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___相见时难别亦难
- 格式:ppt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20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妻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有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注释】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应觉:是设想之词。
月光寒:指夜渐深。
6.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7.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8. 东风:春风。
9. 残:凋零。
10.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11.镜:照镜,用作动词12.但:只【创作背景】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
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
据考,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计有二十首,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
这首《无题》诗也是如此,并且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赏析】赏析一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相见时难别亦难暗示什么
1、“相见时难别亦难”意为: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
出自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这句话暗示了说明相见的时候比较困难,然后相见之后分开的时候更舍不得,凸显出你们两个感情非常的深,对你依依不舍对你恩爱有佳!
2、原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释义: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
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无题九年级上册原文
《无题》从头到尾都熔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李商隐的《无题》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查看。
一、原文:
《无题》
唐朝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二、译文:
相见机会本已难得,别离时苦分舍更难;何况正当暮春时节,百花凋残。
春蚕直到死时,缠绵的丝儿才吐完;蜡烛烧成灰烬后,不断的泪才流干。
早晨梳妆对镜,只愁云鬓易改色;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应感到月色清寒。
蓬莱山离这儿也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青鸟啊,请为我殷勤地去探看。
三、注释:
①【东风】春风
②【残】凋零
③【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④【蜡炬】蜡烛
⑤【泪】指蜡烛燃烧时滴下的脂油。
⑥【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
⑦【云鬓改】比喻年华老去。
鬓(bìn)
⑧【月光寒】指夜渐深
⑨【蓬山】指海上仙山蓬莱山。
此指想念对象的住处。
⑩【青鸟】神话传说中传递消息的仙鸟,为西王母的使者。
四、脉络结构
首联:引出背景、渲染气氛
颔联:诗人对恋人爱的表现
颈联:恋人对诗人爱的表现
尾联:结论是“无奈之余的遐想”
五、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爱情诗,表白自己对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无题》赞美老师的古诗赏析《无题》赞美老师的古诗赏析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东风,春风。
残,凋零。
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蜡炬:蜡烛。
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
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应觉:设想之词。
月光寒:指夜渐深。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探看(kān):探望。
【译文】你我的相见是多么的难得,犹如百花盛开须得期遇着春风一度;你我的离别却又那么难舍,好似东风无力想要挽留住百花凋残。
我对你的啊,就像那春蚕吐丝,不死则绵延无尽、哪有绝期?我想你的泪流啊,就像那蜡炬燃烧,不灭则长流不止、怎会停息?你早起对镜梳妆时的慵容,是否有着容颜转变的愁虑;我夜晚对月低吟时的孤影,怎经得起清辉遍洒的冷寒。
虽说此去蓬莱仙山的路途并不遥远啊,我却只能烦请殷勤的青鸟去代为探候!【赏析】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
继盛唐“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后,他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商隐对于诗歌的贡献,特别在于他所独创的“无题诗”。
这些无题诗音调谐美,深情绵邈,含蓄隐涩,且富于象征和暗示色彩,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
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无题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应觉:是设想之词。
月光寒:指夜渐深。
6.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7.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8. 东风:春风。
9. 残:凋零。
10.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11.镜:照镜,用作动词12.但:只【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妻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有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赏析】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及赏析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下面是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注释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东风,春风。
残,凋零。
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蜡炬蜡烛。
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
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应觉设想之词。
月光寒指夜渐深。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探看ā探望。
创作背景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
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
文学赏析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分离。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及注释《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创作的一首爱情诗。
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整理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及注释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一作:蓬莱)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注释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东风,春风。
残,凋零。
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蜡炬:蜡烛。
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
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应觉:设想之词。
月光寒:指夜渐深。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探看(kān):探望。
赏析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李商隐《无题》原文和翻译译文1、李商隐《无题》原文和翻译译文李商隐《无题》原文和翻译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2、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安石《读《江南录》》原文及翻译王安石原文: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①存亡论之。
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②,箕子之说③,徐氏录为得焉。
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
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
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可。
”及闻其杀王子比干,然后知其将亡也,一举而胜焉。
季梁在随,随人虽乱,楚人不敢加兵。
虞以不用宫之奇之言,晋人始有纳璧假道之谋④。
然则忠臣国之与也,存与之存,亡与之亡。
予自为儿童时,已闻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见杀,当时京师因举兵来伐,数以杀忠臣之罪。
及得佑所上谏李氏表观之,词意质直,忠臣之言。
