药物并非万能药,其应用需要医生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判断,必要时还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另外,抗抑郁药物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医嘱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随访。
总之,抗抑郁药物在治疗骨科慢性疼痛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其具体应用还需基于具体病情进行评估和选择。
最终,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遵守治疗方案和注意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骨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案骨科疾病是指影响骨骼结构和功能的疾病,包括骨折、关节炎、脊柱畸形等。
这些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和功能障碍,影响其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骨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案。
一、常见症状1.骨折骨折是最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
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变形和不能正常活动。
不同部位的骨折会有不同的症状,例如手、足等小骨骼的骨折常伴有局部的疼痛和肿胀,而大骨骼的骨折则可能导致肢体畸形。
2.关节炎关节炎是指关节的慢性炎症,常见的类型包括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
关节炎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
症状多发生在早晨或长时间休息后,活动后有所缓解。
3.脊柱畸形脊柱畸形包括脊柱侧弯、脊柱前凸等。
常见的症状包括背部畸形、身高变矮、胸闷等。
脊柱畸形还可能导致神经受压,引发神经症状,如下肢无力、麻木等。
二、治疗方案1.骨折的治疗方案骨折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包括使用石膏固定、功能锻炼等,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而对于严重移位或复杂性骨折,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内固定、外固定等。
2.关节炎的治疗方案关节炎的治疗主要目标是减轻疼痛、缓解炎症、改善功能。
保守治疗包括采用非处方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理治疗、按摩、热敷等。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如关节置换术等。
3.脊柱畸形的治疗方案脊柱畸形的治疗方案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年龄。
保守治疗包括使用支撑器、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旨在改善姿势、减轻症状。
对于严重畸形,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脊柱融合、椎弓根融合等。
总结:骨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骨折的疼痛、肿胀、变形,关节炎的疼痛、肿胀、僵硬,脊柱畸形的背部畸形、身高变矮等。
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病情而定,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关节炎可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脊柱畸形则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选择。
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针对性的治疗,以减轻症状、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抗抑郁药物在治疗骨科慢性疼痛中的应用慢性疼痛是指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的疼痛,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对生活和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在骨科中,慢性疼痛的主要来源包括骨折复原期、椎间盘突出、退行性骨病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镇痛药物、物理疗法、针灸疗法等。
然而,有时这些方法的效果有限,因此,抗抑郁药物成为治疗慢性疼痛的另一种选择。
1. 抗抑郁药物的原理抗抑郁药物主要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神经网络来达到治疗慢性疼痛的效果。
抑郁症患者缺乏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抗抑郁药物能够增加这些神经递质的含量,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这些神经递质还能够抑制疼痛感觉的传递,缓解患者的疼痛。
2.1 骨折复原期疼痛骨折是最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
在骨折复原期,患者往往会出现疼痛、僵硬和肌肉萎缩等症状。
传统的止痛治疗疗效不尽如人意,而抗抑郁药物如帕罗西汀和舍曲林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含量,减轻疼痛感觉。
此外,抗抑郁药物还能够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作用。
2.2 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周围突出而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患者往往会出现腰背疼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
目前,传统治疗方法包括镇痛药物和物理疗法等,但治疗效果有限。
近年来,抗抑郁药物被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
