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五章课时分层作业6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五章课时分层作业6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五章课时分层作业6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五章课时分层作业6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课时分层作业(六)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基础达标练]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离心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物体所受的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时产生离心现象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时,它将做背离圆心的圆周运动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时,它将沿切线做直线运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时,它将做曲线运动

C[向心力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需要的向心力,是它所受的某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提供的,因此,并不是物体受向心力和离心力的作用.物体之所以产生离心现象是由于F合=F n<mω2r,A错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若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它从这时起沿切线做匀速直线运动,C正确,B、D错误.]

2.通过阅读课本,几个同学对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认识进行交流.甲说:“洗衣机甩干衣服的道理就是利用了水在高速旋转时会做离心运动.”乙说:“火车转弯时,若行驶速度超过规定速度,则内轨与车轮会发生挤压.”丙说:“汽车过凸形桥时要减速行驶,而过凹形桥时可以较大速度行驶.”丁说:“我在游乐园里玩的吊椅转得越快,就会离转轴越远,这也是利用了离心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

C.丙和丁D.甲和丁

D[甲和丁所述的情况都是利用了离心现象,D正确;乙所述的情况,外轨

会受到挤压,汽车无论是过凸形桥还是凹形桥都要减速行驶,A 、B 、C 选项均错.]

3.(多选)如图所示,汽车以一定的速度经过一个圆弧形桥面的顶点时,关于汽车的受力及汽车对桥面的压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竖直方向汽车受到三个力:重力、桥面的支持力和向心力

B .在竖直方向汽车可能只受两个力:重力和桥面的支持力

C .在竖直方向汽车可能只受重力

D .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

BCD [一般情况下汽车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且mg -F N =m v 2r ,故支持力

F N =mg -m v 2r ,即支持力小于重力,A 错误,B 、D 正确;当汽车的速度v =gr 时,汽车所受支持力为零,C 正确.]

4.飞机俯冲拉起时,飞行员处于超重状态,此时座位对飞行员的支持力大于所受的重力,这种现象叫过荷.过荷过重会造成飞行员大脑贫血,四肢沉重,暂时失明,甚至昏厥.受过专门训练的空军飞行员最多可承受9倍重力的支持力影响.取g =10 m/s 2,则当飞机在竖直平面上沿圆弧轨道俯冲速度为100 m/s 时,圆弧轨道的最小半径为( )

A .100 m

B .111 m

C .125 m

D .250 m

C [由题意知,8mg =m v 2R ,代入数值得R =125 m .]

5.如图所示,汽车在炎热的夏天沿不平的曲面行驶,其中最容易发生爆胎的点是(假定汽车运动速率v a =v c ,v b =v d )( )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D [因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

故在a 、c 两点F 压=G -m v 2r <G ,不容易发生爆胎;在b 、d 两点F 压=G +m v 2r

>G,由题图知b点所在曲线半径大,即r b>r d,又v b=v d,故F压b<F压d,所以在d点车胎受到的压力最大,所以d点最容易发生爆胎.]

6.(多选)在某转弯处,规定火车行驶的速率为v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火车以速率v0行驶时,火车的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方向一定沿水平方向

B.当火车的速率v>v0时,火车对外轨有向外的侧向压力

C.当火车的速率v>v0时,火车对内轨有向内的挤压力

D.当火车的速率v

ABD[在转弯处,火车以规定速度行驶时,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沿水平面指向圆心,选项A正确.当火车的速率v>v0时,火车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火车对外轨有向外的侧向压力;当火车的速率v

7.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小球m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到达P点时F突然发生变化,下列关于小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F突然消失,小球将沿轨迹Pa做离心运动

B.F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a做离心运动

C.F突然变大,小球将沿轨迹Pb做离心运动

D.F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c逐渐靠近圆心

A[若F突然消失,小球所受合外力突变为零,将沿切线方向匀速飞出,A 正确;若F突然变小不足以提供所需向心力,小球将做逐渐远离圆心的离心运动,B、D错误;若F突然变大,超过了所需向心力,小球将做逐渐靠近圆心的运动,C错误.]

