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绞窄性肠梗阻CT诊断
- 格式:pptx
- 大小:5.16 MB
- 文档页数:108
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彭海阳
【期刊名称】《河北医学》
【年(卷),期】2004(010)002
【摘要】目的: 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1年2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87例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术前确诊绞窄性肠梗阻的45例(占51.7%),其余42例(占48.3%)均在剖腹探查时确诊;腹痛性质、压痛包块、腹水征、腹平片、B超、CT等是早期确诊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依据;87例病例治愈70例(占80.5%),死亡17例(死亡率为19.5%),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结论: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困难,应动态观察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正确把握手术时机,预防肠坏死发生,早期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和加强术后ICU监护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总页数】3页(P140-142)
【作者】彭海阳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州市祥山医院,广东,高州,5252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2
【相关文献】
1.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J], 成磊珂
2.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J], 成磊珂
3.绞窄性肠梗阻30例早期诊断与治疗分析 [J], 杨素勋
4.109例绞窄性肠梗阻临床诊断与治疗 [J], 王兰辉;田彦玲;吕晓燕;曹月敏
5.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附73例分析) [J], 徐松如;隋国德;王培戈;程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肠梗阻鉴别诊断方法
导语:对任何疾病治疗前,都是要先进行身体检查,这样对疾病病症有一些了解,使得治疗的时候不会选择错误的治疗方式,不过很多人在治疗疾病前,对
对任何疾病治疗前,都是要先进行身体检查,这样对疾病病症有一些了解,使得治疗的时候不会选择错误的治疗方式,不过很多人在治疗疾病前,对身体检查项目不是很清楚,不同疾病诊断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对肠梗阻鉴别诊断方法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有一些认识。
肠梗阻鉴别诊断:
1.胃十二指肠穿孔:多有溃疡病史,突发上腹剧痛。
迅速蔓延全腹,有明显腹膜炎体征,腹肌高度紧张,可呈“板样腹”,腹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2.急性胰腺炎:多于饮酒或暴饮暴食后发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腹膜炎体征明显,血、尿淀粉酶显著升高。
3.胆石症、急性胆囊炎:疼痛多位于右上腹,以发作性绞痛为主,Murphy征阳性。
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结石、胆囊增大、胆囊壁水肿等。
4.急性阑尾炎:多数患者有较为典墅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和右下腹局限性压痛,如并发穿孔,会出现全腹痛和腹膜炎体征。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肠梗阻早期正常。
梗阻时间较久,出现脱水征时,则可以发生血液浓缩与白细胞增高。
白细胞增高并伴有左移时,表示肠绞窄存在。
2、血清电解质(K 、Na 、Cl-)、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气分析、尿素氮、血球压积的测定都很重要。
用以判断脱水与电解质紊乱情况。
及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绞窄性肠梗阻目 录 1 概述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影像表现 2 3 4 5 小结肠梗阻定义: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原因:a)机械性:机械性阻塞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b)血运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c)动力性:麻痹性、痉挛性机械性肠梗阻分类:有无血运障碍a)单纯性 b) 绞窄性绞窄性肠梗阻:肠梗阻合并肠系膜血运受阻,致使肠管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引起肠坏死病因:1)肠管腔堵塞:虫团、积食、结石2)肠粘连(腹部手术史、腹膜炎病史)、腹外疝 