抗抑郁药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含量,减轻疼痛感觉,并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2.3 退行性骨关节炎疼痛4. 结论抗抑郁药物在骨科慢性疼痛治疗中是一个有效且有前途的选择。
抗抑郁药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含量,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还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然而,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慢性疼痛,需要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副作用对患者造成更大的损害。
阿司匹林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类药物。
它具有镇痛、退热和抗炎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和炎症性疾病。
本文将重点讨论布洛芬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
骨科疾病是指影响骨骼、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的疾病,如骨折、关节炎和肌肉拉伤等。
这些疾病常常伴随着疼痛、炎症和肿胀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布洛芬通过抑制体内的前列腺素合成,减少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和炎症。
首先,布洛芬在骨折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骨折是指骨骼断裂或破裂,常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和炎症。
布洛芬可以通过减少炎症反应和抑制疼痛信号传导来缓解症状。
此外,布洛芬还可以促进骨折愈合过程。
研究发现,布洛芬可以促进骨细胞增殖和骨基质合成,有助于骨折愈合的进行。
其次,布洛芬也常用于关节炎的治疗。
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的关节疾病,常常伴随着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布洛芬可以通过减少炎症反应和抑制疼痛信号传导来缓解这些症状。
此外,布洛芬还可以减少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破坏和功能损害。
研究表明,布洛芬可以抑制关节炎患者关节内炎症介质的产生,减少软骨和关节结构的破坏。
此外,布洛芬还可以用于其他骨科疾病的治疗。
例如,肌肉拉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常常伴随着肌肉疼痛和炎症。
布洛芬可以通过减少炎症反应和抑制疼痛信号传导来缓解这些症状。
另外,布洛芬还可以用于治疗骨关节感染、腱鞘炎和滑膜炎等疾病。
然而,布洛芬也有一些副作用需要注意。
长期或过量使用布洛芬可能导致胃肠道溃疡和出血,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胃肠道疾病患者。
此外,布洛芬还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和心血管系统问题。
因此,在使用布洛芬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合理控制剂量和用药时间。
总之,布洛芬作为一种非处方药,广泛应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中。
它通过减少炎症反应和抑制疼痛信号传导,缓解疼痛、炎症和肿胀等症状。
然而,使用布洛芬时应注意其副作用,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以免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在使用布洛芬之前,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有效的用药。
·临床医学系统研究·系统医学SYSTEMS MEDICINE 系统医学2021年2月第6卷第4期在骨科中疼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问题,如果患者的疼痛感在初始阶段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在持续强烈的疼痛刺激下,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病理性变化,最终导致出现很难控制的慢性疼痛[1]。
中重度慢性疼痛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工作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致残。
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保证其生活质量,必须要采用合理的镇痛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
现在临床上很多镇痛药物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是如果长期服用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依赖性和耐受性,引起各种不良反应。
作为一种阿片类镇痛药物,丁丙诺啡制作的透皮贴具有非常显著的镇痛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少,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对此,该文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相关病例86例,分析并研究了骨科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采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该院收治的骨科中重度疼痛患者86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甲组和乙DOI:10.19368/ki.2096-1782.2021.04.052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治疗骨科中重度慢性疼痛的效果马利萍山东梁山县人民医院疼痛科,山东梁山272600[摘要]目的对骨科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采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骨科中重度疼痛患者86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43例。