8.一箱土豆在转盘上随转盘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其中一个处于中间位置的土豆质量为m,它到转轴的距离为R,则其他土豆对该土豆的作用力为()

A.mg B.mω2R

C.m2g2-m2ω4R2

D.m2g2+m2ω4R2

D[土豆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提供向心力,受重力和弹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水平方向F x=mRω2,竖直方向F y=mg,故合力为:F=F2x+F2y=m2g2+m2ω4R2,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为洗衣机脱水筒.在匀速转动的洗衣机脱水筒内壁上有一件湿衣服与圆筒一起运动,衣服相对于圆筒壁静止,则()

A.衣服受重力、弹力、压力、摩擦力、向心力五个力作用

B.洗衣机脱水筒转动得越快,衣服与筒壁间的弹力就越小

C.衣服上的水滴与衣服间的附着力不足以提供所需要的向心力时,水滴做离心运动

D.衣服上的水滴与衣服间的附着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时,水滴做离心运动C[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衣服所受的合外力提供向心力,且脱水筒转动越快,所需的向心力越大,衣服与筒壁间的弹力就越大,所以A、B 都不正确;衣服上的水滴与衣服间的附着力提供向心力,当附着力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时,水滴做离心运动,故C正确,D错误.]

2.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顶部有一物体A,现给它一个水平初速度v0=gR,则物体将()

A.沿球面下滑至M点

B.沿球面下滑至某一点N,便离开球面做斜下抛运动

C.按半径大于R的新的圆弧轨道做圆周运动

D.立即离开半圆球做平抛运动

D[设在顶部物体A受到半圆球对它的作用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把v0=gR代入得F=0.说明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又因物体有水平初-F=m v20

R

速度v0,故物体做平抛运动,D正确.]

3.(多选)如图所示,在高速路口的转弯处,路面外高内低.已知内外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弯道处圆弧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当汽车的车速为v0时,恰由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了汽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

A.v0=Rg tan θ

B.v0=Rg sin θ

C.当该路面结冰时,v0要减小

D.汽车在该路面行驶的速度v>v0时,路面会对车轮产生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AD[路面的斜角为θ,以汽车为研究对象,作出汽车的受力图,

,解得:v0=Rg tan θ,A正确,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tan θ=m v20

R

B错误;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由于支持力和重力不变,则v0

的值不变,C错误;车速若高于v0,所需的向心力增大,此时摩擦力可以指向内侧,增大提供的力,车辆不会向外侧滑动,D正确.]

4.(多选)在修筑铁路时,弯道处的外轨会略高于内轨.如图所示,当火车以规定的行驶速度转弯时,内、外轨均不会受到轮缘的挤压,设此时的速度大小为v,重力加速度为g,两轨所在面的倾角为θ,则()

A.该弯道的半径r=

v2 g tan θ

B.当火车质量改变时,规定的行驶速度大小不变

C.当火车速率大于v时,内轨将受到轮缘的挤压

D.当火车速率大于v时,外轨将受到轮缘的挤压

ABD[火车拐弯时不侧向挤压车轮轮缘,靠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

力,设转弯处斜面的倾角为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tan θ=m v2

r

,解得:r

=v2 g tan θ,故A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tan θ=m v2

r

,解得:v=gr tan θ,

可知火车规定的行驶速度与质量无关,故B正确;当火车速率大于v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不能够提供向心力,此时外轨对火车有侧压力,轮缘挤压外轨,故C错误,D正确.所以A、B、D正确,C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8分)

5.(14分)如图所示,质量m=2.0×104 kg的汽车以不变的速率先后驶过凹形桥面和凸形桥面,两桥面的圆弧半径均为60 m.如果桥面承受的压力不得超过3.0×105 N(g取10 m/s2),则:

(1)汽车允许的最大速率是多少?

(2)若以所求速率行驶,汽车对桥面的最小压力是多少?

[解析] (1)汽车在凹形桥面的底部时,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桥面对汽车的最大支持力F N1

=3.0×105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N1-mg =m v 2r 即v =

? ????F N1m -g r =? ??

??3.0×1052.0×104-10×60 m/s =10 3 m/s <gr =10 6 m/s

故汽车在凸形桥最高点上不会脱离桥面,所以最大速率为10 3 m/s.

(2)汽车在凸形桥面的最高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F N2=m v 2

r

则F N2=m ? ??

??g -v 2r =2.0×104×? ??

??10-30060 N =1.0×105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在凸形桥面最高点汽车对桥面的压力为1.0×105N.