予诸父中旧多为江南官者,其言金陵事颇详,闻佑所以死则信。
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今观徐氏录言佑死,颇以妖妄,与予旧所闻者甚不类。
不止于佑,其它所诛者,皆以罪戾,何也?予甚怪焉。
若以商纣及随、虞二君论之,则李氏亡国之君,必有滥诛,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何以知其然?吾以情得之。
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
吾闻铉与佑皆李氏臣,而俱称有文学,十余年争名于朝廷间。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
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无题⑴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⑵。
春蚕到死丝方尽⑶,蜡炬⑷成灰泪始干⑸。
晓镜⑹但愁云鬓⑺改,夜吟应觉⑻月光寒⑼。
蓬山⑽此去无多路,青鸟⑾殷勤⑿为探看⒀。
【注释】⑴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⑵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东风,春风。
残,凋零。
⑶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⑷蜡炬:蜡烛。
⑸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⑹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
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⑺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⑻应觉:设想之词。
⑼月光寒:指夜渐深。
⑽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⑾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⑿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⒀探看(kān):探望。
【白话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创作背景】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
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无题作者:李商隐年代: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
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古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翻译赏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
其全文古诗如下:第一首: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前言】《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
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
诗中融入了诗人切身的人生感受。
【原文】许。
【注释】⑴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⑵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东风,春风。
残,凋零。
⑶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⑷蜡炬:蜡烛。
⑸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⑹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
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⑺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⑻应觉:设想之词。
⑼月光寒:指夜渐深。
⑽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⑾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⑿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⒀探看(ān):探望。
【翻译】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赏析】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
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
无题李商隐七律《相见时难别亦难》《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
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释义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通过细读发现有些词富有特定的表现力和极其丰富的情感。
本首诗中出现的“东风”“残”“丝”“蜡炬”“云鬓”“夜吟”“青鸟”等一系列词给人以深层的想象,无尽的情意。
东风指春风,丝比喻思,思念相思之意。
蜡炬即蜡烛。
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
云鬓,青年女子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
青鸟,传说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在本文中是使者的代称。
全诗以首句“别”字为通篇主眼,阐述相见不易,离别尤难。
多种修辞交替使用,表达了双层互动的情思,细细品读,别有意境。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别”情“离”绪之苦加倍的诉述相见之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是自然环境的写实,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三、四两句,将“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
“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人物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
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妻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有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注释】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应觉:是设想之词。
月光寒:指夜渐深。
6.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7.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8. 东风:春风。
9. 残:凋零。
10.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11.镜:照镜,用作动词12.但:只【创作背景】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
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
据考,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计有二十首,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
这首《无题》诗也是如此,并且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赏】赏一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李商隐无题原文及翻译(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好词好句、文案短句、作文大全、读后感、观后感、诗词歌赋、语文知识、文言知识、名言警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copywriting short sentences, complete essay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poetry, song and fu, Chinese knowledge, classical Chinese knowledge, famous aphorism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李商隐无题原文及翻译李商隐《无题》原文及翻译、赏析《无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古诗文《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朝: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译文及注释【翻译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妻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袭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有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注释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应觉:是设想之词。
月光寒:指夜渐深。
6.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7.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8.】东风:春风。
9.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无题古诗李商隐意思
《无题》翻译为: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扩展资料: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文为: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思想主题:全诗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