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甲组进行治疗,采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对乙组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
结果治疗1个月后,乙组的疼痛评分(3.6±0.4)分明显低于甲组(4.9±0.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74,P<0.05);在不良反应率方面,甲组达到了30.2%,乙组达到了7.0%。
抗抑郁药物在治疗骨科慢性疼痛中的应用骨科慢性疼痛是指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的疼痛,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骨折、关节退行性疾病、肌肉劳损等。
这种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都有很大影响。
抑郁症是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而且与骨科慢性疼痛有很强的相关性。
抗抑郁药物在治疗骨科慢性疼痛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抗抑郁药物主要通过增加大脑内的神经递质的浓度来改善抑郁症状。
研究表明,这些药物也能对疼痛产生改善作用。
抗抑郁药物能够改变患者的大脑对疼痛的感知,降低其对疼痛的敏感性。
抗抑郁药物还能缓解疼痛引起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进一步改善疼痛的感受。
一些研究显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治疗骨科慢性疼痛的常用抗抑郁药物之一。
SSRIs能够增加大脑内5-HT的浓度,从而改善骨科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疼痛感觉。
一项系统综述发现,与安慰剂相比,使用SSRIs治疗骨科慢性疼痛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并且对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也有积极作用。
除了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骨科慢性疼痛。
TCAs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HT的再摄取来增加它们在大脑中的浓度。
一些研究发现,使用TCAs治疗骨科慢性疼痛的患者在降低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和减轻抑郁症状方面表现出明显效果。
TCAs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口干、便秘和体重增加等。
抗抑郁药物在治疗骨科慢性疼痛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们通过调节大脑内神经递质浓度,改善抑郁症状和疼痛感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骨科慢性疼痛时需要慎重,因为一些药物存在不良反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联合心理治疗和物理疗法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最重要的是,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骨科慢性疼痛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定期进行复诊。
曲安奈德联合甲钴胺封闭治疗骨科疼痛骨科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又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其积极意义在于它是是对机体遇到伤害的一种警报,使患者回避对机体继续损害的活动等,医疗工作者可以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来诊断、治疗疾病。
同时骨科疼痛也是最棘手的医学问题之一,它不断给患者精神上和肉体上带来持久的痛苦,最令人不安的是疼痛还可以引起功能受损或残废的严重社会后果[1]。
我队自2003年7月至2009年12月采用曲安奈德联合甲钴胺封闭治疗急慢性骨科疼痛12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急、慢性骨科疼痛患者123例,其中急性骨科疼痛56例,慢性骨科疼痛67例。
急性骨科疼痛-疼痛多为首发,病程一般不超过2周;慢性骨科疼痛-疼痛多反复发作,病程为数月至数年不等。
诊断时应注意:①有明确的疼痛部位,可找到1处或多处痛点;②X片排除骨折及骨质疏松;③临床相关检查排除细菌感染和结核感染;④应排除活动性溃疡、糖尿病、青光眼、女性月经期、孕妇等情况。
1.2治疗方法在患处寻找痛点,痛点可为1个,也可根据病情选择多个,一般不超过3个。
以痛点为中心消毒,根据病情抽取曲安奈德5-40mg,甲钴胺2毫升(500ug),2%利多卡因2-3ml,在痛点处行深部缓慢注射,为减轻局部不良反应,可在皮下改变方向行多点注射,退针后在皮外作轻手法按摩,促进药物吸收,术后保持封闭处干燥2-3天,适当休息、制动,必要时隔7 天再行封闭1次,3次封闭为1个疗程,多数患者1次封闭就收到良好效果,连续封闭不超过3次,治疗3次后,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改善甚少者,应选择其他方法治疗。
1.3需注意事项运用此法,先要明确诊断。
因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是激素类药,能迅速消除软组织非细菌感染性炎症,对化脓性感染不能使用此法,对非适应症的骨科疾病,疗效不佳。
操作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术毕要向病人交代清楚,注射后可能在数小时到 48小时左右,局部疼痛有短暂加重(每个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具有差异性 ),甚至出现局部肿胀反应,少数并有发热。
舒敏针曲马多的作用和用途舒敏针曲马多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和镇痛药,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和炎症相关疾病。
它是一种处方药,通常用于治疗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科手术后的疼痛、牙科手术后的疼痛以及其他炎症或疼痛引起的疾病。
舒敏针曲马多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体内的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少炎症反应和疼痛传导。