[答案] (1)10 3 m/s (2)1.0×105 N

6.(14分)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细线的抗拉强度.在长为L 的细线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不计的小盒,小盒的左侧开一孔,一个金属小球从斜轨道上释放后,水平进入小盒内,与小盒一起向右摆动.现逐渐增大金属小球在轨道上释放时的高度,直至摆动时细线恰好被拉断,并测得此时金属小球与盒一起做平抛运动的竖直位移h 和水平位移x ,若小球质量为m ,试求:

(1)金属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多少?

(2)该细线的抗拉断张力为多大?

[解析] (1)细线被拉断后,由平抛知识得h =12

gt 2,x =v 0t , 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0=x

g 2h

. (2)拉断瞬间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T -mg =m v 20L ,

则细线的抗拉断张力F T =mg ? ??

??1+x 22hL . [答案] (1)x

g 2h (2)mg ? ????1+x 22hL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必修2作业本答案

2作业本高中物理必修 曲线运动第五章一、曲线运动B6.5.较大图略最高点处1.ACD2.<3.BD4.BD7.图略10.做曲线运动,因为人所受合外力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9.BCD8.C 二、质点在平面中的运动5.BCD3.B4.BC7m/s1.直线运动2.图略7m/s

7.AC6.CD (2)如果水流速度较大,与船的行驶速度相同,则船无法抵达8.(1)亮亮的观点正确(3)若重庆 江水流速为v1,船速为v2,两地间距为s,则江水流动时,往返时间t1=2s;江水静止时,往返时间v2-v21v2(4)建造大坝后,往返时间更短v2浙t2=2s<t1。所以,寒假时往返时间较少三、抛体运动的规律(一)江4.飞镖离手后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下3.CD2.D省1.CD的位移普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rctan1通5.22.4m/s高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rctan120.6m2 4.9×46.14中9.轨迹具有对称8.最大速度11.91高度3.00新1027.4s 性;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等11.45°程课10.OA、OD、OE 作抛体运动的规律(二)业38.35.37.5m/s3.B4.0.4s本1.ACD2.B7.ABD6.2150mm/s 8.测出水的水平射程x,水管距地表的高度h及水管的直径d,则流量Q=πx92 4d2g2槡h10.第三级台阶上(1)19m/s9.(2)9.1m 五、圆周运动1.5×10-5m2.8×10-4r/s2.0.10rad/s1.BCD 465m/s3.7.3×10-5rad/s/s方向略 05.126s05ra4.3.5×10-2m/s8.7×10-4m/s d/s6.手上左侧7.D8.C 9.BD10.C11.两转轴的角速度一般不等。当主动轮处的磁带半径较大时,角速度较小 12.纺轮的半径大,人手的摇动角速度较小;纺锤的半径小,获得的转动角速度大;在纺 轮处,摇柄的设 置使人手的摇动速度较小,不费力 六、向心加速度 1.D2.BD3.aB>aA>aC4.AD5.2.0×10-7rad/s6.0×10-3m/s2 6.1∶43207.9.6m/s28.375m9.71.4m/s2大 10.图略11.(1)0.2m/s (2)ω P=1rad/s,ωQ=2rad/s(3)aM=0.8m/s2 七、向心力 1.BD2.C3.(1)摩擦力(2)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4.C5.12∶256.18.3m/s21.837.51.3m/s2359N8.4.38×1020N9.4589N10.(1)摩 擦尼龙线的重力(2)图略(3)Mg=mω2r11.(1)7.87×103m/s(2)9.15m/s2 (3)1.25×106N八、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 1.B2.C位置3.10m/s4.(1)圆心(2)0.61m/s2,1.22m/s2,1.83m/s2 (3)15cm处的硬币飞出去的可能性最大5.22000N6.7600N7.1.7m/s,0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相互作用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相互 作用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难度系数 1、有关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B.受力物体不一定是施力物体 C.一个力的发生必定涉及到两个物体 D.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关于力这一概念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B.弹簧测力计与天平都是用来测量力大小的工具 c.只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必然发生改变 D.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都有它的施力物体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②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用图示法画出力,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在水平桌面上重50N的书的重力. (2)空气对气球的20N浮力. (3)小孩对小车的100N的拉力,方向东偏北30° 5、在下列各组力中,属于同一性质的力是 A.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B.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 C.重力、拉力、动力、阻力D.重力、分子力、电磁力、推力 6、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或天平直接测出 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小 D.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 7、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 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 C.把它放到水里D.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8、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作业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大兴区高一物理作业:班级姓名