3)肠管壁病变:肿瘤、炎症、套叠、血管性病变肠梗阻在我国急腹症发病率占第3位,仅次于阑尾炎、胆囊炎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为20%~37%文献报道手术证实的绞窄性小肠梗阻50%-80%的病例术前未获确诊术前准确诊断绞窄性肠梗阻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关键病理生理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及小静脉淤血组织缺氧肠壁水肿、增厚、呈暗红色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肠壁出血点、血液渗入肠腔及腹腔体液丢失毒素吸收休克毒血症临床表现出现下列征象应疑有绞窄性肠梗阻:阵发性腹痛转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剧出现腹膜炎征象休克发生早,抗休克治疗无效果呕吐物、胃肠减压引流物、腹腔穿刺液含血液,亦可有便血可触及宽大固定肠袢,触诊有压痛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否有肠梗阻?梗阻程度?梗阻部位?梗阻原因?是否绞窄?影像表现部位:扩张肠管(小肠外径>2.5cm,左半结肠外径>5cm,右半结肠>7cm)与远端干瘪的肠管之间为移形带,即为梗阻部位。
X线表现除单纯性肠梗阻基本X线表现(小肠扩张、积气和积液、气液平),还出现以下特殊征象:假肿瘤征咖啡豆征多个小跨度卷曲肠袢长液面征空回肠换位征咖啡豆征:不完全性绞窄性肠梗阻,近端肠管内大量液体和气体进入闭襻肠曲,使之显著扩大,呈椭圆形,中间为肠壁影,形似咖啡豆。
8字征、花瓣征、香蕉征:由于闭襻的系膜水肿、缩短将闭襻肠管牵拉使小肠排列紊乱,出现各种特殊排列状态,如花瓣形、香蕉形等。
绞窄性小肠梗阻的X线和CT诊断价值
丁佩媛; 王永仁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1(024)006
【摘要】目的:评价X线和CT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我院自2001~2010年间经手术证实的绞窄性肠梗阻69例,年龄17~81岁,平均48岁,其中男48例,女21例。
检查方法:100例病人全部进行了X线立位及仰卧位摄片,其中55例进行了CT平扫和增强扫描。
结果:绞窄性肠梗阻的特征性X线表现:有假肿瘤征;空-回肠换位征;咖啡豆征;孤立性肠袢;长液平;串珠征;肠段固定征;肠腔气液稀少征。
绞窄性肠梗阻的CT征象:肠腔扩张积液;肠壁增厚;肠壁密度改变;肠壁异常增强;缆绳征(Stranding Sign);肠系膜模糊、积液;腹水;漩涡征(Whirl Sign);肠壁、门静脉内积气。
结论:CT对绞窄性肠梗阻和肠系膜血管病变的诊断是一种快捷、正确的、无创伤的影像检查方法之一。
【总页数】2页(P2766-2767)
【作者】丁佩媛; 王永仁
【作者单位】义乌市中医医院浙江义乌3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相关文献】
1.婴儿绞窄性小肠梗阻的临床及X线分析 [J], 时胜利;陈琬;陈志平;危林松
2.绞窄性小肠梗阻的临床X线表现 [J], 姜志勇;陆洪法
3.绞窄性小肠梗阻的X线和CT诊断价值 [J], 丁佩媛;王永仁
4.46例绞窄性小肠梗阻X线影像分析 [J], 曾薇;林鹏飞
5.CT和X线在绞窄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J], 王云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诊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摘要:任何一种或多种肠内外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的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肠梗阻是目前常见的急腹症,在急诊外科中常见,此病发展迅速,病情变化较快、病因复杂多样的特点,已经成为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疾病,给患者、医生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就其诊断及治疗现状予以综述,为临床肠梗阻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肠梗阻;诊断;治疗;预防引言急性肠梗阻是目前常见的急腹症,在急诊外科中常见,此病发展迅速,病情变化较快、病因复杂多样的特点,易造成严重的局部和全身性的病理生理改变,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并且容易反复发作,已经成为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疾病,给患者、医生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目前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的深入研究,临床治疗效果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本文就其诊断及治疗现状予以综述,为临床肠梗阻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一、病因和分类1.1按发生的基本原因可以分为三类:1.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
可因①肠道管腔受到压迫,如肠粘连时压迫,肠管扭转,疝气嵌顿;②肠腔堵塞,如粪便块,大的胆结石脱落,各种异物等;③肠壁病变,如不同部位的肿瘤,先天性肠道闭锁,炎症性导致狭窄等均可引起。