它还可以抑制组织胺和其他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血管通透性,从而缓解疼痛和炎症。
此外,舒敏针曲马多还可以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降低疼痛感受和提高疼痛的耐受性。
在临床上,舒敏针曲马多常用于以下情况:1. 骨科手术后的疼痛:骨科手术后可能会伴随严重的疼痛和炎症反应,舒敏针曲马多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减轻组织炎症,促进伤口愈合。
2.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伴随关节疼痛和炎症。
舒敏针曲马多可以减轻相关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牙科手术后的疼痛:牙科手术后常伴随口腔疼痛和肿胀,舒敏针曲马多可以有效减轻这些症状。
4. 颈椎病、腰椎病等骨科疾病引起的慢性疼痛:舒敏针曲马多可以用于治疗这些慢性疼痛,减轻患者的不适。
5. 外伤引起的急性疼痛:如扭伤、跌打、烧伤等外伤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反应,舒敏针曲马多可以迅速缓解症状。
舒敏针曲马多通常以注射剂的形式使用,可以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
在选择使用舒敏针曲马多时,医生会依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疾病类型、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来确定剂量和使用频率。
虽然舒敏针曲马多在治疗疼痛和炎症方面非常有效,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头晕、皮肤过敏等。
长期大剂量使用还可能导致肾脏损伤、胃肠道出血等严重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舒敏针曲马多时,必须遵医嘱并严格控制剂量及使用频率,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此外,某些特定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有胃肠道溃疡或出血史的患者等需特别注意使用舒敏针曲马多,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综上所述,舒敏针曲马多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疼痛和炎症的药物,适用于多种疼痛和炎症相关的疾病。
骨科疼痛门诊中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的应用效果疼痛,属于骨科临床当中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
若在疼痛初期阶段未能有效控制疼痛,持续强烈的疼痛感会对患者中枢神经起到刺激作用,引发病理性的重组,而急性的疼痛则有可能会发展成比较难控制的一种慢性疼痛症状。
慢性疼痛,对于多数患者来说均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痛苦体验质感,严重者会对患者躯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等产生负面影响,延长病程与治疗时间,治疗费用也会不断增加,以至于患者往往不能够以健康的身体状态积极参与到日常的生活及社会性质的活动中。
然而,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骨病疼痛方面的认识也得以增强,更为关注与重视起骨病疼痛控制与管理,对于镇痛方面需求不断增加。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医院均已设立了骨科疼痛门诊,以为广大有着骨病镇痛方面需求的患者提供骨病疼痛控制与管理服务,有相关研究报道曾明确指出,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应用于骨科疼痛门诊当中,能够实现对患者骨病疼痛的有效控制或缓解,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当中。
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着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在骨科疼痛门诊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分析,望能够为今后相关临床上对此类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指导性的建议或者参考。
标签:曲安奈德;局部注射;骨科;疼痛门诊;应用曲安奈德,其商品名称为痛息痛,它属于长效性及含氟性人工合成肾上的腺糖皮质类激素,药品颜色呈白色结晶形状的粉末。
不能溶解于水,可与氯仿、乙醇微溶。
药物的半衰期通常为5h,持久性、抗炎性等作用极强,药物作用发挥时一般能维持2-3周左右[1]。
1 曲安奈德药1.1 药理作用曲安奈德,其药理作用包含着抗过敏及抗炎,基本作用机理:有效干扰着患者体液的免疫;稳定住人体内部溶酶体膜,将溶酶体内当中水解酶的稀放降低;抑制患者巨噬细胞、白细胞等移行到其血管的外部,有效减少患者的炎症反应;增强患者血管的收缩性,有效抑制患者体液外渗、局部充血等症状的发生;通过上述药理作用的有效发挥,能够抑制患者非感染性质的炎症及相应过敏症状表现发生。
氟比洛芬巴布膏对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治疗的效果张胡磊【摘要】目的探究氟比洛芬巴布膏应用于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8月-2017年5月在本院康复科就诊的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中选出8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巴布膏贴敷,实验组给予氟比洛芬巴布膏贴敷,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中仅有少量轻微疼痛患者,其余均无痛,而对照组则还有一些中重度疼痛患者,疼痛感更甚于实验组(P<0.05);两组的贴敷红肿、粘毛、贴痕、疼痛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实验组的贴敷束缚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巴布膏用于骨科急慢性疼痛治疗中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保证贴敷的舒适度,减少不适,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31【总页数】2页(P117-118)【关键词】氟比洛芬巴布膏;吲哚美辛巴布膏;急慢性疼痛;VAS评分【作者】张胡磊【作者单位】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湖北荆州 4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骨科急慢性疼痛给患者的恢复以及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多以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镇痛,但是口服给药存在血药浓度峰谷问题,而且长期服用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影响到患者的服药依从性[1-2]。