答案: 1、D(点拨: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来看,已知的求解位移的途径有两种:(1)位移公式

20at 21t v s +=;(2)平均速度公式t s v =,即t v s =由位移公式20at 2 1 t v s +=可知,t 时间内 位移由v 0与a 两者决定,因而ABC 都不可能得出谁大、谁小的结论,而由平均速度和位移的 关系s=vt 则可判断.所以D 正确) 2、A(点拨:本题可有多种解法,如用平均速度法,即t v s =,则甲甲t 2v s 0= ,乙乙t 2 v s 0=,由乙 甲乙 甲t t s s = 得:s 乙=9m,故A 正确) 3、A(点拨:此题作图象法较为简洁,如图所示,要乙车追上甲车,则要 它们位移相等.即:面积S △OAB =S OACD ,所以,由三角形相似可知追上甲车时,乙车速度为2v) 4、20;1.6(点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前ts,2ts,3ts,…,nts 的位移之比为1:4:9:…:n 2) 5、5;40 6、12.5;15;1.5 7、1440m(点拨:设飞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到离开地面升空过程中滑行的距离为s 1,速度由0变到v 1=80m/s,加速度a=4.0m/s 2,则由 1121 s 2a v =得,800m 2a v s 121 1==飞机从v 1=80m/s 做匀减速运动到静 止的过程中滑行的距离为观,加速度a 2=-5.0m/s 2,则由222 122s 2a v v =-, 得2 2 1 2222a v v s -=,则跑道长度至少要为s=s 1+s 2=1440m) 8、:(1)略(2)20s(3)50m/s(点拨:设汽车速度v=90km/h=25m/s,行驶t 的时间被截获,警车加速度a=2.5m/s 2,追上超速车时的速度为v′,则截获时:20s s 5 .2252a 2v t at 21vt 2=?==?=,v ′=at=2.5×20m/s=50m/s)

高一物理必修1作业本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练习题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不可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小孩沿滑梯向下滑动 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时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 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运动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只有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大的物体也可以看作质点 C、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D、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3、关于质点的概念,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为质点; 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就一定可以把物体看为质点; C.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 D.旋转的物体,肯定不能看为质点 4、下列情况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双选) A. 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 B.研究汽车后轮各点运动时的车轮 C.水平地面上放一只木箱,用力推它沿直线滑动,研究其运动情况的木箱 D.研究自转时的地球 5. 下列关于参考系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是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 B.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C.坐在行驶的火车里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是以地面的树木作为参考系的 D.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其观察结果一定相同 6. 下列关于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 A.参照物必须选择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 B.研究某物体运动时,选择任意物体为参照物得出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C.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D.坐在汽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是以汽车作为参照物的 7. 某乘客坐在一列火车里,他看见窗外另一列火车向正东方向行驶,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乘客坐的火车一定向西行驶 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向东行驶 C.窗外的火车有可能静止 D.乘客坐的火车和窗外的火车都有可能向西

高一物理练习题(一)

高一物理练习题(一) 曲线运动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一定变化 B.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 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2.关于曲线运动的性质,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是变化的 3.关于曲线运动的条件,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C.合力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不相同,也不相反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D.作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的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4.如图1所示,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由A运动到B,这时突然使它所受的力反向而大小不变 (即由F变为-F),在此力作用下,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是() A.物体可能沿Ba运动 B.物体可能沿Bb运动 C.物体可能沿Bc运动 D.物体可能沿原曲线由B返回A 5.如图2所示,抛出的石子作曲线运动,试在图中画出石子沿这条曲线运动时在A、B、C、D各点 的速度方向和所受力的图示。 6.某人骑自行车以恒定速率通过一段水平弯路,试分析是什么力使自行车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一、选择题(4分×6) 1.关于曲线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变化 B.物体位移的大小一定变化 C.物体速度方向一定变化 D.物体不一定有加速度 2.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为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 C.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可能作曲线运动 D.物体在受力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有可能做直线运动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B.曲线运动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即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C.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以不变,但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D.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以不变,但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4.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突然撤掉其中的一个力,它可能做,()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减速直线运动 D.曲线运动 5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力F1和F2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中保持二力方向不变,但F1突然增大到F1+ΔF,则质点此后() A.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 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 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 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 8m/s2竖直向下 7.D 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5 2m/s213.略 第一章复习题 1.A 2.D 3.CD 4.ACD 5.BD 6.D 7.ABC 8.D 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 30 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 (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 乙≤20 6m/s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ABD 2.D 3.ACD 4.BCD 5.C 6.B 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 8.53-39.200m/s210.7 2s11.(1)如图所示 (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C 2.B 3.B 4.C 5.D 6.C 7.6 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 12.(1)69 4s(2)2 9km(3)429 8s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AB 2.B 3.C 4.C 5.0 128 6.18 7.5 8.16 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 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1.D 2.ABC 3.D 4.BD 5.B 6.BD 7.AB