2.动力性肠梗阻指肠管本身并无器质性的病变,常见的有急性腹膜炎,腹部大手术术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膜后血肿,人体重症感染引起的肠麻痹。
3.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血栓导致肠管血运障碍。
目前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动脉硬化等疾病明显增多,现在此病也呈逐渐增多趋势。
1.2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为二类:1.单纯性肠梗阻,是指无血运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是指有肠壁血运障碍者。
1.3按梗阻的部位,分为两种:1.高位,比如空肠上段,主要发生于十二指肠或空肠的梗阻,呕吐次数多,量多。
2.低位,比如回扭末段和结肠,呕吐次数少,量少。
肠梗阻的常用影像检查方法
1. X线检查:腹部直接拍摄和立位拍摄,可以显示肠管气体积聚、液-气平面、扩张的肠管以及狭窄部位。
2. 腹部超声检查:可以通过超声波探头直接观察腹部内脏器官及肠管的形态和蠕动情况,对肠梗阻的部位和原因进行初步了解。
3. CT扫描:腹腔、盆腔和骨盆的螺旋CT扫描,可以显示肠袢扩张、肠管积气液、肠梗阻的原因和程度等。
4. 磁共振成像(MRI):通过使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可以生成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可较好地显示肠梗阻的原因和程度。
5. 结肠镜检查:通过直肠或者口腔进入肠道,观察肠道的内部情况,可以发现一些肠梗阻的病因,如肠道肿瘤或畸形。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影像检查方法针对肠梗阻的检测和鉴别诊断有不同的优势,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
肠梗阻的ct诊断标准
肠梗阻的CT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肠管扩张:小肠肠管扩张内径大于,结肠扩张内径大于。
2. 见近侧肠管与塌陷或正常管径的远侧肠管之间的“移行带”。
3. 梗阻部位的判断:从远侧肠管开始,逆行向近侧肠管追踪,直至遇见扩张的肠管即可确定为梗阻部位,通过比较扩张肠管与塌陷或正常肠管的分布及多少来判断梗阻平面的高低。
4. “移行带”发现明确病变并能初步判断为肿瘤、肠套叠、肠扭转、疝、炎症等。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肠梗阻CT诊断标准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医学文献。
肠梗阻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急性肠梗阻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内外科治疗一、概念: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病症,发病率仅次于胆道疾病和阑尾炎而位居第三位。
二、分类:肠梗阻的分类比较复杂,根据梗阻的原因分类,可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肠梗阻以及假性肠梗阻三、肠梗阻总的治疗原则包括:(1)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补充有效循环血量;(2)降低肠道张力;(3)解除梗阻原因,恢复肠内容物的运行;(4)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无论何种肠梗阻胃肠减压是基本治疗措施之一,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重点在防,而不是治。
基本治疗措施之三是使用抗生素再之就是营养支持治疗高张氯化钠溶液灌肠可减轻肠壁水肿温氯化钠溶液效果好四、外科学教材所列的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1 )腹痛发作急骤,起始即为持续性剧烈疼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疼痛。
肠鸣音可不亢进。
有时出现腰背部痛,呕吐出现早、剧烈而频繁。
(2)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显著。
⑶有明显腹膜刺激征,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升高。
(4)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胀大的肠襻)。
(5)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6)经积极非手术治疗而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7)腹部X线检查见孤立、突出胀大的肠襻、不因时间而改变位置,或有假肿瘤状阴影;又或肠间隙增宽,提示有腹腔积液。
五、手术时机一、紧急手术所有完全性肠梗阻病人,不论是小肠还是结肠,除非有特殊情况,都应该紧急手术。
特殊情况包括:腹腔内弥漫性肿瘤、终末期疾病或乙状结肠扭转。
后者有可能通过低压灌肠缓解。
二、急症手术非手术治疗24〜48小时以后没有反应不完全性肠梗阻开始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胃肠减压、止痛药、奥曲肽。
许多病人是有效的,但是总存在发展成为完全梗阻或较窄的可能,而且总是存在误诊的可能性。
三、选择性手术机械性肠梗阻是指由于肠腔狭窄、腹膜粘连、嵌顿疝、肠套迭、肠扭转等机械性原因造成的肠内容物不能运行而发生的梗阻现象。