近些年来,透皮给药系统是临床上的一个研究重点,巴布膏是药材提取物、化学物、亲水性基质混合而成的贴膏剂,具有载药量大、保水保湿、透气性好、无致敏性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3]。
在骨科急慢性疼痛的治疗中,本院应用氟比洛芬巴布膏治疗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本院康复科2015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中选出80例,患者均有明确的疼痛部位,其中急性疼痛患者病程在1个月内,慢性疼痛的病程超过3个月,患者自述VSA评分在4分以上。
抗抑郁药物在治疗骨科慢性疼痛中的应用引言:慢性骨科疼痛是指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骨骼、关节、肌肉、软组织等疼痛症状。
这种疼痛常常伴随着痛觉异常、运动受限等不适症状,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传统的治疗手段如镇痛药物和物理疗法效果不佳,因此研究者开始尝试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慢性骨科疼痛。
本文将探讨抗抑郁药物在治疗骨科慢性疼痛中的应用。
一、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抗抑郁药物通过调节脑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水平,达到抑制疼痛传导和改善情绪状态的效果。
常用的抗抑郁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
二、研究证据多项临床研究显示,抗抑郁药物在治疗骨科慢性疼痛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一项研究对100例骨科慢性疼痛患者进行了16周的治疗观察,结果显示,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下降,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另一项对比研究发现,与单纯使用镇痛药物相比,抗抑郁药物联合应用时,患者的疼痛评分和心理状态均得到了显著改善。
三、机理分析抗抑郁药物在治疗骨科慢性疼痛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抑郁等不适情绪,从而减轻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二是通过改善患者的疼痛传导和感知,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这些机制的共同作用,使得抗抑郁药物能够有效治疗骨科慢性疼痛。
四、应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骨科慢性疼痛时,需注意以下几点: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特别是考虑到不同药物在治疗有效性、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剂量的选择要合理,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疼痛部位等因素进行调整;需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疗效不佳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抗抑郁药物在治疗骨科慢性疼痛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由于该领域研究尚不完善,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以提供更充分的证据支持抗抑郁药物在治疗骨科慢性疼痛中的应用。
骨科常用药物1.稳可信【别名】盐酸万古霉素、万可霉素、凡可霉素、凡古霉素、万古霉素盐酸盐、去甲万古霉素【外文名】 Norvancomycin , Vancomycin Hydrochloride, Vancocin,vancocin cp【适应症】对甲氧西林具有抗药性的葡萄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败血症、骨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使用其它抗生素过敏或治疗失败的感染。
【规格】注射粉剂 500mg x 1瓶。
【包装】支用量用法】成人500mg 每6hr一次或1g 每12hr一次,儿童40mg/kg体重/日,新生儿首剂15mg/kg体重,以后为出生1-7天者用10mg/kg体重,每12hr给药一次,出生8天-1个月者用10mg/kg体重,每8hr给药1次。
【禁忌】已知对糖肽类抗生素过敏的病人。
【不良反应】类过敏反应,耳肾毒性,静脉炎。
适用于治疗敏感需氧革兰阴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尿路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腹腔内感染、妇科感染、术后伤口及烧伤、溃疡等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亦用于治疗医院内感染中的上述类型感染(如免疫缺陷病人的医院内感染)。
用法用量:1.静脉滴注:每1g氨曲南至少用注射用水3ml溶解,再用适当输液(0.9%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或林格氏注射液)稀释,氨曲南浓度不得超过2%,滴注时间20~60分钟。
2.静脉推注:每瓶用注射用水6~10ml溶解,于3~5分钟内缓慢注入静脉。
3.肌肉注射: (1)成人:每1g氨曲南至少用注射用水或0.9%氯化钠注射液3ml溶解,深部肌肉注射。
用量:感染类型剂量(g)间隔时间(小时)尿路感染 0.5或1 8或12 中重度感染 1或2 8或12 危及生命或铜绿假单胞菌严重感染 2 6或8 病人单次剂量大于1g或患败血症、其他全身严重感染或危及生命的感染应静脉给药,最高剂量每日8g。
(2)病人有短暂或持续肾功能减退时:宜根据肾功能情况,酌情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