高一物理 家庭作业

高一物理家庭作业1 一:填空题: 1.小球从5m高处,向离小球4m远的竖直墙以8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碰墙点离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_;要使小球不碰到墙,小球的初速度最大为________。 2、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处以初速度v O水平抛出,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那么它运动 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4kg的物体在半径为4m的圆周上以4m./s的速度运动,向心加速度 a=______m/s2, 所需的向心力F=____________N 4、雨伞边缘至竖直伞柄的水平距离为r且高出地面h,现竖直伞柄以角速度ω旋转, 使雨滴自边缘甩出后落至地面成一大圆圈,则此圆半径为_______________ 5、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o水平抛出,经时间t,速度大小为v t,那么v t为______________ 4、如图,两球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且远小于r,而球质量分布均匀,大小分 别是m1和m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 6、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一半,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那么地球表面 50 kg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约是火星表面同质量的物体受到火星吸引力的 ________倍. 7、两颗行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p,轨道半径之比r1∶ r 2 =q,则它们的公转周期之比T1∶T2=________,它们受到太阳的引力之比F1∶ F 2 =________. 8.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恒量为G,用以上各量表示地球质量M=________. 9.已知地球半径约为 6.4×106 m,又知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圆周运动,则可估算出月球到地心的距离为________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0.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一半,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那么地球表面质量为50 kg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约是火星表面同质量的物体受到火星吸引力的______倍. 二、实验题: 11、安装实验装置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保证小球运动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 B、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C、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 D、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a· b· c· d· (图-1)

物理必修一浙江省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答案.

物理必修一浙江省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答案.txt精神失常的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正常的疯子!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 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 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 8m/s2竖直向下 7.D 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5 2m/s213.略 第一章复习题 1.A 2.D 3.CD 4.ACD 5.BD 6.D 7.ABC 8.D 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 30 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 (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乙≤20 6m/s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ABD 2.D 3.ACD 4.BCD 5.C 6.B 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 8.53-39.200m/s210.7 2s11.(1)如图所示 (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C 2.B 3.B 4.C 5.D 6.C 7.6 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 12.(1)69 4s(2)2 9km(3)429 8s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AB 2.B 3.C 4.C 5.0 128 6.18 7.5 8.16 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 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1.D 2.ABC 3.D 4.BD 5.B 6.BD 7.AB 8.1250m9.425010.(1)t1=10st2=15s(舍去)(2)v=1m/s(3)x=4 4m11.(1)如右图(2)58m12.

高一上册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高一上册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一】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其质量加倍,则轨道半径也要加倍 B.它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C.它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D.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解析:选D.由GMmr2=mv2r知轨道半径与卫星质量无关,A错;同步卫星轨道必须和赤道平面重合,即卫星只能在赤道上空,不能在北京上空,B错;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错;同步卫星必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D对.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中物体的超重、失重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发射过程中向上加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B.在降落过程中向下减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C.进入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失重现象 D.失重是由于地球对卫星内物体的作用力减小而引起的 解析:选ABC.超、失重是一种表象,是从重力和弹力的大小关系而定义的.当向上加速时超重,向下减速时(a方向向上)也超重,故A、B正确.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卫星及卫星内的物体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正确.失重的原因是重力(或万有引力)使物体产生了加速度,故D错. 3.2013年6月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完成交会对接.若二者对接前在各自稳定圆周轨道运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二者运行方向相同,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可在当前轨道位置对“神舟十号”适当加速 B.“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大 C.“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 D.在“天宫一号”内,太空健身器、体重计、温度计都可以正常使用 解析:选AC.神舟十号适当加速后做离心运动可与天宫一号对接,选项A正确.由于天宫一号距地面较远,所以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小,选项B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选项C正确.在“天宫一号”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体重计不可以正常使用,选项D错. 4.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 解析:选A.A.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大,则地球同步卫星的公转周期变大.由GMmR+h2=m4π2T2(R+h),得h=3GMT24π2-R,T变大,h变大,A正确.B.由GMmr2=ma,得a=GMr2,r增大,a减小,B错误. C.由GMmr2=mv2r,得v=GMr,r增大,v减小,C错误. D.由ω=2πT可知,角速度减小,D错误. 5.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v=gR,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vA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三颗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 相互作用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难度系数 1、有关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B.受力物体不一定是施力物体 C.一个力的发生必定涉及到两个物体 D.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2、关于力这一概念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B.弹簧测力计与天平都是用来测量力大小的工具 c.只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必然发生改变 D.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都有它的施力物体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②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用图示法画出力,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在水平桌面上重50N的书的重力. (2)空气对气球的20N浮力. (3)小孩对小车的100N的拉力,方向东偏北30° 5、在下列各组力中,属于同一性质的力是 A.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B.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 C.重力、拉力、动力、阻力D.重力、分子力、电磁力、推力 6、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或天平直接测出 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小 D.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 7、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 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 C.把它放到水里 D.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8、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 D.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

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装订线 装 订 线 评价预设/反思纠错 评价预设/反思纠错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基础导学 姓名班级组别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 3、会求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特殊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学习重点】在具体问题中找出向心力的来源 【学习难点】拱形桥上运动物体的受力分析 【自主学习】先阅读课本,再回答问题 1、(B层)火车转弯特点:火车转弯是一段圆周运动,圆周轨道为弯道所在的水平轨道 平面. 受力分析,确定向心力(向心力由铁轨和车轮轮缘的相互挤压作用产生的弹力提供). 缺点:如果两条铁轨在一个水平面内的话,向心力由铁轨和车轮轮缘的相互挤压作用产 生的弹力提供,由于火车质量大,速度快,由公式F向=mv2/r,向心力很大,对火车和 铁轨损害很大。事实上在火车转弯处,外轨要比内轨略微高一点, 形成一个斜面,火车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对内 外轨都无挤压,这样就达到了保护铁轨的目的。如右图所示,对 其进行受力分析可知: 向心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大小是F向=___________。 (1)当内外轨道对火车两侧车轮轮缘都无压力.恰好满足F向=mv02/r ,求得v0=_______, (2)当v>v0 时,F向______F合,外轨道对外侧车轮轮缘有压力, (3)当v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篇一】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其质量加倍,则轨道半径也要加倍 B.它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C.它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D.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解析:选D.由GMmr2=mv2r知轨道半径与卫星质量无关,A错;同步卫星轨道必须和赤道平面重合,即卫星只能在赤道上空,不能在北京上空,B错;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错;同步卫星必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D对.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中物体的超重、失重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发射过程中向上加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B.在降落过程中向下减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C.进入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失重现象 D.失重是由于地球对卫星内物体的作用力减小而引起的 解析:选ABC.超、失重是一种表象,是从重力和弹力的大小关系而定义的.当向上加速时超重,向下减速时(a方向向上)也超重,故A、B正确.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卫星及卫星内的物体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正确.失重的原因是重力(或万有引力)使物体产生了加速度,故D错. 3.2013年6月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完成交会对接.若二者对接前在各自稳定圆周轨道运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二者运行方向相同,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可在当前轨道位置对“神舟十号”适当加速 B.“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大 C.“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 D.在“天宫一号”内,太空健身器、体重计、温度计都可以正常使用 解析:选AC.神舟十号适当加速后做离心运动可与天宫一号对接,选项A正确.由于天宫一号距地面较远,所以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小,选项B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选项C正确.在“天宫一号”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体重计不可以正常使用,选项D错. 4.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 解析:选A.A.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大,则地球同步卫星的公转周期变大.由GMmR+h2=m4π2T2(R+h),得h=3GMT24π2-R,T变大,h变大,A正确.B.由GMmr2=ma,得a=GMr2,r增大,a减小,B错误. C.由GMmr2=mv2r,得v=GMr,r增大,v减小,C错误. D.由ω=2πT可知,角速度减小,D错误. 5.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v=gR,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vA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三颗

57_《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导学案.doc

【课前复习】 一、知识回顾 1、 向心力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向心力的特点: 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车的弯道 此时什么力来提供向心力? 总结:此时的速度v 为列车行驶时的安全速度。 若速度过大,则F n _________ , __________ (内/外)轨道对轮缘 有压力; 若速度过小,则F n _________ , __________ (内/外)轨道对轮缘 有压力; 5.7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导学案

(-)拱形桥 观察拱桥、立交桥、吊桥等不同桥面的图片,思考:汽车在 不同桥面上行驶时,受力情况一样吗? 1、凸形桥 临界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凹形桥 汽车过凸形桥时,mg ________ F N ,加速度a 方向 _____________ ,处于 _______ 状态。 汽车过凹形桥时,mg ________ F N ,加速度a 方向 ___________ ,处于 _______ 状态。 二、【合作探究】 一辆质量m=2.0t 的小轿车,驶过半径/?=100m 的一段圆弧形 桥面。 (1) 若桥面为凹形,汽车以20m/s 通过桥面最低点时,对桥面的 压力是多大? (2) 若桥面为凸形,汽车以10m/s 通过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的 压力是多大? F 合二

2019-2020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4 必修1

2019-2020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4 必修1 一、选择题(本题共6道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一定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C.虽然地球很大,且有自转,但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仍可作为质点 D.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转体动作时,该运动员不可看作质点 2.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改变越快,其加速度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 C. 物体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其加速度也越大 D. 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3.下列哪些情况下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 A.分析原子核内核子间相互作用时的原子核 B.研究绕太阳运转时的地球 C.运动员分析旋转球技术时的乒乓球 D.观察天上形状变幻的云朵 4.物体自楼顶处自由下落(不计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A、; B、; C、; D 5.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 A.0-2s内的加速度为2m/s2 B.0-5s内的位移为10m C.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1s末与第5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6.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

A.m=0.5kg,μ=0.4 B.m=1.5kg,μ= C.m=0.5kg,μ=0.2 D.m=1kg, μ=0.2 二、实验题(本题共2道小题) 7.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 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均与第三条橡皮筋的一端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 如图所示 (1)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不必要的是 .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2)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8.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50HZ的低压交变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得到一条表示v-t关系的图线,从而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课后作业【17】及答案

1.下列哪组物质都属于新能源( ) A.电能、水能、风能 B.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C.液化气、沼气、酒精 D.石油、天然气、煤 【解析】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现在正在被人们开发利用,造福人类.水能不属于新能源只有B正确.【答案】 B 2.下列属于新型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阳能B.石油 C.天然气D.核能 【解析】石油、天然气属于常规能源,太阳能、核能都属于新型能源,但核能不可再生.故答案选A. 【答案】 A 3.下面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能源是有限的,特别是常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C.大量消耗常规能源会使环境恶化,故提倡开发利用新能源 D.核能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比燃烧石油、煤炭大 【解析】常规能源的储量有限,且不可再生,故A错,B正确;常规能源特别是煤和石油对环境的污染巨大,应努力开发新能源,核能属于新能源且污染小,故C正确,D错.答案为B、C. 【答案】BC 4.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资源的能量作为能源的共同特点是( ) A.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少一点 C.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D.污染环境的能源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是污染环境的能量,生物资源也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可再生能源,且不是污染环境的能源. 【答案】 C 5.下列能源中与太阳能无关的是( ) A.潮汐能B.煤和石油 C.干木柴D.水能和风能 【答案】 A 6.(2018·洛阳检测)“能源分类的相关图”如图4-3-1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能源的是( )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一章第2节 时间和位移 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课时作业 (时间:15分钟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关于高铁从铜仁开往贵阳的下列叙述中指“时间”的是() A.上午9时10分,高铁从铜仁站出发 B.高铁在10时整车头到达某信号灯标 C.高铁在10时22分到达贵阳站 D.高铁在凯里站停车3分钟 D[“上午9时10分”是指开车出发的时刻,选项A错误;“10时整”是指车头到达某信号灯标的时刻,选项B错误;“10时22分”是指高铁到达贵阳站的时刻,选项C错误;“3分钟”是指高铁在凯里站停车的时间,选项D 正确.] 2.(多选)下列有关矢量、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时间都是标量 B.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 C.物体先向东运动3 m,再向北运动2 m,物体的总位移是5 m D.物体先向东运动3 s,再向北运动2 s,物体的总运动时间是5 s BD[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故A错误,B正确.物体先向东运动3 m,再向北运动2 m,根据三角形定则或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物体的总位移是x=32+22m=13 m,故C错误.物体先向东运动3 s,再向北运动2 s,物体的总运动时间是t=3 s+2 s=5 s,故D正确.] 3.400 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关于这样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位移大小相同 B.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大小相同 C.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所用时间相同 D.这样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 B[为了比赛的公平,应使运动员跑相同的路程,而比赛的终点要求在同一直线上,因内跑道的半径小些,所以内道的起点要在后面,外道的起点要在

(完整版)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优秀教案

物理必修2第六章第7节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在变速圆周运动中,能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求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培养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③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匀速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会处理水平面、竖直面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向心力的实例分析,体会向心力的来源,并能结合具体情况求出相关的物理量。关注匀速圆周运动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生活、生产中圆周运动的实际问题,养成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及与圆周运动有关的几个公式 2、能用上述公式解决有关圆周运动的实例 【教学难点】 理解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向心力是由某几个力的合力提供的,而不是一种特殊的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析归纳法、推理法 【教学工具】 投影仪、CAI 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复习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点(提问) ① 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各个物理量及其相互关系。 ②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 合力就是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物体速度的方向,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22224T r m mrw r v m F π===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大小: 22224T r rw r v a π=== ③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力学特点合力是向心力,向心力是怎样产生的?分析以下几种情况的受力情况。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倾听学生的回答,点评、总结。 导入新课: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圆周运动。 课件展示:赛车转弯、过山车、航天员 本节课通过几个具体实例的探讨来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并学会应用。(学习目标) 二、新课教学 (一)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火车转弯问题) 观看火车过弯道的影片和火车车轮的结构的系列图片,请学生注意观察 问题1:请根据你所了解的以及你刚才从图片中观察到的情况,说一说火车的车轮结构如何?轨道结构如何?(轨道将两车轮的轮缘卡在里面。) 问题2:如果内外轨一样高,火车转弯时做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应该怎样?需要的向心力有那些力提供。 问题3:火车的质量很大,行驶的速度很大,如此长时间后,对轨道和列车有什么影响?如何改进才能够使轨道和轮缘不容易损坏呢?(当内外轨一样高时,铁轨对火车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火车重力平衡向心力由铁轨外轨的轮缘的水平弹力产生.这种情况下铁轨容易损坏.轮缘也容易损坏) 探究活动:再次展示火车转弯时候的图片,提醒学生观察轨道的情况。 分析:当外轨比内轨高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不再是竖直向上,和重力的合力可以提供向心力,可以减轻轨和轮缘的挤压。最佳情况是向心力恰好由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铁轨的内、外轨均不受到侧向挤压的力. ①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火车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的水平指向圆心, 成为使火车拐弯的向心力. ②动力学方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tan θ=m r v 20 其中r 是转弯处轨道的半径, 0v 是使内外轨均不受力的最佳速度. ③分析结论:解上述方程可知 20v =rgtan θ 可见,最佳情况是由0v 、r 、θ共同决定的. 当火车实际速度为v 时,可有三种可能, 当v = 0v 时,内外轨均不受侧向挤压的力; 当v > 0v 时,外轨受到侧向挤压的力(这时向心力增大,外轨提供一部分力); 当v <0v 时,外轨受到侧向挤压的力(这时向心力减少,内轨提供一部分力). 例1: 铁路转弯处的圆弧半径是1435m ,内外轨的间距为1.435m 规定火车通过这里的速度是72km/h ,内外轨的高度差应为多少才能使轨道不受轮缘的挤压? 总结:物体在水平面的匀速圆周运动,从力的角度看其特点是合外力的方向一定在水平方向上,由于重力方向在竖直方向,因此物体除了重力外,至少再受到一个力,才有可能使物体产生在水平面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